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非晶态和半晶态习题解答
- 格式:pdf
- 大小:304.80 KB
- 文档页数:5
非晶态固体物理历年试题及答案汇编1、 说明晶体与非晶体在结构上的区别(5分);为何制备非晶体合金需要较快冷却速度(5分)?在结构上,晶体是长程有序,原子排列有周期性;非晶体是短程有序,原子排列没有周期性。
只有在较快的冷却速度下,合金才能避免形核,即避免形成晶体,最终形成非晶体。
2、 写出非晶体的三个连续无规模型及它们各自适用的玻璃结构(10分)。
请举出其中一种模型的实例,并描述它的结构特点(10分)。
连续无规网络, 适合于共价玻璃结构;无规密堆积,适用于简单金属玻璃结构;无规线团模型,适用于聚合有机玻璃结构。
举例:α-Si 是连续无规网络结构,它的特点如下:1. z=4, 每个原子四重配位;2. 不变的键长;3. 没有悬空键;和金刚石不同的是:4. 键角有明显的分散;5. 没有长程有序。
3、 什么是分形维数(5分)?说明自迥避行走与简单无规行走的区别(5分)。
分形维数:这种维数适合于描述高分子链位的随机-几何特性,与欧几里德维数和拓扑维数不同,这个新的维数可以具有非整数值。
对于一些规则形状,从方程d N N r 1)(-=(N :一个整体分成N 个与整体相似的形状)重新得到嵌入空间的欧几里德维数d 。
对于一些非常不规则的随机形状,方程就会得出一个不同的维数,这个维数提供了非常有价值的不规则本身的测度。
这个维数在数学上称为HausdorffBescovitch 维数,我们把它叫做分形维数。
自迥避行走与简单无规行走不同的地方在于自迥避行走能记住过去曾走过些什么地方,并且不允许再回到已过去的地方。
4、 何谓波粒二象性?写出微观粒子二象性的基本公式。
(5分))/(/mu h P h ==λ,此式表明一个动量为P = mu 的电子或其它微观粒子的行为或属性宛如波长为的波的属性。
5、 什么是过渡族元素和稀土元素?(5分)凡是外层电子填充在d 轨道的元素都称为过渡族元素;外层电子填充在4f (镧系)、5f (锕系)轨道上的元素称为稀土元素。
课后练习思考题:第一章晶体结构1-1.试述晶态、非晶态、准晶、多晶和单晶的特征性质。
1-2.晶格点阵与实际晶体有何区别和了解?1-3.晶体结构可分为Bravais格子和复式格子吗?1-4.图1.34所示的点阵是布喇菲点阵(格子)吗?为什么?如果是,指明它属于那类布喇菲格子?如果不是,请说明这种复式格子的布喇菲格子属哪类?(a)(b)(c)(d)图1.341-5.以二维有心长方晶格为例,画出固体物理学原胞、结晶学原胞,并说出它们各自的特点。
1-6.倒格子的实际意义是什么?一种晶体的正格矢和相应的倒格矢是否有一一对应的关系?1-7.一个物体或体系的对称性高低如何判断?有何物理意义?一个正八面体(见图)有哪些对称操作?1-8.解理面是面指数低的晶面还是指数高的晶面?为什么?1-9. 5.晶面指数为(123)的晶面ABC是离原点O最近的晶面,OA、OB和OC分别与基矢、和重合,除O点外,OA、OB和OC上是否有格点?若ABC面的指数为(234),情况又如何?1-10.带轴为[001]的晶带各晶面,其面指数有何特点?1-11. 与晶列[l1l2l3]垂直的倒格面的面指数是什么?1-12. 在结晶学中,晶胞是按晶体的什么特性选取的?1-13. 六角密积属何种晶系?一个晶胞包含几个原子?1-14.体心立方元素晶体, [111]方向上的结晶学周期为多大?实际周期为多大?1-15. 面心立方元素晶体中最小的晶列周期为多大?该晶列在哪些晶面内?1-16. 在晶体衍射中,为什么不能用可见光?第二章固体的结合2-1.试述离子键、共价键、金属键、范德瓦尔斯键和氢键的基本特征.2-2.有人说“晶体的内能就是晶体的结合能”,对吗?2-3.当2个原子由相距很远而逐渐接近时,二原子间的力与势能是如何逐渐变化的?2-4.为什么金属比离子晶体、共价晶体易于进行机械加工并且导电、导热性良好?2-5.是否有与库仑力无关的晶体结合类型?2-6.如何理解库仑力是原子结合的动力?2-7.晶体的结合能,晶体的内能,原子间的相互作用势能有何区别?2-8.原子间的排斥作用取决于什么原因?2-9.原子间的排斥作用和吸引作用有何关系?起主导的范围是什么?2-10.共价结合为什么有“饱和性”和“方向性”?2-11.共价结合,两原子电子云交迭产生吸引,而原子靠近时,电子云交迭会产生巨大的排斥力,如何解释?2-12.试解释一个中性原子吸收一个电子一定要放出能量的现象.2-13.如何理解电负性可用电离能加亲和能来表征?2-14.何为杂化轨道?2-15.你认为固体的弹性强弱主要由排斥作用决定呢,还是吸引作用决定?第三章晶格振动与晶体的热学性质3-1.什么是简谐近似?3-2.试定性给出一维单原子链中振动格波的相速度和群速度对波矢的关系曲线,并简要说明其意义。
