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慢性支气管炎的护理体会 戚敏
- 格式:pdf
- 大小:384.18 KB
- 文档页数:2
老年慢性支气管炎患者护理体会作者:邹兰来源:《中国保健营养·下旬刊》2013年第12期【关键词】老年慢性支气管炎;护理体会文章编号:1004-7484(2013)-12-7324-02慢性支气管炎简称慢支是指气管支气管黏膜及其周围组织的慢性非特异性炎症。
老年慢性支气管炎起病隐袭,患者多与寒冷季节发病,出现咳嗽、咳痰,尤以晨起为著,痰是白色黏液泡沫状。
随着病情发展,后期终年咳嗽、咳痰不停,冬春加重。
对我科2012年10月——2013年5月收治的52例老年慢性支气管炎患者采取了积极的治疗护理措施,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本组病例为我院2012年10月——2013年5月收治的慢性支气管炎患者52例,男32例,女20例;年龄61岁-87岁,平均年龄74岁。
所有患者均在急性发作期收住入院,并有咳嗽、咳痰、胸闷、气喘等。
1.2 治疗方法在急性发作期的患者,主要是积极控制感染,保持呼吸道通畅,改善呼吸功能,纠正缺氧和二氧化碳潴留,临床缓解期的患者,以增强免疫功能,去除诱发因素,减少或避免复发为主。
同时配合医生做好积极护理取得较好效果。
2 护理体会2.1 一般护理病人采取舒适的体位,室内保持合适的温湿度,冬天注意保暖,避免直接吸入冷空气。
鼓励病人多饮水,以达到湿化气道,稀释痰液的目的。
密切观察咳嗽咳痰的情况,包括痰液的颜色、量及性状,以及咳痰是否顺畅。
2.2 饮食指导鼓励患者摄取充足蛋白质和合理氨基酸的饮食,进食新鲜蔬菜和水果,切忌挑食偏食,饮食要清淡,尽量少食辛辣、油腻和一些易过敏的食物,如鱼、虾、蟹等。
坚持按时进餐,避免暴饮暴食。
水肿及心衰患者要限制钠盐的摄入,痰液较多者忌用牛奶类饮料,以防引起痰液粘稠不易咳出。
2.3 心理护理慢支患者因长期患病,社会活动减少,经济收入降低等,极易形成焦虑和压抑的心理,对老年患者要加强心理护理,帮助患者克服年老体弱、悲观情绪,加强疾病的健康教育,使他们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并针对慢支的临床特点,经常进行预防教育,指导病人进行自我保健和自我护理,消除诱因,定期进行呼吸肌功能锻炼等。
老年性慢性支气管炎的护理体会【摘要】目的慢性支气管炎的老年患者在治疗的过程中,采用有针对性的护理措施,对于提高临床治疗效果,缩短治疗时间,推进患者的恢复速度有着积极意义。
方法患有慢性支气管炎的老年患者病例,在治疗的过程中对其采用全面周到且有针对性的个性化护理,对患者的恢复情况进行观察,并总结相应的护理措施和体会。
结果通过对患者进行包括日常护理、饮食护理、心理护理、呼吸护理、病情观察、健康指导在内的全面且有针对性的护理,所有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都非常理想,恢复情况良好。
结论经治疗及精心护理,患者均痊愈出院。
【关键词】慢性支气管炎;老年性;护理doi:10.3969/j.issn.1004-7484(x).2013.06.421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6-3204-01慢性支气管炎是老年人常见的呼吸系统疾病,老年人呼吸道局部防御及免疫功能低下,肾上腺皮质激素分泌减少,使呼吸道粘膜萎缩,肺组织储备能力降低,肺组织弹性减退,反复感染后长期刺激,最终治病,如果不及时对患者进行治疗,使病情不断发展最后导致肺气肿,甚至诱发肺气肿危及生命,因此,需要及早对患者进行治疗,并积极的护理。
慢性支气管炎的发病率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长,50岁以上高达13%-15%,60岁以上患支气管炎比30-40岁高6-7倍,79岁以上老年人死亡原因有1/4与肺炎有关,因此慢性支气管炎是严重危害老年人身体健康的常见病。
我院对136例老年性慢性支气管炎患者采取了积极的护理,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我科2011年——2012年,收住136例老年慢性支气管炎,其中男73例,女63例。
年龄48-85岁,平均62岁,患者急性发作期入院治疗,都有不同成度的咳嗽、咳痰、气喘、胸闷口唇及指端发绀等,入院后说有患者给予抗炎、止咳、化痰平喘、抗凝等治疗,积极做好综合护理工作,取得了较好的疗效。
1.2 方法患有慢性支气管炎的老年患者病例,在治疗的过程中对其采用全面周到且有针对性的个性化护理,对患者的恢复情况进行观察,并总结相应的护理措施和体会。
中老年慢性支气管炎的护理体会【关键词】中老年;慢性支气管炎;护理慢性支气管炎是指支气管粘膜及其周围组织的慢性非特异性炎症。
以慢性咳嗽、咳痰或伴有喘息及反复发作为临床特征。
多在冬季发病,每年持续三个月以上的咳嗽、咳痰或气喘等症状。
晚期炎症加重时,是中老年人的常见病。
中老年慢性支气管炎长期反复发作可并发阻塞性肺气肿,甚至发展为慢性肺源性心脏病。
1、临床资料本院收治中老年慢性支气管炎患者48例,男性32例,女性16例,年龄50~88岁,平均年龄72岁。
均有咳嗽、咳痰、喘息或气促,呼吸困难,咯血,反复呼吸道急性感染,治疗方法以控制感染为主,给予祛痰、镇咳和解痉,平喘药物。
2、护理2.1病性观察密切观察病人的呼吸症状,咳嗽、咳痰情况,如咳痰外观、痰的颜色、痰量、痰是否咳出,呼吸频率、有无辅助呼吸机参与活动等呼吸困难表现,紫钳、意识状态等,当病人突发胸痛要警惕气胸。
2.2保持呼吸道通畅知道痰多粘稠、难咳的患者多饮水,遵医嘱每天用生理盐水、硫酸庆大霉素、α——糜蛋白酶等药物雾化吸入,指导患者采取有效咳嗽方式,护理人员或家属协助患者翻身、胸部叩击和体位引流,有利于分泌物的排出。
也可用特制的按摩器协助排痰。
2.2.1 教导病人进行深呼吸和有效咳嗽鼓励和指导病人进行有效咳嗽,这是一项重要的护理措施,通过深呼吸和有效咳嗽,可及时排出呼吸道内的分泌物[1]。
