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的可持续发展

  • 格式:doc
  • 大小:21.00 KB
  • 文档页数:2

下载文档原格式

  / 4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旅游的可持续发展

在当今社会,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工作和家庭等方面的压力也越来越大。人们在面对这些压力的时候自然会更加注重身心的放松,精神上的释放。而旅游则是放松我们的最好方式。现阶段旅游越来越成为现代人类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是人类社会最重要的生活方式和社会经济活动之一。旅游业已成为当今世界最大的产业,并以十分惊人的速度向前发展。

可持续发展理论是当今世界最科学、最广为人们接受的发展理论,研究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对推动我国社会经济健康快速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既然如此,那究竟什么是旅游的可持续发展呢?旅游可持续发展是指不破坏当地自然环境,不损坏现有和潜在的旅游资源,在环境,社会,经济三效合一的基础上持续发展的旅游经济开发行为。

旅游的可持续发展对我们国家的经济发展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但是我国现在的旅游业在可持续发展中遇到了很多问题,比如:对旅游资源的过度开发、盲目利用、景区的破坏和污染、旅游景区的超负荷接待。而对于这些问题我想主要是因为:人类经济行为的不当破坏了旅游环境;旅游活动本身对旅游区环境的影响;开发和建设破坏旅游景区环境;短视行为对旅游景区的环境造成的严重威胁。

影响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障碍因素:1、决策者,投资者和经营者的思想意识偏差。低投入,高产出论既导致旅游业投入的严重不足.又误导引发了一哄而上办旅游的现象,使旅游企业界出现了“散、小、差、弱、低”的局面,走上了一条低层次的数量扩张的发展道路.造成了旅游资源的严重破坏和生态环境的不断恶化。2、“非耗竭性消费”论误导了旅游资源的盲目开发,加重了资源供需的失衡.生态系统的破坏和整体环境的退化。3、社会行为者的行为误差。旅游发展追求速度,注重经济利益。忽视发展质量和整体社会效益与环境效益,热衷于放肆的促销手段,单一化的经营竞争。过度的基础设施使用,无计划的市场拓展,贪婪地追求高额利润,忽视客观条件,资源的保护,游客的利益。长期稳定发展,国民环境意识淡薄,旅游相关人群环保意识不高,旅游经营者素质偏低,旅游管理体制不顺,管理不力,旅游法规不健全,执行不力。人们想看到的是原汁原味的生态景区,是一种自然的美,不是人工改造加入大量现代化设施的风景。就像现在很多旅游景区为了获得更高的经济效益,都设有观光缆车甚至是电梯,这些都在一定程度上破坏了景区的纯天然。自己一步一个脚印走上山和坐缆车上山两者的体会是截然不同的,我们要的就是亲自去体会亲自去感受的那种激情。

要想实现旅游业可持续发展就必须要培养出高素质的旅游专业人才。在国内旅游界曾一度流行“旅游业是低投入、高产出的劳动密集型产业”的说法,影响着旅游开发决策者和建设者的思想。人们之所以会把旅游业看成是低投入、高产出的产业,重要的一点是没有把旅游资源消耗尤其是环境资源的消耗纳入旅游成本之中,从而忽视或歪曲了旅游成本的构成,低估了旅游的成本水平,虚增了旅游新创造价值部分。其实,旅游业是资源和环境密集型产业,实现旅游业可持续发展要培养高素质的决策人员、规划人才和管理人员,提高旅游从业人员的可持续发展思想和专业素养,提高其对资源环境的科学认识和对旅游活动过程的完整理解,才能引导现代旅游业向可持续发展的方向发展。要制定科学合理的旅游规划。旅游规划是对旅游业发展未来状态的科学设计,要使旅游业得到持续发展,必须有科学合理的发展规划。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多元化目标与旅游行业的跨行业特点和公众参与性,要求旅游发展规划必须从旅游业可持续发展思想的系统性原则出发,它不仅要求对旅游功能系统结构、要素结构进行综合设计,还要对其依存的社会、经济和环境系统进行综合考虑。既要考虑旅游景点的开发、建设和保护,又要考虑旅游服务设施的配套、旅游客源市场的开拓,更要紧密结合所依托的区域或城市的总体发展规划和相关行业的配套发展,力求形成“大旅游”

