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音乐教育对素质教育推动
- 格式:doc
- 大小:27.00 KB
- 文档页数:7
浅谈音乐与素质教育
在素质教育的框架下,音乐教育作为素质教育中的一部分,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音乐教育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和艺术修养,更可以在许多方面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以下是我对音乐与素质教育关系的一些思考。
一、音乐教育对提高情感素质具有独特作用
二、音乐教育对培养审美素质十分重要
素质教育旨在培养学生的全面素质,其中一项重要目标是培养学生的审美素质。
艺术
是审美领域的代表,其中音乐作为艺术的重要方面也应在素质教育中予以重视。
通过学习
音乐,学生可以在音乐创作、演奏、欣赏以及其他各个环节中不断感受、欣赏和理解艺术。
这不仅可以增强学生的审美能力,而且可以为他们今后拓展更多艺术领域的欣赏打下良好
的基础。
三、音乐教育对提高认知能力有帮助
素质教育的目标在于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而认知能力是其中重要的一环。
音乐教育
可以培养学生的认知能力,使其智力、思维能力发展得更为全面。
学习音乐需要具备一定
的知识储备和理解、分析能力,这些都可以帮助学生发展自己的认知能力。
此外,音乐也
可以帮助学生提升注意力、记忆力和创造力等方面的能力。
四、音乐教育可以在大量时间外推动全面素质发展
随着社会竞争压力的不断加大,很多家庭和学校在面对学生学业压力时易忽略了素质
教育的重要性。
然而,素质教育有着很好的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效果。
而在音乐教育中,
学生不仅能学到专业的音乐知识和技能,还能够通过音乐创造、表演、演奏等多方面的实
践获得良好的综合素质培养。
音乐教学在中学素质教育中的重要作用目标的实现只有在明细规格的大纲中才能达到。
通过内地、香港、台湾三种教学大纲的比较,我国义务教育初中阶段的音乐试用大纲的修订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考虑。
1.内地试用大纲多从理论性、政治性的认识出发,香港与台湾则多从实用性的角度出发,其实两者是要相互兼顾的,但只有通过实用、实践才能达到理性的目的(审美,创造性思维的开通,净化情感)。
试用大纲修订尽可能吸收港台的教学内容和参考其实施方法。
2.音乐是一种文化,是时代的音符,体现了丰富的历史积淀与时代特色。
因此在欣赏、聆听、歌唱等课程中,既要研究熟悉自己祖先的东西,又要研究认识世界各国的音乐传统。
香港纲要在处理这种关系中比较适中,对中、西音乐及中、西著名音乐家能兼顾得当,我们的选材最好折中一些。
3.音乐素有艺术王冠之称,她以特有的表情魅力,强有力地占据人们的心灵。
列宁甚至说过:“我不知道有什么比《热情奏鸣曲》(贝多芬作品)更为壮丽。
”这充分说明,音乐的感染力有多强。
我们应抓住音乐的特性,去展开自己的施教活动。
只要选材适当,施教得法,智力的与非智力的因素都会交融相会,思想性与艺术性也会和谐地体现。
因此在歌唱、欣赏选材上,要增加音乐美的成分,强化音乐感受能力。
4.试用大纲的目标是正确的,但大纲的明细规格还未足以体现其目标的要求。
目标高,而要求偏低,各年级之间知识点的深、广度要求欠具体明确。
尽管我们的教育事业还不够发达,教学设备尤其是音乐教学设备还很简陋,师资力量仍很薄弱,但还是应该在大力改善办学条件、加快师资培训的同时,重视大纲的建设,如果大纲空泛则施教过程中必然出现随意性和简单化的现象,从而影响一代人的音乐素养。
5.音乐创作活动能使学生将学到的基础知识变为基本技能,加深对音乐的体验和巩固已学的知识,并能更好地丰富其思维想象力,促进其智力与非智力因素的发展,同时,还能加深音乐与其他学科的联系。
港、台的音乐教育对此十分重视,这从其大纲中即可看出。
论音乐美育在全面素质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
论音乐美育在全面素质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
音乐美育在全面素质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
音乐是一种跨文化的文化语言,它拥有深刻的感染力和独特的吸引力,对人类文明具有重要的影响。
素质教育采用多种教育方案,以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和全面发展。
在这一教育过程中,音乐美育发挥着重要作用。
音乐美育可以丰富学生文化知识,提高学生的美术水平。