指导病人每2-4h定时进行数次随意的深呼吸,在呼气终了屏气片刻,然后,爆发性咳嗽,促使分泌物从远端气道随气流移向气道。
2.2.2体位引流按病灶部位,取适当体位,使病变部位支气管开口向下,利用重力,借有效咳嗽或胸部叩击,将分泌物排出体外。
引流多在早餐前1h,晚餐前及睡前进行,每次10min~15min,引流期间防止头晕或意外危险,观察咳嗽和痰液引流情况,注意神态呼吸及有无紫钳。
2.2.3 胸部叩击通过叩击震动背部,间接地使附在肺泡周围及支气管壁的痰液松动脱落。
方法:从肺底到肺尖,从肺外侧到内侧,每一肺叶叩击1-3mm。
老年慢性支气管炎患者护理体会摘要】目的:针对老年慢性支气管炎患者进行护理,并分析其护理体会。
方法:选择于我院接受支气管炎治疗的患者,患者入院时间为2016年11月-2017年4月,共计选择患者人数为80人。
将80名实验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其中观察组患者采用人性化护理方式,对照组患者则采用常规护理方式。
经过一段时间护理与治疗后,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治疗情况。
结果:在一段时间治疗后,两组患者身体状况均有改善,但观察组患者各项指标均优于对照组,且患者与家属满意度较高。
讨论:针对老年慢性支气管炎患者,在药物治疗基础上施以人性化管理模式,以患者需求为中心,从多个方面为患者提供护理服务,能够有效降低医患矛盾发生率,促进医患关系和谐。
【关键词】老年慢性支气管炎;人性化管理;护理体会慢性支气管炎指的是气管与支气管出现炎症。
慢性支气管炎症状为以咳嗽为主,伴有咳痰等现象,在一年中,发病时间持续三个月。
造成慢性支气管炎的主要原因为吸烟、吸入粉尘,细菌感染也是导致慢性支气管炎发作的主要原因。
由于老年人免疫力逐渐下降,更容易遭到细菌侵袭,患上慢性支气管炎。
针对部分老年慢性支气管炎患者,应当为其提供高质量的护理服务,并配合一定药物治疗,达到痊愈效果。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择于我院接受支气管炎治疗的患者,患者入院时间为2016年11月-2017年4月,共计选择患者人数为80人,将80名实验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共有患者40人。
其中观察组中男性患者人数为22人,女性患者人数为18人,患者年龄在73岁-82岁之间。
对照组中男性患者人数为19人,女性患者人数为21人,患者年龄在71岁-85岁之间。
将两组患者人数、年龄与性别等一般资料进行对比,并未发现明显差异。
纳入标准:所有实验患者均于我院接受治疗,实验在患者及家属同意下开展。
1.2方法将80名实验患者分为两组,分别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并且两组采用不同护理方式。
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方式,护理人员引导患者用药与接受检查。
老年慢性支气管炎临床治疗体会老年慢性支气管炎是指老年人经过长期刺激和扩散性病变的支气管黏膜,导致气道痉挛、黏液分泌和纤维增生等病理改变,表现为持续或经常性咳嗽、咳痰、气急等临床症状,并伴有肺功能下降的一种慢性炎症性疾病。
我是一名医生,在长期的临床实践中,我有一些关于老年慢性支气管炎的治疗体会。
减少病因。
老年慢性支气管炎的发作与外界刺激因素密切相关,如冷空气、烟尘、有害气体等。
长期接触这些不良环境会不断刺激气道黏膜,加重炎症反应。
患者应尽量避免空气污染及有害气体的接触,尽量停止吸烟,保持室内空气清洁。
规范用药。
老年慢性支气管炎的治疗主要依靠药物控制炎症反应和纤毛功能,减少症状发作。
常用的药物有支气管扩张剂、糖皮质激素、黏液溶解剂等,具体的使用方法和剂量需要根据患者的病情进行调整。
在用药过程中,应规范用药时间和数量,避免滥用或停药过快。
也要关注并发症的预防,如肺部感染等。
合理调理。
老年慢性支气管炎患者常伴有全身状况较差的症状,如营养不良、体力衰退等。
患者应保持适当的休息和运动,保持良好的营养状况。
合理的饮食结构和补充营养剂都可以改善身体的免疫力和抵抗力,减少疾病的发生。
定期复查非常重要。
老年慢性支气管炎是一种慢性疾病,需要长期的治疗和管理。
患者应定期去医院复查,了解病情的变化和肺功能的改善情况。
医生会根据复查结果调整治疗方案,保证患者能够获得最佳的效果。
对于老年慢性支气管炎的治疗要点包括减少病因、规范用药、合理调理和定期复查。
这些体会是我在实践中总结出来的经验,希望对患者有所帮助,并促进老年慢性支气管炎的有效治疗和预防。
老年慢性支气管炎患者的临床护理体会崔秀宁【期刊名称】《中国卫生标准管理》【年(卷),期】2015(000)017【摘要】目的:对老年慢性支气管炎患者的临床护理措施以及护理效果进行分析探讨,并对护理体会进行总结。
方法选取于2013年8月~2015年3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58例老年慢性支气管炎患者,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进行对照研究,观察并比较常规护理和优质护理的临床效果。
