辫状三角洲与扇三角洲的沉积特征和储层表征方法
- 格式:ppt
- 大小:1.11 MB
- 文档页数:45
湖泊辫状河三角洲岩相、层序特征及储层地质模型内蒙古贷岱海湖现代三角洲沉积考察一、本文概述Overview of this article本文旨在通过对内蒙古岱海湖现代三角洲沉积的详细考察,探讨湖泊辫状河三角洲的岩相、层序特征以及储层地质模型。
岱海湖作为典型的内陆湖泊,其三角洲沉积记录了丰富的地质信息,对于理解湖泊沉积环境、河流-湖泊相互作用以及资源勘探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结合实地考察资料、前人研究成果以及地质学、沉积学等相关理论,对岱海湖现代三角洲的沉积特征进行深入分析,以期构建一套适用于该区域的储层地质模型,为后续的油气等资源勘探和开发提供科学依据。
This article aims to explore the lithofacies, sequence characteristics, and reservoir geological models of the braided river delta in Daihai Lake, Inner Mongolia, through a detailed investigation of modern delta sedimentation. As a typical inland lake, Daihai Lake's delta sedimentation records rich geological information, which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forunderstanding the lake sedimentary environment, river lake interactions, and resource exploration. This article will combine field investigation data, previous research results, and relevant theories such as geology and sedimentology to conduct an in-depth analysis of the sedimentary characteristics of the modern delta of Daihai Lake, in order to construct a reservoir geological model suitable for the region and provide scientific basis for subsequent exploration and development of oil and gas resources.在考察过程中,我们将重点关注三角洲的沉积相带划分、沉积序列的时空演化以及沉积物的粒度、成分、结构等特征。
1)扇三角洲平原亚相辫状河沉积为主,常包含泥石流沉积。
沉积物:砂砾岩夹杂色泥岩结构:成熟度低。
构造:较大型板、槽状交错层理,平行、块状层理,成层性差2)扇三角洲前缘最主要的沉积相带和砂体发育区。
三个微相:水下分流河道、河口坝、席状砂。
3)前扇三角洲浪基面以下。
灰色波状、水平层理泥岩、粉砂岩,含介形虫等化石扇三角洲平原应该以辫状河的牵引流为主,和辫状三角洲平原比较在在沉积环境上不同,一个是还原环境,颜色为黄色、黄绿色等暗色调为主,一个是氧化环境,以红色为主。
扇三角洲与辨状河三角洲区别:(1)定义:前者是冲积扇前积到停滞水体中,后者是辨状河体系前积到停滞水体形成的富含砂和砾石的三角洲。
(2)形成环境:前者形成环境前者湖(海)岸地形高差较大,盆缘斜坡较陡,离物源较近,物源供给充足。
后者通常形成在湖盆的短轴方向,当盆地长轴方向斜坡较窄、物源较近时也也可发育。
该类三角洲的岸上与水下的斜坡坡度较大,湖岸离山麓近,河流短,只发育到辫状河阶段就进入湖水。
(3)三角洲平原:前者是冲积扇,包括片流、瞬间流、泥石流、筛状沉积;后者是由众多的辫状河道或辫状河平原组成。
辫状河道充填物为宽/厚比高的、宽平板状的、沿倾向的多侧向砂岩带。
底部冲刷面具有比较平缓的特征,表现为低度的地形起伏。
河道充填层序主要由砂岩所组成,也常见砾岩。
辫状河道的沉积单元包括成互层的横向沙坝或纵向沙坝或它们两者的透镜体,并掺夹有丰富的,j、到中等、从砂到泥充填的冲蚀橹。
