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育毒性与致畸作用
- 格式:ppt
- 大小:1.98 MB
- 文档页数:93
发育毒性及其评定一、基本概念(一)发育毒性某些外来化合物可干扰胚胎以及胎儿的发育过程,影响正常发育。
具体表现可分为:1.生长迟缓。
即胚胎与胎仔的发育过程在外来化合物影响下,较正常的发育过程缓慢。
2.致畸作用。
由于外来化合物干扰,活产胎仔胎儿出生时,某种器官表现形态结构异常。
致畸作用所表现的形态结构异常,在出生后立即可被发现。
3.功能不全或异常。
即胎仔的生化、生理、代谢、免疫、神经活动及行为的缺陷或异常。
功能不全或异常往往在出生后一定时间才被发现,因为正常情况下,有些功能在出生后一定时间才发育完全。
4.胚胎或胎仔致死作用。
某些外来化合物在一定剂量范围内,可在胚胎或胎仔发育期间对胚胎或胎仔具有损害作用,并使其死亡。
具体表现为天然流产或死产、死胎率增加。
在一般情况下,引起胚胎或胎仔死亡的剂量较致畸作用的剂量为高,而造成发育迟缓的剂量往往低于胚胎毒性作用剂量,但高于致畸作用的剂量。
致畸作用是外来化合物发育毒性的一种具体表现,对存活后代机体影响较为严重,往往是一种不可逆过程。
有些文献中将致畸作用称为发育毒性,可以理解为发育毒性的侠义概念。
(二)畸形、畸胎和致畸物器官形态的异常称为畸形。
具有畸形的胚胎或胎仔,称为畸胎。
凡在一定剂量下,能通过母体对胚胎或胎儿正常发育过程造成干扰,使子代出生后具有畸形的化合物称为致畸物或致畸原。
(三)胚胎毒性作用外来化合物引起的胎仔生长发育迟缓和功能缺陷不全的损害作用。
其中不包括致畸和胚胎致死作用。
(四)母体毒性作用母体毒性作用是指外来化合物在一定剂量下,对受孕母体产生的损害作用。
具体表现包括体重减轻、出现某些临床症伏、直至死亡。
母体毒性作用可分为轻度和严重母体中毒。
轻度母体中毒的表现应限于母体体重下降,正常增长受到抑制。
抑制程度,不超过不接触受试物对照组动物的10%。
肝重可略有增加,但生殖机能正常;严重母体中毒可出现体重增长大幅度抑制、持久性呕吐、过度安静或活动过度、呼吸困难、生育机能明显受损及其它中毒症状,甚至死亡。
毒理学基础_名词解释和简答题名词解释绪论1、毒理学(toxicology):毒理学的传统定义是研究外源化学物对生物体损害作用的学科。
2、现代毒理学:它已发展为所有外源因素对生物系统的损害作用,生物学机制,安全性评价与危险性分析的学科。
2 3、替代法(alternatives):又称“3R”法,即优化试验方法和技术,减少受试动物数量痛苦,取代整体动物实验的方法。
一.毒理学基本概念1、易感生物学标志(biomarker of susceptibility):是关于个体对外源化学物的生物易感性的指标,即反应机体先天具有或后天获得的对暴露外源物质产生反应能力的指标。
2、外源化学物(xenobiotic):是在人类生活的外界环境中存在可能与机体接触并进入机体在体内呈现一定生物学作用的化学物质,又称为“外源生物活性物质”。
3、生物学标志(biomarker):是指外源化学物通过生物学屏障进入组织或体液后,对该外源化合物或其生物学后果的测定指标,可分为暴露标志、效应标志、易感性标志。
4、暴露生物学标志(biomarker of exposure):是测定组织、体液或排泄物中吸收的外源化学物、其代谢物或与内源性物质的反应产物,作为吸收剂量或靶剂量的指标,提供关于暴露于外源化学物的信息。
5、效应生物学标志(biomarker of effect):机体中可测出的生化、生理、行为或其他改变的指标,包括反映早期的生物效应、结构和(或)功能改变、及疾病的三类标志物,提示与不同靶剂量的外源化学物或其代谢物有关联的对健康有害效应的信息。
6、阈值(threshold):为一种物质使机体开始发生效应的剂量或浓度,即低于阈值时效应不发生,而达到阈值时效应将发生。
7、致死剂量或浓度:指在急性毒性试验中外源化学物引起受实验动物死亡的剂量或浓度,通常按照引起动物不同死亡率所需剂量来表示。
8、生物有效剂量(biologically effictive dose)/ 靶剂量(target dose):是指送达剂量中到达毒作用部位的部分。
第九章发育毒性与致畸作用(答案仅供参考)一、名词解释1.发育毒理学:指研究出生前暴露于环境有害因子导致的异常发育结局及有关的作用机制、发病原理、影响因素和毒物动力学等。
2.致畸带:指从NOAEL到胚胎死亡剂量之间的剂量范围。
致畸带越宽的致畸物,致畸危险性越大。
3.致畸物:是指能产生致畸作用的环境因素,可分为化学性、物理性(如放射线)和生物性(如某些病毒)物质。
4.发育毒性:指出生前经父体和母体接触外源性理化因素,引起的在子代到达成体之前内出现的有害作用,包括:结构畸形、生长迟缓、功能障碍及死亡。
二、选择题1. 对于一些新产品或化学毒物,预测其发育毒性首先要靠CA. 环境流行病学资料B. 控制下的临床研究C. 动物毒性试验D. 人群试验2. 致畸试验在C期处死动物,可准确观察受试物的致畸作用A. 孕前期B. 孕中期C. 孕后期和产前D. 产后3. 一般,发育毒性试验最常用动物是 AA. 大鼠B. 小鼠C. 家兔D. 犬4. 围产期毒性试验除B均为其应观察的指标。
A. 出生存活率B. 死胎数C. 出牙D. 张耳5. 发育毒性表现中D常被忽视?A. 死亡B. 畸形C. 生长迟缓D. 功能不全6. 以下D不是体外试验A. 大鼠胚胎培养B. 胚胎细胞微团培养C. 生精细胞与间质细胞共培养D. 蓄积试验8. 致畸作用的敏感期是BA. 着床期B. 器官形成期C. 胎儿期D. 胚泡形成期9. 致畸作用的毒理学特点是 AA. 有致畸敏感期,剂量-反应关系曲线陡峭,物种差异明显B. 无致畸敏感期,剂量-反应关系曲线陡峭,物种差异明显C. 有致畸敏感期,剂量-反应关系曲线平缓,物种差异明显D. 无致畸敏感期,剂量-反应关系曲线平缓,物种差异明显10. Teratogenesis may be caused by all the following mechanisms EXCEPT CA. alterations in DNA caused by ionizing radiation.B. chromosomal abnormalities caused by advancing maternal age.C. alterations in RNA caused by ionizing radiation.D. nutritional deficiencies.11. All the following statements are correct EXCEPT CA. Exposure to teratogens during the period from fertilization to implantation generally results in prenatal death.B. Exposure to teratogens during the period of organogenesis typically results in major morphologic abnormalities.C. Exposure to teratogens during the fetal period typically results in life-threatening morphologic abnormalities.D. Exposure to teratogens during the fetal period typically results in physiologic defects.三、简答题1. 简述发育毒作用表现?答案要点:发育生物体死亡、生长改变、结构异常和功能缺陷2. 简述发育各阶段毒作用的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