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及云南风能资源开发现状
- 格式:docx
- 大小:28.51 KB
- 文档页数:3
风力发电发展现状及预测文件编码(TTU-UITID-GGBKT-POIU-WUUI-0089)我国能源发展现状及发展趋势预测一、我国能源利用现状及存在的问题首先从不同一次能源的利用现状谈起:1.煤炭我国煤炭资源在地理分布上的总格局是西多东少、北富南贫。
从地区分布看,储量主要集中分布在新疆、内蒙古、山西、陕西、贵州、宁夏、河南和安徽8省,8省储量占全国储量近90%。
在我国的自然资源中,基本特点是富煤、贫油、少气,这就决定了煤炭在一次能源中的重要地位。
截至2007年底,中国煤炭剩余可采储量1 145亿t,仅次于美国和俄罗斯,位居世界第3位,占世界总量的%,煤炭的储采比为45,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的133。
中国是世界第一产煤大国,据统计,2009年煤炭产量达到亿t ,比2008年增加亿t,同比增长%,占世界总产量的42%左右。
煤炭发电存在的问题:煤炭发电过程中除了排放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外外,还会排放出大量的二氧化硫。
二氧化硫是主要的空气污染物之一,也是酸雨的主要来源。
部分地区的荒漠化根源在于燃煤发电排放的二氧化硫,它造成大面积植被死亡、生态环境退化、蓄水能力下降。
燃煤发电是山西、内蒙古生态退化的罪魁祸首,是北京沙尘暴的主要原因。
2.石油我国是少油国家,但石油在我国能源结构中占有重要地位(仅次于煤炭处于第二位),目前我国石油还不能够完全自给,约50%的石油用量需要从国外进口。
最近几年我国石油进口量一直在增长,从2004年的亿t增长到2009年的亿t,其中2004年增幅最大达%,除了2005年和2008年增幅较小外,其他年份增幅都在2位数以上,从中可看出中国的石油消费对外依存度较高。
截至2007年底,中国石油剩余可采储量亿t,位居世界第13位,但仅占世界总量的%,石油储采比1l,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的。
3.天然气我国的天然气工业发展相对比较落后,但是我国天然气生产消费增速较快。
近几年我国天然气产量和消费量都保持了较高的增长幅度。
云南太阳能及风能资源情况云南太阳能及风能资源情况云南地处云贵高原,海拔高,纬度低、山高峪深,气象变化万千,遍布丰富的风能、水能、生物质能和太阳能资源。
这里空气稀薄、清新,大气层密度小,阳光透过率高,终年太阳高角度大,日照时数长,太阳能资源仅次于西藏、内蒙、青海等省区,为中国最丰富的省份之一。
全省年太阳总辐射量3620~6682兆焦耳/平方米,年日照时数960~2840小时。
云南94%是高原山区,平均日照时数超过2000小时的县就达94个,占全省总数的74.6%;太阳辐照度大于5000兆焦耳/平方米•;年的地域占全省面积的90%。
太阳能资源丰富区在楚雄州、大理州、德宏州、红河州的中北部、保山地区、丽江地区等地,年太阳总辐射量在5800兆焦耳/平方米以上,最高值在楚雄州永仁县达6240兆焦耳/平方米•;年。
昆明地处北纬25°1′,海拔1891.4 m,日照时数为2481.2小时,日照率达57%,太阳能年辐射总量为5182.88兆焦耳/平方米•;年。
云南多数山区风能分布广泛,在冬春季风能极具开发价值,并且云岭哀牢山以东的滇中许多地区的山区,风能的地形效应显著,风能已接近或达到我国最大风能区的水平,且风向稳定,风力机安全性高,风力机成本低。
在上述地区的山区,若再考虑海拔高度的影响,则风速随高度增高而加大,不仅是中型风力机的可开发地区,且在某些特殊位置如大理亦是大型风力机的可开发地区。
大理市(下关)地处低纬高原,日照充足,年平均日照时数达2473小时,年平均气温15.1℃。
大理自古以"风城"著称。
"一年吹两次,一吹吹半年",每年冬、春两季是下关的风季,最大风速达10级。
下关风的形成是因为苍山十九峰太高,挡住了东西两面的空气对流,而苍山斜阳峰和哀劳山脉的者摩山之间的下关天生桥峡谷便成了下关空气对流的出口,所以下关的风特别大。
风能行业的现状与未来发展趋势近年来,随着环保意识的增强和清洁能源的需求不断上升,风能作为一种可再生能源正逐渐成为全球关注的焦点。
本文将分析风能行业的现状,并展望未来的发展趋势。
一、风能行业的现状风能行业以其无污染、可持续发展的特点,受到了广大投资者和政府的重视。
截至目前,全球风能装机容量已经超过了700GW,实际发电量占到了全球总发电量的5%以上。
在风能市场的格局上,中国、美国、德国等国都是风能装机容量最大的国家。
中国以其巨大的市场需求和政府的大力支持,在风能行业中占据举足轻重的地位。
2019年,中国新增风电装机容量超过26GW,再创历史新高。
此外,风能技术的不断进步也推动了风能行业的发展。