其详细的内部结构是复杂的,但多个沉积单元完整叠台起来就会产生广泛分布、均一组成的厚单元。
与冲积扇相比,辫状河沆积物以河流体系的高度河道化,更深、更持续的水流和很好的侧向连续性为特征。
(4)三角洲前缘:扇三角洲前缘的重力流沉积由陆上碎屑流沉积物演化而来,并存在于三角洲前缘的上部层序中;辨状河三角洲前缘重力流沉积物,集中在较低的前三角洲与盆地平原环境中。
扇三角洲河口坝发育差甚至不发育。
我国东部陆相断陷盆地及西部前陆盆地中的大多数油气田都有古代三角洲沉积。
目前,依据进人蓄水盆地(海或湖)中地表径流类型可划分出3种基本的三角洲类型,即扇三角洲、辫状河三角洲和曲流河三角洲。
(l)扇三角洲。
形成发育的地质背景是源近流短,冲积扇直接入湖。
它既可以发育在断陷湖泊受同生断层所控制的湖盆边缘一侧,也可以发育在坳陷阶段,沿湖盆短轴方向湖侵范围逼近源区的近源陡坡一侧的湖岸地带。
实际上形成扇三角洲的关键性背景条件是湖泊水体逼近物源区且地形坡度陡。
扇三角洲平原沉积中通常发育泥石流、辫状河道等沉积微相类型;扇三角洲前缘发育碎屑流、水下分流河道和河口砂坝等沉积微相;前扇三角洲的前三角洲泥沉积中通常会含一些粗颗粒。
扇三角洲体系中,以重力流沉积占优势为其重要的沉积特征。
沉积物粒度普遍很粗,以砂砾岩为主,河道沉积不发育,往往呈小的透镜体分布在重力流沉积物中,为扇面上洪水期形成的短暂河道产物。
沉积物入湖后受湖浪的改造作用微弱,河口砂坝不发育。
物源近、丰富,为阵发性灾变事件供给的结果。
(2)辫状河三角洲。
形成发育的地质背景与扇三角洲存在某种程度的相似性,即沿湖盆短轴坡度较陡和较近源。
同时,也存在明显不同。
首先,形成辫状河三角洲需要的是坳陷型湖盆较陡边界,或断陷型湖盆较缓边界。
其次,与源区有一定距离。
这样的背景下,决定了入湖的冲积体是辫状河沉积体而不是曲流河或冲积扇沉积体。
辫状河道向水下延伸,形成前缘亚相中占绝对优势的水下分流河道沉积。
在水下分流河道中也同样发育各种牵引流沉积构造。
(3)曲流河三角洲。
曲流河三角洲是沿盆地长轴方向,在坡降缓、斜长的古地形等条件下,源远流长地巨大的定向曲流河携带大量泥砂进入湖盆,在河湖作用过渡带形成三角洲沉积体。
与浅水湖泊三角洲形成背景不同之处是在河流入湖的河口处,湖盆底床坡降偏大,水体偏深,湖泊水体对河流可形成明显的顶托作用,所形成的三角洲体系不单是有分流平原组成,而且发育河口坝、远砂坝及前三角洲的沉积单元。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专题演讲普通三角洲、扇三角洲和辫状河三角洲的形成及沉积特征教学单位矿业学院专业资源勘查工程班级 10-01学生姓名孙洪德学号 1001170117指导教师王宇林摘要在阐明不同类型三角洲的概念、沉积相、物源等方面基本知识的基础上,论述了辫状三角洲与普通三角洲最大的区别在于供源和粒度两个方面:辫状河三角洲是由辫状河作为供源,为短流程三角洲,而普通三角洲多以曲流河作为供源,为长流程三角洲;辫状河三角洲通常粒度较粗,为粗粒三角洲;而普通三角洲粒度比辫状河三角洲要细,为细粒三角洲。
辫状三角洲与扇三角洲同属粗粒三角洲,两者在沉积特征上最主要的差别在于二者的供源与重力流发育情况不同,辫状河三角洲供源为辫状河,而扇三角洲供源为冲积扇;另外,辫状三角洲平原上泥石流不发育,而扇三角洲平原上多见泥石流,尤其是干旱扇三角洲的泥石流更为发育关键词:普通三角洲;扇三角洲;辫状三角洲;沉积环境;沉积相AbstractThrough the different concept, delta sedimentary subfacies, sourcedistance, classification and other aspects of the biggest difference of braided delta and delta is the source and granularity, usually Braided River Delta is composed of braided river as the source, is a short process Delta; and the general the meandering river delta as thesource, is a long process of delta. Braided river delta usually coarse grain size, coarse Delta; normal delta size than the braided river delta to fine, fine - delta. Braided delta and fan delta are coarse-grained Delta, the main difference is that in the sedimentarycharacteristics and source of the two gravity flow and development,braided river delta source for braided river, and fan delta source foralluvial fan; in addition, braided delta the plain of debris flow is not developed, and the fan delta plain to see more debris flow, especially dry fan delta debris flow more development.目录摘要 (I)Abstract (II)1概述 (1)2三角洲的形成背景 (2)2.1普通三角洲的形成背景 (2)2.2扇三角洲的形成背景 (3)2.3辫状河三角洲的形成背景 (4)3三角洲的形成过程 (4)3.1普通三角洲的形成过程 (4)3.2扇三角洲的形成过程 (4)3.3辫状河三角洲的形成过程 (5)4三角洲亚环境的划分 (5)4.1普通三角洲亚环境的划分 (5)4.2扇三角洲亚环境的划分 (5)4.3辫状河三角洲亚环境的划分 (6)5三角洲沉积特征 (7)5.1沉积相的构成 (7)5.1.1普通三角洲沉积相的构成 (7)5.1.2扇三角洲沉积相的构成 (8)5.1.3辫状河三角洲沉积相的构成 (9)5.2垂向层序 (9)5.2.1普通三角洲的垂向层序 (9)5.2.2扇三角洲的垂向层序 (10)5.2.3辫状河三角洲的垂向层序 (10)5.3不同三角洲沉积的主要差异 (10)6结论 (11)参考文献 (12)1概述广义的三角洲是指河流与海洋、湖泊的汇合处(在河口附近)所形成的锥形碎屑沉积体,通常所称的广义三角洲大多是指海洋三角洲。
[收稿日期]20050215 [作者简介]旷红伟(1969),女,1992年大学毕业,博士,副教授,现从事储层沉积学和测井地质学的教学和研究工作。
地质记录中三角洲类型的识别 旷红伟 (长江大学地球物理与石油资源学院,湖北荆州434023) 高振中 (长江大学地球科学学院,湖北荆州434023)[摘要]三角洲的概念是地质学中最古老的概念之一。
以现代沉积学为指导,以露头、岩心、录井、测井及各种新技术为主要技术手段,从油田实际地质工作出发,创造性地进行沉积学研究,从各种复杂的地质现象中,总结了曲流河三角洲、扇三角洲特别是河控型扇三角洲、辫状河三角洲及低弯度河三角洲等古代三角洲类型的特点:曲流河三角洲沉积通常显示出以曲流河作用占优势的特征;扇三角洲体系中,以重力流沉积占优势为其重要的沉积特征;而河控型扇三角洲与旱地扇或扇三角洲的最大区别在于前者以牵引流沉积占绝对优势,而后者重力流沉积相当发育;辫状三角洲沉积总体显示牵引流沉积特征,辫状水道和水下分流河道沉积是最主要的沉积单元,岩层中层理构造发育,砂体侧向迁移形成的侧积交错层是主要的沉积构造;低弯度河三角洲以较粗的砂岩区别于曲流河三角洲,以较低的砂岩含量区别于辫状河三角洲,以缺少重力流沉积而区别于扇三角洲。
为今后油区沉积地质研究工作的开展提供了较好的范例。
[关键词]三角洲;沉积类型;识别特征[中图分类号]TE12113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9752(2005)02031704三角洲的概念是地质学中最古老的概念之一,我国东部陆相断陷盆地及西部前陆盆地中的大多数油气田都与古代三角洲沉积有关。
笔者从地层记录中曲流河三角洲、辫状河三角洲、扇三角洲及低弯度河三角洲的沉积特征出发,结合油田沉积地质研究的实例论述如何对它们进行识别。
1 曲流河三角洲曲流河三角洲沉积通常显示出以曲流河作用占优势的特征,三角洲发育较完全[1],这类三角洲的特征较明显。
曲流河三角洲沉积包括曲流河三角洲平原亚相和曲流河三角洲前缘亚相。
松南十屋断陷扇三角洲和辫状河三角洲沉积体系特征
松南十屋断陷扇三角洲和辫状河三角洲沉积体系特征
从岩相、测井相和地震相三方面入手,将扇(辫状河)三角洲沉积相划分为扇(辫状河)三角洲平原亚相、扇(辫状河)三角洲前缘亚相和前扇(辫状河)三角洲亚相,并识别出辫状河道微相、辫状分流河道微相、水下水道微相、前缘砂微相、边缘席状砂微相、开阔湖沉积微相和水下重力流沉积微相.
