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宝石矿物图片
- 格式:doc
- 大小:970.00 KB
- 文档页数:13
7.5 碧玺(电气石)一、基本特征1、化学成分:成分复杂,为一种含B的硅酸盐2、硬度:7.53、密度:3.01-3.114、折射率:1.62~1.65 双折射率:0.0185、颜色: 红、蓝、绿、黄、褐、黑等各种颜色。
6、多色性:明显7、产地:巴西、新疆二、评价与鉴别1、品种与评价:红色:最为珍贵的品种蓝色:少见,较为珍贵,人称“巴西蓝宝石”绿色:最为常见,可替代祖母绿黄-黄褐:质量不好多色碧玺::十分珍贵2、鉴别•多样的颜色。
一方面表现在有各种不同颜色的碧玺,另一方面表现在同一宝石上可出现不同颜色。
•明显的多色性。
•中等的折射率与较大的双折射率。
7.6 黄玉(托帕石,Topoz)一、基本特征1、化学成分: Al2SiO4(F,OH)22、硬度:83、密度:3.5-3.64、解理:完全5、折射率:1.61~1.62 双折射率:0.0106、颜色: 无色、浅蓝色、橙黄色7、产地:巴西、斯里兰卡、美国、中国广东等1、品种与评价:橙黄色者最为珍贵,其中“威士忌酒色”最佳,浅蓝色次之,无色最差,一般需经改色处理。
2、鉴别无色者与水晶;蓝色者与海蓝宝石鉴别:光泽、解理、折射率、7.7 尖晶石一、基本特征1、化学成分: MgAl2O42、形态:八面体3、硬度:84、密度:3.585、折射率:1.746、颜色: 无色、红色、蓝色、粉红色、绿色等7、产地:缅甸等,经常与红宝石共同产出。
二、评价与鉴别1、品种与评价:红色者最为珍贵,浅蓝色次之,无色最差。
2、鉴别尖晶石与红蓝宝石最为相似,尤其是红宝石。
鉴别:形态、多色性、折射率7.8 石榴石一、基本特征1、化学成分:含Mg、Fe等元素的硅酸盐2、硬度:7.25-7.53、密度:3.7-4.24、折射率:1.74-1.815、颜色: 红色、绿色等6、产地:产地较多,如福建明溪等。
1、品种与评价:根据成分的不同有许多品种。
如:镁铝榴石、铁铝榴石、钙铝榴石等红色的镁铝榴石、铁铝榴石为多绿色者多用于仿翡翠,称“不倒翁”2、鉴别红色者与红色尖晶石和红宝石相似。
1.三斜晶系三斜晶系的“三斜”,指的是三根晶轴的交角都不是九十度直角,它们所指向的三对晶面全是钝角和锐角角构成的平行四边形(菱形),相互间没有垂直交角。
作个形象比喻:把一个砖头形的长方块朝着一个角的方向斜推压,形成一个全是菱形面的立方体,这就是三斜晶系的模型。
三斜晶系的晶轴长短不一,斜角相交,没有晶轴能作重合对称的旋转,前后、左右、上下的三组晶面只能顺晶轴作平移重合(平面对称),在七大晶系中,三斜晶系的对称性最低。
看图:三斜晶系的晶体给人的感觉多是“拧、扁、歪、斜”的,有些板状晶体被喻为“刀片状”。
常见矿物有蔷薇辉石、微斜长石、钠长石、胆矾、斧石等。
请观看实际晶体:斧石晶体,典型的菱形立方体结构斧石的菱面体使它的晶型象斧头,故名蔷薇辉石晶体微斜长石晶体,注意看所有的晶面交角没有相互垂直的,全是菱形面,这就是三斜晶系晶体的特征微斜长石与烟晶,阿根廷产钠长石晶簇胆矾晶体蓝晶石晶簇2.单斜晶系单斜晶系晶体的的三个晶轴长短皆不一样,z轴和y轴相互垂直90度,x轴与y轴垂直,但与z轴不垂直(x轴与z轴的夹角是β,β>90度)。
作一个形象的比喻:把斜方晶系模型顺着z轴方向推压一下,使前后的晶面上、下错位,这就是单斜晶系的模型。
如果围绕z轴旋转180度,可以使y轴指向的晶面对称;而围绕x轴旋转。
则不能产生任何晶面的重合对称(除非旋转一周,但无意义)。
