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农作物病虫草害
- 格式:doc
- 大小:117.50 KB
- 文档页数:9
常见农作物病虫害防治方法农作物在生长过程中,常常会受到各种病虫害的侵袭,给农业生产带来严重的损失。
了解常见农作物病虫害的防治方法,对于保障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至关重要。
一、常见的农作物病害1、真菌病害如小麦锈病、稻瘟病等。
这类病害往往在高湿的环境中容易发生,其症状表现为病斑上常有霉状物、粉状物等。
2、细菌病害像白菜软腐病、柑橘溃疡病等。
病部常有菌脓,且有臭味。
3、病毒病害例如烟草花叶病毒病、黄瓜花叶病毒病等。
植株常表现出花叶、黄化、畸形等症状。
二、常见的农作物虫害1、咀嚼式口器害虫如蝗虫、菜青虫等,它们会咬食农作物的叶片、茎秆等,造成明显的缺刻和孔洞。
2、刺吸式口器害虫像蚜虫、飞虱等,通过口器刺入植物组织吸取汁液,导致植株生长不良、叶片发黄等。
3、钻蛀性害虫比如玉米螟、天牛等,幼虫会钻入农作物的茎秆、果实内部进行危害。
三、农作物病虫害的防治方法1、农业防治(1)选用抗病虫品种:这是预防病虫害的根本措施之一。
在种植前,选择经过选育的具有抗病虫害特性的优良品种,可以大大降低病虫害发生的几率。
(2)合理轮作:通过不同作物的轮作,改变病虫害的生存环境,减少病虫害的积累和传播。
(3)科学施肥:合理施用氮、磷、钾等肥料,增强农作物的抗病虫能力。
避免过量施用氮肥,以免植株徒长,降低抵抗力。
(4)清洁田园:及时清除病株、病叶和杂草,减少病虫害的越冬和越夏场所。
2、物理防治(1)人工捕杀:对于一些个体较大、活动能力较弱的害虫,如金龟子、地老虎等,可以通过人工捕杀的方法进行防治。
(2)灯光诱杀:利用害虫的趋光性,在田间设置黑光灯、频振式杀虫灯等,诱杀成虫。
(3)色板诱杀:黄色板可以诱杀蚜虫、白粉虱等害虫,蓝色板可以诱杀蓟马等害虫。
3、生物防治(1)利用天敌:保护和利用害虫的天敌,如捕食性瓢虫、草蛉、寄生蜂等,对害虫进行自然控制。
(2)微生物防治:使用有益微生物,如苏云金芽孢杆菌、白僵菌等,防治害虫。
(3)生物农药:选用对环境友好、低毒高效的生物农药,如阿维菌素、苦参碱等。
常见农作物病虫害及防治知识水稻病虫害及防治水稻是文山州主要粮食作物之一,常年水稻栽培面积在90万亩左右,在我州发生的病虫害主要种类有稻瘟病、水稻胡麻叶斑病、水稻白叶枯病、水稻纹枯病、水稻细菌性条斑病、稻曲病、恶苗病、稻飞虱、稻纵卷叶螟、水稻粘虫等。
一、稻瘟病(一)识别:由于病菌侵入的时间和部位不同,表现的症状也不相同,因此,有苗瘟、叶瘟、节瘟、穗颈瘟、谷粒瘟等区别。
1.苗瘟三叶期前,芽、芽鞘出现水渍状斑点,秧苗接近地面上的部位变黑,有灰色霉层。
三叶期后在叶片上产生短纺锤形至梭形病斑,或密布不规则的小斑,灰绿色或褐色,天气潮湿时病部生有灰绿色的霉层。
严重时,可使秧苗成片枯死。
2.叶瘟三叶期后的秧苗及成株的叶片上都可发生,初期出现针头大小的褐色斑点,很快扩大。
一般在分蘖盛期盛发,严重发生时,远望发病田块如火烧过似的。
病斑有四种类型。
(1)急性型病斑暗绿色水渍状,无光泽,多而呈椭圆形或不规则型,叶片正反两面都有大量的灰色霉层。
多在阴雨多湿,氮肥施过多,种植感病品种的田块发生。
急性型病斑的出现是稻瘟病流行的预兆。
条件不适转化成慢性型。
(2)慢性型最初在叶片上产生暗绿色或褐色小点,以后形成梭形病斑,病斑褐色,中心灰白色,外有黄色晕圈,褐色环死线穿过病斑向两头延伸。
天气潮湿时,病斑边缘或背面也常有灰色霉层。
(3)褐点型病斑为褐色小点,局限在叶脉间。