作者:董福湘赵冰仪王志华刘立作者单位:董福湘,王志华(长春工程学院,勘查与测绘学院,长春130021)
赵冰仪(中国地质大学,北京,100083)
刘立(吉林大学,长春,130061)
刊名:长春工程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英文刊名:JOURNAL OF CHANGCHUN INSTITUTE OF TECHNOLOGY(NATURAL SCIENCE EDITION) 年,卷(期):2009 10(2) 分类号:P54 关键词:扇三角洲辫状河三角洲沉积体系十屋断陷。
资料范本本资料为word版本,可以直接编辑和打印,感谢您的下载扇三角洲与三角洲特征地点:__________________时间:__________________说明:本资料适用于约定双方经过谈判,协商而共同承认,共同遵守的责任与义务,仅供参考,文档可直接下载或修改,不需要的部分可直接删除,使用时请详细阅读内容第二十二章三角洲相§22-1 三角洲环境特点及其沉积作用一、三角洲环境及其发育过程三角洲相——海陆过渡地带,是海陆过渡相组的重要组成部分。
1.三角洲环境■ 三角洲的现代定义(巴雷尔,1912):“三角洲是河流在一个稳定的水体中或紧靠水体处形成的、部分露出水面的一种沉积物”。
至今,该定义仍得到广泛的应用。
在河流入海(湖)盆地的河口区,因坡度减缓,水流扩散,流速降低,逐将携带的泥沙沉积于此,形成近于顶尖向陆的三角形沉积体,称为三角洲。
■ 三角洲的定义有四方面含义:三角洲沉积物来源于一个或几个可确定的点物源;三角洲以进积结构为特征;?海(湖)侵不能形成三角洲吗尽管三角洲能最终充填盆地,但它们都发育于盆地周缘——(应是岸线附近);因河流提供了进入盆地的物源,所以三角洲最大沉积位置受到限制■ 水体性质不同——湖泊型三角洲和浅海型三角洲■ 水体性质不同——湖泊型三角洲和浅海型三角洲■ 三角洲的发育受多种因素控制:稳定的构造宽浅的陆棚曲折的岸线明显的河流作用等都有利于三角洲的发育物源供给较为湿润的气候较细粒的沉积物较高的水体盐度2 三角洲发育过程(1)河口砂坝和河道分叉的形成■ 河流入海河口区,流速骤减,河流底负载沉积成水下浅滩;└→?水流展宽、海水阻力、潮流的顶托作用浅滩淤高、增大,露出水面,形成新月形河口砂坝;■ 水流从砂坝顶端分成两股,形成两个分支河道(分流河道),并向外侧扩展。
分支河道向前发展,在河口处又会出现新的次一级河口砂坝。
这一过程的不断重复,就形成了一个喇叭形向海延伸的多叉道河网系统,三角洲的雏形随之形成。
三角洲类型及其沉积特征总结【摘要】三角洲类型的分类有很多不同的方案,其具体的沉积特征也是各不相同。
本文在结合教材和其他文章的基础下一定系统性的分别总结了三角洲类型和三角洲的具体沉积特征及对比。
列出了三角洲的几种典型分类并从两个方向总结了几种典型三角洲分类中具体的沉积特征。
【关键词】三角洲沉积类型沉积特征三角洲概念是地质学中最古老的概念之一。
三角洲是河流与海洋(湖泊)相互作用的结果,巴雷尔(1912)的现代三角洲定义中提出三角洲是河流在一个稳定的水体中或紧靠水体处形成的,部分出露水面的一种沉积物。
由于河流和海洋(湖泊)作用强度不同以及沉积物粗细的差异,因而形成了不同类型的三角洲。
三角洲沉积作用的自然因素十分复杂,因此三角洲的分类方案也各不相同。
