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第一节“信息与信息技术”学案
- 格式:doc
- 大小:24.50 KB
- 文档页数:2
第一节信息与信息技术本章通过列举生活实例,使学生了解信息及其特征,认识信息和信息技术在信息社会的重要地位,使学生初步感受信息文化,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
〖课程标准〗描述信息的基本特征,列举信息技术的应用实例,了解信息技术的历史和发展趋势。
〖学习目标〗◆知识性目标了解什么是信息;掌握信息的主要特征;学会区分信息和信息的媒体;通过生活实例具体说明信息的特征;了解信息技术及其主要内容;了解信息技术经历的五次革命,并列出每个阶段的重要标志。
◆技能性目标能快速在图书馆或向家长获取信息;对于有条件上网的学生,应提高上网查询的速度。
◆情感性目标交流讨论信息在信息社会的重要性,感受信息文化;在小组活动中培养学生合作学习和主动获取信息的愿望。
〖教学过程〗一、信息的概念:师:同学们,今天是我们高中信息技术学科的第一堂课。
有谁能说说什么是信息?在日常生活中,你认为哪些属于信息,试着举1~2个例子。
生:〔举例〕师:〔教师在学生举例时可以将案例记录在黑板上,以备区分信息与信息的媒体之用〕师:刚才大家都列举了很多生活中的例子。
现在,让我们来看看著名的学者是如何来定义信息这个概念的。
〔应用PPT演示文稿〕师:信息是一个被各个领域广泛运用的概念,其定义因领域的不同而各不相同。
今天,老师向大家介绍的是信息学奠基人香农和控制论奠基人维纳对信息的定义。
师:信息需要用载体来表示和传播,表达信息的载体称为信息的表示媒体,简称媒体。
例如:书中记载的内容属于信息,书就是信息的媒体。
刚才同学们举了这么多例子,现在让我们再来看看哪些属于信息,哪些属于信息的媒体?生:〔区分黑板上的例子是属于信息还是信息的媒体〕师:〔将例子按照信息、媒体有规律地排列〕例如:信息媒体书中记载的内容书天气预报广播师:信息的媒体类型很多,常用的类型有四种:文本、数据、声音和图像等等。
看看黑板上罗列的都属于哪一类型?生:〔将举例的媒体按照其类型分类〕二、信息的主要特征:师:刚才我们都列举了很多信息,也了解了哪些是信息,哪些是信息的媒体。
七年级信息技术上册第一单元第1课《信息与信息技术》教学设计《信息与信息技术》教学设计教材内容这节课的主要内容是了解信息、信息技术及信息技术工具等基本概念。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使学生了解信息和信息技术的基本概念。
2.了解信息技术的工具有哪些。
过程与方法:通过游戏和多媒体了解信息的无处不在和信息技术及工具的发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了解信息技术工具在现代社会的运用及对人类生活的影响。
教学的重点和难点1.理解信息和信息技术的概念。
2.了解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强化信息意识。
学生分析现实生活中人们用来接受、处理、发布信息的工具很多,有电视机、电话机、传真机、报纸、信函、计算机等,除了在教学中让学生知道这些信息处理工具外,还要充分利用计算机的优势来展示计算机在信息处理方面的巨大作用,从而提高同学们学习信息技术课的兴趣,掌握计算机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操作技能,为今后在学习、工作和生活中利用计算机这个强大的信息处理工具来处理信息打好基础。
设计思想本课的学习应该以学生的感性认识为主,增强学生获取信息和进行信息处理的意识,通过大量的现实生活中的信息和信息处理的实例以及学生参与看、听、说、摸等方式,对信息和信息处理在现代社会中的地位、作用有一个较为清晰的认识。
在教学过程中可以采取实物演示、挂图展示、观看录像片、用计算机演示等直观性较强的教学方式以及学生主体参与的形式,引导学生充分认识信息在现代社会中的巨大作用以及对社会发展的巨大推动力。
