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网络经济学参考文献

网络经济学参考文献

网络经济学参考文献
网络经济学参考文献

英文参考文献

1. Allan Aafuah, and Christopher L.Tucci, Internet Business Mode1s and Strategies, NY: McGraw-Hill Higher Education. 2001

2. Barnett S and Anido G.A Cost Comparison of Distributed and Centralized Approaches to Video--on--Demand.IEEE Journal on Selected Areas in Communications, l 996(6):l l 73 - 1 l 83

3. Cocchi R,Shenker S, Estrin D,and Zhang L. Pricing in Computer Networks: Motivation, Formulation, and Example. ACM/IEEE Transactions on Networking, l993(6).614-627

4. Edell R,McKeown N,and Varaiya P. Billing Users and Pricing for TCP.IEEE Journal on Selected Areas in Communications, 1995(7):1162- l l75

5. Erik Brynjolfsson, and Brian Kahin, Understanding the Digital Economy: Data, tools, and Research, Cambridge, CA: MIT Press, 2000,

6. Gupta A, Stahl D, and Whinston A. Priority Pricing of Integrated Services Networks. In: McKnight W and Bailey Joseph .Internet Economics, Cambridge, CA: MIT Press, l 997

7. Herzog S,Shenker S,and Estrin D. Sharing the 'Cost' of Multicast Trees; An Axiomatic Analysis. In: Proceedings of Sigcomm '95,l995

8. Jeffrey K. Mackie-Mason, and Hal R. Varian, Economic FAQs About the Internet, Internet Economics: 27-63, Cambridge, CA: MIT Press, 1997

9. Joseph P. Bailey, The Economics of Internet Interconnection Agreements, Internet Economics:155-l69, Cambridge, CA: MIT Press, 1997

10. Martyne M. Hallgren, ang Alan K. McAdams, The Economic Efficiency of Internet Public Goods, Internet Economics: 455-479, Cambridge, CA: MIT Press, 1997

11. MacKie-Mason J K and Varian H R. Pricing the Internet. In: Proceedings of the 2nd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Telecommunication Systems Modeling and Ana1ysis .Nashville,TN,

l994,3

12. Padmanabhan Srinagesh, Internet Cost Structures and Interconnection Agreements, Internet Economics: 121-155, Cambridge, CA: MIT Press, 1997

13. Shenker S,Clark D,Estrin D,and Herzog S. Pricing in Computer Networks: Reshaping the Research Agenda. Computer Communication Review,l996(2): l9--43

14. Shenker S.Service Models and Pricing Policies for an Integrated Services Internet. In: Kahin B and Keller B(eds).Public Access to the Internet, Englewood Cliffs, NJ: Prentice--Hall, l995

15. Shenker S. Fundamental Design Issues for the Future Internet .IEEE Journal on Selected Areas in Communicat1ons. l995(7). l l76- l 188

中文参考资料

1. (美)约翰·哈格尔三世,(美)马克·辛格著;董清译,网络价值:在客户制定规则的时代塑造市场,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1999

2. (法)泰勒尔(Jean Tirole)著;张维迎总译校,产业组织理论,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7

3. (美)丹尼斯·卡尔顿(Dennis W·Carlton),(美)杰弗里·佩罗夫(Jeffrey M·Perloff)著;黄亚钧等译,现代产业组织,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上海三联书店,1998

4. (美)威廉姆·J·鲍莫尔,阿兰·S·布莱德著:叶伟强等译,张维迎,张帆总译校,经济学:原理与政策,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1999年

5. (美)平狄克(Rpbert S·Pindyck),鲁宾费尔德(Daniel L·Rubinfeld)著;宋承先校,张军译,微观经济学,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7

6. (美)布鲁斯·金格马著;马费成译,信息经济学,山西经济出版社,1999年第一版

7. (美)肯尼恩·J·阿罗著:何宝玉等译,信息经济学,北京:北京经济学院出版社,1989

8. 乌家培著,信息经济与知识经济,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1999

9. (加)马丁·J·奥斯本(Martin J·Osborne),(美)阿里尔·鲁宾斯坦(Ariel Rubinstein)著;魏玉根译,博弈论教程,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

10. (美)萨尔坦·科马里著;姚坤、何卫红译,信息时代的经济学,江苏人民出版社,2000年第一版

11. (美)彼得·G·W·基恩(Peter G·W·Keen),(美)克雷格·巴伦斯(Craigg Ballance)著;骆毅,吕大良译,电子商务辞典,北京:新华出版社,2000

12. (美)Soon-Yong Choi等著;张大力,刘维斌译,电子商务经济学,北京:电于工业出版社,2000

13. (美)凯文·凯利著;萧华敬,任平译,网络经济的十种策略,广州:广州出版社,2000

14. (美)阿莫·哈特曼,约翰·西弗尼斯,约翰·卡多等著;亚飞译,网络就绪:电子商务时代的成功战略,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0

15. (美)约翰·哈格尔三世,(美)阿瑟·阿姆斯特朗著;王国瑞译,网络利益,北京:新华出版社,1998

16. (美)埃文·I·施瓦茨著;陈正平译,数位达尔文主义:网络时代的生存竟争策略,北京:企业管理出版社,2000

17. (美)卡尔·夏皮罗,哈尔·瓦里安著;张帆译,信息规则:网络经济的策略指导,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

18. 国税总局国际税务司译,OECD税收协定范本注释,北京:中国税务出版社,2000.2

19. OECD著,电子商务:对税务当局的挑战,电子商务:关于税收问题的讨论报告,电子商务的税收框架条件

20. 美国白宫,电子商务框架,1997年;美国财政部税务政策办公室,全球电子商务选择税收政策的影响,1996

21. L·Hinnekens,为21世纪国际电子商务的来源地国征税寻找管辖权依据,加拿大:国际税收,1998年第26卷

22. P·McNab与D·Porter,电子商务:来源地的确定,加拿大:税务专家,1998年第1卷

23. K·Thorpe,电子商务的国际税收:网络时代使常驻机构概念过时了,国际法评论,1997年第11卷

24. 张昕竹,让·拉丰,安·易斯塔什著,网络产业:规制与竞争理论,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

