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届中考生物专题汇编植物的蒸腾作用
- 格式:doc
- 大小:249.50 KB
- 文档页数:6
第五节绿色植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一、绿色的“能量转化器”1.(2019·辽宁辽阳)绿色植物被称为“食物之源”,是因为它能进行()A.蒸腾作用B.呼吸作用C.光合作用D.吸收作用2.(2019·四川乐山)有人说“包括人类在内的其他生物是‘攀附’着植物的茎蔓才站在这个星球上的。
”这句话道出了绿色植物光合作用的重要意义。
下列关于光合作用的意义说法错误的是()A.为动物和人类提供食物B.为自身生活提供有机物C.为自身生活提供无机盐D.为动物和人类提供能量3.(2019·广西北部)下列有关光合作用的说法,错误的是()A.光是进行光合作用的必要条件B.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是叶片表皮细胞C.二氧化碳浓度和光照强度均能影响光合作用D.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是人和动物食物的来源二、自动的“空气净化器”1.(2019·湖南株洲)如图,有关生物圈中的碳平衡,错误的是()A.图中Ⅰ可表示光合作用B.图中Ⅱ可表示呼吸作用C.植物、动物、细菌、真菌能完成图中Ⅱ所示过程D.绿色植物白天完成图中Ⅰ所示过程,夜晚完成图中Ⅱ所示过程2.(2019·昆明)绿色植物有助于维持生物圈中的碳一氧平衡,原理是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A.消耗氧气,释放二氧化碳B.消耗二氧化碳,释放氧气C.消耗氧气,制造有机物D.分解有机物,释放二氧化碳3.(2019·广西北部)下列不利于维持生物圈中碳一氧平衡的做法是()A.使用节能技术和节能产品 B.讲究卫生,多使用一次性筷子C.植树造林,提高森林覆盖率 D.尽量乘公交车或骑自行车出行4.(2019·德阳)与生物圈“碳﹣﹣氧平衡”没有直接关系的是()A.蒸腾作用 B.光合作用 C.呼吸作用 D.化石燃料的燃烧5.(2019·德州)“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从生物学角度来分析,绿色植物可以保持良好的生态环境,促进经济的发展。
下列对绿色植物价值叙述,不正确的是()A.防风固沙消除噪音B.引起地球温室效应C.维持大气中二氧化碳—氧气平衡D.促进生物圈中的水循环,保持水土6.(2019·湖南郴州)银边天竺葵是一种盆栽观赏植物。
原创精品资源学科网独家享有版权,侵权必究!
1 考点15 植物的蒸腾作用
中考频度:★★★★☆ 难易程度:★★★☆☆
一、植物对水分的吸收和运输
1.植物对水分的吸收
(1)根中能吸收水分的主要部位是根尖,而根尖的成熟区是吸收水分最活跃的区域。
(2)成熟区适于吸水的特点
①成熟区又称根毛区,有大量的根毛,这增大了吸收水分的表面积。
②成熟区内侧有发达的输导组织,有利于水分的运输。
③根毛细胞的细胞壁外部由果胶质组成,这种果胶质有很强的黏性,亲水能力强,有利于水分的吸附和吸收。
2.水分在植物体内的运输
(1)导管位于茎的木质部中。
导管的细胞呈管状,细胞质和细胞核消失,上下细胞间的细胞壁也消
失,形成了一根中空的管道。
根吸收来的水分就是通过导管向上输送至茎、叶等器官的。
同时,溶解在水中的无机盐也随水分运输至植物体的各个部分。
(2)水分被植物体吸收,大致需要经历以下几个阶段:首先水分从土壤溶液进入根部,然后通过根
毛细胞进入成熟区的导管,由于根中的导管与茎中的导管相通,水分就由根中导管进入茎中导管,之后由茎中导管向上运输给叶、花、果实等,供植物体进行各项生命活动。
