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电影史
- 格式:ppt
- 大小:251.50 KB
- 文档页数:52
世界电影史教学大纲一、课程概述世界电影史是一门研究电影发展历程、艺术风格、技术创新以及社会文化影响的课程。
通过对世界各国电影的深入探讨,学生将了解电影从诞生到现代的演变过程,掌握不同时期、地区电影的特点和重要作品,培养对电影艺术的欣赏和分析能力。
二、课程目标1、让学生了解世界电影发展的主要阶段和重要历史事件。
2、使学生熟悉不同国家和地区电影的风格、特点和代表作品。
3、培养学生分析电影作品的艺术手法、主题表达和文化内涵的能力。
4、提高学生对电影与社会、历史、文化之间关系的认识和理解。
三、课程内容(一)电影的起源与早期发展1、电影的发明与早期技术探索卢米埃尔兄弟的贡献早期电影的拍摄与放映技术2、早期电影的题材与风格纪实短片的兴起魔术表演与杂耍类影片(二)无声电影时期1、美国无声电影格里菲斯的电影成就卓别林的喜剧艺术2、欧洲无声电影德国表现主义电影法国印象派电影(三)有声电影的崛起1、有声电影技术的发展声音录制与同步播放技术的突破2、有声电影初期的代表作好莱坞的歌舞片其他国家的有声电影探索(四)好莱坞电影的黄金时代1、类型电影的发展西部片爱情片犯罪片2、制片厂制度与明星制八大制片厂的运作模式明星的培养与包装(五)欧洲电影的复兴1、意大利新现实主义电影创作背景与特点代表作品分析2、法国新浪潮电影导演群体与创作风格对电影语言的创新(六)亚洲电影的发展1、日本电影黑泽明等导演的作品日本电影的民族特色2、印度电影宝莱坞的歌舞片传统印度电影的全球化影响(七)当代电影的多元化1、独立电影的兴起独立电影的创作特点与发展趋势2、数字技术对电影的影响特效制作与 3D 电影网络电影与新媒体平台(八)电影理论与批评1、经典电影理论蒙太奇理论长镜头理论2、现代电影批评方法精神分析批评女性主义批评四、教学方法1、课堂讲授系统讲解电影史的发展脉络、重要流派和作品。
2、影片观摩安排学生观看经典电影作品,加深对所学内容的理解。
3、小组讨论组织学生针对特定的电影作品或话题进行讨论,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
世界电影历史1895年以前11世纪科学家们意识到了将一束光透过小孔可以使一个外部的形象在内部显现出来。
16世纪雷纳多·达·芬奇(意大利)概略地描绘出“黑箱”的概念。
“黑箱”出现于欧洲文艺复兴前的意大利。
它是一个类似镜头式的暗箱,里面射出的光线可以在其对面的墙上形成颠倒的影像。
16世纪中叶一17世纪1、钱巴蒂斯塔·德拉·波尔塔(意大利)通过“黑箱”放映了一组不长的风光图画。
2、阿塔内休斯·基歇尔(德国)发明了他的“魔灯”。
这是一种通过蜡烛和透镜放映画面的方法。
1824年彼得·马克·罗热(英国)向伦敦的皇家协会提交了名为"关于活动物体的视觉留影原理"的报告。
1826年约翰·艾尔顿·帕里斯博士发明了"幻影转盘",即在一圆盘上一面画有鸟笼,一面画一只鸟,旋转时产生"鸟在笼中"的感觉。
19世纪30年代1、约瑟夫·涅普斯和路易斯·达盖尔(均为法国)发展了照相制版工艺,使被拍下来的影像可以保留在金属板上。
2、威廉姆·亨利·福克斯·塔尔博特(英国)在纸板上制出了正片。
1832年1、约瑟夫·普拉图(比利时)制造出了"诡盘"。
这是一只画有一系列动作分解图形的圆盘,圆盘的边缘有许多齿孔。
操作者面对镜子,把眼睛对准任何一个齿孔,转动圆盘,可在镜中看到活动的影像。
2、西蒙·里特·冯·施坦普夫(德国)发明了"圆筒动画镜",这是一种与"诡盘"相类似的玩具。
1834年威廉姆·乔治·霍纳(英国)发明了"活动连环画转筒"。
它在一只圆筒状的内环中贴上画有一系列分解动作的纸片,通过圆筒的旋转使人看到连续活动的影像。
一、1895~1918年:世界电影的草创时期1、法国:卢氏兄弟、梅里爱、百代公司1895年12月28日,卢米埃尔兄弟在巴黎举行了世界电影的“首次商业”公映,他们放映了《工厂大门》《火车到站》《水浇园丁》等10余部短片,内容均为对工作、生活场景和自然风光的“片断式客观实录”。