高分子的溶解溶解与溶胀例3-1 简述聚合物的溶解过程,并解释为什么大多聚合物的溶解速度很慢解:因为聚合物分子与溶剂分子的大小相差悬殊,两者的分子运动速度差别很大,溶剂分子能比较快地渗透进入高聚物,而高分子向溶剂地扩散却非常慢。
这样,高聚物地溶解过程要经过两个阶段,先是溶剂分子渗入高聚物内部,使高聚物体积膨胀,称为“溶胀”,然后才是高分子均匀分散在溶剂中,形成完全溶解地分子分散的均相体系。
整个过程往往需要较长的时间。
高聚物的聚集态又有非晶态和晶态之分。
非晶态高聚物的分子堆砌比较松散,分子间的相互作用较弱,因而溶剂分子比较容易渗入高聚物内部使之溶胀和溶解。
晶态高聚物由于分子排列规整,堆砌紧密,分子间相互作用力很强,以致溶剂分子渗入高聚物内部非常困难,因此晶态高聚物的溶解要困难得多。
非极性的晶态高聚物(如PE)在室温很难溶解,往往要升温至其熔点附近,待晶态转变为非晶态后才可溶;而极性的晶态高聚物在室温就能溶解在极性溶剂中。
例3-2.用热力学原理解释溶解和溶胀。
解:(1)溶解:若高聚物自发地溶于溶剂中,则必须符合:上式表明溶解的可能性取决于两个因素:焓的因素()和熵的因素()。
焓的因素取决于溶剂对高聚物溶剂化作用,熵的因素决定于高聚物与溶剂体系的无序度。
对于极性高聚物前者说影响较大,对于非极性高聚物后者影响较大。
但一般来说,高聚物的溶解过程都是增加的,即>0。
显然,要使<0,则要求越小越好,最好为负值或较小的正值。
极性高聚物溶于极性溶剂,常因溶剂化作用而放热。
因此,总小于零,即<0,溶解过程自发进行。
根据晶格理论得=(3-1)式中称为Huggins参数,它反映高分子与溶剂混合时相互作用能的变化。
的物理意义表示当一个溶剂分子放到高聚物中去时所引起的能量变化(因为)。
而非极性高聚物溶于非极性溶剂,假定溶解过程没有体积的变化(即),其的计算可用Hildebrand的溶度公式:=(3-2)式中是体积分数,是溶度参数,下标1和2分别表示溶剂和溶质,是溶液的总体积。
《固体结构》非晶态物理部分习题
一、径向分布函数(RDF)是非晶体结构研究中的重要函数,试写出
RDF的意义,定义;晶体、非晶体与气体的RDF的特点及共性,并试用图表法表示晶体、非晶体(与气体的RDF的特点及共
性)RDF的这些结构特征和差异。
二、配位数是描述非晶固体结构的参数之一,它可以在一定意义上
给出固体中的键结合信息。
试给出晶体中配位数与可能的键合
方式的关系(Z=1,2,3,4,6,8,12)。
三、试写出Debye散射方程,并解释它的含义及应用范围。
用Debye
方程计算由N个等同原子随机取向的体心立方微晶体(由9个
原子组成,边长为a)的体系中,由每个这种微晶体产生的弹
性散射强度,将结果计算出来并作出I-S•a的图示,(S为散射
矢量,a为点阵常数)。
与体心立方晶体BCC的衍射谱作比较(查
看体心立方晶体的衍射谱特征谱线)。
四、试写出描述非晶体结构的三个分布函数,它们之间的关系及在
确定非晶体结构参数中的应用(实验、模拟)。
第二章2.1聚合物的晶态和非晶态结构2.1.1内聚能密度例2-1 根据高聚物的分子结构和分子间作用能,定性地讨论表2-3中所列各高聚物的性能。
表2-3线形高聚物的内聚能密度高聚物内聚能密度兆焦/米3 卡/厘米3聚乙烯259 62聚异丁烯272 65天然橡胶280 67聚丁二烯276 66丁苯橡胶276 66聚苯乙烯305 73高聚物内聚能密度兆焦/米3 卡/厘米3聚甲基丙烯酸甲酯347 83聚醋酸乙烯酯368 88聚氯乙烯381 91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477 114尼龙66 774 185聚丙烯腈992 237解:(1)聚乙烯、聚异丁烯、天然橡胶、聚丁二烯和丁苯橡胶都有较好的柔顺性,它们适合于用作弹性体。
