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生物人类的起源(1)
- 格式:ppt
- 大小:2.40 MB
- 文档页数:30
七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生物圈中的人第一章人的由来第一节人的起源和发展1、人类的起源森林古猿是现代类人猿和人类共同的祖先。
2、人类进化过程中的主要证据——化石3、人类的发展(1)环境的变化。
(2)人类发展过程中的积极因素:直立行走、制造和使用工具、火的使用、大脑发达、产生语言等等第二节人的生殖1、生殖系统2、生殖过程新生儿胎儿胚胎怀孕开始的标志8周左右胎盘二氧化碳,废物氧,营养物质氧,营养物质二氧化碳,废物母体子宫第三节青春期第二章人体的营养第一节食物中的营养物质◆来源:饮用水、蔬菜、水果无机盐◆钙和磷是骨骼和牙齿的成分◆铁是红细胞中血红蛋白的成分。
第二节消化与吸收1、消化。
(1)人的消化系统是由消化道和消化腺组成的。
(2)消化道:口腔——咽——食道——胃——小肠——大肠——肛门(3)消化腺:唾液腺、胃腺、肝脏(最大的消化腺)、胰腺、肠腺消化器官消化腺消化液流入部位消化酶消化结果口腔唾液腺唾液口腔唾液淀粉酶一部分淀粉麦芽糖胃胃腺胃液胃胃蛋白酶一部分蛋白质多肽肝脏胆汁储存在,胆囊,经导管流入十二指肠不含消化酶(乳化作用)脂肪微小的脂肪颗粒胰腺胰液十二指肠消化糖类、脂肪、蛋白质的酶淀粉麦芽糖脂肪甘油、脂肪酸蛋白质多肽、氨基酸小肠肠腺肠液小肠消化糖类、脂肪、蛋白质的酶麦芽糖葡萄糖脂肪甘油、脂肪酸多肽氨基酸(4)三大有机物的消化过程① 麦芽糖葡萄糖②多肽氨基酸③脂肪脂肪颗粒甘油+脂肪酸2、吸收。
(1)营养物质的吸收。
(2)小肠是消化和吸收的主要场所。
(3)小肠与吸收功能相适应的结构特点。
3、合理营养(1)全面——营养物质、种类齐全(2)平衡——营养物质的量适合,与身体的需要平衡。
唾液 肠液、胰液 胃 小肠第三章 人体的呼吸 第一节 呼吸道对空气的处理1、呼吸系统的组成鼻腔 咽呼吸系统 呼吸道 喉 气体进出的通道气管 支气管肺:气体交换的场所2、呼吸道的作用(1)保证气体顺畅通过:“C ”形环状软骨组成,既有弹性又能保证气体顺畅通过。
初中生物七年级下册复习资料背诵版班级:姓名:第四单元生物圈中的人第一章人的由来(第一次背诵)一、人类的起源和发展1、进化论的建立者达尔文。
2、人类和现代类人猿的共同祖先是森林古猿。
3、研究人类进化最可靠的证据:化石(是指石化了的遗体、遗物和遗迹)4、从猿到人的进化:环境变化→部分森林古猿下地生活→直立行走(人猿分界的标志)→制造和使用工具→(用火)大脑发达→产生语言→原始社会文明。
二、人的生殖1、男女生殖系统的结构和功能2、男性的主要生殖器官是睾丸,睾丸的功能是产生精子,并且分泌雄性激素。
3、女性的主要生殖器官是卵巢,卵巢的功能是产生卵细胞,并且分泌雌性激素。
4、受精是精子与卵细胞结合,形成受精卵的过程,此过程在输卵管处进行。
5、胎儿发育的过程:受精卵→胚泡→胚胎→胎儿(8周)→新生儿(38周)。
6、分娩是成熟的胎儿和胎盘从母体的阴道排出的过程。
孕妇妊娠约持续38周(266天)。
7、胎儿与母体进行物质交换的场所是胎盘。
8、新生命诞生的标志:精卵结合形成受精卵;怀孕的标志:胚泡植入子宫内膜;新生儿诞生的标志:分娩。
三、青春期(第二次背诵)1、青春期的发育特点的显著特点是身高突增。
