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美版五年级美术上册《创造绿色的生活》
- 格式:ppt
- 大小:8.67 MB
- 文档页数:20
五年级上美术教案创造绿色的生活_人美版
第9课创造绿色的生活
一、教学目标:
1、从小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
2、学会设计活动方案。
二、教学重点、难点:
促进学生主动进行探究性学习。
三、课型:探究型课
(课桌排成“品”字型,每六人一小组)
1、创设探究情景:
(1)、背诵一首诗歌:“枯藤老树昏天,小桥黑水人家,路旁钢厂吱哑,断肠人是大家。
”
提问:这首诗反映了什么问题?
追问:诗中写到哪几方面的污染问题?
教师补充:其实,在我们生活的周边地区,还存在着许多的污染问题,如,食品污染、光污染、固体污染等。
2、时代背景:常州市委、市政府高瞻远瞩、审时度势,于2019年就作出重要决策:力争用两到三年的时间,将我市建设成为“国家环保模范城市”。
作为常州市民,应该为“创模”作一点贡献。
所以,我们准备组织开展一次“创建绿色家园”的社会实践活动,为了能使活动有序、顺利地开展,这堂课将进行这一活动的方案设计。
(2)、设计方案:
(一)、选择探究(研究课题)
前几天,老师布置大家分小组调查家乡的有关污染情况,现在每小组选派一位代表来交流一下:你们一小组选择哪一方面的污染源作为整治的目标,并作为这次活动的研究课题?要求阐述理由。
(二)、设计方案:
1、教师出示“方案设计要求”。
(见后)要求学生在设计方案时按照“要求”设计。
2、教师出示“活动方案示例”。
(见后)。
人美版(常锐伦)美术五上《第9课创造绿色的生活》教学设计2一. 教材分析《第9课创造绿色的生活》是人美版(常锐伦)美术五上的课程内容。
本课主要让学生了解绿色生活的概念,引导学生从生活中的点滴做起,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和创新精神。
教材内容丰富,包括绿色生活的定义、绿色生活的实践方法以及如何通过艺术创作来表现绿色生活等。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环保意识,对绿色生活有一定的了解。
他们善于观察生活,勇于实践,具备一定的创新精神。
但在具体的艺术表现上,可能还存在一定的困难。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注重引导学生从生活中发现绿色生活的元素,培养他们的艺术表现能力。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绿色生活的概念,提高环保意识。
2.培养学生从生活中发现绿色元素的能力,培养创新精神。
3.引导学生通过艺术创作来表现绿色生活,提高艺术素养。
四. 教学重难点1.绿色生活的实践方法。
2.如何通过艺术创作来表现绿色生活。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情境,引导学生从生活中发现绿色元素。
2.实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具体的绿色生活实例,让学生了解绿色生活的实践方法。
3.艺术创作法:引导学生通过艺术创作来表现绿色生活。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的绿色生活实例,用于教学呈现。
2.准备艺术创作的材料,如画纸、画笔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多媒体展示一些关于绿色生活的图片,如绿色植物、环保设施等,引导学生关注绿色生活。
2.呈现(10分钟)呈现事先准备好的绿色生活实例,如垃圾分类、绿色出行等,让学生了解绿色生活的实践方法。
3.操练(10分钟)让学生分组讨论,从生活中发现绿色元素,并分享各自的发现。
教师引导学生进行点评,总结绿色生活的实践方法。
4.巩固(10分钟)让学生结合自己的实际生活,制定一份绿色生活计划,并在小组内分享。
教师进行点评,给予鼓励和建议。
5.拓展(15分钟)利用艺术创作的形式,让学生表现绿色生活。
第9课:创造绿色的生活(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了解绿色生活方式的重要性,掌握绿色生活的方法和技巧,培养绿色环保意识。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小组讨论、案例分析、实践活动等方式,提高学生的合作能力、观察力和创造力。
3.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生活、关爱环境、节约资源的情感,树立绿色生活的价值观。
二、教学内容1. 绿色生活方式的含义和重要性2. 绿色生活的方法和技巧3. 绿色环保意识的培养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使学生了解绿色生活方式的重要性,掌握绿色生活的方法和技巧。
