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股票市场日历效应分析——针对周末效应的讨论
- 格式:pdf
- 大小:199.23 KB
- 文档页数:2
沪深股市星期效应的实证研究【摘要】证券市场股票是否具有星期效应直接影响股民投资趋向。
国内外研究者发现,股票市场存在着星期效应,其中得到比较普遍认可的是星期一和星期五效应,但是随着证券市场的完善,星期效应在逐渐减弱。
本文研究了2006年全年的股票交易样本数据,从涨跌幅度和成交量这两个反映星期效应的重要因素指标出发进行统计分析,发现我国沪深股市星期效应目前还存在,但是已不再显著。
【关键词】星期效应涨跌幅度成交量方差分析一、引言证券市场上收益、风险等指标一般都随着日历变化的特征,称为日历效应。
股票市场的星期效应也称周内效应,指股票市场一星期内各交易日收益率、风险存在的差异。
通常,如果股票市场一星期内某一天或者某几天的交易、收益率明显高于(或低于)其他交易日,或者波动性明显异于其他几日,则说明该股票市场存在“星期”效应。
国内外许多学者对这一现象进行了大量研究,发现收益率和交易量都存在显著的星期效应。
Rozeff和Kinney(1976)发现股票市场收益率在1月份更高一些;Frech(1980)注意到股票收益率的星期效应——周一的收益率更低一些;Frech和Roll发现方差也具有星期效应;但是Mehdian和Perry (2001)提出美国股市现在已不存在这一效应。
赵骏等早在1994年就对中国股市星期效应进行了检验,以上海股市12种股票和上海证券交易所综合股价指数为研究对象,选取样本区间为1993年7月1日至1994年5月1日,经研究发现:周一平均收益率为负且最低,周四为正,并比一周内其他交易日都高。
杨朝军等(1997)采用F检验对上海股市1993—1995年的星期效应进行检验,分析结果认为:上海股市周一、周二的收益率明显偏低,周四、周五收益率较高,其中周一和周五的反差最大。
严太华(2000)用Levene统计量和K-W统计量对1992—1999年上海股市星期效应进行了检验,认为上海股市存在星期效应,他们发现上海股市收益率在周一最低、周五最高。
文章编号:1002—1566(2000)02—0010—06中国股票市场的日历效应分析Ξ薛继锐 顾 岚(中国人民大学统计学系)摘 要 薛继锐,顾岚.中国股票市场的日历效应分析本文以上证指数和深证指数为代表,对中国股票市场的日历效应进行实证分析.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加以讨论:收益率和交易量的均值及方差的日历特征;收益率日历特征的相关分析;收益率周内各日的转移概率特性.关键词:收益率,交易量,日历效应,风险,列联分析,转移概率.中国分类号:O212 C8 F830 文献标识码:A在股票市场上,收益、风险等指标一般都具有随日历变化的特征,称之为日历效应。
日历效应可分为周效应——指标在周内各日表现出不同的特征;月效应——指标在不同月份具有不同的特征。
国内外许多学者对价格变动的日历效应进行了大量研究,发现收益率和交易量都存在显著的日历效应。
Rozeff和K inney(1976)发现股票市场指数收益率在1月份更高一些; Kei m(1980)对这一现象用不同规模的股票组合进行研究,发现1月份的效应和绝大多数小规模的股票有着密切的联系。
F rench(1980)注意到股票收益率的周内各日效应——周一的收益率更低一些;F rench和Ro ll发现方差也具有日历效应,等等。
参考上述方法,文本对我国股票市场的日历效应进行实证分析。
我们以上证和深证指数收益率作为代表,考察是否存在日历影响,分析其具体特征及沪深股市的异同,并与国外股市进行比较。
考虑到我国股市初期的特殊性,我们的样本区间选取为1993.01.01—1999.01.08。
§1.收益率和交易量的日历效应分析设{p t}为股票或股指的价格序列,{V t}为交易量序列。
收益率r t定义为:r t=log p t-log p t-1(1)本文以{logV t}作为交易量的研究对象。
为了对我国股市的日历效应进行分析,我们采用含虚拟变量的回归模型加以描述,分别建立含日历影响的均值模型和方差模型以刻划其日历效应特征。
中国股票市场的“周内效应”中图分类号:f832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4202(2011)07-000-01摘要本文利用a股的上海证券交易所2005-2010年的交易数据,采用ols模型,对我国上海证券交易所股票市场的周内效应进行了实证研究。
实证结果表明:在样本区间内,只存在显著的负的周一效应。
关键词股票市场周内效应 ols估计在股票市场上,收益、风险等指标一般都具有随日历变化的特征,称之为日历效应。
周内效应(weekday effect)是日历效应的一种,指股票的某种特征存在着与一周内的某些特定交易日相连的某种模式。