25. 邓利华,林立编著,网络词语精解手册,北京:外文出版社,2000.9

26. 王道平编著,网络经济,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2000

27. 纪玉山等著,网络经济,长春:长春出版社,2000

28. 严耕著,终极市场:网络经济的来临,北京:北京出版社,1999

29. 段伟文编著,网络先锋:中国网络产业透视,北京:北京邮电大学出版社,2000

30. 杨培芳著,网络协同经济学,经济科学出版社,2000年第一版

31. 美国商务部著;数字中国研究院编译,新兴的数字经济,北京:中国友谊出版社1999年第一版

32. 张铭洪编著,电子商务教程,福建人民出版社,2000年第一版

33. 张维迎著,博弈论与信息经济学,上海人民出版社,1996年第一版

34. 谢识予著,经济博弈论,复旦大学出版社,1997年第一版

35. 张瀛、于文明、张锋,聚焦新经济:解读新经济时代的生存战略,北京:地震出版社2000.8

36. 刘清华,网上交易的不完全性市场契约及其自我履行机制,北京:经济科学,1999.4

37. 廖益新,跨国电子商务的国际税收法律问题及中国的对策,福州:东南学术,2000年第3期

网络经济学论文

南京理工大学经济管理学院课程考核论文 课程名称:网络经济学 论文题目:网络经济学关于市场及竞争问题的 研究及启示 姓名: 学号: 成绩:

网络经济学关于市场与竞争问题的研究及启示 摘要 竞争是经济发展过程中企业之间必然存在的问题,传统经济学已经对市场与竞争方面的问题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并形成了一整套理论。随着科技的发展,网络技术快速兴起,随之出现的一些网络经济现象对传统经济学形成了一定的冲击。 本文主要通过对传统经济学与网络经济学进行对比和对案例进行分析,来论述网络经济学中市场与竞争问题带来的一些启示。 关键词:网络经济学市场竞争案例分析 1.传统经济学关于市场与竞争的理论 在传统经济学研究中,划分市场结构的标准主要有如下几个:市场上厂商的数量;行业中厂商各自生产的产品的差异程度;单个厂商对市场价格的控制程度;以及厂商进入或退出一个行业的难易程度。根据这些标准,市场结构可以分为四类,它们是完全竞争市场、垄断竞争市场、寡头市场和垄断市场。 市场类型及其特点如下表所示: 完全竞争条件下,达到均衡就不存在任何形式的超额利润。企业要获得垄断利润,必须实现产品的差异化。另外,即使厂商按照MR=MC的公式来取得最大利润,也不能保证厂商已经达到了利润最大化的要求,因为短期利润和长期利润并不是相互独立无关的,有时短期利润的增加会减少长期利润。 和完全竞争的市场相比较,非完全竞争市场不能实现最有效率的资源分配,其中垄断分配资源的效率最低。

2.3网络经济促进跨界竞争的发展 在传统经济中,一讲到竞争,人们首先想到的就是同行的竞争。但是,信息技术给网络经济带来的强大发展力让一些网络经济中的巨头企业已经不满足于在业内的发展,进而把眼光投向跨行业发展。在这样的背景下,很多企业的竞争对手已经不是同行,而是跨界行业。 网络经济有着与传统经济迥然不同的特征、原理和规律。它颠覆了传统企业的竞争模式,使企业不得不在瞬息万变的竞争环境中灵活转变,重新确定竞争对手,重新设计竞争策略。 2.案例分析 客户争夺方面: 网络经济中信息快速流通,企业必须以最快的速度占取最大的市场份额,提高顾客数量就显得尤为重要。在争夺客户资源上,小米公司和奇虎360表现较为突出并取得了成功。 雷军经营的小米企业以“小米,为发烧而生”为口号,不断推出高品质低价格的小米手机,这种产品符合国内中低层收入者的消费需求。形成了一大批忠实的米粉发烧友,为小米企业接下来的业务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360致力于通过提供高品质的免费安全服务,为中国互联网用户解决上网时遇到的各种安全问题。面对互联网时代木马、病毒、流氓软件、钓鱼欺诈网页等多元化的安全威胁,360以互联网的思路解决网络安全问题。360是免费安全的首倡者,认为互联网安全像搜索、电子邮箱、即时通讯一样,是互联网的基础服务,应该免费。为此,360安全卫士、360杀毒等系列安全产品免费提供给中国数亿互联网用户。这为奇虎360争取到了市场的绝对优势地位。 跨界竞争方面: 网络经济中,跨界竞争逐渐在人们的视野里频繁出现。智能手机行业的迅速发展让手机的拍照功能越来越强大,它比相机小巧,更容易上手,相对于传统相机优势多多,如此快速迅猛的竞争让相机行业显得无所适从。 阿里巴巴最近在支付宝业务的基础上提出余额宝业务,阿里有强大的用户群和资金支持,用户在余额宝的利息收益远超银行,具有强大的竞争力和发展潜力。这对银行的负债业务形成了巨大的冲击。 以腾讯的微信业务为代表的即时交流软件让语音通话免费,让发送信息免费,通信运营商的主要业务到另一个行业完全免费,这对通信业的冲击力度可想而知。

西方经济学毕业论文范文2篇

西方经济学毕业论文范文2篇 西方经济学毕业论文范文一:互动媒体教学设计西方经济学论文 一、互动媒体支撑下的课堂教学设计 互动媒体支撑下的课堂教学设计的目标在于,通过具体学科的教学交互活动的安排,以达到充分利用数字互动媒体设备与数字信息资源,促进学习者知识的获得与能力的培养,提高学习者自身学习能力以及利用数字化设备与信息资源的信息素养能力。因此,在互动媒体课堂教学设计的过程中包含的步骤有:教学活动整体设计、师生交互设计、学习者交互设计、交互内容设计以及交互媒介工具设计。 (一)教学活动整体设计 教学活动整体设计是在互动媒体环境下课堂教学设计的关键。通过教学活动整体设计来明确教学活动的目标,进而结合目标和客体去设计必需的、合理的活动情景主题,明确大致的活动流程,将教学目标具体化从而在后续环节中便于操作和执行。教学活动所具备的情景主题,为师生之间、学习者及其群体之间的共同理解与经验分享创造了宝贵的交互机会。教学情景的设计旨在促使学习者通过原有经验知识的回忆与提取,为学习目标提供共同经验,同时有助于为良好的互动关系建立基础。 (二)师生交互设计