其中聚乙烯由于结构高度对称性,太易于结晶,从而实际上只能用作塑料,但从纯C-C单键的结构来说本来应当有很好的柔顺性,理应是个橡胶。
(2)聚苯乙烯、聚甲基丙烯酸甲酯、聚醋酸乙烯酯和聚氯乙烯的柔顺性适中,适合用作塑料。
(3)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尼龙66和聚丙烯腈的分子间作用力大,柔顺性较差,刚性和强度较大,宜作纤维。
可见一般规律是内聚能密度<70卡/厘米3的为橡胶;内聚能密度70~100的为塑料;>100的为纤维。
2.1.2 比容、密度、结晶度例2-2 由文献查得涤纶树脂的密度ρc=1.50×103kg·m-3,和ρa=1.335×103kg·m-3,内聚能ΔΕ=66.67kJ·mol-1(单元).今有一块1.42×2.96×0.51×10-6m3的涤纶试样,重量为2.92×10-3kg,试由以上数据计算:(1)涤纶树脂试样的密度和结晶度;(2)涤纶树脂的内聚能密度.解(l) 密度结晶度或(2) 内聚能密度文献值CED=476(J·cm-3)例2-3 试从等规聚丙烯结晶(α型)的晶胞参数出发,计算完全结晶聚丙烯的比容和密度。
高分子物理习题集-答案第一章高聚物的结构4、高分子的构型和构象有何区别?如果聚丙烯的规整度不高,是否可以通过单键的内旋转提高它的规整度?答:构型:分子中由化学键所固定的原子或基团在空间的几何排列。
这种排列是稳定的,要改变构型必须经过化学键的断裂和重组。
构象:由于单键内旋转而产生的分子在空间的不同形态。
构象的改变速率很快,构象时刻在变,很不稳定,一般不能用化学方法来分离。
不能。
提高聚丙烯的等规度须改变构型,而改变构型与改变构象的方法根本不同。
构象是围绕单键内旋转所引起的排列变化,改变构象只需克服单键内旋转位垒即可实现,而且分子中的单键内旋转是随时发生的,构象瞬息万变,不会出现因构象改变而使间同PP(全同PP)变成全同PP(间同PP);而改变构型必须经过化学键的断裂才能实现。
5、试写出线型聚异戊二烯加聚产物可能有那些不同的构型。
答:按照IUPAC有机命名法中的最小原则,CH3在2位上,而不是3位上,即异戊二烯应写成CH2CCH3CH CH21234(一)键接异构:主要包括1,4-加成、1,2-加成、3,4-加成三种键接异构体。
CH2nCCH3CH CH21,4-加成CH2nCCH3CH CH21,2-加成CH2nC CH3CH CH23,4-加成(二)不同的键接异构体可能还存在下列6中有规立构体。
①顺式1,4-加成CH 2CH 2CH 2CH 2C CH 3C HCH 3C CH②反式1,4-加成2CH 2CH 2CH 2C CH 3C HCH 3C CH③1,2-加成全同立构CH 2C C CH 3C C HHH HCH CH 2CH CH 3C C H HCH 2CHCH 3④1,2-加成间同立构C C CH 3CC HH HHCH 3C C H HCH 3RRRR=CHCH 2⑤3,4-加成全同立构CH 2C CH3C CC C HH H HC C H HCH 2C CH 3CH 2C CH3HHH⑥3,4-加成间同立构C C CC HH H HC CH HRRRR=CH 2HH H C CH 36.分子间作用力的本质是什么?影响分子间作用力的因素有哪些?试比较聚乙烯、聚氯乙烯、聚丙烯、聚酰胺(尼龙-66)、聚丙烯酸各有那些分子间作用力? 答:分子间作用力的本质是:非键合力、次价力、物理力。
第一组材料的刚性越大,材料就越脆。
F按受力方式,材料的弹性模量分为三种类型,以下哪一种是错误的:DA. 正弹性模量(E)B. 切弹性模量(G)C. 体积弹性模量(G)D. 弯曲弹性模量(W)滞弹性是无机固体和金属的与时间有关的弹性,它与下列哪个因素无关BA 温度;B 形状和大小;C 载荷频率高弹性有机聚合物的弹性模量随温度的升高而AA. 上升;B. 降低;C. 不变。
金属材料的弹性模量随温度的升高而BA. 上升;B. 降低;C. 不变。