在教学过程中主要让学生了解:现代社会已经离不开计算机了,计算机在我们的身边时刻为我们提供服务。
教学准备相关文本、图片、动画、视频素材等。
教学过程1.引言本章是教材的第一章,这章的内容对学习信息技术会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通过学习使学生有较强的信息意识。
了解和掌握信息技术的发展及其对现代社会的影响,计算机的发展与应用、信息技术的发展与应用、怎样做信息社会的合格公民及迎接信息社会的挑战。
中学信息技术课程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同学们对中学信息技术的兴趣和意识,让同学了解和掌握信息技术的基本知识和技能。
《信息和信息技术》教学设计方案(第一课时)一、教学目标:1. 了解信息的基本观点和特征。
2. 理解信息技术的基本原理和应用领域。
3. 掌握信息技术的相关技术,如计算机、互联网、通信等。
二、教学重难点:1. 重点:理解信息与信息技术的基本观点和原理。
2. 难点:如何应用信息技术解决实际问题。
三、教学准备:1. 准备相关的教学图片和视频,用于诠释信息和信息技术的基本观点。
2. 准备计算机、投影仪等教学设备。
3. 搜集实际应用案例,用于诠释信息技术在各个领域的应用。
4. 设计教室互动环节,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信息技术的实际应用。
四、教学过程:(一)引言1. 计算机信息是什么?2. 信息技术(IT)在摩登社会中的作用。
3. 信息技术的五个发展阶段。
(二)数字世界1. 计算机的工作原理和特点。
2. 二进制数字系统。
3. 计算机语言的定义和作用。
4. 数字世界中的数据和信息。
(三)信息处理技术1. 存储技术(硬盘和内存)。
2. 输入和输出技术(键盘、鼠标、摄像头、扫描仪)。
3. 运算技术(计算机的速度和精确度)。
4. 输出技术(显示器的分辨率和颜色深度)。
(四)信息技术的发展和应用1. 信息技术的最新发展(人工智能、物联网、云计算等)。
2. 信息技术的未来趋势。
3. 信息技术的实际应用,如社交媒体、电子商务、遥程教育等。
(五)教室讨论和互动1. 讨论信息技术在平时生活和工作中的应用。
2. 学生分享他们应用信息技术的方式和经验。
3. 教师引导学生思考信息技术对未来的影响和挑战。
(六)小结和作业1. 回顾本节课的主要内容。
2. 安置作业:学生需要写一篇关于信息技术的文章,描述信息技术在摩登社会中的作用和影响。
同时,也可以选择一个信息技术应用领域进行深入钻研,例如社交媒体、电子商务等。
教学设计方案(第二课时)一、教学目标1. 理解信息的基本观点及特征。
2. 了解信息技术在平时生活中的应用。
3. 掌握信息技术的应用领域,如通信、网络、人工智能等。
高中信息技术教案全套第一章第一章第一节:信息与信息技术课题:信息与信息技术教学目标:1.知道信息的含义;2.理解信息技术的含义;3.知道获取信息的主要途径。
教学重点:理解信息技术的含义教学难点:信息技术的含义教学方法:教授、讨论法教学过程:一、课程导入:1. 人类已跨进21世纪,迎来了信息时代。
在这个时代里,以计算机技术、微电子技术和通信技术为特征的信息技术,正在改变着世界的政治、经济、文化生活,改变着人们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工作方式和思维方式。
正确。
为了使我们大家能够具有应用信息技术基本素质,浙江省在开设了信息技术必修课。
在整个的信息技术课程中,我们将学习以下的内容:信息技术的基础知识、操作系统的基本知识、文字处理的相关知识、网络基础及因特网应用、网页制作、程序设计初步知识等。
当然了,我们在课堂上所讲的都是一些基础的知识,如果大家有兴趣的话,可以对相关的方面进行深入的钻研,如果有什么问题的话,我们也可以互相讨论。
二、新课讲授1.说了这么半天的信息技术,首先让我们来了解一下什么叫信息。
信息是指对人们有用的消息。
那么什么又叫消息呢。
在电子通信中,信息以电子方式从一个装置传输到另外一个信息单位叫一个消息。