通俗地说:斜方晶系晶体(模型)的两个晶面可以通过y轴旋转180度达到重合,而左右晶面和前后晶面却不能通过旋转达到重合,它们只能顺y轴和x轴平移才能达到重合。
所谓“单斜”,可以联想为:晶体有一个轴所顶的面是斜的。
单斜晶系只有一个对称轴和对称面,和斜方晶系相比,它的对称程度又低了一级。
请看模型图:单斜晶系的晶体横截面与斜方晶系相似常见的单斜晶系矿物有石膏、蓝铜矿、雄黄雌黄、黑钨矿、锂辉石、正长石等。
请观赏真实晶体:石膏晶体。
注意看三轴坐标:z轴指向的晶面(也就是与x轴平行的顶端、底部的晶面)是斜的,这个斜的晶面是单斜晶系最大特点石膏晶体石膏晶体柱状绿帘石晶体雄黄晶体。
黄铁矿黄铁矿因其浅黄铜的颜色和明亮的金属光泽,常被误认为是黄金,故又称为“愚人金”。
黄铁矿化学成分是FeS2,晶体属等轴晶系的硫化物矿物。
成分中通常含钴、镍和硒,具有NaCl型晶体结构。
常有完好的晶形,呈立方体、八面体、五角十二面体及其聚形。
立方体晶面上有与晶棱平行的条纹,各晶面上的条纹相互垂直。
集合体呈致密块状、粒状或结核状。
浅黄(铜黄)色,条痕绿黑色,强金属光泽,不透明,无解理,参差状断口。
摩氏硬度较大,达6-6.5,小刀刻不动。
比重4.9―5.2。
在地表条件下易风化为褐铁矿。
如何识别“愚人金”和真正的黄金呢?只要拿它在不带釉的白瓷板上一划,一看划出的条痕(即留在白瓷板上的粉末),就会真假分明了。
金矿的条痕是金黄色的,黄铁矿的条痕是绿黑色的。
另外,用手掂一下,手感特别重的是黄金,因为自然金的比重是15.6―18.3,而黄铁矿只有4.9―5.2。
黄铁矿是分布最广泛的硫化物矿物,在各类岩石中都可出现。
黄铁矿是提取硫和制造硫酸的主要原料,它还是一种非常廉价的古宝石。
在英国维多利亚女王时代(公元1837—1901年),人们都喜欢饰用这种具有特殊形态和观赏价值的宝石。
它除了用于磨制宝石外,还可以做珠宝玉器和其它工艺品的底座。
世界著名产地有西班牙里奥廷托、捷克、斯洛伐克和美国。
中国黄铁矿的储量居世界前列,著名产地有广东英德和云浮、安徽马鞍山、甘肃白银厂等。
[晶体化学] 理论组成(wB%):Fe 46.55,S 53.45。
常有Co、Ni类质同像代替Fe,形成FeS2—CoS2和FeS2—NiS2系列。
随Co、Ni代替Fe的含量增加,晶胞增大,硬度降低,颜色变浅。
As、Se、Te可代替S。
常含Sb、Cu、Au、Ag等的细分散混入物。
亦可有微量Ge、In等元素。
Au常以显微金、超显微金赋存于黄铁矿的解理面或晶格中。
[结构与形态] 等轴晶系,a0=0.5417nm;Z=4。
黄铁矿型结构。
Fe原子占据立方体晶胞的角顶和面心;S 原子组成哑铃状的对硫[S2]2-,其中心位于晶胞棱的中心和体心,[S2]2-的轴向与相当晶胞1/8的小立方体的对角线方向相同,但彼此并不相交。
大自然的瑰宝----矿物晶体(矿物晶体图片集)地球造就了万物,在丰富多彩、形态各异的自然界中,矿物晶体是一枝独秀的奇葩,它们色彩斑斓、婀娜多姿,像自然界中冰雪世界的陡峰峭壁,浸透着比冰雪更剔透的晶莹;像奇花斗艳的百花之园,闪烁着花枝俏艳的娇娆和丰满;它们有的来自地壳的深处,经历了岩浆热液的考验,它们是地火之花,汲取的是岩石中的精华。
矿物的形成过程复杂而漫长,经历了地球沧海桑田变化中漫长的百万年、亿万年。
走进这多彩的矿物世界,您会感觉仿佛臵身于虚幻仙境的水晶宫中,被这些精美的矿物晶体吸引的痴迷忘返,会为大自然的鬼斧神工而赞叹不已。
在人类历史的长河中,将美丽的矿物晶体作为宝石来开采利用已有几千年的历史;而那些色彩奇丽,结晶完好,形态优美的天然矿物晶体,特别是贵重、稀罕的矿物晶体标本,从来都受到人们的钟爱。
