级配碎石褥垫层施工工艺
- 格式:doc
- 大小:32.00 KB
- 文档页数:5
级配碎石垫层施工工艺及方法1. 级配碎石垫层的基本概念嘿,大家好,今天咱们聊聊一个在道路工程中至关重要但又常被忽略的部分——级配碎石垫层。
别看它名字长得吓人,其实说白了就是一层“有讲究”的碎石子铺在地基上,让道路更结实,使用寿命更长。
就像咱们穿鞋子一样,鞋垫很重要,对吧?这碎石垫层就类似于路面的“鞋垫”,它的作用就是提供一个坚实的基础,让上面的路面更稳固,不容易出问题。
2. 施工工艺详解2.1 准备阶段首先,准备阶段是整个施工的开端。
搞清楚这一步就能省不少麻烦。
第一步,得清理施工现场,确保地面上没有什么杂物,像石块、树枝这些都得清理干净。
想象一下,如果你在一块不平的地上铺地毯,那地毯肯定会皱巴巴的,对吧?所以,地面要尽量平整。
接着,咱们还得进行基础土的处理,如果土质不好,可能得加点水泥或其他固化材料来增强土壤的稳定性。
这个过程就像是给地面做一次“美容”一样。
2.2 碎石的选择与铺设好啦,接下来就是选碎石啦。
选择碎石的时候,可得花点心思。
这些碎石子大小要适中,要确保它们能良好地相互咬合。
大了小了都不行,得符合设计的要求。
碎石的级配就像是调配一道美味的菜肴,得有个好的配方。
常见的碎石有两种,一种是粗的,一种是细的。
粗碎石用来打基础,细碎石用来填缝,确保石子之间能紧密结合,形成稳定的结构。
铺设时,碎石要均匀地撒在准备好的地基上,尽量保持厚度一致。
然后,用夯实机把碎石夯实,这一步就像是把面团搅拌均匀一样,目的是为了让碎石层更结实,减少空隙。
夯实的过程要细致,这样才能保证整个垫层的稳定性。
夯实机的使用,就像是给路面做了一次“按摩”,把石子压得更服帖,更坚固。
3. 常见问题及解决方法3.1 常见问题施工过程中,有几个常见的小问题值得注意。
比如,碎石的厚度不均,或者夯实不够,可能导致路面出现沉降。
像这种情况就像是你家房子地基不稳,一样容易出问题。
还有就是雨天施工,这可不行。
雨水会让碎石变得湿漉漉的,影响施工效果,甚至导致整个垫层的稳定性下降。
公路级配碎石垫层工艺流程一、啥是级配碎石垫层。
级配碎石垫层呢,就是在公路的路面结构里起着很重要作用的一个部分。
就好比是给公路打个坚实的基础,就像咱们盖房子要先打好地基一样。
这个垫层是由不同大小颗粒的碎石按照一定比例混合而成的,这些碎石就像一个个小小的卫士,组合在一起守护着公路。
二、材料准备。
1. 碎石的选择。
咱得选好碎石呀。
不是随随便便哪种碎石都可以的呢。
这些碎石要质地坚硬,不能是那种一捏就碎的软骨头哦。
而且呢,要有不同的粒径,就像一家人有大人有小孩一样,大粒径的、中粒径的和小粒径的碎石都得有,这样才能按照合适的比例搭配起来。
2. 其他材料。
有时候还会用到一些石屑或者砂之类的材料。
这些材料就像是给碎石这个大家庭里加点小调料,让它们之间的结合更加紧密。
三、测量放线。
这一步可重要啦。
就像给公路画个蓝图一样。
施工人员得拿着测量仪器,在施工的地方精确地确定好垫层的范围、厚度这些关键的参数。
要是这一步没做好,那后面的施工就像没头的苍蝇一样乱撞啦。
这个工作得非常细心,哪怕有一点点偏差,可能都会影响到整个公路的质量呢。
四、基底处理。
在铺级配碎石垫层之前,基底得处理干净。
基底就像是公路的床,如果床上有杂物或者不平整,那睡在上面肯定不舒服,公路也一样呀。
要把基底上的垃圾、浮土之类的东西都清理掉,而且还要保证基底是平整的。