弹性模量和泊松比ν之间有一定的换算关系,以下换算关系中正确的是DA. K=E /[3(1+2ν)];B. E=2G (1-ν);C. K=E /[3(1-ν)];D. E=3K (1-2ν);E. E=2G (1-2ν)。
7.Viscoelasticity”的意义是BA 弹性;B粘弹性; C 粘性8.均弹性摸量的表达式是AA、E=σ/εB、G=τ/rC、K=σ。
/(△V/V)9.金属、无机非金属和高分子材料的弹性摸量一般在以下数量级范围内C GPaA.10-102、<10,10-102B.<10、10-102、10-102C.10-102、10-102、<1010.体心立方晶胞的金属材料比面心立方晶胞的同类金属材料具有更高的摸量。
T11.虎克弹性体的力学特点是BA、小形变、不可回复B、小形变、可回复C、大形变、不可回复D、大形变、可回复13、金属晶体、离子晶体、共价晶体等材料的变形通常表现为,高分子材料则通常表现为和。
AA 普弹行、高弹性、粘弹性B 纯弹行、高弹性、粘弹性C 普弹行、高弹性、滞弹性14、泊松比为拉伸应力作用下,材料横向收缩应变与纵向伸长应变的比值υ=ey/ex F第二组1.对各向同性材料,以下哪一种应变不属于应变的三种基本类型CA. 简单拉伸;B. 简单剪切;C. 扭转;D. 均匀压缩2.对各向同性材料,以下哪三种应变属于应变的基本类型ABDA. 简单拉伸;B. 简单剪切;C. 弯曲;D. 均匀压缩3.“Tension”的意义是AA 拉伸;B 剪切;C 压缩4.“Compress”的意义是CA 拉伸;B剪切; C 压缩5.陶瓷、多数玻璃和结晶态聚合物的应力-应变曲线一般表现为纯弹性行为T6.Stress”and “strain”的意义分别是AA 应力和应变;B应变和应力;C应力和变形7.对各向同性材料,以下哪三种应变属于应变的三种基本类型ACDA. tension;B. torsional deformation;C. shear;D. compression8.对各向同性材料,以下哪一种应变不属于应变的三种基本类型CA. tension;B. shear;C. Flexural deformation;D. compression9.对各向同性材料,应变的三种基本类型是AA tension, shear and compression;B tension, shear and torsional deformation;C. tension, shear and flexural deformation10.非金属态聚合物的三种力学状态是AA、玻璃态、高弹态、粘流态。
第一章晶体结构1.试述晶态、非晶态、准晶、多晶和单晶的特征性质。
解:晶态固体材料中的原子有规律的周期性排列,或称为长程有序。
非晶态固体材料中的原子不是长程有序地排列,但在几个原子的范围内保持着有序性,或称为短程有序。
准晶态是介于晶态和非晶态之间的固体材料,其特点是原子有序排列,但不具有平移周期性。
另外,晶体又分为单晶体和多晶体:整块晶体内原子排列的规律完全一致的晶体称为单晶体;而多晶体则是由许多取向不同的单晶体颗粒无规则堆积而成的。
2.晶格点阵与实际晶体有何区别和联系?解:晶体点阵是一种数学抽象,其中的格点代表基元中某个原子的位置或基元质心的位置,也可以是基元中任意一个等价的点。
当晶格点阵中的格点被具体的基元代替后才形成实际的晶体结构。
晶格点阵与实际晶体结构的关系可总结为:晶格点阵+基元=实际晶体结构3.晶体结构可分为Bravais格子和复式格子吗?解:晶体结构可以分为Bravais格子和复式格子,当基元只含一个原子时,每个原子的周围情况完全相同,格点就代表该原子,这种晶体结构就称为简单格子或Bravais格子;当基元包含2个或2个以上的原子时,各基元中相应的原子组成与格点相同的网格,这些格子相互错开一定距离套构在一起,这类晶体结构叫做复式格子。
解:(a)“面心+体心”立方不是布喇菲格子。
从“面心+体心”立方体的任一顶角上的格点看,与它最邻近的有12个格点;从面心任一点看来,与它最邻近的也是12个格点;但是从体心那点来看,与它最邻近的有6个格点,所以顶角、面心的格点与体心的格点所处的几何环境不同,即不满足所有格点完全等价的条件,因此不是布喇菲格子,而是复式格子,此复式格子属于简立方布喇菲格子。
(b)“边心”立方不是布喇菲格子。