通常,如果股票市场一周内的某一天或者某几天的收益率明显高于(或低于)其他交易日,或者收益率波动性明显异于其他交易日,则说明该股票市场具有“周内效应”。
gross(1973)和french(1980)对s&p500指数及道琼斯指数的收益分布特征研究发现股票市场的收益率在周内各交易日之间的分布呈现出一定的规律。
平均来说,周五取得较高的收益率而周一较低;french(1980)注意到股票收益率的周内各日效应——周一的收益率更低一些,等等。
我国股票市场的日历效应研究始于20世纪90年代。
戴国强和陆蓉(1999)运用arch模型对沪市和深市1993年到1998年的股价指数进行研究,发现深圳股市周一的报酬率显著为负,周五报酬率最高,存在周末效应,上海股市则没有显著的周末效应。
奉立城(2000)利用1992年到1998年的数据对沪深两市进行实证研究,发现中国股票市场不存在周一效应,而沪市却存在日均收益率显著为负的周二效应和日均收益率显著为正的周五效应,等等。
虽然各种模型得出的结论并不完全一致,但大都为股票市场周内各交易日收益率的分布提供了经验证据。
由于我国股票市场是新兴市场,很多体制还不完善,市场发展没有发达国家的股票市场成熟,在股权分置改革之前很多的股票并不能反映我国股票市场实际水平,由此得出的结论可能有失偏颇。
基于深证成指的中国股市节日效应的实证分析作者:王新悦来源:《全国流通经济》2020年第24期摘要:本文选取深证成指的收益率数据作为样本,用 GARCH(1,1)-M模型,选择元旦、春节、劳动节和国庆节四大法定节日前后一天收益率数据对我国股票市场是否存在节日效应及收益与风险的关系进行实证分析,发现:总体节日检验中,深市有显著的基于收益和波动的节前和节后效应,高收益率对应着高风险;分节日检验来看,不同的节日,节日效应有很大的差异,同一节日节前节后收益率和波动率也存在差异。
根据实证结论得出有关建议。
关键词:深证成指;GARCH(1,1)-M模型;节日效应中图分类号:F832文献识别码:A文章编号:2096-3157(2020)24-0144-03一、引言弱式效率市场假说认为,在完全的股票市场,全部有用的信息已经反映在当前的股价中,除非有市场操纵,否则投资者不可能通过技术分析获得高于市场平均水平的超额利润。
①然而,大量事实说明,全球股市大多都存在例如周末效应、日历效应、小公司效应等现象,即投资者有可能利用股票市场的相关信息,如基本面分析、政府政策、“内幕信息”等,来获得高于市场平均收益的超额收益。
这些市场异象的存在,可能意味着市场是非有效的。
节日效应是市场异象的一种。
各个节日对股市的收益和风险具有何种影响?影响的程度如何?超额收益与波动率之间存在怎样的联系?对于这些问题的研究具有十分重大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基于此,笔者通过建立 GARCH-M模型研究深市是否存在节日效应(即是否存在超额回报和异常风险)、收益与风险之间的关系如何等问题,试图为投资者提供一些恰当的投资和理财建议,帮助其规避风险并实现收益最大化的目标。
二、文献综述1.国外学者研究梳理国内外学者对于全球股市的节日效应做了大量相关研究,发现了“节前效应”“小公司效应”等现象。
西方国家对股市节日效应的探索最先开始,研究大多关于股票市场中节日效应的存在性及成因,如Dumitriu等(2016)考察了假日效应对罗马尼亚股市的影响,发现各指标均存在节后效应,部分指标仅存在节前效应。
深圳股票市场日历效应分析选取2007年4月16日-2009年5月6日的深圳成份指数作为样本数据,通过计算各个交易日的收益率进行比较发现周一收益率显著较低,说明存在着周末效应。
周二和周四收益率高于所有交易日的平均收益率,全时间序列收益率又服从随机游走说明中国深圳股票市场不通过以往交易日的价格信息获得超额利润,周二和周四超额利润的获得只能是通过公开市场信息和内幕信息渠道,由此判断中国深圳股票市场达到了弱势有效阶段。
对计量结果进行了分析,说明了深圳股票市场存在周末效应的原因,并且根据中国深圳市场的实际情况提出了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作用,培育优质上市公司,加强信息披露等积极意义。
创新之处在于采取了最新的数据并对周末效应的政策意义进行了论述。
标签:股票收益率;日历效应;周末效应;弱势有效1 问题提出一直以来,主流金融学者基于投资者是理性人的假设,认为人可以利用所获得的信息做出最佳投资策略,由此任何可以用于预测股票表现的信息已经反映在股票价格中,这就是有效市场假说(EMH)。
有效的股票市场意味着股票的现实价格充分地表现了对股票的预期收益,也反映了影响股价的基本因素和风险因素。
然而,随着金融市场的发展,越来越多的现象已无法在这一理论框架下得到合理的解释。
日历效应是指证券市场出现的在某一特定时间进行交易可以获得超额收益率的现象,它的表现形式主要有周末效应和假日效应等。
