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足黑山羊种质特性分析
- 格式:pdf
- 大小:78.72 KB
- 文档页数:1
黑山羊的饲养管理和疾病防治作者:李会禄来源:《中国动物保健》2015年第07期黑山羊的适应性与抗病性强的特点,使其在肉羊产业中成为主要品种的依据之一。
黑山羊本身具有繁殖性能高,生长发育快的特点,其净肉率平均达34.56%~35.21%。
其肉质的蛋白质含量高达20%,富含人体所须的氨基酸。
黑山羊作为一种绿色肉食品,消费者基础广泛,市场广阔可推广至海内外。
因此,加强对黑山羊的管理可以提高其经济价值,满足市场需求。
本文就对黑山羊的饲养管理和疾病防治做简要分析和总结,以供读者参考。
1 黑山羊的特征黑山羊毛被光亮,大多数为纯黑色,也有少数为白色、黄色或者杂色。
其发育较为早熟,好攀爬但性情温顺,抗热耐寒,对环境适应性较强,比较容易繁殖,年繁殖率为342%~398%,超过半数为双羔,多的也能达到三羔,容易饲养,耐粗粮。
头呈三角形,鼻梁平直,绝大数有角,公羊角较为粗大,母羊角较小。
黑山羊体格中等,躯干匀称,公山羊的比母山羊略高、略长。
其肉质鲜美,营养丰富,适合作为滋阴补阳的佳品。
2 黑山羊饲养管理和疾病防治现状当前,许多养殖户对黑山羊饲养管理和疾病防治意识较弱,对黑山羊产业化的信心不足,依然受到传统畜牧业观念的影响。
只有少数大型养殖户才能做到黑山羊的科学饲养标准化,合理利用饲养资源。
大多数养殖户仍缺乏先进的饲养理念和市场意识,没有形成体系化、规模化、科学化的建设发展模式。
当前的黑山羊养殖户地域分散,数量小、相互间联系与合作性不强,因此,对黑山羊饲养管理和疾病防治的投入力度弱化,不能产生规模效益。
饲养管理和疾病防治落后,仍然沿袭传统的饲养方式以及疾病防治,导致经济收益未明显提高。
部分传统的养殖户依旧采用粗放型饲养模式,极少采用精细化管理,导致成本极高,不能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逐渐被市场机制所淘汰。
3 黑山羊的饲养管理与疾病防治3.1 黑山羊的饲养管理黑山羊偏好干燥,喜欢清洁,因此羊舍适宜建在地势较高,空气流通性较强的地方,水源必须保持清洁。
大足黑山羊是经过当地群众多年来自然封闭选育,以及小规模饲养繁殖而形成的一个高产系的黑山羊遗传资源。
由于地形和气候的原因,当地羊圈大多依山而建,并采取高床漏缝方式饲养。
2005年重庆市大足区承担了大足黑山羊国家级“标准化示范区项目”;2008年建成国家级“大足黑山羊标准化示范区”;2013年制定了《大足黑山羊圈舍建设技术规范》地方标准;2019年大足黑山羊传统养殖模式被列入第五批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名单。
近年来,由于标准化养殖模式发展迅猛,导致传统养殖模式受到冲击。
笔者结合当地生产实际,对这两种养殖模式进行了探讨,希望有助于大足黑山羊养殖技术能不断传承和发展,同时带动当地人民增收致富。
一、传统养殖模式的优劣势1.优势。
(1)文化传承。
传统养殖在活大足黑山羊传统和标准化养殖模式的优劣势文│熊婷(重庆市大足区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态性、适应性、复合性、战略性、多功能性和濒危性方面有显著特征,具有悠久的历史渊源、独特的农业产品、丰富的生物资源、完善的知识技术体系、较高的文化价值。
(2)选育。
长期以来,当地养殖户在饲养大足黑山羊自然形成了放牧与圈养相结合的半放牧习惯,饲养管理精细。