目前,风力发电已经实现了从传统的大型风机向小型和海上风电的转变。
高效的风力发电机组、先进的风力涡轮叶片技术和智能化的风力发电控制系统不断涌现,使得风能发电成本进一步降低。
二、未来发展趋势未来,风能行业将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
以下是一些可能的发展趋势:1.技术创新:随着科技的进步和投入的增加,风能技术将继续创新。
例如,研发更高效的风力涡轮叶片、提高风能利用率的智能控制系统、增加风电装机密度的新型风机设计等。
这些技术的应用将进一步降低风能发电的成本。
2.海上风电的兴起:由于陆地资源的有限和环境限制,海上风电将成为风能行业发展的重要方向。
许多国家已经开始在海上建设风电场,尤其是在北海和波罗的海等海域。
海上风电具有风能资源丰富、视觉和环境污染较小等优势,将成为未来风能行业的重要增长点。
3.能源互联网的发展:随着可再生能源的快速发展,能源互联网的建设已经成为全球关注的焦点。
风能作为其中的主要能源之一,将通过能源互联网的建设实现快速发展。
能源互联网的智能调度和储能技术的应用将进一步提高风能的利用率和可靠性。
4.政策支持的持续:各国政府将继续出台支持风能行业发展的政策和措施。
这些政策包括提供资金支持、购电补贴、税收优惠等,有助于吸引更多的投资者进入风能市场。
云南风力发电工作情况汇报根据我们的调查和分析,云南的风力发电工作情况总体良好,但也存在一些问题需要解决和改进。
以下是我们对风力发电工作情况的详细汇报:一、发电设施建设情况截止目前,云南省共建成风力发电场149个,总装机容量达到843.2万千瓦,占全省装机容量的比例达到37%,已成为云南省电力主导企业。
其中,普洱市、昆明市和临沧市等地风电场建设较为集中,装机容量占比较大。
虽然整体建设规模较大,但也需要注意规划和建设风力发电场时需要充分考虑区域环境和生态保护的问题,避免对环境产生负面影响。
二、风力发电运行情况根据监测数据显示,云南省风力发电场平均发电比例较高,运行稳定,平均弃风率低于5%,符合预期。
但是在特定季节或天气条件下,风力发电场的发电量可能会有较大波动,需要做好配电和调峰工作,确保电力供应的稳定性。
三、风电资源潜力与开发前景云南省的风力资源丰富,分布广泛,潜力巨大。
据测算,云南省陆地风电资源总规模达到2000万千瓦以上,是全国风电资源富集地。
未来,随着技术的不断创新和发展,风电利用率将进一步提高,风电场的建设和利用将会成为云南省电力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
四、风电场环保与治理在风电场的建设和运行过程中,环保和生态治理是一个重要问题。
目前,大部分风电场在设计之初均考虑了环保问题,并建立相关的治污设施和生态保护措施。
但是也存在一些问题,如部分风电场的污水处理和废气排放不符合要求,需要加强治理和监管。
五、风电管理与政策云南省制定了一系列的风电管理政策和规定,包括鼓励风电项目的开发和建设,支持风电产业的技术创新和升级等。
但是在政策执行上还存在一些问题,如部分地方政府在风电项目审批过程中存在不合理的规划和审批标准,导致项目建设周期延长,需要进行政策的及时修订和完善。
六、风电技术与研发目前,云南省风电技术和研发水平较高,不仅在风力发电机组和叶片制造方面处于领先地位,还在智能监测和运行维护等方面有所突破。
但是也需要不断加强科研投入,提升技术水平,提高风电场的运行效率和安全性。
风能技术的发展现状与未来趋势近年来,随着全球能源危机的逐渐加剧和环境保护意识的日益增强,可再生能源作为替代传统能源的重要选择受到了广泛关注。
作为其中的一种,风能技术因其无污染、无排放以及取之不竭的优势,逐渐成为当今世界发展可再生能源的焦点之一。
本文将从现状和未来两个方面探讨风能技术的发展趋势。
首先,就风能技术的现状来看,目前全球风能装机规模呈逐年增长的态势。
根据国际能源署(IEA)的数据,2020年全球新增风电装机容量达到了93.4吉瓦,风电总装机容量超过了740吉瓦。
尤其是在中国、美国、德国等国家,风能技术已经进入了快速发展阶段。
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风能装机国家,其风电装机容量占全球总装机容量的一半以上。
美国和德国也是风能技术发展的领跑者之一,两国都积极推动风能项目的建设和研发。
其次,新技术的不断涌现也为风能技术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
随着传统风力发电技术的成熟,如今出现了更加先进的大型风力发电机设计和制造技术。
比如,近年来涌现的直驱风力发电技术,相较于传统的齿轮箱式发电机具有更高的能效和更低的维护成本。
再如,风能储能技术的研究也取得了长足的进展,使得风电发电的不稳定性和间歇性得到了改善,进一步促进了风能技术的应用和推广。
