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中国地理华北区
- 格式:ppt
- 大小:1.38 MB
- 文档页数:21
中国地理大区与省份中国是一个广袤的国家,拥有丰富多样的地理特征和各具特色的地理大区。
这些地理大区又由不同的省份组成,每个省份都有其独特的地理特征和文化底蕴。
本文将对中国的地理大区和省份进行介绍,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中国的地理与文化多样性。
一、华北地理大区华北地理大区位于中国北方,包括北京、天津、河北、山西和内蒙古等省份。
这个地区地势较为平坦,气候类型多样,既有寒冷干燥的气候,也有温润湿润的气候。
华北地区的农业发达,以种植小麦、玉米等粮食作物为主。
此外,这个地区还有众多的历史名胜古迹,如北京的故宫、长城等,吸引了众多游客。
二、东北地理大区东北地理大区位于中国东北部,包括辽宁、吉林和黑龙江等省份。
这个地区地势较为起伏,气候寒冷且多雨雪,森林资源丰富。
东北地区是中国重要的工业基地,以煤炭、石油、铁矿等矿产资源为支撑,拥有许多重要的工业城市,如沈阳、大连和哈尔滨等。
同时,东北地区还有丰富多样的民族文化,如满族、朝鲜族等。
三、华东地理大区华东地理大区位于中国的东部沿海地区,包括上海、江苏、浙江、安徽、福建和山东等省份。
这个地区地势起伏较为平缓,气候温和湿润。
华东地区是中国最为发达的地区之一,经济发展较快,拥有许多重要的经济中心和商业城市,如上海、南京、杭州等。
此外,华东地区还拥有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如苏州园林、黄山等,吸引了大量游客。
四、华南地理大区华南地理大区位于中国南方沿海地区,包括广东、广西、海南和香港、澳门等省份。
这个地区地势复杂多样,既有丘陵和山地,也有平原和海岸线。
华南地区气候温暖湿润,雨量充沛,是中国最重要的农业和园林产区之一。
此外,华南地区还有众多的旅游资源,如桂林山水、珠江三角洲等。
五、西南地理大区西南地理大区位于中国的西南部,包括四川、云南、贵州和西藏等省份。
这个地区地势复杂多样,山地和高原区域占了很大比例。
西南地区气候温和湿润,年降雨量较多。
西南地区是中国著名的旅游胜地,拥有壮丽的自然风光,如九寨沟、玉龙雪山等。
华北地区是指哪几个省
华北指:河北省、山西省、北京市、天津市和内蒙古自治区的部分地区。
中国六大地理区分别是东北、西北、华北、西南、中南、华东。
东北:辽宁省、吉林省、黑龙江省和内蒙古东部(即“东五盟”,锡林郭勒盟、呼伦贝尔市、兴安盟、通辽市、赤峰市)
西北:陕西、青海、甘肃、新疆、宁夏
华北:河北省、山西省、北京市、天津市和内蒙古自治区的部分地区。
西南:四川省、云南省、贵州省、重庆市及西藏自治区共三省一市一区
中南:河南省、湖北省、湖南省、广东省、海南省和广西壮族自治区。
华东:中国东部6省1市所在的区域,包括江西省、江苏省、浙江省、安徽省、福建省、山东省和上海市。
其他:港,澳,台。
高二地理华北地区知识点华北地区是中国的重要经济区之一,位于我国的华北平原,地理条件独特,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
以下是关于华北地区的一些地理知识点。
一、地理位置和行政区划华北地区位于中国的北部,东临渤海,西依太行山脉,南接黄河,北界内蒙古。
华北地区包括北京市、天津市、河北省、山西省以及内蒙古自治区的部分地区。
二、地形和地势1. 北部地形:主要以草原和沙漠为主,地势较为平坦,大部分为内蒙古自治区的草原地带和阴山以北地区。