结果观察组患者的躯体功能、生理功能、活力、社会功能及总体健康等五个方面的生活质量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对老年慢性支气管炎患者采用优质护理取得效果,能够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Objective Clinical nursing method and its nursing effect for elder patients with chronic bronchitis are to be studied and then get nursing experience summarized.Methods Choose 58 elder patients with chronic bronchitis who were treated in hospital from August 2013 to March 2015 and separated them into control group and study group at random,and then observed and compared patients’ nursing effects of conventional nursing and high-quality nursing respectively between two groups.Results With regarding to patients’ quality of life, including five aspects: physical function,physiological function,motion function,social function and general health,patients’ assessment scores in study group were much higher than counterparts in control group,there was a great treatment differential between two groupsand such a differential had statistic value(P< 0.05).Conclusion High-quality nursing is of efficacy in treatment of elderly patients with chronic bronchitis,it is conducive to promoting their quality of life.【总页数】2页(P211-212)【作者】崔秀宁【作者单位】165025 黑龙江省大兴安岭新林区碧洲镇卫生院【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473【相关文献】1.50例老年慢性支气管炎患者的临床护理体会 [J], 孙铭一2.老年慢性支气管炎患者74例临床护理体会 [J], 郑旭婷3.慢性支气管炎患者的临床护理体会 [J], 王智慧4.健康老年人及老年慢性支气管炎患者血清铜含量的变化及其与细胞... [J], 沈其昀;沈吕南5.慢性支气管炎患者122例临床护理体会 [J], 唐冬霞;韩芳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老年性慢性支气管炎的护理体会目的慢性支气管炎的老年患者在治疗的过程中,采用有针对性的护理措施,对于提高临床治疗效果,缩短治疗时间,推进患者的恢复速度有着积极意义。
方法患有慢性支气管炎的老年患者病例,在治疗的过程中对其采用全面周到且有针对性的个性化护理,对患者的恢复情况进行观察,并总结相应的护理措施和体会。
结果通过对患者进行包括日常护理、饮食护理、心理护理、呼吸护理、病情观察、健康指导在内的全面且有针对性的护理,所有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都非常理想,恢复情况良好。
结论经治疗及精心护理,患者均痊愈出院。
标签:慢性支气管炎;护理;呼吸系统疾病;慢性支气管炎是老年人常见的呼吸系统疾病,老年人呼吸道局部防御及免疫功能低下,肾上腺皮质激素分泌减少,使呼吸道粘膜萎缩,肺组织储备能力降低,肺组织弹性减退,反复感染后长期刺激,最终治病,如果不及时对患者进行治疗,使病情不断发展最后导致肺气肿,甚至诱发肺气肿危及生命,因此,需要及早对患者进行治疗,并积极的护理。
慢性支气管炎的发病率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长,50岁以上高达13%-15%,60岁以上患支气管炎比30-40岁高6-7倍,79岁以上老年人死亡原因有1/4与肺炎有关,因此慢性支气管炎是严重危害老年人身体健康的常见病[1]。
我院对48例老年性慢性支气管炎患者采取了积极的护理,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我科2013年1月―2014年1月,收住48例老年慢性支气管炎,其中32例,女16例。
年龄52-85岁,平均62岁,患者急性发作期入院治疗,都有不同成度的咳嗽、咳痰、气喘、胸闷口唇及指端发绀等,入院后说有患者给予抗炎、止咳、化痰平喘、抗凝等治疗,积极做好综合护理工作,取得了较好的疗效。
1.2 方法患有慢性支氣管炎的老年患者病例,在治疗的过程中对其采用全面周到且有针对性的个性化护理,对患者的恢复情况进行观察,并总结相应的护理措施和体会。
2 护理体会2.1 入院指导了解患者一般状态及生命体征,向患者及患者家属耐心介绍责任医生、护士,并介绍病区的环境设施、各种注意事项、规章制度,使患者及家属在新环境下减少患者的陌生感和恐惧感,增加对医护的信任感。
慢性支气管炎患者的护理体会慢性支气管炎是各类因素导致的一种比较复杂的病症,罹患慢性支气管炎的患者在医学临床上的病症表现是咳嗽、咳痰、气喘等相关病症情况。
慢性支气管炎是老年患者中比较普遍多发的一种呼吸系统病症。
慢性支气管炎的病发速度不快,但是会有可能引发肺源性心脏病以及阻塞性肺气肿等相关病症。
罹患慢性支气管炎的患者年岁愈高,其病发几率愈高,对于五十岁以上的患者病发几率达到了百分之十五。
患有慢性支气管炎患者的日常生活会受到严重影响。
为了改善医护与患者之间的关系,提高相关护理服务的质量水平是十分必要的,在针对慢性支气管炎的有关护理工作当中,应用优质护理干预措施的效果最好,现将这方面的护理体会报告如下:1.一般资料选择2019年1月到12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患有慢性支气管炎的患者80位。