如果基底有坑洼的地方,还得填补平整,就像给脸上的痘痘填平一样。
五、拌制级配碎石。
1. 比例确定。
这个比例可是有讲究的。
大粒径、中粒径和小粒径的碎石还有那些石屑或者砂的比例要恰到好处。
这就像做菜一样,盐放多了太咸,放少了没味,比例对了,级配碎石的性能才好。
2. 搅拌。
把选好的材料按照确定好的比例放到搅拌机里搅拌。
搅拌机就像一个大厨师的锅,在里面把这些材料充分地搅拌均匀。
这个搅拌的过程得持续一段时间,确保每一粒碎石都能和其他材料亲密接触,这样出来的级配碎石才合格。
六、运输。
搅拌好的级配碎石要运到施工现场。
级配碎石垫层施工工艺及方法爱问范本1:级配碎石垫层施工工艺及方法爱问一:工艺概述级配碎石垫层是道路建设中的一项重要工艺,其作用是为上层路面提供稳定的基础支撑和排水兼顾的功能。
二:材料准备1. 施工材料:- 碎石料:选用石子直径范围在5mm至40mm之间的级配碎石;- 水泥:按照设计要求选用适当等级的水泥;- 碎石垫层专用胶凝材料:根据设计要求选用适当种类的胶凝材料。
2. 设备和工具:- 碎石机:用于碎化原始石块;- 搅拌机:用于拌合水泥和级配碎石;- 平地机:用于平整碎石垫层。
三:施工流程1. 场地准备:- 清理施工场地;- 围护施工区域,确保安全施工。
2. 碎石垫层施工:- 施工前预热设备;- 将级配碎石均匀铺设在施工区域;- 使用搅拌机进行水泥和碎石的拌合;- 将拌合好的混凝土倒入碎石上;- 使用平地机将碎石垫层进行平整。
3. 施工完成后处理:- 清理施工现场;- 安排工人进行巡视,及时处理施工中的问题;- 做好施工记录和整理资料。
四:施工注意事项1. 碎石垫层应根据设计要求控制厚度和稳定性;2. 施工过程中应注意碎石的清洗,确保无泥土、杂质等;3. 使用设备和工具时,注意安全操作,避免事故发生;4. 每个施工工序完毕后,要及时清理工作场地。
附件:无法律名词及注释:1. 基础支撑:指道路路面下部结构的一部分,用于分散并承担上层荷载。
2. 排水兼顾:指碎石垫层在提供基础支撑的同时,能够有效排水,避免积水影响路面使用。
---范本2:级配碎石垫层施工工艺及方法爱问一:工艺概述级配碎石垫层是道路建设中的一项重要工艺,其作用是为上层路面提供稳定的基础支撑和排水兼顾的功能。
二:材料准备1. 施工材料:- 碎石料:选用石子直径范围在5mm至40mm之间的级配碎石;- 水泥:按照设计要求选用适当等级的水泥;- 碎石垫层专用胶凝材料:根据设计要求选用适当种类的胶凝材料。
2. 设备和工具:- 碎石机:用于碎化原始石块;- 搅拌机:用于拌合水泥和级配碎石;- 平地机:用于平整碎石垫层。
级配砂石褥垫层施工方案一.定位放线:1.放线仪器:水准仪、经纬仪、全站仪、钢卷尺(50m、5m)2、放线工艺:(1)高程引测:采用水准仪依据B2点引测水准点抄平标高。
(2)工程定位放线:采用全站仪、经纬仪及钢尺依据B2、点引测坐标值,将工程特征点精确定位。
(3)控制点引测完毕后进行固定并妥善保护,确保在施工过程中控制桩不被磕碰,在施工过程中要经常对控制桩进行校核,当发现移动现象要经过技术人员复核确定桩位。
3、质量要求:控制桩测设:根据建(构)筑物的主轴线设控制桩,各建(构)筑物不应少于4个。
平面控制桩精度:应符合二级导线的精度要求高程控制桩精度:应符合三等水准的精度要求。
二.人工配合机械清理桩间土1.首先将基槽内多余的土方清运出基槽,将槽底整平,根据桩的位置在基槽内用白灰撒出每根桩的位置,并确定不同开挖高度的桩的位置。