2. 中部地形:太行山脉贯穿中部地带,形成了一道天然的屏障,使得华北平原与山区分隔开来。
3. 华北平原:太行山以东为华北平原,地势较为平坦,是华北地区的主要农业生产区。
三、气候特点1. 大陆性气候:由于华北地区位于中国大陆腹地,其气候主要受大陆性气候影响,具有寒冷干燥的冬季和炎热潮湿的夏季特点。
2. 明显的季风影响:夏季受到东南季风的控制,带来充沛的降水;冬季则受到西北季风影响,风力较大且干燥。
四、资源特点1. 煤炭资源:华北地区储量丰富,是中国主要的煤炭产区之一。
2. 城市资源:北京、天津等大中城市集聚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资源,是华北地区的经济中心。
3. 农业资源:华北平原的肥沃土地和充足的水资源,为农业发展提供了良好条件。
五、经济发展1. 工业经济:华北地区工业发达,以煤炭、钢铁、化工等为主要产业。
2. 农业经济:华北平原是中国重要的粮食生产区,主要种植小麦、玉米等作物,养殖畜禽业也很发达。
3. 服务业:随着城市化的进程,华北地区的服务业迅速发展,金融、教育、医疗等行业蓬勃兴起。
六、环境问题1. 水资源短缺:受气候和人口压力影响,华北地区的水资源日益紧张,严重制约了地区的发展。
2. 大气污染:工业化进程过程中大量排放的废气和颗粒物使得华北地区遭受严重的大气污染问题。
3. 土地沙化:北方草原和沙漠地区存在大面积的土地沙漠化问题,对当地的生态环境造成威胁。
总结:华北地区地理条件独特,资源丰富,经济发展迅速。
中国地理分区——华北区1.自然地理概况(1)地形和气候华北的北西南三面有山地环绕(北有燕山、西依太行山和伏牛山、南为大别山);东部有山东丘陵;广阔的黄淮海平原则由山麓至滨海形成三大平原地带:①山前洪积-冲积平原;②冲积平原;③滨海平原。
华北区属暖温带半湿润、湿润气候,四季分明,光热资源充足,降水集中夏季,雨热同季。
≥10℃积温4000~4800℃,由北向南、由高地向低地逐渐增加,大部分地区两年三熟和一年两熟。
广大的平原地貌与雨热同季的气候,为本区提供了优越的农业自然资源条件;但地表排水不畅、盐土广布以及春旱夏涝,是本区旱涝灾害、土地次生盐渍化和农业生产不稳的主要原因。
华北地区水盐运动的特征是春秋返盐、夏季淋盐,冬季相对稳定。
(2)土地覆盖与土地利用①土地覆盖:植被类型为温带落叶阔叶林,土壤类型为棕壤。
②土地利用:耕地占绝对优势,林牧用地少,城乡居民点和道路用地所占比例较大。
(3)人口、资源与经济①人口:中国人口最稠密地区之一。
北京和天津都属世界最稠密的都市之列,河南与山东人口较多,黄淮海平原是中国人口密度最大的地区。
②资源:光热资源充足,降水偏少而集中;平原耕地多;水资源时空分配不均,而且水少土多,组合不平衡;矿产资源种类多,组合条件好,但优势矿产不明显;海洋资源和旅游资源十分丰富。
③经济:具有完整的工业体系,是中国重要工业基地;是中国最大的冬小麦生产基地、最大的棉花生产基地和第二大玉米生产基地;本区交通发达,北京是全国铁路、公路和航空运输中心;大城市集中。
2.首都经济圈首都经济圈是以北京为中心,京津唐地区为核心区、冀鲁豫晋为腹地的特定经济区域,具体包括:京津唐、京津冀、环渤海、环渤海外环。
(1)京津冀地区:北京是中国政治中心和文化中心,中国经济指挥中心。
天津是中国北方重要通商口岸,北京的海上门户,居于环渤海的中心区位。
河北地理位置,一是东临渤海,二是环绕京、津,具有良好的区位优势。
京津唐是京津冀地区的经济核心区,也是全国工业基地和超大城市群。
中国七大地理分区
中国通常划分为七大地理分区:华东地区、华南地区、华北地区、华中地区、西南地区、西北地区、东北地区。
华东——江苏省、浙江省、安徽省、福建省、江西省、山东省和上海市、台湾省。