其中包含了45例男性患者以及35例女性患者,患者的年龄区间在51岁到87岁之间,病程5~22年。
所有患者均通过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确诊罹患慢性支气管炎,均有程度不同的咳嗽、咳痰、气喘等症状。
2.方法2.1入院评估:患者入院后给予入院指导,引导患者及家属熟悉周围的环境,评估患者的病情、心理状况、身体情况、家庭情况及对疾病的了解情况等,制定详细的护理计划。
2.2体位护理:根据患者的实际病症情况,采取合适的体位,急性期应卧床休息,可给予半卧位,指导患者进行肢体功能的康复训练。
帮助患者排痰,指导患者如何进行有效的咳嗽,对于无力的患者给予协助翻身拍背,有必要的话可通过吸痰器进行排痰工作。
相关护理人员要注重病房的巡视,避免患者出现压疮情况。
2.3心理护理:因为罹患慢性支气管炎的老年患者的身体机能的下降与新陈代谢速度的减缓,患者会存在消极的情绪,护理人员需要注重与患者进行交流。
了解患者的内心想法,关心并鼓励患者,增加患者的信任感,消除患者的不良情绪,向患者讲解疾病的相关知识及预后,加深患者对自身疾病的重视,明白接受临床治疗的重要性,以恢复好的患者为榜样,帮助患者树立信心。
老年慢性支气管炎临床治疗体会老年慢性支气管炎是一种常见的呼吸道疾病,主要表现为咳嗽、咳痰、气急等症状。
随着年龄的增长,人体的免疫力会逐渐下降,从而容易患上慢性支气管炎。
在临床治疗中,我有几点体会可以与大家分享。
对于老年慢性支气管炎的治疗,早期干预十分重要。
老年患者的免疫功能下降,治疗起来相对困难。
一旦出现咳嗽、咳痰、气急等症状,及早就医非常有必要。
并且需要从平时注意保护呼吸道健康角度出发,定期进行体检,避免感染因素的侵害。
药物治疗是老年慢性支气管炎的基础。
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常用的药物包括抗生素、支气管扩张剂、黏液溶解剂等。
抗生素可以用于控制感染,支气管扩张剂可以帮助扩张支气管,减轻症状,黏液溶解剂可以促进痰液排出。
在用药过程中需要注意剂量的合理调整,以免引起药物不良反应。
慢性支气管炎患者的日常护理也非常重要。
老年患者的体力相对较弱,容易感到疲劳。
要保证充足的休息,避免过度劳累。
要注意保持室内空气的流通,避免遭受寒冷空气的直接刺激。
定期进行体育锻炼,增强身体的抵抗力也是很重要的。
老年慢性支气管炎的治疗还需要综合运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
传统中医的理论与治疗经验可以作为辅助治疗的手段。
中药可以通过调理气血,增强体质,起到一些辅助治疗的作用。
老年慢性支气管炎临床治疗是一个综合性的过程,需要从药物治疗、护理、中西医结合等多个方面综合考虑。
这需要患者和医生之间密切配合,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才能达到更好的效果。
老年慢性支气管炎的预防也非常重要,通过平时增强体质,提高免疫力,合理护理呼吸道,可以降低患病风险。
老年慢性支气管炎临床观察及护理体会【关键词】慢性支气管炎;观察;护理;体会慢性支气管炎是常见病,多发病,现在已步入老龄社会,随着老年人的增多,发病率也在上升。
特别近年来的环境污染加剧,发病率也在上升。
慢性支气管炎的发生是多因素的,特别与高龄,吸烟,大气污染等有关,随着年龄的增长,肺与支气管的病变增多。
慢性支气管炎是指支气管壁的慢性、非特异性炎症。
如病人每年咳嗽,咳痰达3个月以上,并排除其他已知原因的慢性咳嗽,即可诊断为慢性支气管炎。
因此容易受到各种刺激或感染,此病患病率较高。
1 临床资料2011年我科共收治老年性慢性支气管炎患者96例,男74例,女22例。
年龄在60-80岁之间,并发支气管阻塞肺气肿46例,并发支气管扩张24例,并发支气管炎22例,并发支气管肺不张4例。
2 临床观察2.1 症状2.1.1 慢性咳嗽起床时咳嗽明显,白天较轻,睡眠时有阵咳或排痰。
随病情发展科终身不愈。
2.1.2 咳痰清晨排痰较多,一般为白色黏液或泡沫痰,偶有血丝。
急性发作时伴有细菌感染,痰量增多,可有脓性痰。
2.1.3 气短或呼吸困难早期仅在体力劳动或上楼等活动时出现,随着病情发展逐渐加重。
日常活动甚至休息时也感到气短。
2.1.4 喘息和胸闷重度病人或急性加重时出现。
2.1.5 晚期病人有体重下降,食欲减退等全身症状。
2.2 体征早期可无异常,随疾病进展出现桶状胸,呼吸浅、快,严重者有缩唇呼吸,触觉语颤减弱或消失。
2.3 并发症可并发慢性呼吸衰竭,自发性气胸,慢性肺源性心脏病。
3 护理体会本组病人主要通过除去气道刺激因素排痰,注意日常生活,控制感染,改善肺功能,以保护和维护肺-支气管的功能,使病人在住院期间渡过感染期。
3.1 气体交换受损也气道阻塞、通气不顺、呼吸肌疲劳、分泌物过多和肺泡面积减少有关。
3.1.1 休息语活动病人采取舒适卧位,晚期采取身体前倾位,保持室内空气流通,新鲜。
室温在18℃-2.℃之间,湿度在55-60%之间,定期开窗,室内消毒(可用紫外线灯)。
老年慢性支气管炎的护理体会慢性支气管炎简称慢支,是指气管、支气管黏膜及其周围组织的慢性、非特异性炎症。
以咳嗽、咳痰或伴有喘息及反复发作的慢性过程为临床特征,每年持续3个月,连续2年以上。
早期症状轻微,多于冬季发作,春夏缓解。
晚期因炎症加重,症状可常年存在。
慢性支气管炎是老年人常见的呼吸系统疾病。
本病进展缓慢,长期发作可发展为阻塞性肺气肿和肺源性心脏病。
发病率随年龄的增长而增加,50岁以上高达15%;本病是严重危害老年人身体健康的常见病[1]。
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时,老年人常因呼吸道黏膜纤毛运动减弱、咳嗽反应迟钝、咳嗽无力及肺功能低下等因素使痰液阻塞气道,影响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治疗。
我院对2012年66例老年慢性支气管炎住院患者采取了积极的护理,取得良好的效果。