2、机械开挖:考虑到现场的实际情况,桩间净距750mm,桩间土的开挖采用铲宽为500mm的小型挖掘机自北向南启临近墙面侧向另一侧按行进行开挖。
开挖过程中派专人看护,注意挖掘机不要碰触桩头。
开挖时沿两排桩的中心线进行开挖,每边留125mm土方进行人工清理Pl各槽底预留的200mm机械无法开挖的土方人工开挖并随时运走。
3、开挖过程中自卸汽车均不得靠近已开挖处的搅拌桩边缘。
三.人工破桩头1.土方清理完毕后使用切割机配合风镐将高出的桩头破除,破除桩头时注意桩的标高,并预留出做低应变试验的桩,后浇带处的标高要控制好。
2、桩头破除完毕后,将桩头表面的土清理干净,准备验槽。
四、级配砂石褥垫层1.砂石应选用天然级配料,砂子与石子的级配比例是3:7,回填前首先要进行充分的拌合,铺筑的砂石应级配均匀。
2、铺筑后如发现砂窝或石堆等现象,应将该处的砂子和石子挖出,分别填入级配好的砂石料。
3、铺筑级配砂石在夯实前,应根据砂石料的含水率及天气状况进行适当的洒水,以保持砂石的最优含水率,一般为8%~12%。
4、采用蛙式打夯机进行打夯时,要保持一夯压半夯,全面夯实,夯实遍数不少于4遍。
第1篇一、前言级配碎石垫层作为一种常用的路基施工材料,广泛应用于公路、铁路、机场、港口等基础设施工程中。
其施工质量直接影响着工程的安全性和使用寿命。
本方案针对级配碎石垫层的施工进行了详细的规划,旨在确保施工质量,提高施工效率。
二、施工准备1. 工程概况根据工程图纸和现场实际情况,确定级配碎石垫层的厚度、宽度、长度等参数。
2. 材料准备(1)级配碎石:根据设计要求,选择符合国家标准的级配碎石,其粒径、级配应符合设计要求。
(2)砂:采用中粗砂,粒径小于5mm,含泥量不大于3%。
(3)水泥:采用普通硅酸盐水泥,强度等级不低于32.5MPa。
(4)水:水质应符合国家标准。
3. 施工设备(1)挖掘机:用于开挖路基,清理杂物。
(2)装载机:用于运输级配碎石、砂、水泥等材料。
(3)推土机:用于平整路基,铺设级配碎石垫层。
(4)压路机:用于碾压级配碎石垫层,确保密实度。
(5)洒水车:用于洒水,保持路基湿润。
(6)测量仪器:用于测量路基标高、宽度、长度等参数。
4. 施工人员根据工程规模,配备足够的施工人员,包括技术人员、施工人员、质检人员等。
三、施工工艺1. 路基处理(1)清除路基表面的杂物、杂草、树根等,确保路基平整。
(2)对路基进行测量,确定路基标高、宽度、长度等参数。
2. 级配碎石垫层铺设(1)根据设计要求,计算级配碎石垫层的厚度、宽度、长度。
(2)使用挖掘机开挖路基,将级配碎石、砂、水泥等材料运至路基。
(3)使用推土机将级配碎石、砂、水泥等材料均匀铺设在路基上。
(4)使用压路机对级配碎石垫层进行碾压,确保密实度。
3. 混合料拌和(1)将级配碎石、砂、水泥、水按设计比例混合均匀。
(2)使用拌和机进行拌和,确保混合料均匀。
4. 级配碎石垫层压实(1)使用压路机对级配碎石垫层进行碾压,确保密实度。
(2)碾压过程中,注意观察路基标高、宽度、长度等参数,确保符合设计要求。
5. 质量检测(1)对级配碎石垫层的厚度、宽度、长度、密实度等进行检测。
级配碎石垫层施工方案碎石垫层在道路、场地和铁路等工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支撑和排水作用。
为了保证垫层的质量和效果,施工方案必须科学合理、规范完善。
