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系统安全定量分析(1)
- 格式:pptx
- 大小:2.56 MB
- 文档页数:94
第三章安全系统工程第一讲安全系统工程基础与事故的致因理论[教学目的] 通过本讲的学习,使同学们了解安全系统工程内容与发展概况。
掌握工伤事故的定义、构成要素、发展阶段,掌握多米诺骨牌理论、轨迹交叉论以及事故原因分析。
理解事故因果类型、系统理论。
[教学重点]1.工伤事故2.事故的致因理论3.事故原因分析[教学难点]1.工伤事故的定义2.事故原因分析第一节安全系统工程基础一、概念及内容(一)概念安全系统工程就是应用系统工程的原理和方法、分析,评价及消除系统中的各种危险,实现系统安全的一整套管理程序和方法体系。
(二)内容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四个方面:1、系统安全分析充分认识系统的危险性。
可以分析到不同程度,可以是初步的或详细的,也可以是定性的或定量的。
2、系统安全预测3、系统安全评价4、安全管理措施根据评价结果,对照已经确定的安全目标,对系统进行调整,对薄弱环节和危险因素增加有效的安全措施,使系统的安全性达到安全目标所要求的水平。
二、发展概况1、二战时,“曼哈顿计划”中使用系统工程方法;2、1957年,哥德和迈克尔合著“系统工程学”一书;3、1962年,BSD第62-41文“发展空军弹道导弹的系统安全工程”;4、1965年,西雅图召开安全系统工程学术讨论会;5、1977年,MIL-STD-882A,成为所有系统安全程序都须遵守的标准;6、1982年,我国劳动部召开安全系统工程座谈会。
第二节事故的致因理论一、工伤事故1、定义企业的职工为了生产和工作,在生产时间和生产活动区域内,由于受生产过程中存在的危险因素的影响,或虽然不在生产和工作岗位上,但由于企业的环境、设备或劳动条件等不良,致使身体受到伤害,暂时地或长期地丧失劳动能力的事故。
2、构成要素三项要素:伤害部位、伤害种类、和伤害程度。
3、类别20类4、主要影响因素(1)人的原因(2)物的原因(3)管理的原因(4)环境的原因5、发展阶段(1)孕育阶段事故处于无形阶段,人们可以感觉到它的存在,不能指出具体形式。
安全系统工程第一章1、安全系统工程是以信息论、控制论等为理论基础,以安全工程、系统工程、可靠性工程的原理和方法为手段,以安全管理、安全技术和职业健康为载体,对研究对象中的风险进行辨识、评价、控制和消除,以期实现系统及其全过程安全的新兴学科。
2、系统是一种由若干元素组成的集合体,用它来完成某种特殊功能。
每个系统中的元素间相互联系、相互渗透、相互促进,彼此间保持着特定的关系,保持系统所要达到的最终目的。
客观世界都是由大大小小的系统组成的。
3、系统的分类:(1)按照系统的起源分:1)自然系统:由自然物组成的系统。
2)人造系统:由人类按一定的目的设计和改造而成的,并由人的智能或机械的动力来完成特定目标的系统。
(2)按照系统与环境的关系分:1)开放性系统:与外界环境发生联系的系统。
2)封闭性系统:与外界环境隔绝或不受外界环境影响的系统。
(3)按照组成要素的存在形态分:1)实体系统2)概念系统(4)按照系统与时间的依赖关系分:1)静态系统2)动态系统(5)按照物质运动的发展分:1)无机系统2)有机系统3)人类社会系统(6)按照系统包含的范围分:1)大型系统2)中型系统3)小型系统(7)按照系统的构成分:1)简单系统2)复杂系统(8)按照系统的功能分:1)环境系统2)军事系统3)安全系统。
4、系统学原理:整体性原理、相关性原理、有序性原理、动态性原理、分解综合原理、创新思维原理、验证性原理、反馈原理5、系统工程的定义:它是一种管理方法,是一种用于管理系统的规划、研究、设计、制造、实验和使用的科学方法。
系统工程是以系统为研究对象的一门边缘学科。
系统工程属于工程技术,主要是组织管理的技术,是解决工程活动全过程的工程技术,这种技术具有普遍的适用性。
6、系统工程的基本观点:(1)全局的观点:就是强调把要研究和处理的对象看成一个系统,从整个系统出发,而不是从一个子系统出发。
(2)总体最优化的观点(3)实践性的观点(4)综合性的观点(5)定性和定量分析相结合的观点。
定量安全评价方法是一种通过量化指标和数据来评估和分析安全风险和安全状况的方法。
它使用统计学和数学模型来量化安全风险,并根据这些指标提出相应的措施和建议。
下面将介绍一些常用的定量安全评价方法。
一、事件频率和严重程度评估法这是一种常见的定量安全评价方法,通过评估事故、事故频率和严重程度来确定安全风险水平。
事件频率评估是指对特定事故发生的概率进行评估,通过对历史数据和经验进行分析,结合统计学方法来估计未来事件的发生概率。
严重程度评估是指对事故造成的人员伤亡、财产损失和环境影响等进行评估,通过量化指标来确定安全风险的严重程度。
这种方法可以帮助组织根据事件频率和严重程度来确定风险等级,并采取相应的安全措施。
二、风险矩阵法风险矩阵法是一种常用的定量安全评价方法,它通过将事件的频率和严重程度绘制在一个二维矩阵上,根据不同的风险等级来确定相应的措施和建议。
