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面爆破施工工艺
- 格式:docx
- 大小:133.43 KB
- 文档页数:6
光面爆破施工工艺1.适用范围本工法适用软岩、硬岩等地质条件下的铁路、公路、水工等隧道和岩石边坡处理。
2.施工准备2.1劳动力组织劳力组织表序号名称人数职责1 工班长指挥、协调2 测量班测量断面、布置炮孔3 司钻工安装风水管、钻眼4 爆破工装药、起爆网络连接、起爆、排险5 电工施工用电及掌子面排水6 安全员检查作业过程的安全7 爆破工程师钻爆设计、施工指导及盲炮处理本表劳动力组织适用于一个工作面开挖施工,手持风钻钻爆作业在正常情况下,按以往施工经验,断面0.2~0.3人/m2布置钻爆人员比较合理;大断面取小值,小断面取大值。
2.2设备配置目前常用为气腿式凿岩机,全断面开挖时,一般按0.2~0.25台/㎡配置数量。
作业平台采用自加工简易钻孔台架。
机具设备表(以断面80m2为例)序号机具名称规格型号(参考)数量备注1 空压机4L-20/82 钻孔台架自加工3 风动凿岩机YT-284 全站仪徕卡TS025 水准仪DSZ3注:在送风距离1000m内,风动凿岩机和空压机的配置比例一般为4~5:1.随送风距离的增加,比值减小。
3 工艺流程及操作要点3.1施工工艺流程图1 光面爆破施工工艺流程图3.2操作要点3.2.1作业器具就位和测量放线1作业器具就位出渣结束后,将作业平台推往掌子面,将36V 照明线路引至掌子面,检查水压、风压线路是否完好,风压力、水压力和蓄水池水量是否足够,送风设施是否完好。
2测量测量人员用全站仪和水准仪,确定出隧道中心线、拱顶面高程和拱脚高程;并在开调整爆破参数测量放线与作业器材就位布设孔位钻孔爆破参数设计钻孔质量验收连接起爆主网络与起爆器连接起爆装药与堵塞炮口爆破材料现场就位网络检查设置警戒排险光爆效果与质量检查支网络联线通风清孔效果不理想挖轮廓线上每间隔1~2m测设出开挖轮廓控制点,利用开挖轮廓控制点用红油漆画出开挖轮廓线。
3.2.3布设孔位按照爆破设计的要求,根据已绘制的开挖轮廓线标出周边眼炮眼位置,并利用中线和拱顶高程,用支距法画出掏槽眼和底板眼的位置。
光面爆破施工流程一、工艺原理炸药爆炸时,对岩体产生了两种效应:一是药卷爆炸瞬时高温高压气体形成的冲击波效应;二是爆炸气体膨胀做功所起的作用。
光面爆破是周边眼同时起爆,各炮眼的冲击波向其周围作径向传播,相邻炮眼的冲击相遇,则产生切向拉力,拉力的最大值发生在相邻炮眼中心连接线的中点上,当岩体的极限抗拉强度小于此拉力时,岩体便被拉裂,在炮眼中心连线上形成裂缝,随后,爆炸空气的膨胀进一步扩展,形成平整的爆破面。
光面爆破是通过选择爆破参数和合理的施工方法,达到爆破后壁面平整规则,轮廓线符合设计要求,同时减少对围岩扰动,保持围岩稳定的一种控制爆破技术.二、工艺流程1、光面爆破工艺流程工艺流程见光面爆破工艺流程图。
光面爆破工艺流程图2、光面爆破工艺⑴爆破设计爆破设讣的LI的在于避免超欠挖和达到预期的循环进尺,并尽可能节省工料消耗。
爆破设计的内容包括炮眼(掏槽眼、辅助眼、周边眼)的布置、数目、深度和角度,爆破器材、装药量和装药结构,起爆方法和爆破顺序,钻眼机具和钻眼要求等。
⑵放样布眼周边眼应沿隧道开挖轮廓线布置,保证开挖断面符合设计要求。
辅助炮眼交错均匀布置在周边眼与掏槽眼之间,力求爆破出的石块块度适合装磴的需要。