2.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绿色环保意识,将绿色生活理念融入日常生活。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设备、课件、教材2. 学具:彩纸、剪刀、胶水、画笔、颜料等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图片、视频等方式展示环境问题,引发学生对绿色生活的关注。
2. 新课内容学习:讲解绿色生活方式的含义、重要性、方法和技巧,引导学生树立绿色生活理念。
3.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如何将绿色生活理念融入日常生活,分享各自的绿色生活经验。
4. 案例分析:分析典型案例,让学生了解绿色生活对环境保护的积极作用。
5. 实践活动:组织学生进行绿色生活实践活动,如制作环保手工艺品、种植绿色植物等。
六、板书设计1. 创造绿色的生活2. 内容:(1)绿色生活方式的含义和重要性(2)绿色生活的方法和技巧(3)绿色环保意识的培养七、作业设计1. 创作一篇关于绿色生活的短文,分享自己的绿色生活经验。
2. 设计一份绿色生活宣传海报,提倡环保、节约资源。
3. 制定一份家庭绿色生活计划,与家人共同践行绿色生活。
八、课后反思1. 学生对本节课内容的掌握程度,是否理解绿色生活的重要性。
2. 教学方法是否恰当,是否能够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参与度。
3. 学生在实践活动中的表现,是否能够将绿色生活理念融入日常生活。
4. 作业设计是否合理,是否能够达到巩固课堂所学、培养学生绿色环保意识的目的。
人美2011版五年级美术上册《创造绿色的生活》说课稿一、教材简介《创造绿色的生活》是人美2011版五年级美术上册的教材。
本教材旨在通过艺术教育引导学生树立环境保护意识,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和创造力。
通过学习本教材,学生可以了解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学会使用废旧物品创作艺术作品,形成可持续发展的生活方式。
二、教材分析1. 教材内容《创造绿色的生活》主要包含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环境保护的意义和重要性•艺术创作中的环保概念•废旧物品的再利用和创造•环保艺术作品的欣赏与赏析2. 教学目标本教材的教学目标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了解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培养保护环境的意识和责任感;•学习利用废旧物品进行艺术创作,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动手能力;•欣赏和赏析环保艺术作品,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艺术素养。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分析1. 教学重点•环境保护的意义和重要性的讲解;•废旧物品的再利用和创造的教学;•环保艺术作品的欣赏与赏析。
2.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树立环保意识并将其运用到实际生活中;•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动手能力。
四、教学过程设计探究环境保护的意义和重要性(15分钟)1.通过提问的方式引导学生探讨环境保护的意义和重要性。
2.引导学生分析环境污染的危害以及环境保护对个人和社会的意义。
废旧物品的再利用和创造(30分钟)1.通过PPT或实物展示废旧物品的可再利用性,并引导学生讨论如何利用废旧物品进行艺术创作。
2.引导学生进行手工创作实践,使用废旧物品制作简单的手工艺品。
环保艺术作品的欣赏与赏析(20分钟)1.展示一些环保艺术作品的图片,并引导学生进行讨论和赏析。
2.分析艺术家在作品中所要传达的环保主题和意义。
总结与展望(10分钟)1.综合回顾本节课的内容和学习成果。
2.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在日常生活中创造绿色环境,展望未来的环保意识。
五、教学评价方法1.通过观察学生的参与度和合作态度评价学生的情绪和兴趣;2.通过学生的口头回答、讨论和创作作品的质量评价学生的学习理解和实践能力;3.通过课堂小结对学生学习效果进行评价。
五年级人美版美术《创造绿色生活》教案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了解低碳、环保、绿色生活的相关知识。
并结合造型表现的方法大胆创作绿色文明宣传画作品。
2能力目标:通过对文明行为和绿色生活等知识的调查、分析。
结合课堂学习中观察与体验、思考与讨论等学习过程。
