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导论第四讲
- 格式:ppt
- 大小:699.50 KB
- 文档页数:33
哈尔滨理工大学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导论学习报告学院:姓名:班级:学号:时间: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导论一、中国信息产业概况电子信息产业是在电子科学技术发展和应用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大规模集成电路和计算机的大量生产和使用,光纤通信、数字化通信、卫星通信技术的兴起,使电子工业成为一个迅速崛起的高技术人才。
电子信息产业具有产业规模大、技术进步快、产业关联度强等特征,是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更是我国国民经济重要战略性产业。
2014年12月5日,随着以“新常态经济与产业增长新动力”为主题的“2014中国信息产业经济年会”的召开,在新常态的宏观环境下推动中国信息产业的快速、持续、健康发展,企业努力抓住新一代信息技术和应用的新商机,加快产业转型,驱动实体经济再创辉煌变得尤为重要。
新常态下,信息产业有着不可替代的发展优势。
工业和信息化部副部长杨学山在会上表示,在全世界产能已经相对过剩的状态下,中国电子信息产业继续保持持续快速发展的态势。
杨学山希望,我国电子信息产业能把握信息技术发展的新趋势,把握经济社会发展转型的新需求,使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继续朝着快速增长的道路和竞争力持续提升的道路快步前进。
因此,在未来的道路上,我们还需做更多努力。
二、电子信息概述与认识第5页1.基本概述:电子信息工程,是一门应用计算机等现代化技术进行电子信息控制和信息处理的学科,主要研究信息的获取与处理,电子设备与信息系统的设计、开发、应用和集成。
现在,电子信息工程已经涵盖了社会的诸多方面,像电话交换局里怎么处理各种电话信号,手机是怎样传递我们的声音甚至图像的,我们周围的网络怎样传递数据,甚至信息化时代军队的信息传递中如何保密等都要涉及电子信息工程的应用技术。
我们可以通过一些基础知识的学习认识这些东西,并能够应用更先进的技术进行新产品的研究和电子信息工程专业是集现代电子技术、信息技术、通信技术于一体的专业。
2.认识理解:新鲜的事物、朝阳的产业总是备受注目。
《电子信息类专业导论》理论课教学大纲
一、课程基本信息表
二、课程目标与任务
通过课堂讲授、课堂讨论、习题等环节教学,实现下列教学目标:
(1)使学生了解电子信息类专业导论这门课的性质、重要性和该课程与电子信息工程、通信工程专业其它课程的关系;
(2)使学生掌握电子信息工程、通信工程专业的基本情况、培养目标和所培养人才的素质要求;
(3)理解电子信息工程、通信工程专业的课程体系、理解硬件类课程体系、软件类课程体系、信号类课程体系、轨道通信与信号系统课程体系;
(4)培养学生专业自豪感,具备爱岗敬业、团结协作的精神。
三、课程主要内容、要求及学时分配
四、主要教学组织形式与方法手段
根据课程目标、符合学生特点(知识基础、认知特点和学习风格),提出明确、且适合突出学生主体性的教学组织形式,并采用先进合理的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
1.组织形式
采用适合突出学生主体性的课堂教学组织形式,促进学生积极主动学习。
2.教学方法
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如:小组合作、问题解决、交流与分享、反思、鼓励创新思维、活跃气氛等),设计灵活多样的教学活动,提供多种学习体验,有效调动学生的
学习积极性。
3.教学手段
优化组合和运用多种教学手段,注重多媒体及网络等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以达到有效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
以课堂讲授为主,组织学生讨论为辅,授课注重工程性,注重直观的图形和案例教学。
五、课程考核和成绩评定。
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导论英文名称:Electronic Information Engineering Introduction课程代码:JD1009ZB学位课程/非学位课程:非学位课程学时/学分:16/1先修课程:无适用专业:电子信息工程、电子信息工程Z一、课程在人才培养中的地位和作用《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导论》是电子信息工程、电子信息工程Z专业必修的一门专业基础课。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熟悉本专业方向、专业领域的基本概念,熟悉电子信息技术领域各学科涉及的技术、相关的业务领域,熟悉大学教育史,培养学生熟悉本专业的培养方案以及课程设置等。
同时,在教学过程中融入课程思政环节,强化学生工程伦理教育,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精神,激发学生科技报国的家国情怀和责任担当。
二、课程教学目标(一)课程目标通过本课程教学,使学生具备以下能力:1、了解电子信息行业的特性,熟悉电子信息技术发展历史,相关技术及研究热点;2、了解电子信息行业的特性,掌握本专业的培养目标、学分要求及课程设置情况。
3、熟悉电子信息技术领域,熟悉电子信息专业方向,专业领域的基本技术。
4、具备工程师的职业道德与职业素养,具有社会责任感。
5、学会应用电子信息专业导论的基本理论和方法能初步分析工程问题,提高发现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课程目标对毕业要求的支撑毕业要求指标点课程目标3.设计/开发解决方案:能够设计针对复杂工程问题的解决方案,设计满足特定需求的系统、单元(部件)或工艺流程,并能够在实践环节中体现创新意识,考虑社会、健康、安全、法律、文化以及环境等因素。
毕业要求3-4:了解电子设计及工程项目中存在着的经济、环境、法律、安全、健康、文化等制约因素,并在实施中予以考虑。
了解电子信息行业的特性,熟悉电子信息技术发展历史,相关技术及研究热点6.工程与社会:能够基于工程相关背景知识进行合理分析,评价专业工程实践和复杂工程问题解决方案对社毕业要求6-1:了解电子信息行业的特性,以及电子信息产业的基本方针、政策和法规;熟悉电子信息技术领域,熟悉电子信息专业方向,专业领域的基本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