侧柏常见病虫害防治
- 格式:doc
- 大小:26.00 KB
- 文档页数:7
侧柏常见病虫害的防治侧柏(Thuja orientalis)是一种常见的绿化树种,被广泛种植在公园、小区以及城市道路两侧等地。
然而,随着城市化的不断加速,人工造园密度增加,侧柏的病虫害问题也越来越突出。
因此,如何科学合理地进行病虫害的防治成为侧柏绿化中非常重要的问题。
一、侧柏常见病害的原因分析为了更好地进行病虫害的防治,我们需要首先了解侧柏常见病害的原因。
根据实地调查和研究资料,我们可以发现,导致侧柏病虫害的主要原因如下:1.过度管理:侧柏的生长非常缓慢,有些人为了追求美观效果,大量施肥供水等,使得树体过度生长,而生长较弱的树体容易被病虫害侵袭。
2.环境污染:城市环境复杂,空气污染严重,而这些污染物会对侧柏的生长产生不利的影响,降低侧柏的抵抗力,而引发病虫害的发生。
3.常规修剪:侧柏的修剪是非常重要的,但是由于常规修剪会破坏一部分树叶,使得侧柏的植被覆盖度下降,树冠空气循环不良,空气潮湿,从而给某些病菌提供了温床。
4.物种结构单一:城市绿地中往往只有单一的侧柏种植,物种结构单一,给病虫害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土壤。
二、侧柏常见病害的分类及防治方法1.白粉病白粉病是侧柏常见的真菌病害,常见于春秋季节。
病害主要发生在新梢处和年轻的叶片上,表现为叶片上出现白色粉状菌丝团和一些小的菌丝。
白粉病会降低侧柏的光合作用效果,使得侧柏的生长缓慢,甚至枝叶受损死亡。
防治方法:首先应当及时进行大力清洁树冠,尽量减低对叶面的附着,给植株创造一个清爽、通风良好的环境,另外可以选择适度的化学药剂进行治疗。
2.蓟马蓟马是侧柏的常见害虫,主要在春秋季节活跃。
蓟马会在侧柏的叶背面产生白色绒毛和黄色小斑点,严重感染后甚至能将侧柏叶片整个变黄变褐死亡。
防治方法:要及时把感染的叶片进行剪除,对于重度感染的,可以使用低毒高效的化学药剂进行治疗。
3.松毛虫松毛虫又称锯蚀虫,成虫吸花蜜、繁殖生后代,幼虫则咀嚼侧柏的树枝和树叶。
松毛虫会造成侧柏呈现出不规则的被咬裸露出的枯枝,在感染重的情况下,侧柏可能受到严重的破坏。
侧柏常见病虫害与防控策略研究侧柏树形比较高大,且具有耐旱耐贫瘠、适应性强的特点,而也正是因为此优点,才能在不同种类的土壤中茁长成长。
但有利则有弊,侧柏虽能适应不同种类的土壤,同样的也容易招病虫害的侵袭。
而接下来,本文主要讲述的是侧柏常见的虫害以及相应的防控策略。
标签:侧柏;病虫害;防控策略一、简述侧柏常见病虫害的危害1.简述虫害对侧柏的危害在侧柏的种植中,最常见的有两种虫害:①侧柏上的毛虫。
这种毛虫吃侧柏的叶子,直到把侧柏的叶子吃光为止,这样就会给侧柏的叶子构成危害。
但是知己知彼方能百胜不殆,所以要想很好的治理这种毛虫,那么必须了解其习性,比如:此类毛虫一般每年会繁殖两代,当成长到3-5龄时,都会找栖息地,但据调查大多会选择栖息在一些石头或者大的树叶的底下,这样是为了来年春天万物复苏时,方便自己爬上柏树,进而对侧柏造成危害;但是这种毛虫的破坏期很短,仅有一个月,一个月后就会化成蛹,也就是说毛虫的繁衍周期就是:在六月孵化一代幼虫出来祸害侧柏,等7月就会化成蛹,再过一个月即8月又会出来一代,等到10月份就会冬眠了,春天再出来,这样周而复始的危害侧柏。
②侧柏上的大蚜。
对侧柏造成危害最大的害虫就是大蚜,因为这样害虫在侧柏没有长大时就对其进行破害,极有可能导致大量的幼苗死亡。
而这样虫子冬眠时都不会离开侧柏树,而是以卵的形式依附在侧柏的枝叶上,这样方便于它们在来年的3、4月份孵化后,直接侵害侧柏,而且如果在冬春两季遇到了大风,那么很容易使侧柏的枝条因失去水分,最后干枯而死。
以上就是这两种侧柏常见虫害的简单介绍。
2.简述病害对侧柏的危害在侧柏的成长繁殖期间,最常见的对侧柏的病害也有两种:①叶凋病。
