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2011年度课题评审结果
- 格式:doc
- 大小:724.00 KB
- 文档页数:78
全国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教育部规划课题《以培养学生能力为导向的教学模式研究》子课题《教师个性与个性化教学模式创设研究》结题报告课题负责人李超军一、研究背景:学生的个性需要教师的个性来熏陶,学生的创新能力需要教师创造性地培养。
因此,教师创设富有个性化的教学模式能够更大限度的激发学生的创造性,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
教师教学模式个性化的形成,取决于教师自身的知识底蕴、文化背景、教学经历和个性特点。
其中,教师的个性特点,贯穿课堂教学的始终,甚至延伸到课外,其作用不容忽视。
因此,挖掘教师个性中的有利因素,形成富有个性色彩的课堂教学模式,极为重要。
在目前的初中课堂教学中,普遍存在着以下两种现象:第一、由于教师对自我个性缺乏深入分析,忽视教师的个性对课堂教学的重要作用,导致教师的个性和课堂教学的有效融合不够,教师教学的个性特色不突出、不明显;第二、由于对教学模式的认识不足,忽视教师个体对教学模式的创造性作用,导致生搬硬套,跟风模仿他人“优秀”教学模式的做法盛行。
根据我校初中教师队伍庞大,结构复杂,个性丰富,创新不够的现状,进行本课题的研究,有助于打破传统教学中单纯讲授式的教学状态,赋予传统教学方法以个性化的内涵,使课堂教学的诸多个环节和因素都充满个性化,促成生机勃勃、活力四射的课堂教学过程的形成,这对于教师形成个性化的教学模式,以教师个体独特的教学魅力来催生学生个性的发展,培育学生个性化的学习方式,激发学生的原创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有着重要意义。
二、研究意义1、本课题是按照新课程改革目标和教育部的要求,分阶段进行实践性的探索研究。
旨在改变教学方式,针对传统教育弊端,通过分析教师个性特征对学生学习、教师专业成长的影响,选择符合教师个性的教学模式,有针对性的构建个性化学习平台。
是一次新课程改革中的教学方式突破的有效探索。
2、本课题提出的基于教师个性的个性化教学模式构建,凸现新课程核心理念,关注教师个性对课堂教学模式的生成性影响以及对学生个性成长的影响,关注学生的个性发展。
中国教育学会2013年度十二五教育科研规划课题评审结果公告中国教育学会2013年度十二五教育科研规划课题自4月启动申报工作以来,共收到200多项课题立项申请。
经我会学术委员会组织专家进行评审,最终确定立项课题60项。
其中重点课题5项,规划课题55项。
现将批准立项课题公布如下:中国教育学会2013年度十二五教育科研规划立项课题(重点)序号编号课题名称负责人单位1 1091000A 积极心理学取向的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应用研究郑日昌北京心理卫生协会学校心理卫生委员会2 17021002A 区域性校本研究的促进策略研究张新华湖北省武汉市汉阳区教育局教科中心3 19071014A 科研引领教师专业发展实验研究唐圣权广东省广州市花都区教育局4 28101015A 区域推进家庭教育的机制构建与运作模式研究文贤代四川省成都市金牛区教育局5 02061016A 基于自制教具研发的中学物理实验资源拓展研究付金喜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第二中学中国教育学会2013年度十二五教育科研规划立项课题(规划)序号编号课题名称负责人单位1 02051017B 个性化教育促进儿童脑发展的研究景玲天津师大学前教育学院2 17021003B 新课程背景下,省级示范高中人文教育的困境和对策研究叶柏林湖北省武汉市第一中学3 17021006B 加强年级团队建设、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的策略研究田秋云湖北省武汉市江汉区华苑小学4 19061018B “双本教育”课堂教学的基本理念与实施策略研究吴怀军湖北省武汉市汉阳区永安堂小学5 02061019B 促进小学生个性发展的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研究林娜湖北省武汉开发区新城小学6 09071020B 小学自主管理策略及实施彭仿兰广东省东莞市凤岗镇宣传教育文体局7 01111021B 高质量的课堂教学模式研究潘怀林天津市滨海新区塘沽第一中学8 15041022B 教师生涯规划与职业信念的研究周波上海市长宁区教育学院9 17021007B 普通高中国际部国际课程的校本化开发与研究刘利北京市第十二中学10 