所谓股票报酬的周末效应是指股票平均报酬率周一为负,且比一周其他交易日的股票报酬都低。
在EMH下是不会存在日历效应的,各个交易日的股票收益率不应该有悬殊的差距,这种差距更不会长期存在下去。
按照有效市场假说的论点既使投资者是不完全理性的,市场也仍然是有效的,因为市场中的非理性投资者之间互不相关,他们的交易彼此抵消,理性投资者也可以通过套利使各个交易日之间收益率的差距消失,最终价格仍将趋近于基本价值,体现股票市场的效率。
日历效应的存在并且反复出现说明套利是不完美的,是很有限的。
摘 要周末效应也称星期效应,指证券市场中一周内各交易日收益率存在差异,且差异在统计上具有显著性。
最早的研究对象是美国股票市场,发现周一的平均收益率显著低于其他时间,而周五的平均收益率显著高于其他时间。
大量的实证研究表明周末效应是绝大多数发达国家股票市场和某些新兴国家股票市场普遍存在的一种经济异象,我国也不例外。
本文利用幂率的方法对我国上证综指和深证成指的周末效应动态变化进行研究,发现沪深两市周末效应都有下降的趋势,甚至到21世纪初周末效应发生反转,即周末效应由负周二、正周五效应变为正周二、负周五效应。
本文还对中美股市周末效应的差异及原因进行了探讨。
最后,针对股市上的一些政策措施可以改进的地方提了一些自己的意见,着重强调政策的影响作用应该通过改变投资者的思维和行为方式来实现的, 否则难以出现长期的影响。
关键词:周末效应,经济异象,反转AbstractWeekend effect, also known as day-of-the-week effect, means that market returns associate with the specific transaction date in stock markets, that is, the yield rate on one day is significant higher or lower than the rest other days during a week, besides the effect i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The American stock market was the first market that was examined, and found that the yield on Monday was significant lower than other four days, while the yield on Friday was higher than the rest. A lot of literature has showed that weekend effect exists in most of the developed markets and the emerging markets, including our market.A power ratio method is used to measure consistently the relative contribution of Friday and Monday returns to the return of the week in each individual year. The reexamination of the weekend effect in the major Chinese stock markets uncovers a declining trend, even an apparent reversal of the anomaly at the turn of the century in the Shanghai and Shenzhen stock markets.The differences and reasons between weekend effect in U.S. stock markets and weekend effect in Chinese stock markets are discussed, and reveal that there are some problems in information management and behavior of participants in Chinese stock market, so some advice on the governmental regulations is given to improve the efficiency of Chinese stock market.Key words: Weekend effect, Anomaly, Reverse学位论文原创性声明本人郑重声明:所呈交的学位论文,是本人在导师的指导下,独立进行研究工作所取得的成果。