课时6 绿色植物的蒸腾作用命题点1植物对水的吸收和运输1.(2014·昆明)昆明市园林工人给移栽后的绿化树“挂吊瓶”,补充水和无机盐,以提高成活率。
“挂吊瓶”的针头应插入到茎的(C)A.分生组织 B.机械组织C.导管 D.筛管命题点2叶片的结构及蒸腾作用2.(2017·曲靖)水和无机盐能从植株的根部向上运输,主要动力来自于(C)A.光合作用 B.扩散作用C.蒸腾作用 D.呼吸作用3.(2016·昆明)移栽树木时去掉部分枝叶,主要目的是降低植物的(B)A.呼吸作用 B.蒸腾作用C.光合作用 D.吸收作用4.(2014·云南)关于叶片结构的叙述,正确的是(A)A.叶肉细胞中含有叶绿体,能进行光合作用B.叶片由叶肉、叶柄、叶脉组成C.叶片表皮上有气孔,白天全部开放,夜晚全部关闭D.叶片表皮属于营养组织5.(2013·云南)下列关于植物对水分的吸收、运输与散失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A.根吸收水分的主要部位是根冠B.茎通过导管运输水分C.根吸收的水分大部分用于蒸腾作用D.蒸腾作用促进了生物圈的水循环6.(2012·曲靖)早春播种以后,常用塑料薄膜覆盖地面,这主要是为了(C)A.防止害虫咬坏种子B.防止阳光暴晒C.提高土壤温度,减少水分散失D.增加土壤中的氧气含量7.(2014·昆明)取甲、乙两个型号相同的量筒,分别插入一个生长状况相同的天竺葵枝条,摘除其中一个枝条的叶,各注入清水至10毫升,然后将两装置放在光下,每隔10分钟记录量筒液面的读数。
结果如图,分析正确的是(D)A.甲组是实验组B.甲组减少的水分主要用于光合作用C.乙组的叶片未被摘除D.实验结果说明叶是蒸腾作用的主要器官8.(2015·云南)下图表示发生在天竺葵植株体内的某些生理过程,图中序号表示某些物质。
据图回答:(1)物质①通过茎中的__导管__(填“导管”或“筛管”)运输,其运输的动力来自__蒸腾__作用。
专题6 绿色植物的蒸腾作用一、教材重点回顾:(1)植物对水分的吸收和运输1.根吸水的部位:主要是根尖的成熟区(有大量根毛,增大了吸收面积)2.水分和无机盐的运输:通过木质部中的导管由下向上运输3.水运输过程:水根毛细胞根部导管茎内导管叶脉中的导管气孔(2)蒸腾作用核心概念水分以气体的形式从植物体散失到体外的过程,叫做蒸腾作用。
叶片是植物进行蒸腾作用的主要器官。
(3)叶片的结构与功能1.叶片的基本结构包括表皮、叶肉、叶脉三部分。
(填写名称)2.气孔①气孔在叶片的上下表皮都有,主要分布在下表皮;②气孔的开闭受保卫细胞控制;③能够经过气孔进出的气体有水蒸气、氧气和二氧化碳。
(4)蒸腾作用的意义1.对植物本身的意义:促进植物从土壤中吸收水分;促进水分和无机盐从根部运输到茎、叶等器官;使植物体有效的散热。
2.对生物圈的意义:提高大气湿度,增加降水,促进生物圈中的水循环;植物体还能保持水土,减少水土流失。
(5)蒸腾作用的应用移栽植物去掉部分叶片,选择造成或傍晚时移栽,烈日下为移栽后遮阴,都是为了减弱植物的蒸腾作用,提高移栽植物的成活率。
二、高频考点梳理(1)蒸腾作用的概念、影响因素和意义知识点图示归纳概念影响因素意义蒸腾作用水分从活的植物体表面以水蒸气的状态散失到大气中的过程(白天和晚上都能进行)光照强度、大气湿度、温度、空气流动状况(温度高、光照强、湿度大、有风,蒸腾作用强;反之较弱)帮助散热,降低植物体表面的温度;形成蒸腾拉力,带动水分和无机盐的运输;通过蒸腾作用能够提高大气湿度,调节气候,增加降雨量,加快生物圈的水循环(2)有关实验设计现象和结论实验设计现象正面冒出气泡少,背面冒出气泡多指针偏向右边指针偏向左边甲液面下降多,乙液面下降少塑料袋上有大量水珠结论上表皮气孔少,下表皮气孔多蒸腾作用散失了水分叶片是蒸腾作用的主要器官叶片是蒸腾作用的主要器官植物体进行蒸腾作用散失水分(3)几点知识1.叶片表皮细胞和保卫细胞的区别:表皮细胞无叶绿体,保卫细胞有叶绿体。
2019年中考生物试题分类汇编——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专题(含答案)一、选择题1.(2019江西)如图表示夏季晴朗的一天某植物进行的两种生理活动。