并且实行公母羊“分户”饲养,养殖户多专注于母羊饲养,很大程度上避免了近亲交配,强化了优良个体的选择。
(3)成本低。
传统养殖的羊圈主要是由竹子和木材建成,养殖户为保证羊圈的通风和羊床的干燥,往往根据地形地貌利用竹子和木材有规律地搭建羊圈和羊床,较大地节省了建设成本。
(4)动物福利好。
由于大足黑山羊有喜爱干燥、厌恶潮湿的特性,养殖户在放牧时为避开有露水草地潮湿的情况,通常选择在下午雾气散去后放牧,并且尽量让羊只自由采食,这样不仅能够促进山羊的骨骼发育,同时还能促进山羊对食物的转化与吸收。
2.劣势。
(1)生产效率低。
养殖业主普遍存在文化水平不高、生产管理水平低、防疫知识掌握少等缺点,同时由于养殖新技术推广不足,因此难以形成规模效应;羊舍简陋,冬季保温性能不好,夏季降温性能差,养殖场配套设施设备基本没有,导致羊群易染病,生产效率低下。
黑羊介绍及图片黑羊介绍1.外貌:被毛黑色或黑褐色,肤色为黑色;头较窄长、鼻梁微隆、耳大下垂,颈部较大,体宽适中,胸部较窄,背腰平直较短,体躯较长,骨骼发育良好,肌肉不发达,四肢均称,尻部较大,尾形上宽下窄;羔皮毛卷显著,紧密,但丝性和光泽较差,毛卷类型以螺旋形花卷为主,环形及豌豆形花卷较少。
黑羊成年公羊平均体高、体长、胸围和体重分别为:57.69±4.48厘米,60.58±4.61厘米,73.62±5.23厘米,31.05±6.00公斤,成年母羊分别为:56.01±3.59厘米,58.93±3.97厘米,70.67±5.01厘米,28.91±5.54公斤。
黑羊皮板张幅大,面积为5000~6400平方厘米。
2.生产:羊8月龄性成熟,母羊为6月龄,正常配种年龄为1~1.5 岁,终生产羔可达8次以上,有密集产羔特性。
母羊体膘好,产后20~30d 即可发情,平均产羔率215.46%,其中单羔率为15.46%,双羔率为61.86%,三羔率为15.46%,四羔率为7.22%,产区多实行一年两产或两年三产,3~4 岁母羊产两、三羔的甚多,**多出现一胎七羔。
黑羊优势黑羊具有生长发育快、产肉性能和皮板品质好的特点。
黑羊肌纤维细,肉质细嫩,味道鲜美,膻味极小,营养价值高,被认定为绿色山羊品种,经权威部门进行肉质分析,蛋白质含量高达20%,脂肪低于3%,胆固醇含量仅为60mg/kg,15种氨基酸含量齐全,特别是人体必须氨基酸尤为丰富,滋补作用极强,长期食用,可补虚、强体,特别适用于年老、体弱、多病者,常食用黑羊或配以适宜的滋补药品,以达到补虚、健康、延年的作用。
经过养殖发现黑羊适宜规模圈养或放养的。
黑羊全身纯黑光亮,无杂毛,皮呈青缎色,是一种极其珍贵食品资源。
肉质优良等特点受到众多消费者的喜爱,酒店餐饮行业,肉制品加工业对此的需求日益上升。
大足县扎实推进黑山羊特色产业发展
佚名
【期刊名称】《西南园艺》
【年(卷),期】2011(005)004
【摘要】一是成功申报市级黑山羊保护区和全市唯一国家畜禽遗产资源保护项目,合理保护、利用黑山羊遗产资源。
二是着手制定大足黑山羊国家级标准,新制定《大足黑山羊繁殖技术规范》等地方标准3个,发布实施《大足黑山羊》等地方
标准3个,
【总页数】1页(P14-14)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S827
【相关文献】
1.海南黑山羊、乌骨黑山羊、努比亚黑山羊羔羊1月龄生长发育的比较 [J], 毛浩;徐晓锋;周玉香;朱晋龙;刘艺聪
2.吕梁黑山羊特色产业发展思考 [J], 梁茂文;毛杨毅;韩一超;白元生;杨子森;王小平;宋照平;王艳艳
3.立足科技创新扎实推进特色产业发展 [J], 秦煦
4.大足县黑山羊脑包虫病的诊治 [J], 范才良;赖勤农;周作勇