多在抗病品种中下部叶片出现。
条件适合时,有的会转化成慢性病斑。
(4)白点型在气温很高的情况下,在感病品种的叶片上产生近圆形或短梭形的白色小斑。
条件适合时可以转成急性型。
3.节瘟一般发生在剑叶下第一、二节,节上生黑褐色小斑点,逐渐成环状扩展,最后使整个节部变成黑色,造成茎杆节部弯曲或折断。
4.穗颈瘟初期在穗颈上出现小的淡褐色斑点,边缘有水渍状的褪绿现象。
以后病部向上、下扩展,颜色加深,最后变黑枯死或折断,造成瘪谷甚至白穗。
5.谷粒瘟发病早的病斑呈椭圆形,中部灰白色,以后使整个谷粒变成暗灰色的秕谷。
农作物病虫害的种类与特点农作物是人类的重要粮食来源,然而病虫害却常常对农作物造成严重的危害。
了解不同病虫害的种类与特点,有助于科学防治,提高农作物产量。
本文将针对农作物病虫害进行分类和介绍其特点。
一、真菌性病害真菌性病害是农作物病害中最为常见和严重的类型之一。
真菌通过侵入农作物组织中繁殖,造成根部腐烂、叶片凋黄、果实腐烂等症状。
常见的真菌性病害包括白粉病、黑穗病、锈病等。
这些病害的特点是传播速度快、侵害范围广,且难以根除。
二、细菌性病害细菌性病害是由细菌感染造成的病害,也是农作物病害中的一类重要问题。
细菌通过叶片、茎秆等部位的伤口侵入,引起叶片枯萎、茎秆溃烂等病状。
常见的细菌性病害有红枯病、炭疽病等。
细菌性病害的特点是在潮湿环境下传播迅速,对防治措施要求较高。
三、病毒性病害病毒性病害是由病毒感染引起的病害,对农作物的危害也十分严重。
病毒通过昆虫、介体等方式传播,使农作物叶片出现黄化、畸形等病状。
常见的病毒性病害有花叶病毒病、黄化曲叶病等。
病毒性病害的特点是传播迅速,且防治手段有限。
四、昆虫害昆虫害是农作物破坏最为严重的病虫害之一,对农作物的生长发育和产量造成直接损害。
昆虫通过咬取叶片、蛀食果实等方式危害农作物。
常见的昆虫害有蚜虫、螨虫、食叶害虫等。
昆虫害的特点是数量庞大、繁殖迅速,对防治措施要求精细和全面。
五、鸟兽害鸟兽害对农作物的危害主要表现在啄食农作物的果实、坏果、垫果以及破坏作物的茎叶等。
常见的鸟兽害有知更鸟、松鼠、野兔等。
鸟兽害的特点是对作物造成直接损害,需要采取防鸟网、防兽栏等相应的防护措施。
六、杂草害杂草害对农作物的生长发育和产量也会造成相应的危害。
杂草与农作物竞争养分、水分和光照资源,抑制作物的生长。
常见的杂草有苦草、马齿苋、稗草等。
杂草害的特点是种类繁多,繁殖力强,对农田的管理要求严格。
总结起来,农作物病虫害的种类繁多,每一类病虫害都有其特点和传播方式。
了解这些特点和传播方式,有助于农民科学防治农作物病虫害,提高作物产量和质量。
农作物病虫害及防治技术目录一、水稻主要病虫草害及其化学防治1 虫害2 病害二、小麦主要病虫草害及其化学防治1、虫害2、病害三、棉花主要病虫草害及其化学防治1、虫害2、病害四:蔬菜主要病虫草害及其化学防治1、虫害2、病害水稻主要病虫害及其化学防治一、虫害为害水稻的害虫较多,常见的有30多种,可分为迁飞性和内源性两种。
迁飞性害虫有:飞虱类(褐飞虱、白背飞虱、灰飞虱),稻纵卷叶螟,粘虫等。
这类害虫在我国大部分稻区不能安全越冬或越冬基数较低。
其主发生代虫源大多从外地迁入,突增突发,危害严重。
内源性害虫有二化螟、三化螟、大螟、稻蓟马等,一般在当地均可越冬,属本地虫源。
今年来,因稻飞虱、稻纵卷叶螟、二化螟、三化螟分布广泛,发生频率大,危害严重,已经成为水稻的注要害虫。
稻蓟马为害秧苗,成为秧田的主要害虫。
稻叶蝉、稻弄碟、稻负泥虫、稻瘿蚊、稻蝗虫等害虫局部地区发生和危害较普遍。
1、稻飞虱类为害状:属同翅目,飞虱科、刺吸式口器,包括褐飞虱、白背飞虱、灰飞虱三种,是水稻的主要害虫。