曲线a、b分别表示A.呼吸作用、蒸腾作用 B.蒸腾作用、光合作用C.呼吸作用、光合作用 D.光合作用、呼吸作用【答案】D2.(2019乐山)关于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及它们在农业生产上的运用,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通过合理密植可达到提高产量的目的B.适时松土有利于根细胞呼吸作用的正常进行C.白天,在温室大棚中增加二氧化碳浓度可提高产量D.农作物在白天只进行光合作用,保证了有机物的生产【答案】D3.(2019青岛)图甲是菜豆种子萌发过程示意图,图乙是菜豆种子萌发过程中的质量变化示意图,其中X为鲜重变化曲线,Y为有机物质量变化曲线,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图甲中,种子吸水萌发,其中H是由子叶发育而来的B.图乙中,X曲线的ab段,质量增加的主要原因是种子萌发大量吸水C.图甲中,种子萌发时,胚乳中的营养物质逐渐转运给胚根、胚芽、胚轴D.图乙中,Y曲线的ae段,质量减少的主要原因是进行呼吸作用水分大量散失【答案】B4.(2019江西)如图装置可以验证呼吸作用产生二氧化碳。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装置A是为了去除空气中的二氧化碳,确保实验的准确性B.若装置C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说明种子进行呼吸作用产生了二氧化碳C.若装置B中换成煮熟的种子,则装置C中澄清石灰水不会变浑浊D.若装置B中改用新鲜的豆苗,则该装置一定要放在光照环境下【答案】D5.(2019青岛)如图甲是传粉、受精过程示意图,图乙是果实结构示意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图甲中1是花药,成熟后散放出花粉B.图甲中4表示花粉管,内有精子C.图乙中的①由图甲中的2子房壁发育而成D.图乙中的②由图甲中的5受精卵发育而成【答案】D6.(2019潍坊)番茄种子开始萌发到长出第一片新叶时,两片子叶仍具有生理功能。
某同学用缺氮的营养液培养上述若干幼苗,然后对幼苗进行如下不同处理,随后对叶片进行观察,最先出现缺氮症状的是A.剪掉根尖的幼苗B.剪去一片子叶的幼苗C.剪去两片子叶的幼苗D.完整的幼苗【答案】C7.(2019青岛)下图是探究“大豆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的实验装置,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选择的种子要有完整的、活的胚且度过休眠期B.该实验探究的是空气、温度、水分对种子萌发的影响C.该实验不能说明种子萌发与光照有关D.甲和丁形成一组对照实验,用来探究种子的萌发需要水分【答案】D8.(2019潍坊)选取干重相等的4份黄豆种子,在相同环境条件下进行如下不同处理后,分装在密闭的保温容器内。
课时6 绿色植物的蒸腾作用1.(2018·昆明)昆明市园林工人给移栽后的绿化树“挂吊瓶”,补充水和无机盐,以提高成活率。
