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脂类代谢
- 格式:doc
- 大小:15.00 KB
- 文档页数:2
第七章脂类代谢一、内容提要脂类包括脂肪和类脂。
脂肪又称甘油三酯,类脂包括胆固醇及其酯、磷脂、糖脂等。
脂肪是体内重要的储能和供能物质,而类脂除构成生物膜的重要成份外,还可转化为体内某些生物活性物质、参与细胞识别及信息传递等。
储存在脂肪组织中的甘油三酯在脂肪酶的催化下逐步水解为游离脂肪酸和甘油并释放入血,以供其它组织氧化利用的过程称为脂肪动员。
激素敏感性甘油三酯脂肪酶(HSL)为脂肪动员限速酶,其活性受多种激素的调节。
脂肪酸的氧化可分为脂肪酸的活化、脂酰CoA进入线粒体、脂肪酸的β-氧化及乙酰CoA彻底氧化四个阶段。
存在于内质网及线粒体外膜上的脂酰CoA合成酶,催化脂肪酸与HSCoA反应生成脂酰CoA,反应由ATP供能;催化脂肪酸氧化的酶存在于线粒体基质内,胞液中活化的脂酰CoA需要线粒体外膜和内膜内侧的肉碱脂酰转移酶I和肉碱脂酰转移酶Ⅱ及肉碱脂酰转位酶的作用,由肉碱携带进入线粒体,肉碱脂酰转移酶I是脂肪酸β-氧化的限速酶;脂肪酸的β-氧化是从脂酰基的β-碳原子开始,进行脱氢、加水、再脱氢、硫解四步连续的反应,将脂酰基断裂生成一分子乙酰CoA和比原来少二个碳原子的脂酰CoA的过程,脂酰基可继续进行β-氧化,最终可将脂酰基生成乙酰CoA;乙酰CoA经三羧酸循环彻底氧化,生成的FADH2和NADH+H+可经氧化磷酸化产生能量。
酮体包括乙酰乙酸、β-羟丁酸及丙酮。
肝细胞线粒体存在活性较强的合成酮体酶类,尤其是羟甲基戊二酰CoA(HMG-CoA)合酶,利用脂肪酸β-氧化生成的大量乙酰CoA 缩合为HMG-CoA,经HMG-CoA裂解后生成乙酰乙酸,乙酰乙酸还原生成β-羟丁酸或脱羧生成丙酮。
肝没有利用酮体的酶,而肝外组织具有活性很强的利用酮体的酶,如琥珀酰CoA转硫酶、乙酰乙酰硫激酶,可将酮体转化为乙酰CoA,再经三羧酸循环彻底氧化。
甘油主要在甘油激酶的催化下,生成α-磷酸甘油,参与糖代谢。
脂肪酸合成的主要原料为乙酰CoA,合成部位在胞液,肝是合成脂肪酸的主要场所。
第七章脂代谢一、名词解释80、脂肪酸答案:〔fatty acid〕自然界中绝大多数为含偶数碳原子,不分枝的饱和或不饱和的一元羧酸。
81、必需脂肪酸答案:〔essential fatty acids EFA〕人体及哺乳动物正常生长所需要,而体内又不能自身合成,只有通过食物中摄取的脂肪酸:如亚油酸,亚麻酸,花生四烯酸〔可通过亚油酸进一步合成〕。
82、β-氧化作用答案:〔beta oxidation〕是指脂肪酸在一系列酶的作用下,在α-碳原子和β-碳原子之间发生断裂,β-碳原子被氧化形成羧基,生成乙酰CoA 和较原来少2个碳原子的脂肪酸的过程。
83、α-氧化作用答案:〔alpha oxidation〕以游离脂肪酸为底物,在分子氧的参与下生成D-α-羟脂肪酸或少一个碳原子的脂肪酸。
84、ω-氧化作用答案:〔omega oxidation〕指远离脂肪酸羧基的末端碳原子〔ω-碳原子〕被氧化成羟基,再进一步氧化成羧基,生成α,ω --二羧酸的过程。
85、乙醛酸循环答案:〔glyoxylate cycle 〕是植物体内一条由脂肪酸转化为碳水化合物途径,发生在乙醛酸循环体中,可看作三羧酸循环支路,它绕过两个脱羧反响,将两分子乙酰CoA转变成一分子琥珀酸的过程。
二、填空题102、大部分饱和脂肪酸的生物合成在中进展。
答案:胞液103、自然界中绝大多数脂肪酸含数碳原子。
答案:偶104、参加饱和脂肪酸从头合成途径的两个酶系统是和。
答案:乙酰辅酶A羧化酶;脂肪酸合成酶复合体105、脂肪酸生物合成的原料是,其二碳供体的活化形式是。
答案:乙酰CoA;丙二酸单酰CoA106、生成二酸单酰辅酶A需要催化,它包含有三种成分、和。