本文将从垫层的材料选择、施工准备、施工工艺以及验收标准等方面,对级配碎石垫层的施工方案进行详细阐述。
一、材料选择1.1 垫层碎石选用级配合理、均匀分布的碎石,应符合相应的技术规范和标准要求。
要求碎石质地坚硬、不易磨损、无脆性和易碎角,能够承受车辆荷载和工程荷载。
1.2 砼料垫层上覆砼料应选用优质的强度高、耐磨损、耐压性能好的材料,确保垫层的使用寿命和承载能力。
二、施工准备2.1 设备准备准备碾碎机、振动压路机、装载机等施工机械设备,确保施工进程的顺利进行。
2.2 人员配备组织技术熟练、经验丰富的施工人员,进行专业的施工操作和管理,确保施工质量。
三、施工工艺3.1 基础处理先对基础进行平整、整齐,清除杂物和泥土,确保垫层施工的平整度和稳定性。
3.2 填筑碎石按照设计要求和线路勾勒,逐层填筑碎石垫层,每层碎石应均匀、密实。
3.3 滚压夯实采用碾碎机和振动压路机对碎石进行滚压夯实,确保垫层的密实度和承载力。
3.4 砼料覆盖在碎石垫层表面覆盖一层砼料,经过整平、养护后形成整体坚固的垫层结构。
四、验收标准4.1 外观检验检查碎石垫层表面是否平整、无凹凸不平等情况,确保施工质量。
4.2 压实测试进行压实测试,检验垫层的密实度和承载性能是否符合设计要求。
4.3 质量验收根据工程规范和验收标准对垫层的质量进行验收,只有符合要求的垫层才能通过验收。
结语级配碎石垫层的施工方案涉及到许多环节,每一个细节的处理都会直接影响到垫层的质量和使用效果。
只有严格遵照施工方案进行施工,认真执行验收标准,才能确保碎石垫层的质量和稳定性,为工程的顺利进行提供保障。
级配碎石垫层施工工艺标准施工操作工艺1.1 工艺流程(见图1.1)图1.1 级配碎石底基层施工工艺流程1.2操作方法1.2.1 准备下承层:检查下承层的压实度、平整度、横坡度、高程、宽度等,如有表面松散、弹簧等现象必须进行处理。
1.2.2 施工放样:恢复路中线,直线每lOm,曲线每5m设一中桩,并放出边线外0.3~0.5m处指示桩,进行水平测量,按松铺系数准确标出布级配碎石的高程。
1.2.3材料准备:级配碎石最大粒径应不大于技术规范要求,级配碎石颗粒组成和塑性指数应满足技术规范要求的规定。
1.2.1配合比设计:做好混合料的试验工作,以确定不同规格碎石及石屑的掺配比例,确定混合料的最佳含水率和标准干密度,并于开工前15d报监理工程师签批。
1.2.5试验段:在正式施工前要拟定试验段方案报监理工程师签批,做好试验段以确定施工工艺、松铺系数、机械配备、人员组织、压实遍数等。
1.2.6 集料运输和掺拌:不同规格的碎石按施工段落长度和配合比分别计算数量,并分别进行堆放,然后用装载机按比例进行掺拌(石屑除外)。
1.2.7摊铺级配碎石:将掺拌好的级配碎石用自卸车按计量倒运到施工段落,用推土机按控制高程初平,平地机整平,洒水车洒水湿润。
1.2.8布石屑:画出装载机一斗所能布石屑的面积方格,人工配合装载机布石屑,有石屑一定要均匀,并设专人检查。
1.2.9 洒水调节含水率:水车洒水加湿,试验室检查含水率,保证混合料的含水率超过最佳含水率约2%~3%。
1.2.10 级配碎石拌和:用路拌机拌和,并设专人检查是否拌到底,拌和过程中紧跟压路机排压以防含水率损失。
在拌和过程中应随时检查含水率,如含水率不足应补充洒水补拌,以大于最佳含水率1%~2%为好。
1.2.11 整平:用平地机进行整平,整平时紧跟拉线检查高程、横坡,整平时应注意消除粗细集料离析现象。
高程控制要考虑压实系数的预留量。