“挂吊瓶”的针头应插入到茎的(C)A.分生组织 B.机械组织C.导管 D.筛管2.(2018·曲靖)水和无机盐能从植株的根部向上运输,主要动力来自于(C)A.光合作用 B.扩散作用C.蒸腾作用 D.呼吸作用3.(2018·昆明)移栽树木时去掉部分枝叶,主要目的是降低植物的(B)A.呼吸作用 B.蒸腾作用C.光合作用 D.吸收作用4.(2018·云南)关于叶片结构的叙述,正确的是(A)A.叶肉细胞中含有叶绿体,能进行光合作用B.叶片由叶肉、叶柄、叶脉组成C.叶片表皮上有气孔,白天全部开放,夜晚全部关闭D.叶片表皮属于营养组织5.(2018·云南)下列关于植物对水分的吸收、运输与散失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A.根吸收水分的主要部位是根冠B.茎通过导管运输水分C.根吸收的水分大部分用于蒸腾作用D.蒸腾作用促进了生物圈的水循环6.(2018·曲靖)早春播种以后,常用塑料薄膜覆盖地面,这主要是为了(C)A.防止害虫咬坏种子B.防止阳光暴晒C.提高土壤温度,减少水分散失D.增加土壤中的氧气含量7.(2018·昆明)取甲、乙两个型号相同的量筒,分别插入一个生长状况相同的天竺葵枝条,摘除其中一个枝条的叶,各注入清水至10毫升,然后将两装置放在光下,每隔10分钟记录量筒液面的读数。
结果如图,分析正确的是(D)A.甲组是实验组B.甲组减少的水分主要用于光合作用C.乙组的叶片未被摘除D.实验结果说明叶是蒸腾作用的主要器官8.(2018·云南)下图表示发生在天竺葵植株体内的某些生理过程,图中序号表示某些物质。
据图回答:(1)物质①通过茎中的__导管__(填“导管”或“筛管”)运输,其运输的动力来自__蒸腾__作用。
(2)若③为氧气,则是通过植物的__光合__作用产生的,该作用能维持生物圈中的__碳-氧__平衡。
第二节绿色植物的蒸腾作用一、蒸腾现象1.(2019·泰安)某兴趣小组利用同一植物的新鲜枝条探究植物的蒸腾作用,实验处理如图所示,甲是去掉叶片的枝条。
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植物油的作用是防止量筒中的水分自然蒸发,影响实验效果B.装置甲和丁组合,可探究叶片是植物体进行蒸腾作用的主要器官C.装置乙和丙组合,可探究气孔在叶片上、下表皮分布的多少D.乙、丙、丁中,水分通过茎和叶脉中的筛管,由叶表面的气孔散失到大气2.(2019·昆明)为探究“叶在植物蒸腾作用中的作用”,研究者设计了A、B两个装置进行对照实验(如图)。
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该实验的结论是:是植物进行蒸腾作用的器官,判断依据是。
(2)为确保实验结果的可靠性,B组①处应滴加等量的(填“油滴”或“清水”)。
(3)要探究植物呼吸作用是否释放二氧化碳,可选用B组实验装置,但要将其中的透明塑料袋换成色塑料袋。
(4)要验证光合作用产生淀粉,也可选用B组实验装置,但要先将其放在处一昼夜,使叶片中原来贮存的淀粉转运和消耗掉。
二、叶片的结构1.(2019·云南)下列关于叶的结构叙述,不正确的是()A.叶片由表皮、叶肉和叶脉组成 B.叶脉属于输导组织C.上、下表皮属于上皮组织 D.叶肉属于营养组织2.(2019·潍坊)某同学在观察叶片下表皮临时装片时先后看到甲、乙物像。
以下有关分析正确的是( )A.将甲变为乙时需将装片向左下方移动B.由甲变为乙时视野变亮C.乙中的结构2处于吸水状态D.乙的细胞3中能观察到叶绿体3. (2019·贵州六盘水)关于叶片结构的叙述,正确的是()A. 叶肉细胞中含有叶绿体,能进行光合作用B. 叶片由叶肉、叶柄、叶脉组成C. 叶片表皮上有气孔,白天全部开放,夜晚全部关闭D. 叶片表皮属于营养组织三、影响蒸腾作用的因素1.(2019·北京)裂叶山楂是比较耐旱的植物,观察发现其叶片的气孔只分布在下表皮,该特点利于降低()A.蒸腾作用B.呼吸作用C.储藏作用D.光合作用四、蒸腾作用的意义1.(2019·南通)在植被越丰富的地方,空气的相对湿度越大,这主要与植物何种生理作用有关()A.光合作用B.呼吸作用C.蒸腾作用D.分解作用2.(2019·江苏盐城)诗句“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专题03 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1.(2019湖南省邵阳市)在“观察种子的结构”实验中,发现玉米和大豆种子大小、形状、颜色各不一样,但基本结构相同,它们都具有A.种皮和胚B.种皮和胚乳C.胚和胚乳D.种皮和两片子叶【答案】A【解析】大豆种子的结构包括胚和种皮;玉米种子的结构包括种皮、胚和胚乳。