5.大足县扎实推进新农村建设基础性工作 [J], 宋理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黑山羊品种改良与饲养管理黑山羊肌纤维细,硬度小,肉质细嫩,味道鲜美,膻味极小,营养价值高,蛋白质含量在22.6%以上,脂肪含量低于3%,胆固醇含量低,比猪肉低75%,比牛肉和绵羊肉低6 2%,含人体必需氨基酸15种以上,尤以谷氨酸含量高,达11.03%。
具有滋阴壮阳、补虚强体、提高人体免疫力、延年益寿和美容之功效,特别对年老体弱、多病患者有明显的滋补作用,老幼皆宜。
下面具体来了解一下:黑山羊品种改良与饲养管理。
一、黑山羊品种特性黑山羊喜食百样草,采食速度较快,有“四时放羊三时饱”的说法,且容易管理,只要有宽阔的草场,四季均可放牧,养殖成本低,收入回报高,是农民增收致富的优选养殖品种。
该品种具有适应性强,耐粗饲、抗病力强、生长快、个体大、产肉性能和板皮品质好的特点,属肉皮兼用品种。
它不但对环境适应能力很强,而且以自然放牧采食牧草为主,羊肉产品绿色、安全、无公害,符合当今人们消费追求“返璞归真”的要求,备受人们的青睐,供不应求,市场前景良好。
二、黑山羊圈舍建造羊圈舍应选择靠近草山、草坡,适宜林下放牧及周围无屠宰加工厂或污染源的地方,且要地势高燥、向阳背风、排污方便、远离庄稼、便于管理。
羊圈坐南朝北,设计应遵循“设有运动场,饲槽和饮水用具清洗、消毒方便”的原则。
建筑模式为半开放式单列木架结构,羊舍面积根据饲养规模而定,一般每只羊要保证1~2平方米,羊舍从地面到房檐高3米,四周高1.5米,羊床比地面要高出50厘米以上。
地板为水泥地面,用于堆积储藏羊粪,四周用栏杆围栏,栏外设置饲料槽和饮水槽。
屋外设置排污(水)沟,沟宽25厘米、沟深15 厘米。
同时,在屋外设置长1.8米、宽1.2米、高0.8米的化粪池。
羊舍要求做到坚固、保暖和通风良好,达到防寒避暑、干燥、卫生的标准。
三、黑山羊品种改良1.黑山羊选育及引种必须到持有《种畜禽经营许可证》的养殖场选购种羊,引入的黑山羊系谱血缘清楚。
母羊要求乳头排列整齐、大小均匀,体躯长,腹部宽大,毛清亮,母性好。
大足黑山羊介绍及图片一、外貌特征大足黑山羊成年母羊体型较大,全身被毛全黑、较短,肤色灰白,体质结实,结构匀称;头型清秀,颈细长,额平、狭窄,多数有角有髯,角灰色、较细、向侧后上方伸展呈倒“八”字形;鼻梁平直,耳窄、长,向前外侧方伸出;乳房大、发育良好,呈梨形,乳头均匀对称,少数母羊有副乳头。
成年公羊体型较大,颈长,毛长而密,颈部皮肤无皱褶,少数有肉垂;躯体呈长方形,胸宽深,肋骨开张,背腰平直,尻略斜;四肢较长,蹄质坚硬,呈黑色;尾短尖;两侧睾丸发育对称,呈椭圆形。
二、生产性能1、生长性能正常饲养条件下,成年公母羊体重分别为59.5千克和40.2千克,羔羊初生重公、母羔分别达2.2千克和2.1千克,2月龄断奶重公、母羔分别达10.4千克和9.6千克;初产母羊产羔率达到218%、经产母羊双羔率达272%,基本可以做到二年三胎;羔羊成活率不低于95%。
成年羊屠宰率不低于43.48%,净肉率不低于31.76%;成年羯羊屠宰率不低于44.45%,净肉率不低于32.25%。
2、繁殖性能大足黑山羊具有性成熟早,繁殖力高的基本特性。
性成熟较早,公羊在2~3月龄左右即表现出性行为,6~8月龄性成熟,15~18月龄进入**利用时间。
母羊在3月龄出现初情,5~6月龄达到性成熟,8~10月龄进入**利用时间。
大足黑山羊发情周期为19d,发情持续期为2~3d。
妊娠期147~150d。
通过对80窝初产母羊的产羔情况的统计分析,发现初产母羊单胎平均产羔率为197.31%,羔羊成活率为90%。