一. 三角洲的类型1.建设性与破坏性三角洲斯考特和费希尔等(1969)根据河流,潮汐,波浪作用强弱将三角洲分为建设性和破坏性两种类型,提出了上述概念。
建设性三角洲的形成过程主要受河流作用的控制,海洋作用很次要。
支流河水不断地把沉积物带入海中,使海岸线向海方向推进,三角洲平原随之向前扩展。
破坏三角洲的形成过程主要受海洋作用控制,沉积物注入量相对于蓄水体能力来说比较适中,因而河流在携带入海的沉积物同时又被海水作用所改造,于是波浪作用和潮汐作用控制了沙体分布的几何形态。
2.河控,浪控及潮控三角洲盖洛韦(1976)根据河流,波浪,潮汐作用的相对关系,提出了三角洲的三段元分类。
这三个段元分别为河控三角洲,浪控三角洲和潮控三角洲。
河控三角洲(River-dominated delta):以河流作用为主,长形,分支流河道、河口坝与沼泽较发育,如密西西比(Mississippi delta of U S A )三角洲。
浪控三角洲(Wave-dominated delta):尖形与弓形沙脊取代了河控三角洲的分之流河道,沙滩、沙丘和泻湖较发育,如圣弗郎西斯三角洲(San Francisco delta of Brazil)。
不同类型三角洲的沉积特征及其与油气分布的关系摘要:本文主要介绍在不同的沉积环境及构造背景下形成的四种主要类型的三角洲沉积体系即正常三角洲、辫状河三角洲、扇三角洲和浅水三角洲。
并分别从以上四种三角洲类型的定义、形成条件、沉积特征差异进行比较。
进而得出各类三角洲相与油气分布的关系。
关键字:正常三角洲、辫状河三角洲、扇三角洲、浅水三角洲三角洲的现代定义是河流在稳定的水体中或靠近水体处形成的、部分露出水面的一类沉积物。
它包括四个方面的含义:三角洲沉积物来源于一个或几个可以确定的点物源;其主要以进积结构为特征;其均发育于盆地边缘,最终充填盆地;最大沉积面积受物源供给的限制。
三角洲类型划分:根据河流、潮汐、波浪作用强弱的差异将三角洲分为建设性和破坏性三角洲。
建设性三角洲以河流作用为主、泥砂在河口区的堆积速度大于波浪作用的改造速度,主要以河控三角洲为例。
破坏性三角洲以海洋作用为主,波浪、潮汐、海流的能量大于或等于河流堆积泥砂的能量,故泥砂堆积被改造至破坏,浪控和潮控三角洲均属此类。
由三角洲沉积区与物源区的关系、三角洲平原河流类型及三角洲沉积物的粒度差异可将三角洲划分为正常三角洲(经典曲流河三角洲)、辫状河三角洲、浅水湖泊三角洲和扇三角洲。
苏联学者以三角洲形成的不同的大地构造单元为依据将其划分为地台区的三角洲沉积、褶皱带周缘的三角洲沉积、山间拗陷内的三角洲沉积。
还有基于三角洲的沉积特征和沉积物的粒度的依据可将三角洲划分为细粒和粗粒三角洲。
本文将主要从流域盆地特征、沉积物供给、水体深度、沉积粒度等方面总结三角洲的控制因素探讨辫状河三角洲、扇三角洲、浅水三角洲和正常三角洲的沉积特征及其与油气分布的关系。
一、辫状河三角洲由辫状河体系前积到停滞水体中形成的富含砂、砾的三角洲,其辫状分流平原由单条或多条底负载河流提供物质。
与扇三角洲不同, 一旦静止的水体移开, 辫状三角洲必然重新变为单条河流。
(一)发育条件辫状三角洲是由单条或多条辫状河入湖( 海) 形成的沉积体系, 一般远离断裂带的古隆起、古构造高地的斜坡带发育, 在沉积盆地的长轴和短轴方向均可发育, 沉积地形和坡度较扇三角洲更缓, 比正常三角洲更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