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诗中描写了 、 等具有鲜明时令特征的景物,表 达了诗人 的心情。 (2)故穿庭树作飞花,中的“穿”好吗?为什么?
(3)赏析诗歌三、四两句。
芙蓉楼送辛渐 唐 王昌龄 寒雨连江夜入吴, 平明送客楚山
孤. 洛阳亲友如相问, 一片冰心在玉壶. 1.诗中( )一词点明了送客的时间是( )
.
2.对“楚山孤”这一画面的描写,衬托了诗 人
高鼎《村居》 (5)写景诗:主 要是借景物的描写 ,抒发美 好志向 、高洁品质或抒发 对人生世事的感慨
(6)咏物诗:主要通过状物来抒情言志,表
达自己的人生态度、价值追求及高洁品质。 王安石《梅花》 元稹 《菊花》 郑燮 《竹 石》
(7)战争诗:主要表达对战争的厌恶及 对和 平的向往。 王昌龄《出塞》 陆游 《示儿》 毛泽东《菩萨蛮.大柏地》
中国古诗词简介
古诗词是中华文化之瑰宝,三千年来我 国诗人辈出,佳作如林。在现在课本中 选录了许多古代诗词,或写景或叙事, 或豪放或委婉,无不是作者的精辟之作。 这些优美的名人佳句,往往以简洁明了 的词语表现丰富多彩、深邃的意境,让 读者产生无限空间的遐想,给人以美的 享受。
鉴赏古诗词的方法、步骤: ★ 一、写什么? ★ 二、怎样写? ★ 三、为什么这样写?
4.“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5.陶渊明曾在《庚戌岁九月中于西田获早稻》一诗中说:“但愿
常如此,躬耕非所叹。”本诗中“
, ”与此句有 异
曲同工之妙。(2分)
6. 下 面 赏 析 不 准 确 的 一 项 是 ( )(2 分 ) A.这首诗描绘出劳动中淳朴真率的生活情态。语言自然而平易近 人,不加雕饰,是诗人乐于归田隐居、弃绝尘世的精神境界之流 露。 B.“带月荷锄归”,为我们描绘了一幅美好的月夜归耕图,其 中 洋溢着诗人心情的愉快和归隐的自豪。 C.五六句看似平淡,但这种平淡正好映射了结尾这一句“但使 愿无违”。这里的“愿”更蕴含了不要在那污浊的现实世界中失 去 了自我的意思。 D.“种豆南山下”与“采菊东篱下”有着同样的韵律,同样的 韵味 。采菊是十分认真的,而种豆则是漫不经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