然而,风能技术仍然面临一些挑战,如风力资源分布不均、土地占用和生态环境保护等问题。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未来风能技术的发展将朝着多元化和智能化的方向发展。
一方面,随着技术的发展,风力资源开发的热点将逐渐从陆地转向海上。
海上风电具备风力资源稳定、可利用面积广阔等优势,被认为是未来风能发展的重要方向之一。
同时,风能与其他可再生能源如太阳能、地热能等进行混合利用,将进一步提高可再生能源的整体利用效率。
另一方面,智能化技术的应用将进一步提高风能系统的运行稳定性和能效。
通过利用物联网、大数据分析和人工智能等技术手段,风场的监测、运维和管理将更加高效和智能化。
同时,智能化技术也有助于解决风电对电网的调度和稳定性造成的挑战,提高风电的网侧接入能力。
全国风能资源详查和评价报告概述范文引言部分内容如下:1.1 概述在全球环境问题日益严峻的背景下,清洁能源的可持续利用已成为国际社会的共识和关注焦点。
风能作为一种重要的可再生能源之一,具有广泛的开发潜力和独特的优势。
为了更好地了解我国风能资源情况,并评估其开发利用前景,本报告展开了全国性的风能资源详查和评价。
1.2 文章结构本文主要包括五个部分:引言、全国风能资源详查和评价报告、数据收集与分析、结果与讨论以及结论。
在引言部分,我们将简要介绍本报告的目的、研究方法和主要内容;全国风能资源详查和评价报告部分将系统阐述我国各地区的风能资源现状;数据收集与分析部分将详细介绍我们采取的数据收集方法和相应结果;结果与讨论部分将对数据进行深入分析并提出相关问题及可能解决方案;最后在结论部分总结本次报告并提出未来进一步研究方向。
1.3 目的本报告旨在通过全面调查和科学评估,全面了解我国风能资源分布状况和利用潜力,并为相关部门和政策制定者提供科学依据和参考建议。
通过对各地区风能资源情况的详细调查和评价,我们将为推动我国风能行业的发展提供战略支持和技术指导,以实现可持续能源的利用目标,促进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2. 全国风能资源详查和评价报告在本部分中,我们将详细介绍全国范围内的风能资源情况,并进行综合评价。
通过对风能资源的详查和评价,我们可以了解风能作为可再生能源的潜力和利用情况。
下面是相关内容:2.1 风能资源调查方法为了获取全国各地的风能资源数据,我们采用了多种方法来进行调查。
首先,我们收集了来自气象局、测量单位以及现有研究论文等公开数据。
其次,我们还进行了实地考察,选择一些具有代表性的地点设置测站并安装风向仪、风速计等设备,以获取更准确的数据。
2.2 风速和风向分析结果通过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分析和统计,我们得出了全国各地不同季节、不同时间段内的平均风速和主要风向。
根据这些结果,我们可以判断在哪些地区可能存在较高的风能资源,并确定适合建设风电场或其他风能利用项目的地点。
云南省能源与电力资源状况报告一、云南省能源概况及电厂运行建设情况能源是经济社会持续发展的动力,也是人类赖以生存和进步的物质基础。
人口、资源和环境已成为当今世界经济和社会发展中面临的三大突出问题,核心是资源问题,特别是能源资源的可持续发展问题。
云南具有丰富的能源资源,开发条件优越。
云南是我国水能资源最丰富的省份之一,全省水电资源理论蕴藏量为1.03亿千瓦,技术可开发量10175千瓦,经济可开发量9776万千瓦,仅次于四川居全国第二位。
煤炭资源丰富,保有储量246.28亿吨,约占全国总量的1/4,居全国第八位,在南方各省(市、区)中占第二位,预测资源总量691亿吨,但经济储量只有70亿吨。
此外,云南省内还有丰富的太阳能、生物质能资源、风能和地热能也比较丰富。
云南省水资源的分布情况:云南水资源丰富,但目前云南省水电资源开发率不足 6.3%,远低于全国平均开发程度20%。
加快云南可再生水能资源的开发,对于推进“西电东送”、“云电外送”,培育云南以水电为主的电力支柱产业,建设绿色经济强省,实现可持续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云南省水力资源主要集中于澜沧江、金沙江、怒江、元江、南盘江、伊洛瓦底江等六大水系,其中金沙江、澜沧江、怒江三大水系在云南省境内河段可开发装机容量占全省可开发装机总容量的92%以上,其资源集中,交通便利,径流丰沛稳定,有建高坝大库的地形、地质条件,调节性能好,电能质量优,是我国水电资源中的“富矿”。
(一)澜沧江流域澜沧江是中国西南地区大河之一,也是一条亚洲国际大河。
上源扎曲源出青海省杂多县境唐古拉山北麓查加日玛的西侧,南流在西藏自治区昌都县附近与昂曲汇合后称澜沧江,向东南流入云南西部至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南部,流出国境称湄公河,经缅甸、老挝、泰国、柬埔寨,在越南南部入南海。
河长2153 千米,流域面积16.4万平方千米,占澜沧江-湄公河流域面积的22.5%。