答案:乙酰辅酶A羧化酶系;生物素羧化酶〔BC〕;生物素羧基载体蛋白〔BCCP〕;转羧基酶〔CT〕107、大肠杆菌脂肪酸合成酶复合体至少由六种酶组成、、、、、和一个对热稳定的低分子量蛋白质。
答案:酰基转移酶、丙二酸单酰转移酶、ß-酮脂酰ACP合成酶〔缩合酶〕、ß-酮脂酰ACP 复原酶、ß -羟脂酰ACP脱水酶、烯脂酰ACP复原酶;酰基载体蛋白〔ACP〕108、大肠杆菌脂肪酸合成酶复合体中承受脂酰基的两个巯基臂分别存在于和上。
第七章脂类代谢一、名词解释1.脂肪动员 2.酮体 3.必需脂肪酸 4.血脂二、填空题1.用电泳法可将血浆脂蛋白分离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四类。
用密度离心法分离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四类。
2.脂肪酸合成的主要原料是______,递氢体是______,它们都主要来源于______。
3.脂肪酰CoA的每一次β-氧化都需经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四步连续反应,产生1分子_________和1分子_______。
4.胆固醇在体内可转变为_________、________ 及多种________ 激素。
5.乙酰CoA的去路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选择题1. 血脂不包括:A. 甘油三酯B. 磷脂C. 胆固醇及其酯D. 游离脂肪酸E. 胆汁酸2. 血浆脂蛋白中蛋白质含量最多的是:A. CMB. VLDLC. VDLD. LDLE. HDL3. 血浆脂蛋白中甘油三酯含量最多的是:A. CMB. VLDLC. VDLD. LDLE.HDL4. 转运胆固醇到肝外组织的血浆脂蛋白主要是:A. CMB. VLDLC. VDLD. LDLE. HDL5. 关于血脂叙述正确的是:A. 都来自肝细胞B. 都能够与清蛋白结合C. 均不溶于水D. 主要以脂蛋白形式存在E. 都能够与载脂蛋白结合6. 脂肪动员的关键酶是:A. 脂蛋白脂肪酶B. 甘油一脂脂肪酶C. 甘油二酯脂肪酶D. 甘油三酯脂肪酶E. 胰脂酶7. 类脂的主要功用是:A. 氧化供能B. 防止体温散失C. 保护体内各种脏器D. 储存能量E. 维持正常生物膜的结构和功能8. 合成脂肪酸不需要的物质是:A. 乙酰CoAB. 丙二酸单酰CoAC.CO2D. H2OE. NADPH+H+10. 脂肪酸生物合成时所需的氢来自:A. FADH2B. NADH+H+C. NADPH+H+D. FMNH2E.以上都是11. 脂酰CoA可借助下列哪种物质通过线粒体内膜:A. 草酰乙酸B. 苹果酸C. α-磷酸甘油D. 肉碱E. 胆碱12. 在脂肪酸的β-氧化与酮体利用的过程中,下列哪种物质是共同的中间产物:A.乙酰CoAB. 甲羟戊酸C. HMGCoAD. 丙二酸单酰CoAE. 以上都是13. 1摩尔10碳脂肪酸彻底氧化成CO2和H2O,可净生成多少摩尔ATP:A. 80B. 82C. 78D. 60E. 4614. 关于脂肪酸生物合成的叙述错误的是:A. 需要乙酰CoA参与B. 需要NADPH+H+参与C. 乙酰CoA 羧化酶为限速酶D.可直接合成硬脂酸E. 需ATP供能15. 脂肪大量动员时肝内生成的乙酰CoA主要转变为:A. 胆固醇B. 脂肪酸C. 葡萄糖D. 氨基酸E. 酮体16. 脂肪酸β-氧化的限速酶是:A. 脂酰CoA合成酶B. 脂酰CoA脱氢酶C. 肉碱脂酰转移酶ID. 肉碱脂酰转移酶IIE. 以上都不是17. 下面有关酮体的叙述错误的是:A. 糖尿病时可引起酮症酸中毒B. 酮体是糖代谢障碍时体内才能够生成的一种产物C. 酮体是肝输出脂类能源的一种形式D. 