它们的胚都包括胚芽、胚轴、胚根和子叶,不过大豆种子的子叶2片,肥厚,贮存着丰富的营养物质;玉米种子的子叶1片,营养物质贮存在胚乳里。
所以大豆种子和玉米种子的基本结构是相同的,他们都有种皮和胚。
2.(2019新疆)在炎热的环境中,树荫下比较凉爽,原因之一是由于树木A.进行呼吸作用的缘故B.通过蒸腾作用散失水分造成的C.进行光合作用的结果D.大量吸收水分和无机盐的结果【答案】B【解析】植物的蒸腾作用是指植物体内的水以水蒸气的形式散发到大气中去的过程,水由液态到气态要吸收热量,因此在此过程中能带走植物体内的热量,降低植物体的温度,继而降低环境的温度,因此在炎热的夏季,树林里凉爽宜人。
可见B符合题意。
3.(2019新疆)“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的实验中,把叶片放入酒精内隔水加热的目的是A.分解淀粉B.溶解淀粉C.将淀粉煮沸D.把叶绿素溶解到酒精中【答案】D【解析】酒精能溶解叶绿素,而且酒精是易燃、易挥发的物质,直接加热容易引起燃烧发生危险。
使用水对酒精进行加热,起到控温作用,以免酒精燃烧发生危险。
因此“在‘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的实验中”,把叶片放入酒精中隔水加热的目的是“溶解叶绿素,避免酒精燃烧起来”。
4.(2019新疆)植物的根不断地向土壤的深层生长,是因为根尖的_______活动的结果。
A.根冠B.分生区C.伸长区D.分生区和伸长区【答案】D【解析】根冠位于根的顶端,属于保护组织,细胞比较大,排列不够整齐,像一顶帽子似地套在外面,保护分生区。
分生区被根冠包围着,属于分生组织,细胞很小,细胞壁薄,细胞核大,细胞质浓,具有很强的分裂能力,能够不断分裂产生新细胞,使细胞数目增加,向下补充根冠,向上转化为伸长区。
专题1 生物与生物圈(2)(2019•山东东营)1、诗词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瑰宝,以下对诗词中所蕴含的生物学知识的解释,错误的是()A.“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微生物促进物质循环B.“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C.“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生物对环境的影响D.“劝君莫打三更鸟,子在巢中盼母归”﹣生物的繁殖行为(2019•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生产建设兵团)2、假定在一个由草、兔和狐组成的相对封闭的草原生态系统中,如果把狐消灭了,则表示兔群的数量变化曲线图是()A.B.C D.(2019•广东省)3、造礁珊瑚虫体内的虫黄藻为其提供氧气和有机物,而造礁珊瑚虫为虫黄藻提代二氧化碳和氮磷等无机盐。
虫黄藻与造礁珊瑚虫之间的关系是( )A.共生B.竞争C.捕食D. 寄生(2019•江西省)4、捕虫植物瓶子草捕获的小虫被瓶内细菌分解,瓶内细菌获得有机物,瓶子草获得氮素。
那么,它们之间的关系是()A. 竞争B. 共生C. 寄生D. 捕食(2019•四川成都)5、水稻田里有一种杂草——野慈姑,它会和水稻争夺阳光、水分和土壤中的营养物质,影响水稻的产量,据此推断水稻和野慈姑的关系是A.共生 B.寄生 C.竞争 D.捕食(2019•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生产建设兵团)6、下列生物与生物之间的关系,属于竞争的是()A.工蜂与蜂王B.水稻与稗草C.跳蚤与狗D.狐狸与野兔(2019•河南省)7、“大鱼吃小鱼,小鱼吃虾米”反映的生物与生物之间的关系是()A.合作B.捕食C.竞争D.寄生(2019•湖北孝感)8、植树造林可以营造“金山银山”,选好树种很关键。