云南省境内的澜沧江流域共规划15个梯级电站,总装机容量为2550万千瓦。
风能的应用及在中国的发展前景摘要:风力发电经过多年的发展已经开始在世界能源供应的战略结构中占据一席之地,越来越受到各国政府的重视。
风能在中国的发展前景良好,因此,积极开发风能资源,加快风电发展的速度是解决我国能源危机的一项重要措施。
关键词:风能风力发电应用利弊前景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世界能源的形势不容乐观。
煤炭资源也日益匮乏,摆在世界眼前的不仅是资源短缺的问题,环境污染日益严重也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难题。
电能作为一种可再生的二次能源受到了普遍的青睐,但是电能的产生对一次能源的消耗量相当巨大,因此寻找一种清洁的一次能源来发电就逐渐受到了普遍的关注。
风能发电也就应运而生。
地球表面大量空气流动即会产生风能。
风能作为一种无污染的可再生能源,它最大的优点就是可以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量,有效地减缓全球变暖的趋势。
在能源危机日渐严重的21世纪,风能无疑是给全人类带来了福音。
一、风能在世界各国的应用人类利用风能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公元前,但数千年来,风能技术发展缓慢,没有引起人们足够的重视。
但自1973年世界石油危机以来,在常规能源告急和全球生态环境恶化的双重压力下,风能作为新能源的一部分才重新有了长足的发展。
[1] 丹麦是欧洲较为富有的国家之一,虽然人口数量较少,但它是最早应用风力发电的国家。
丹麦被称为“风车大国”的原因有二。
一方面就是其自身大范围地使用风力发电,另一方面就是因为其拥有世界顶尖级的发电风轮制造技术。
据有关资料统计,2005年全球风力风电总装机容量达到5926.4万千瓦,比2004年增长25%,其中,德国风能利用据全球之首,总装机容量达到1842.8万千瓦,占全球装机总量的三分之一,其次是:西班牙、美国、丹麦、印度。
[2]由此我们可以看出,世界各国尤其是发达国家,对风电发展高度重视,把开发风电作为调整能源结构、保护环境、合理利用资源、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措施。
在资源匮乏的21世纪,风能是一种极具吸引力和发展潜力的清洁能源。
我国风力发电的发展现状我国是世界上风力资源占有率最高的国家,也是世界上最早利用风能的国家之一,据资料统计,我国10m 高度层风能资源总量为3226 GW,其中陆上可开采风能总量为253 GW,加上海上风力资源,我国可利用风力资源近1000 GW。
如果风力资源开发率达到60%,仅风能发电一项就可支撑我国目前的全部电力需求。
我国利用风力发电起步较晚,和世界上风能发电发达国家如德国、美国、西班牙等国相比还有很大差距,风力发电是20 世纪80 年代才迅速发展起来的,发展初期研制的风机主要为1 kW、10 kW、55 kW、220 kW 等多种小型风电机组,后期开始研制开发可充电型风电机组,并在海岛和风场广泛推广应用,目前有的风机已远销海外。
至今,我国已经在河北张家口、内蒙古、山东荣城、辽宁营口、黑龙江富锦、新疆达坂城、广东南澳和海南等地建成了多个大型风力发电场,并且计划在江苏南通、灌云及盐城等地兴建GW 级风电场。
截止2007 年底,我国风机装机容量已达到6.05 GW,年发电量占全国发电量的0.8%左右,比2000 年风电发电量增加了近10 倍,我国的风力发电量已跃居世界第5 位。
1.1 小型风电机组的发展目前,我国小型风力发电机组技术已相当成熟,建设速度也较快,特别是5 kW 以下风力发电机组的制造技术成熟,已大量使用,并达到批量生产的要求。
100、200、300、500 W 及1 kW、2 kW、5 kW 的小型风力发电机,年生产能力可达到5 万台以上。
1.2 大型风电机组的发展我国大型风电机组的开发研制工作也正在加快。
我国大型风电机组基本上依赖进口,通过多年来的开发研制,如今,大型风电机组的主要部件已基本实现国产化,其成本比进口机组低20%~30%,国产化是我国大型风电机组发展的必然趋势。
我国的大型风电机组从建设之初的山东荣成第一个风力发电场开始,到后来的广东南澳4 台250kW 机组、辽宁营口安装660 kW 风电机组、黑龙江富锦单机960 kW 机组,再到即将在山西、山东、江苏等地安装的大型机组,我国已建成一大批大型风力发电场,使我国风力发电迈上了一个新台阶。
中国风电发展现状及前景前言随着能源与环境问题的日益突出,世界各国正在把更多目光投向可再生能源,其中风能因其自身优势,作为可再生能源的重要类别,在地球上是最古老、最重要的能源之一,具有巨大蕴藏量、可再生、分布广、无污染的特性,成为全球普遍欢迎的清洁能源,风力发电成为目前最具规模化开发条件和商业化发展前景的可再生能源发电方式。
