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面色彩构成
- 格式:ppt
- 大小:1.59 MB
- 文档页数:18
色彩构成名词解释:1、色调:是指整体色彩外观的重要特征与基本倾向。
色调是通过色彩的明度、色相、纯度间的变化关系形成的,其中某种因素起主导作用,就可以称为某种色调2、纯度:是指色彩的鲜艳程度,又称彩度、饱和度等。
色彩的纯度越高,色相越明确,反之则越弱3、全色光:在物理学中,含红、橙、黄、绿、蓝、紫的光线称为全色光4、无彩色系:无彩色系包括黑色、白色及黑白两色相混的各种深浅不同的灰色系列5、错觉性:是指有生理、心理因素产生的对客观事物的不正确的知觉,即非正确的感知,错觉性是一种视觉现象,并非客观存在,它是因大脑皮层对外界刺激物的分析发生困难而形成的6、视界:人眼睛在固定条件下能够观察到的视野角度的范围,称为视界7、日本色立体:日本色彩研究所于1951年研制了标准色彩体系。
它以红、橙、黄、绿、蓝、紫6个色相为基础色,并制作了24色的色相环8、视觉整体性:是指在视知觉过程中,不是孤立地反映事物映像的各个部分,而是反映其整体的全部9、色彩对比:是指两个以上的色相.通过空间或时间上的变化,能比较出明确的差别时,它们的相互关系就称为色彩的对比关系10、色相对比:色彩间在比较中所呈现的色相差别,构成了以色相为主的对比11、纯度对比:指色彩间在比较中所呈现的纯度差别,构成了以纯度为主的对比12、明度对比:指色彩间在比较中所呈现的明度差别,构成了以明度为主的对比13、肌理:是指物体表面的结构特14、视域中心:以视觉为中心,在有效的范围内中心点偏上一些,是视觉的中心15、色彩调和: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色彩,有序、和谐地组织在一起,满足人们对色彩审美要求的色彩搭配16、同一调和: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色彩间差异,造成不调和的刺激感时,增加色彩的同一因素,缓和各色间的刺激因素的方法17、秩序调和:指色彩按一定秩序等差排列,通过渐变构成的具有节奏、韵律感的调和关系18、对比调和:指建立在色彩变化基础上的一种调和,其色彩效果强烈\活泼、生动富于变化19、统色传:指一个民族世代相传的,在各类艺术中都具有代表性的特征色彩20、民间色彩:指民间艺术作品上呈现出的色彩和色彩感觉21、水墨画:是以无彩色的黑、白、灰为基色,加上适量彩色的绘画22、自然色彩:指自然发生而不依存于人或社会关系的纯自然事物所具有的色彩23、关联:是指色彩间相互搭配的呼应关系24、间隔:色彩中的间隔是形成色彩变化的主要手段25、强调:是为了弥补配色中的贫乏与单调,用某种方法刺激视觉,从而吸引人们的注意和兴趣26、色光的表现:光在传播中有着极强的特点,以直线性和无形性表现得最显著,通过反射、折射等方式创造了形体与色彩的表现范围27、形象色:在色彩搭配中,如何体现商品的色彩特征,我们称之为形象色简答题1、简述色彩构成的学习方法?1)认真阅读和钻研教材 2)重视课程设计实践 3)努力提高基本技能 4)有效地提高综合设计能力2、色彩的属性主要包括哪几个方面?1)色彩三属性包括色相、明度、纯度,在色彩学中也称之为色彩的三要素。
平面构成与色彩构成一、平面构成(1)什么就是平面构成构成得根本含义就是指将多个相同与不同形态得单元形态组合成为一个新得形态。
平面构成则就是指将造型元素在二次元得平面上,按照美得视觉效果与力学得原理,进行编排与组合,它就是以逻辑推理来创造形象,研究形象与形象之间得排列得方法,就是理性与感性相结合得产物。
(2)平面构成得内容平面构成就是一种区别于绘画与图案得具有一定规律性得图形设计,它将点、线、面这些基本造型元素遵循一定得视觉规律进行有目得得安排,从而产生符合人类审美情趣得图形。