华南——广东省(包括东沙群岛)、广西省、海南省(包括南海诸岛)、香港和澳门特区。
华北——河北省、山西省、北京市、天津市和内蒙古自治区的部分地区。
华中——湖北省,湖南省,河南省,华中地区的区域中心城市为武汉。
东北——辽宁省、吉林省、黑龙江省,或说东北四省区(包括内蒙古东部)
西南——四川省、云南省、贵州省、重庆市、西藏自治区的大部以及陕西省南部(陕南地区)。
西北——宁夏回族自治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及青海、陕西、甘肃三省之地。
感谢您的阅读,祝您生活愉快。
5.方茴说:“那时候我们不说爱,爱是多么遥远、多么沉重的字眼啊。
我们只说喜欢,就算喜欢也是偷偷摸摸的。
”6.方茴说:“我觉得之所以说相见不如怀念,是因为相见只能让人在现实面前无奈地哀悼伤痛,而怀念却可以把已经注定的谎言变成童话。
”7.在村头有一截巨大的雷击木,直径十几米,此时主干上唯一的柳条已经在朝霞中掩去了莹光,变得普普通通了。
8.这些孩子都很活泼与好动,即便吃饭时也都不太老实,不少人抱着陶碗从自家出来,凑到了一起。
9.石村周围草木丰茂,猛兽众多,可守着大山,村人的食物相对来说却算不上丰盛,只是一些粗麦饼、野果以及孩子们碗中少量的肉食。
中国七大地理区:华东·华南·华北·华中·西南·西北·东北各大区管辖区域(以现省级行政区域名称记)东北:黑吉辽华北:京津冀晋内蒙华东:苏鲁浙闽赣皖沪西北陕宁疆青甘西南:藏云贵川渝中南:豫鄂湘粤桂琼其他:港,澳,台华南地区华南地区指:中国南部地区,简称华南。
华南三省(区)一市包括:广东省,海南省,广西壮族自治区广义上的华南地区还包括福建省中南部,江西南部,湖南南部(衡阳、永州、郴州),台湾,香港,澳门。
华中华中,地区名。
在自然地理上狭义指中国秦岭、淮河西部,南岭以北,巫山、雪峰山以东的长江流域地区。
行政上包括湖北省、湖南省、河南省。
广义华中还包括陕西、山西、甘肃东部、宁夏、内蒙古南部、四川东部、华中或华中地区,中国传统的地理大区,或称“中部地区”。
在中华民国时代,一般华中地区指长江流域的七省四市。
华中四市包括:上海市,南京市,汉口市(今武汉市)和重庆市5.方茴说:“那时候我们不说爱,爱是多么遥远、多么沉重的字眼啊。
我们只说喜欢,就算喜欢也是偷偷摸摸的。
”6.方茴说:“我觉得之所以说相见不如怀念,是因为相见只能让人在现实面前无奈地哀悼伤痛,而怀念却可以把已经注定的谎言变成童话。
”7.在村头有一截巨大的雷击木,直径十几米,此时主干上唯一的柳条已经在朝霞中掩去了莹光,变得普普通通了。
中国地理——华北地区一、区域特征和知识梳理(1)位置:32°N~40°N, 114°E~120°E Array(2)范围:燕山以南,淮河以北,太行山以东,濒临渤海和黄海。
地跨冀、鲁、豫、苏、皖、京、津五省二市。
(3)地形:①我国第二大平原;②海拔多在50米以下,地面平坦地势:西高东低(4)地貌及成因: 西部——缓斜平原;缓斜平原以东——冲积低平原(主体部分);滨海平原,外力作用以流水堆积为主。
(5)河流及水文特征:海河、黄河、淮河。
外流河,水量较小,汛期较短,河流含沙量大,结冰期较短。
黄河上游河套河段和下游山东河段发生凌汛现象。
黄河下游为地上河,河流水补给地下水。
(6)气候:温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
属暖温带地区,半湿润地区,降水量在400~800mm之间,集中于7、8月之间。
植被:温带落叶阔叶林(7)资源: 矿产:河北:华北油田,开滦、峰峰煤田,迁安、武安的铁矿,长芦盐场山东:胜利油田,兖州的煤,招远的黄金河南:中原油田,平顶山煤田江苏:徐州煤田,安徽:淮北煤田旅游:泰山,故宫,颐和园,天坛,十三陵,龙门石窟、承德避暑山庄.(8)农业生产: 优势:雨热同期,地势低平,光照充足,温差大制约因素:旱涝,风沙,盐碱主要农作物:冬小麦(秋播夏收),棉花。