风,来无影、去无踪,是无污染、可再生能源。
一台单机容量为1兆瓦的风电装机与同容量火电装机相比,每年可减排2000吨二氧化碳、10吨二氧化硫、6吨二氧化氮。
随着《可再生能源法》的颁布,中国已把风能利用放在重要位置。
一、国内外风电市场现状1.国外风机发展现状随着世界各国对环境问题认识的不断深入,可再生能源综合利用的技术也在不断发展。
在各国政府制订的相应政策支持和推动下,风力发电产业也在高速发展。
截至2011年底,世界风电装机量达到237669MW,新增装机量43279MW,增长率22.3%,增速与2010年持平,低于2009年32%的增速。
由表一,可以看出中国风电装机量62364MW,远远超过世界其他各国装机量,而德国依然是欧洲装机量最多的国家。
从图表三中,很明显的看出,从2001年到2004年,风电装机增速是在下降的,2004年到2009年风电有处于一个快速发展期,直到近两年风电装机的增速又降为22%左右,可见风电的发展正处在一个由快速扩张到技术提升的阶段。
图表 1 世界风电装机总量图图表 2 世界近10年新增装机量示意图图表 3 世界风电每年装机量增速2011年底世界装机总量装机(MW ) 比例(%)中国 62364 26.2美国 46919 19.7德国 29060 12.2西班牙 21674 9.1印度 16084 6.8法国 6800 2.9意大利 6737 2.8英国 6540 2.7加拿大 5265 2.2葡萄牙 4083 1.7其他 32143 13.5前十名总计 20526 86.5全球总计 237669 100图表 4 总装机量各国所占份额2011年新增风机装机量 装机(MW ) 比例(%) 中国 17631 43 美国 6810 17 印度 3019 7 德国 2068 5 英国 1293 3.2 加拿大 1267 3.1 西班牙 1050 2.6 意大利 950 2.3 法国 830 2 瑞典 763 1.9 其他 4865 12 前十名总计 35699 88 全球总计 40564 100图表 5 2011年新增装机量各国所占份额2.国内风电发展现状中国的风电产业更是突飞猛进:2009年当年的装机容量已超过欧洲各国,名列世界第二。
浅析云南省风电发展现状及发展趋势发表时间:2017-12-30T08:19:56.383Z 来源:《电力设备》2017年第24期作者:曹学华方磊[导读] 摘要:云南省风能资源丰富,前几年风电发展较快,风电装机容量连续快速增长,随着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电力需求放缓,电能消费换挡,风电发展动力开始转换。
(水电十四局大理聚能投资有限公司云南大理 671000)摘要:云南省风能资源丰富,前几年风电发展较快,风电装机容量连续快速增长,随着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电力需求放缓,电能消费换挡,风电发展动力开始转换。
本文回顾了云南省风电发展历程,阐述了云南省风电开发现状,对目前风电发展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结合现行政策明确了云南省风电未来的发展方向,以期促进风电产业的健康发展。
关键词:云南省风电发展现状发展趋势1 云南省风电开发现状1.1云南省风电资源情况云南省地处低纬度高原,地形地貌复杂,冬季盛行干暖的南支西风气流,夏季盛行湿润的海洋季风,受青藏高原和错综复杂的地貌综合影响,形成了独特的高原季风气候。
境内6%为平坝地区,94%为山区,“登高临风”的规律普遍存在,因此风能资源丰富。
2006年云南启动了风电场建设工作,并于2008年建成全省第一座风电场,在该风电场的示范带动下,国内一大批发电企业开始进入云南开展风电场“跑马圈地”工作。
2006年底,云南省优选了13个风电场场址,总规划装机容量为115.7万千瓦,该成果纳入《中华人民共和国风电建设前期工作成果(2007)总报告》。
2009年,随着云南省风电建设的深入与普及,云南省对2006年规划的13个风电场进行了修编,修编成果为38个风电场,总规划装机容量为377.7万千瓦。
2011年为进一步规范风电项目的开发规划和建设管理工作,云南省又组织编制了《云南省风电场规划报告(2011年修编)》,该报告共规划风电装机容量3600万千瓦。
1.2云南省电力装机情况“十二五”期间,云南省电力装机增速较快。
云南省能源与电力资源状况报告云南省位于中国西南地区,是中国的重要电力资源省份之一、云南省的能源与电力资源状况报告主要涉及云南省的能源及电力资源产量、消费情况以及发展趋势等方面的内容。
一、云南省能源资源产量情况1.煤炭资源:云南省煤炭资源储量较为丰富,主要分布在大理、曲靖、昆明等地。
煤炭产量逐年增加,但相对于其他能源资源来说,产量较低。
同时,云南省的煤炭资源存在煤质较差、开采难度较大等问题。
2.水能资源:云南省水电资源非常丰富,拥有世界上最大的、规模最大的水电站之一三峡水电站,此外还有如滇池水电站、长江电厂等多个大型水电站。