01091023B 山区初中语文综合性学习学生评价研究孙志满、肖连珠福建尤溪教师进修学校11 01131024B 高中生学科素养培养的研究李国栋湖北省武汉市第十二中学12 17021008B 生态心理学在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中的应用研究刘视湘、陆军北京心理卫生协会学校心理卫生委员会13 15041025B 普及校本研究,科学提高教育质量的实践探索王国柱《校本教研》编辑部14 13061026B 课堂教学结构变革研究:从“以教为主”到“以学为主”刘冬梅武汉市教育科学研究院15 01061027B 基于实践创新的县级教师进修学校发展模式研究田奇述、詹祖权福建尤溪教师进修学校16 13091028B “问题导学法”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与研究张晓明山东省青岛第三十三中学17 07011029B 基于认知品质评价的有效教学策略研究王凌轩北京市汇文第一小学18 13131030B 青岛市中小学教师职业幸福感的调查研究石阳青岛市教育科学研究所19 19021031B 小学预备教育策略与机制研究陈鹏吉林省辽源市教育局20 27021032B 全媒体背景下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培养对策调查研究步立建山东省潍坊市潍城区教育局21 10021033B 现代中学化学实验教学研究吴敏华东师范大学化学系22 17021009B 小学生安全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研究黄义武重庆市黔江区实验小学23 19051035B 幼儿园品美教育的实践策略研究陈敏湖北省武汉市汉阳区晨光第二幼儿园24 11121037B 全面素质发展背景下中学生体育特长培养现状与对策研究郑珍陶广东省江门市新会陈经纶中学25 13051038B 基于儿童自信心发展的音乐教育实践研究开红杭州青少年活动中心26 13051039B 幼儿园“玩转科学”体验坊之开发研究汤含倩浙江省嘉兴市第一幼儿园27 13051038B 游戏背景下幼儿美德课程的建构与实施研究高瑾山东英才学院28 01091040B 学前教育网络课程资源开发机制与应用模式研究夏竹筠山东英才学院学前教育研究院29 13091043B 挖掘运用民间美术典型元素开展幼儿美工创意活动周立波宁波市镇海幼儿园30 11081044B 农村中小学幼儿园安全教育与安全管理聂兴龙江西省万年县教育体育局综治安全稳定办31 13051045B 幼儿园地方课程资源开发与应用的研究韩梦凤青岛经济技术开发区黄岛中心幼儿园32 15061046B 遵循差异顺应天性--幼儿园个别化教育组织与实施的实践研究陈爱娣浙江省机关武林门幼儿园33 27081047B 幼儿园各学习领域教育活动设计与实施的研究刘敏山东银座.英才幼儿园(集团)青岛四季景园幼儿园34 02061049B 优秀教师专业持续发展策略研究刘德春重庆市巫山初级中学35 02061050B 完善教师生成机制,切实促进未来教育家成长陈久邦重庆市奉节师范学校36 02061051B 幼儿园角色游戏对幼儿社会化的影响李惠虹天津市河东区第八幼儿园37 02061052B 社会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的行动研究孔祥连天津市第四十二中学38 02061053B 高中语文拓展性阅读教学的实践研究杜朝凤天津市第四中学39 02061054B 形成校本课程与国家课程互补互惠体系的策略的研究谷梦琴天津市第四十三中学(原74中)40 02061055B 小学数学“简约教学”实施策略的研究徐长青天津市红桥区教师进修学校41 02061056B 课堂教学中培养小学生数学问题意识的研究刘凤萍天津市东丽区实验小学42 02061057B 小学情境随笔课实施策略的研究黄以丽天津市津南实验小学43 02061058B 通过活动体验培养少数民族小学学生民族团结品质的有效性研究穆瑞洋天津市天穆小学44 02061059B 初中语文自主学习教学模式的研究肖绍成天津市宝坻区第二中学45 02061060B 教师课堂评语研究孟键天津市蓟县第二中学46 02061061B 农村高中学生探究学习指导研究陈克洪天津市静海县第六中学47 02061062B 信息技术条件下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策略的研究赵家贵天津市静海县双塘镇中学48 01031064B 积累并利用数学错题资源提高初中学生解题能力的实践研究任克亮天津市大港区油田第四中学49 01071065B 小学英语作业设计有效性的实践研究李永峰天津市实验小学50 17021010B 