所谓叶凋病,就是侵害侧柏的叶子,使其干枯致死,而受到这种病害而枯死的叶子在远处看就像火烧过一样,这样也有利于对侧柏病症的诊断。
但是当侧柏一旦遇到这种病害,那么在叶子受损的同时也会大大的减弱树势,进而引发次生灾害,这种病就像人们感冒一样,先是流鼻涕,头疼,如果不加以诊治,就会引发其他的症状。
侧柏的病虫害及防治侧柏,别名白柏,是一种常见的常绿乔木,生长迅速,生命力强,具有很高的经济、观赏与环境效益,深受广大园林爱好者和城市绿化工作者的喜爱。
然而,由于其栽培条件较为苛刻,易受到各种病虫害的侵袭,因此掌握侧柏的病虫害及防治方法显得尤为重要。
一、病害1. 、松针枯萎病该病原菌来自土壤中会引起疾病,主要发生在幼树上,易在潮湿、干燥和高温环境下出现。
症状:幼树上的针叶变得黄色,褐色和红色,逐渐变成枯萎和脱落。
严重的情况下,叶子和穗状果芯也会受到影响。
防治:如发现感染,应立即采取化学控制措施,如农药喷雾,同时要注意防范一些病毒、真菌等生物和各种昆虫的危害。
2.、白粉病病原菌主要来自真菌属,常出现在高温潮湿的气候条件下。
这种病是侧柏最常见的一种病害之一。
症状:病害首先在叶片上出现白色粉末花斑,之后叶片呈黄白色,逐渐变成红色或棕色,最终落叶脱落。
预防和治疗:检查和使用抗真菌药物能够有效控制该病害。
叶片的湿度越高,病害发生的几率越大,所以通过及时清除植物周围的杂草和保持适当的排水是非常必要的。
二、虫害1、环蝽环蝽是侧柏最常见的害虫之一,通常在夏季群集出现。
症状: 侧柏上的新生枝干和叶子会出现黄褐色或灰色的斑点。
受害的枝干和叶子通常会干瘪和脱落。
幼苗生长迅速,很容易受到环蝽的侵袭,最终导致死亡。
防治:控制害虫数量适当,采用有机耕作技术可以有效减少环蝽的伤害。
此外,栽培环境的改变和药剂的使用也是一种有效的防治措施。
2、侧柏蚜侧柏蚜通常在夏季和秋季出现,叶表面上覆有粘粘的薄层。
症状:当侧柏叶子上出现黑色或灰色斑点时,会对生长施加负面的影响,并导致叶片早期枯死。
防治:可使用农药喷雾来控制侧柏蚜的数量。
同时,适量的水可以杀死这些害虫,因为侧柏蚜不适应水分环境。
3、白蚁白蚁是侧柏的一种常见害虫,在干木质部分的害虫特别活跃。
虫体长约3-7mm,通常集中出现在侧柏根部。
症状:侧柏上的黄色斑块,树干的大规模侵蚀和随之而来的死亡等。
第48卷 第4期 2021年4月天 津 科 技TIANJIN SCIENCE & TECHNOLOGYV ol.48 No.4Apr. 2021收稿日期:2021-03-22科学与社会侧柏常见病虫害及其防治技术曹淑珍(山西省隰县林业局 山西隰县041300)摘 要:侧柏对于园林绿化而言,具有十分关键的影响,近年来在我国广泛种植,对于其病虫害的防治问题也引起了更多的关注。
现以几种常见的侧柏病虫害为对象进行剖析,通过阐述侧柏毛虫、侧柏大蚜等虫害和侧柏叶枯病等病害的发病特征与应对方法,为相关理论研究与种植实践提供更多的依据和帮助。
关键词:侧柏 病虫害 防治技术中图分类号:S435.13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6-8945(2021)04-0072-03Common Diseases and Insect Pests of Platycladus orientalisand Their Control TechniquesCAO Shuzhen(Xixian County Forestry Bureau ,Xixian County 041300,Shanxi Province ,China )Abstract :Platycladus arborvitae has a very critical impact on landscaping. In recent years, Platycladus orientalis is