从“边心”立方体竖直边心任一点来看,与它最邻近的点子有八个;从“边心”立方体水平边心任一点来看,与它最邻近的点子也有八个。
虽然两者最邻近的点数相同,距离相等,但他们各自具有不同的排列。
高分子物理习题答案第一章高分子链的结构3.高分子科学发展中有二位科学家在高分子物理领域作出了重大贡献并获得诺贝尔奖,他们是谁?请列举他们的主要贡献。
答:(1)H. Staudinger(德国):“论聚合”首次提出高分子长链结构模型,论证高分子由小分子以共价键结合。
1953年获诺贝尔化学奖。
贡献:(1)大分子概念:线性链结构(2)初探[?]=KM?关系(3)高分子多分散性(4)创刊《die 》1943年(2)P. J. Flory(美国),1974年获诺贝尔化学奖贡献:(1)缩聚和加聚反应机理(2)高分子溶液理论(3)热力学和流体力学结合(4)非晶态结构模型6.何谓高聚物的近程(一级)结构、远程(二级)结构和聚集态结构?试分别举例说明用什么方法表征这些结构和性能,并预计可得到哪些结构参数和性能指标。
答:高聚物的一级结构即高聚物的近程结构,属于化学结构,它主要包括链节、键接方式、构型、支化和交联结构等,其表征方法主要有:NMR, GC, MS, IR, EA, HPLC, UV等。
而高聚物的二级结构即高聚物的远程结构,主要包括高分子链的分子量、分子尺寸、分子形态、链的柔顺性及分子链在各种环境中所采取的构象,其表征方法主要有:静态、动态光散射、粘度法、膜渗透压、尺寸排除色谱、中子散射、端基分析、沸点升高、冰点降低法等。
高聚物的聚集态结构主要指高分子链间相互作用使其堆积在一起形成晶态、非晶态、取向态等结构。
其表征方法主要有:x-射线衍射、膨胀计法、光学解偏振法、偏光显微镜法、光学双折射法、声波传播法、扫描电镜、透射电镜、原子力显微镜、核磁共振,热分析、力学分析等。
8.什么叫做高分子的构型?试讨论线型聚异戊二烯可能有哪些不同的构型。
答:由化学键所固定的原子或基团在空间的几何排布。
1,2:头-头,全同、间同、无规;头-尾,全同、间同、无规3,4:头-头,全同、间同、无规;头-尾,全同、间同、无规1,4:头-头,顺、反;头-尾,顺、反9.什么叫做高分子构象?假若聚丙烯的等规度不高,能不能用改变构象的办法提高其等规度?说明理由。
固体物理学第一章习题解答1、简述晶态、非晶态、准晶态、单晶、多晶得特征与性质。
答:晶态:内部质点在三维空间呈周期性重复排列得固体为晶体。
其特征就是原子排列具有周期性,表现为既有长程取向有序又有平移对称性。
晶态得共性质:(1)长程有序;(2)自限性与晶面角守恒;(3)各向异性;(4)固定熔点。
非晶态特点:不具有长程序。
具有短程序。
短程序包括:(1)近邻原子得数目与种类;(2)近邻原子之间得距离(键长);(3)近邻原子配置得几何方位(键角)。
准晶态就是一种介于晶态与非晶态之间得新得状态。
准晶态结构得特点:(1)具有长程得取向序而没有长程得平移对称序(周期性);(2)取向序具有周期性所不能容许得点群对称;(3)沿取向序对称轴得方向具有准周期性,由两个或两个以上不可公度得特征长度按着特定得序列方式排列。
晶体又分为单晶体与多晶体:整块晶体内原子排列得规律完全一致得晶体称为单晶体;而多晶体则就是由许多取向不同得单晶体颗粒无规则堆积而成得。
2、什么就是布喇菲格子?画出氯化钠晶体得结点所构成得布格子。
说明基元代表点构成得格子就是面心立方晶体,每个原胞包含几个格点。
答:布喇菲格子(或布喇菲点阵)就是格点在空间中周期性重复排列所构成得阵列。
布喇菲格子就是一种数学抽象,即点阵得总体,其特点就是每个格点周围得情况完全相同。
实际工作中,常就是以具体得粒子(原子、离子等)做格点,如果晶体由完全相同得一种原子组成,则由这些原子所组成得格子,称为布喇菲格子。
NaCl晶体得结点构成得布格子实际上就就是面心立方格子。
每个原胞中包含一个格点。
3、指出下列各种格子就是简单格子还就是复式格子。
(1)底心六角(在六角格子原胞底面中心存在一个原子)(2)底心立方(3)底心四方(4)面心四方(5)侧心立方(6)边心立方并指出它们分别属于十四种布拉菲格子中得哪一种?答:要决定一个晶体就是简单格子还就是复式格子,首先要找到该晶体得基元,如果基元只包含一个原子则为简单格子。