发展格局。积极发展生态旅游。生态旅游是一种与生态环境保护直接相关、以协调旅游开发与环境保护关系为目标的旅游形式,是实现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最佳方式。生态旅游旨在实现经济、社会和美学价值的同时,寻求适宜的利润和环境资源价值的维护,通过约束旅游者和开发商的行为,使之共同分担维护景观资源价值的成本,从而使当地居民也成为生态旅游的直接受益者。制定一些相应的法律、法规和政策。中国风景名胜区很多,环境一旦破坏,生态平衡就很难恢复。在开发旅游项目时,必须在当今环境保护和研究的最新水平上,制定出符合中国国情的环境保护和旅游业发展的法律、法规和政策,以保证旅游资源的合理开发和持续利用,为旅游业可持续发展提供法律保障。

对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建议。广泛开展生态文明观教育,加强地方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意识。首先,使地方旅游管理部门和当地政府从思想上意识到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意义,认识到旅游环境与旅游效益的相互促进作用。采取合理的手段,使得通过对旅游环境的保护获得优越的旅游条件,适当限制游客量,保护旅游资源。针对旅游旺季景区游客量过多的状况,景区主管部门应注意进行设施能力与需求的匹配管理,适当限制售票量,同时引导需求在不同季节、时段的均匀分布。为了维持生态平衡,实现可持续发展,可以实行淡、旺季不同门票价格以调控旅游人数。在旅游资源开发过程中,要坚持可持续发展的方式。资源开发需要各级政府机构、社会组织和公众的广泛参与和合作,因此,国家应建立全国性旅游资源开发规划和相应的管理法规,以指导和协调旅游资源开发,约束旅游资源开发中的不良行为,把旅游资源开发中的外部经济效应减小到最低限度。同时,政府还应积极组织培养环境资源市场,通过财政和金融措施对那些有利于环境保护和有效利用资源活动的或是那些能够产生正的外部性活动者提供支持。对旅游景区生态环境质量进行综合治理。

针对目前我国旅游景区存在的空气污染、噪音污染、水污染和垃圾污染等环境问题的多元性,建议采取以下综合治理方法:对于空气污染,主要采取减少和切断污染源的方法。由旅游景区机动车辆尾气所造成的污染可采用安装净化气装置的措施,或者采用电动车运输景区旅客。对于噪音污染,主要采取时空上调配和限制的方法。时间上,在人们午休和夜间,建筑施工及其他噪音较大的工作应尽量停止;空间上,功能分区应明确化,噪音分贝量大的交通站、娱乐区应与行政办公、文化区、居民区分开,使噪音分贝量降低到国家规定的各种功能区标准。水体污染大多为河流污染,因其流动性,污染的治理重点仍然是放到污染源的控制上。湖泊的治理应坚持“谁污染,谁治理”的原则,并制订相应法规条例,将现有污染的治理落到实处,并限制新的污染源出现。都说中国很多游客旅游素质很低下,经常在景区内乱丢垃圾。所以对于垃圾污染,可以采取宣传和强制的管理措施,要求游客垃圾归箱或自行携带出景区,同时要积极应用废弃物物流管理理念和方法。加强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宣传、教育和培训,提高旅游者的环保意识和可持续发展意识。在旅游者中树立环境公德意识,不为满足个人私利,不为局部或眼前利益而损害他人或全局的利益,让人类贴近自然,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

旅游业的发展对我国的经济发展做出了相应的贡献。不过任何事物都有两面性,旅游业的发展在带来巨大效益的同时也带来了环境破坏、生态不平衡等负面影响。我们在制订旅游规划、开发旅游资源的同时,应坚持生态文明观的指导,在社会上大力普及爱护环境、保护生态的理念,致力实现人与自然的协调发展,用整体、协调、循环、再生、公平的生态文明来调节经济发展与旅游环境保护之间的矛盾,未来我国旅游业一定能够走上经济效益良好、生态文明显著的可持续发展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