现将其护理体会汇报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資料本组病例为我院治疗的慢性支气管炎患者66例,男37例,女29例;年龄58~84岁,平均年龄77岁。
病程7~25年。
所有患者均在急性发作期入院治疗,均有程度不同的咳嗽、咳痰、气喘、胸闷、肺部干湿啰音、口唇及指端发绀等。
1.2 方法对于急性发作期和慢性迁延期患者,以控制感染及对症治疗(给予抗生素、祛痰、镇咳、平喘)为主,临床缓解期,以加强锻炼,增强体质,避免诱发因素,预防复发为主。
同时配合医生做好积极治疗。
结果痊愈56例,好转10例,取得较好的效果。
2护理体会2.1一般护理鼓励患者多饮水,根据机体每日需要量、体温、痰液黏稠度,估计每日水分补充量,使痰液稀释,易于排出。
观察患者咳嗽、咳痰发作情况,观察体温、呼吸、心率、脉氧变化,如体温超过39℃应给予物理降温或遵医嘱药物降温。
2.2饮食护理合理的膳食对配合临床治疗是非常重要的。
根据各人的基础代谢和营养状态补充营养。
食物构成以蛋白质和糖食品为主,并注意足够的热量。
蛋白质的供给量按1.5~2.0 g/kg·d计算,同时供给足够的维生素和适量矿物质。
老年慢性支气管炎的护理体会慢性支气管炎是老年人最常见的慢性呼吸道系统疾病。
它是肺气肿、肺心病的最主要的病因。
在老年人中,约有90%以上的肺气肿和肺心病是由慢支发展来的。
是指在多种致病因子的长期作用下,引起支气管及其周围组织的慢性非特异性炎症。
病情缓慢进展可并发阻塞性肺气肿及肺原性心脏病。
选取我院2008年8月~2009年12月收治的80例慢性支气管炎患者采取了积极的护理,取得较好的效果。
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选取我院2008年8月~2009年12月收治慢性支气管炎患者80例,男58例,女22例;年龄56~82岁,平均71岁;病程5~23年,平均12.3年。
1.2 临床表现均在急性发作期入院治疗,都有程度不同的咳嗽、咳痰、气喘、胸闷、肺部干湿啰音、口唇及指端发绀等。
其中合并肺心病10例,合并肺气肿3例,合并哮喘持续状态3例。
1.3 治疗与结果控制感染根据感染的主要致病菌和严重程度选用抗生素。
常用药物有青霉素G、红霉素、氨基甙类、头孢菌素类抗生素,给予口服或注射治疗。
祛痰止咳给予必嗽平、鲜竹沥油、沐舒痰等祛痰药物,或雾化吸入法。
稀释气道内分泌物,以利于排痰。
解痉、平喘常用氨茶碱、特布他林等口服或沙丁胺醇等吸入剂。
结果痊愈75例,好转5例,取得较好的效果。
2 护理2.1 保持良好的环境卫生,室内空气流通,且有一定湿度,控制和消除各种有害的气体和烟尘,冬季要添置保暖设备。
吸烟者易引起呼吸道感染和发病,故防治本病的一个重要措施就是对吸烟者劝其戒烟,以减少呼吸道刺激,劝告病人坚决戒烟。
积极预防感冒,减少慢性支气管炎的急性发作。
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不随地吐痰,注意保持日常用物的清洁。
病情较轻者可下床活动。
病情较重伴发热者应卧床休息。
应协助病人采取最舒适的体位,避免长时间取同一体位。
2.2积极控制感染,促使痰液排出。
在医生指导下,使用消炎药和祛痰平喘药物。
药物的雾化吸入效果较好,可将抗生素、解痉药、α糜蛋白酶加入200毫升水中煮沸,形成蒸汽直接吸入呼吸道内。
老年性慢性支气管炎护理的体会【摘要】目的:探究老年性慢性支气管炎护理的体会。
方法:选择2019年2月-2020年2月老年性慢性支气管炎患者88例作为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n=44例)和观察组(n=44例)。
对照组给予患者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个体化护理干预,对两组患者在接受护理治疗后,评估护理效果,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及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
结果:两组患者在接受护理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治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病情恶化以及患者死亡率都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观察组患者咳痰、胸闷以及食欲不振和呼吸困难等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
结论:老年性慢性支气管炎患者的护理由于其独特的病理特征,个体化护理能明显提高患者的治愈率,值得推广应用。
【关键词】老年性慢性支气管炎;护理干预;治疗效果近几年,随着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慢性支气管炎的发病率也愈来愈高,另一方面,患者年龄也逐渐呈现老龄化,老年性慢性支气管炎发病率直线上升。
该病的病因多变,是由于多种外在因素同患者机体长期作用而产生的结果,因此在护理治疗过程中,个性化护理由于具有针对性的护理治疗而被广泛应用[1]。
因此,本研究中以老年性慢性支气管炎患者作为对象,探讨老年性慢性支气管炎护理的体会,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2019年2月-2020年2月收治老年性慢性支气管炎护理的体会的患者88例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观察组。
对照组44例,男性26例,女性18例,年龄(64-88)岁,平均(76.25±1.07)岁。
观察组44例,男性28例,女性16例,年龄(65-69)岁,平均(77.19±1.26)岁。