互动媒体支撑下的课堂教学设计,人际交互的主导核心仍然是师生双方。教学活动中,学习者认知机能的发展、知识的建构、技能的获得、情感态度的变化等,都有赖于教学活动中交互操作的结果。在互动媒体环境中,教师与学生尽管处于同一个时空维度中,但互动媒体的信息传播方式却可以使双方有多维度的交流和互动———不仅有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等多向的面对面、言语书面信息传播方式,还有师生之间、学习者之间通过多媒体的人———机———人的交互传播模式,从而使得交互的实时性和互动性更强。这种师生间的交互形式以互动媒体为依托呈现出言语书面交互、实验操作交互、教师主导交互、学生主导交互的形式。 (三)学习者交互设计 学习者交互的设计是对学习者及学习者团体之间的具体安排和组织。基于教学活动整体设计的安排可供学习者交互选择的方式有合作式交互、竞争式交互以及角色式交互。合作式交互可以使学习者在个人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的基础上,加强团队协作能力的锻炼,通过小组讨论、沟通、展示、汇报,进一步完善和深化学习目标的建构。竞争式交互能够使学习者间形成进取的氛围,强化学习者自觉学习的动力。角色式交互可以使学习者端正认知态度,明确学习动机。 (四)交互内容设计 交互内容是学习者在教学过程中学习和参考的信息资源,这些信息资源涉及目标内容设计、支撑内容设计、交互规则设计。针对具体的教学任务和目标,交互内容首先让学习者了解学习目

网络经济概论

《网络经济学》期中作业 使用班级:10电子商务48 任课老师:任星羽 一、选择题 1、在评介网络经济发展程度的指标中,哪个指标尤为显著(非常明显)() 最能体现网络经济的发展程度。 A、网络基础设施 B、网络应用 C、网络中介 D、电子商务 2、网络生产力产生的内在动力是()。 A、当代人类需求的质的飞跃 B、科学技术的综合化 C、全球的产业革命何产业结构的调整 D、世界经济一体化和竞争的加剧 3、网络生产力产生的基础条件是()。 A、当代人类需求的质的飞跃 B、科学技术的综合化 C、全球的产业革命何产业结构的调整 D、世界经济一体化和竞争的加剧 4、网络经济时代的生产力特征主要体现在()。 A、以人力作为生产工具 B、以动力作为生产工具 C、以智能作为生产工具 D、以物质和能量作为生产工具 5、网络生产力的物质技术基础和标志是()。 A、土地 B、机器 C、能源 D、网络 6、网络生产力的本质是() A、信息 B、知识 C、智能 D、信息化网络 7、下列那个不是网上银行:( )。 A. 在线银行 B.上网银行 C.电子银行 D.网络银行 8、网络经济注意力瓶颈的解决途径是: ( )。 A.网络经济应向“傻瓜化”方向发展 B.实现商流、物流、信息流动和谐统一 C.提供搜索引擎服务 D.同一全世界的语言 9、网络经济的核心是: ( )。 A. 创新 B. 网络技术 C. 观念 D.充分的信息 10、网络经济的梅特卡夫定律是: ( )。 A. 网络的规模等于网络结点数的平方 B. 网络的价值等于网络数的平方 C. 网络的价值与网络结点数的平方成正比 D. 网络的价值与网络结点数的成正比 二、名词解释 1、主观稀缺性 2、摩尔定律(Moore’s Low) 3、梅特卡夫法则

网络经济学》(第1-3章自我学习复习题)

《网络经济学》课程第1-3章自我学习复习题 教材:《网络经济学》胡春主编清华大学出版社北京交通大学出版社第一章网络经济、数字产品及其供给 一名称解释 数字产品数字化产品网络外部性摩尔定律正反馈机制负反馈机制临界点临界容量赢家通吃转移成本锁定路径依赖安装基础 二简答题 1 网络经济的涵义。 2 数字产品的物理特征如何。 3数字产品的三大规律是什么。 4 数字产品的成本结构有哪些特点。 5数字产品的经济特征是什么。 6 数字产品的供给曲线如何,如何理解其经济内涵。 7 分析网络经济正反馈中的市场均衡(图示分析),说明为什么网络经济下不是价格影响供求,而是供求对价格产生更大影响。 8 图示说明某种数字产品的正反馈发展过程。 9 分析网络经济的正反馈效应对产品市场、网络企业、政府行为等产生的影响。 10从宏观、中观、微观角度分析网络经济的内涵。 11网络经济给当今社会经济系统带来哪些方面的变化。 12 网络经济的4个方面特点及其表现出的7个规律是什么。 第二章数字产品的需求 一名词解释 梅特卡夫法则(定律)外部性网络外部性(或网络效应)直接网络外部性间接网络外部性互补产品软件—硬件范式 二简答题 1 网络外部性的特征. 2网络外部性的分类。 3 数字产品的价值如何构成。 4 数字产品在网络外部性影响下的需求曲线如何。 5 数字产品的需求函数及需求曲线图示如何(理解其经济含义)。 第三章网络企业的市场竞争策略 一名词解释 价格歧视个性化定价版本定价策略二部制定价捆绑定价策略锁定策略免费策略标准竞争策略 二简答题 1 数字产品如何跨越临界点。 2 数字产品企业对消费者锁定有何意义(或作用)。 3 数字产品企业对消费者锁定的策略有哪些。 4 数字产品企业怎样利用安装基础。 5 标准竞争中数字产品企业采用技术的开放战略有何优势(或作用);采用技术的控制战略又有何优势(或作用);如何对技术开放或控制战略进行选择。 6 标准竞争战略的类型有哪些。 第一 -- 三章《选择题》部分(单项题)

自考网络经济与企业管理重要知识点汇总(精心整理)

第1章:企业管理概论 第一节1.1企业及其形式 知识点1:企业的概念一般来说,企业是指从事商品的生产、流通或服务等活动为满足社会需要进行自主经营、自负盈亏、承担风险、独立核算,具有法人资格的基本经济单位。 1、企业是以市场为导向从事商品生产和流通的经济组织。 2、企业是以价值增值作为其经济活动的目的。 3、企业进行(自主经营)、(独立核算)和(自负盈亏)。 知识点2:企业发展的三个时期:手工业生产时期、工厂生产时期、现代企业生产时期工厂制度的建立也标志着企业的真正形成