平面构成课程主要学习得内容包括元素形态、行就是法则、构成方式三个部分。
(3)平面构成基本元素①元素——点1、什么就是点:在自然界中,点就是一种细小得痕迹或物体,例如沙子,蚂蚁等。
在文学作品中,点就是一个符号,例如逗号、句号、省略号等。
在几何学上点就是空间中只有位置、没有大小得图形.在设计领域点就是一种重要得设计元素。
2、点得表情:点得表情就就是人们瞧到点得形态时产生得视觉感受与心理反应。
点得状态就是各种各样得,它得大小,形状,数量以及位置得不同都会产生不同得视觉效果。
●点得大小:在同一环境中,相对面积越小,点得感觉就会越强。
相反,相对面积越大,点得感觉越弱。
●点得形状:点可以就是任何一种形状得,只要这个形态达到足够小,都可以认为它就是点。
●点得数量:不同数量得点,给人形成不同得感觉。
I、当画面上只有一个点得时候,它必然成为唯一得视觉中心。
II、当画面中有两个相同点得时候。
由于张力使两个点感觉彼此吸引,从而在视觉上产生连线,形成线得感觉。
III.当画面中有三个点得时候,两两相吸引,在视觉上形成三角形得状态。
IV、当画面中出现多个不规则排列得点得时候,画面显得很自由,很活跃。
V、当画面中出现多个点规律排列得时候,画面显得很均匀稳定,进而产生面得感觉。
●点得位置:点在画面中由于所处位置得不同,会产生不同得视觉效果.点位于画面中间得时候,形成一个视觉中心,会产生稳定得感觉。
平面构成1. 平面构成的形态要素 :点线面2. 构成的形式法则 :对称 (体现了一种秩序美感 ; 均衡 (不对称的构成形式一定要达到视觉上力的均衡,才能产生美感 ; 变化 (形态变化方法:加法、减法、分割法、重叠法、差叠法、透叠法 ; 统一 (持久的美感 ; 点、线、面综合构成3. 包豪斯——“创造了当今工业设计的模式,并且为此制定了标准;它是现代建筑的助产士;它改变了一切东西的模样,从你现在正坐在上面的椅子,一直到你正在读的书”4. 构成是现代艺术 ,伴随着工业社会的诞生而生,并随着工业社会的发展而发展,是与工业产品息息相关的艺术表现形式。
构成形象奉行的是理性的、简约的、符合工业化批量生产需求的原则。
作品往往是机械的、冷漠的,追求的是“少就是多” ,适合产品的批量复制。
5. 图案是装饰艺术 ,是伴随着整个人类社会的发展而发展的,是与生活、劳动和手工艺密切相关的艺术表现形式。
图案形象往往是有机的、富于情感的, 是人类真情的自然流露。
图案创造注重的是师法自然和传统, 认为自然是源, 传统是流, 源与流缺一不可。
因此, 表现的内容常常是自然的美、生命的美, 需要对自然进行提炼、归纳, 对传统进行研究、学习。
常常经过具象——变形——意象——抽象的过程,使图形或形象,源于生活,高于生活。
图案只限于染织、服装、广告、建筑及器皿等方面的装饰。
6. 设计师试图在提供给市场和消费者一件有用的产品的时候, 也希望能够在其中表达自己的创造性和个性。
他们还希望能够把传统、文化、情感、环保等观念一起融入一个小小的物品里,使之成为人们美好生活及人类文化的一部分。
7. 大小点的更替会产生节奏感 ;由大到小旋转的点会产生深入感。
在同样大小的点中,明亮的、暖色的点感觉大,有扩张感;深色的、冷色的点感觉小,有收缩感。
8. 两条平行的直线,在发射线的作用下,会出现弯曲的错视效果。
9. 面的性质:任何图形,都是由图与底两部分组成的。
色彩平面构成期末总结一、引言色彩在平面构成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它不仅仅是简单的表现物体的颜色,更是传达情感和表达意义的重要工具。
通过色彩的运用,平面构成可以更加生动、夺人眼球,从而吸引观众的注意力,传递所要表达的信息。
在这门课程的学习中,我深入了解了色彩在平面构成中的原理与运用技巧,并且进行了一系列实践与实验,收获颇丰。
下面,我将对我在这学期的学习中所掌握的内容进行总结。