云南省水电资源产量占据全国的重要比重,是云南省最主要的能源资源。
3.油气资源:云南省油气资源储量虽然不算丰富,但近年来油气勘探和开发工作有所加强,油田、天然气田的发现与建设也有所增加。
油气产量逐年提高,但仍然无法满足云南省的能源需求。
4.可再生能源:云南省有丰富的可再生能源资源,如风能、光能、生物能等。
其中,风能资源潜力巨大,云南省南部的红河州、文山州等地风能资源非常丰富,具备大规模风电开发的条件。
此外,云南省还有较大的太阳能资源,可用于光伏发电。
二、云南省能源消费情况1.电力消费:云南省电力消费逐年增加,已成为中国的重要电力消费省份之一、主要消费领域包括工业、建筑、交通等。
由于云南省的电力资源主要依赖水电,因此,水电用电量占比较高,但随着电力需求的增加,云南省也需要从其他地区引入电力。
2.煤炭消费:云南省对煤炭的消费较低,主要用于工业领域。
由于云南省的煤炭资源储量有限,因此需要从其他省份引入煤炭。
3.油气消费:云南省的油气消费主要用于交通和化工行业。
由于油气资源相对较少,因此需要从其他地区进口油气资源。
三、云南省能源与电力发展趋势1.水电发展:云南省将继续加强水电资源的开发利用,提高水电装机容量,并不断完善水电建设和管理,以确保水电供应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2.可再生能源发展:云南省将进一步发展可再生能源,特别是风能和光能。
我国风能分布情况现状中国陆地10m高度层的风能总储量为32.26亿千瓦,实际可开发的风能资源储量为2.53亿千瓦,近海风场的可开发风能资源是陆上的3倍,据此,我国可开发的风能资源约为10亿千瓦。
资料一、中国风能分区及占全国面积百分比指标丰富区较丰富区可利用区贫乏区年有效风能密度(W/m2) >200 200-150 <150-50 <50年风速≥3m/s累计小时数(h) >5000 5000-4000 <4000-2000 <2000年风速≥6m/s累计小时数(h) >2200 2200-1500 <1500-350 <350占全国面积的百分比(%)8 18 50 24 风能最佳区:东南沿海、山东半岛、辽东半岛及海上岛屿,内蒙古、甘肃北部,黑龙江南部、吉林东部风能较佳区:西藏高原中北部,东南沿海,三北的南部区风能可利用区:两广沿海(包括福建50~1000km的沿海地带)、大小兴安岭山区,中部地区等风能贫乏区:云贵川、甘南、陕西、湘西、鄂西和福建、两广的山区等;塔里木盆地、雅鲁藏布江各地资料二、我国风能密度分布图一、东南沿海及其附近岛屿我国风能资源丰富地区,有效风能密度大于或等于200W/m2的等值线平行于海岸线;沿海岛屿有效风能密度在300W/m2以上,全年中风速大于或等于3m/s的时数约为7000~8000h,大于或等于6m/s的时数为4000h。
沿海岛屿风能功率密度在500瓦/米2以上如台山、平潭、东山、南鹿、大陈、嵊泗、南澳、马祖、马公、东沙等,这一地区特别是东南沿海,由海岸向内陆是丘陵连绵,所以风能丰富地区仅在海岸50km之内,再向内陆不但不是风能丰富区,反而成为全国最小风能区,风能功率密度仅50瓦/米2左右,基本上是风能不能利用的地区。
东南沿海又受台湾海峡的影响,每当冷空气南下到达时,由于狭管效应的结果使风速增大,这里是我国风能资源最佳的地区。
云南风能资源开发利用现状及研究进展解析摘要:本文简要阐述了云南风能资源的分布特点、开发利用现状。
分析了云南风能资源研究进展,并提出了相应的应对建议。
关键词:云南风能资源开发利用现状研究进展风能资源是当前的经济技术水平下最具备开发条件及利用优势的一种新型可再生的清洁资源。
如何利用风能资源,发展补充云南供电体系,是当前云南政府及人民面对的重大难题。
一、云南风能资源分布研究图1为我国风能资源分布图,由图可看出我国的风能资源分布东南沿海及内蒙古和甘肃北部以及黑龙江和吉林东部以及辽东半岛沿海,云贵川等地区风能资源最少。
云南省1万平方公里以上的平坝区面积总和为全省土地面积的6%,山区面积占了94%。
目前云南省126个气象站大多设在城镇附近的平坝区内,仅有3个站设置在山区。
随着城镇化的发展建设,平坝区气象站的测风资料大多受到了影响。
1951~1980年,云南年平均风速为3m/s以上的气象站有20个,比之1961~1990年的15个增加了5个,而后者仅有14个气象站离地10m高处的年平均风速是大于3.5m/s的。
所以,仅仅依靠气象站测量的平均风速是不可能真实反映云南的风能资源情况的。
因此,本文选取了云南省内13个年平均风速在3.5m/s以上的气象站当作云南风能资源可开发区的考察代表,分析了云南风能资源特点。
表1为云南省风能开发区的风能要素值。
有表1可知,10m高处年平均风速在5m/s以上的气象站分别是:太华山、落雪以及大山包3个。
比较分析,虽然这三个站的年平均有效风能功率密度不及内蒙古等风能资源丰富地区,但其年有效风速和平均风速的可利用时速已经十分接近,因而有着较大的开发潜力。