2、青春期发育的其他特征:①神经系统以及心脏和肺等器官的功能明显增强;②性器官迅速发育,男孩出现遗精,女孩会来月经;③出现第二性征。
第二章 人体的营养一、食物中的营养物质1、食物中的营养物质包括糖类、蛋白质、脂肪、水、无机盐 、维生素六类。
2、糖类、蛋白质、脂肪都是组成细胞的主要有机物,能为生命活动提供能量。
其中糖类---最主要的供能物质;脂肪----备用的能源物质;蛋白质---建造和修复身体的重要原料。
3、几种无机盐及维生素缺乏时的症状和食物来源4、维生素是一类比较简单的有机物,虽然不是构成细胞的主要原料,也不为人体提供能量,但它无可替代。
5、“第七类营养素”——膳食纤维。
二、消化和吸收(第三次背诵)1、消化是指食物在消化道内分解成可以被细胞吸收的物质的过程。
人教版七下生物课后练习题参考答案第一章人的由来第一节人类的起源和发展观察与思考1. 现在的大猩猩生活在非洲西部和东部赤道地区一带;黑猩猩生活在非洲中部和西部的热带森林中;长臂猿生活在南亚、东南亚地区以及我国的云南省;猩猩生活在亚洲的加里曼丹和苏门答腊的热带森林中。
它们都依靠从森林中获取果实、嫩芽、昆虫等食物生存。
它们没有制造工具和改善生存环境的能力,也不能进行人类那样的语言和文字的交流。
2. 人类具有发明和创造各种科学技术的本领,使得人类适应自然环境、改造自然环境、改善生存条件以及利用医药卫生加强自身保健的能力不断加强,这些都促使人类的数量急剧增加。
相反,现代类人猿不具备这些能力;加之人类不断开发现代类人猿赖以生存的森林,以及人类对现代类人猿的乱捕滥杀和严重的环境污染等,这些都使得现代类人猿的数量日益减少。
3. 现代类人猿与人类的根本区别主要在于:(1) 运动方式不同。
类人猿主要是臂行;人类则是直立行走。
(2) 制造工具的能力不同。
类人猿可以使用自然工具,但是不会制造工具;人类可以制造并使用各种简单和复杂的工具。
(3) 脑发育的程度不同。
没有语言文字能力;具有很强的思维能力和语言文字能力。
资料分析1. 就“露西”的骨骼化石看,她的上肢比较细短,下肢比较粗长。
“露西” 的下肢骨具有较为粗壮的股骨,骨盆的髋骨前后扁、左右阔,这说明她很可能采取直立行走的运动方式。
2. 图中的石块明显经过加工,分别呈斧状和凿状,可以当作工具,用来砍砸和削刮物体。
由此可以推测“东非人”在逐渐适应直立行走的过程中,手的解放使他们已经初步具有制造和使用工具的能力练习;1. 人类在起源和发展过程中,体形、使用工具和是否着衣这三个方面逐渐发生了变化:从半直立行走到直立行走;从不会使用工具,到使用天然工具,再到制造和使用简单工具,直到制造和使用包括电脑在内的各种复杂的现代工具;从赤身裸体到懂得御寒、遮羞。
2.1 000万〜2 000万年前的地质变化,导致了地球上自然环境的改变,一部分森林古猿下到地面生活以适应变化了的生活环境,从而使人类起源成为可能。
【人类起源教案】第一部分人类起源的概述人类起源的研究始于人类自我意识的诞生,伴随着每一次发现化石、研究遗传变异的进展,我们对人类起源的认知也在发生着变化。
以下是人类起源的概括:1.人类是哺乳动物之一,属于灵长目,智人的祖先为直立人。
2.人类起源树是复杂的分支系统,智人和直立人是其中两个分支。
3.人类进化是长期的过程,涉及到头脑、行动、力量、社交和生育行为等多个层面。
第二部分直立人和智人的起源1.直立人的起源直立人是人类的祖先,最早出现在约700万年前的撒哈拉非洲,经历了几次分支、灭绝和合并的过程,直到新热带草原的出现,人类才逐渐从树上下到地上,实现了直立行走。