知识点3:现代企业生产时期的特征 1、拥有现代技术。 2、拥有现代化管理。显著特征 3、所有者与经营者相分离。 知识点4:企业的类型 A根据企业所属的经济部门,可以将企业划分为:农业企业、工业企业、金融企业、商业企业等。B根据生产力要素比重,可以将企业划分为:劳动密集型企业、技术密集型企业、知识密集型企业、资源密集型企业等。 c根据企业经营规模:大型企业、中型企业、小型企业 D根据企业财产构成和所负法律责任: 1、个体企业:又叫独资企业,是由业主个人出资兴办,由业主自己经营。 2、合伙企业: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个人共同出资,通过签订协议联合经营。 3、公司制企业(如有限责任公司和股份有限公司):由两个以上的出资者共同出资、依法组建,以盈利为目的的企业法人,是联合经营的企业组织形式。 知识点5:公司制企业的特点 公司制企业有三个突出特点:公司制企业是法人;实行有限责任制度;所有权和经营权相分离。 第二节企业管理概述 知识点1:管理的概念 管理是管理者或管理机构,在一定范围内,通过计划、组织、领导、控制等工作,对组织的资源进行合理配置和有效整合,以实现组织预定目标的动态过程。 四层含义:1、管理是一个动态的过程;2、管理的目的是达到组织的预定目标 3、管理的载体是组织; 4、管理的核心是对资源的合理配置和有效整合 知识点2:管理活动须具备的条件:管理的主体、管理的客体、管理管理的目的(多选) 知识点3:法约尔“五职能论”:法约尔认为,企业的管理活动就是由计划、组织、指挥、协调、控制这五种职能组成的,被后人称为“五职能论”。 知识点4:管理的计划职能 计划的种类A长期计划-五年以上、中期计划-1-5年、短期计划-一年以内(选择) 知识点5:组织工作的基本原则 ①有效性原则(精简人员实现任务和责任到人,有效地避免了推诿和扯皮现象) ②统一指挥原则(最早由法约尔提出) ③责权利相一致原则(避免“有责无权”和“有权无责”) ④集权与分权相结合原则(即正确的授权) ⑤弹性原则 ⑥协调原则(“整体功能大于部分功能之和”) 知识点6:领导活动的内容 领导是领导者影响并感召个人和群体去追求某些目标的行为和过程。 领导者的影响力来自:一是职位权力;一是个人权力。 领导活动的内容:①权力的形成和运用;②指导;③激励;④沟通;⑤协调;⑥营造组织气氛,建设组织文化。

经济学论文范文3篇-微观经济学小论文范文

经济学论文范文3篇 关于经济学的论文你知道要如何来写吗?以下是风林网络的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经济学论文范文3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查阅更多内容请关注风林网络! 篇一:微观经济学课程案例教学法 摘要:在微观经济学教学过程中,案例教学法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论文对微观经济学教学过程中案例式教学进行了分类,认为案例教学实践中现存的问题有案例教学法应用不当、案例质量不高、本土化的案例少、缺少师生互动等,上述问题的原因包括:学校对案例教学的重要性认识不够、经济学案例教学团队经验不足、微观经济理论与现实案例的结合度不强等,提出可以从案例教学方式的选择和案例的编排这两方面入手提高微观经济学案例教学效果,最后探讨了发挥案例教学法在微观经济学教学中的作用应注意的问题。 关键词:案例教学;微观经济学;探讨 一、问题的提出 对于经济管理类学科的学生来说,微观经济学是学习其他各门课程的基础,在经济学的学习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老师非常重视这门课程的讲授,需要运用行之有效的方法,使学生能够融会贯通,为后续课程的学习夯实基础。由于微观经济学本身的抽象性,在教学过程中要不断探索使学生更容易理解和接受的教学方法,而案例教学法就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这种教学手段具有很强的实践性,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主动参与到课堂中来,有利于知识的理解和吸收。案例教学法是指把现实生活中发生的事例或历史事件带到课堂之中,并利用与本课程相关的原理分析生活事例和历史事件,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除此之外,也可以通过讲故事的形式将某一问题抛给学生,通过课堂讨论的形式达到教学目的,从而把枯燥单调的理论章节,变成解决真实问题的公开讨论。 案例教学一般分为三种类型:一是案例评审型,就是给出案例中的问题及问题评审的方案,让学生自己进行评价分析;二是讨论分析型,就是只提出问题而没有给出解决方案,需要学生进行分析讨论;三是发展理论型,就是通过案例发现新

经济地理学课程论文

经济地理学课程论文 院校:吉首大学城乡资源与规划学院 名称:经济地理学课程论文 题目:长江三角洲与珠江三角洲区域竞争力比较分析 学期:2012-2013第一学期

目录 摘要---------------------------------------------------------3 1.长江三角洲和珠江三角洲在我国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3 1.1交通枢纽作用-----------------------------------------------3 1.2增长极作用-------------------------------------------------4 1.3支撑经济总量的中流砥柱作用---------------------------------4 2.经济竞争力的比较分析------------------------------------------4 3.城市群发展竞争力的比较分析------------------------------------5 3.1珠江三角洲城市群的发展现状----------------------------------5 3.2长江三角洲城市群发展现状------------------------------------6 4.区域旅游竞争力的比较分析--------------------------------------6 4.1空间网络差异------------------------------------------------6 4.2时间错位差异------------------------------------------------6 4.3生态位扩充差异----------------------------------------------7 5.区域可持续发展水平竞争力的比较分析-----------------------------7 5.1发展水平----------------------------------------------------8 5.2发展能力----------------------------------------------------8 6.总结-----------------------------------------------------------8 附录:参考文献