最终掌握和谐社会的核心理念。
3、情感目标:认识低碳环保的重要性,感受社会主义价值观倡导下文明、和谐对人们生活意识的改变。
激发学生对家乡美好生态环境的追求和向往,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的积极理念与情感。
教学重难点:重点:运用造型表现等多种形式,表现低碳、环保、文明、和谐的广告宣传作品。
难点:思考并体会低碳、环保对人类生活的影响,以及如何运用造型方法大胆表现这一主题。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景:师:今天老师要给大家介绍一颗美丽的星球,它是世间万物赖以生存的栖息地,是宇宙的奇迹,生命的摇篮。
它是?生:地球(齐答)(这里出示地球动态PPT,为学生营造一个日夜交替地球循环的情景,给予学生视觉上的震撼)师:对,早在46亿年前,地球就已经形成,它每天日夜交替、循环反复,给人类提供空间和资源,让大家可以在这里生息繁衍,现在让我们一起感受下它的美丽。
(播放自然界的短片)(播放1分30秒的地球与自然的视频,让学生感悟地球的伟大与美丽)二感悟认知:师:地球如此伟大和美丽,可它却遭受着各种侵蚀和破坏。
首先是生命的三大要素空气,水源,土地。
(播放相关污染的图片)大家看本来蓝色的天空被工厂的废气和汽车的尾气染成了灰色,清澈的水流也因为随意的排放污染成了异样的色彩,这些死鱼也让我们触目惊心。
还有这些土地,还能长出绿草么?(先出示生命三大要素空气,水源,土壤受到的污染图片,与上个环节美丽地球形成巨大对比,为下个环节做铺垫)师:同学们,除了这些,你们知道还有哪些因素正危害着我们的地球呢?(生讨论并发言)师:同学了解的还真不少,(播放其他危害地球的图片)看,这张图片中因为人们不文明的行为而造成堆积如山的各种垃圾,正散发着嗤之以鼻的气味,更可怕的还是垃圾中难以分解的白色污染。
人美版(常锐伦)美术五上《第9课创造绿色的生活》教学设计1一. 教材分析《第9课创造绿色的生活》是人美版(常锐伦)美术五上的一节课,本节课主要让学生了解环保的概念,认识到环保的重要性,并通过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和创新精神。
教材内容主要包括环保知识介绍、环保素材的收集与利用、环保作品的创作等。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环保意识,但对环保的深入理解还不够。
他们善于观察、动手能力强,喜欢通过实践活动来学习。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兴趣,以激发他们的学习积极性。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环保的概念,认识到环保的重要性。
2.培养学生收集、整理素材的能力。
3.培养学生创新设计、动手制作的能力。
4.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培养他们关爱环境的责任感。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让学生掌握环保知识,学会收集和利用素材,创作出具有环保意识的美术作品。
2.难点:培养学生创新设计的能力,以及他们将环保理念融入作品中的能力。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创设环保情境,引导学生体验环保的重要性。
2.案例分析法:分析环保作品,让学生了解环保素材的收集与利用方法。
3.实践教学法:让学生动手制作,提高他们的实践能力。
4.小组合作学习法: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的精神,共同完成环保作品。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环保素材,如废旧物品、绘画工具等。
2.准备环保作品示例,供学生分析、讨论。
3.准备教室环境布置,营造环保氛围。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环保素材和作品,引导学生关注环保,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教师介绍环保的概念,让学生了解环保的重要性。
同时,分析环保作品,让学生学习素材的收集与利用方法。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讨论,共同设计环保作品。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
4.巩固(5分钟)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其他学生和教师对其进行评价,提出改进意见。
5.拓展(5分钟)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在日常生活中践行环保,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