二、理论知识学习在课程开始的阶段,我通过学习色彩的理论知识,了解了色彩的基本属性和特性,掌握了色彩构成的基础知识。
首先,我了解了色彩的三个基本属性:色相、明度和饱和度。
色相是指色彩的种类,如红色、绿色等;明度是指色彩的明暗程度,明度高的颜色看起来较为明亮;饱和度是指色彩的纯度,饱和度高的颜色看起来较为鲜艳。
此外,我还学习了色彩的对比原理,包括冷暖对比、明暗对比、互补对比等。
通过这些理论知识的学习,我对色彩的概念与运用有了更加深入的理解。
三、实践与实验在课程的实践环节中,我进行了一系列的实验和创作,以巩固所学的理论知识,并且提升实操能力。
首先,我进行了一些简单的色彩实验,通过混合不同的颜料,观察颜色的变化,探索色彩的相互作用,提高自己的观察和感知能力。
接着,我进行了一些临摹作品的创作,通过模仿大师的作品,学习他们运用色彩的技巧与风格。
这些创作过程让我更加深入地理解了色彩在构图中的重要性,并且提高了自己的绘画技巧。
四、设计与实践在课程的后期,我开始进行一些设计与实践项目。
通过研究一系列的设计案例,我学习了如何运用色彩来进行平面构成。
我学习了色彩在品牌设计、广告设计和海报设计中的应用,了解了如何通过色彩的运用来传递产品的特点和品牌的形象。
在实践项目中,我按照所学的原则和技巧,设计了一系列的作品,包括品牌标识、海报和广告设计等。
通过这些实践项目,我不仅提升了自己的设计能力,也更加深入地理解了色彩在平面构成中的作用。
五、反思与展望通过这门课程的学习,我深入了解了色彩在平面构成中的原理与运用技巧,并且进行了一系列的实践与实验。
平面构成色彩构成立体构成三大构成特点的理解首先,平面构成是指在二维空间中对形状、线条、纹理、图案、空间关系等进行组织的方式。
平面构成是艺术作品中的基础,它决定了画面的结构和布局,直接影响作品的整体效果。
在平面构成中,艺术家可以运用不同的构图原则和方法,如对称、平衡、重复、对比、比例、径向等,来创造出不同的视觉效果和情绪效果。
平面构成不仅仅是对画面进行排列和组织,更是艺术家对意境和主题的表达和传达。
其次,色彩构成是指在作品中运用色彩进行组织和表达的方式。
色彩是艺术作品中重要的表达手段之一,通过运用不同的色彩搭配和组合,艺术家可以创造出丰富的视觉效果和情感共鸣。
色彩构成包括色彩的饱和度、明暗、冷暖、对比等方面的处理,通过对色彩的操控,艺术家可以传达出不同的情绪和意象。
在色彩构成中,还可以通过对色彩的选择和运用,营造出不同的氛围和表现手法,如使用明亮鲜艳的色彩表现欢快和活力,使用冷色调的色彩表现冷漠和压抑。
最后,立体构成是指在作品中通过透视、明暗的处理来表现空间感和物体的立体感。
立体构成是艺术作品中营造虚实对比和深浅透视的重要手段,通过对光影的处理和形体的建构,艺术家可以表现出物体的质感和形态。
立体构成不限于对物体的形态进行表达,还可以通过运用透视原理和明暗效果,将画面的前景、中景和背景进行分层展示,创造出深度和空间感。
立体构成在艺术作品中起到视觉引导和观察重点的作用,同时也是艺术家表达主题和情感的手法之一总之,平面构成、色彩构成、立体构成是艺术作品中的三大构成特点,它们通过对形状、线条、纹理、色彩和空间的组织和表达,创造出丰富多彩的视觉效果和情感共鸣。
它们相互关联,相互促进,在艺术创作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只有通过对这三大构成特点的灵活运用,艺术家才能创造出富有张力和魅力的作品,从而达到艺术表达的目的。
平面设计色彩构成色彩是平面设计中不可或缺的要素之一,它具有丰富的表现力和感染力,能够直接影响作品的视觉效果和情感传达。
在平面设计中,色彩构成是指通过不同颜色的组合和搭配来达到视觉平衡和美感的目的。
下面将对色彩构成在平面设计中的重要作用进行详细探讨。
首先,色彩构成在平面设计中可以起到引导眼球的作用。
不同颜色具有不同的亮度和饱和度,可以吸引人们的注意力。