飞虱若虫,成虫均能为害,在稻丛下部刺吸汁液,消耗稻株养分,其唾液分泌有毒物质,引起稻株中毒萎缩。
水稻严重受害时,稻丛基部常变黑发臭,甚至整株枯死。
此外,由灰飞虱传播的水稻条纹叶枯病、玉米粗缩病,白背飞虱传播的水稻黑条矮缩病等病毒病也呈逐年加重趋势,危害程度及发生面积不断扩大。
稻飞虱发生危害严重,主要与迁入早迟、迁入量、气候条件、品种布局和品种抗(耐)性、栽培技术和天敌等因素有关。
盛夏不热、晚秋不凉、夏秋多雨的气候条件有利其发生危害。
近几年来,国内稻区长期单一的使用某些化学药剂,导致稻飞虱产生较强的抗药性,此外适宜的气候条件,作物种植结构的调整都加剧了稻飞虱的爆发危害。
生活习性:褐飞虱在长江流域一般发生5代,白背飞虱发生6代。
由于第一代成虫逐批移入,造成以后各世代重叠。
以后本地虫源与外地虫源混发。
成虫产卵期长,产卵量多,每只雌虫一般可产卵400—700粒。
常见的农作物病虫害农作物病虫害是农业生产中常见而且严重的问题。
这些病虫害对于农作物的生长和发育产生了极大的威胁,导致了农业产量的减少和经济上的损失。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农民和科研人员们一直在进行不懈的努力,通过采取适当的措施来预防和治理农作物病虫害。
本文将介绍一些常见的农作物病虫害,并探讨相应的预防和治理措施。
一、水稻褐飞虱水稻褐飞虱是水稻上常见且危害较大的害虫。
它会危害水稻的叶片,导致植株生长迟缓、叶片枯黄,严重时可能会导致减产甚至死亡。
为了预防和控制水稻褐飞虱,可以采取以下措施:1. 选择抗虫种植:选择抗虫性较强的水稻品种种植,可以降低褐飞虱的侵害程度。
2. 种植密度合理:适当增加水稻的种植密度,可以减少褐飞虱的繁殖和传播。
3. 积极防治:在水稻生长期间,定期巡视田间,发现虫害及时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如喷洒农药等。
二、玉米赤霉病玉米赤霉病是一种由真菌引起的病害,对玉米产量和食品安全造成了严重威胁。
感染玉米赤霉病的玉米籽粒可能受到毒素污染,对人和动物的健康造成风险。
预防和控制玉米赤霉病的方法包括:1. 良好的土壤管理:保持土壤的通气性和排水性,有助于减少病原菌在土壤中的滋生和传播。
2. 玉米轮作:定期进行玉米轮作,避免连作玉米,有助于减少病害的发生。
3. 种植抗病品种:选择抗赤霉病的玉米品种种植,可以降低病害的风险。
4. 及时喷洒药剂:在玉米生长期间,注意监测玉米的病情,一旦发现赤霉病的症状,及时喷洒相应的防治药剂。
三、苹果腐烂病苹果腐烂病是苹果上常见的病害之一,由真菌引起。
苹果感染腐烂病后,果实表面会出现褐斑,并迅速扩大,最终导致果实烂熟。
预防和控制苹果腐烂病的方法如下:1. 苹果采摘及时:果实采摘后及时处理,不要将有病害的果实堆放在一起,以免病害传播。
2. 冷藏储存:将采摘后的苹果储存在低温环境中,可以延缓果实腐烂的速度。
3. 喷洒防治剂:在苹果生长期间,定期喷洒防治药剂,有效控制腐烂病的发生。
农业科普认识农作物的主要病虫害农业科普:认识农作物的主要病害和虫害农业是人类社会的基础产业,而农作物是农业生产的重要组成部分。
然而,在农作物的生长过程中,经常会遭受到各种病害和虫害的威胁,给农民带来了很大的损失。
因此,了解和认识农作物的主要病虫害是非常重要的。
本文将介绍一些常见的农作物病虫害,帮助读者加深对农业科普知识的认识和理解。
一、水稻病虫害1.稻瘟病稻瘟病是水稻生产中最重要的病害之一,也是最具破坏性的病害之一。
其主要症状为叶片上出现黄褐色斑点,随后蔓延至整个植株,导致叶片干枯和枯黄。
病原菌通过气溶胶方式传播,对水稻的生长发育造成严重危害。