widely planted in China, and its pest control has also attracted more attention. Several common diseases and insect pests of Platycla-dus orientalis are analyzed, and the disease characteristics and coping methods of caterpillars of Platycladus orientalis , aphids of Platycladus orientalis and leaf blight of Platycladus orientalis are elaborated to provide more basis and help for relevant theoretical research and planting practice.Key words :Platycladus orientalis ;diseases and insect pests ;control technology0 引 言侧柏属于柏科,常绿乔木,为我国特产,其生命力强大,除陇、新两个省份以外,其他省份地区基本都有分布。
侧柏病虫害的防治策略解析一、侧柏病虫害的类型及危害1. 病害类型(1)立枯病:由真菌引起的病害,植株地上部分会出现黄化、枯萎等症状,严重时整株死亡。
(2)叶锈病:真菌性病害,主要危害侧柏的叶片。
发病初期,叶片上出现黄色小点,后期发展成褐色锈斑,严重时导致叶片干枯脱落。
(3)赤霉病:由真菌侵染引起的病害,主要危害侧柏的茎干。
发病后,茎干上会出现红色病斑,逐渐扩大,导致茎干变弱,甚至死亡。
2. 虫害类型(1)松毛虫:针叶林害虫,也危害侧柏。
幼虫期危害侧柏的叶片,导致叶片残缺不全,严重影响光合作用。
(2)蚜虫:吸食侧柏汁液为生,大量繁殖时会导致侧柏生长不良,严重时叶片干枯脱落。
(3)天牛:蛀干害虫,幼虫在侧柏茎干内蛀食,导致茎干变空,严重影响侧柏的生长。
二、防治策略1. 预防措施(1)选择抗病虫害的侧柏品种:在选购侧柏种子或苗木时,应选择抗病虫害能力较强的品种。
(2)加强栽培管理:合理施肥、浇水,提高侧柏的抗病虫害能力。
及时修剪病虫枝,减少病虫害的传播。
(3)控制种植密度:合理控制侧柏的种植密度,避免过密种植,减少病虫害的发生。
2. 生物防治(1)利用天敌:针对蚜虫等害虫,可以利用其天敌进行生物防治,如瓢虫、草蛉等。
(2)施用生物农药:采用生物农药,如细菌性农药、真菌性农药等,对病虫害进行防治。
3. 化学防治(1)合理使用化学农药:在病虫害发生初期,合理使用化学农药进行防治,如杀菌剂、杀虫剂等。
(2)施药方法:采用喷雾、喷粉等方法进行施药,确保药剂均匀覆盖侧柏植株。
4. 物理防治(1)清除病虫源:及时清除侧柏园内的病虫枝、枯叶等,减少病虫害的侵染源。
(2)灯光诱杀:针对松毛虫等具有趋光性的害虫,可以使用灯光进行诱杀。
三、防治实例分析1. 案例一:侧柏立枯病防治(1)适当疏伐,降低种植密度。
(2)增施有机肥料,提高植株抗病能力。
(3)及时拔除病株,减少病害传播。
经过一段时间的防治,侧柏立枯病得到了有效控制。
侧柏病虫害防治侧柏是一种常见的观赏植物,经常被种植在公园、庭院以及街头巷尾。
然而,侧柏也容易受到病虫害的侵袭,对于很多爱好园艺的人来说,侧柏病虫害的防治是一个值得关注的问题。
以下是关于侧柏病虫害防治的一些详细内容:1. 病虫害种类和症状- 褐斑病:侧柏叶子上出现棕褐色斑点或斑块。
- 茸毛螨:侧柏叶子上出现灰白色丝状物。
- 蚜虫:侧柏叶子上出现黄色或黑色小虫。
2. 预防措施- 选择健康的侧柏苗木:在购买侧柏苗木时,选择外观健康、无明显病虫害的苗木,避免带入病虫害源。