通过对50窝经产母羊的产羔情况统计分析,发现经产母羊单胎平均产羔数为272.32%。
通过B超监测大足黑山羊卵泡波和排卵数发现,6~8月龄大足黑山羊发情母羊(25头次),排卵卵泡79个,平均排卵数为3.16个;8月龄以上的发情母羊观察16头次,排卵卵泡55个,平均排卵数为3.44个。
同时采用了南江黄羊作为对照,发现6~12月龄南江黄羊的发情母羊(11头次),排卵卵泡28个,其中左侧卵巢15个,右侧卵巢13个,平均排卵数2.56个。
大足黑山羊地方类群多胎性及与周边山羊品种亲缘进化关系分子标记研究大足黑山羊是中国特有的山羊品种,在大足石刻的影响下备受关注。
近年来,人们对该地方类群的多胎性及其与周边山羊品种的亲缘关系进行了分子标记研究,以探究其进化历程与发育机制。
多胎性是哺乳动物中一种重要的繁殖特征,与种群的繁殖力密切相关。
在大足黑山羊中,发现了一定的多胎性现象,这引起了研究者们的兴趣。
通过对大足黑山羊地方群体进行调查和实验观察,研究人员发现,大足黑山羊的多胎性与其基因型有关。
在大足黑山羊地方类群中,存在着一种特定的基因传播模式,使得多胎性质在一定程度上保持了稳定。
这为我们理解大足黑山羊的繁殖机制提供了一定的线索。
为了进一步探究大足黑山羊与周边山羊品种的亲缘进化关系,研究人员利用分子标记技术对不同山羊品种进行了基因分析。
结果显示,大足黑山羊与周边山羊品种之间存在着较为密切的亲缘关系。
通过对遗传标记的比较和系统进化分析,大足黑山羊被发现与某些周边山羊品种具有共同的祖先,这表明它们在进化过程中存在一定的交叉和基因交流。
此外,研究人员还对大足黑山羊的群体遗传多样性进行了研究。
通过对大足黑山羊地方类群中个体基因标记的测定,分析了它们遗传多样性的水平。
结果显示,大足黑山羊地方类群的遗传多样性相对较高,这意味着该地方类群在进化过程中受到了较强的选择压力,保持了相对较高的遗传多样性。
这为大足黑山羊的繁殖和适应性提供了一定的优势。
综上所述,通过对大足黑山羊地方类群多胎性和与周边山羊品种的亲缘进化关系的研究,我们对该类群的繁殖机制和进化历程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这不仅为大足黑山羊的保护和繁殖提供了理论依据,也为其他山羊品种的研究提供了一定的参考。
未来,我们还可以进一步开展大足黑山羊地方类群的全基因组测序和功能分析,从更深层次上揭示其进化和繁殖机制的奥秘综合研究结果表明,大足黑山羊与周边山羊品种存在着密切的亲缘关系,并与某些品种具有共同的祖先。
大足黑山羊地方类群的遗传多样性相对较高,说明其在进化过程中受到了较强的选择压力,保持了相对较高的遗传多样性。
经重庆市大足区数百年自然封闭繁衍与选育形成的地方山羊品种———大足黑山羊,具有毛色黝黑发亮、肉质上乘、繁殖率高、遗传性能稳定等特点。
特别是其突出的多胎性,是国内肉用山羊或皮肉兼用型品种中繁殖率最高的之一,保护和利用价值极高。
其所具优良特性自2003年被当时任职于西南农业大学的张家骅教授发现后,当地党委、政府高度重视,联合西南大学开展保种选育及相关系统研究工作,使其得以持续快速发展,现已成为该地区农业支柱产业之一。
据不完全统计,大足区已建成资源保护场和各类扩繁场208个(其中国家级标准化示范场2个、重庆市重点种畜禽场2个),存栏种羊达17万余只。
先后取得了29类和31类地理标志商标,并被评为“重庆市著名商标”,建成国家级标准化示范区。
该地方品种于2009年通过国家级畜禽遗传资源委员会审定,并于2014年入列《国家级畜禽遗传资源保护名录》;其资源保护与利用项目荣获“重庆市科技进步一等奖”,制定系列地方标准6个。
2017年中国农产品品牌价值评估,其价值上升为2.03亿元。