一般而言,矩阵的横轴表示事件的频率,纵轴表示事件的严重程度。
根据历史数据和经验,将不同频率和严重程度的事件划分为不同的等级,从而确定相应的风险等级。
这种方法可以帮助组织对不同的安全风险进行分类和评估,并采取相应的管理措施。
三、层次分析法层次分析法是一种常用的多指标评估方法,它通过对不同指标的重要性和权重进行评估和比较,从而确定安全风险的优先级和管理措施。
该方法将复杂的问题分解为多个层次和准则,通过对不同层次和准则的比较和权重赋值,来分析和比较不同指标的重要性和关联性。
根据权重和优先级,可以确定需要采取的安全措施和改进方案。
这种方法适用于复杂的安全评价问题,可以帮助组织对不同的指标进行量化评估和比较。
四、风险评估矩阵法风险评估矩阵法是一种常用的定量安全评估方法,它将风险的发生概率和后果进行量化评估,并根据评估结果确定相应的控制措施和管理策略。
该方法将风险事件的发生概率和后果划分为不同的等级,并根据等级确定相应的控制措施。
风险评估矩阵根据不同的业务环境和管理要求可以进行调整和修改。
注安《安全生产管理》第三章第四五节讲义学习笔记全考点第四节安全评价方法一、安全评价方法分类(一)按评价结果的量化程度分类法1定性安全评价方法:根据经验?口直观判断能力对评价对象进行定性分析,如安全检查表、专家现场询问观察法、因素图分析法、事故引发和发展分析、作业条件危险性评价法(格雷厄姆-金尼法或1EC法)、故障类型和影响分析、危险可操作性研究等。
2.定量安全评价方法:运用实验结果和事故资料统计分析获得的指标或规律对评价对象进行定量的计算,如概率风险评价法、伤害(或破坏)评价法、危险指数评价法。
(记忆方法:破伤风指数)二、常用的安全评价方法(一)安全检查表方法(SCA)(定性方法)事先把检查对象加以分解,将大系统分割成若干小的子系统,以提问或打分的形式,将检查项目列表逐项检查,避免遗漏,这种表称为安全检查表,用安全检查表进行安全检查。
1安全检查表方法优点(1)检查项目系统、完整,可以做到不遗漏任何能导致危险的关键因素,因而能保证安全检查的质量。
(2)根据已有的规章制度、标准、规程等,检查执行情况,得出准确的评价。
(3)可采用提问的方式,有问有答,能使人知道如何做才是正确的,因而可起到安全教育的作用。
(4)编制安全检查表的过程,可使检查人员对系统的认识更深刻,更便于发现危险因素。
(5)对不同的检查对象、目的有不同的检查表,应用范围广。
2.安全检查表方法缺点针对不同的需要,须事先编制大量的检查表,工作量大且安全检查表的质量受(二)危险指数方法(RR)(定量方法)危险指数方法是通过对几种工艺现状及运行的固有属性(以作业现场危险度、事故概率和事故严重程度,对不同作业现场的危险性进行鉴别)进行比较计算,确定工艺危险特性、重要性,并根据评价结果,确定需要进一步评价对象的安全评价方法。
危险指数方法可以运用在工程项目的各个阶段(可行性研究、设计、运行等),可以在详细的设计方案完成之前运用,也可以在现有装置危险分析计划制定之前运用;也可用于在役装置。
《安全系统⼯程》课程教学⼤纲《安全系统⼯程》课程教学⼤纲⼀、课程简介《安全系统⼯程》是针对安全⼯程本科专业开设的⼀门必修专业基础课程。
本课程是将系统⼯程的理论和⽅法与数、理、化、机、电等学科基础知识综合应⽤于现代安全管理和安全技术中,把技术学科和管理学科有机结合在⼀起,并把它们联系起来以解决错综复杂的安全课题。
安全系统⼯程的主要任务是采⽤系统⼯程的原理和⽅法,识别系统在设计、施⼯、运⾏及管理全过程中的危险性,并进⾏定性和定量的分析、评价和预测,提出系统危险的预防和控制对策,预防伤亡事故和经济损失发⽣。
⼆、课程⽬标1.本课程的教学⽬标课程⽬标1:掌握系统安全分析⽅法等安全基础知识,并具有能运⽤相应的⽅法识别复杂安全⼯程问题特征的能⼒。
(⽀撑毕业要求1-5)课程⽬标2:理解安全决策⽅法,并能通过分析⽂献,认识到解决复杂安全⼯程问题有多种⽅案可选择,并能优选解决⽅案。
(⽀撑毕业要求2-3)课程⽬标3:能够根据系统安全分析⽅法调研需求,进⾏团队合作,使⽤⽂献检索等现代化⼯具,撰写系统安全分析⽅法调研报告,能够清晰的进⾏陈述发⾔表达⾃⼰的调研结果,与他⼈进⾏沟通和交流。
(⽀撑毕业要求9-2)2.课程⽬标与毕业要求指标点对应关系三、基本要求本课程系统介绍了系统安全分析、系统安全评价、系统安全预测、系统安全决策等,⽽且与系统危险源辨识和安全评价密切联系,具有很强的实⽤性。
教学过程中要注意与先修课程基础知识的联系。
掌握安全系统⼯程的基本概念;掌握安全系统⼯程的基本内容;掌握系统安全思想的组成内容。
理解危险源辨识的有关概念;了解危险源辨识的主要⽅法及内容,危险源的分类。
理解系统安全分析⽅法的选择;掌握系统安全分析⽅法的基本概念、程序和适⽤范围。
了解安全评价的原理和原则;掌握安全评价⽅法的选择和安全评价程序。
了解预测的种类及基本原理;掌握安全预测⽅法在实际⼯程中的应⽤。
了解安全决策在安全管理中的重要作⽤;掌握安全决策、决策的类型、安全决策的分类、安全决策分析的任务与基本程序、潜在问题分析;安全决策常⽤⽅法的基本原理和使⽤⽅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