最有名的直立人为奥斯特拉利皮特库斯,它很可能是智人的共同祖先。
2.智人的起源智人起源于约20万年前的非洲,这时候人类的外貌已经基本与现代人相似,进入了智人时代。
智人的发展包括灭绝许多其他人种和迁徙至不同的区域,最后成功发展成为现代人类。
第三部分人类起源的驱动因素1.环境因素:生命的起源是因为适应环境的需求,如气候变化和资源分配等。
2.基因突变:人类的智慧和语言本能是因为在基因突变过程中出现了优势基因的变异。
3.文化进化:人类的思维、行为、道德、价值观等都被文化进化影响,这种进化是人类智慧的标志。
第四部分人类起源的争议1.人类起源的起点:无法确定原始生命形式具有哪些特征、性质,因此无法准确地确认其起点。
2.进化过程中的关键点:从直立人到智人的进化过程中仍存在这样的争议,如何确定历史上最终触发智人进化的因素,也是人类学上久远的争议。
3.多个人种交配的结论:近年来的新技术让人们重新评估人类演化史,它表明不同人种之间有过交配和杂交,这在过去是没有得到承认的。
总体来说,人类起源在各个领域的研究仍在继续发展,我们可以像一个科学家一样理性、客观地去思考这个问题,利用现代科技来推动人类对未知的深入探索。
教材分析(人类的起源和发展)重难点分析(1)从古猿到人的过渡。
从古猿进化到人的过程中,人类起源的时间、引起人类进化的诱因、从古猿到人的过渡过程中,形态、体质的变化,文化的发展,行为特征(如火和工具的使用、制造等)变化等方面是使学生了解人类进化的几个核心问题。
(2)四个阶段古人类的主要特征。
人类的发展经历了四个重要的阶段,让学生了解自身发展的四个阶段知识,如距今年代、主要代表、体质特征的变化、文化遗物是必要的。
章节地位和作用本节中与细胞色素C和DNA分子杂交的知识与第一章《生命的物质基础》中蛋白质和核酸,及第六章《遗传和变异》中DNA分子的结构等内容密切相关。
教学内容分析本节主要包括“人类的起源”与“人类的发展”两个方面的教学内容。
(1)人类的起源这部分教学着重介绍人类与类人猿的亲缘关系及从古猿进化到人的两方面内容。
学生在初中生物课的学习中已经初步了解人类与类人猿的亲缘关系,高中教材是在此基础上,把教学侧重点放在了分子生物学方面的证据上。
为使学生更好地了解如何从分子水平上鉴定人猿间的亲缘关系,教材安排了一个探究实验,即“用DNA分子杂交的方法鉴定人猿间亲缘关系的模拟实验”。
关于从古猿到人的过渡,教材先介绍了人类起源的特殊环境条件,如世界气候的剧烈变化、森林面积的减少等;进而介绍人类在这种特殊环境条件下形成的一些重要特征,如两足直立行走、制造工具、发达的大脑、语言和社会。
(2)人类的发展主要介绍了人类进化过程中所经历的四个阶段,即:南方古猿、能人、直立人和智人。
为使学生对人类的进化历程有一个比较全面的认识,教材从以下几个方面分别介绍这四个阶段古人类的,即:化石的发现和分布、重要的体质特征、文化特征(如制造工具、使用火)、各阶段古人类主要的原始特征等。
初中七年级生物知识点归纳初中七年级生物知识点归纳人类的起源和发展1.19世纪,进化论的建立者达尔文提出人类和类人猿的共同祖先是森林古猿。
2.四种现代类人猿:大猩猩、黑猩猩、长臂猿、猩猩。
3.由于环境的改变和自身形态结构的变化,使得部分古猿进化成现在人。
4.人与猿分界的标准之一是直立行走。
5.类人猿与人类的根本区别在于:(1)运动方式不同(人类直立行走,类人猿臂行。