歌声是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学生的素质教育具有巨大的意义。
另外,素质教育的实施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兴趣,培养学生良好的审美品位,帮助学生更好地了解有关艺术名家和著名作品,为学生塑造美丽的人生境界。
此外,音乐作为一种艺术,不仅能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空间思维能力,而且还能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
在实践和演示的过程中,学生可以学习如何团结一致,整体协调。
同时,也可以锻炼学生的包容心和表达能力。
由此可见,音乐美育在全面素质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是非常重要的。
各级学校都应该加强音乐教育,注重丰富和深入地学习音乐资源,给学生更多机会从音乐中吸取精华,让音乐美育更加深入素质教育,把品格教育融入学生的生活中,让每个学生都能在音乐的熏陶中更好地实现精神自我的自由与自由。
【音乐教育在素质教育中的作用】浅探音乐教育在素质教育中的重要作用论文摘要:当前,学校音乐教育正面临着未来的发展问题。
从面向全体的教育出发,我国各类学校音乐教育的目标将面临着调整。
本文对学校音乐教育与实施素质教育给予了科学定位并展开了全面的思考与探索。
关键词:音乐教育;素质教育;探索音乐教育作为基础教育的一部分,在素质教育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其目的在于培养全民素质,发展学生的能力,提高全民族文化素质。
把音乐教育由专门传授技法、技能转为培养素质,符合现代教育思想与规律,它能够影响人的思想、感情、意志、兴趣和爱好,陶冶人的性格、情操。
由此证明,音乐教育在以培养全面发展的现代新型人才为目标的素质教育中起着重要作用。
一、当前学校音乐教育存在的问题1、音乐艺术素质普遍较低(1)学生在中小学阶段音乐艺术方面的课程不受重视,有的被其它课程取代,导致学生艺术想象创造力、思维观念贫乏等。
(2)大学扩招后,音乐专业采取了降低文化成绩录取分数线、报考音乐专业不需要有很高的文化水平的对策,强化了音乐考试的内容。
即“文理走不通,艺术好成功”,是通往大学之门的捷径。
(3)音乐高考在题目与内容等方面也过于简单程式化,几十年来没有多大变化,测试点往往是考生的技能和技巧,而没有增加测试其艺术修养和系统知识。
学生的艺术与文化素质就成了音乐教育教学起点低的重要原因。
2、文化综合素质不高长期以来实施的应试教育,训练出了一大批考试机器,人文教育和人文素质的培养相对落后,导致学生素质畸形、不健全发展的恶果,严重脱离社会生活和职业,使学生难以适应要求。
当前学校教育的问题是过弱的文化熏陶使学生人文素质不高,过窄的学科专业知识使学生的视野不宽、基础不牢,过重的实用主义导向使学生全面素质培养与基础训练不够,过强的共性制约使学生个性发展不足,缺乏独立思考、钻研和创新的能力。
二、学校音乐教育与实施素质教育的对策和方法1、转变教育观念,提高国民素养转变教育的观念,切实将音乐教育转移到素质教育的轨道上来,是历史的必然,是教育自身发展和自我完善的必然结果。
论中学音乐教育对培养学生良好道德素质的重要性中学音乐教育面临的对象是那些正处于人生观、价值观初步形成,心理和生理尚未成熟的特殊群体——青少年。
就其性质来说,音乐教育不仅仅是一种以单纯的技能传授和娱乐为目的的艺术教育,而是一种通过音乐美的形式和内容,使受教育者的道德品质和人生观、民族艺术审美观、爱国主义精神等得以树立和健全,并能全面提高的素质教育。
我国古代教育家孔子提出:“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
”指出音乐教育的目的是完善高尚的人格。
它包括了人的审美观念、理想、能力、意识、修养、情趣等方面。
德国音乐教育家奥尔夫说:“音乐应同其他学科一样成为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因为音乐能够培养学生的情感、想象力和个性。
”音乐教育是进行美育的重要手段之一,实际上音乐教育从根本上说是一种素质教育。
可以这样理解,音乐教育不光对于人的品德培养有着重要的作用,而且对于人综合素质的提高也很重要。
音乐教育能陶冶道德情感。
德国作曲家瓦格纳说:“心灵的器官是乐音,心灵的艺术意识语言是音乐。
”当我们接触一部音乐作品时,我们正感受着作曲家的灵魂,并直接触摸到了他们的情感,不管是欢快的音乐还是悲伤的音乐,都能引起听者的共鸣,这就是音乐的语言。
在平时的课堂音乐欣赏教学之中我特别注重培养学生在音乐欣赏中获得真、善、美的情感体验和获得心灵的净化!一、在聆听中净化心灵中国作曲家冼星海的代表作品《黄河大合唱》自1939年距今已有70多年的历史。
对生活在温室里的学生来说,他们还不太了解,也很难理解那个年代的历史。