关于日历效应实证研究的文献综述【摘要】日历效应是证券市场中的异象之一,其存在是对有效市场假说和资本资产定价模型的挑战,对其的研究具有重大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将对国内现有的关于日历效应实证研究的文献进行综述,以期对今后的进一步研究提供帮助。
【关键词】星期效应;月份效应;综述一、引言大量实证研究表明,证券市场中存在着有悖于有效市场假说和资本资产定价模型的异象,日历效应就是其中之一。
日历效应是指证券市场出现的在某一特定时间进行交易可以获得超额收益率的现象,它的表现形式主要有星期效应和月份效应。
为了便于今后的进一步研究,本文拟对国内现有的关于日历效应实证研究的文献进行综述。
二、星期效应研究综述已有文献广泛研究了股票市场的周日历效应。
Cross、French和Ke im 等研究了美国股市的周日历效应; Ja ffe 等证实周日历效应存在于加拿大、澳大利亚、日本和英国市场; Aggrarw a l等进一步将研究领域扩展至台湾、新加坡、香港和南韩的市场;W ong、Chang 和Choudhry 等的研究提供了亚洲新兴证券市场存在周日历效应的证据; Alexak is 等则研究了希腊股票市场; Wang 和Bha ttacharya 等的研究再度证实股市收益在周内各交易日具有时变特征; 然而,当Dubo is等使用参数检验和非参数检验探讨9 个国际市场的周日历效应时却没有得到明确的结论。
大量研究表明,我国股票市场存在星期效应。
俞乔(1994)应用随机项序列相关检验、游程检验、非参量检验等方法对沪深股市1990 年12 月29 日到1994 年4 月28 日间的综合指数进行了实证检验,发现上海和深圳两市存在周末效应。
赵骏(1994)以1993 年7 月1 日至1994 年5 月1 日间上海证券市场上的12 种股票和上证综合指数为研究对象,发现周一收益率最低且均值为负,周四收益率最高且均值为正。
戴国强和陆蓉(1999)运用ARCH 模型对沪市和深市1993 年到1998 年的股价指数进行研究,发现深圳股市周一的报酬率显著为负,周五报酬率最高,存在周末效应,上海股市则没有显著的周末效应。
精品文档供您编辑修改使用专业品质权威编制人: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________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团队精心编制而成,希望大家下载或复制使用后,能够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全文可编辑,以便您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同时,本团队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资料,如办公资料、职场资料、生活资料、学习资料、课堂资料、阅读资料、知识资料、党建资料、教育资料、其他资料等等,想学习、参考、使用不同格式和写法的资料,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And, this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materials for everyone, such as office materials, workplace materials, lifestylematerials, learning materials, classroom materials, reading materials, knowledge materials, party building materials, educational materials, other materials, etc.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一种新的“日历效应”——中国股票市场中的市场异象引言:在金融市场中,人们屡屡会遇到一些奇特的现象,其中之一就是被称为“日历效应”的现象。
从管理科学的角度看中国股票市场周效应及变化作者:杨媚来源:《现代经济信息》2015年第11期摘要:本文从管理科学的角度出发,选取上证综合和上证A股从2001年1月1日到2010年12月31日的股票指数对中国股票市场进行分析,得出中国股票市场存在周三的正效应,较之前学者们的研究结果(存在正的周五效应)发生了变化,并根据情况简要分析了存在差异的原因。
关键词:中国股票市场;周效应;收益率中图分类号:F830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5)011-000-02一、引言近年来,研究股票市场收益的异常现象已成为实证金融领域里活跃的一部分。
从科学期刊到金融出版物,这一问题一直都具有较高的提及率。