2.稻飞虱稻飞虱是水稻生产中最为严重的害虫之一。
它以水稻的汗液为食,同时还会分泌出毒液,导致水稻叶片出现黄化、凋萎等现象。
为了防治稻飞虱,常规的措施是合理田间播种密度,定期施肥,及时清理田间杂草等。
二、小麦病虫害1.白粉病白粉病是小麦生产中常见的病害之一。
其主要症状为叶片上出现白色霉斑,随着病情的加重,植株的叶片会逐渐枯黄并凋萎。
白粉病的传播途径多样,包括风、昆虫以及种子传播等。
2.小麦长管蚜小麦长管蚜是小麦生产中常见的害虫之一,对小麦的吸食会导致小麦叶片弯曲、变黄,并因为排泄物的积累引起霉菌的滋生。
防治措施包括合理施肥、适时拔除病株和采用生物控制等。
三、玉米病虫害1.玉米晚疫病玉米晚疫病是玉米生产中常见的病害之一。
它主要症状是植株上出现大片黄化的叶片、茎干患病后变黑、发病部位出现白色粉状孢子等。
为了预防和控制玉米晚疫病的发生,可以通过选择抗病品种、合理施肥和加强田间管理等措施来达到防治效果。
2.玉米螟玉米螟是玉米生产中最为严重的害虫之一。
它以玉米的叶片和穗部为食,会导致玉米植株的叶片出现蛀食症状,同时也容易造成玉米的二次感染,使其产量大幅降低。
为了防治玉米螟,可采取种植抗病虫害品种、合理喷洒杀虫剂以及推行生物防治等措施。
四、蔬菜病虫害1.番茄早疫病番茄早疫病是蔬菜生产中常见的病害之一。
常见农作物病虫害及其防治方法农作物病虫害是影响农业生产的重要因素之一。
不同病虫害对农作物的威胁程度各不相同,但它们都会导致农作物的减产或者品质下降,给农业生产带来不小的损失。
为了保障农作物的健康生长和丰收,农民和农业专家需要了解常见的农作物病虫害及其防治方法。
一、水稻病虫害及其防治方法1. 稻瘟病稻瘟病是一种由真菌引起的水稻病害,主要发生在水稻生长期间。
受害的水稻叶片会出现黑色病斑,最终导致叶片枯死。
为了防治稻瘟病,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选用抗病优良品种,提高植株抗病能力;- 确保田间排水良好,避免稻田积水;- 定期清除田间杂草,减少病原菌的传播。
2. 稻飞虱稻飞虱是水稻的主要害虫之一,会导致稻株生长不良和减产。
为了防治稻飞虱,可以采取以下方法:- 适时选用农药进行喷洒,控制虫害的繁殖;- 种植抗虫优良品种,提高稻株的抗虫能力;- 种植丰富多样的耕作制度,增加天敌的数量,控制害虫的生长。
二、玉米病虫害及其防治方法1. 玉米赤眼病玉米赤眼病是由真菌引起的一种病害,经常造成玉米的减产。
为了防治赤眼病,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使用抗性品种,提高玉米植株的抗病能力;- 定期清理田间秸秆和杂草,减少病菌的滋生;- 适时喷洒杀菌剂,控制病害的传播。
2. 玉米螟虫玉米螟虫是玉米的主要害虫之一,幼虫会钻入玉米穗内取食,导致玉米减产。
为了防治玉米螟虫,可以采取以下方法:- 种植抗虫优良品种,提高玉米植株的抗虫能力;- 采用适时的播种期和生长期管理措施,减少害虫的滋生;- 使用生物农药进行喷洒,控制虫害的发生。
三、小麦病虫害及其防治方法1. 小麦赤霉病小麦赤霉病是由真菌引起的一种病害,会导致小麦籽粒的品质下降。
为了防治赤霉病,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选用抗病优良品种,提高小麦植株的抗病能力;- 控制病害的传播途径,避免病原菌的传播;- 喷洒杀菌剂,减少病害的发生。
2. 小麦蚜虫小麦蚜虫是小麦的主要害虫之一,大量取食小麦叶片导致小麦减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