大足黑山羊的高繁殖率在规模饲养时仍然得到了保持,但其羔羊成活率下降明显,低的甚至到50%以下,养殖效益提高乏力。
为此,笔者针对当地养殖户存在的问题,提出如下改进措施,以提高羔羊成活率和养殖效益,促进养羊产业健康发展。
一、建立适宜的饲养环境良好的饲养环境是实现山羊高效养殖的基础条件,而圈养设施设备是山羊生活的必备要件,是影响山羊生产性能和养殖收益的主要因素。
因此,在重庆地区要充分考虑南方炎热多雨的闷热潮湿气候,建设羊舍时要做到通风干燥,实现冬暖夏凉。
要求羊场规划布局、羊舍结构、设施设备配套等方面力求完善,尽量满足山羊的生理生长需要。
1.选址。
场址应选择在背风向南、地势高燥、排水良好的地方。
且场地临近优良的饲草种植地,有充足无污染的水源和稳定的电源,具备饲草、饲料加工的基本条件。
2.主要建筑。
规模羊场的主要建筑物应有:羊舍、隔离羊舍、饲料加工储藏室、兽医诊断室、办公室、值班室等。
黑山羊品种特点与饲养
佚名
【期刊名称】《农村实用技术》
【年(卷),期】2014(000)004
【总页数】2页(P30-31)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黑山羊养殖中存在的问题及饲养管理技术要点研究 [J], 韦福全;韦海燕;韦建华
2.多胞羊饲养管理技术——以浏阳黑山羊为例 [J], 陈文;陈珍;唐炳;肖锋
3.多胞羊饲养管理技术——以浏阳黑山羊为例 [J], 陈文;陈珍;唐炳;肖锋
4.西门塔尔肉牛的品种特点与饲养管理技术分析 [J], 杨麒
5.云南黑山羊饲养技术关键与常见疫病防治要点 [J], 钟汝平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黑山羊的品种介绍黑山羊体格中等,体躯匀称,略呈长方形。
头呈三角形,鼻梁平直,两耳向前倾立,公、母羊绝大多数有角、有髯,公羊角粗大,呈镰刀状,略向后外侧扭转,母羊角较小,多向后上方弯曲,向外侧扭转。
毛被光泽好,大多为黑色,少数为白色、黄色和杂色。
毛被内层生长有短而稀的绒毛。
黑山羊都有哪些品种呢?黑山羊主要的品种有雷州山羊、四川金堂黑山羊、湖南沧山黑山羊、云南云岭黑山羊和贵州黑山羊,下面小编就详细都为大家介绍一下这些不同品种的黑山羊吧!雷州山羊雷州山羊是我国广东省以产肉、板皮而著名的地方山羊品种,原产于雷州半岛一带,因此而得名。
雷州山羊是广东省山羊品种资源群体数量较大的一个品种。
全省各地都有零星饲养,越南、广西等地也曾有过引种。
雷州半岛的徐闻县为中心产区。
雷州半岛位于我国广东省大陆最南端,海拔26.4米,属坡伏状台地区,地势平缓。
该半岛属热带范围,年平均温度23.2℃左右;雨量充沛,年降雨量为1400毫米,以8—9月降雨最多;湿度大,年平均相对湿度为84%,以3月份为最高达92.9%;光热资源丰富。
该半岛牧草繁茂,到处有浓绿的灌木林,大部分为丘陵地带,有不少的大片草坡,极适于养山羊。
加上当地群众一向有养山羊习惯,经验丰富,是广东省著名的山羊基地之一。
雷州山羊的外貌特征:毛色多为黑色,角蹄则为褐黑色,也有少数为麻色及褐色。
麻色山羊除被毛黄色外,背浅、尾及四肢前端多为黑色或黑黄色,也有在面部有黑白纵条纹相间,或腹部及四肢后部呈白色的。
雷州山羊面直,额稍凸,公、母养均有角,公羊角粗大,角尖向后方弯曲,并向两侧开张,耳中等大,向两边竖立开张,颌下有髯。
公羊颈粗,母羊颈细长,颈前与头部相连处角狭,颈后与胸部相连处逐渐增大。
背腰平直,乳房发育良好,多呈球形。
产区群众根据体型将雷州山羊分为高脚种和矮脚种两个类型。
矮脚种多产双羔;高脚种多产单羔。
群众喜欢矮脚种。