而在习惯中,消息是一种新闻的体裁。
而在计算机的学习经常要用到的数据的含义则是:数据是用来描述对象、概念、条件、状况、关系等的文字、数字、符号、图形或声音的集合体。
当数据出现在上下文中能被人们解释和理解它的意义的时候,数据就成了信息。
2.明白了信息的含义后,我们来学习一下信息技术的含义,所谓的信息技术就是指获取信息、处理信息、存储信息和传输信息的技术。
获取信息就是指通过那些途径来找到我们所需要的信息。
处理信息就是指我们如何来对所收集到的众多的信息进行加工,找出对我们有用的部分。
存储信息就是指对我们所处理好的信息进行储存,写在纸上、使用计算机存储还是使用别的方法进行存储。
传输信息就是指如何和他人或都在另外的地点使用信息。
第一章信息与信息技术课题:第一节信息与信息技术目的要求:1、使学生了解信息和信息技术的含义。
2、使学生掌握信息技术以及信息处理的过程。
3、使学生认识信息技术的发展变化及与人类社会的关系。
重、难点:1、信息和信息技术的概念;2、信息技术的处理过程及发展。
教法与教具:教学过程:IT是干什么的呢?它和人类社会有什么关系?以及我们现在计算机课为什么叫“信息技术”?计算机是如何处理信息的?就是我们今天所要解决的内容。
讲授新课:一、信息的含义信息简单的解释就是指对人们有用的消息。
二、什么是信息技术★(重点)通过阅读书上的例子:1990年到1999年十年中,我国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科生和硕士研究生的招生情况,分析相应的教育发展情况来讨论回答:什么是信息技术?信息技术(Information Technology, IT)是指获取信息、处理信息、存储信息和传输信息的技术。
人们获取信息的途径很多,计算机是获取信息的极其重要的途径。
那么计算机并不能自动的获取信息,我们要利用它有目的的获取信息,并且对信息进行必要的加工处理,才能得到有用的新的信息,所以我们必须要学习和掌握信息技术。
①科学计算②数据处理③自动控制④CAD⑤CAI⑥计算机通信(举例说明计算机的应用领域)信息只有通过传递流通,才能让人们资源共享,才能发挥信息的作用。
在当今信息时代单靠传统方法传递信息已不能满足人们对信息的需求,只有依靠计算机网络的传递、存储和处理信息的功能,才能高质量地处理信息、高效和可靠地传递信息、方便地使用信息。
所以社会的需求,促使计算机技术和通信技术的发展以及互相渗透结合,促进了计算机网络的诞生和发展。
向学生介绍因特网发展的概况、功能和信息高速公路的建立,将会改变人们的工作方式和生活方式。
可视电话、电视会议、家庭影院、远距教育……将变为现实,地球会变“小”,人们在“地球村”上方便地生活和工作。
计算机网络技术不断成熟,是计算机的应用更加广泛,可以说计算机成为信息技术的核心。
优秀教案第01课信息与信息技术内容介绍[教学目的与要求](1)感受生活中的信息,认识普遍存在的信息,体验信息对生活和学习的重要性。
(2)了解信息的获取、传递、处理等过程。
(3)了解信息技术的含义,感受信息技术的重要性,能够知道计算机技术是一种重要的信息技术。
(4)感受信息对生活、学习的作用,初步形成善于发现信息问题,并主动获取信息、积极参与信息活动的意识。
[课时安排]1-2课时。
[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①信息的获取、传递、处理、表达等;②信息及信息技术在生活中的应用。
难点:感受信息及信息技术的重要性,了解生活中信息的一些过程。
[教材分析与教法建议]1、教材的地位与作用本课是信息技术教材中的理论部分,学生通过学习,知道信息是无处不在的,信息很普通,信息很重要,在使用信息的过程中所采用的技术就是信息技术。
计算机的诞生,给人们带来了很多的便利,所以说计算机技术是一种重要的信息技术。
学生要了解为什么要学习信息技术这门课程。