两年三熟或一年两熟。
暖温带水果:苹果、梨、桃、柿(11)自然灾害:气象:旱涝、风沙、寒潮;地质:地震、滑坡、泥石流(12)国土整治方向——中低产田的综合治理。
1.黄淮海平原发展农业的三大障碍:旱涝,盐碱,风沙。
3.盐碱地的治理开发(北丘洼)土壤水盐运动的特征:春秋返盐,夏季淋盐,冬季盐分相对稳定。
核心:以治水为中心,完善排灌系统。
改造盐碱地的关键:使土体脱盐。
二、试题分析下图为“我国某地区1月、7月等温线图”。
读下图,回答1~3题。
1.造成甲、乙两地1月等温线闭合且数值低于周边的主要因素是( )A .纬度位置B .地形C .人为因素D .距海远近2.影响7月等温线分布的主要因素是( )A .纬度位置、地形B .地形、海陆差异C .人为因素、海陆差异D .纬度位置、人为因素3.下列四组地方,气温年较差相差最大的是 ( )A .甲地、黄河口附近B .石家庄附近、黄海沿岸C .丙地、乙地D .甲地、丁地4.根据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中国地区区域划分:华东、华南、华中、华北、西北、西南、东北、台港澳地区中国具体的区域划分:1、华东地区(包括山东、江苏、安徽、浙江、福建、上海);2、华南地区(包括广东、广西、海南);3、华中地区(包括湖北、湖南、河南、江西);4、华北地区(包括北京、天津、河北、山西、内蒙古);5、西北地区(包括宁夏、新疆、青海、陕西、甘肃);6、西南地区(包括四川、云南、贵州、西藏、重庆);7、东北地区(包括辽宁、吉林、黑龙江);8、台港澳地区(包括台湾、香港、澳门)。
华东地区:中国东部地区的简称。
“华东六省一市"包括:山东省,江苏省,安徽省,浙江省,江西省,福建省(台湾省)和上海市。
华南地区:中国南部地区的简称。
华南三省(区)包括:广东省,海南省和广西壮族自治区。
广义上的华南地区还包括福建省中南部,台湾、香港、澳门。
华中地区:中国中部地区的简称。
包括:河南省,湖北省,湖南省。
华北地区:北京市,天津市,河北省,山西省,内蒙古自治区的一部分西北地区:中国西北地区是中国西北内陆的一个区域,地理上包括黄土高原西部,渭河平原,河西走廊青藏高原北部内蒙古高原西部,柴达木盆地,和新疆大部的广大区域。
通常简称" 西北”。
西北五省区包括:陕西省、甘肃省、青海省、宁夏回族自治区和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西南地区:中国西南地区包括中国西南部的广大腹地,地理上包括青藏高原东南部,四川盆地和云贵高原大部。
西南四省(区)一市包括:四川省、云南省、贵州省、西藏自治区和重庆市。
目前中国有34个省级行政区,即4个直辖市、23个省、5个自治区、2个特别行政区。
截至2004年12月31日,全国县级以上行政区划共有:23个省,5个自治区,4个直辖市,2个特别行政区;50个地区(州、盟)661个市,其中:直辖市4个;地级市283个;县级市374个;1636个县(自治县、旗、自治旗、特区和林区);852个市辖区。
总计:省级34个,地级333个,县级2862个。
中国地理---华北地区一、地理位置及范围1. 在图中画出如下经纬线:32°N 、40°N ,114°E 、120°E2. 华北地区的位置:以南,以北。
二、自然地理特征1地形(1)在右图中填出:①主要山脉;②主要平原;③主要高原;④主要丘陵。
(2)为什么黄河对于塑造华北平原贡献最大?2、气候3、土壤:4、水文:本区河流属于外流河,主要河流有、、 ;河流水文特征:水量较小,汛期较短,河流含沙量大,结冰期较短。