1.晶体和非晶体2.半导体[先填空]1.固体可以分为晶体和非晶体两类.石英、云母、明矾、食盐、味精、蔗糖等是晶体,玻璃、蜂蜡、松香、沥青、橡胶等是非晶体.2.各向异性与各向同性(1)各向异性:晶体的一些物理性质与方向有关.(2)各向同性:非晶体的各种物理性质,在各个方向上都是相同的.3.晶体可分为单晶体和多晶体两类.4.单晶体和多晶体(1)单晶体:天然具有规则几何形状且各向异性的大晶体.(2)多晶体:由许多晶粒构成的晶体.[再判断]1.单晶体和多晶体都有规则的几何外形.(×)2.所有的晶体都具有各向异性.(×)3.可以通过有无确定的熔点来区分晶体和非晶体.(√)[后思考]云母薄片和玻璃片上分别涂一层很薄的石蜡,然后用烧热的钢针去接触云母片及玻璃片的反面,石蜡熔化,如图所示,那么你看到的现象及得出的结论是什么?A B【提示】A呈圆形,玻璃为各向同性是非晶体.B呈椭圆形,云母片为各向异性是单晶体.1.单晶体的特征(1)具有天然的规则外形,这种规则的外形不是人工造成的.(2)物理性质各向异性,这是单晶体区别于非晶体和多晶体最重要的特性,是判断单晶体最主要的依据.(3)具有一定的熔点,单晶体在这一点上和多晶体没有区别.从宏观上区分晶体和非晶体的重要依据是看有无一定的熔点.2.多晶体和非晶体(1)多晶体虽无天然规则的几何形状,物理性质各向同性,但组成多晶体的晶粒都有规则的几何形状,每一个晶粒都具有单晶体的特征和物理性质,这是多晶体和非晶体在内部结构上的区别.(2)多晶体与非晶体在宏观上的区别在于多晶体具有一定的熔点,非晶体则没有,例如很多同学认为玻璃应是多晶体,但实验证明玻璃没有一定的熔点,故应是非晶体.3.正确理解单晶体的各向异性(1)在物理性质上,单晶体具有各向异性,而非晶体则是各向同性的.①单晶体的各向异性是指单晶体在不同方向上的物理性质不同,也就是沿不同方向去测试单晶体的物理性能时,测试结果不同.②通常所说的物理性质包括弹性、硬度、导热性能、导电性能、磁性等.(2)单晶体具有各向异性,并不是说每一种单晶体都能在各种物理性质上表现出各向异性,举例如下:①云母、石膏晶体在导热性上表现出显著的各向异性——沿不同方向传热的快慢不同.②方铅矿石晶体在导电性上表现出显著的各向异性——沿不同方向电阻率不同.③立方体形的铜晶体在弹性上表现出显著的各向异性——沿不同方向的弹性不同.④方解石晶体在光的折射上表现出各向异性——沿不同方向的折射率不同.1.关于晶体和非晶体,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可以根据各向异性或各向同性来鉴别晶体和非晶体B.一块均匀薄片,沿各个方向对它施加拉力,发现其强度一样,则此薄片一定是非晶体C.一个固体球,如果沿其各条直线方向的导电性不同,则该球体一定是单晶体D.一块晶体,若其各个方向的导热性相同,则这块晶体一定是多晶体E.判断晶体和非晶体可以根据有没有确定的熔点【解析】判断固体是否为晶体的标准是看是否有固定的熔点,多晶体和非晶体都具有各向同性和无规则的外形,单晶体具有各向异性和规则的外形,C、D、E正确.【答案】CDE2.关于晶体和非晶体,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有规则的几何外形的固体一定是晶体B.只有单晶体才有天然规则的几何外形C.晶体在物理性质上一定是各向异性的D.晶体熔化时具有确定的熔点E.可以根据各向异性或各向同性来鉴别单晶体和多晶体【解析】单晶体有规则的几何外形,多晶体与非晶体都没有规则的几何外形,但如果固体有规则的几何外形但不是天然的,而是人为加工的,则其不一定是晶体,A错误、B正确;单晶体只在某些物理性质上表现为各向异性,并非所有的物理性质都表现为各向异性,多晶体在物理性质上表现为各向同性,C错误、E 正确;晶体有确定的熔点,D正确.【答案】BDE3.在图甲、乙、丙三种固体薄片上涂蜡,由烧热的针接触其上一点,蜡熔化的范围如图甲、乙、丙所示,而甲、乙、丙三种固体在熔化过程中温度随加热时间变化的关系如图丁所示,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甲乙丙丁A.甲、乙为非晶体,丙是晶体B.甲、乙为晶体,丙是非晶体C.甲、丙为非晶体,乙是晶体D.甲为多晶体,乙为非晶体,丙为单晶体E.