树种单一的马尾松林往往较易发生严重的松毛虫害:将马毛松和其他树种“搭配”种植形成混交林,能有效减少病虫害。
这种生态效益是由复杂的()带来的。
A. 种间关系B. 种内关系C. 地理环境D. 气候类型(2019•甘肃天水)9、生物既能影响环境,又能适应环境。
初中生物中考知识点归纳——蒸腾作用03 蒸腾作用(2)蒸腾作用①叶片的结构叶片由表皮、叶肉和叶脉三部分组成。
a.表皮:分上表皮和下表皮,主要由一层透明无色的表皮细胞构成,表皮上有气孔,气孔由保卫细胞构成,保卫细胞含有叶绿体。
b.叶肉:分上下两层,靠近上表皮的为栅栏组织,靠近下表皮的为海绵组织,栅栏组织比海绵组织的细胞含有叶绿体更多。
叶肉是叶片进行光合作用的主要场所。
c 叶脉:具有支持和输导作用,含有导管和筛管。
②气孔:气孔是叶片与外界进行气体交换的门户,通过气孔进出的物质主要包括水蒸气、氧气、二氧化碳等,因此,气孔的开闭对植物的蒸腾作用、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都会产生影响。
a.保卫细胞吸水膨胀,内壁伸展拉长,牵动外壁向内凹陷,使气孔张开;b.保卫细胞失水收缩,内外壁都拉直,使气孔关闭。
通常情况下,气孔白天张开,晚上闭合,一般来说,叶片的下表面比上表面的气孔多。
③蒸腾作用定义:水分以气体的形式从植物体内散发出来的过程就是蒸腾作用。
影响蒸腾作用的因素:a.气孔的数量和气孔的开闭b.光照c.温度d.空气湿度e.风速因此在植物移植过程中,可采取去掉部分枝叶、遮阴、选择阴雨天或傍晚移植等措施,能使移植植物的蒸腾作用减弱,减少水分的散失,确保移植的成活率。
蒸腾作用的意义植物从土壤中吸收的水,95%~99%都是通过蒸腾作用散失,其意义在于:a.可降低植物的温度,使植物不至于被灼伤;b.是根吸收水分和促使水分在体内运输的主要动力;c.可促使溶解在水中的无机盐在体内运输;d.可增加大气湿度,降低环境温度,提高降水量,促进生物圈水循环的进行(3)光合作用①概念: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将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贮存能量的有机物,并且释放出氧气的过程。
a.光合作用的反应式:叶片见光部分遇到碘液变蓝,说明叶片的见光部分产生了有机物——淀粉b.光合作用的条件:光和叶绿体是不可缺少的条件,其中光能供给能量,叶绿体提供光合作用的场所。
2019年山东省东营市中考生物试卷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在每小题所列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最符合题意的.1.(2分)面对《流浪地球》我们选择希望;面对《我们共同的未来》,我们选择可持续发展。
以下说法符合可持续发展观点的是()A.“吃野味去!野生动物的营养价值很高。
”B.靠山吃山,靠水吃水C.大自然的财富取之不尽、用之不竭D.既要金山银山,也要绿水青山2.(2分)如图为用显微镜观察根尖永久装片时所看到的物像,若要观察根毛的结构,应如何移动装片?()A.向上B.向下C.向左D.向右3.(2分)“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下列对诗句的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枫叶的所有细胞都有叶绿体B.使枫叶变红的色素存在于液泡中C.光照是影响秋天枫叶变红的决定性因素D.枫树和红花的结构层次相同4.(2分)“落叶知秋”,在我国北方,梧桐树一到立秋就落叶,这体现了生物的哪些基本特征()①具有生长现象②具有新陈代谢现象③具有应激性④能适应环境⑤能繁殖后代⑥具有遗传和变异现象A.①②⑥B.③④⑤C.②③④D.④⑤⑥5.(2分)17世纪上半叶,比利时科学家海尔蒙特曾做过一个著名的实验:他把一棵 2.3千克的柳树苗种在木桶里,每天只用雨水浇灌,五年后,树苗长成了76.8千克的柳树(如图)。