黄河上游河套河段和下游山东河段发生凌汛现象,黄河下游为地上河,水补给水。
5、自然资源(1)华北地区丰富的矿产资源有。
最缺乏的是资源,原因是:(2)华北地区丰富的海洋资源是,著名的有场,成因是:三、人文地理特征1、农业①主要的农作物及分布:主要粮食作物有 ,主要经济作物有 ,主要水果有。
主要的商品棉基地、。
②农业熟制,耕地类型。
③评价华北平原发展农业生产的条件。
④华北平原发展农业的三大生态问题、、。
【区域国土整治案例:华北平原中低产田的治理】华北平原______、_______、________危害严重,中低产田相对集中。
中低产田:涝洼地、盐碱地、风沙干旱地、水土流失地、红壤贫瘠地A.分析华北平原春旱形成的原因及解决的措施。
B.华北平原洪涝灾害严重,形成的原因是什么?如何防御?C.华北平原春季风沙危害严重,形成的原因有哪些?防治沙尘天气的措施有哪些?D.盐碱地的治理与开发(1)分析盐碱地形成的条件:(2)水盐运动规律:(3)盐碱化的治理措施E.低湿地的治理(1)低湿地的治理原则:(2)治理模式:(3)这种治理模式的优点:2、工业华北地区的工业基地,地位,该工业基地形成的区位条件:该工业基地发展的不利条件,主要工业城市、、。
3、交通华北地区的交通主要以____________为主,在地区交通图中填写铁路线名称和铁路枢纽。
【巩固练习】1、根据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华北、华南、华东、华中是按照中国地理大区划分的。
1、华东地区包括山东、江苏、安徽、浙江、福建、上海市2、华南地区包括广东、广西、海南3、华中地区包括湖北、湖南、河南、江西4、华北地区包括北京、天津、河北、山西、内蒙古拓展资料1、华北地区1949~1954年曾为一级行政区域。
主要有丘陵、平原、山地三个地形带。
属典型的暖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
面积125.5万平方千米。
1990年全区人口1.32亿。
汉族为主,有蒙古、回、满等少数民族。
是中国煤炭资源最丰富的地区,铁矿储量占全国1/4,有丰富的石油、天然气。
区内工农业均较发达,是中国最大的能源工业基地、重要的钢铁基地和棉花基地。
2、华南地区属热带、南亚热带气候。
地理位置优越,交通运输发达,经济基础较好。
是中国经济建设的前沿,对外开放的窗口。
拥有丰富的土地、水、气、生物、矿产和旅游资源,有较好的工业和商业外贸基础。
3、华东地区1950~1954年曾为一级行政区域。
地形以丘陵、盆地、平原为主。
属亚热带湿润性季风气候。
面积79.47万平方千米。
1990年人口3.32亿,占全国29.0%。
1990年国民生产总值5681.98亿元,占全国32.2%;国民收入4888.19亿元,占全国33.9%(以上数字均不包括台湾省)。
全区自然环境条件优越,物产资源丰富,商品生产发达,工业门类齐全,是中国综合技术水平较高的经济区。
轻工、机械、电子工业在全国占主导地位。
铁路、水运、公路、航运四通八达。
是中国经济文化发达地区之一。
4、华中地区在自然地理上指中国秦岭、淮河以南,南岭以北,巫山、雪峰山以东长江流域。
包括湖北省、湖南省、江西省和河南省、安徽省、江苏省的部分地区。
华北地区概况华北地区,为中国七大地理分区之一(华东地区、华南地区、华中地区、华北地区、西北地区、西南地区、东北地区),位于北纬32°—42°之间,东经110°----120°,具体范围为大兴安岭以西、青藏高原以东,内蒙古高原以南,秦岭淮河以北,东临渤海和黄海。
西邻青藏高原,东濒黄、渤二海。
北与东北地区、内蒙古地区相接。