甲、丙有确定的熔点,乙无确定的熔点【解析】由图甲、乙、丙可知:甲、乙各向同性,丙各向异性;由图丁可知:甲、丙有固定熔点,乙无固定熔点,所以甲、丙为晶体,乙为非晶体,其中甲为多晶体,丙为单晶体,故D、E正确.【答案】ABC判断晶体与非晶体、单晶体与多晶体的方法(1)区分晶体与非晶体的方法:看其有无确定的熔点,晶体具有确定的熔点,而非晶体没有确定的熔点,仅从各向同性或者几何形状不能判断某一固体是晶体还是非晶体.(2)区分单晶体和多晶体的方法:看其是否具有各向异性,单晶体表现出各向异性,而多晶体表现出各向同性.知识点二| 晶体的微观结构固体性质的微观解释[先填空]1.晶体的点阵结构:如果用点来表示组成晶体的这些微粒,这些点在晶体内部的空间就会形成一个有规则的、周期排列的结构.2.固体性质的微观解释(1)构成固体的微粒排列非常紧密,微粒之间的引力很大,绝大多数粒子只在各自的平衡位置附近做小范围的无规则振动,所以固体具有固定的形状和体积.(2)方法:在固体界面沿不同方向画出等长直线.(3)微观解释①单晶体在不同直线上微粒的个数不相等,说明沿不同方向微粒的排列及物质结构情况不同,在物理性质上表现为各向异性.②非晶体在不同直线上微粒的个数大致相等,说明沿不同方向微粒排列及物质结构情况基本相同,在物理性质上表现为各向同性.(4)同一种物质在不同条件下形成不同的晶体,由于微观结构不同,物理性质有很大差异.[再判断]1.晶体的分子(原子、离子)排列是有规则的.(√)2.非晶体在不同方向上的微粒排列及物质结构情况基本相同.(√)3.同一种物质只能生成一种晶体.(×)[后思考]为什么多晶体表现为各向同性?【提示】多晶体是由许多杂乱无章地排列着的小晶体(晶粒)组成的.每个晶粒都是一个小单晶体,具有各向异性.但由于晶粒在多晶体里杂乱无章地排列着,所以它在不同方向的物理性质是相同的,即各向同性.1.对外形及物理性质表现各向异性还是各向同性的解释有的物质有几种晶体,是因为它们的物质微粒能形成不同的晶体结构.例如碳原子按不同的结构排列可形成石墨和金刚石,二者在物理性质上有很大差别.白磷和红磷的化学成分相同,但白磷具有立方体结构,而红磷具有与石墨一样的层状结构,二者在物理性质上也有很大差别.3.对晶体具有一定熔点的解释给晶体加热到一定温度时,一部分微粒有足够的动能克服微粒间的作用力,离开平衡位置,使规则的排列被破坏.晶体开始熔化,熔化时晶体吸收的热量全部用来破坏规则的排列,温度不发生变化.4.下列哪些属于晶体的结合类型( )A.金属晶体B.离子晶体C.多晶体D.原子晶体E.单晶体【解析】晶体的结合类型有:离子晶体、原子晶体和金属晶体,故选A、B、D.【答案】ABD5.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A.晶体的各向异性是由于它的微粒按空间点阵排列B.单晶体具有规则的几何外形是由于它的微粒按一定规律排列C.非晶体有规则的几何形状和确定的熔点D.石墨的硬度比金刚石的差很多,是由于它的微粒没有按空间点阵分布E.非晶体没有规则几何形状,也没有确定的熔点【解析】晶体内部微粒排列的空间结构决定着晶体的物理性质是否相同;也正是由于它的微粒按一定规律排列,使单晶体具有规则的几何形状.石墨与金刚石的硬度相差甚远是由于它们内部微粒的排列结构不同,石墨的层状结构决定了它的质地柔软,而金刚石的网状结构决定了其中碳原子间的作用力很强,所以金刚石有很大的硬度,故A、B、E正确.【答案】ABE6.关于晶体和非晶体,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A.同种物质在不同的条件下可表现为晶体或非晶体B.晶体内部物质微粒排列是有规则的,而非晶体内部物质微粒排列是不规则的C.晶体内部的微粒是静止的,而非晶体内部的物质微粒在不停地运动着D.在物质内部的各个层面上,微粒数相等的是晶体,微粒数不等的是非晶体E.非晶体在不同直线上微粒的个数大致相等,所以在物理性质上表现为各向同性【解析】同种物质也可能以晶体或非晶体两种不同形式出现,所以A正确;晶体和非晶体在微观结构上的区别决定了它们在宏观性质上的不同,所以B正确;不管是晶体还是非晶体,组成物体的微粒永远在做热运动,所以C是错的;非晶体没有层面,也就谈不到什么层面的问题,即使是晶体各个层面的微粒数也不一定相等,所以D错、E正确.【答案】ABE1.