下列关于柳树植株生长的叙述,错误的是()A.幼根的生长依靠分生区和伸长区B.新的枝条是由枝芽(叶芽)发育成的C.柳树的茎逐年加粗是形成层细胞分裂的结果D.柳树生长需要的营养物质都来自土壤6.(2分)生物检索表可以确定生物的分类地位,并能判断生物之间亲缘关系的远近。
下表是某同学编制的部分生物检索表,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类群1是病毒,寄生在其他生物的活细胞中B.类群2属于原核生物,有些种类具有鞭毛、荚膜等特殊结构C.类群3既有单细胞生物,也有多细胞生物,但都是真核生物D.类群1、2、3的共同点是都不能利用无机物制造有机物7.(2分)李奶奶最近一段时间,一到傍晚就看不清东西,到医院检查后,医生给她开了药,并嘱咐她进行食物辅助治疗。
植物的蒸腾作用
1.如图所示,取大小相似的两个枝条,摘除其中一个枝条上的叶片,分别放入盛水的烧杯中,将烧杯置于天平上,调节平衡。
该装置放在阳光下照射一段时间,天平将会______,产生此现象的原因主要是由于植物的_______。
A.左盘下沉、光合作用
B.右盘下沉、呼吸作用
C.左盘下沉、吸收作用
D.右盘下沉、蒸腾作用
2.(2018·聊城)某生物实验小组做了如图所示的一组探究实验(同种植物),该实验探究的是绿色植物体蒸腾作用的强度与
A.叶片的多少(面积)有关
B.光线的强弱有关
C.环境的温度有关
D.环境的湿度有关
3.(2018·广东)下列有关植物参与自然界中水循环的叙述,错误的是
A.通过根吸收水分
B.通过筛管运输水分
C.通过气孔散失水分
D.蒸腾作用提高大气湿度
4.下列生产措施中,主要应用了蒸腾作用原理的是
A.北方早春播种后,用透光的塑料薄膜覆盖地面
B.移栽的树苗常被剪去大量的枝叶
C.在温室大棚中适当提高二氧化碳气体的浓度
D.在准备移栽的蔬菜秧苗根部带一小块土坨
5.某同学参加实验技能测试中,观察到了如图所示的叶片横切面结构。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叶是蒸腾作用的主要器官
B.③是植物与外界进行气体交换的通道
C.叶片的基本结构包括表皮、②和③三部分
D.多数植物的⑤主要分布在叶片的④上
6.关于植物对水分的吸收和运输的叙述,正确的是
A.植物根吸收水分的主要区域是分生区
B.运输水分和无机盐的结构是筛管
C.水分的散失主要是通过蒸腾作用来实现的
D.陆生植物叶片上表面的气孔数量比下表面多
7.与蒸腾作用有关的叙述正确的是
A.气孔主要分布在叶片的上表皮
B.气孔的张开和闭合受保卫细胞控制
C.根尖伸长区内的导管对于叶的蒸腾作用有促进作用
D.由于夜晚气温比白天低,植物停止进行蒸腾作用
8.经常可以看到园林工人给一些珍稀树种或古树“挂吊瓶”补充水分和无机盐,“挂吊瓶”的针头应插入茎的A.分生组织B.机械组织
C.筛管D.导管
9.关于蒸腾作用的叙述,错误的是
A.促进植物对水分的吸收和运输
B.促进植物对无机盐的吸收和运输
C.可以提高空气湿度
D.降低植物体的温度
10.一棵参天大树,根吸收的水分可向上运输到树的顶端,其动力主要来自
A.蒸腾作用
B.呼吸作用
C.光合作用
D.太阳能
11.刚学完植物的蒸腾作用,李老师让大家运用所学生物学知识谈一谈蒸腾作用有什么意义,以下四位同学积极发言,其中说法有误的是
A.小明说:蒸腾作用就像一个水泵,有一个向上的拉力,使水分向上运输
B.小月说:夏天,树荫底下比较凉快有蒸腾作用的功劳
C.小东说:土壤中有许多无机盐,蒸腾作用可以促进根对无机盐的吸收