雷州山羊体重,成年公羊平均为54.1公斤,母羊平均为47.7公斤,阉羊平均为50.8公斤。
高脚黑山羊如何选择种羊有一种优良的肉用山羊品种,它全身黑色,产肉性能高,膻味小,产羔数还多,它就是高脚黑山羊,高脚黑山羊表现出了很好的适应性和抗病性。
选种公羊的外貌特征,主要是骨骼要大,因为我们要利用它们的优良的基因,骨骼主要体现在身高和体长,身体的高越高说明它越壮实,它的身高一般都在70厘米以上,体斜长要在110厘米左右,背部要长而平,它才是一个健康的表现,胸骨要开张,特别是在种公羊角度来说,它有一个雄性的表现,主要是头部,头部要大,眼要有神,角的张度要好,还有胸部要宽、深,如此也显得它的身体特别壮实。
睾丸要比较大,睾丸的两侧要求比较匀实,它的产精量才能多。
选择种母羊时,要求头部清秀,性情温顺、骨骼四肢端正,背部平稳,臀部肥大的种母羊,一般这样的种母羊的孕育能力都很强。
除此外,还要求种母羊乳房匀称,母性好。
种羊的利用年限一般为6-9年。
羊群的公羊和母羊数一般比例要求1:2 0~30。
养殖的适度规模决定于养殖户的投资能力、市场价格、饲草面积、饲养管理条件和公母比例等诸多因素。
实践表明,能繁母羊饲养的最小规模不宜低于20只,适度规模应为40~50只。
对于专门从事繁殖或者育肥的专业大户养殖规模控制在100~200只为宜。
如果是选种羔羊,应要求断奶能正常采食草料的羊,入栏后的羔羊用优质干草、禾荬草、羙萏草等新鲜牧草和配合饲料饲喂。
冬春期,应用收储的熟干草或人工牧草,搭配青贮、氨化或微贮过的农作物秸秆饲喂,未经加工处理的秸秆不能喂。
补饲的精料品种要多样,一般采用玉米40%,大麦27%、麸皮15%、豆饼16%、骨粉1.5%、食盐0.5%的混合饲料,每天每头羔羊喂200-250克。
另外在饲料中添加多种微量元素和复合维生素,并保证羔羊饮水充足。
同时重视羔羊的防疫驱虫。
羊舍要求冬暖夏凉,常年保持干燥清洁,羊床用木条、竹片等制成栅栏式,间隙1.5厘米,离地0.5米。
羊舍外的围栏、场地要勤打扫和定期消毒。
羔羊应按程序有计划地进行疫苗注射。
1调查目的畜禽资源是一个动态概念,随着经济发展和人们需求的变化会逐步发生改变。
四川黑山羊资源丰富,现有品种有川中黑山羊、川南黑山羊、建昌黑山羊、白玉黑山羊,新的黑山羊类群有南充黑山羊、简阳黑山羊(暂定名)等。
简阳大耳羊是由努比山羊与成都麻羊杂交,经过长期的自然和人工选择形成的,已有60余年历史。
由于努比山羊毛色较杂,其杂交后代中分离出的纯黑色群体就是简阳黑山羊,简阳黑山羊的特点是耳大下垂,鼻梁微拱,体型大。
由于当地群众对黑山羊肉和黑色种羊特别喜爱,简阳市内一些规模羊场和农户开始专门养殖简阳大耳黑山羊,并销售到省内外。
四川省畜牧总站从2017年开始承担四川省“肉羊遗传资源保护与开发利用”项目,为了进一步挖掘简阳黑山羊资源潜力,本项目组持续开展了简阳黑山羊资源调查工作,并进行了种质特性测定。
2调查方法2.1数量调查对简阳市现存栏简阳黑山羊5只以上的养殖户和规模场进行群体数量(公、母羊数量)调查,外貌特征需符合简阳黑山羊的体型外貌标准:毛色纯黑,耳大下垂,体型大。
2.2性能测定开展简阳黑山羊6月龄、周岁、成年羊的体尺体重测定,每个年龄阶段的测定数量不低于30只;开展周岁公、母羊的屠宰性能测定,数量分别不低于5只,测定胴体重、净肉重,计算屠宰率、净肉率;统计母羊1~5胎的产羔率,每胎次统计母羊数量不低于30只。
2.3饲料情况青年公羊、母羊每天饲喂0.5kg精料,1.5kg 秸秆料,1.5kg 牧草;成年公羊每天饲喂0.75kg 精料,2.0kg 秸秆料,2.0kg 牧草;成年母羊每天饲喂0.5kg 精料,2.0kg 秸秆料,2.0kg 牧草。