大量的实证研究证实,国内外股票市场的证券收益率存在着非预期的或异常的周期性规律。
这一研究成果,将有利于交易策略的发展。
投资者可以在低收益率时买进股票,在高收益率是卖出股票,从而获取正收益。
二、研究回顾最早发现股票市场收益率波动在周内存在异常现象的是Fred.C.Kelly (1930),但他的发现并没有引起人们的重视。
1973年,Cross对1953—1970年期间标准普尔500指数进行研究,发现周效应现象。
French(1980)等对美国证券进行了研究,发现周效应,这一结论也被后来的研究所验证。
此后,类似的研究层出不穷,Dubios and Louvet(1996)调查了很多国家的股票市场都存在着周三的正效应。
Gardeazabal and Regulez(2002)通过对西班牙股市的研究发现居然不存在周效应。
国内对沪深股票市场周效应的研究相对较少。
但研究也证实了我国股票市场存在周内效应。
大部分证实认为具有负的周一效应和正的周五效应。
根据市场的有效性,证券市场中每个交易日都是等同的,应具有相同的平均收益。
但周效应的存在违背了市场有效性的假设以及金融市场中不存在套利机会的假设。
那么我们不得不问:是什么原因导致这种效应产生?学者们提出了众多的假设,主要有:(1)结算过程假设;(2)度量误差假设;(3)信息披露制度和投资者预期。
深圳股票市场日历效应分析作者:赵鹏来源:《现代商贸工业》2011年第09期摘要:选取2007年4月16日-2009年5月6日的深圳成份指数作为样本数据,通过计算各个交易日的收益率进行比较发现周一收益率显著较低,说明存在着周末效应。
周二和周四收益率高于所有交易日的平均收益率,全时间序列收益率又服从随机游走说明中国深圳股票市场不通过以往交易日的价格信息获得超额利润,周二和周四超额利润的获得只能是通过公开市场信息和内幕信息渠道,由此判断中国深圳股票市场达到了弱势有效阶段。
对计量结果进行了分析,说明了深圳股票市场存在周末效应的原因,并且根据中国深圳市场的实际情况提出了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作用,培育优质上市公司,加强信息披露等积极意义。
创新之处在于采取了最新的数据并对周末效应的政策意义进行了论述。
关键词:股票收益率;日历效应;周末效应;弱势有效中图分类号:F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198(2011)09-0148-021 问题提出一直以来,主流金融学者基于投资者是理性人的假设,认为人可以利用所获得的信息做出最佳投资策略,由此任何可以用于预测股票表现的信息已经反映在股票价格中,这就是有效市场假说(EMH)。
有效的股票市场意味着股票的现实价格充分地表现了对股票的预期收益,也反映了影响股价的基本因素和风险因素。
然而,随着金融市场的发展,越来越多的现象已无法在这一理论框架下得到合理的解释。
日历效应是指证券市场出现的在某一特定时间进行交易可以获得超额收益率的现象,它的表现形式主要有周末效应和假日效应等。
所谓股票报酬的周末效应是指股票平均报酬率周一为负,且比一周其他交易日的股票报酬都低。
在EMH下是不会存在日历效应的,各个交易日的股票收益率不应该有悬殊的差距,这种差距更不会长期存在下去。
按照有效市场假说的论点既使投资者是不完全理性的,市场也仍然是有效的,因为市场中的非理性投资者之间互不相关,他们的交易彼此抵消,理性投资者也可以通过套利使各个交易日之间收益率的差距消失,最终价格仍将趋近于基本价值,体现股票市场的效率。
我国股票市场周末效应实证研究内容摘要:国内不少学者实证研究认为,我国证券市场存在显著负的“周二效应”和正的“周五效应”。
本文以《证券法》出台后的中国股票市场为研究对象,结果发现沪深两市都不存在收益率的周二效应和周五效应,但却表现出“周末波动性效应”,即周一的波动性大,周五的波动性小。
关键词:有效市场假说周末效应收益率波动性周末效应,又周日效应,顾名思义,就是指股票的收益与风险在周内各交易日表现出不同的特征。
国外的研究比较早,Cross(1973年)、French(1980年)、Gibbons和Hess(1981年)对美国纽约股票市场研究发现,周一股票的平均收益率显著为负值,且比同周内其他交易日都低;周五的收益率比其他交易日都高,且风险相对较小,即存在周末效应。
随后Jaffe和Westerfield等又对欧洲和亚洲新兴的股票市场进行研究分析,同样发现澳大利亚、瑞士、中国香港、中国台湾、韩国、菲律宾、新加坡、马来西亚的股票市场显著表现出周末效应,只是最低的平均收益率不是发生在周一而是周二。
关于我国上海和深圳股市是否存在周末效应,国内不少学者也进行了研究,认为我国沪深两市和其他新兴市场一样,存在显著的周末效应:周五的平均收益率大于周内其他交易日,而风险最小;周二的平均收益率小于周内其他交易日,风险却是最大。