- 保持良好的生长环境:给予侧柏适宜的光照、温度、湿度和土壤环境,保持侧柏的生长健康,增强抵抗病虫害的能力。
- 定期清理杂草和枯叶:清除侧柏周围的杂草和枯叶,减少病虫害的栖息地,预防病虫害的传播。
- 注意植物间的距离:保持侧柏与其他植物之间的适当距离,避免病虫害的交叉感染。
- 多样化植物种类:在侧柏周围种植一些抗病虫害的植物,可以起到分散害虫的效果。
3. 病虫害的防治方法- 褐斑病防治:及时清除感染病斑的叶片,避免病菌扩散;可以使用含镉或代森锰锌的杀菌剂进行喷洒防治。
- 茸毛螨防治:及时清除感染蚜虫的叶片,避免蚜虫孳生;可以使用磷酸二甲酯类杀螨剂进行喷洒防治。
- 蚜虫防治:使用肥皂水或石碱水进行喷洒,或者引入天敌如瓢虫来捕食蚜虫。
4. 定期检查和监测- 定期检查侧柏的叶片、枝干和根系,观察是否有病斑、虫卵、幼虫等病虫害症状。
- 通过携带手镜、显微镜等工具,进行更加仔细的观察,以便及早发现病虫害问题。
- 根据观察结果和病虫害的特征,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以及时控制病虫害的扩散。
5. 合理施肥和补充营养- 提供适当的肥料,保证侧柏的营养需求,增强植物的抗病虫害能力。
- 注意肥料的选择和用量,避免因施肥不当导致植物营养过剩或者缺乏,从而降低植物的免疫力。
总结起来,侧柏病虫害防治主要包括选择健康苗木、维持适宜生长环境、定期清理和检查、采取预防措施和及时防治等措施。
侧柏的病虫害及防治一、侧柏毛虫(侧柏毒蛾幼虫):侧柏毛虫(DendrolimussuffuscusLajonquiere),是侧柏毒蛾的幼虫,是侧柏防护林的主要旬老熟化蛹,6月上旬第1代幼虫孵化,至7月上、中旬老熟化蛹,8月中、下旬第2代幼虫孵化,危害至10月上、中旬下树越冬。
防治要点:(1)农业防治。
加强林木管理,适时、及时修剪和伐除,在该虫越冬期环剥树皮,集中烧毁,并可在幼虫大发生时进行人工捕捉。
(2)物理防治。
根据成虫趋光性,设置黑光灯诱杀成虫。
(3)生物防治。
此虫天敌种类多,发生量不大时尽量不用化防,注意保护天敌,如释放寄生蜂等。
(4)化学防治。
幼虫密度大时,宜早治,使用飞机低容量喷洒25%灭幼脲3号防治幼虫,每亩用药23-45g,喷液量10.5kg,防治效果可达98%,飞机防治要在晴天、三级以下风力的条件下进行;人工喷洒据需要可以加少量菊酯类农药。
二,侧柏大蚜:分布与为害侧柏大蚜CinaratujafilinadelGuercio又名柏大蚜。
属同翅目,大蚜科。
分布较广。
为害侧柏,垂柏、千柏、龙柏、铅笔柏、撒金柏和金钟柏等。
是柏树上的重要害虫之一,特别对侧柏绿篱和侧柏幼苗危害性极大。
嫩枝上虫体密布成层,大量排泄蜜露,引发煤污病,轻者影响树木生长,重者幼树干枯死亡。
形态特征有翅孤雌蚜体长约3毫米左右,腹部咖啡色,胸、足和腹管墨绿色。
无翅孤雌蚜体长约3毫米,咖啡色略带薄粉。
额瘤不显,触角细短。
卵椭圆形,初产黄绿色,孵前黑色。
若蚜与无翅孤雌蚜似同,暗绿色。
生活习性河北地区一年发生10代左右,以卵在柏枝叶上越冬,昆虫地区以卵和无翅雌成蚜越冬。
翌年3月底至4月上旬越冬卵孵化,并进行孤雌繁殖。
5月中旬出现有翅蚜,进行迁飞扩散,喜群栖在二年生枝条上为害,北京地区5-6月、9-10月为两次为害高峰,以夏末秋初为害最严重。
10月出现性蚜,11月为产卵盛期,每处产卵4-5粒,卵多产于小枝鳞片上,以卵越冬。
特别是侧柏幼苗、幼树和绿篱受害后,在冬季和早春经大风吹袭后,失水极容易干枯死亡。
(3)追肥在苗木生长期间适当追肥,结合灌溉追施硫酸铵,每年追施2次,每667m2施入4-6kg的硫酸铵;追肥时间为苗木速生期前,在第一次追肥间隔15d后再次追肥;追肥的过程中要用清水冲洗叶面,避免肥料灼烧叶片。
(4)密植在幼苗时期,可以采用适当密植的方式育苗,及时去除细弱苗、病害苗和双株苗,保持幼苗良好的通风条件。