D.小晶说:植物体内的水分大多数通过蒸腾作用散失到空气中,参与了水循环
12.植从土壤中吸收的水分绝大部分将通过叶片蒸腾作用散失到环境。
该过程中,这部分水依次经过的主要结构是A.根尖成熟区→根中导管→茎中导管→叶脉导管→叶片叶肉
B.根尖成熟区→根中导管→茎中导管→叶脉导管→叶片气孔
C.根尖成熟区→根中筛管→茎中筛管→叶脉筛管→叶片气孔
D.根尖分生区→根中导管→茎中导管→叶脉导管→叶片气孔
13.如图为叶片结构示意图,对相关结构和功能叙述不正确的是
A.①④为上皮组织,具有保护作用
B.②为营养组织,能制造营养物质
C.③为输导组织,起运输养料的作用
D.⑤为气孔,是植物蒸腾失水的“门户
14.2017年8月3日,北京发布高温蓝色预警:最高气温将达到37℃。
在这个格外炎热的夏天里,像月季、三角梅这样喜欢晒太阳的花卉也由于温度太高,光线过于强烈,而被晒伤。
下面左图就是被晒伤的月季,叶片上出现晒伤的枯斑,虽然仍是绿色,但已经发干变脆,出现明显的失水现象,感觉像被风干了一样。
植物是通过叶片的蒸腾作用来散失水分,并降低叶面的温度,从而抵御高温的。
当植物蒸腾作用水分散失速度大于根系吸水速度时,植物就会缺水,出现萎蔫现象。
一般温度在35℃左右时,植物会用加快蒸腾作用的方式来降低叶面温度。
但如果遇到持续的高温天气(超过35℃以上),植物则会关小或关闭叶片的气孔(如上面右图),减弱蒸腾作用,以避免高温引起过度失水。
这是植物的一种自我保护能力。
蒸腾作用减弱后,即使环境中水分充足,根系也无法吸水或吸水速度很慢。
这样的状态保持较短的时间,在环境适宜后可自行恢复;但如果时间过长,植物叶片会因为高温缺水而萎蔫枯萎且无法恢复。
请分析回答:
(1)由上文可知,植物体内水分运输的主要动力是_________作用,水分散失的门户是___________,它由一对保卫细胞构成。
除此之外,这一作用还可以___________,使植物能够抵御高温。
(2)植物吸收水分的主要部位是根尖的___________区。
水分被吸收进入植物体后,主要通过_______运输到其他器官,溶解在水中的____________也通过此途径进入植物体内并在植物体内运输。
(3)植物长时间在高温环境中生活,叶片会萎蔫、出现枯斑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
(4)俗语说“大树底下好乘凉”,某课外小组的同学为解释其原因,选择校园中的裸地、草地和灌木丛,用干湿温度计,连续测定了这三个地块的温度和湿度,取其平均值并记录于表中。
根据表格中的数据,解释“大树底下好乘凉”的原因有___________(多选)。
A.树冠遮挡了阳光,使树下温度降低
B.刮风可以带走大树周围空气中的热量
C.树叶散失出的水分可以增加树下空气的湿度
D.大树的根系发达,使周围土壤中水分增多
E.树叶散失出的水分蒸发带走了空气中的热量,使树下温度降低
(5)某同学设计了一组实验,想验证植物体内水分主要是由叶片散失的。
请帮助这位同学从下图中选择合适的实验装置并预期实验结果。
①作为一组对照实验的装置是___________(选择图中字母)。
②预期的结果是_________________。
若实际结果与预期结果一直,则说明植物体内水分主要是由叶片散
失。
参考答案
1.【答案】D
2.【答案】A
3.【答案】B
4.【答案】B
5.【答案】B
6.【答案】C
7.【答案】B
8.【答案】D
9.【答案】B
10.【答案】A
11.【答案】C
12.【答案】B
13.【答案】A
14.【答案】(1)蒸腾气孔降低叶面温度
(2)成熟(根毛)导管无机盐
(3)温度过高,气孔关闭,蒸腾作用减弱,导致根系无法吸收水分或吸水速度慢,同时不能有效地降低叶面温
度
(4)A、C、E
(5)bd装置b的塑料袋内出现水,装置d的塑料袋内无水珠或水珠很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