2、教学方法指导①教师可通过直观教学法,让学生对出示的图片进行描述,说一说从中能得到怎样的信优秀教案第02课认识计算机好就收藏加入收藏获取积分:投稿发表资源,轻松赚取现金资源类别小学教育小学教案信息技术教案资源格式word版授权形式免费资源,无需注册,直接下载添加时间2011-3-2 / 2011-7-16发表作者admn888下载提示本站需下载工具网际快车(FlashGet)支持,如果没安装,请先点击下载链接按提示安装!内容介绍[教学目的与要求](1)能够说出计算机的一般组成部分的名称。
(2)能够说出计算机常见的输入、输出设备。
(3)认识计算机桌面,掌握鼠标器的基本操作。
(4)学会正确地开、关机。
(5)能够规范地使用计算机,并注意爱护它。
[课时安排]建议安排2课时。
[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计算机从外观上看的几部分名称;常见的输入、输出设备;计算机桌面及鼠标器的基本操作。
难点:常见的输入、输出设备;规范地使用计算机,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教材目的:1、知识与技能通过列举身边的各种信息,体会信息的含义;了解信息技术发展趋势。
2、过程与方法(1)通过探究实验,理解信息的含义和特点。
(2)发现日常生活、学习中需要利用信息和信息技术解决的问题,并能通过问题分析确定信息需求。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信息技术的求知欲,养成主动学习和使用信息技术、积极参与信息活动的态度。
4、行为与创新加深对信息和信息技术的理解,关注与日常生活和学习密切相关的信息技术的新发展,并积极利用信息技术支持其他学科的学习。
难点分析:理解信息的含义与...........................过程,总结提高搜索效率的经验。
........基本特征。
获取信息的一般教法分析:体验学习,游戏学习,探究学习,实验学习教学过程:情境导入。
教师展示自然界和人类活动的有关图片。
1、新课讲授这些图片向我们传达了某种信息。
所谓信息,是指数据、消息所包含的内容和意义。
人们生活在充满信息的世界里,每时每刻都在自觉或不自觉地获取学生活动请学生说一说看到每幅图片时的想法。
处理和利用信息。
下面我们通过一个鉴别实验,体会在生活中是如何获取、处理和利用信息的。
实践学习1:准备甲、乙、丙3个相同的透明玻璃杯,分别装有酒、酱油和盐水3种不同液体,每个杯子上都没有贴标签。
根据液体传递的某些信息,鉴别酒、酱油和盐水,请说出你的鉴别方法并记录操作过程。
总结并提问:可见,不同的事物所包含的信息是不同的。
人们可以通过自己的感觉器官,利用耳闻目睹、鼻嗅、口尝、触摸等方式直接获取外界的信息,并根据颜色、气味等不同特征来鉴别事物,但是人类的感官功能是有限的,对于感官无法直接看到、听到、摸到的信息,应该如何获取呢?举例说明总结:各种传播媒体的运用,使人类收集信息的能力突破了时空限制,如广播、电话等相当于听觉的延伸;照相机相当于视觉的延伸;电影、电视相当于视觉、听觉的延伸;网络更是创造了一个全新的的信息空间,使人们体会到“信息就在指尖上”的神奇。
第1课信息和信息技术教案(增加多场景) 教案:第1课信息和信息技术教学目标:1.了解信息和信息技术的概念。
2.理解信息技术的应用领域。
3.掌握信息处理的基本方法。
教学重点:1.信息和信息技术的概念。
2.信息技术的应用领域。
3.信息处理的基本方法。
教学难点:1.信息技术的应用领域。
2.信息处理的基本方法。
教学准备:1.投影仪和电脑。
2.教学PPT。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教师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思考:什么是信息?什么是信息技术?2.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并给出信息和信息技术的定义。
二、新课导入(10分钟)1.教师通过PPT展示信息和信息技术的基本概念。
2.学生跟随教师的讲解,理解信息和信息技术的概念。
三、案例分析(15分钟)1.教师通过PPT展示一些信息技术的应用案例,如互联网、方式、电脑等。