出苗后喷洒1%波尔多液,每间隔10d再喷施1次,预防苗木立枯病。
(5)间苗当幼苗高度达到3-5cm时间苗,留苗密度为每平方米150株,每667m2苗量控制在15万株左右。
(6)除草侧柏苗生长期间及时除草,采用35%除草醚加水稀释后喷洒除草。
苗期的化学除草共分为2次,一次在播种后、出苗前喷洒药剂,另一次在间隔25d后喷施药剂,提高除草效果;除草药剂用量为12kg/hm2。
(7)松土侧柏苗期及时松土,疏松已经出现板结的表土,松土深度为1-2cm,不得破坏苗木根系,且不允许在降雨之后或浇水之后松土。
(8)越冬防寒在土壤封冻之前浇入封冻水,也可以在苗圃上覆盖草席或在四周设置防风屏障,保护侧柏苗安全越冬;在采用埋土防寒措施时,要在土壤封冻前埋上防寒土,在土壤化冻后分2次撤除防寒土。
撤除防寒土后,对苗木浇水,保证水分供应充足,避免因春季气候过于干旱造成苗木顶梢失水枯黄。
6、苗木移植为培育出根系发达、规格均衡整齐、姿态优美的侧柏苗木,要在育苗期间多次移植,促使其生长为大苗。
第1次移植时苗木株行距为20×40cm,第2次移植时苗木株行距为30×60cm。
在移植后根据土壤墒情及时浇水,做好追肥、松土、除草、修剪整形等管理工作,苗木移植要尽量避开冬季休眠期。
7、造林(1)挖坑选在土层较厚的造林地,深翻土壤50cm;如果在土层较薄的山地造林,应开挖鱼鳞坑,坑深为60-80cm,增加侧柏苗木培植土层厚度,促使根系良好发育。
(2)栽植在春秋两季可以栽植侧柏苗木进行造林,采用2年生的苗木,苗木出圃时尽量使根系包裹土壤。
如何防治侧柏常见病害侧柏看起来郁郁葱葱,但若是遇上病害可就并不美观了。
今天店铺就来给大家讲讲侧柏常见病害的防治方法,让侧柏保持挺拔。
侧柏常见病害的防治:叶凋病侧柏叶凋病为侧柏的一种主要病害。
为害严重时可造成大片侧柏树叶凋枯,似火烧状。
树势严重衰弱,易招致次期害虫柏树双条杉天牛和小蠹甲等危害,加速树木的死亡。
发病规律该菌在病叶上过冬,次年4月开始活动,5月开始先从树冠下部叶子侵染,得病叶子初期出现黄斑,逐渐扩大,使整枝柏叶变黄,最后变成黄褐色。
6月病叶上出现黑点,即病菌的繁殖器官,并放出孢子进行再传染。
如果树林较密,林中湿度较大,温度适合,就大量传播侵染,造成病害大流行,以6-7月发病最严重。
在密林中往往有一发病中心,逐渐往外蔓延成片,严重时似火烧状,病叶大批脱落,常从树干树枝上又萌发出一丛丛新叶,人们叫它“树胡子”。
病害一般山沟比山顶严重,阴坡比阳坡严重,密林比稀林严重,阴雨潮湿天气较重。
防治方法1、秋、冬季清扫树下病叶烧毁,染来源。
消灭过冬病菌,减少第一次侵入。
2、在5-8月份,每两周喷1次1∶1∶100的波尔多液预防,特别注意严格控制初侵染,发现初侵染发病中心,要进行封锁,防止蔓延。
3、过密的柏树林要适当进行疏伐,使林内通风透光,减少发病条件。
侧柏常见病害的防治:叶枯病症状侧柏叶枯病发生在春季。
幼苗和成林均受害。
病菌侵染当年生新叶,幼嫩细枝亦往往与鳞叶同时出现症状,最后连同鳞叶一起枯死脱落。
病菌侵染后,当年不出现症状,经秋冬之后,于翌年3月叶迅速枯萎。
潜伏期长达250余天。
6月中旬前后,在枯死鳞叶和细枝上产生黑色颗粒状物,遇潮湿天气吸水膨胀呈橄榄色杯状物,即为病菌的子囊盘。
受害鳞叶多由先端逐渐向下枯黄,或是从鳞叶中部、茎部首先失绿,然后向全叶发展,由黄变褐枯死。
在细枝上则呈段斑状变褐,最后枯死。
受害部位树冠内部和下部发生严重,当年秋梢基本不受害。
侧柏(Platycladus orientalis)受害后,树冠似火烧状的凋枯,病叶大批脱落,枝条枯死。
侧柏常见病虫害及防治技术探析作者:张小虎来源:《种子科技》2022年第15期摘要:侧柏属于一种常见植物,其生命力比较顽强,能在恶劣的环境中生长。
但其在生长过程中也会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其中病虫害的影响最大。