高中语文模块课程的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基于大学-中小学双基地合作的实验研究张秋玲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51 17021011B “高效课堂”转变为“专业课堂”的价值张素兰北京市十一学校与途径52 17021012B 促进小学生灵动发展的策略研究胡小红湖北省武汉市武昌区南湖第一小学53 17021013B 学校“自省文化”建设的实践研究向进湖北省武汉市南湖中学王琼湖北省武汉市硚口区教育局54 17021012B 《区域推进学校安全文化建设的行动研究》——以武汉市硚口区为个案的研究55 17021013B 优质教育的学校效能建设策略研究高静湖北省武汉桥口区崇仁第二小学特此公告中国教育学会2013年12月5日。
全国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小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研究》结题报告全国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成长为本—问题导引”教学模式研究》子课题《小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研究》结题报告山东省肥城市安驾庄镇马埠小学张长栋2014.03.13《小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研究》是我校2012年4月申报,被《中国教师报》领导小组批准立项的全国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
经过一年多的艰辛努力,基本完成了研究方案设定的各项任务,取得了较好的成效。
一、课题的提出当前,德育教育已提升到学校教育的核心地位,因此作为德育教育最基础的内容——良好习惯的培养理应受到重视。
反观学校、社会、家庭教育出现的不良倾向:重智育,轻德育;重学生课堂知识的学习,轻学生社会实践活动;重校内教育,轻校外教育。
根据实施素质教育的要求,我们必须克服种种阻碍,从小学生做起,从小事着手,从培养良好习惯入手。
培养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做人,做适应未来社会需要的有用人才。
通过研究培养小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有效对策和方法,探求养成教育培养的德育模式与评价体系,内容与活动的更新,能力的迁移和品质的形成,积极完善学校德育工作目标、内容和工作方法,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通过研究实验及推广为国家和社会培养合格人才。
二、课题研究的范围及对象本课题研究的范围涉及山东省肥城市安驾庄镇所有农村完全小学。
具体研究对象为马埠小学1-6年级全体学生。
三、研究目标通过行动研究,唤醒学生责任意识,激发学生责任情感,进而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提高老师的认识和行为习惯养成教育水平。
善于积累资料,总结经验,探索可实践操作学生自我、家庭、集体责任感的培养途径、方法,提炼出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培养的终极目标、载体及内容,使之成为高素质的新世纪人才。
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目标1、良好的身心健康行为习惯——有一项以上的体育特长、做好两操、与同学友好交往……2、良好的做事习惯——知错能改,收齐学习用品到校,上课认真听讲、按时完成作业不拖拉、作业后认真检查,订正作业错误,不乱花钱……3、良好的品德行为习惯——言行一致、学会倾听,不随便插话,碰到师长、同学及时打招呼,上下楼梯靠右行,爱护环境卫生,正确处理垃圾……4、良好的集体行为习惯——完成岗位任务(值日、校长小助理、班务、校务)、有集体荣誉感……5、良好的家庭行为习惯——分担家务,与家长谈心,学会告知(“我回来了”“我上学了”“因为有什么事情,晚点回家等”,回家能做到“三个一”(给父母送上一句问候、献上一杯热茶、给父母送上一双拖鞋)……四、课题研究的内容研究的主要内容是:1、学校学生行为习惯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的调查研究。
中国教育学会“十二五”教育科学研究规划课题指南根据《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和《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以下简称《教育规划纲要》)精神,中国教育学会制定《“十二五”教育科学研究规划课题指南》(以下简称《课题指南》)。