两组病患的性别以及年龄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纳入、排除标准纳入标准:(1)符合老年性慢性支气管炎诊断标准;(2)能够严格执行医嘱,主动配合完成所有相关护理工作;排除标准:(1)合并精神状况异常的患者;(2)合并拒绝配合护理干预的患者。
关于老年性慢性支气管炎护理的体会目的:总结老年性慢性支气管炎的护理体会。
方法:选取2013年8月至2015年9月期间我院收治的老年性慢性支气管炎患者53例作为研究对象,回顾其临床资料,总结有效护理措施。
结果:53例老年患者中,3例患者还存在轻微咳嗽、胸闷的症状,其余50例患者都恢复健康,出院后无复发的情况。
结论:心理护理、呼吸道护理、饮食护理等综合护理措施应用于老年性慢性支气管炎过程,效果显著,可缩短患者的住院时间。
标签:老年性慢性支气管炎;护理体会慢性支气管炎(以下简称为“慢支”)是常见的呼吸疾病,它指的是支气管黏膜、气管等部分发生的一种非特异性炎症,具有反复发作、病程时间长等特点[1]。
它表现为咳嗽疼痛、肺部啰音、呼吸困难等症状,极易引发阻塞性肺气肿、支气管扩张、呼吸衰竭等并发症,对患者的生理以及心理造成严重伤害,尤其是老年患者[2]。
由于老年患者身体各项机能逐渐衰退,免疫力降低,因此慢支疾病对老年患者伤害更加严重。
为总结老年性慢性支气管炎的护理体会,本次研究选取2013年8月至2015年9月期间我院收治的老年性慢支患者53例作为研究对象,具体报道如下。
1 资料本次研究选取2013年8月至2015年9月期间我院收治的老年性慢支患者53例作为研究对象,全部患者都伴随咳嗽、呼吸困难等症状。
男性患者为32例,女性患者为21例;最小年龄为67岁,最大年龄为89岁,平均年龄为(73.6±2.8)岁;病程在1~16年,平均病程为(8.9±2.6)年。
2 护理方法2.1 基础护理护理人员应当多引导老年患者多饮水,依据痰液、体温等情况判断患者每天需要补充的水量,稀释口腔中的痰液,便于及时排除[3]。
倘若老年患者的体温在39℃以上,则护理人员应当依照医嘱内容给予患者药物,以达到降温的效果[4]。
2.2 严密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护理人员可从以下三点着手观察患者病情变化:一是紫绀情况。
护理人员仔细观察老年人的甲床、口唇的色泽,依据颜色判定老年人紫绀的情况。
老年慢性支气管炎临床治疗体会老年慢性支气管炎是一种常见的慢性呼吸系统疾病,由于老年人机体抵抗能力下降以及长期吸烟、环境污染等因素的影响,使得支气管黏膜遭受反复的炎症刺激,导致黏膜肿胀、纤毛运动障碍、痰液分泌增多等症状。
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和调整,我逐渐收获一些对老年慢性支气管炎临床治疗的体会。
合理的药物治疗是关键。
老年慢性支气管炎的治疗不能僵化地套用一种药物,而是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和症状来制定个体化的治疗方案。
常用的药物包括支气管扩张剂、糖皮质激素、抗生素等,用药的目标是缓解炎症、改善气道症状,并防止感染的发生。
对于老年患者来说,药物的选择要尽量避免低钠血症、心律失常等不良反应的发生,药物治疗需要根据患者的肝肾功能和药物代谢情况来调整剂量和给药途径。
呼吸康复训练是不可或缺的一环。
老年慢性支气管炎患者常常伴有呼吸肌无力、运动耐力下降等问题,这不仅会加重他们的呼吸困难,还会影响他们的日常生活质量。
呼吸康复训练是很重要的,可以通过适量的有氧运动、呼吸训练等来增强肺功能和改善患者的运动能力。
呼吸康复训练还包括教育病人正确的咳嗽、咳痰方法,正确使用雾化器、气压吸痰器等辅助设备,帮助患者更好地应对支气管炎的症状。
合理的生活方式也很重要。
老年慢性支气管炎的治疗不仅仅是药物和物理治疗,还需要患者在日常生活中养成良好的习惯,以减轻疾病的复发和进展。
老年人要尽量避免接触烟雾、空气污染等刺激因素,保持室内空气清新。
要注意保持适当的体重,避免肥胖和体力劳动过度。
合理的饮食结构也是很重要的,要避免暴饮暴食和过多的高脂肪、高糖饮食,多吃新鲜蔬菜、水果、蛋白质等有益于肺功能的食物。
保持个人卫生、适度运动、避免寒冷刺激等也是预防和治疗老年慢性支气管炎的重要措施。
老年慢性支气管炎临床治疗需要综合考虑药物治疗、呼吸康复训练和生活方式的调整。
通过合理使用药物,结合呼吸康复训练和调整生活方式,可以显著改善患者的症状和生活质量,延缓疾病的进展和复发。
老年慢性支气管炎的护理体会戚敏【摘要】目的:探讨老年慢性支气管炎的护理体会,探索护理规律,总结护理经验。
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5月至2017年5月我院收治的38例老年慢性支气管炎患者的临床资料,配合医生实施积极有效的护理措施。
结果:通过实施各项基础护理及个性化护理,能够增强老年慢性支气管炎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使其获得良好的疗效,提高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
结论:针对老年慢性支气管炎患者的个性化护理措施,能够有效促进患者的康复,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具有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关键词】老年慢性支气管炎;护理老年慢性支气管炎是指气管、支气管黏膜及其周围组织的慢性非特异性炎症,主要病因为病毒和细菌的反复感染形成了支气管的慢性非特异性炎症。
当气温下降、呼吸道小血管痉挛缺血、防御功能下降等利于致病;烟雾粉尘、污染大气等慢性刺激也可发病;吸烟使支气管痉挛、黏膜变异、纤毛运动降低、黏液分泌增多有利感染;过敏因素也有一定关系[1]。
临床上以咳嗽、咳痰或伴有喘息及反复发作的慢性过程为特征。