于是我把当下热门的爱国题材影视作品《南京!南京!》的重要片段给学生观看,和大家一起探讨感受,并给大家讲解抗战时期的有关历史。
当学生们再次聆听那些革命题材的音乐作品时,他们的心灵被强烈震撼,爱国热情油然而生。
任何艺术,都是表现人类情感的,音乐则能美化人的灵魂,使人的思想情感得到升华。
为了让学生感受华夏音乐的博大精深,我引导学生欣赏古代编钟音乐《凯旋》。
试论音乐教学在中学素质教育中的作用摘要:重视音乐教育,是学校教育教学改革的突破口,是促进学生素质全面提高,培养高质量、高水平的跨世纪合格建设人才的切实有效措施。
关键词:音乐素质教育作用素质教育是当前基础教育改革的主旋律。
而音乐教育是中学素质教育中不容忽视的重要内容,它对学生的思想道德、智能、情意、身心健康等素质的形成,有着其它学科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重视音乐教育,是学校教育教学改革的突破口,是促进学生素质全面提高,培养高质量、高水平的跨世纪合格建设人才的切实有效措施。
一、音乐教育与思想道德素质《乐记》云:“审乐以知政,而治道备矣”。
荀子认为音乐可以“正身行、广教化、美风俗”。
的确如此,优美高尚的音乐,蕴含着潜移默化的高尚情操,声情并茂的音乐艺术是塑造中学生灵魂的有力手段,对中学生的精神起着激励、净化、升华的作用。
能逐渐形成正确的审美观,培养感受美、鉴赏美、表现美和创造美的能力,提高分辨“真”与“假”,“美”与“丑”,“善”与“恶”的能力。
使中学生在思想、道德、性格、情操、修养各方面发生变化,培养一种爱憎分明的道德情感和自觉的道德信念。
江泽民同志召开的第六届中国文联第五次中国作协代表大会的闭幕联欢会上,热情洋溢地演唱了一首优秀历史歌曲《祖国歌》,词曲优美,如诉如说,抒发了他热爱祖国、报效祖国的感情。
给与会的文艺界代表和电视前的观众留下了难忘的一幕,使我们了解到他深厚的音乐素养。
并从一个侧面反映出这首创编于本世纪初的歌曲《祖国歌》,经总书记少年时代的学唱,在其心灵上所留下的深长记忆。
使我们看到了良好的早期音乐教育对于无产阶级革命家成长过程的重要作用。
中学生高尚道德道德品质的形成及人生观、世界观的确立,需要精心培育和塑造,而音乐教育是塑造的重要手段,能给中学生以精神影响与滋养,可以起到:“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道德素质教育作用。
二、音乐教育与情意素质在音乐教育活动中,极注重培养中学生的情意素质,使学生的品格和个性得到健康和谐的发展。
浅谈音乐教育在中小学素质教育中的作用一、引言音乐是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类文化的重要体现之一。
音乐教育在中小学素质教育中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
本文将从音乐教育对学生的综合素质发展、个性培养以及创造力培养等方面进行讨论。
二、音乐教育与学生综合素质发展1.音乐教育能够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感知能力。
通过学习音乐,学生能够与美进行亲密接触,培养对美的欣赏能力。
2.音乐教育可以促进学生的情感表达和沟通能力。
音乐作为一种语言,能够帮助学生表达情感,增强他们的沟通能力。
3.音乐教育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协调能力和团队意识。
学习音乐需要学生合作演奏和合唱,这能够促使他们培养合作精神和团队合作意识。
三、音乐教育与学生个性培养1.音乐教育能够培养学生的自信心。
通过音乐表演,学生能够展示自己的才华和能力,从而增强他们的自信心。
2.音乐教育能够培养学生的创造力。
音乐是艺术的一种形式,学习音乐能够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并培养他们的想象力。
3.音乐教育能够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
在音乐学习中,学生需要理解和演绎音乐作品的意义,这能够锻炼他们的思考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四、音乐教育与学生创造力培养1.音乐教育能够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学习音乐可以培养学生对音乐的独特理解和想象力,从而激发他们的创造性思维。
2.音乐教育能够培养学生的艺术创造能力。
通过音乐创作和演奏,学生能够发挥自己的创作才华,培养他们的艺术创造能力。
3.音乐教育能够培养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
学习音乐要面对各种技巧和表达的问题,通过解决这些问题,学生能够培养自己的问题解决能力。
五、结论音乐教育在中小学素质教育中具有重要的作用。
它能够促进学生的综合素质发展,培养学生的个性特长,并且激发学生的创造力。