钻眼前,测量人员用红铅油准确地绘出开挖断面的中线和轮廓线,标出炮眼位置,其误差不得超过5cm,并交付隧道队技术负责人。
⑶定位开眼按炮眼布置正确钻孔,掏槽眼和周边眼的钻孔精度要高,开眼误差控制在3cm和5cm以内。
⑷钻眼司钻工要熟悉炮眼布置,要能熟练地操纵凿岩机械,特别是钻周边眼,一定要山有较丰富经验的老钻工司钻,以确保周边眼准确的外插角,尽可能使两茬炮交界处台阶小于15cm。
同时,应根据眼口的位置、岩石的凹凸程度调整炮眼深度,以保证炮眼底在同一平面上.周边眼与辅助眼的眼底在同一垂直面上,掏槽眼应加深10cm。
炮眼的深度和角度应符合设计要求.掏槽眼眼口间距误差和眼底间距误差不得大于5cm;辅助眼眼口排拒、行距误差均不得大于10cm:周边眼眼口位置误差不得大于5cm,眼底不得超出开挖断面轮廓线15cm。
石方光面爆破爆破方案设计人:审核人:批准人:设计单位:设计时间:2014年11月14日目录第一章爆破技术设计2一、工程概况2二、施工要求2三、爆破设计施工方案的编制依据3四、爆破设计方案3五、炮孔布置8六、装药填塞8七、起爆网路9八、爆破安全距离计算10九、试验炮11第二章施工组织设计错误!未定义书签。
一、施工准备11二、人员职责12三、边坡光面爆破施工工艺14四、主要机具材料表错误!未定义书签。
五、安全技术与防护措施17六、爆破警戒范围和任务19七、施工安全保证措施21八、安全警戒24九、应急预案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一章爆破技术设计一、工程概况根据工程建设需要,山体需要光面爆破,需要爆破的最大深度超过16m,爆破区域长度130左右m,按照设计要求,靠近山体一侧需要进行光面爆破.整个爆破工程量约计4.6万m3.爆破要求边坡严格控制坡面平整度,无松石危石,同时严格控制爆破规模,减少对边坡的破坏。
根据现场勘查,岩石为花岗岩和石灰岩,微风化,普氏系数为5~10,属于中硬度以上岩石。
爆破环境:北边为黄海;南边为山体;其它方向无重要的建筑物和设施。
爆破环境较好。
二、施工要求1、爆破开挖后边坡坡度达到设计文件要求;2、保证爆破后边坡少受扰动,确保平整度,且不能对保留的山体形成破坏;3、爆破后粒径满足铲运要求;4、保证爆破施工中的机械、建筑物和人员的安全;5、整个施工进度应满足总体施工计划的要求.三、爆破设计施工方案的编制依据1、《爆破安全操作规程》GB6722—2003;2、《爆破作业项目管理要求》GA 991—2012;3、《民用爆炸物品安全管理条例》国务院令466号 2006。
94、烟台市公安机关对于爆炸物品安全管理的要求;5、工程概况及工程现场岩石地质状况。
四、爆破设计方案(一)总体施工设计方案采用从自然坡顶依次分级再上而下爆破,首先从最高处上按照设计边线进行钻孔爆破,自上至下依次按照设计爆破台阶进行爆破施工,边坡采用光面爆破施工。
光面爆破:光面爆破已被规定为在地下开挖工程中控制周边超挖的标准方法。
它不仅可以得到一个光滑的岩面,同时减少`了围岩中的裂隙,使随后的支护工程量得以减少。
这种方法是20世纪50-60年代由瑞典发展起来的,它不但适用于地下工程,也适用于露天开挖。
一.什么叫光面爆破:在主体岩石爆破后,沿设计轮廓线将爆破孔起爆的爆破方法称光面爆破。