在设计中,可以通过将明亮、饱和度高的颜色用在重要的元素上,例如标题或主题图像,从而吸引用户的眼球,引导用户关注重点内容。
此外,可以使用对比色或互补色的组合来增强视觉效果,从而吸引更多的注意力。
其次,色彩构成可以表达不同的情感和氛围。
不同的颜色在人们心中会引起不同的情感和联想。
例如,红色可以让人们感到激情、活力和温暖,蓝色可以让人们感到冷静、安详和专注。
在平面设计中,可以根据设计的目的和要表达的情感选择适合的颜色,通过色彩的搭配来传达特定的情感和氛围。
这样可以更好地与受众建立情感连接,提升设计作品的吸引力和共鸣效果。
此外,色彩构成还可以对作品进行分层和结构化处理。
通过不同颜色的组合和搭配,可以将设计中的元素区分出不同的层次和结构,使作品更加有层次感和视觉引导性。
例如,可以使用浅色作为背景色,使用深色作为前景色,通过明暗对比来强化元素的层次感和立体感。
还可以通过使用颜色相似但亮度不同的色调来分隔不同的内容区域,增加作品的可读性和观看感。
此外,色彩构成还可以根据不同的文化和习俗进行调整和适应。
不同的文化背景和地域习俗对颜色的喜好和理解有所不同。
在跨文化的平面设计中,需要对受众的文化背景进行深入了解,选择符合当地文化特点和习俗的颜色组合,以便更好地传达信息,避免引起文化冲突。
综上所述,色彩构成在平面设计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它可以引导眼球,表达情感和氛围,进行分层和结构化处理,以及适应不同的文化和习俗。
因此,在平面设计中,色彩的选择和搭配需要经过深思熟虑,以达到视觉平衡、传达情感和实现设计目标的效果。
平面色彩构成教案平面色彩构成一平面构成第一章概述构成——现代设计的造型基础训练构成是创造形态的方法,研究如何创造形象,形与形之间怎样组合,以及形象排列的方法,构成艺术,是现代视觉传达艺术的基础理论。
构成艺术,分为二维构成与三维构成,分为三种:平面构成,色彩构成,立体构成。
构成一词来源于“构成艺术”。
“构成主义”属于哲学和艺术范畴,它有具体的内容、思想方法和行为准则,是一种风格和流派。
构成更多的是哲学和科学的含义:“对象世界诸要素的分解与组合,使新功能显现。
”平面构成,是一种视觉形象的构成。
它的研究对象,主要是在平面设计中,如何创造形象,怎样处理形象与形象之间的联系,如何掌握美的形式规律,并按照美的形式法则,构成设计所需要的图形。
(也就是说,平面构成是在平面上以多种造型元素按照一定的秩序与法则进行分解、组合,从而构成理想形态的设计)我们学习构成不是目的,而是达到目的的手段,是培养一种创造观念。
平面构成一般只用黑白两色,目的是便于研究和表现形态自身的情感力量。
*平面构成,作为一门设计基础课的教育,始于1919年德国包豪斯设计学院(它是由建筑师格罗佩斯于1919年在德国魏玛创建的)第二章平面构成的设计元素---点、线、面造型元素点、线、面,是一切造型要素中最基本基础的元素,可以存在于任何造型设计之中。
第一节点的概念一、点的概念点,表示位置。
它既无长度,也无宽度,最小的单位,在平面构成中,点的概念只是相对的,它在对比中存在。
圆中同一个圆点,在小的框架中会显得很大,而在巨大的框架中又会显得很小。
比如,人类居住的地球与我们人类相比较是巨大的,但与宇宙相比较,它又是一个渺小的点,因此,点的概念是由相互比较的关系决定的。
几何学中的点,只有具体位置,而无面积大小,从造型意义上说,点是具有空间位置和形态的视觉单位。
A、点的大小点可大,可小,点越小,点的感觉越强,点越大,则会产生面的感觉。
B、点的形态点的形态可分为规则形与非规则形的点,规则形的点常称为几何形态的点。
一、三大构成(1)、构成的概念三大构成是现代艺术设计基础的重要组成部分,即平面构成、色彩构成与立体构成。
构成是一个近代造型概念,其含义是指将不同或相同形态的几个以上的单元重新组合成为一个新的单元,构成对象的主要形态,包括自然形态、几何形态和抽象形态。
并赋予其视觉化的、力学化的观念。