网络经济学重要知识点

选择填空题 1、新经济辨析:1980年托夫勒提出后工业经济;1982年奈斯比特提出知识经济; 1986年福莱斯特提出高技术经济;1990年联合国提出信息经济;1996年ODBC 定义以知识为基础的经济;1996年商业周刊提出新经济;1998年版世界银行《世界发展报告》定名为《发展的经济》;90年代后期IT作为互联网技术基础成为新经济的代名词。 2、网络经济的物质基础—信息高速公路; 网络经济的技术基础—Internet技术; 网络经济赖以发展的根基—企业信息化; 3、网络按连接方式分为:实体网络和虚拟网络。 网络按节点的传输方式分为:双向网络和单向网络。 4、 名词解释 1、网络经济:网络经济是建立在现代信息网络基础之上的,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以知识、信息为核心生产要素的社会化了的全球直接经济形态。 2、保留价格:某人愿意为某产品支付的最高价格通常被认为是此人的保留价格。 3、边际消费者效用递减:在价格不断调低的过程中,后进入市场的消费者总比已经购买此产品的消费者具有更低的保留价格,对该产品的效用评价更低。 4、协同价值:当新的用户加入网络时,老用户从中获得的额外价值,协同价值取决于网络规模。 5、自有价值:在没有别的使用者的情况下,产品本身所具有的那部分价值。 6、网络外部性:一个产品对用户的价值随着采用相同产品的用户增加而增大时,就出现了网络外部性。 7、梅特卡夫法则:网络价值的大小以网络节点数平方的速度增长。 8、需求方规模经济:需求个体的效用随着需求方数量的增多而增大。 9、数字产品:特指在网络经济中交易的可以被数字化,即编码成一段字节,并且可以通过网络来传播的事物。 10、长尾理论: 11、临界容量:维持均衡的最小网络规模。 12、正反馈:描述的是一个强者更强弱者更弱的过程。 13、负反馈:描述的是一个强者走向衰弱而弱者逐渐强大的过程。 14、马太效应:指好的愈好,坏的愈坏,多的愈多,少的愈少的一种现象。 15、锁定:指由于各种原因,导致从一个系统(可能是一种技术、产品或标准)转换到另一个系统的转移成本大到转移不经济,从而使经济系统达到某个状态之后就很难退出,系统逐渐适应和强化这种状态,从而形成一种选择优势把系统锁定在这个均衡状态。 16、路径依赖:表示即在一个自愿抉择和个人利益最大化行为为特征的世界中,经济发展过程中的一个次要的或暂时的优势(如一些技术、产品或是标准),或是一个看似不相干的事件都可能对最终的市场资源配置产生重要而不可逆转的影响。 17、转移成本:是用户从一个产品转换成另一个产品,或者从一个网络转换成另外一个网络所需要承担的成本。 18、进入壁垒:是影响市场结构的最关键因素之一,是非完全竞争市场结构存在的根本条件。

计量经济学论文12篇-精品

中国商品进口额模型研究 摘要:通过对中国商品进口额及其主要影响因素的数据分析,得到关于中国商品进口额的函数,并用计量经济学的方法,对模型进行检验,探究其增长的规律性,从而使商品进口额成为一个可预测的经济变量。 关键词:计量经济学模型多重共线性异方差性自相关性 一、研究意义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不断提高,中国的商品进口额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进口数额不断上升,从1985年的1257.8亿元到2007年的73284.6亿元。影响中国商品进口额的因素很多,这里选取教材课后练习中的数据,研究中国商品进口额和国民生产总值的数量关系,商品进口额与居民消费价格指数的数量关系,对于探究中国商品进口额增长的规律性,预测商品进口额的发展趋势具有重要意义。 二、因素分析及模型建立 1、因素分析 一国的商品进出口属于对外贸易的内容,一国对外贸易的发展情况对经济增长有着重要影响,影响对外贸易发展的因素有很多,从大的方面来说,主要是世界经济的发展情况和国内经济发展的冷热情况,还有就是一国的对外贸易政策的等因素。有研究显示,对外贸易对一国经济增长的影响主要是进口增长对经济增长有较大的促进作用。这里,对中国商品进口额的研究,主要选取国内生产总值和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国内生产总值和居民消费价格指数说明了一国的经济发展情况。经济的发展,居民的生活水平得到了提高,居民对国外商品的需求也增大,所以,对这两个因素对进口额的影响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2、变量选取与模型建立 这里选取“中国商品进口额”为被解释变量,用Y表示,选“国内生产总值”、“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为解释变量,分别用X1、X2表示。所以,模型假定为 LnY=β0+β1㏑X1 +β2㏑X2 + μ 其中u为随机误差项。 下表为1985——2007年中国商品进口额、国内生产总值、居民你消费价格

网络经济学论文

网络经济学论文

南京理工大学经济管理学院课程考核论文 课程名称:网络经济学 论文题目:网络经济学关于市场 及竞争问题的 研究及启示 姓名: 学号: 成绩:

网络经济学关于市场与竞争问题的研究及启示 摘要 竞争是经济发展过程中企业之间必然存在的问题,传统经济学已经对市场与竞争方面的问题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并形成了一整套理论。随着科技的发展,网络技术快速兴起,随之出现的一些网络经济现象对传统经济学形成了一定的冲击。 本文主要通过对传统经济学与网络经济学进行对比和对案例进行分析,来论述网络经济学中市场与竞争问题带来的一些启示。 关键词:网络经济学市场竞争案例分析 1.传统经济学关于市场与竞争的理论

在传统经济学研究中,划分市场结构的标准主要有如下几个:市场上厂商的数量;行业中厂商各自生产的产品的差异程度;单个厂商对市场价格的控制程度;以及厂商进入或退出一个行业的难易程度。根据这些标准,市场结构可以分为四类,它们是完全竞争市场、垄断竞争市场、寡头市场和垄断市场。 市场类型及其特点如下表所示: 完全竞争条件下,达到均衡就不存在任何形式的超额利润。企业要获得垄断利润,必须实现产品的差异化。另外,即使厂商按照MR=MC的公式来取得最大利润,也不能保证厂商已经达到了利润最大化的要求,因为短期利润和长期利润并不是相互独立无关的,有时短期利润的增加会减少长期利润。 和完全竞争的市场相比较,非完全竞争市场不能实现最有效率的资源分配,其中垄断分配资源的效率最低。 2.网络经济学中市场与竞争的新变化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以计算机为核心的信息技术产业迅速兴起并快速增长,以现代计算机技术为基础的整个高新技术产业也在崛起。此外,由于高新技术的推广和运用,传统产业、传统经济部门也在发生着革命性变化和飞跃性发展。网络上的商业组织如雨后春笋般涌现。虚拟店成本更低,商业信息传播更快,更广。一方面,网上商业市场更接近完全竞争市场。另一方面,一些网商巨头的存在也形成了寡头垄断市场。网络经济的发展,使市场与竞争发生了一些新的变化。 2.1网络经济中的市场两极分化 网络经济的市场结构具有双重性,一方面“网络效应”、“正反馈”将导致强者更强,弱者更弱的局面使市场趋向于垄断化。另一方面,网络经济的低成本导致更多的商家出现,分散了少数商家的垄断效应,市场更趋于平稳,趋向于完全竞争市场。 中国的互联网行业有三大巨头,百度、阿里巴巴和腾讯。通信行业有中国移动、中国联通和中国电信。这些市场都属于寡头垄断的市场。 完全竞争市场的特点是,有大量的买者和卖者;市场上每一个厂商生产的

《经济生活》知识点归纳整理(最新版)