二.光面爆破的基本作业方法:1.预留光爆层:预留设计的光爆层,隧道一般留60-80cm,露天一般留1.5-2.0m,它与孔径有关。
2.一次分段爆破法:主体石方爆破与光面爆破一起进行分段爆破,主爆孔先响,光爆孔后响。
它们的延迟时间一般选择为150-200ms。
三,光面爆破的优点、缺点:优点:1.减少超欠挖,节约工程成本。
2.开挖面完整,可以减少支护工作量,有利于后期作业。
3.露天光爆,环保效果好,对保留岩体破坏小。
缺点:钻孔工艺不当,要求钻孔水平高,钻孔量大,对钻孔人员素质要求高。
四.光面爆破与预裂爆破的区别:1.预裂孔先与主体石方起爆,而光面爆破是在主体石方爆破后起爆,所以预裂爆破的夹制作用大。
2.预裂爆破用药量大,光面爆破用药量小。
五.光面爆破适应条件:1.在坚硬岩石和整体性较好的软岩石中效果明显。
在不均匀岩体,构造发育的岩体中,虽然效果不明显,但对减轻围岩的破坏、超欠挖作用很大。
2.爆破方法的适用性:(1)大于1.5米深(浅孔)范围。
(2)露天深孔爆破。
(3)隧道、导流洞及地下开挖工程,铁、公路、场平等露天开挖工程。
六.光面爆破的设计原理与设计步骤:设计原理:光面爆破设计不仅要考虑周边孔,还必须同时严格控制靠近周边孔的主爆孔的装药。
设计原理:任何主爆孔产生的裂隙破坏区均不能超过周边孔的裂隙破坏区。
瑞典爆炸研究所利用的爆破振动速度计算经验公式:v=70Q0.7/R1.5V:振速,cm/s,Q:单孔药量,kg。
R:距离,m。
一般产生危险的振速范围是v=70-100cm/s。
设计步骤:1.收集资料:开挖断面的大小,循环进尺,岩石种类,构造和物理力学性质。
光面爆破及隧道弱爆破开挖施工工艺在某隧道开挖过程中,推广应用光面爆破施工工艺,隧道开挖光爆效果好,能最大限度地减少了爆破开挖对围岩的扰动,充分利用围岩的自稳能力。
1光面爆破设计1.1炮眼数目:由于断面大,现场就围岩情况调整至150个炮眼。
N=qs/rη=0.7×98.8/(0.78×0.55)=162个q: 单位炸药消耗量;s:开挖面积;r:每米长度炸药的质量;η:炮眼装药系数.1.2按每循环进尺3m计算用药量:Q=qv=0.7×98.8×3=207.5Kg由于钻眼时数量减少,所以现场装药时,药量适当加大,控制在240~260Kg左右。
1.3炮眼布置图:(见附图)1.4装药量的分配:掏槽眼:φ32药卷 17卷 16×200g+150g辅助眼:φ32药卷 10~14卷(9~13)×200g+150g周边眼:φ25药卷 4小1大卷 4×100g+150g底眼:φ32药卷 11卷 10×200g+150g 操作时视围岩结构确定。
花形布置,炮眼角度逐步减小。
1.5爆破参数:周边眼间距: E=45cm~50cm;光爆层(最小抵抗线)W=70cm~80cm; E/ W=0.56 装药集中度: q=0.18 Kg/ m(光爆孔);第一排辅助眼至第二排辅助眼间距: E=150cm; 第一排辅助眼间距: E’=80cm;第一排辅助眼内插量20~30 cm;掏槽型式:楔型复合掏槽;1.6钻孔作业:a.准备工作测量放线是重点,通过测量定出开挖轮廓线。
我们采用徕卡TCRA1102 plus全站仪直接定炮眼,间距1米,速度快,精度高。
b.采用YT-28风钻钻孔,钻孔眼径40m m。
c.钻眼要求:掏槽眼深度、角度按爆破设计施工,眼口间距误差和眼底间距误差不大于5cm;辅助眼眼距、行距误差不大于6cm;周边眼炮眼间距误差不大于5cm,外斜率不大于5cm/m,与第一排辅助眼最小抵抗线误差不应大于5cm,钻孔位置在隧道开挖轮廓线上。