秸秆饲料包括红薯藤、豌豆秆、胡豆秆、黄豆秆、花生藤秆、蒜壳、油菜壳等,牧草种类有多花黑麦草、高丹草、野生牧草、薏苡、玉米等,精料有玉米、麸皮、少量豆腐渣等。
3结果与分析3.1历史渊源简阳黑山羊的来源可追溯到20周光明1,王小强1,杨舒慧1,张仲友2,李静2,王志全3(1.四川省畜牧总站,四川成都610041;2.四川省简阳市农业农村局,四川简阳641400;3.简阳市简州大耳羊产业化联合会,四川简阳641400)中图分类号:S827.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1-8964(2021)03-0037-02收稿日期:2020-09-16基金项目:四川省肉羊创新团队遗传资源保护与开发利用项目(sccxtd-2020-14)作者简介:周光明(1962-),男,四川资中人,推广研究员,四川省肉羊创新团队岗位专家,从事羊品种选育、遗传资源保护等工作。
养黑山羊赚钱吗养黑山羊赚钱吗?养殖业是农民朋友们常常遇到的,许多人都希望通过养殖获得更高的收入。
其中,黑山羊的养殖备受关注。
那么,养黑山羊赚钱吗?下面就来详细探讨一下。
首先,黑山羊的繁殖能力很强。
黑山羊是一种适应性强、繁殖力强的羊种。
它具有较好的繁殖性能,在良好的饲养条件下,一年可产羔1到2次,每胎产羔1到3只,个别好的羊甚至可以有4只羔羊。
而黑山羊的繁殖周期相对较短,怀孕期约为150天,所以养殖黑山羊能够更快地进行规模化的扩张。
其次,黑山羊的生长速度快。
黑山羊在适宜的饲养条件下,生长速度快。
它具有较强的食欲,对饲料的消化吸收能力强,每天的采食量相对较大。
在科学合理的饲养管理下,黑山羊的生长速度快,肉质鲜嫩、肉脂含量较低,是市场上很受欢迎的肉类产品。
再次,黑山羊的适应能力强。
黑山羊能够适应多种环境条件,对日光照射不敏感,对寒冷、饥饿、疾病抵抗力较强。
它对饲料适应性广,不仅能够吃草,还能够食用秸秆和其他植物残余物,有效节约了饲料成本,提高了经济效益。
最后,黑山羊的市场需求量大。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肉类的需求量也在增加。
而黑山羊的肉质鲜嫩、口感好,深受消费者的喜爱。
特别是在一些特定的节日、宴会上,黑山羊被广泛应用,市场需求量大,供不应求,价格也相对较高。
总的来说,养黑山羊确实是可以赚钱的。
但要想提高养殖收益,还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首先,要选择良种的黑山羊,确保繁殖能力和生长速度的优良。
其次,要科学合理地进行饲养管理,为黑山羊提供良好的饲养环境和饲料,促进其生长发育。
最后,要密切关注市场需求,合理安排销售时间和渠道,确保产品能够得到较好的销售价格。
在养殖黑山羊之前,需要对市场需求进行调研,了解当地市场的情况。
同时,要选择合适的养殖场地,并合理投入资金。
毕竟,养殖业是一个长期的投入、周期较长的行业,需要农民们有一定的经济承受能力和耐心。
总之,养殖黑山羊是可以赚钱的,但要注意科学管理和市场导向,才能取得更好的经济效益。
中国黑山羊品种黑山羊哪个品种大?中国黑山羊品种黑山羊主要的品种有雷州山羊、四川金堂黑山羊、湖南沧山黑山羊、云南云岭黑山羊和贵州黑山羊,下面小编就详细都为大家介绍一下这些不同品种的黑山羊:1、雷州山羊。
产区群众根据体型将雷州山羊分为高脚种和矮脚种两个类型。
矮脚种多产双羔;高脚种多产单羔。
群众喜欢矮脚种。
雷州山羊体重,成年公羊平均为54.1公斤,母羊平均为47.7公斤,阉羊平均为50.8公斤。
雷州山羊的生产性能是:屠宰率为50—60%,肉味鲜美,纤维细嫩,脂肪分布均匀,膻味小。