大致以≥10℃积温3200℃(西北段为3000℃)等值线、1月平均气温-10℃(西北段为-8℃)等值线为界。
基本信息政治上、版图上的华北地区包括北京市、天津市、河北省、山西省;内蒙古自治区中部即鄂尔多斯、乌兰察布市、包头市、巴彦淖尔市、乌海市和呼和浩特市等盟(市)。
版图地理、气候地理意义的华北指的是包括黄土高原,南起秦岭—淮河,北至长城以南的广大地区[1]。
其中,华北平原是黄河,淮河,海河三大河系冲积平原,西起太行山,东至渤海黄海。
泛指中国北方地区。
人文意义上的中国华北地区位于中国除中国最南部外的北方,即除广东、广西、海南、福建中南部、海南、云南最南部、香港、澳门、台湾等和划归上述省区管辖的临近海岛外的北方省市,比如云南、贵州、重庆、四川、广泛使用北方方言(和西南官话大致相同)。
华北的行政区划,包括北京市,天津市,山西省、河北省。
山西省和陕西省中北部属黄土高原。
内蒙古西部属草原沙漠地区,气候严寒干旱,和地理意义的气候学华北不是一个概念。
地理上的气候学的现代华北为“暖温带半湿润大陆性气候”,四季分明,光照充足;冬季寒冷干燥且较长,夏季高温降水相对较多,春秋季较短。
但华北平原的热量和雨水明显多于黄土高原。
华北的土壤皆为河流冲积黄色旱作类型,是我国小麦的主产区。
华北是中华民族的发源地,我国的政治文化中心。
[2]地理位置从丹东、阜新、彰武、围场、张北、右玉、榆林、定边,中宁至乌鞘岭一线,此线以南大部分属暖温带,作物二年三熟,黄土广泛分布。
华北地区的西界,自乌鞘岭以南沿祁连山东麓、洮河以西至白龙江,大致以3000米等高线与青藏高原相接。
中国地区区域划分:华东、华南、华中、华北、西北、西南、东北、台港澳地区中国具体的区域划分:1、华东地区(包括山东、江苏、安徽、浙江、福建、上海);2、华南地区(包括广东、广西、海南);3、华中地区(包括湖北、湖南、河南、江西);4、华北地区(包括北京、天津、河北、山西、内蒙古);5、西北地区(包括宁夏、新疆、青海、陕西、甘肃);6、西南地区(包括四川、云南、贵州、西藏、重庆);7、东北地区(包括辽宁、吉林、黑龙江);8、台港澳地区(包括台湾、香港、澳门)。
华东地区:中国东部地区的简称。
"华东六省一市"包括:山东省,江苏省,安徽省,浙江省,江西省,福建省(台湾省)和上海市。
华南地区:中国南部地区的简称。
华南三省(区)包括:广东省,海南省和广西壮族自治区。
广义上的华南地区还包括福建省中南部,台湾、香港、澳门。
华中地区:中国中部地区的简称。
包括:河南省,湖北省,湖南省。
华北地区:北京市,天津市,河北省,山西省,内蒙古自治区的一部分西北地区:中国西北地区是中国西北内陆的一个区域,地理上包括黄土高原西部,渭河平原,河西走廊青藏高原北部内蒙古高原西部,柴达木盆地,和新疆大部的广大区域。
通常简称"西北"。
西北五省区包括:陕西省、甘肃省、青海省、宁夏回族自治区和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西南地区:中国西南地区包括中国西南部的广大腹地,地理上包括青藏高原东南部,四川盆地和云贵高原大部。
西南四省(区)一市包括:四川省、云南省、贵州省、西藏自治区和重庆市。
目前中国有34个省级行政区,即4个直辖市、23个省、5个自治区、2个特别行政区。
截至2004年12月31日,全国县级以上行政区划共有:23个省,5个自治区,4个直辖市,2个特别行政区;50个地区(州、盟);661个市,其中:直辖市4个;地级市283个;县级市374个;1636个县(自治县、旗、自治旗、特区和林区);852个市辖区。
总计:省级34个,地级333个,县级2862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