光面爆破法是一种常用的矿山爆破技术,它通过应用爆破原理和技术,将岩石或矿石进行有效的破碎和分离。
本文将介绍光面爆破法的核心内容和技术要求。
一、光面爆破法的核心内容1. 爆破原理光面爆破法利用爆炸能量破坏岩石或矿石,以达到采矿、开采的目的。
爆破作业本质上是将能量释放到岩石或矿石体中,产生巨大的应力波,使其发生破碎。
光面爆破法采用炸药和导爆索等工具,将能量集中释放,从而有效地破碎岩石或矿石。
2. 爆破工程光面爆破法的爆破工程包括设计、布置、引爆等一系列工作。
设计阶段需要根据岩石或矿石的性质和爆破要求,确定爆破参数、方案和方向。
布置阶段需合理设置炸药、导爆索等爆破工具,以确保爆破效果和安全性。
引爆阶段是将爆破工具引爆,释放能量,实现破碎和分离。
3. 爆破效果光面爆破法的爆破效果直接影响矿石开采的效率和质量。
爆破效果主要体现在岩石或矿石的破碎、分离和后续处理。
良好的爆破效果应该在满足采矿需求的尽量减少能源消耗、降低环境影响。
二、光面爆破法的技术要求1. 爆破设计光面爆破法的爆破设计需要按照矿石的特性和开采要求,确定合理的爆破参数和方案。
爆破参数包括炸药种类、装药量、装药方式、爆破孔径和孔距等;爆破方案包括爆破序列、引爆方式、爆破方向等。
2. 爆破工艺光面爆破法的爆破工艺需要严格执行爆破设计要求,合理布置工作面和爆破工具。
爆破工艺包括挖掘爆破孔、装药引爆和清理岩石或矿石等过程。
合理的爆破工艺可以提高采矿效率和工作安全。
3. 爆破设备光面爆破法需要使用专业的爆破设备,如钻孔机、装药车、导爆索等。
这些设备需要具备高效、精准、安全的特点,以保障爆破作业的顺利进行。
4. 安全环保光面爆破法的作业需要严格遵守安全规程和环保要求。
爆破作业时要保证人员和设备的安全,防止意外事故的发生;同时要减少爆破对周边环境的影响,保护生态系统和公共利益。
5. 质量控制光面爆破法的爆破作业需要进行全程质量控制,包括设计、施工、监测等环节。
光面爆破施工方案编制:日期:审核:日期:一、工程概况针对主井二期工程的特点,巷道工程量大,岩石结构较好,节理发育,岩石整体性好,多数巷道以喷射砼或裸巷为主,为减少巷道开挖量、降低支护成本,确保围岩的稳定性,故在凿爆作业时要采取普通光面爆破。
二、施工工序1、布孔:爆破作业时首先要进行巷道布孔,根据巷道形状可布为直线掏槽或楔形掏槽。
以-400m水平运输巷为例,该巷道宽为3.4m,掏槽采用直线掏槽,掏槽眼要位于巷道起拱线偏下,炮眼要比其它炮眼深200mm,炮眼深度为2.5m,眼间距为100mm,以确保掏槽的效果和岩石的抛掷距离,周边眼要布置在设计轮廓线上,眼间距可根据岩性调整为350----600mm,待掏槽眼和周边眼钻好后布置崩落眼,以掏槽眼为中心层层布置,根据岩石的抗阻大小可适当调整崩落眼的最小抵抗,按照岩石硬度系数(10---12)和炸药爆力(350---395)可选择最小抵抗为0.6---0.64m,具体见炮眼布置图。
2、装药:炮孔全部钻好后进行炮孔装药,掏槽眼和崩落眼采用反向连续装药,装药系数约为0.7—0.8,炸药用φ32mm 乳化炸药,单位炸药消耗量为350g/m,可根据岩石硬度作适当的调整,周边眼采用空气间隔装药,空气柱为200mm,采用炮泥封口,封口长度不得少于200mm。