《经济生活》知识点梳理 第一单元 一、揭开货币的神秘面纱 1、商品 ①含义:用于交换的劳动产品 ②基本属性:使用价值(商品能够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属性)和价值(凝结在商品中的无差别的人类劳动) 2、货币的含义及本质 ①含义:从商品中分离出来固定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所以说货币是商品交换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 ②本质:一般等价物含义:货币具有表现和衡量其他一切商品价值大小的职能 3、货币的职能价值尺度原因:货币本身有价值 ①基本职能形式:观念上的货币 含义:货币充当商品交换媒介的职能 流通手段形式:现实的货币 商品流通:以货币为媒介的商品交换,公式是W-G-W ②其他职能:贮藏手段、支付手段、世界货币 4、货币流通规律——流通中实际所需要的货币量受货币流通规律支配 ①其内容是: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同商品的价格总额成正比,与货币的流通次数成反比 商品价格总额待售商品数量×商品价格水平 ②其公式: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 货币流通次数货币流通次数 5、纸币 ①含义:由国家(或某些地区)发行并强制使用的(国家能决定纸币的发行量、纸币的面值,但不能决定纸币的购买力或者纸币代表的价值) ②优点:制作成本低,易于保管、携带和运输,避免磨损减少贵金属的无形流失 ③限度:发行量要以流通中实际所需要的货币量为限度。过多易导致通货膨胀,过少易导致通货紧缩 6、电子货币:用电子计算机进行贮存、转账、购买、支付的 7、货币的发展:金属货币(金银条块——铸币)——纸币——电子货币 二、信用工具和外汇现金结算:用纸币来完成经济往来的收付行为 1、结算方式 转账结算:通过银行转账来完成经济往来的收付行为 2、常用的信用工具——信用卡、支票 ①信用卡(含义:具有消费、转账结算、存取现金、信用贷款等部分或全部功能的电子支付卡。银行信用卡是商业银行对资信状况良好的客户发行的一种信用凭证。优点:功能多、方便、节省、安全等) ②支票(含义:是活期存款的支付凭证,是出票人委托银行等金融机构见票时无条件支付一定金额给受款人或者持票人的票据。种类:转账支票和现金支票) 3、外汇含义:用外币表示的用于国际间结算的支付手段 4、汇率:又称汇价,是指两种货币之间的兑换比率(如果用100单位外币可以兑换成更多的人民币,说明外币的汇率升高,外币升值;反之,则说明外币汇率跌落,外币贬值)人民币升值有利于进口,不利于出口。反之,相反。 5、汇率变化对经济的影响:(即:货币升值和贬值的利弊分析) (1)本币升值,意味着同量外币兑换的本币更少,影响有:A出口减少,进口增加;B外资投资成本增加;C 导致国内生产下降、失业增加;D本国外汇储备贬值,但有利于偿还外债;E有利于本国企业走出去 (2)本币贬值,意味着同量外币兑换的本币更多,影响有:A出口增加,进口减少;B外资投资成本降低;C 增强本国产品的国际竞争力,D本国消费相对便宜,外国游客增加。 6、保持人民币币值稳定 ①含义:对内保持物价总水平稳定,对外保持人民币汇率稳定 ②意义:对人民生活安定、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对世界金融的稳定、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三、影响价格的因素1、各种因素对商品价格的影响,是通过改变商品的供求关系来实现的。 ①供不应求,价格升高——卖方市场(卖方起主导作用,处于有利地位) 2、供求影响价格 ②供过于求,价格降低——买方市场(买方起主导作用,处于有利地位) 3、价值决定价格

网络经济学论文

南京理工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课程考核论文 网络经济学 网络经济学关于市场及竞争问题的 研究及启ZF 任课教师评语: 签名: ______________ 2013年9月30日 课程名称: 论文题目: 姓 名: 学 号: 成 绩:

网络经济学关于市场与竞争问题的研究及启示 摘要 竞争是经济发展过程中企业之间必然存在的问题,传统经济学已经对市场与竞争方面的问题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并形成了一整套理论。随着科技的发展,网络技术快速兴起,随之岀现的一些网络经济现象对传统经济学形成了一定的冲击。 本文主要通过对传统经济学与网络经济学进行对比和对案例进行分析,来论述网络经济学中市场与竞争问题带来的一些启示。 关键词:网络经济学市场竞争案例分析 1.传统经济学关于市场与竞争的理论 在传统经济学研究中,划分市场结构的标准主要有如下儿个:市场上厂商的数量;行业中厂商各自生产的产品的差异程度;单个厂商对市场价格的控制程度; 以及厂商进入或退出一个行业的难易程度。根据这些标准,市场结构可以分为四类,它们是完全竞争市场、垄断竞争市场、寡头市场和垄断市场。 市场类型及其特点如下表所示: 完全竞争条件下,达到均衡就不存在任何形式的超额利润。企业要获得垄断利润,必须实现产品的差异化。另外,即使厂商按照MR二MC的公式来取得最大利润,也不能保证厂商已经达到了利润最大化的要求,因为短期利润和长期利润并不是相互独立无关的,有时短期利润的增加会减少长期利润。 和完全竞争的市场相比较,非完全竞争市场不能实现最有效率的资源分配,其中垄断分配资源的效率最低。

2.网络经济学中市场与竞争的新变化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以计算机为核心的信息技术产业迅速兴起并快速增长,以现代计算机技术为基础的整个高新技术产业也在崛起。此外,由丁?高新技术的推广和运用,传统产业、传统经济部门也在发生着革命性变化和飞跃性发展。网络上的商业组织如雨后春笋般涌现。虚拟店成本更低,商业信息传播更快,更广。一方面,网上商业市场更接近完全竞争市场。另一方面,一些网商巨头的存在也形成了寡头垄断市场。网络经济的发展,使市场与竞争发生了一些新的变化。 2. 1网络经济中的市场两极分化 网络经济的市场结构具有双重性,一方面“网络效应”、“正反馈”将导致强者更强,弱者更弱的局面使市场趋向于垄断化。另一方面,网络经济的低成本导致更多的商家出现,分散了少数商家的垄断效应,市场更趋于平稳,趋向于完全竞争市场。 屮国的互联网行业有三大巨头,百度.阿里巴巴和腾讯。通信行业有中国移动、中国联通和中国电信。这些市场都属于寡头垄断的市场。 完全竞争市场的特点是,冇大量的买者和卖者;市场上每一个厂商生产的商品是无差异的;所有的经济资源可以在各行业Z间完全自由流动;市场上从事交易活动的每一个人所掌握的信息是完全的。 在传统的经济行业中,信息的流通成本较高和信息流通的不便利性使得买方和卖方之间的信息不对称,买方之间的信息不一致。导致市场上从事交易活动的每-?个人所掌握的信息远不一样。经济资源的流动也受到很大程度的限制。 在网络经济中,获取信息是极为方便的,信息的高度流通让人们掌握的信息更具有一致性。网店的低成本使得卖方大大增加。产品信息获取的便利性使得商品生产者Z间模仿程度更高,商品更接近无差异。这些都使得网络经济中的市场更接近完全竞争市场。 2. 2网络经济更注重对客户资源的争夺 网络经济环境中的企业要想获得成功,必须迅速占领巨大的市场份额,抢夺市场中的主流地位,为以后的高速膨胀式发展打下基础。企业为了达到占领市场份额的目标,往往锁定用户群,降低价格,提高质量,牺牲第?代甚至前几代产品,让顾客受惠,在产品的逐渐改良发展中充分听取顾客意见,让顾客充分参与其中,对产品情有独钟并逐渐形成依赖性。 大数据时代的來临使得企业对用户的偏好和消费心理的了解更方便,更全而,这样企业就可以针对部分客户群设计生产个性化产品,针对性地投放广告,不仅节约了营销成本,也大大增强了企业对顾客的吸引力。