2.学生跟随教师的讲解,理解信息技术的应用领域。
四、小组讨论(10分钟)1.教师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讨论一个问题:信息技术在我们的生活中有哪些应用?2.每组派代表分享讨论结果。
五、信息处理方法(10分钟)1.教师通过PPT展示信息处理的基本方法,如收集、整理、分析、传递等。
2.学生跟随教师的讲解,掌握信息处理的基本方法。
六、课堂小结(5分钟)1.教师通过提问方式检查学生对本节课内容的掌握情况。
2.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
七、作业布置(5分钟)1.教师布置作业:总结本节课的内容,并用自己的话解释信息和信息技术。
2.学生完成作业。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导入、新课导入、案例分析、小组讨论、信息处理方法等环节,使学生了解了信息和信息技术的概念,理解了信息技术的应用领域,掌握了信息处理的基本方法。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重与学生的互动,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讨论,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
同时,教师应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给予指导和帮助,确保学生能够掌握本节课的内容。
重点关注的细节:信息处理的基本方法一、信息收集信息收集是信息处理的第一步,它涉及到从各种渠道获取信息。
高一信息技术第一章 信息与信息技术第一节 信息及其特征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高中信息技术课的课程要求。
2.让学生谈一谈自己对电脑的认识,了解他们的水平、基础。
3.举例与学生一起讨论信息时代的新特点。
4.与学生一起讨论信息的一些特征。
5.与学生一起体验信息交流。
二、教材内容分析教育科学出版社高中《信息技术基础》第一章第 1节,从内容上讲,包括丰富多彩的信息和信息的一般特征。
前者是与学生们的学习、生活紧密联系,简单易懂,学生比较容易接受的内容;后者是重点内容,理论性较强,是教学的难点。
作为信息技术课的开篇章节,不能停留在概念的讲解和理论分析上,而是要让学生从生活实际着手,体会到信息技术在现代社会的巨大作用,正确认识信息技术,从而产生学习信息技术的兴趣。
三、方法与策略1.引领学生体验信息社会与信息特征;2.开放地授课,根据教材又不局限教材,在概念、原则方面提高学习兴趣。
四、教学过程第一环节:介绍课程的基本要求。
师:从今天开始,我与大家一起学习信息技术这门课程。
先简单介绍一下课程情况。
我们本学期用的《信息技术基础》教材共一册,是必修课程,共用36课时来完成。
我们教材的内容主要是从我们的日常事务工作的需求出发,按照事务完成的流程引领同学们学习在工作中使用信息技术的一般方法和基本过程,并把动手实践的广阔空间留给同学们,让大家在探索、应用中学习到一套完整的原则与技术。
为了更好地让大家认识到信息技术课与以往的计算机课的不同,我们现在先进行以下几个讨论。
第二环节:大家谈经历。
师:进入本环节,请同学们谈一谈自己学习、运用电脑的经历,同时也锻炼一下大家的口才和勇气。
大家针对以下几个问题先思考片刻。
(板书)(1)你玩过电脑游戏吗?觉得玩游戏感觉如何?是否影响到你的其他课的学习了?(2)家里有电脑吗?你上过网吗?在哪儿上的?进过网吧没有?你对网吧有什么认识?师:谁自告奋勇,请举手示意!如果不举手,我可就随机邀请了啊!(其他3~4位同学继续谈,掌握时间,避免夸夸其谈)第三环节:一起讨论信息时代的特点。
七年级信息技术教案第一章第一节信息与信息技术第一篇:七年级信息技术教案第一章第一节信息与信息技术第一章:信息技术基础知识第一节:信息与信息技术教学目标1、了解什么是信息及信息技术对人类生活的影响。