具体见凿爆图表。
3、联线、起爆:导爆管采用非电秒延期管,联线采用并联方式,先将相邻导爆管按照同等数量连成一束,然后用与掏槽眼同型号的导爆管引出,联结放炮电缆,最后用远程激发器引爆。
放炮前将剩余导爆管和炸药按照段发分类分装拿到地表退入炸药库。
4、通风:放炮后利用隧道风机和凿岩高压风将作业面的污风吹入巷道和井筒,然后用地表风机将井筒内污风压到地表,使井下作业面保持新鲜的空气。
在放炮时,作业人员要在其他作业水平操作,同时其他水平的所有作业人员接到警报后撤到安全地带,待炮响后再进入作业面作业。
三、爆破效果1、爆破要达到光爆标准,岩石上留有均匀眼痕的周边眼数应不小于其总数的60%,超挖尺寸不得大于150mm,欠挖不得超过质量标准规定。
表5-3 路堑边坡光面爆破施工工艺框图及文字说明路堑边坡光面爆破施工工艺框图路堑边坡光面爆破施工工艺文字说明1)首先测量放出路堑中心线和开挖边桩线,然后将原地面用风钻钻孔,浅孔爆破,推土机推出平台,平台宽度一般不小于6-8米。
2)炮孔平面布置与深度设计:主爆孔采用梅花形布置。
为提高破碎效果,减少大块以适宜装运及用作填料,布置时采用宽孔距小抵抗线,即较大孔距a,较小的排距b,a/b≥2。
本设计经计算,最小抵抗线长W=2.4-3.0m;b=2.0-2.5m;a=4.0-5.0m。
孔深H原则上定为8米,但如中间遇到台阶,H将选择到台阶梯段高度的(1.0-1.15)倍,即以超钻消除根坎。
缓冲控制爆破选用的爆破参数,孔距a=1.5米;排距b=1.0米,孔深H比相邻排主爆孔略深点。
缓冲控制爆破孔与主爆孔最后一排间距为 2.5-3.0米。
光面爆破孔间距 a=(10-16)D,D为炮孔直径,根据石质情况调整前面系数,炮孔深度L比相邻排的炮孔略深。
炮孔保持在同一平面内。
●装药量:单孔装药量Q=qabH●爆破石方的单位耗药量。
根据以往的施工经验:对主爆孔取q=0.8kg/m3; 对缓冲爆破孔取q=0.32kg/m3。
对光面爆破孔根据以往的施工经验采用的线装密度为:炮孔底部1米 0.8kg/m炮孔从底部1米以上到堵塞部位 0.4kg/m具体装药量多少,根据现场实验确定。
起爆药包的制作、装药、堵塞:在现场工作时,将导爆管按孔深和孔外所需的长度剪断,然后与雷管进行组装,把组装后带导爆管的雷管插入药包中,并用胶布缠紧,将药卷与插好的药卷捆绑在一起放入孔底。
较大梯段炮孔装药采取隔装方式,以使爆破能量在岩石上均匀分布。
深孔控制爆破采用两间隔装药,中间不装药部位长不小于2 米,炮孔下部装设计药量的三分之二,用钻孔石屑填塞部分炮孔长度后,再将其余的药量装入炮孔:对于小梯段炮孔采取连续装药后堵塞,炮孔口部全部用粘土堵塞捣实(或掺合小部分钻孔石屑),堵塞长度为(0.3-0.5)h,h为孔深,要保证堵塞长不得小于 2.0米,以避免炮孔飞石和能量损失。
采切工程施工光面爆破一、光面爆破的原理光面爆破是一种以沿着气孔进行爆破的方法,目的是改善岩体的裂隙结构,促进岩石的破碎和破裂数量。
该技术通常适用于裂隙密集、岩体强度高、破碎能耗大的情况下。
光面爆破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原理:1. 利用岩体的天然裂隙:在岩石矿体中存在着许多天然裂隙,通过钻孔和装药进入这些裂隙之中,爆破后能够使岩石产生较多的破裂面,从而提高了开采效率。
