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二章鞘翅目昆虫资源(4)-白星花金龟
- 格式:ppt
- 大小:42.20 MB
- 文档页数:125
昆虫记花金龟的特点和生活特征昆虫记白星花金龟是一种常见的鞘翅目昆虫,其幼虫为腐食性,在自然界中可以取食腐烂的秸秆、杂草以及畜禽粪便等。
该虫以成虫危害为主,食谱极广,涵盖14科26属29种植物,包括粮食、水果、蔬菜等经济作物。
白星花金龟在我国及周边国家如蒙古、日本、朝鲜和俄罗斯都有分布。
白星花金龟的卵:圆形或椭圆形,长约1.7~2.0mm,同一雌虫所产的卵,大小不同,乳白色。
白星花金龟的幼虫:老熟幼虫体长约24~39mm,头部褐色,胸足3对,短小,腹部乳白色,肛腹片上的刺毛呈倒“U”字形2纵行排列,每行刺毛数为19~22根,体向腹面弯曲呈C字形,背面隆起多横皱纹,头较小,胴部粗胖,黄白或乳白色。
白星花金龟的蛹:蛹为裸踊,卵圆形,先端钝圆,向后渐削,长约20~23mm,初期为白色,渐变为黄白色。
白星花金龟的成虫:成虫体长17~24mm,宽约9~13mm,椭圆形,背面较平,体较光亮,多古铜色或青铜色,体表散布众多不规则白绒斑。
有的足绿色,体背面和腹面散布很多不规则的白续斑。
头部较窄,两侧在复眼前明显陷入,中央隆起,唇基较短宽,密布粗大刻点,前缘向上折翘,中两侧具边框,外侧向下倾斜。
复眼突出,黄铜色带有黑色斑纹。
前胸背板具不规则白线斑,长短于宽,两侧弧形,后缘中部前凹,前胸背板后角与鞘翅前缘角之间有一个三角片甚显著,即中胸后侧片。
小盾片长三角形,顶端钝,表面光滑,仅基角有少量刻点。
鞘翅宽大,近长方形,肩部最宽,侧缘前方内弯。
后缘圆弧形,缝角不突出。
背面布有粗大刻纹,肩凸的内外刻纹尤为密集,白绒斑多为横波纹状,多集中在鞘翅的中后部。
臀板短宽,密布皱纹和黄茸毛,每侧有3个白绒斑呈三角形排列。
中胸腹突扁平,前端圆。
后胸腹板中间光滑,两侧密布粗大皱纹和黄绒毛。
腹部光滑,两侧刻纹较密粗,1~4节近边缘处和3~5节两侧有白续斑。
后足基节后外端角齿状,足粗壮,膝部有白续斑,前足腔节外缘有3齿,后足基节后外端角尖锐。
各足跗节顶端有两弯曲爪。
白星花金龟防治白星花金龟,所属动物界,体型中等,体长17~24毫米,体宽9~12毫米。
分布于中国的东北、华北、华东、华中等地区。
1识别特征白星花金龟是花金龟科昆虫的1种。
又名白纹铜花金龟,白星花潜。
体型中等,体长17~24毫米,体宽9~12毫米。
椭圆形,背面较平,体较光亮,多为古铜色或青铜色,有的足绿色,体背面和腹面散布很多不规则的白绒斑。
唇基较短宽,密布粗大刻点,前缘向上折翘,有中凹,两侧具边框,外侧向下倾斜,扩展呈钝角形。
触角深褐色,雄虫鳃片部长、雌虫短。
复眼突出。
前胸背板长短于宽,两侧弧形,基部最宽,后角宽圆;盘区刻点较稀小,并具有2~3个白绒斑或呈不规则的排列,有的沿边框有白绒带,后缘有中凹。
小盾片呈长三角形,顶端钝,表面光滑,仅基角有少量刻点。
鞘翅宽大,肩部最宽,后缘圆弧形,缝角不突出;背面遍布粗大刻纹,肩凸的内、外侧刻纹尤为密集,白绒斑多为横波纹状,多集中在鞘翅的中、后部。
臀板短宽,密布皱纹和黄茸毛,每侧有3个白绒斑,呈三角形排列。
中胸腹突扁平,前端圆。
后胸腹板中间光滑,两侧密布粗大皱纹和黄绒毛。
腹部光滑,两侧刻纹较密粗,1~4节近边缘处和3~5节两侧中央有白绒斑。
后足基节后外端角齿状;足粗壮,膝部有白绒斑,前足胫节外缘有3齿,跗节具两弯曲的爪。
2生活史及习性1年1代,以幼虫在土中越冬。
成虫5月份出现,7~8月为发生盛期。
有假死性。
主要为害玉米(乳期)、大麻等植物的花,或为害有伤痕的或过熟的桃和苹果,吸取榆、栎类多种树木伤口处的汁液。
成虫产卵于含腐殖质多的土中或堆肥和腐物堆中。
幼虫(蛴螬)头小体肥大,多以腐败物为食,常见于堆肥和腐烂秸秆堆中,有时亦见于鸡窝中。