尽量避开高温时间整平成型。
一般成型时间为早上6:00~8:00,下午16:00~20:00为宜。
级配碎石垫层施工工艺级配碎石垫层应采用级配良好的碎石,不含植物残体、垃圾等杂质,最大粒径应小于50mm。
(1)施工放样摊铺前,将路基顶面污染物清除并洒水湿润,再根据施工试验段确定松铺系数计算出松铺厚度,在中桩、边桩指示桩上作明显标记进行拉钢丝,确定好水平线。
施工放样的目的是确保施工的垫层中线偏位、宽度、厚度、标高、平整度等指标符合设计、规范要求。
放样时,按直线段10m,平曲线上5m一根桩放出垫层的中桩和边桩。
两边距离为垫层顶面宽度。
放出桩位后,用水准仪检测底垫层顶面标高。
根据路基顶面标高,计算出垫层实际厚度。
在施工过程中进行跟踪测量,确保碾压完成厚度、横坡度、高程均符合设计要求。
在已放好的桩位上,打钢钎支架挂上钢丝,并按标高值调整钢丝的高程,作为垫层施工的纵坡基线。
钢丝直径采用3mm钢丝,拉力应不小于800N,钢丝挠度不超过规定值。
钢丝每段长120m,每次两侧4根钢丝交替使用。
(2)级配碎石混合料的拌和级配碎石全部寻找合格厂家购买商品混合料,厂家拌合时派专人旁站。
拌和前,试验人员根据设计配合比,检测各种集料的含水量,确定各种材料用量,再结合天气、运输距离来确定最佳含水量。
拌和后,再次检测级配碎石的含水量,根据检测结果及时调整含水量,保证碾压时混合料含水量略大于最佳含水量0.5-1%。
现场试验由工程师负责抽检压实度、含水量等试验工作,并做相关原始记录。
(3)级配碎石混合料的运输采用自卸车运输,运输能力与生产能力相匹配,保证摊铺和拌和的均衡连续性。
混合料在运输途中加以篷布覆盖以防水分蒸发;为减少混合料离析现象,自卸车箱分3处堆装混合料,迫使粗料在车厢中部落下,这样在卸料时,粗细料能达到再次混合。
(4)级配碎石混合料的摊铺碎石到场后,先用装载机进行放料,标高按照中桩和路肩两侧已做好的标高点控制,平地机初步刮平,恢复中桩测量标高,根据松铺系数控制厚度,压路机初压两遍后,复测标高,按照标高点找平,洒水车洒水压路机进行碾压。
级配碎石垫层施工工艺及方法一、工艺流程施工准备→测量放样→混合料拌合、运输、卸料→摊铺、整平→碾压、接缝的处理→边缘修整→成品保护和养生二、施工方法1、施工准备:级配碎石基层开始施工前,应先对下承层(路槽)进行必要的修整,下承层表面上的松软部分和压实不足的地方以及任何不符合规范要求的表面都应翻松、清除或掺填同类材料重新进行整修碾压,直到压实度、弯沉值、标高、平整度等指标均满足规范要求并通过监理工程师验收,方能进行级配碎石基层的摊铺。
级配碎石底基层施工前应适量洒水湿润。
2、测量放样:级配碎石大面积施工前,应做试验段。
本工程实验段松铺系数暂定为1.25,在现场施工时如果发现标高过高则把松铺系数调整为 1.20,如果发现标高过低则把松铺系数调整为1.30,并最终确定其松铺系数。
(1)下承层中边桩放样:中边桩放样由全站仪放样,放样间距为10米,中边桩宽度为垫层顶面宽度,并设置宽度压实方木边缘带(方木规格为15*15cm),放样轴线偏位控制在20mm以内。
(2)下承层中边桩高程测设:高程测设由水准仪进行,测设出中边桩所对应桩号摊铺级配碎石基层的松铺高程(即下承层原地面高程),并在中边桩上做好标记挂线施工,以便于随时调整摊铺厚度,确保级配碎石基层的高程符合规范要求。
3、拌和、运输、卸料混合料在料场集中拌和。
(1)级配碎石垫层材料抗压回弹模量不小于200Mpa,最大粒径不应超过53mm,压碎值不大于35%。