2. 利用岩石的裂隙结构:光面爆破利用岩石裂隙的结构特点,通过合理设计爆破方案,使爆破量集中在预定的裂隙中,使得爆破效果更加明显。
3. 提高开采效率:采用光面爆破技术可以提高岩石的破碎率和破裂数量,从而提高了开采效率,降低了成本。
二、光面爆破的流程光面爆破的流程通常包括以下几个阶段:1. 前期准备工作:在进行光面爆破作业之前,需要对矿山进行勘察、设计爆破方案和施工计划,确定光面爆破的具体作业范围和目标。
2. 钻孔布置:根据设计的爆破方案,进行钻孔布置,通常采用水平钻孔的方式,使钻孔在面上均匀分布,保证爆破效果。
3. 装药和引爆:钻孔完成后,进行装药作业,根据设计方案将爆破药品装入钻孔内,然后进行引爆,实现爆破作业。
4. 清除碎石和尘土:爆破完成后,需要及时清理作业现场的碎石和尘土,为后续的采掘工作做好准备。
5. 安全检查:作业完成后,需要进行安全检查,确保人员和设备安全,并进行作业记录和总结。
三、光面爆破的注意事项在进行光面爆破作业时,需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1. 安全第一:在进行光面爆破作业时,一定要遵守相关的安全规范和操作规程,确保爆破作业安全,保障人员和设备的安全。
2. 爆破方案设计:光面爆破的效果和效率直接取决于爆破方案的设计,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合理设计,确保爆破效果良好。
3. 钻孔布置:钻孔的布置应符合设计方案,保证钻孔的深度和角度符合要求,以确保爆破效果。
4. 装药方法:装药作业应按照规范要求进行,保证装药量均匀分布,避免装药不足或过量的情况发生。
光面爆破施工方案新建铁路太原至中卫(银川)线ZQ-II标关键工序、特殊过程施工方案【光面爆破】编制:复核:审核:中交太中银铁路工程第八项目经理部二OO六年十二月光面爆破施工方案一、工程说明太中银铁路ZQ-II标八项目管段内共有7座隧道,2座为黄土隧道,其余均为石质隧道,通过地层主要为砂岩夹泥岩地层,岩层产状水平,节理裂隙发育。
地下水主要为基岩裂隙水及第四系孔隙潜水,部分地段地下水为承压水。
由于本段围岩所具有的特点决定了隧道开挖成拱性差,开挖支护难度大,进而影响施工进度、施工质量及施工安全,因此对隧道的光面爆破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本段内围岩级别有Ⅱ、Ⅲ、Ⅳ、Ⅴ级,针对不同的围岩级别采用不同的开挖方法,主要有全断面法、台阶法、中隔壁法,本施工方案针对不同的开挖方法、不同的地质情况确定合理的钻爆方案,选择合理的爆破参数和施工工艺,提高光爆效果和效率。
二、隧道光面爆破施工工艺1、光面爆破施工工艺流程见图1“光面爆破施工工艺流程图”。
2、光面爆破工艺要求⑴钻爆设计①设计原则:根据围岩特点合理选择周边眼间距及周边眼的最小抵抗线,辅助炮眼交错均匀布置,周边炮眼与辅助炮眼眼底在同一垂直面上,掏槽眼加深10~20cm。
严格控制周边眼装药量,间隔装药,使药量沿炮眼全长均匀分布。
选用低密度低爆速、低猛度的炸药;本工程采用岩石销铵炸药和乳化炸药,非电毫秒雷管起爆。
采用微差爆破,周边眼采用导爆索起爆,以减小起爆时差。
②钻爆设计要求爆破作业由爆破工程师根据地质条件、开挖断面、开挖方法、掘进循环进尺、钻眼机具、爆破器材等进行爆破设计。