为切实解决病虫害问题,文章以侧柏的习性、作用、形态概述为基础,深入分析了几种较为常见的病虫害,并根据分析结果提出了防治技术,以供参考。
关键词:侧柏栽培;病虫害;防治技术文章编号:1005-2690(2022)15-0094-03 中国图书分类号:S763.7 文献标志码:B侧柏是一种常见的温带阳性植物,具有耐寒、耐旱、耐盐碱的特性,寿命长,能抵御烟雾、氯化氢、二氧化碳的侵袭,可起到清洁空气、美化环境的作用,是一种具有较高观赏价值和经济价值的树种,在我国很多地區被用于园林工程中。
侧柏容易因病虫害的侵袭导致生长缓慢甚至死亡,因此,在侧柏种植过程中,需要采取科学合理的措施有效防治病虫害。
1 侧柏的综合概述1.1 习性侧柏喜光,幼苗期比较耐阴,耐干旱,萌芽能力强,抗寒性适中,耐强光,耐高温,浅根系,适应性强,对土壤要求不高,可以生长在酸性、中性、石灰岩等土壤中,主要分布在海拔900 m以下的地区,最佳的生长条件为海拔400 m以下的地区。
侧柏喜欢生长在潮湿、肥沃且排水良好的石灰岩土壤中,也可以生长在平坦的土地或悬崖上。
若在没有山脊且干燥的山区进行栽培,其生长速度较为缓慢,但侧根发达,抗修剪能力强,寿命长,耐烟、二氧化硫、氯化氢等有害气体。
侧柏在我国栽培范围较为广泛,属于比较常见的绿化树种,能适应寒冷的气候,即便在含盐量过高的土壤中依然能正常生长[1]。
1.2 作用侧柏具有一定抗旱性,一般被种植在阳坡部位,是一种常见的园林绿化树种,能对空气起到净化作用,树干可用于制造家具;枝叶可用于止血、利尿、健胃、解毒、祛瘀、安神;叶片可用于止咳、消肿、祛湿、生发等,侧柏药用价值较高。
1.3 形态侧柏平均高度为20 m左右,胸径为1 m左右;薄壳,呈浅灰棕色,纵向分为条状;枝条向上或斜向延伸,幼树的树冠呈椭圆形且尖,老树的树冠宽而圆;枝条薄、直或向上倾斜,扁平,呈平面状排列;叶片鳞片状,长1~3 mm,叶尖略钝,中部叶片倒卵形或斜方形,背部中部有条带状腺体槽,两侧叶片呈船形,顶部略向内弯曲,背部有钝脊,顶部下方有腺体斑点。
《侧柏常见病虫害的防治》汇报人:xx年xx月xx日•侧柏病虫害的概述•侧柏常见病害的防治•侧柏常见虫害的防治•侧柏病虫害的防治方法和措施目•侧柏病虫害的预防和治理建议录01侧柏病虫害的概述侧柏病虫害是指侧柏在生长发育过程中,受到有害生物(昆虫、病原菌、病毒等)的侵袭,造成植株生长发育异常,甚至死亡的现象。
定义侧柏病虫害主要包括病害和虫害两大类。
病害又可以分为传染性病害和非传染性病害,虫害又可以分为昆虫类和非昆虫类。
分类侧柏病虫害的定义与分类病虫害会导致侧柏的生长受阻,植株矮小,生长发育不良,甚至出现死亡。
侧柏病虫害对树木生长的影响阻碍生长发育病虫害会导致侧柏的叶片、枝条、树皮等出现损伤和异常,影响景观效果。
影响景观效果侧柏病虫害的存在可能传播各种植物疾病,从而危害其他植物的生长和发育。
传播疾病危害提高林业经济效益侧柏是一种重要的林业资源,病虫害防治可以保护侧柏资源,提高林业经济效益。
保护生态环境侧柏病虫害的防治是保护生态环境,维护生态平衡的重要措施。
维护景观效果侧柏病虫害的防治可以维护景观效果,提高城市绿化水平,为人们提供健康、优美的生态环境。
侧柏病虫害防治的重要性和必要性02侧柏常见病害的防治症状识别叶部出现褪绿黄斑,后扩大为黑褐色疱斑,即病原菌的夏孢子堆,严重时叶片枯死。
防治方法加强抚育管理,保持林地通风透光,降低林内湿度;及时清除病叶,减少侵染源;喷洒百菌清等杀菌剂。
侧柏锈病的防治症状识别发病初期叶片出现黄绿色小斑,后逐渐扩大为不规则病斑,边缘呈褐色,中心呈灰白色。
防治方法加强抚育管理,定期修剪枝叶,保持通风透光;喷洒波尔多液或代森锰锌等杀菌剂,防止病菌侵入。
侧柏枯叶病的防治植株生长衰弱,根系变黑腐烂,叶片逐渐失去绿色,严重时导致植株死亡。