矿物晶体,只生长於岩石或矿脉膨大部位的晶洞及裂缝中,形成条件极其苛刻,是地球演变的奇异宠儿。
它既铭刻着地壳生成及变化的各种物理、化学特征,为我们研究大自然提供了直接的证据,同时,其美丽的晶体,奇异的造型,又给人予无限的遐想及美感,具极高的科学价值、观赏价值及收藏价值,是大自然造化的宝贵财富!华夏大地,奇石遍布。
其中有一种石头来自于地球内部,常年不受外力作用却天赋神韵,出落得棱角分明,姿态万千,这就是矿物晶体。
早在宋代,我国一部分文人就开始收藏水晶类矿物晶体,时至今日,在约700万人的奇石爱好者之中,收藏矿物晶体的人却屈指可数,这与欧美国家如火如荼地收藏矿物晶体的现状形成了鲜明对比。
中国是矿物晶体资源的王国,然而在国内,懂得矿物晶体的价值和真正收藏它们的人少之又少。
目前,每年产出的大量矿物晶体标本绝大部分流失海外,而矿物晶体资源属于不可再生资源。
自然界中已探明的矿物种类(包括亚种)已超过5000种,随着人类对矿产的开采和研究的深入,还会继续增加。
以往人们所能直接观察到的矿物都产自地球的岩石圈,近年来,已由地壳扩大到地幔,推测将来还会有更多的地幔矿物被发现。
各种矿石(矿物晶)图片赏析鱼眼石(Apophyllite)是一种含结晶水的钾钙硅酸盐矿物,四方晶系。
因其解理面上散射出的光线呈珍珠光泽,酷似鱼眼的反射色,故称“鱼眼石”。
晶体呈柱状、双锥状、等轴状或板状,晶簇、板状、粒状、叶片状集合体,无色、白色,含杂质的呈玫瑰红、浅绿、蓝、黄等色。
玻璃光泽至珍珠光泽,透明半透明,硬度4.5~5,比重2.3~2.4,多与沸石、方解石、水晶、直闪石、黄铁矿等共生。
板状结晶或柱状结晶、有着漂亮颜色和一定厚度的魚眼石,被人称为宝石,是制作各种首饰的珍贵原料。
鱼眼石是一种不太常见的矿物,鱼眼石因其美丽的外表,艳丽的颜色,以及产量和产地的稀少,是矿物收藏的一个重要品种。
鱼眼石从其含氟和羟基的多少可以分为氟鱼眼石和羟鱼眼石两个亚种。
一般多为氟鱼眼石,像印度出产的就是其中最著名的。
印度鱼眼石以其颜色艳丽,品质优良著称,被世界藏家所喜好,据报道印度所出产的鱼眼石晶体最大的有20cm的单晶。
其他出产地点还有巴西、美国、日本、冰岛、瑞典、挪威、丹麦、意大利、德国等,鱼眼石我国也有出产,产地有青海、江苏、辽宁和湖北。
橄榄石因其颜色多为橄榄绿色而得名,大约3500年以前已经在古埃及发现。
橄榄石是一种岛状结构硅酸盐矿物,化学分子式为(Mg,Fe)2[SiO4],属斜方晶系;晶体形态常呈短柱状,集合体多为不规则粒状;颜色多为橄榄绿、黄绿、金黄绿或祖母绿色;玻璃光泽,透明;硬度6.5-7.0,密度3.27-3.48克/立方厘米;具脆性,韧性较差,易出现裂纹。
透明而色泽鲜艳、无瑕疵的橄榄石晶体可作为宝石。
优质橄榄石呈透明的橄榄绿色或黄绿色,清澈秀丽的色泽十分赏心悦目,象征着和平、幸福、吉祥等美好意愿。
古代的一些部族之间发生战争时常以互赠橄榄石表示和平,在耶路撒冷的一些神庙里至今还有几千年前镶嵌的橄榄石。
优质橄榄石的世界著名产地有埃及圣约翰岛,意大利的维苏威火山,挪威的斯纳鲁姆,德国的艾费尔地区,美国的亚利桑那州和新墨西哥州等。
第3章绿柱石类宝石3.1 概述绿柱石类宝石是指以矿物绿柱石为原料的一类宝石的总称,由于绿柱石的形成条件不同,致使其中所含的致色离子不同而呈现不同的颜色,因而形成不同的宝石种。
常见有以下几个亚类:(1)绿柱石含致色离子Cr者,其颜色呈翠绿色,称祖母绿(Emerald);(2)绿柱石含致色离子Fe者,其颜色呈天蓝色或海蓝色,称海蓝宝石(Aquamarine);(3)绿柱石含致色离子Cs、Li和Mn者,其颜色呈玫瑰红色,称铯绿柱石(Morganite),其英文名称来源于美国宝石爱好者(J.P.Morgan)的名字;(4)绿柱石含Fe并呈金黄色、淡柠檬黄色者,称金色绿柱石(Heliiedor),其英文名称来源于希腊语的“太阳”。