2、激发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培养学生信息素养的基本能力。
重点难点了解信息与信息技术及应用,能合理地使用信息技术。
什么是信息信息的种类什么是信息技术使用教具电脑设备教学过程引入新课以讨论的形式让学生总结信息的定义教师:大家都知道信息就在我们身边,我们怎么来认知信息,搜集信息,利用信息为人类服务?下面我们了解一下信息和信息技术。
内容组织信息:信息就是消息,它是多种多样的,文字、符号、图像、声音、语言都是信息的载体。
学生举例说明。
教师总结:现代社会中,信息对于人们来说就像水和空气一样重要,每时每刻都离不开信息。
人们通过信息推动社会的发展和前进。
信息技术:信息技术指一切与信息的收集、存储、传递、处理和应用等有关的各种技术和手段。
我们将要学的是现代信息技术,主要包括感测技术、通信技术和计算机技术。
1.信息技术的发展2.信息技术的应用3.信息技术的展望树立正确的态度,养成了良好的习惯1.人与信息技术的关系人是信息技术的发明者,信息技术有不足,不可能完全代替人2.人要学习并使用信息技术3.要正当使用,不可违法使用信息技术课堂小结人类离不开信息技术要学会信息技术,开发信息技术,正当利用信息技术为人类造福。
要有吃苦耐劳的精神才能学好信息技术布置作业(1)我们身边能接触到哪几类信息?(2)你和朋友传递信息采用哪些方式?(3)信息社会中,人们赖以生存的重要能力是什么?第二篇:七年级信息技术《信息与信息技术》说课教案人教版七年级信息技术《信息与信息技术》说课教案各位领导、各位评委老师好:我来,很高兴有机会参加本次说课大赛,聆听评委老师的悉心指导。
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信息与信息技术》。
下面我分三个方面进行说课:一、教材分析与学生分析1、教材分析:本课是人民教育出版社七年级第一册第一章第一节的内容,它是基础性章节,学生对本节课的兴趣直接影响到以后的学习。
信息技术课堂教案设计分钟)信息时代已经到来。
什么是信息?什么是信息技术?从而引出本节课的内容——信息与信息技术。
37分钟)第一节信息与信息技术演示2:“西安简介”表述正确的文字“西安简介”打乱的文字。
分析讲解:空间上的传递:通过媒体上传播,虽在两地却看到了得到了同样“秦兵马俑.wmv”时间上的传递:通过在媒体上的存储,秦兵马俑经过两千多年之演示:回京短信。
信息的价值有很强烈的时效性。
有时人们必须及时获得和利用信信息是一种资源。
信息可以复制、产生多个副本,为人们共享。
信息在复制、传递、共享过程中,本身并不会减少,也不会消耗。
共享信息的人越多,信息的价值和作用越大。
.ppsm”(见《课堂练习一、选择题以下信息哪些是自然信息?哪些是加工信息?(请在表1中□划√)。
每一个信息都具有普遍性、传递性、共享性、依附性、时效性等所有的信息特征。
下面各例中,只是主要体现了某一个信息特征。
请选择出主要体现出哪一个信息特征。
1.李军在作文网上看到了一则“作文大赛”的通知,他赶紧和举办方进行联系,但对方告诉他现在报名已经截止了。
这个事例主要体现了信息的( )。
①时效性②共享性③依附性④普遍性2.如今我们能看到几千年前的齐国马车、商代青铜器、越王的宝剑、古代编钟、甲骨文等,这主要体现信息的( )。
①时效性②空间上的传递性③依附性④时间上的传递性3.交通信息既可以通过信号灯显示,也可以通过交通警察的手势来传递。
这主要体现了信息的()。
①时效性②共享性③依附性④普遍性4.尽管相隔万里,通过卫星信号,全球各地的人们可以坐在家中现场直播看到世博会各个场馆中的展览。
这主要体现了信息的( )。
①时效性②空间上的传递性③依附性④时间上的传递性5.网上登载的一篇文章可以被数以千计的人阅读。
这主要说明了信息具有( )的特征。
①时效性②共享性③依附性④普遍性三、判断题⒈()信息并不神秘,信息无处不在,信息就在人们的身边。
⒉()手机短信、电子邮件、信件、名信片等,都可以用来传达对朋友的问候信息。
第一章第一节“信息与信息技术”学案
【学习内容】信息
【学习目标】1、认识什么是“信息”
2、信息有哪些载体存在形式?