(2)混合料的运输采用后八轮双桥自卸车运至施工现场,运输车辆的数量根据拌和站生产能力及摊铺机的摊铺能力配备。
运输过程中,若阳光较强烈,需对混合料进行覆盖,以免水份散失过快。
(3)装车时按“前、后、中”的顺序装料,以减少混合料在下落过程中的重力离析。
(4)车辆运输时保持匀速行驶,以减少运输途中的离析。
(5)在摊铺现场由专人指挥运料车卸料,按每台运输车辆的运料方数计算每车的摊铺面积,防止卸料不足或过多,采用梅花形堆料,将每车混合料按计算均匀地分布在各方格(范围)内。
级配碎石垫层施工方法1、垫层采用级配碎石,厚度20cm,设计压实度(重型击实标准)要求不低于96%,抗压回弹模量≥200Mpa,竣工验收弯沉值≤216.7(0.01mm)。
2、施工前首先要对下承层进行复验、量测修整,其质量不符技术要求之处应整修到规定要求,并应检查排水设施是否完好。
检查修整运输道路。
补钉遗失或松动的测桩。
在结构层两侧设置指示桩,用红漆标出基层边缘的设计高程。
3、下承层质量复验合格后及时摊铺,运到工地的碎石排平后,大小颗粒分布应均匀,虚铺厚度一致,按虚铺厚度一次铺齐,不得多次找补。
运料及摊铺应先远后近循序进行,所需材料按预先计算量分段、分堆放置。
应用人工配合机械进行摊铺,摊铺的碎石应级配分布均匀一致,无明显粒料分离现象,严禁用四齿耙拉平料堆,造成粗细料局部集中。
对摊铺时发生的细、粗集料集中情况要及时处理。
摊铺虚厚按设计厚度乘压实系数,通过试验段确定压实系数,一般可按1.2~1.3之间的松铺系数试压,每层虚厚不应超过30cm。
摊铺时要严格控制高程和平整度,初压后必须检查并找补。
4、碾压以“先慢后快”、“先轻后重”为宜。
碾压自路边开始向路中移动,路边应重复碾压,避免石料向外挤动。
先用6~8t压路机稳定碎石,碾压速度每分钟约25~30m,碾压4~6遍,找补完成后,换用12t以上压路机继续碾压,碾压速度每分钟约30~35m左右,随压随洒水(打水花),每次用水量每平方米不超过1kg,碾压6~10遍。
如发现碎石棱角呈圆形或形成过多石屑,即表明“过碾”。
应将“过碾”部分碎石挖出,筛除细小石料,添加带有棱角的新料再行碾压。
在轻碾稳定碾压过程中应随时检查,如发现有高低不平现象,高出处应适当均匀撤出粒料,低凹处应适当填加粒料后再行压实。
碎石基层应在嵌缝前碾压坚实稳定。
级配碎石褥垫层施工工艺
1、施工准备
材料及主要机具:
天然级配砂石或人工级配砂石:宜采用质地坚硬的中砂、粗砂、砾砂、碎(卵)石、石屑或其他工业废粒料。
在缺少中、粗砂和砾石的地区,可采用细砂,但宜同时掺入一定数量的碎石或卵石,其掺量应符合设计要求。
颗粒级配应良好。
级配砂石材料,不得含有草根、树叶、塑料袋等有机杂物及垃圾。
用做排水固结地基时,含泥量不宜超过3%。
碎石或卵石最大粒径不得大于垫层或虚铺厚度的2/3,并不宜大于50mm。
主要机具:一般应备有木夯、蛙式或柴油打夯机、推土机、压路机(6~10t)、手推车、平头铁锹、喷水用胶管、2m靠尺、小线或细铅丝、钢尺或木折尺等。
2、作业条件:
设置控制铺筑厚度的标志,如水平标准木桩或标高桩,或在固定的建筑物墙上、槽和沟的边坡上弹上水平标高线或钉上水平标高木橛。
在地下水位高于基坑(槽)底面的工程中施工时,应采取排水或降低地下水位的措施,使基坑(槽)保持无水状态。
铺筑前,应组织有关单位共同验槽,包括轴线尺寸、水平标高、地质情况,如有无孔洞、沟、井、墓穴等。