)(2)制造工具的能力不同(会不会制造工具是人和动物的根本区别。
)(3)脑的发育程度不同(人有很强的思维能力和语言、文学交流能力。
)食物中的营养物质1.人体需要的营养物质主要有六大类:糖类、脂肪、蛋白质、水、无机盐、维生素。
能源物质:糖类:人体日常活动最重要的供能物质,也是构成细胞的成分。
脂肪:一般情况下,作为备用能源物质贮存在体内;保温;单位质量释放能量最多。
蛋白质:构成人体细胞的基本物质,参与损伤细胞的修复和更新;为人体的生理活动提供能量。
非能源物质:水:约占体重的60%-70%,细胞的主要组成成分,人体的各种生理活动都离不开水。
水是人体需要最多的营养物质。
生物环节动物和节肢动物知识点1、目前已命名的软体动物有10万种以上,是动物界的第二大类群。
软体动物壳内柔软的身体表面包裹着犹如外套一般的肉质膜,称为外套膜,贝壳就是由外套膜分泌物质形成的物质形成的。
双壳类动物可以用足缓慢地运动,利用鳃与水流进行气体交换。
2、节肢动物是最大的动物类群,目前已命名的种类有120万种以上,占所有已知动物种类的80%以上。
昆虫是节肢动物中种类最多的一类动物。
3、蝗虫身体分为头部、胸部和腹部三部分。
头部负责感觉和摄食,感觉器官有一对触角,三个单眼和一对复眼,口器用于摄食。
胸部是运动中心,有三对足,善于跳跃;有两对翅,适于飞行。
触角和足等是昆虫的附肢,分节。
腹部集中容纳内脏器官。
此外,体表有气门,用于呼吸;身体表面包着坚韧的外骨骼。
4、软体动物的主要特征是:柔软的身体表面有外套膜,大多具有贝壳;运动器官是足。
初中七年级下册生物知识点总结一、人的由来1.人类的起源和发展1.现代类人猿和人类的共同祖先是森林古猿。
2.森林古猿进化为人类的过程:森林大量消失,一部分森林古猿不得不下地生活。
下到地面上生活的那部分森林古猿,由于环境的改变和自身形态结构的变化,一代一代地向着直立行走的方向发展,前肢则解放出来,能够使用树枝、石块等来获取食物、防御敌害,臂和手逐渐变得灵巧。
又经过若干万年,古人类制造的工具越来越复杂,并且能够用火,大脑也越来越发达,在群体生活中产生了语言。
用火烧烤食物,改善了身体的营养,有利于脑的发育;复杂而精巧的工具的制造和使用,又促进了脑的发达,使他们能够想出各种办法来解决困难;大脑中主管语言的区域日益完善,丰富的语言,使相互之间能更好地交流与合作。
2.人的生殖1.男性生殖系统:主要器官是睾丸,其功能是产生精子,分泌雄性激素。
附睾能贮存和输送精子;输精管是输送精子的管道;前列腺和精囊腺能分泌黏液。
2.女性生殖系统:主要器官是卵巢,其功能是产生卵细胞,分泌雌性激素。
输卵管是输送卵细胞的管道,也是受精的场所;子宫是胚胎发育的场所;阴道是精子进入和胎儿产出的通道。
3.生殖过程:精子和卵细胞在输卵管内结合形成受精卵,受精卵不断进行细胞分裂,逐渐发育成胚泡。
胚泡缓慢地移动到子宫中,最终植入子宫内膜,这就是怀孕。
胚泡中的细胞继续分裂和分化,逐渐发育成胚胎,并于怀孕后 8 周左右发育成胎儿,胎儿生活在子宫内半透明的羊水中,通过胎盘、脐带从母体获得所需要的营养物质和氧;胎儿产生的二氧化碳等废物,通过胎盘经母体排出。
怀孕到 40 周左右,胎儿发育成熟,成熟的胎儿和胎盘从母体的阴道产出,这个过程叫做分娩。
3.青春期1.青春期的身体变化:身高突增是青春期的一个显著特点。
另外,神经系统以及心脏和肺等器官的功能也明显增强。
性器官迅速发育,男孩出现遗精,女孩会来月经。