构成教育自20世纪八十年代开始引入我国,成为我国所有艺术院校共用的基础课程,日本的大学不仅把构成教育作为基础课程,而且变成为一门专业,在构成领域取得了突出的成绩。
构成一词的出现及作为艺术设计基础课程的引进,是中国高等艺术院校艺术设计专业的一个里程碑。
平面构成的出现让人对固守已久的传统进行反思。
构成以一个全新的造型观念,给艺术设计课堂注入了新鲜的血液。
构成是具有共性的设计语言,已为当今社会各个艺术、设计门类所应用,构成与其他应用设计的学科一样,都是为了完善与创造更赋予现代感的设计理论和表现形式。
现代科技的融入,极大的拓展了设计艺术的视觉审美领域,丰富了设计的思维及表现手段。
构成构筑于现代科技美学基础之上,它综合了现代物理学、光学、数学、心理学、美学等诸多领域的成就,带来新鲜的观念要素,并且它已成功应用于艺术设计诸多领域,成为现代艺术设计基础的必经的途径。
平面构成的认识源于自然科学和哲学认识论的发展,二十世纪建立在最新发展的量子力学基础之上的微观认识论,人们更为关注事物内部的结构,这种由宏观认识到微观认识的深化,也影响了造型艺术规律的发展。
首先是来自20世纪初在前苏联的构成主义运动。
(“构成主义”中的“构成”一词与“三大构成”有很大区别。
)“包豪斯”(Bauhaus)设计师20世纪著名的设计学院,从成立到被迫关闭只有短短的13年时间,却培养出了一批在各个设计领域中领先的人才,崭新的设计理论和设计教育思想是包豪斯成为现代设计地发源的。
包豪斯的艺术教育家们提出了“艺术与技术相结合”的教育理念。
构成观念可以说早在西方绘画中可见到其影子。
教学分析教学重点1.色彩在平面广告设计中的使用原则2.色彩在包装设计中的使用原则包装等平面作品时灵活运用色彩的教学内容第五章应用篇第一节平面设计中的色彩构成现代社会人们的生活节奏大大加快,各种大众传媒迅速发展,使得我们每天都能接触到大量的视觉设计信息,因此呢,视觉传达设计越来越受到广大媒体的重视,而色彩作为视觉传达设计的一个重要元素,无时无刻不显示着他在艺术设计中的作用和力量。
平面设计的主要服务的对象是广大的消费者,它的作用就是在商家、商品和消费者之间,通过视觉媒体向消费者传递他想要表达的相应的信息。
图形、文字和色彩是设计的三大要素,他们三个的组合会直接影响到设计的传达效果。
经过研究呢,我们发现,在图形、文字、色彩这三个要素中,人们在最初20秒里,色彩的感觉占80%,形体的感觉占20%,通过这个结果呢,我们可以看出色彩在设计中起到了一种先声夺人的作用。
那么,如果我们在设计中能够成功巧用色彩搭配,就很容易增强观众的感官刺激,对观众产生巨大的视觉冲击力,这样,就可以引起人们的注意,达到理想的宣传效果。
一、平面广告中色彩的应用在平面广告的诸要素中,色彩是吸引人们眼球的首要视觉要素,它能够迅速的与消费者产生情感共鸣,引导人们消费,因此,正确的色彩选择和应用,能够有效树立品牌形象,促进产品的销售和推广。
可以说品牌的色彩是品牌中至关重要的外在表现与特征。
每个成功的品牌都有自己的品牌形象色。
可口可乐和百事可乐,这两个品牌在用色方面是非常成功的。
每当我们想到这两个品牌,很自然就会联想到可口可乐的红色和百事可乐的蓝色。
这两个品牌恰当运用了两种反差极大的广告色,并且都取得了成功。
可口可乐自诞生之日起,就以热情、活力的特点,定位为“运动迷的可乐”。
它之所以以红色为广告色,是因为红色最具有视觉冲击力,能够迅速刺激人们的眼球,并且红色象征激情、运动、活力,所以它选择了这样一个醒目的颜色,目的就是使品牌充满吸引力。
而百事可乐呢,从开始作为一个模仿可口可乐的小品牌,一步一步发展成为一个与可口可乐齐名的大品牌,其根源就在于它提出了自己独特的理念,它以年轻人为主要对象,推出的“百事新一代”,以青春、时尚、激情的品牌形象和准确的定位赢得了很多年轻人的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