应在未做地基前处理完毕并办理隐检手续。
检查基槽(坑)、管沟的边坡是否稳定,并清除基底上的浮土和积水。
3、操作工艺
工艺流程:
检验砂石质量→分层铺筑砂石→洒水→夯实或碾压→找平验收
对级配砂石进行技术鉴定,如是人工级配砂石,应将砂石拌合均匀,其质量均应达到设计要求或规范的规定。
分层铺筑砂石
铺筑砂石的每层厚度,一般为15~20cm,不宜超过30cm,分层厚度可用样桩控制。
视不同条件,可选用夯实或压实的方法。
大面积的砂石垫层,铺筑厚度可达35cm,宜采用6~10t的压路机碾压。
砂和砂石地基底面宜铺设在同一标高上,如深度不同时,基土面应挖成踏步和斜坡形,搭槎处应注意压(夯)实。
施工应按先深后浅的顺序进行。
分段施工时,接槎处应做成斜坡,每层接岔处的水平距离应错开0.5~1.0m,并应充分压(夯)实。
铺筑的砂石应级配均匀。
如发现砂窝或石子成堆现象,应将该处砂子或石子挖出,分别填入级配好的砂石。
洒水:铺筑级配砂石在夯实碾压前,应根据其干湿程度和气候条件,适当地洒水以保持砂石的最佳含水量,一般为8%~l2%。
夯实或碾压;夯实或碾压的遍数,由现场试验确定。
用水夯或蛙式打夯机时,应保持落距为400~500mm,要一夯压半夯,行行相接,全面夯实,一般不少于3遍。
采用压路机往复碾压,一般碾压不少于4遍,其轮距搭接不小于50cm。
边缘和转角处应用人工或蛙式打夯机补夯密实。
找平和验收:
施工时应分层找平,夯压密实,并应设置纯砂检查点,用200cm3的环刀取样;测定干砂的质量密度。
下层密实度合格后,方可进行上层施工。
用贯入法测定质量时,用贯入仪、钢筋或钢叉等以贯入度进行检查,小于试验所确定的贯入度为合格。
最后一层压(夯)完成后,表面应拉线找平,并且要符合设计规定的标高。
4、质量标准
保证项目:
基底土质必须符合设计要求。
纯砂检查点的干砂质量密度,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和施工规范的规定。
基本项目:
级配砂石的配料正确,拌合均匀,虚铺厚度符合规定,夯压密实。
分层留接槎位置正确,方法合理,接槎夯压密实,平整。
5、成品保护
回填砂石时,应注意保护好现场轴线桩、标准高程桩,防止碰撞位移,并应经常复测。
地基范围内不应留有孔洞。
完工后如无技术措施,不得在影响其稳定的区域内进行挖掘工程。
施工中必须保证边坡稳定,防止边坡坍塌。
夜间施工时,应合理安排施工顺序,配备足够的照明设施;防止级配砂石不准或铺筑超厚。
级配砂石成活后,应连续进行上部施工;否则应适当经常洒水润湿。
6、应注意的质量问题
大面积下沉:主要是未按质量要求施工,分层铺筑过厚、碾压遍数不够、洒水不足等。
要严格执行操作工艺的要求。
局部下沉:边缘和转角处夯打不实,留接槎没按规定搭接和夯实。
对边角处的夯打不得遗漏。
级配不良:应配专人及时处理砂窝、石堆等问题,做到砂石级配良好。
在地下水位以下的砂石地基,其最下层的铺筑厚度可适当增加50mm。
密实度不符合要求:坚持分层检查砂石地基的质量。
每层的纯砂检查点的干砂质量密度。
必须符合规定,否则不能进行上一层的砂石施工。
砂石垫层厚度不宜小于100mm;冻结的天然砂石不得使用。
7、质量记录
本工艺标准应具备以二质量记录:施工现场的工程地质勘察报告。
地基钎探记录
地基隐蔽验收记录。
砂石的试验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