3、你能从生活中找到哪一些信息存在呢?
4、信息有什么样的特征呢?
【学习重难点】理解认识信息的概念和载体(重点);了解信息的特征(难点)【学法指导】1、养成善于预习的好习惯,本课前请预习P2~5
2、善于观察,勤于思考,从身边从生活当中寻找知识。
【学习过程】
一、填一填
1、2008年北京奥运,中国获得金牌()块,银牌()块,铜牌()块;意大利获得金牌()块,银牌()块。
2、你的信息教材第34页第3行第3个字是();
3、你最喜欢的歌手名(),最喜欢他(她)的哪一首歌();
4、新版的《神雕侠侣》你看了吗?小龙女的主演是();
5、你们班教室里有几扇窗户?()
二、想一想
你是从什么渠道知道以上问题的答案的?(即电视、报纸、教材……等载体)
三、说一说
1、以上五道题目中涉及的便是信息,你能用自己的语言说一说什么是信息吗?
2、除了以上老师例举的信息外,你还能从古今中外、自然生活中找出其他的信息吗?试着说一说。
3、试着说一说这些信息的载体分别是什么?(教师提示、学生回答,教师归纳)
四、试一试
阅读下面每段文字,然后用自己的语言总结出信息有什么样的特点?
例1:“时代超市大降价,只要100元钱东西任拿”的消息经证实是谣传。
(说明信息具有什么样的特征?)
例2:“时代超市大降价,只要100元钱东西任拿”的消息的确可靠,是它们内部一个领导人通知我的,我现在告诉同学们。
(说明信息具有什么样的特征?)
例3:“时代超市大降价,只要100元钱东西任拿”的消息的确可靠,但是接着还有说明“活动时间:2001年10月1日至2001年10月7日”。
(说明信息具有怎样的特征)
例4:我拍的风景数码照片很美,我将它传到电脑上用在课件上,或者我使用Photoshop软件对我拍的照片进行再“美容”(说明信息具有什么样的特征呢?)
………
五、学习检测大挑战
阅读如下几段文字,首先判断其中是否含有信息,若是则说出载体和反映的信息分别是什么?
1、一家医院,阎宝航手拿鲜花像是来探视病人,站在病房外的却是警惕的贺建群。
阎宝航进入病房,周恩来已经等在这里。
病房里,周恩来告诉阎宝航,他已经与英国卡尔大使进行了交谈,认为蒋介石再次通过发布解散新四军的训令,是有意施加压力,让共产党首先做出破裂举动,为国民党争取主动。
2、晓冬心里有了低,转身踱出茶馆。
刚出茶馆口,便迅速掏出腰间的手枪,抬手照着联络站二楼窗户上的花盆就开了一枪。
晓冬那百步穿杨的好枪法真是派上了用场,随着清脆的枪声,花盆乒然碎落,街上的行人听到这突如其来的枪响,炸了营一般四处奔跑。
望着联络站二楼空荡荡的窗口,晓冬的嘴角浮现了一丝浅浅的满意的微笑。
他知道,奔跑的人群当中一定有自己的同志,包括自己十分尊重的陈明远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