网络经济学重点

第一章导论 一、了解“新”经济辨析,“网络经济学”之争,网络经济学研究动态 二、掌握:网络经济学的特点 三、重点掌握:网络经济学与相关理论的辨析 第二章网络外部性 一、了解:外部性,网络外部性的定义和分类,网络外部性的影响 1.什么是网络外部性? 当一种产品对用户的价值随着采用相同产品或可兼容产品的用户增加而增大时,就出现了网络外部性。 2.网络外部性有哪些类型? 1)直接网络外部性和间接网络外部性 2)正的网络外部性和负的网络外部性 3.网络外部性对市场效率和需求会带来哪些影响 1)网络外部性将导致实际产出与社会有效产出偏离,可能存在次优技术获胜 2)网络外部性的存在往往意味着收益递增:某些厂商制造或卖出的东西越多,产品的价值就越高,他们所获得的优势就越大,获得收益也更加容易。 二、掌握 1、协同价值; 2、网络外部性的定义和分类; 3、需求曲线的新变化; 4、需求方规模经济 第三章网络产品和数字产品 一、了解 1、网络产品 2、数字产品的定义和分类 1.什么是数字产品? 网络经济中交易的可以被数字化,即编码成一段字节,并且可以通过网络来传播的事物。 2.数字产品有哪些类型? 1)以数字产品的形式和内容作为划分依据: ①内容性产品:新闻、书籍、音像的数字版本。 ②交换性工具产品:网上订票服务,财务金融工具(电子支票、电子货币、信用卡、有价证券等) ③数字过程和服务性产品:电子政务、电子商务(如网络购物、网上支付、网上拍卖)、虚拟图书馆、数字博物馆等. 2)以用户与产品交互为基础来划分数字化产品的方法: ①产品的传输模式 ②运行性使用 ③产品的时效性 ④同一产品需求的数量和使用的频繁程度 3、数字产品的特点,数字产品的经济学特性? 数字产品有哪些特性? 1)物理特性:可变性,不可破坏性,可复制性 2)经济特性:非竞争性,经验产品,外部性,对个人偏好的依赖性 3)生产特性:①复制的生产方式②同一网络中内容产品之间的竞争与互补 ③内容产品的长尾市场

选修3000字论文《生活中的经济学》

生活中的经济学 经济是一个古老的话题,同时也是如今贯穿我们现代生活始终的一个话题,对我而言,经济并不是仅仅存在于书本、媒体、学科里一个抽象的概念,而是与我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 就拿我们日常消费而论,在我们消费者和商家之间就会出现很多很多的经济学问题以及现象。为什么你在购物时,有时会多买一个同样的商品?为什么沃尔玛超市能够实现天天平价,始终如一?星巴克的咖啡有大小杯之分,哪种更划算?为什么电视机和数码相机的价格不断降低?为什么餐厅都提 供饮料免费续杯?为什么有时候一款手机只花50元就可以买到,甚至干脆免费赠送,但是如果你要额外买这款手机的电池却要花费100元?等等,这些都是一些十分有意思也是十分有意义的一些经济学现象,也正是和我们生活息息相关的经济学现象。 什么是经济学?对这一概念的界定有各种各样的回答。如经济学探讨生产什么物品,如何生产这些物品和为谁生产这些物品。在名著《经济学》中萨缪尔森写道:“经济学研究社会如何使用稀缺资源来生产有价值的商品,并把它们在不同的人之间进行分配。”《管理经济学》一书中从公平与效率、生产与分配的角度出发,指出“经济学是研究如何有效配置经济资源和如何公平分配国民财富,以满足个人或社会目的的一门社会科学。”种种说法归结起来,总离不开这样一种思考,即经济学是使有限的资源被用于最合理的方面以便增加社会总的财富,使社会变得越来越富裕。 以上描述为关于经济学概念的摘录,虽然概括全面但却显得十分专业,似乎并不是那么容易从这些简短的语句中理解出最接近其本身的意义。经济学所涉及的范围很广,无论在哪个领域都有着相类似的地方,学习《生活中的经济学》这门选修课程所涉及到的内容,与大一下学期所学的《西方经济学》的微观部分也有着许多相近相似的地方。 比如机会成本的概念,相对于人类的无限欲望而言,满足人类欲望需要的资源是有限的,这也就是经济学中所说的资源稀缺性。资源的稀缺性,必然导致人类在生产生活中处于无限的选择之中。人们为了得到自己喜爱的事物,必然在众

《网络经济学》97分高分论文:浅论网络知识产权的保护

湖南人文科技学院经济与管理系课程结课论文 课程名称:网络经济学 题目:浅论我国网络知识产权的保护姓名: 班级:2011级电商班 学号: 指导老师:*老师 时间:2014年6月10日

目录 摘要 (2) 一、网络知识产权的概念与特征 (2) (一)网络知识产权的概念 (2) (二)网络知识产权的特征 (3) 二、网络知识产权受侵害的案例分析 (3) (一)网络音乐作品侵权 (3) 1、骑士音乐网侵权案例回顾 (3) 2、案例分析 (4) (二)网络影视作品侵权 (4) 1、快播侵权案例回顾 (4) 2、案例分析 (5) (三)网站软件侵权 (5) 1、易拓迈克公司案例回顾 (5) 2、案例分析 (6) 三、目前我国网络知识产权受侵害的原因 (6) (一)网络知识产权的保护系统还很不完善 (6) (二)网络知识产权保护意识薄弱 (6) 四、加强我国网络知识产权保护的若干建议 (7) (一)加快网络知识产权保护立法 (7) (二)完善网络知识产权保护机制 (7) (三)应持续打击网络侵权盗版行为 (7) (四)加快研发出更为高效的杜绝网络知识产权侵权的计算机技术 (7) (五)互联网企业创新和保护要并举 (8) (六)要加强保护网络知识产权的宣传教育 (8)