但是,1998年12月29日《证券法》正式颁布,标志着中国股票市场结束试点,正式进入规范发展的新阶段,对规范上市公司行为、保护投资者利益、规范证券市场制度有极为深远的影响,是一个长期性的信息。
《证券法》的颁布是我国证券发展史上的一个里程碑,其出台的前后市场特征是明显有差别的,因此本文着重研究《证券法》出台后我国股市的周末效应现象,主要考虑两个方面的问题,即是否还存在周末效应?如果存在的话,是否仍表现为显著为负的“周二效应”和显著为正的“周五效应”?周末效应的描述性统计分析考虑到《证券法》的颁布时间,本文所选取的数据是1999年1月4日——2004年8月27日的每日收盘价,上海股市以上证A股指数(股票代码000002)为考察对象,深圳股市以成份A股指数(股票代码399002)为考察对象,所有的历史数据都来源于“证券之星”网站()的历史数据库。
经济研究导刊ECONOMIC RESEARCH GUIDE总第139期2011年第29期Serial No .139No .29,20112005年,中证公司就正式发布了沪深300指数。
随后,中国金融期货交易所推出了以沪深300指数为标的物的股指期货仿真交易。
2010年1月8日,我国股指期货和融资融券业务获国务院批准。
2010年4月沪深300股指期货的推出,改变了我国证券市场的单边交易模式。
这是我国证券市场交易机制的重大变革,对证券市场产生了重大影响。
证券市场“日历效应”的研究,可以追溯到1931年Fields 发表的一篇名为“Stock Price :A Problem in Verification ”的文章。
Cross 和Frank(1973)对1953—1970年期间的标准普尔500指数的日收益率进行了研究。
研究结果显示:研究期间的标准普尔500指数收益率周五上涨的概率远大于周一上涨的概率,且周五平均股票报酬为正,周一为负,即美国股票市场存在明显的“周末效应”。
Gibbons 和Hess (1981)对1962—1978年的标准普尔500指数的收益率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显示:周一的收益率为负,周二至周五的收益率都为正。
此外,作者还提出了解释“周一效应”的“结算周期”假设。
Donald 和Keim (1987)研究了美国股票市场1928—1982年的数据,发现存在“周一效应”,即周一的收益在一周中是最低的。
Kamara (1997)研究了1962—1993年共31年的标准普尔500指数的日收益率,发现标准普尔500指数收益率存在“周一效应”。
国内关于日历效应的研究主要还是集中在沪深两个股票市场。
徐剑刚(1995)利用广义条件异方差(GARCH )模型对沪深股市平均股票收益率进行研究。
研究结果表明:沪深股市平均股票收益率在一周中各交易日的表现各不相同,存在显著的周末效应,即周一的平均收益率显著为负而且是最低的,周四、周五平均收益率最高,但是不显著。
股票市场日历效应的实证研究股票市场是经济活动中最活跃和最受关注的领域之一,各种市场参与者在股票市场上竞争,导致股票市场的波动性较大。
由于许多因素的影响,股票市场产生了许多特定的日历效应。
这些日历效应被广泛研究,并被用于股票市场的预测和投资策略。
一、股票市场节假日效应这是一种普遍的日历效应,它指的是在重要的节假日前后,股票市场通常会表现出不同寻常的行为。
例如,在美国,每年圣诞节前后的市场表现往往非常好,这被称为“圣诞节效应”。
研究表明,这种节假日效应可能是由于投资者的情绪和心理因素引起的。
因为在节假日前,投资者往往更倾向于购买股票,而在节假日后则可能会选择卖出股票。
这种投资者行为的变化导致了股票市场的价格波动。
二、星期效应股票市场的星期效应是指股票的表现会随着星期而有所变化。
例如,在美国,周五通常是股票市场表现最好的一天,而周一则是表现最差的一天。
这种效应可能是由于投资者对未来市场表现的预期和对周末时间的期待。
例如,许多投资者可能会在周五购买股票,以期待周末市场呈现良好的表现,从而获得更高的回报。
三、月份效应月份效应是指股票市场的表现随着不同的月份而有所变化。
例如,在美国,1月份通常是股票市场最糟糕的月份之一,而11月和12月则是股票市场表现最好的月份之一。
这种效应也被称为“1月效应”。
月份效应可能是由于一些定期发生的事件所引起的。
例如,许多公司在年底前会发布良好的业绩报告,从而提高了市场的信心和投资者的投资热情。
四、季节效应季节效应是指股票市场表现随着季节而发生变化。
例如,在美国,夏季通常是股票市场表现最差的季节。
这被称为“夏季效应”。
季节效应可能是由于季节性行业盈利的季节性变化所引起的。
例如,许多游乐园和旅游公司的盈利季节在夏季,而冬季则是零售和制造业的盈利季节。
总之,股票市场的日历效应是由于市场参与者的行为和心理因素引起的。
尽管这些效应不能预测股票市场的表现,但它们可为投资者提供重要的投资信息和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