一、指导思想以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和《教育规划纲要》精神为指针,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战略性、前瞻性、指导性”要求,紧紧围绕“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教育体系,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建设人力资源强国”这一中心,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学术导向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方针,繁荣和发展社会主义大众教育科研;坚持发展战略和宏观政策研究相结合,研究和回答教育改革发展中的重大理论问题,提高服务教育科学决策能力; 坚持理论研究和实践行动相结合,研究和回答教育改革发展的重大现实问题,提高指导基层教育工作的实践能力;坚持科研与实际相结合,研究和回答教学实践中的具体问题,提高促进学科发展和人才成长的能力,为推进教育改革和发展,繁荣社会主义教育科学,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教育体系做出贡献。
二、总体要求统一认识。
“十二五”时期,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也是全面实现《教育规划纲要》“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基本形成学习型社会,进入人力资源强国行列”战略目标的关键时期。
如何深刻理解《教育规划纲要》提出的新思想新理念,准确把握“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战略主题,科学践行“优先发展、育人为本、改革创新、促进公平、提高质量”的工作方针,全面落实教育改革发展的重点任务和重要举措,既需要扎实有效的教育实践,更需要正确的理论引领。
学会肩负着“繁荣群众教育科研,扶持教育创新人才,推进教育家办学”的光荣使命,“十二五”期间将按照《教育规划纲要》“坚持理论联系实际,深入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规律,研究和回答教育改革发展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促进教育事业科学发展”的要求,立足新起点,面对新情况、研究新问题、寻求新突破,团结广大会员,广泛发动基础教育战线,积极开展科研兴教、科研兴校、科研兴学的伟大实践。
南昌大学研究生院
昌大研字[2011]26号
关于公布江西省高校“十二五”重点学科和江西省高校“十二五”示范性硕士点名单的
通知
校内各相关单位:
根据江西省教育厅《关于公布江西省高校“十二五”重点学科的通知》(赣教研字[2011]12号)和《关于公布江西省高校“十二五”示范性硕士点的通知》(赣教研字[2011]13号)的文件,南昌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等16个一级学科列为江西省高校“十二五”重点学科,力学等6个一级学科列为江西省高校“十二五”示范性硕士点,予以立项建设。
具体名单见附件一、二。
附件:一、江西省高校“十二五”重点学科名单
二、江西省高校“十二五”示范性硕士点名单
南昌大学研究生院
二〇一一年十二月一日
主题词:江西省十二五重点学科示范性硕士点通知
南昌大学研究生院二〇一一年十二月一日印
校对:余强打印:陈世中(共印5份)
附件:
一、江西省高校“十二五”重点学科名单
材料科学与工程
马克思主义理论
化学
信息与通信工程
食品科学与工程
管理科学与工程
环境科学与工程
基础医学
临床医学
中国语言文学
法学
应用经济学
生物学
药学
新闻传播学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二、江西省高校“十二五”示范性硕士点名单
力学
物理学
化学工程与技术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应用经济学
中国语言文学。
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二五”规划重点课题全国学校安全教育事故防范与应对及问题处理
研究
申请·评审书
申请人姓名刘长锁
单位名称唐山市第一中学