雷州山羊板皮,具有皮质致密、轻便、弹性好、皮张大的特点。
熟制后可染成各种颜色。
性成熟早,4月龄即可性成熟,11—12月龄即可初配,产羔率为150—200%。
具有繁殖力强,适应性强,耐粗饲,耐湿热等特点。
2、渝东黑山羊。
渝东黑山羊具有屠宰率高、适应性强、耐粗饲、易管理、繁殖力较强、配合力好、生长发育较快等优良特征,其独有的特性和优良的品质,极具开发利用价值。
3、湖南沧山黑山羊。
是我国人工选种培育而成的惟一绿色品种山羊,在羊肉当中享有“亚洲王羊”的美称,品种具有体格高大,生长发育快,四摹发情,繁殖力高,泌乳力好,抗病力强,采食性好,耐粗饲,透应性能力强,产肉率高,营养极为丰富,及板皮品质好的特性,是国家推广的肉用山羊品种。
黑山羊发育成期短,产肉性能良好。
4、云南云岭黑山羊。
云岭黑山羊是云南省皮肉兼用型地方品种,其肉质鲜美,早熟,善于攀岩,耐粗饲,抗病力强。
毛色纯黑、体格大、繁殖力高的特点。
羔羊初生重一般平均2.0公斤,3月龄断乳重7.1~11.7公斤,6月龄体重公羔13.3~14.1公斤,母羔11.8~14.1公斤;周岁体重公羊21.1~22.7公斤,母羊17.1~20.5公斤。
成年公羊体高59.2~63.0厘米、体长59.4~69.9厘米、胸围70.3~76.4厘米、管围8.7~9.0厘米、体重31.7~35.2公斤;成年母羊体高56.4~66.1厘米、体长57.5~67.0厘米、胸围71.8~79.9厘米、管围7.2~8.8厘米、体重27.9~38.2公斤。
黑山羊(百度百科)百科名片黑山羊照片黑山羊肌纤维细,硬度小,肉质细嫩,味道鲜美,膻味极小,营养价值高,蛋白质含量在22.6%以上,脂肪含量低于3%,胆固醇含量低,比猪肉低75%,比牛肉和绵羊肉低6 2%,含人体必需氨基酸15种以上,尤以谷氨酸含量高,达11.03%。
具有滋阴壮阳、补虚强体、提高人体免疫力、延年益寿和美容之功效,特别对年老体弱、多病患者有明显的滋补作用,老幼皆宜。
简介黑山羊主要分布在海拔2500米以下地区。
以中心产区长江以南为例,冬、春多风干旱,夏、秋多雨而潮湿。
年平均气温为15.2℃,最高(7月份)气温为39.9℃,最低(1月份)气温为-5.8℃,年降水量为1137.2毫米,多集中在6~10月份,蒸发量为1834.2毫米,年平均相对湿度为69~70%,无霜期为200天左右。
产区幅员辽阔,草山草坡面积大,草场植被覆盖度40~50%(高者达80%)。
牧草种类多规模化黑山羊养殖图(9张),以禾本科牧草为主,其他为杂草及豆科牧草。
土壤以红壤土、黄壤土为主。
农作物一年一熟,个别地方可一年两熟,沿金沙江河谷地带可三熟,主要有水稻、小麦、玉米、杂粮及豆类。
营养分析:1.黑山羊肉富含蛋白质,氨基酸组成更接近人体需要,能提高机体抗病能力,对生长发育及术后,病后调养的人在补充失血、修复组织等方面特别适宜,寒冬食羊肉可暖胃,是该季节的补益佳品;2黑山羊肉有补中益气,滋养脾胃,强健筋骨,化痰息风,止渴止涎之功效,适宜于中气下隐、气短体虚、筋骨酸软、贫血久病及面黄目眩之人食用;3.黑山羊肉能安胎补神,黑山羊肉能安中益气、健脾养胃、强筋壮骨。
备注1.新鲜黑山羊肉有光泽,红色均匀稍暗,脂肪为洁白或淡黄色,外表微干或有风干膜,不粘手,弹性好,有鲜肉味。
老黑山羊肉色深红,质粗;嫩黑山羊肉色浅红,质坚而黑山羊生态养殖(8张)细,富有弹性。
黑山羊的品种特征:黑山羊体格中等,体躯匀称,略呈长方形。
头呈三角形,鼻梁平直,两耳向前倾立,公、母羊绝大多数有角、有髯,公羊角粗大,呈镰刀状,略向后外侧扭转,母羊角较小,多向后上方弯曲,向外侧扭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