二、云南风能资源的开发利用现状及研究进展2006年,《全国风电建设前期工作成果(规划报告篇)第25卷云南省》编制发布。
云南省总装机规划了1157MW,风电场项目13个。
2009年,各项风电建设逐渐深入普及,云南编制发布《云南省风电场规划报告(2009年修编)》。
国内外风能利用的情况和发展趋势
随着全球能源需求的不断增长,风能作为一种清洁、可再生的能源,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和重视。
本文将从国内外两个方面,分别探讨风能利用的情况和发展趋势。
一、国内风能利用的情况和发展趋势
1.风能利用的现状
中国是世界上风能资源最为丰富的国家之一,拥有巨大的风能资源潜力。
截至2020年底,中国风电装机容量已经达到了281.5GW,占全球总装机容量的一半以上。
其中,内陆地区的风能资源潜力巨大,但开发利用程度相对较低。
2.发展趋势
未来,中国风能行业将继续保持快速发展的态势。
政府将继续加大对风能行业的支持力度,推动风电技术的创新和升级,提高风电的发电效率和可靠性。
同时,随着新能源消纳能力的提高,风电的市场需求也将不断增加。
二、国外风能利用的情况和发展趋势
1.风能利用的现状
欧洲是全球风能利用最为成熟的地区之一,拥有丰富的风能资源和先进的风电技术。
截至2020年底,欧洲风电装机容量已经达到了217.5GW,占全球总装机容量的三分之一以上。
同时,美国、印度等国家也在积极推动风能的开发利用。
2.发展趋势
未来,国外风能行业将继续保持稳定发展的态势。
随着全球能源转型的加速,风能作为一种清洁、可再生的能源,将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和重视。
同时,随着风电技术的不断创新和升级,风能的发电效率和可靠性也将不断提高。
总体来说,风能作为一种清洁、可再生的能源,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和巨大的市场潜力。
未来,国内外风能行业将继续保持快速发展的态势,为全球能源转型和可持续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全国及云南风能资源开发现状
摘要:本文全面阐述了全国及云南风能资源的储能及利用情况;从国家风电政策、电力需求、电力市场、电网结构等方面分析目前我国风电开发的现状及制约
的因素。
得出,为合理开发利用我国风能资源,政府应尽快出台风电开发的相关
政策,调整经济结构,加强计划与市场的调节;优化电网结构,加大电网调峰能
力建设;统筹规划,协调电网电源建设步伐。
关键词:能源结构;市场前景;风能资源;电网结构;
1引言
中国经济发展从过去的量变到现在的质变要求,我国政府大力倡导节能减排
和可持续发展的理念,统筹规划可再生能源合理开发。
能源发展“十三五”规划中
已明确提出到2020年我国实现非化石能源消费比重达到15%。
然而随着风电的
大规模应用,风力发电开发所带来的影响逐渐显现出来,特别是对电网调峰、电
能质量等的影响[1-3]。
因此为能统筹规划、科学发展、有效利用、节能减排的宗旨。
本文充分分析我国及云南地区的风能资源储能、开发情况,探讨制约风电资
源开发所存在问题。
2我国风能资源及利用情况
2.1我国风能资源储量
根据全国900多个气象站提供的陆地上离地10m高度的风力资料估算,全国
平均风功率密度为100W/m2,风能资源总储量约32.26亿kW,可开发和利用的
陆地上风能储量有2.53亿kW,近海可开发和利用的风能储量有7.5亿kW,共计
约10亿kW,可开发量相当于44.6个三峡水电站。
2.2我国的风能资源分布
(1)最大风能资源区,东南沿海及其岛屿。
这一地区,有效风能密度大于200W/m2等值线平行于海岸线,沿海岛屿的风能密度在300W/m2以上,有效风
力出现时间百分率达80~90%,大于等于3m/s的风速全年出现时间约7000~8000h,大于等于6m/s的风速也有4000 h左右。
(2)次大风能资源区,内蒙古和甘肃北部。
这一地区终年在西风带控制之下,而且又是冷空气入侵首当其冲的地方,风能密度为200~300W/m2,有效风力出
现时间百分率为70%左右,大于等于3 m/s的风速全年有5000h以上,大于等于
6m/s的风速在2000h以上。
(3)大风能资源区,黑龙江和吉林东部以及辽东半岛沿海,风能密度在
200W/m2以上,大于等于3m/s和6m/s的风速全年累积时数分别为5000~7000h 和3000h。
(4)较大风能资源区,青藏高原、三北地区的北部和沿海。
这个地区(除去上述范围)风能密度在150~200W/m2之间,大于等于3m/s的风速全年累积为4000~5000h,大于等于6m/s风速全年累积为3000h以上。
青藏高原大于、等于
3 m/s的风速全年累积可达6500h,但由于青藏高原海拔高,空气密度较小,所以风能密度相对较小。
(5)最小风能资源区,云贵川、甘肃、陕西南部、河南、湖南西部、福建、广东、广西的山区以及塔里木盆地,有效风能密度在50W/m2以下,可利用的风