这天标志着世界电影的诞生。
从1896到1910年前后,法国人梅里爱陆续导演了《月球旅行记》《太空旅行记》等多部具有科幻或神话色彩的作品,在世界电影史上成为了“剧情片”的奠基人和电影特技的先驱。
从1895年起,直至第一次世界大战前,法国是全球最主要的电影生产和输出国,其中“百代公司”和“高蒙公司”的产销量最高。
鉴于以上三个因素,法国被称为“世界电影的故乡”。
2、美国:爱迪生、鲍特、格里菲斯、好莱坞1896年4月,爱迪生在纽约进行了全美首次电影商业放映,这标志着美国电影的开端。
1903年,埃德温·鲍特导演的《火车大劫案》在商业和声誉上均获巨大成功,不仅奠定了美国西部片的经典样式,同时也有效地提升了美国电影在国内外的影响力。
1915年,格里菲斯导演了巨片《一个国家的诞生》,该片广泛吸纳了世界电影在最初20年里的探索成就,如:平行剪辑、运动镜头、特写镜头、多角度摄影,并由此确立了以“镜头”而不是以“场面”作为影片结构基础的“电影叙事语言”,从而让世界电影开始由一种杂耍过渡为一门独立的新兴艺术形式。
在1910年前后,作为美国电影产业中心的“好莱坞”,在加里福尼加州的洛杉矶地区崛起,并从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开始称霸世界影坛。
二、1919~30年:世界电影的第一次创新浪潮这是一次世界性的电影创新浪潮,波及:法、德、苏、荷、美等国,为期十年左右,艺术成就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1、苏联“蒙太奇学派”的创立这是苏联电影界创立于1920年代中后期的一个学派,它强调“1+1>2”,即:把两个或两个以上的镜头剪辑在一起,强烈而直观地表达出某些新的意义,并力图以此直接去影响、控制观众的思想。
电影简史一、1895~1918年:世界电影的草创时期1895年12月28日,卢米埃尔兄弟在巴黎举行了世界电影的“首次商业”公映,这天标志着世界电影的诞生。
1896年4月,爱迪生在纽约进行了全美首次电影商业放映,这标志着美国电影的开端.在1910年前后,作为美国电影产业中心的“好莱坞”,在加里福尼加州的洛杉矶地区崛起,并从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开始称霸世界影坛。
二、1919~30年:世界电影的第一次创新浪潮这是一次世界性的电影创新浪潮,涉及:法、德、苏、荷、美等国,为期十年左右,艺术成就主要表达在以下四个方面:1、苏联“蒙太奇学派”的创立2、“意识银幕化”的初步实现3、“纪录片”的创立与发展4、“纯电影”的艺术成就5、“有声电影”开始面市三、1930~1940年代的世界电影1、“好莱坞”的发展与壮大2、“法国诗意现实主义”电影流派3、英、德两国的纪录片成就4、意大利“新现实主义”电影流派四、1950~70年代:世界电影“第二次创新浪潮”从1950年代中期开始,受当时流行于欧洲的“存在主义”等思潮的影响,世界电影艺术出现了历史性变革,出现了大批“现代主义电影”——旨在展示西方资本主义社会中面临的种种精神危机。
五、1980年代以来:CG技术对世界电影的深远影响1980年代以来,建构在CG技术之上的数码艺术为电影创作带来了无限可能性和极大的便利。
1、能够让编导的艺术才华和愿望得到充分施展,把许多原先无法表现的题材,能够“无中生有”地、逼真地呈现在银幕视听上,这尤其表达在的各种银幕奇观上。
2、能够极大地降低“巨片”制作的成本,同时有可能创造巨额财富。
电影基本元素及作用构成影视艺术作品的基本元素就是影视艺术的画面、声音和蒙太奇。
一、画面:电影摄影机或电视摄像机连续拍摄下来,然后在银幕上或屏幕上复原的视觉形象,它是影视艺术作品结构的基本组成单位,是影视造型语言的的基本视觉元素。
是具有决定意义的元素。
〔二〕声音:声音的类型:人声、音响、音乐人声包含:对白,两人或两人以上相互交流的声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