以背着地,足朝上行进。
干燥幼虫入药,有破瘀、止痛、散风平喘、明目去翳等功能。
成虫白天活动,飞翔能力较强,但在早晚或阴天温度较低时多不活动,且有假死性,易于捕捉。
成虫有较强的趋化性。
对糖、酒醋味有趋性。
3为害特点白星花金龟主要以成虫为害,其中以鲜食玉米危害最重,其次是向日葵、柳树和榆树。
乌鲁木齐地区白星花金龟的防治方法白星花金龟近几年在乌鲁木齐地区危害趋势加重,由于成虫体形较大,飞翔能力强,化学防治效果不好,可通过重点防治幼虫,减少虫源,综合防治的方法减轻其危害。
现将白星花金龟的形态特征、危害特点和防治方法做一简单介绍。
一、形态特征属鞘翅目花金龟科,别名白纹铜花金龟、白星花潜,学名Postosia brevitarsis Lewis。
成虫体长22毫米,宽12毫米左右。
体黑紫铜色,有金属色泽。
体宽背平,鞘翅上有白色斑纹。
臀板有绒斑6个,外露。
幼虫俗称蛴螬,体长约30毫米,乳白色。
二、危害特点一年发生1代,7月上旬开始产卵孵化成幼虫,幼虫蛴螬在土或秸秆沤制的堆肥中越冬,翌年3月开始活动,4月~5月上旬危害作物,主要危害农作物、花卉、蔬菜的根部。
成虫在5月中下旬开始活动,7月中旬~8月上旬为危害盛期,常常几十头聚集在树木的烂皮处吸食汁液,尤其喜欢吃腐烂的果实,主要危害苹果、葡萄、蟠桃、玉米、垂柳等。
三、防治方法1.农业防治1.1避免施用未腐熟的厩肥。
白星花金龟对未腐熟的厩肥有强烈趋性,常将卵产于其内,如施入田中,则带入大量虫源,并且由于幼虫蛴螬不喜食腐熟的有机肥,也可减轻其对作物的为害。
1.2冬前耕翻土地,可将部分成、幼虫翻至地表,使其风干、冻死或被天敌捕食、机械杀伤,防效明显。
2.物理防治2.1在开春时将粪堆加以翻倒,捡拾白星花金龟的幼虫及蛹,集中消灭,可以有效降低害虫基数。
2.2成虫初发期,在白星花金龟发生危害地周围的树上挂细口瓶,每亩10~15个,距地面1~1.5米,瓶内放入少许果肉和酒醋,再放入2~3头成虫,可有效引诱其它成虫入瓶。
2.3利用成虫假死习性,在成虫发生盛期,于清晨温度较低时震落捕杀。
3.化学防治法3.1幼虫孵化盛期和低龄幼虫期一般在7月中下旬至8月初,为药剂防治的最佳时期,可用48%天达毒死蜱长效缓释剂每亩250~400毫升,拌细炉渣或粗砂20~25千克开沟穴施,或兑水40千克喷淋灌根,施药后立即浇水,或亩用40%辛硫磷1~1.5千克,傍晚前后随水浇灌,能有效控制蛴螬的危害。
白星花金龟的发生与防治白星花金龟属鞘翅目,花金龟科,别名白纹铜花金龟、白星花潜、白星金龟子、铜克螂。
分布在东北、华北和黄淮海等地。
白星花金龟危害农作物后轻者商品性大大降低,重者完全丧失商品性,给种植户带来了较为严重的经济损失。
寄主白星花金龟目前寄主有玉米、向日葵、番茄、西瓜、桃、葡萄、李、草莓、啤酒花、大型菊科杂草飞廉、柳树及榆树等。
为害特点白星花金龟主要以成虫为害,其中以鲜食玉米危害最重,其次是向日葵、柳树和榆树。
5月中下旬,最早出现成虫即开始取食柳树和榆树汁液,对低龄树和新移栽树的树体生长影响很大,6月中下旬,大型菊科杂草飞廉开始开花,一部分白星花金龟转移到飞廉花苞上吸食汁液。
进入7月以后,危害进一步加重。
白星花金龟开始危害鲜食玉米、向日葵、蟠桃、李子、葡萄、西瓜、番茄及啤酒花。
由于鲜食玉米以甜糯品种为主,受害最为严重,尤以早播玉米危害最重。
白星花金龟在玉米灌浆乳熟期,直接取食果穗顶端的玉米籽粒浆汁,影响果穗的生长发育。
对向日葵则危害花盘,致使花盘腐烂,造成减产。
由于我师向日葵面积极少,虽然危害严重。
但目前还没有造成经济损失。
但是一些早熟香型葡萄,白星花金龟将果实咬成孔洞,然后取食浆汁,浆汁流到周围未咬的果实上,大大降低了葡萄商品性,种植户经济损失也较大。
形态特征成虫体长17~24毫米,宽9~12毫米,椭圆形具古铜或青铜色光泽,体表散布众多不规则白绒斑。