单晶体具有各向异性是因为沿不同方向微粒的排列及物质结构情况不同.2.晶体具有确定的熔点是因为晶体具有规则的排列结构.3.同种物质有几种不同的晶体是因为物质微粒排列的空间结构不同.知识点三| 半导体[先填空]1.半导体:导电性能介于导体与绝缘体之间的物质.2.电阻率:表示材料的导电性能;电阻率ρ由材料的自身性质决定,而与形状无关;ρ=Sl R.3.分类:N型半导体和P型半导体.4.二极管:把N型半导体和P型半导体通过一定的技术手段结合在一起,形成PN结;二极管具有单向导电的特性.5.三极管具有放大信号或开关电流的作用.6.各种特殊性能的半导体器件(1)光敏电阻:是利用半导体材料在光照条件下,其电阻率迅速下降的半导体器件.(2)热敏电阻:是利用半导体材料在温度变化时,其电阻率迅速改变的半导体器件;电阻值随温度升高而减小的叫负温度系数热敏电阻,电阻值随温度升高而增大的叫正温度系数热敏电阻.(3)发光二极管:是通电后能发光的半导体器件,简称LED.[再判断]1.在极低的温度下,纯净的半导体仍能很好地导电.(×)2.在有光照射时,有的半导体可以导电.(√)3.掺入一定杂质后,半导体的导电性能一定会变差.(×)[后思考]在高分子合成材料,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复合材料、光电子材料及金属材料中,能用作半导体的材料的有哪些?【提示】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和光电子材料.1.影响半导体导电性能的因素:温度、光照、掺入杂质.2.半导体的单向导电性的微观机理(以硅为例)(1)N型半导体:以自由电子参与导电的半导体掺入杂质后形成的半导体.(2)P型半导体:以空穴参与导电的半导体掺入杂质后形成的半导体.(3)PN结:P型半导体端为晶体二极管的正极,N型半导体端为晶体二极管的负极.3.二极管的单向导电性(1)二极管的符号是,接入电路时“+”与电源正极相连,表示加正向电压,此时二极管导通,正向电阻很小.(2)二极管加反向电压时,电阻很大,但通常仍会有很小的电流,叫做漂移电流.7.半导体就是导电性能介于导体和绝缘体之间的物质,以下关于其导电性能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半导体导电性能介于导体和绝缘体之间,性能稳定B.在极低的温度下,纯净的半导体像绝缘体一样不导电C.在较高温度时,半导体的导电性能会大大增强,甚至接近金属的导电性能D.半导体中掺入杂质后,其导电性能会减弱E.半导体中掺入杂质后,其导电性能会增强【解析】半导体的导电性能受温度、光照及掺入杂质的影响,故A错误,B、C正确;掺入杂质后半导体的导电性能会大大增强,故D错误,E正确.【答案】BCE8.阅读下面的短文,回答下列问题.导体容易导电,绝缘体不容易导电.有一些材料,导电能力介于导体和绝缘体之间,称作半导体,除了导电能力外,半导体有许多特殊的电学性能,使它获得了多方面的重要应用.有的半导体,在受热后电阻迅速减小;反之,电阻随着温度的降低而迅速增大.利用这种半导体可以做成体积很小的热敏电阻.热敏电阻可以用来测量很小范围内的温度变化,反应快,而且精度高.(1)如果将热敏电阻与电源、电流表和其他元件串联成一个电路,其他因素不变,只要热敏电阻所在区域的温度降低,电路中电流将变________(选填“大”或“小”).(2)上述电路中,我们将电流表中的电流刻度换成相应的温度刻度,就能直接显示出热敏电阻附近的温度.如果刻度盘正中的温度刻度值为20 ℃(如图甲所示),则25 ℃的刻度值应在20 ℃的________边(选填“左”或“右”).(3)为了将热敏电阻放置在某蔬菜大棚内检测大棚内温度的变化,请用图乙中的器材(可增加元件)设计一个电路.【解析】温度升高,热敏电阻阻值变小,电流变大,指针右偏;很显然,热敏电阻与电流表应是相互影响,所以它们之间应串联.【答案】(1)小(2)右(3)如图所示热敏电阻在温度变化时,其电阻能迅速改变,故可以用它来测量很小范围内2019-2020年教科版物理选修3-3讲义:第3章+1.晶体和非晶体+2.半导体及答案的温度变化.- 11 - /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