症状识别改善林地排水设施,防止土壤积水;定期修剪植株,清除病根,减少侵染源;用多菌灵、甲基托布津等药剂灌根。
防治方法侧柏根腐病的防治症状识别叶部出现黄褐色小斑,后逐渐扩大为圆形或椭圆形病斑,中心呈灰白色。
侧柏常见病虫害防治
一, 侧柏毛虫(侧柏毒蛾幼虫):
侧柏毛虫(Dendrolimus suffuscus Lajonquiere),是侧柏毒蛾的幼虫,是侧柏防护林的主要食叶害虫。
该虫1年2代,以3--5龄幼虫在落叶层或石块下越冬。
翌年3月中旬上树危害,至4月中旬老熟化蛹,6月上旬第1代幼虫孵化,至7月上、中旬老熟化蛹,8月中、下旬第2代幼虫孵化,危害至10月上、中旬下树越冬。
防治要点:
(1)农业防治。
加强林木管理,适时、及时修剪和伐除,在该虫越冬期环剥树皮,集中烧毁,并可在幼虫大发生时进行人工捕捉。
(2)物理防治。
根据成虫趋光性,设置黑光灯诱杀成虫。
(3)生物防治。
此虫天敌种类多,发生量不大时尽量不用化防,注意保护天敌,如释放寄生蜂等。
(4)化学防治。
幼虫密度大时,宜早治,使用飞机低容量喷洒25%灭幼脲3号防治幼虫,每亩用药23-45g,喷液量10.5kg,防治效果可达98%,飞机防治要在晴天、三级以下风力的条件下进行;人工喷洒25%灭幼脲3号,1:1500倍液可防治幼虫,效果
可达90%以上,一般防治应在2-4龄期进行,根据需要可以加少量菊酯类农药。
二, 侧柏大蚜:
分布与为害侧柏大蚜Cinara tujafilina del Guercio又名柏大蚜。
属同翅目,大蚜科。
分布较广。
为害侧柏,垂柏、千柏、龙柏、铅笔柏、撒金柏和金钟柏等。
是柏树上的重要害虫之一,特别对侧柏绿篱和侧柏幼苗危害性极大。
嫩枝上虫体密布成层,大量排泄蜜露,引发煤污病,轻者影响树木生长,重者幼树干枯死亡。
形态特征
有翅孤雌蚜体长约3毫米左右,腹部咖啡色,胸、足和腹管墨绿色。
无翅孤雌蚜体长约3毫米,咖啡色略带薄粉。
额瘤不显,触角细短。
卵椭圆形,初产黄绿色,孵前黑色。
若蚜与无翅孤雌蚜似同,暗绿色。
生活习性河北地区一年发生10代左右,以卵在柏枝叶上越冬,昆虫地区以卵和无翅雌成蚜越冬。
翌年3月底至4月上旬越冬卵孵化,并进行孤雌繁殖。
5月中旬出现有翅蚜,进行迁飞扩散,喜群栖在二年生枝条上为害,北京地区5-6月、9-10月为两次为害高峰,以夏末秋初为害最严重。
10月出现性蚜,11月为产卵盛期,每处产卵4-5粒,卵多产于小枝鳞片上,以卵越冬。
特别是侧柏幼苗、幼树和绿篱受害后,在
冬季和早春经大风吹袭后,失水极容易干枯死亡。
综合防治
(1)保护和利用天敌如七星瓢虫、异色瓢虫、日光蜂、蚜小蜂、大灰食蚜蝇、草蛉和食蚜虻等。
春季发生不严重时,尽量不打药剂,可喷清水冲刷虫体,以保护日后的天敌繁殖与发展。
(2)药剂防治发生严重时,喷施25%阿克泰水分散粒剂或20%康福多浓可溶剂5000倍液。
每年发生约20代,体形较大,全年为害。
防治可采用1.2%苦烟乳油1000—1500倍液喷雾,亦可喷洒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2000倍液防治。
三, 双条杉天牛:
双条杉天牛又名蛀木虫,属鞘翅目天牛科,为杉、柏主要害虫。
幼虫取食于皮、木之间,切断水分、养分的输送,引起针叶黄化,长势衰退,重则引起风折、雪折,严重时很快造成整株或整枝树木死亡。
直接影响杉、柏的速生丰产和优质良材的形成。
形态特征:
成虫:体长10mm左右,圆筒形略扁,黑褐色或棕色,前翅中央及末端有两条黑色横宽带,两黑带之间为棕黄色,翅前端为驼色。
幼虫:老熟幼虫体长15mm左右,圆筒形,略扁,体乳白色,无足。
卵:长椭圆形,长1.6mm左右,白色。
蛹:长15mm左右,淡黄色。
防治方法如下:
1、加强抚育管理,防治和消灭虫害。
①深挖松土,挖壕压青,追施土杂肥,促进苗木速生,增强树势。