唇基前缘向上折翘,中凹,两侧具边框,外侧向下倾斜;触角深褐色;复眼突出;前胸背板具不规则白绒斑,后缘中凹;前胸背板后角与鞘翅前缘角之间有一个三角片甚显著,即中胸后侧片;鞘翅宽大,近长方形,遍布粗大刻点,白绒斑多为横向波浪形;臀板短宽,每侧有3个白绒斑呈三角形排列;腹部1~5腹板两侧有白绒斑;足较粗壮,膝部有白绒斑;后足基蕞后外端角尖锐;前足胫节外缘3齿,各足跗节顶端有2个弯曲爪。
成虫常产卵于粪土交界处土中,幼虫(蛴螬)多以腐败物为食,以背着地行进。
关中平原樱桃园白星花金龟子的发生与防治白星花金龟子是一种对樱桃园造成较大危害的昆虫害虫,其幼虫主要以樱桃果实为食,造成果实损坏、腐败。
本文将介绍白星花金龟子的发生特点、危害程度以及防治措施,以供樱桃园管理者参考。
一、白星花金龟子的发生特点白星花金龟子属于金龟子科,是一种小型的金龟子,成虫长约3-4mm。
幼虫则长约4-6mm,呈深褐色,身上覆有灰白色的粉状物,形如白星花状。
白星花金龟子主要分布于我国的西北地区,其中陕西省是其严重发生地区之一,尤其是在关中平原的樱桃园中比较常见。
白星花金龟子在樱桃园中的发生通常出现在4月下旬至5月上旬,其中5月初是其的高发期。
成虫一般在4月下旬出现,其产卵期为5月上旬至中旬。
卵期一般为7-8天,幼虫期为15-20天,蛹期为7-10天。
幼虫在樱桃果实上活动,其损害主要为啃食果实外皮,使果实出现山峰形状,严重时会造成果实腐烂。
白星花金龟子对樱桃园的危害程度较高,其幼虫主要以樱桃果实为食,损害果实的外观和品质,使其失去销售价值。
同时,幼虫所啃食的果实还容易受到病菌的感染,导致果实腐烂,加剧了樱桃园的损失。
因此,及时采取有效的防治措施对于樱桃园经营者来说显得尤为重要。
1、冬季清园。
冬季清园可以有效降低害虫的数量,减少其对樱桃园的危害。
在清园的过程中,要注意清除树冠内堆积的叶片和枯枝落叶,减少害虫的栖息地。
2、药剂防治。
春季是害虫活跃期,此时可以使用药剂喷洒进行防治。
推荐使用优质的杀虫剂,喷洒液量要充分,并要尽量覆盖果实的整个表面。
可以进行3-4次喷洒,密度为每亩300-400ml,间隔时间为7-10天。
3、黄板诱捕。
黄板诱捕主要是采用带有黄色粘液的诱捕板来吸引金龟子,从而达到捕捉害虫的目的。
通常在果实成熟期进行布置,每隔3-5天更换一次黄板。
此方法适用于小面积的园区,成效较好,但要注意板子的更换频率。
4、生物防治。
生物防治方法是指利用天敌捕食害虫,从而控制害虫数量。
在白星花金龟子的生物防治中,可以使用夜蛾等捕食性昆虫进行防治。
白星花金龟的发生及防治方法
白星花金龟为害鸡冠花、蔷薇、蜀葵、秋葵、菊花、大花萱草、美人蕉、金叶女贞、樱桃、葡萄。
成虫不仅咬花卉叶、芽、花冠,还群食果实,造成谢花落果,尤其喜欢吃腐烂的果实。
白星花金龟危害:为害鸡冠花、蔷薇、蜀葵、秋葵、菊花、大花萱草、美人蕉、金叶女贞、樱桃、葡萄。
成虫不仅咬花卉叶、芽、花冠,还群食果实,造成谢花落果,尤其喜欢吃腐烂的果实。
白星花金龟形态特征:成虫体长22毫米,宽12毫米左右。
体黑紫铜色,有金属色泽。
体宽背平,鞘翅上有白色斑纹。
臀板有绒斑6个,外露。
幼虫俗称蛴螬,体长约30毫米,乳白色。
白星花金龟发生规律:1年发生1代,以幼虫在腐殖质土和厩肥堆中越冬。
翌年4~6月幼虫断断续续老熟,在20厘米左右土层中化蛹,蛹期约20多天。
6~10月为成虫期,6~7月为盛发期,对果汁和糖醋液有趋性,有假死性,受惊动后,飞走或掉落。
成虫白天为害花冠使花朵谢落。
7月逐渐转到果实上为害,造成果实坑疤或腐落。
成虫产卵于土中,卵期约为10天。
孵化后的幼虫在土中和堆肥料中栖息,取食腐殖质,秋天后寻找合适场所在土中越冬。
白星花金龟防治方法:
消灭虫源:改变花卉栽培技术;田间不堆放粪肥与垃圾等。
药剂防治:根灌50%辛硫磷1000倍液,此药严禁叶面喷施。
保护和利用天敌:如白僵菌、绿僵菌、土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