为探索老年慢性支气管炎的预防护理规律,本文以2016年5月至2017年5月我院收治的38例老年慢性支气管炎患者作为研究的对象,以随机方式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19例,其中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模式进行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模式基础上着重加强安全健康指导及个性化护理,分析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以及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2016年5月至2017年5月我院收治的38例老年慢性支气管炎患者作为研究的对象,患者年龄区间在66至86岁,平均(76.9±0.6)岁;其中男患者20例(52.6%),女患者18例(47.4%);支气管粘膜充血、水肿或分泌物积聚于支气管腔内的患者9例(23.7%),反复咯血、伴有肺部疾病的患者13例(34.2%),多年反复发作气喘、气急的患者16例(42.1%);病程最短为2年,最长为12年,平均7.5年。
老年慢性支气管炎的护理体会戚敏
发表时间:2019-03-22T09:42:18.180Z 来源:《世界复合医学》2019年第01期作者:戚敏
[导读] 针对老年慢性支气管炎患者的个性化护理措施,能够有效促进患者的康复,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具有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北部战区总医院干部病房一科 110000
【摘要】目的:探讨老年慢性支气管炎的护理体会,探索护理规律,总结护理经验。
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5月至2017年5月我院收治的38例老年慢性支气管炎患者的临床资料,配合医生实施积极有效的护理措施。
结果:通过实施各项基础护理及个性化护理,能够增强老年慢性支气管炎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使其获得良好的疗效,提高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
结论:针对老年慢性支气管炎患者的个性化护理措施,能够有效促进患者的康复,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具有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关键词】老年慢性支气管炎;护理
老年慢性支气管炎是指气管、支气管黏膜及其周围组织的慢性非特异性炎症,主要病因为病毒和细菌的反复感染形成了支气管的慢性非特异性炎症。
当气温下降、呼吸道小血管痉挛缺血、防御功能下降等利于致病;烟雾粉尘、污染大气等慢性刺激也可发病;吸烟使支气管痉挛、黏膜变异、纤毛运动降低、黏液分泌增多有利感染;过敏因素也有一定关系[1]。
临床上以咳嗽、咳痰或伴有喘息及反复发作的慢性过程为特征。
为探索老年慢性支气管炎的预防护理规律,本文以2016年5月至2017年5月我院收治的38例老年慢性支气管炎患者作为研究的对象,以随机方式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19例,其中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模式进行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模式基础上着重加强安全健康指导及个性化护理,分析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以及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6年5月至2017年5月我院收治的38例老年慢性支气管炎患者作为研究的对象,患者年龄区间在66至86岁,平均(76.9±0.6)岁;其中男患者20例(52.6%),女患者18例(47.4%);支气管粘膜充血、水肿或分泌物积聚于支气管腔内的患者9例(23.7%),反复咯血、伴有肺部疾病的患者13例(34.2%),多年反复发作气喘、气急的患者16例(42.1%);病程最短为2年,最长为12年,平均7.5年。
以随机方式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19例,所有患者均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
两组患者以上一般资料对比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
0.05),可比性高。
1.2方法
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模式进行护理,观察组则在常规模式基础上,综合分析患者的年龄、性别、致病原因、患病时间及疗程进度等情况,有针对性地加强安全健康指导及个性化护理,在普及常识、了解病情的前提下,动员患者及其家属积极参与,共同做好系统化、综合性的预防与护理。
1.3实施个性化护理
1.3.1生理护理
(1)预防感染:在急性期,应遵照医嘱,选择有效的抗菌药物治疗。
常用药物如:复方磺胺甲醛异恶挫、强力毒素、红霉素、青霉素等。
治疗无效时,也可以选用患者以前未用过或较少应用的药物,如麦迪霉素、螺旋霉素、先锋霉素等[2]。
在急性感染得到控制后,及时停用抗菌药物,以免长期应用引起副作用。
(2)促使排痰:急性期患者在使用抗菌药物的同时,应用镇咳、祛痰药物。
对年老体弱无力咳痰或痰量较多的患者,应以祛痰为主,不宜选用强力镇咳药,以免抑制中枢神经加重呼吸道炎症,导致病情恶化。
危重患者应注意定时变换体位,应帮助轻轻按摩病人胸背,可以促使痰液排出。