②冬季进行疏伐,伐除虫害木、衰弱木、被压木等,使林分疏密适宜、通风透光良好,树木生长旺盛,增强对虫害的抵抗力。
③夏季及时砍除枯死木和风折木,除去根际萌蘖,清除林内枝丫,保持林内卫生。
2、发动群众,人工捕捉。
①越冬成虫还未外出活动前,在前一年发生虫害的林地,用白涂剂刷 2 米以下的树干预防成虫产卵。
②越冬成虫外出活动交尾时期,在林内捕捉成虫。
③在初孵幼虫为害处,用小刀刮破树皮,搜杀幼虫。
也可用木锤敲击流脂处,击死初孵幼虫。
3、药剂防治。
①成虫期,在虫口密度高、郁闭度大的林区,可用敌敌畏烟剂熏杀。
②初孵幼虫期,可用6% 可湿性六六六、50% 甲基氧化乐果乳剂、20% 益果乳剂、20% 蔬果磷乳剂、25% 杀虫脒水剂的100 倍液;8% 敌敌畏 1 倍、一线油(柴油或煤油)9 倍混合,喷湿 3 米以下树干或重点喷流脂处,效果很好。
4、保护和利用天敌。
双条杉天牛幼虫和蛹期,有柄腹茧蜂、肿腿蜂、红头茧蜂、白腹茧蜂等多种天敌,应加以保
护和利用。
四, 侧柏叶凋病
侧柏叶凋病为侧柏的一种主要病害。
为害严重时可造成大片侧柏树叶凋枯,似火烧状。
树势严重衰弱,易招致次期害虫柏树双条杉天牛和小蠹甲等危害,加速树木的死亡。
该菌在病叶上过冬,次年4月开始活动,5月开始先从树冠下部叶子侵染,得病叶子初期出现黄斑,逐渐扩大,使整枝柏叶变黄,最后变成黄褐色。
6月病叶上出现黑点,即病菌的繁殖器官,并放出孢子进行再传染。
如果树林较密,林中湿度较大,温度适合,就大量传播侵染,造成病害大流行,以6-7月发病最严重。
在密林中往往有一发病中心,逐渐往外蔓延成片,严重时似火烧状,病叶大批脱落,常从树干树枝上又萌发出一丛丛新叶,人们叫它“树胡子”。
病害一般山沟比山顶严重,阴坡比阳坡严重,密林比稀林严重,阴雨潮湿天气较重。
防治方法:
1,秋、冬季清扫树下病叶烧毁,染来源。
消灭过冬病菌,减少第一次侵
2,在5~8月份,每两周喷1次1:1:100的波尔多液预防,特别注意严格控制初侵染,发现初侵染发病中心,要进行封锁,防止蔓延。
3,过密的柏树林要适当进行疏伐,使林内通风透光,减少
发病条件。
五, 侧柏叶枯病:
侧柏叶枯病是一种重要的叶部病害。
在江苏、安徽等省大面积发生。
症状:该病侵染当年生新叶、幼嫩细枝与鳞叶。
感病植株当年不出现症状,翌年3月叶迅速枯萎。
6月中旬前后,在枯死鳞叶和细枝上,产生黑色颗粒状物,为病原菌的子囊盘。
子囊盘遇湿吸水膨胀呈杯状,橄榄色。
侧柏受害后,树冠似火烧状的凋枯,病叶大批脱落,枝条枯死。
在主干或枝干上萌发出一丛丛的小枝叶,所谓“树胡子”。
连续数年受害引起全株枯死。
病原:病原为侧柏绿胶杯菌(Chloroscypha platycladus
sp.noV.),隶属子囊菌亚门、盘菌纲、柔膜菌目真菌。
发病规律:树冠内部和下部发生严重,当年秋梢基本不受害。
6月高温、降雨量大,冬季寒冷、干燥,次年病情就严重,反之亦然。
该病原菌是一种寄生性不强的盘菌,植株生长衰弱容易感染,凡是影响侧柏生长的各种因素,都有利于病菌的侵染和发展。
防治:①适度修枝,改善侧柏的生长环境,降低侵染源。
②增施肥料,促进生长。
③子囊孢子释放高峰时期,喷施40%灭病威、或40%多菌灵、或40%百菌清500倍液进行防治。
④选用抗病品种。
六,侧柏红蜘蛛
防治方法:1.在不影响树木生长和观赏的情况下,可喷清水冲洗或喷0.1-0.3度的石硫合剂清洗。
2.将药粒均匀撒在沟底,并覆土浇足水。
或在弯形沟内(或开墩)浇灌100倍的40%氧化乐果乳油,干径每厘米浇2-3公斤,渗完后封墩,药效期长,效果好,且不污染空气,不伤天敌,喷洒用800倍的20%三氯杀螨醇乳油或2000倍的73%克螨特乳油等杀螨剂。
喷药时一定抓住初发期,喷洒要均匀,力争每年5月初喷一次,10月初喷一次,即能基本控制螨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