因此,学校和教育机构应该重视音乐教育,在中小学教育中给予其足够的重视和支持。
只有通过音乐教育,我们才能够培养出更多具有综合素质和创造力的优秀人才。
浅谈中学音乐教育对素质教育的推动
【摘要】中学音乐教育具有不可忽视的智育德育功能,能够熏陶思想品德、升华情感意志、活跃想象思维、强化交际协作,这些功能与素质教育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目标要求相统一。
针对当前中学音乐教育智育德育功能不能充分发挥的发展瓶颈,应积极转变观念、明确认识,科学规划、完善体式,创新方法、丰富内容,强化
中学音乐教育各项功能的发挥,有力推动素质教育向前发展。
【关键词】中学音乐教育素质教育功能
a brief probe into the promotion of the musical education in secondary schools to the essential-qualities-oriented schooling
wang lei
【abstract】
he musical education in secondary schools has the function of intellectual education and moral education. it can nurture the ideological morality, sublime the emotion, activate the imaginary thinking, and intensify the communication and cooperation. these functions bring into correspondence with the destination and requirement of
essential-qualities-oriented schooling in enhancing the comprehensive quality of students. with the developmental bottleneck of the musical education which cannot sufficiently
play a role in intellectual education and moral education, it is necessary to change the ideas, clear the cognition, project the scientific plan, perfect the education system, innovate in methods, rich the details and strengthen the use of every educational functions in musical education in order to greatly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the
essential-qualities-oriented schooling.
【keywords】tsecondary schools; musical education; function;
essential-qualities-oriented schooling
素质教育是我国教育发展的主流和大势,中学音乐教育是实施中学素质教育的重要一环。
中学音乐教育作为中学教育的重要课程,顺应素质教育发展大势是其毋庸置疑的发展方向。
同时,通过挖掘音乐中的道德、情感、智力等因素,充分发挥音乐教育对中学生思想、道德、情操、意志、思维、智力以及社会交际协作的陶冶和感染作用,从而为实现素质教育助力推势。
1.中学音乐教育的智育德育功能符合素质教育的发展需求
, 是个
人的体质、性格、气质、能力、知识、品质等各种要素的有机综合。
素质教育是指在学校教育环境的影响下, 教育者通过各种有效的
教育途径, 以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和主体精神为出发点, 充分发
挥学生的天赋条件, 开发学生的潜能和创新能力, 以帮助学生形
成健全人格为根本目的的教育指导原则。
简而言之,素质教育是以全面提高学生们的综合素质为最终目标。
而音乐教育对促进学生在思想品德、智力思维、情感意识、社会实践等方面素质的发展,有
着其他学科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符合素质教育的本质和要求,是素质教育中不可忽视的重要内容,是推动素质教育发展的重要环节。
1.1 音乐教育具有道德陶冶功能
, 在其思想性和艺术性高度结合的前提下, 蕴涵着真、善、美的深刻内涵, 它通过艺术手段表现人的高尚道德情操。
音乐所激发的审美情感和道德情感是互相渗透和重叠的, 它对高尚情操的陶冶, 完善道德人格的确立具有重要意义。