(5)绿柱石含Ti和Fe者,呈暗褐色,称暗褐色绿柱石(Dark Brown Beryl)。
3.2 基本性质3.2.1 结晶学性质(1)晶系:六方晶系;(2)结晶习性:晶体呈六方柱状(图2-3-1),主要由六方柱、六方双锥和平行双面等单形组成。
图2-3-1 绿柱石的晶体(3)表面特征:表面常见横纹,轴面上可见六方形蚀痕,柱面上可见长方形蚀痕。
3.2.2 化学成分绿柱石为铍铝硅酸盐,化学分子式为Be3Al2(Si3)6。
不同种类宝石可含有铬、铁、锂、锰、•钒、铁等微量元素,并因此形成不同的宝石种。
3.2.3 物理性质1、光学特征(1)颜色:颜色变化大,常为绿色、蓝色、黄色、黑色、红色和无色等。
并由此决定品种;(2)光泽:一般为玻璃光泽;(3)透明度:透度-不透明。
(4)折射率:1.56-1.59,取决于品种。
(5)双折射率:0.004-0.009,取决于宝石种。
(6)光性:一轴晶,负光性。
(7)色散:色散低(0.014)。
(8)多色性:明显,取决于品种,见下表(表1-3-1)。
表1-3-1 绿柱色类宝石的颜色及多色性特征表(9)吸收光谱:祖母绿具有典型的吸收光谱,在红区683nm、680nm和637nm处显清晰的谱线,从630nm-680nm有一微弱的普遍吸收,在蓝区477nm处有一弱线。
大自然的瑰宝----矿物晶体(矿物晶体图片集)地球造就了万物,在丰富多彩、形态各异的自然界中,矿物晶体是一枝独秀的奇葩,它们色彩斑斓、婀娜多姿,像自然界中冰雪世界的陡峰峭壁,浸透着比冰雪更剔透的晶莹;像奇花斗艳的百花之园,闪烁着花枝俏艳的娇娆和丰满;它们有的来自地壳的深处,经历了岩浆热液的考验,它们是地火之花,汲取的是岩石中的精华。
矿物的形成过程复杂而漫长,经历了地球沧海桑田变化中漫长的百万年、亿万年。
走进这多彩的矿物世界,您会感觉仿佛臵身于虚幻仙境的水晶宫中,被这些精美的矿物晶体吸引的痴迷忘返,会为大自然的鬼斧神工而赞叹不已。
在人类历史的长河中,将美丽的矿物晶体作为宝石来开采利用已有几千年的历史;而那些色彩奇丽,结晶完好,形态优美的天然矿物晶体,特别是贵重、稀罕的矿物晶体标本,从来都受到人们的钟爱。
矿物晶体,只生长於岩石或矿脉膨大部位的晶洞及裂缝中,形成条件极其苛刻,是地球演变的奇异宠儿。
它既铭刻着地壳生成及变化的各种物理、化学特征,为我们研究大自然提供了直接的证据,同时,其美丽的晶体,奇异的造型,又给人予无限的遐想及美感,具极高的科学价值、观赏价值及收藏价值,是大自然造化的宝贵财富!华夏大地,奇石遍布。
其中有一种石头来自于地球内部,常年不受外力作用却天赋神韵,出落得棱角分明,姿态万千,这就是矿物晶体。
早在宋代,我国一部分文人就开始收藏水晶类矿物晶体,时至今日,在约700万人的奇石爱好者之中,收藏矿物晶体的人却屈指可数,这与欧美国家如火如荼地收藏矿物晶体的现状形成了鲜明对比。
中国是矿物晶体资源的王国,然而在国内,懂得矿物晶体的价值和真正收藏它们的人少之又少。
目前,每年产出的大量矿物晶体标本绝大部分流失海外,而矿物晶体资源属于不可再生资源。
自然界中已探明的矿物种类(包括亚种)已超过5000种,随着人类对矿产的开采和研究的深入,还会继续增加。
以往人们所能直接观察到的矿物都产自地球的岩石圈,近年来,已由地壳扩大到地幔,推测将来还会有更多的地幔矿物被发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