2.青春期的心理变化:有了强烈的独立意识,遇到挫折又有依赖性,渴望得到家长和老师的关怀。
七年级下册生物第一章知识点总结七年级下册生物课本第一章知识点总结1人类的起源和发展1.19世纪,进化论的建立者达尔文提出人类和类人猿的共同祖先是森林古猿。
2.四种现代类人猿:大猩猩、黑猩猩、长臂猿、猩猩。
3.由于环境和自身形态结构的变化,一些古猿进化成了现代人。
4.人与猿分界的标准之一是直立行走。
5.类人猿与人类的根本区别在于:(1)运动方式不同(人类直立行走,类人猿臂行。
)(2)制造工具的能力不同(会不会制造工具是人和动物的根本区别。
)(3)大脑发育程度不同(人有很强的思维能力和语言文学交流能力。
)计划生育1、为了**人口数量和提高人口素质,我国已经把计划生育列为一项基本国策。
2.计划生育有具体要求:晚婚、晚育、少生、优生。
计划生育的意义1、坚持晚婚、晚育,对国家来说,有利于**人口过快增长;2、少生是**人口过快增长的关键。
3、优生有利于提高我国的人口素质。
消化腺(1)唾液腺——分泌唾液,唾液淀粉酶能初步消化淀粉(淀粉麦芽糖)(2)胃腺——分泌胃液,胃蛋白酶能初步消化蛋白质(3)肠腺——分泌肠液,肠液含有多种酶,能消化糖类、蛋白质和脂肪(4)胰腺——分泌胰液,胰液含有多种酶,能消化糖类、蛋白质和脂肪(5)肝脏——分泌胆汁,不含消化酶,能乳化脂肪。
初中生物实用学习方法和技巧1谐音串记法(1)细胞膜的记忆在细胞的结构中:线形叶没有糖分。
即:线粒体、叶绿体有双层膜,没有膜结构的是中心体和核糖体。
(2)原核生物、真核生物中易混的单细胞生物区分记忆原核生物:一(衣原体)支(支原体)细(细菌)蓝(蓝藻)子真核生物:一(衣藻)团(藻)酵母(菌)发霉(菌)了。
原核生物中有唯一的细胞器:原(原核生物)来有核(核糖体)2口诀记忆将生物学知识编成“顺口溜”,生动有趣,印象深刻,不易遗忘。
例如:判断遗传病的显性或隐性关系:无(病)中生有(病)为隐性(遗传病)有(病)中生无(病)为显性(遗传病)大量元素——他(c)请(h)杨(o)丹(n)留(s)人(p)盖(ca)美(mg)家(k);微量元素——铁(fe)棚(b)铜(cu)门(mn)新(zn)驴(cl)木(mo)碾(ni)生物细胞知识点1.细胞的结构: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细胞器、细胞核2.生物体的成长与细胞的生长、**、分化是分不开的。
人教版生物七年级下册第一章人的由来知识点第一章人的由来一、人类的起源和进化1.进化论的建立者达尔文提出:人类和现代类人猿的共同祖先是森林古猿。
2.人类的进化过程:原因:森林大量消失,树栖生活为主的森林古猿为了适应环境下地生活,逐渐能直立行走、制造并使用工具、最后进化成人类。
3、人和猿的区别:运动方式;制造工具的能力;脑发育程度4.人和猿的分界标准之一是直立行走。
二、人的生殖1.生殖系统(1)男性生殖系统的结构和功能:睾丸:男性主要的性器官,产生精子和分泌雄性激素附睾:贮存和输送精子输精管:输送精子(男性结扎避孕部位)(2)女性生殖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卵巢:女性主要的性器官,产生卵细胞和分泌雌性激素输卵管:输送卵细胞,受精的场所;子宫:胚胎发育的场所;阴道:精子进入和胎儿产出的通道。
(3)精子、卵细胞和受精精子:雄性生殖细胞,小,似蝌蚪,长尾,游动。
卵细胞:女性生殖细胞,人体内最大的细胞。