填表日期2011 年 10 月
国家教师科研基金规划管理办公室制
一、填报说明
1、课题的审批与立项由国家教师科研基金管理办公室根据课题申报单位的课题设
计论证等相关材料研究决定。
2、课题的主研人员限报十名,其中可设置组长副组长各一名。
主研人员应在研究
中有明确分工,在最后的成果中必须有切实的贡献,还应有自己独立的成果。
3、鼓励一般教师参与课题研究,人数不限,但参与者必须有自己的独立成果。
3、课题的论证部分做为申报内容的核心,其实用性、科学性、课题性尤为重要。
4、申报表须填写一式三份,规管办备案一份,实验区指导小组存档一份,批复给
课题研究单位一份。
5、年度、编号、类型由规管办根据审批情况统一填写。
二、选题须知
各单位选题可直接从选项中选取适合本校研究的课题进行申报;亦可结合本校教学管理、教科研实际情况独立命题,作为国家教师基金重点教育科研课题进行申报。
三、本课题实验小组基本概况
四、本校承担其它综合性课题情况简介(可不填)
注:此栏内容待课题发展中可随机改变。
六、完成课题研究的条件和保证
七、预期完成时间和成果
八、经费预算
九、推荐意见(学校直接申报此栏可不填写)
十、课题负责人所在单位意见
十一、审批意见
国家教师科研基金管理办公室
地址:北京市方庄芳城三区13号教师基金会科管办邮编:100078。
2011年1月全国教育科学规划立项课题鉴定情况一览表优秀1项
良好14项
合格33项
暂缓结题1项
免于鉴定6项
2011年3月全国教育科学规划立项课题鉴定情况一览表(1)优秀2项
良好14项
合格17项
暂缓结题5项
不合格1项
免于鉴定2项
2011年3月全国教育科学规划立项课题鉴定情况一览表(2)优秀1项
良好5项
合格14项
暂缓结题2项
免于鉴定2项
2011年4月全国教育科学规划立项课题鉴定情况一览表优秀2项
良好3项
合格18项
暂缓结题2项
2011年5月全国教育科学规划立项课题鉴定情况一览表优秀1项
良好7项
合格14项
暂缓结题2项
免于鉴定1项
2011年6月全国教育科学规划立项课题鉴定情况一览表
优秀1项
良好9项
合格18项
免于鉴定4项
2011年7月全国教育科学规划立项课题鉴定情况一览表优秀2项
良好18项
合格13项
暂缓结题3项
免于鉴定1项
2011年12月全国教育科学规划立项课题鉴定情况一览表
鉴定组专家名单:田慧生、刘复兴、张男星、孟繁华、王保华、陈英和、苏彦捷、冯刚、檀传宝、方晓东、耿申、马陆亭、吴霓、袁本涛、马健生、高宝立、姜大源、俞启定、时晓玲、邢晖
优秀1项
良好23项
合格18项
免于鉴定2项。
凉教教发〔2011〕36号凉州区教育局关于2011年省市级教育科研课题立项结果的通报各乡镇学区、区直学校(园)、民办教育机构:2011年4月,我区根据甘肃省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下发的《关于做好甘肃省“十二五”2011年度教育科学规划课题申报立项的通知》(甘教规办[2011]03号)文件精神,积极组织全区中小学教师开展了课题申报工作,经过省市教育科研部门的评审,今年我区共有22项课题被批准立项为省级“十二五”规划课题,其中重点规划课题2项;有23项课题被批准立项为市级“十二五”规划课题,其中重点规划课题6项。
现将课题立项结果通报如下,并请做好以下工作:一、制定课题实施方案和实施计划,按时组织开题,并将方案和开题情况于2012年4月10日前报区教研室401室。
二、积极做好课题的组织实施和自我管理工作,紧密结合各自工作实际,将课题研究工作体现和落实在平时的教育教学实践中,努力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三、切实做好课题研究材料的收集、分析小结和整理归纳工作。
(课题资料主要包括①实施方案;②课题阶段实施计划、工作小结、活动记录、调查记录、分析资料等;③课题研究阶段工作及成效、成果;④最终的结题报告、成果概况。
)四、课题研究进程中的重要活动、重要变更,要及时备案、同时要及时上报区教研室。
各单位要对目前已立项和正在实施的的各级课题高度重视,按照计划每学期召开进展推进会和阶段总结会,并督促如期做好相应的工作,避免申报工作热热闹闹,研究过程冷冷清清,研究结果不了了之的情况。
附件1.甘肃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2011年度凉州区立项课题名单(共22项)2.武威市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2011年度凉州区立项课题名单(共23项)二○一一年十二月二十二日主题词:教育科研课题立项通报抄送:市教育局,本局各领导、各科室。
凉州区教育局办公室2011年12月22日印发- 2 -附件1:34附件2: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