音乐教育把那些高度发展的社会理性转化为生动、直观的感性形式,利用艺术情感使中学生在提高音乐审美感受、表现力的同时,陶冶性情, 净化灵魂,完善人格,提高思想境界, 升华道德情操,达到崇高的
精神境界。
1.2 音乐教育具有情感启迪功能
力。
优美健康的音乐,常使人产生一种高尚、正义、灵魂升华的情感,使人充满了对人生的希望和追求,对生活、生命和整个世界的挚爱,增强奋斗的自信和力量。
在音乐教育活动中,通过音乐欣赏、器乐演奏、歌曲演唱等,使学生以无限的想象和联想,获得音乐所表现的思想和意境,获得情感的陶冶和培养。
同时,在不断训练的
音乐实践中,培养了学生遇到困难和挫折时艰苦努力的顽强个性以及刻苦学习的毅力,从而形成一种坚韧不拔的情意品质。
因此,音乐教育是心灵的塑造,是情感的培养,是促进良好的个性发展、培养学生情感、兴趣、气质、意志、毅力等非智力因素的积极因子。
1.3 音乐教育具有思维激发功能
动机,对中学生的智力开发有积极地促进作用。
首先,音乐的产生就是创作过程,我们称其为三度创作,即作曲、表演和欣赏,无论学生的表演或欣赏都必须伴随着创造性表现和产生丰富的联想和想象。
其次,音乐具有“不确定性”特点,即同一首音乐作品,有多少学生就会有多少不同的理解、感受和想象,这一特征对于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具有比其他学科更大的优势。
其三,音乐的情感特征可以极大地激发学生的表现欲望和创造热情,在主动参与中展现他们的个性和创造才能。
所以,音乐教育在开发学生智力、活跃学生思维、培养学生创造能力方面的作用是不应该被忽视的。
1.4 音乐教育具有实践锻炼功能
, 通过合唱、合奏等训练能够培养学生的协作心理。
合唱、合奏是一种高度协作的音乐表演形式, 经过大家的齐心协力, 演唱、演奏出来的音乐美妙动听。
中学生参与合作性的音乐活动, 不但可以使其深切体会把个体作为社会团体一员紧密
结合在一起的力量, 体会到协作的重要性。
更重要的是在组织过程中得到了社会组织能力与适应能力的锻炼,使其逐渐养成集体荣辱
主义思想。
音乐自产生以来, 就具有强烈的社会功能, 具有很强的交际性, 音乐表演的艺术是人与人之间的协调、适应和交流。
中学生们参加音乐活动,经常就会置身于一定的社会环境, 参与一定的社会交往, 从而得到各方面的人际关系和社会关系的发展, 增进团结协作和社会活动的能力。
2.中学音乐教育功能的有效发挥促进素质教育的实效发展
,大多数中学都开设音乐教育课程,但总体看来,对音乐教育功能的认识缺乏科学性和全面性,对音乐教育与素质教育的有机联系认知不足,从而导致当前中学音乐教育在中学各课程中被看作“小三门”,重视不够、规划不细、投入不足、创新不力,阻碍了中学音乐教育智育、德育等功能的充分发挥,进而削弱了中学音乐教育对素质教育发展的促进作用。
因此,要强化中学音乐教育的功能发挥,推动中学音乐教育和素质教育有机统一。
2.1 转变意识、更新观念,顺应素质教育的发展要求
,党的教育方针指出:“应该使受教育者在德、智、体、美、等方面得到发展,成为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
”从根本上讲,教育部门和学校要顺应发展大势,更新思想观念,重视中学音乐教育教学,对中学生进行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及价值观教育,推进音乐教学内容、形式与方法的改革,激发学生对音乐课的兴趣,把学生吸引到音乐课堂上,发挥音乐对人格的全面发展、个性完善的积极作用。
2.2 科学规划、统筹实施,完善音乐教育的教学体式
乐教育的统一规划和领导,将音乐教育列入学校年度工作计划和学校发展规划中,把音乐教育同其它学科的教学紧密联系起来,在发现和培养音乐人才的同时,以音乐教育为阵地,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加大物质投入、充实师资力量、便利教学条件,统筹安排学校的各项音乐教育工作,结合学校的实际情况,合理地确定课程设置,建立和健全正常的教学秩序。
2.3 创新方法、灵活方式,浓厚校园音乐的文化环境
法。
教师要有意识地启发,引导学生自由发挥丰富的想象力,可以让学生自由地发表见解,教师只需起到组织和引导作用。
这样既可以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又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思维方式。
同时,根据学生的特点,注意加强学生的音乐实践活动,引导学生积极参与音乐实践活动。
学校对学生文艺社团应在有指导、有管理的基础上从各个方而给子支持,成立校园音乐艺术团体,经常性的组织“合唱比赛”、“音乐艺术节”、“卡拉ok比赛”等活动,这样既可以极人地丰富和活泼校园文化生活、提高学生课外生活的品位,又能提高学生的音乐素质。
要充分利用课余时间,开设音乐讲座,音乐沙龙进行音乐欣赏,组织学生观摩音乐演出,音乐教育的多样化,能使音乐教育得到真正的普及和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