受精:精子与卵细胞结合形成受精卵的过程。
受精场所:输卵管3.胚胎的发育和营养:受精卵--胚泡--胚胎--胎儿(1)发育:受精卵细胞分裂胚泡(在输卵管中),胚泡在子宫内膜种植下来(怀孕),胚泡继续细胞分裂和分化,发育成胚胎。
8周左右,胚胎发育成胎儿,呈现出人的形态。
胎儿发育成熟后,从母体阴道产出,这个过程叫做分娩(38周)。
(2)营养:胚胎在子宫里的发育所需要的营养通过胎盘和脐带从母体获得。
胚胎发育早期的营养来自于卵黄。
三、青春期——青春期是一生中身体发育和智力发展的黄金时期。
1、身体发育:(1)身高突然增高是青春期的显著特征。
(2)神经系统和心肺等器官的功能也有明显增强。
(3)男孩和女孩的性器官都发育迅速,出现一些正常的生理现象:男孩遗精,女孩会来月经。
(4)第二性征(性器官以外的特征)。
主要受性激素(雄激素和雌激素)调节。
2、心理变化:内心复杂不想与师长交流,性意识开始萌动,既想独立,又有依赖感。
本文来源于网络,仅供学习者免费使用,版权归原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七下生物第一章人的由来的课堂笔记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生物是一门研究生命的科学,而要研究生命,就必须从人这个拥有高度生命活动的生物体开始。
在七年级生物的第一章中,我们将探讨人类的由来,了解人类是如何进化而来的。
人的进化历程可以追溯到几百万年前的古猿时代。
通过研究古猿的化石和遗传信息,科学家们得出了人类进化的一般过程。
最早的人类祖先是现代人类的直系祖先,他们在非洲的热带雨林中生活。
随着环境的变化和进化的压力,古猿们逐渐进化为早期的人类。
早期的人类生活在非洲的草原上,他们逐渐学会了用工具和火来改变和利用环境。
随着时间的推移,人类的大脑逐渐变得更加复杂和发达,使得人类比其他动物更具智慧。
智慧让人类能够更好地适应环境,拥有更多的生存优势。
人类在进化的过程中,发展出语言和社会,从而形成了文化。
语言让人类能够交流和合作,社会让人类能够共同生活和工作,文化让人类能够传承和创新。
这些特点使得人类成为了地球上最具有影响力的生物。
人类的进化并不是一帆风顺的。
在进化的过程中,人类经历过许多困难和磨难。
例如,气候变化和资源不足可能导致人类面临生存危机。
但正是这些挑战使得人类能够不断进化和适应,变得更加强大和智慧。
在今天,人类已经成为了地球上最成功的生物,他们可以利用科技改造世界,可以创造文明和艺术,可以探索宇宙和品味美食。
但同时,人类也面临着许多挑战,如环境破坏,资源枯竭,种族冲突等。
如何解决这些问题,让人类继续进化和发展,是我们每个人都需要思考和努力的目标。
通过学习人类的由来,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自己的身世和存在意义,更好地尊重和保护自然界的生物多样性。
希望我们能够珍惜自己的生命,珍惜地球的生命,共同创造一个更加美好和和谐的未来。
【笔记完】。
第二篇示例:生物学第一章人类起源一、人类的地球漜散之旅1. 人类的起源追溯至几百万年前,起初是灵长目动物,通过长期的演化逐渐变成现代人类。
2. 人类起源的过程需要经历陆地和海洋之间的迁徙,适应各种环境,逐步形成今天的人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