合理选择爆破参数,根据围岩情况合理选择中空直眼或斜眼掏槽。
爆破后要求炮眼痕迹保存率:硬岩≥80%,中硬岩≥60%,并在开挖轮廓面上均匀分布,两次爆破衔接台阶不大于15cm。
每次爆破后通过爆破效果检查,分析原因,及时修正爆破参数,提高爆破效果,改善技术经济指标。
洞口附近爆破施工严格控制单段装药量,降低震速,确保周边民房及其他构筑物的安全。
隧道光面爆破施工作业指导书一、光面爆破的技术要点光面爆破是周边眼同时起爆,各炮眼的冲击波向其四周作径向传播,相邻炮眼的冲击相遇,则产生应力波的叠加,并产生切向拉力,拉力的最大值发生在相邻炮眼中心连线上形成裂缝,随后,爆炸气的膨胀使裂缝进一步扩展,形成平整的爆裂面。
1.1爆破参数选定原则1.1.1周边眼间距E它是直接控制开挖轮廓面平整度的主要因素。
一般情况下E=(12~15)d,其中炮眼直径d=35~45mm。
对于节理发育、层理明显的围岩地段,周边眼间距可适当减小,也可在两炮眼之间增加一个不装药的导向空眼。
1.1.2最小抵抗线W(光面层厚度)W直接影响光面爆破效果和爆碴块度。
其取值在(13~22)d范围内,且W≥E。
1.1.3周边眼密集系数K取K=E/W=0.7~1.0。
1.1.4装药集中度q采用2号岩石炸药进行光面爆破时,若预留光爆层,q=0.15~0.20kg/m;若全断面一次爆破,则q=0.2~0.3kg/m。
如果采用其它炸药,则需进行换算,其换算系数C按下式求得:C=1/2(2#岩石炸药猛度/换算炸药猛度+2#岩石炸药炸力/换算炸药炸力)1.2周边眼装药结构1.2.1软岩周边眼装药结构一般采用两种形式:一种是较破碎围岩采用空气间隔装药,导爆索传爆。
导爆索作为炮眼装药时,按10g/m折算为2号岩石硝铵炸药。
另一种是较完整的软弱岩层采用小直径光爆炸药连续装药。
分别如下图所示:1.2.2硬岩周边眼装药结构硬岩一般采用导爆索间隔装药,装药结构如下图:除周边眼、中空眼外,其余掏槽、底眼、掘进眼的装药结构均为连续装药,只是装药长度不同。
1.3掏槽形式掏槽眼的形式有三种:斜眼、直眼、直眼和斜眼的混合掏槽。
根据隧道断面大小及工程地质特点,结合现场的钻眼机械设备,一般采用的掏槽方式为斜眼掏槽方式。
二、光面爆破施工工艺光面爆破施工工艺流程见图2.1。
2.1 钻爆设计2.1.1爆破器材雷管采用1-30段非电毫秒雷管,隔段使用;炸药采用2号岩石硝铵炸药,规格为Ø32*200mm;当有水时换成乳化甘油炸药,周边眼使用导爆索引爆。
岩石边坡光面爆破施工工艺岩石边坡光面爆破施工技术是在控制爆破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是利用控制爆破的作用范围和方向,使爆破后的岩面光滑平整,防止岩面开裂,减少边坡破面及超、欠挖和支护的工作量,保持边坡稳固,达到控制岩体开挖轮廓的一种技术。
1 工艺特点岩石边坡采用光面爆破开挖后坡面平整,可保持岩体的整体性和稳定性,有利于施工的安全;可减少超、欠挖,节省因超、欠挖而增加的工程数量和费用,加快施工速度和提高工程质量;边坡光面爆破开挖后,可在新成的坡面上留下清晰可见的半边孔壁痕迹。
2 适用范围广泛运用于明挖路堑边坡、坝基及深基坑边坡开挖,进行参数调整后也适用于隧道及地下硐室开挖。
3 工艺原理及设计要求3.1 工艺原理边坡光面爆破的基本原理是沿边坡设计开挖轮廓线布置间距较小平行炮孔(光爆孔),在这些孔中通过不偶合装药等一系列施工工艺,使爆破后坡面沿光爆孔的中心连线破裂成平整的坡面。