浅论我国网络知识产权的保护 摘要:随着新技术革命的不断发展,互联网已成为人们最重要的对外信息沟通与获取知识和信息的手段。不过,目前网络知识产权侵权事件频频发生,方式也变化多样,此类案件的侵权责任也难以追究。本文将对网络知识产权的概念作出一个明确定义,并且总结出网络知识产权的五个基本特征。并且,本文回顾了近几年来十分热门的几个网络知识产权侵权的案例,其中包括了骑士音乐网的音乐版权侵权事件、易拓迈克公司长期大规模使用盗版NX 软件事件,以及今年十分热门的快播影视侵权事件。并且本文还将分析各个侵权事件的原因以及这种侵权行为对中国网络知识产权保护的影响。最后,本文从法律、技术和道德这三个方面提出了六点关于网络知识产权保护的对策。 关键词:网络知识产权、侵权案例、侵权问题、保护对策 在现代社会,网络信息技术引发了第三次科技革命并很快地发展成了全球高科技发展的主要方向,网络信息技术及其成果。但是,不加限制的复制、流传不限地域和信息瞬间可以交换已使保护网络知识产权体系的陷入艰难同时又尴尬局面,网络知识产权侵权现象在生活中非常普遍,因此在客观上需要加强对知识产权的保护。 一、网络知识产权的概念与特征 (一)网络知识产权的概念 网络知识产权就是由数字网络发展引起的或与其相关的各种知识产权。著作权包括版权和邻接权,工业产权包括专利、发明、实用新型,外观设计、商标、商号等。而网络知识产权除了传统知识产权的内涵外,又包括数据库,计算机软件,多媒体,网络域名,数字化作

网络经济概论在线1-4

您的本次作业分数为:95分单选题 1.下面是数字产品特征的有: ? A 不可破坏性 ? B 可消费性 ? C 可增值性 ? D 可破坏性 正确答案:A 2.下列属于In1erne1基础结构层(1he In1erne1 In2ras1ruc1ure Layer)的是哪些? ? A 光纤制造商(如Corning) ? B 多媒体软件商(如RealNe1works、Macromedia等) ? C 在线经纪(如嘉信理财、E*1rade) ? D 订购公司(如WSJ、com) 正确答案:A 3.厂商则在千方百计地使自己成为正式标准或实际标准,这个是什么战略? ? A 渗透定价 ? B 标准战略 ? C 兼容战略 ? D 预告 正确答案:B 4.在一般情况下,是什么导致了数字产品的价格会大于它的边际成本? ? A 消费者对数字产品的需求量很大 ? B 生产者控制对数字产品的供给 ? C 数字产品特殊的成本结构 ? D 消费者对数字产品的偏好 正确答案:C 5.边际社会成本等于边际社会收益时,达到什么状态。 ? A 利润最大 ? B 产出最大 ? C 个人选择最优 ? D 帕累托最优 正确答案:D

6.与上述的“知识经济”、“信息经济”、“数字经济”和“网络经济”等相比,“____”一词所揭示的,并不是新经济中的本质特征. ? A 信息经济 ? B 后工业经济 ? C 注意力经济 ? D 网络经济 正确答案:C 7.转移成本包含那两中成本? ? A 培训成本、人力资源成本 ? B 安装成本、培训成本 ? C 净网络效应,私人成本 ? D 沉淀成本,机会成本 正确答案:C 8.通过使消费者增加其___,零售商可以获取一份额外溢价收入。 ? A 信息搜索成本 ? B 转换成本 ? C 购物成本 ? D 讨价还价成本 正确答案:B 9.成功正反馈效应的第一个阶段是? ? A 启动阶段 ? B 起飞阶段 ? C 饱和阶段 ? D 临界容量 正确答案:A 10.一般来说,数字产品的价格和它的边际成本的关系是怎样的? ? A 小于边际成本 ? B 大于边际成本 ? C 等于边际成本 ? D 都有可能 正确答案:B

《网络经济学》课程教学大纲

《网络经济学》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基本信息 二、课程性质 《网络经济学》是市场营销专业的专业选修课,是网络营销、电商运营等课程的基础。本课程主要侧重于数字产品、网络外部性、策略管理、政策制定和政府管制等理论研究,同时包括网络产业本身的投资、经营与管理,以及以网络经济为代表的新经济的深层次研究。网络经济是当今世界经济活动的现实,也是继工业经济时代之后的发展趋势,因此掌握网络经济理论,指导网络经济活动,并在实践中提升理论已成为客观必要。 三、教学目标和任务 本课程的教学目的是通过课堂讲解与案例分析的手段,使学生掌握网络经济学的基本概念、网络外部性、网络经济新经济特征、标准和兼容、企业竞争策略、网络经济下的市场结构和公共政策等方面相关知识。学习本课程,要求学生重点掌握在网络经济中涌现出来的不同于传统经济的一些新的现象、规律、趋势以及特点;全面系统地掌握网络经济的基本理论、知识和方法。 四、教学要求 《网络经济学》是一门以经济科学和现代管理理论为基础,研究网络经济活动及其规律性的综合性课程。本课程教学既要重视网络经济理论,更要突出它的应用性,为企业的经营

管理服务;教学贯彻启发式原则,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引用近几年来网络企业的经典案例进行分析;以教师课堂讲授为主,适当安排课堂讨论,在传授知识的同时加强学生能力的培养和素质的提高。 五、课程学时安排 六、主要内容 第一章导论(2课时) 【教学目标】 通过本章学习,了解网络经济的产生原因;理解网络经济的基本内涵、特点;掌握网络经济与传统经济的关系;初步了解网络经济学的研究内容。 【教学内容】 第一节网络经济学的研究背景 内容:新经济辨析;网络经济;注意力经济 重点讲授:网络经济的定义 第二节网络经济学的研究范畴及特点 内容:网络经济学与传统经济学和产业经济学的关系;网络经济学的不同研究方向及其成果;网络经济学的研究特点 重点讲授:网络经济学的不同研究方向及研究特点 第三节网络经济学的发展脉络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