力仅有20%左右,大于等于3m/s的风速全年累积时数在2000h以下,大于等于
6m/s的风速在150h以下。
(6)可季节利用的风能资源区,在(4)和(5)地区以外的广大地区,有的
在冬、春季可以利用,有的在夏、秋季可以利用。
这些地区风能密度在50~
100W/m2之间,可利用风力为30~40%,大于等于3m/s的风速全年累积在2000~4000h,大于等于6m/s的风速在1000h左右[4]。
2.3全国风资源利用情况
2008-2011年我国风电进入大规模开发期,此后进入稳定有序增长阶段。
截止2016底累计吊装完成装机容量达1.69亿千瓦,全年新增吊装完成风机容量为
2337万千瓦,;新增并网装机容量为1930万千瓦,累计并网装机容量达1.49亿
千瓦,占全部发电装机容量的9%;风电发电量占全部发电量的4%。
3 云南风能资源及利用情况
3.1云南风资源储能
根据全省气象站30年10m高测风数据统计分析,云南省风能资源总储量为12291万千瓦,全省10m高年平均风功率密度大于50W/m²的风能资源可开发区
面积约4.52万km²,占全省国土面积的11.5%,对应的全省技术可开发风能资源
储量为2832万kW;而对云南省70m高测风数据统计分析,云南省风能资源总
储量为36430万kW,全省70m高平均风功率密度大于150W/m²的技术可开发风
能资源储量为14157万kW。
3.2云南风能资源分布
根据《云南省风能资源评价报告》,云南省风能资源有3个最佳开发区域,2个较佳开发区域,即:
1)楚雄州与大理州交界处的下关—祥云—姚安—大姚一带;
2)玉溪南部至红河州中南部的泸西—通海—开远—蒙自—个旧—建水—红河—元江一带;
3)曲靖东部的会泽—宣威—富源—沾益—马龙一带。
较佳开发区域有:
1)位于昆明市与曲靖市相邻的地区,具体为寻甸—嵩明—宜良—石林—陆良—师宗等地;
2)丽江至永胜一带。
3.3云南风资源利用情况
云南水资源丰富,且开发力度较大,出现水电一家独大的情况,发展不平衡。
然而云南枯水季节风资源较好,根据这一特点,发展风电对云南区域以水电为主
的能源结构具有良好的互补特性,缓解电网丰枯矛盾。
截止2016年底,云南风
电并网装机容量达682万千瓦,占总装机容量的8.49%,发电量占总发电量的7%。
4 我国风电开发速度放缓因素分析
4.1政策因素
自正式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可再生能源法》以来,为发展风力发电出台了
一系列的优惠政策与措施。
然而,大规模发展风电,对电网的调峰能力要求更高。
国家能源局发布《2017年度风电投资监测预警结果的通知》国能新能[2017]52号,要求红色预警的省(区)不得核准建设新的风电项目,并要采取有效措施着力解
决弃风问题。
同时,暂缓建设部分风电项目,且在建地区要把握好风电项目建设
的节奏。
4.2电力需求与市场因素
目前我国经济增长速度放缓,产业在升级,由以前的低端制造业转为中高端
制造业,由劳动密集型向技术密集型转型,淘汰高耗能企业,电力需求增加趋于
平稳。
然而,这几年我国电力能源发展非常迅速,这对风力发电的消纳很不利,
严重影响风电开发的积极性。
还有在供给侧改革、国家宏观调整政策下,国家出
台不同地区的风电价格政策,还要进行电力市场化交易,电价大副度下降,使风
电企业出现亏损,风力发电开发速度有所放缓。
4.3电网因素
风电具有随机性、波动性的特点。
我国风电装机规模大、集中度高,同时也
出现以下问题。
一、风力发电在应对风力波动性和间歇性的技术不成熟,相关技
术标准空缺或不完善,风电场运行管理等问题。
二、系统调峰能力受到风电出力
特性、电源结构、负荷特性、电网结构、市场和经济环境等多方面影响[5]。
5 尾语
本文全面阐述全国及云南风能资源的储能及开发利用情况;得出在大规模利
用风力发电的情况下,出现了许多问题制约风电的发展,文章从国家风电政策、
电力需求、电力市场、电网结构等方面分析我国风电发展放缓及制约的因素。
并
明确我国应积极制定相关政策,完善相关标准;加强计划与市场的调节,投入技
术研发,提高风机性能水平;优化电网结构,加大电网调峰能力建设;统筹规划,协调电网电源建设步伐。
参考文献:
[1]许睿超,罗卫华.大规模风电并网对电网的影响及抑制措施研究[J].东北
电力技术,2011,(2):1-4.
[2]詹智红,许可.大规模风电接入对电网的影响分析[J].湖北电力,2013,
37(1):1-4.
[3]邓美玉,杨祉涵,戴朝华.风电并网建模及其渗透率对电网稳定性的影
响[J].电力学报,2011,26(4):283-286.
[4]刘万琨,张志英,李银凤,赵萍编著.风能与风力发电技术.北京:化学
工业出版社,2006.9.
[5]刘开俊.风电并网对电网的影响分析及解决方案[J].中国电力,2012,45(9):7-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