光面形成过程见图1,1、2号炮孔相互起到导向作用,在爆炸气体的作用下,相邻两炮孔连心线径向裂隙优先发育,并继续延伸扩展,成为贯通裂隙,最后形成光面。
3.2 工艺设计要求3.2.1 抵抗线确定光爆孔到邻近辅助孔间的距离,是光爆孔起爆时的最小抵抗线,一般大于或等于光爆孔之间的间距。
3.2.2 计算孔距光爆孔孔距指光爆孔与光爆孔之间的中心距离,一般取炮孔直径的10~20倍。
在节理裂隙比较发育的岩石中应取小值,整体性好的岩石中取大值。
3.2.3 装药量的确定光面爆破中光面孔装药量一般指单位长度炮孔中装药的多少。
为了控制裂隙的发育以保证壁面的完整稳固,在保证沿炮孔联心线破裂的前提下,应尽量少装药。
常见不同硬度岩石装药见表1。
122112abca 炮孔装药爆破相互作用bc光面形成图1 光面形成过程4 施工工艺流程光面爆破施工工艺流程见图2。
5 操作要点5.1 施工前的准备查看设计图纸及投标文件提供的地质勘察资料,同时对施工现场实地采点,进一步了解施工区域内的地质性质,取样进行分析,准确确认该边坡岩石所属类型及地质结构,为下一步爆破参数提供依据。
光面爆破施工技术1、敖包沟隧道爆破施工(1)施工方法:采用人工风钻打眼,人工装药,非电毫秒雷管引爆。
(2)机具设备:风钻选用常规YT-28型手持风钻,φ22的钻杆,38mm钻头,成孔直径为40mm;(3)火工品:采用2#岩石乳化炸药,规格为φ32mm×200mm。
因地方火工品供应问题,无小药卷炸药用于周边眼,使用同一规格炸药。
起爆材料采用1~20段的非电毫秒雷管;周边眼采用间隔装药,导爆索传爆。
使用火雷管作为整个网络的起爆体。
(4)炮眼深度的确定:敖包沟隧道的设计开挖断面为76m2,实际开挖断面76m2。
岩性为微风化安山玢岩,整体性好,干抗压强度一般达到120~140Mpa,设计为IV类围岩。
经过多次爆破试验,确定合理炮眼深度为3.5~4.0米,有效循环进尺3.3~3.5米,炮眼利用率平均达到90%以上。
(5)掏槽眼的确定:为了保证良好的掏槽的效果及兼顾隧道弃渣作为路基填料利用要求较小的块度。
通过对直眼掏槽和斜眼掏槽进行比选,最后确定为复合式掏槽眼。
即在原斜眼掏槽形式的基础,在中间增加一排空眼,适增加掏槽眼的数量,和用药量,大大减小了核心部分的石渣块度。
(6)光爆参数确定:1)周边眼间距(E)直接决定开挖轮廊面平整度的主要因素,一般情况下E=(10-15)d,根据石板岭隧道地质情况,围岩较硬,周边眼间距采用45cm~60cm;对于节理发育地段,间距适当减小。
2)周边眼抵抗线(W):即光爆层厚度,是周边眼距辅助周边眼的间距,一般为W=(13-22)d,选取65~80cm。
3)周边眼密集系数K:K=E/W确定在0.7~0.9之间。
4)线装药密度(q):根据围岩硬度确定在0.25~0.35之间。
5)周边眼间隔装药:因受杭州地区火工品供应条件限制,无小直径药卷用于周边眼。
所以必须采用导爆索间隔串联炸药卷,非电毫秒雷管并联,火雷管引爆。
炮眼孔用炮泥堵塞,堵塞长度不小于50cm。
6)辅助眼的布置:辅助周边眼是根据周边眼的光爆层厚度W与周边眼平行布置的,其它辅助眼是在辅助周边眼与扩槽眼之间均匀布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