(3)观察患者咳嗽、咳痰及气喘发作情况,观察体温、呼吸及脉搏变化,当体温超过39℃时,应给予物理降温或遵医嘱采取药物降温
1.3.2饮食护理
(1)忌食生冷、过咸、过甜、辛辣、油腻等刺激性的食品,以免加重症状;绝对禁止饮酒、吸烟,尽量远离二手烟,以减少对呼吸系统的危害。
(2)每日摄入足够的蛋白质、糖、维生素和矿物质,多食新鲜食物,忌食腌制食品,避免过硬、过烫、油炸、烟熏类食物;坚持按时进餐,避免暴饮暴食。
(3)每餐可适量多吃一些蔬菜和豆制品,如白萝卜、胡萝卜及绿叶蔬菜等清淡易消化的食物。
(4)多喝蔬果汁,蔬果汁对老年慢性支气管炎有较好疗效,不仅能止咳化痰,而且还能补充维生素与矿物质,对疾病的康复非常有益。
可以将生萝卜、鲜藕、梨子切碎绞汁,加蜂蜜调匀服用,特别对慢性支气管炎引发的热咳、燥咳疗效显著[3]。
(5)多吃一些止咳、平喘、祛痰、温肺、健脾的食品,如白果、枇杷、柚于、北瓜、山药、栗子、百合、海带、紫菜等。
(6)鼓励患者多饮水,以使痰液稀释,易于排出。
1.3.3心理护理
(1)临床护理人员应帮助患者消除思想顾虑和消极情绪,避免情绪激动、紧张、恐惧,保持乐观的心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2)让患者对疾病有更深入的了解,根据其年龄、性别和认知、接受能力,以易于接受的语言介绍慢性支气管炎的特点及治疗方法;认真回答患者提出的问题;当患者处于焦虑恐惧的心态下,要充分分析对患者有利的因素,以增强患者的安全感[4]。
(3)临床护理人员必须用心体会患者的切身感受,细心观察患者的情绪变化,应用专业化的知识、通俗化的语言,以及饱满的情绪与患者沟通,建立相互信任、相互配合的医患关系,疏解患者的不安情绪,给患者以强有力的精神支持。
1.3.4健康指导
(1)由于患者发热、咳嗽、痰多且粘稠,咳嗽剧烈时可引起呕吐,故要保持口腔卫生,以增加舒适感,增进食欲,促进毒素的排泄。
应在晨起、餐后、睡前漱洗口腔。
(2)避免吸入烟雾、粉尘和刺激性气体,生活在空气清新、温度湿度适宜、阳光充足的环境中,注意防寒避暑。
(3)避免呼吸道感染,常用肥皂或洗手液洗手,合理进行疫苗接种,避免去人多拥挤的地方,避免接触呼吸道感染的患者。
(4)处于缓解期的老年患者,应当做适当的体育锻炼,以提高机体的免疫能力和心、肺的贮备能力。
2.结果
2.1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对比
采取上述护理措施及健康指导后,观察组有17例患者取得明显疗效,显效率为89.5%;对照组有11例患者取得明显疗效,显效率为57.9%。
观察组治疗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二者相较具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0.05),详见表1。
2.2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对比
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为94.7%(18/19),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3.1%(12/19),二者对比具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0.05),详见表2。
3.讨论
我们通过分析临床资料得出结论:慢性支气管炎与老年朋友们的不良生活习惯关系密切。
因此,我们本着预防重于治疗的原则,重点围绕以下四个方面对老年朋友进行健康指导。
一要养成规律的生活习惯,包括定时睡眠、早睡早起和适当的锻炼。
患慢性支气管炎的老人时常由于病痛、精神抑郁等原因扰乱正常生活节奏,而不规律的生活又会加重病情,造成恶性循环。
要保持规律的生活,关键在于自身精神状态的调节,这样将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要摒弃不良习惯。
慢性支气管炎患者不但要戒烟,而且还要避免被动吸烟,因为烟中的化学物质如焦油、尼古丁、氰氢酸等,可作用于植物神经,引起支气管的痉挛,从而增加呼吸道阻力;还可能损伤支气管粘膜上皮细胞及其纤毛,使支气管粘膜分泌物增多,降低肺的净化功能,易引起病原菌在肺及支气管内的繁殖,导致慢性支气管炎的发生[5]。
另外还有些不好的习惯,如饮浓茶、喝咖啡、吃过辣过咸过甜的食物、长时间不出家门等,也容易使呼吸系统的功能变得脆弱、敏感,给病毒和细菌以可乘之机。
三要通过适度的体育锻炼增强体质,提高呼吸道的抵抗力。
老年朋友可以根据自身体质选择适宜的运动,如保健操、太极拳等项目,坚持锻炼,能提高机体抗病能力,活动量以无明显气急、心跳加速及过分疲劳为度。
四要重视自我保护。
在气候变化和寒冷季节,注意及时添减衣服,避免受凉感冒,预防流感。
同时还要注意观察病情变化,掌握发病规律,以便事先采取措施。
如老年朋友出现呼吸困难,嘴唇、指甲发紫,下肢浮肿,神志恍惚,嗜睡,要及时到医院治疗。
总之,临床护理人员必须针对不同的患者、不同的病症,积极探索系统化、科学化、规范化的预防护理措施,不断学习掌握相关的新理论、新技术、新方法,以更加优质的护理服务助力老年朋友们的康复。
参考文献:
[1]张春艳.老年慢性支气管炎患者的护理体会[J].中国保健营养,2017,27(23):251.
[2]张银枝.老年慢性支气管炎患者的护理[J].饮食保健杂志,2017,4(17):147.
[3]吴文晶.健康教育护理干预在老年慢性支气管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J].健康必读杂志,2018,(,5):100.
[4]姜亮亮.老年慢性支气管炎的观察和护理[J].中国保健营养杂志,2017,27(26):207-208.
[5]唐诗琴.老年病人的慢性支气管炎如何管理[J].饮食保健杂志,2017,4(25):124-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