酮体可通过血脑屏障进入脑组织E. 酮体包括β-羟丁酸、乙酰乙酸和丙酮18. 胆固醇在体内的代谢去路最主要是转变成:A. 胆汁酸B. 维生素D3C. 胆固醇酯D. 类固醇激素E. 7-脱氢胆固醇19. 乙酰CoA不参与下列哪种物质的合成:A. 酮体B. 胆固醇C. 脂肪酸D. 脂肪E. 葡萄糖21. 形成脂肪肝常见的原因不包括:A. 肝细胞内甘油三酯来源过多B. 胆碱供给不足C. VLDL形成发生障碍D. 肝功能障碍E. 以上都不是四、问答题1.脂类有何重要的生理功能?2.乙酰CoA有哪些来源与去路?3. 为什么吃糖多了人体会发胖(写出主要反应过程)?脂肪能转变成葡萄糖吗?为什么?参考答案二、填空题1.α-脂蛋白;β-脂蛋白;前β-脂蛋白;乳糜微粒;CM、 VLDL、 LDL、HDL。
第7章脂类代谢
一、脂类物质及其生理功用:
脂类是脂肪和类脂的总称,是一大类不溶于水而易溶于有机溶剂的化合物。
其中,脂肪是指三脂酰甘油,类脂则包括磷脂、糖脂、胆固醇及胆固醇酯。
脂类物质具有下列主要生理功用:①供能贮能:主要是三脂酰甘油具有此功用,体内20%~30%的能量由三酰甘油提供。
②保护内脏和保温作用:大网膜和皮下脂肪具有此功用。
③构成生物膜:主要是磷脂和胆固醇具有此功用。
④转变为重要生物活性物质。
必需脂肪酸*是指机体需要,但自身不能合成,必须要靠食物提供的一些多烯脂肪酸,包括亚油酸、亚麻酸和花生四烯酸。
二、三脂酰甘油的分解代谢:
1.脂肪动员:贮存于脂肪细胞中的三酰甘油在激素敏感脂肪酶的催化下水解并释放出脂肪酸,供给全身各组织细胞摄取利用的过程称为脂肪动员。
2.脂肪酸的β氧化:体内大多数的组织细胞均可以此途径氧化利用脂肪酸。
其代谢反应过程可分为三个阶段:
(1) 活化:在胞液中由脂酰CoA合成酶催化生成脂酰CoA。
(2) 进入:脂酰CoA由肉碱(肉毒碱)携带进入线粒体。
⑶β-氧化:由四个连续的酶促反应组成:①脱氢:脂肪酰CoA在脂肪酰CoA脱氢酶的催化下,生成FADH2和α,β-烯脂肪酰CoA。
②水化:在水化酶的催化下,生成L-β-羟脂肪酰CoA。
③再脱氢:在L-β-羟脂肪酰CoA脱氢酶的催化下,生成β-酮脂肪酰CoA和NADH+H+。
④硫解:在硫解酶的催化下,分解生成1分子乙酰CoA和1分子减少了两个碳原子的脂肪酰CoA。
后者可继续氧化分解,偶数碳原子的脂肪酰CoA全部分解为乙酰CoA。
3.三羧酸循环:生成的乙酰CoA进入三羧酸循环彻底氧化分解。
三、酮体的生成及利用:
1.定义*:脂肪酸在肝脏中氧化分解所生成的乙酰乙酸、β-羟丁酸和丙酮三种中间代谢产物,统称为酮体。
2.酮体的生成:酮体主要在肝脏的线粒体中生成,其合成原料为乙酰CoA,关键酶是HMG-CoA合成酶。
3.酮体代谢的特点:肝内生成肝外用。
4.酮体生成及利用的生理意义:
(1)酮体的生成是肝脏输出脂肪酸能源的一种形式,对在严重饥饿时保证脑组织的能量供应有重要意义。
(2)酮体利用的增加可减少糖的利用,有利于维持血糖水平恒定,节省蛋白质的消耗。
四、三脂酰甘油的合成代谢:
肝脏、小肠和脂肪组织是主要的合成脂肪的组织器官,其合成的亚细胞部位主要在胞液。
脂肪酸的合成:脂肪酸合成的原料是葡萄糖代谢产生的乙酰CoA、NADPH和ATP ,其中线粒体内生成的乙酰CoA通过柠檬酸-丙酮酸循环进入胞液。
脂肪酸合成过程由胞液中的脂肪酸合成酶系催化,其直接产物是软脂酸,合成一分子软脂酸需8分子乙酰CoA,其中7分子要先转变为丙二酰CoA,由乙酰CoA羧化酶(脂肪酸合成的关键酶)催化。
软脂酸然后再在肝线粒体、内质网中将其加工成其他种类的脂肪酸。
之后通过甘油一酯途径及甘油二酯途径合成三脂酰甘油。
五、胆固醇的代谢:
1.胆固醇的合成:合成所需原料为乙酰CoA NADPH和ATP。
每合成一分子的胆固醇需18分子乙酰CoA,36分子ATP和16分子NADPH。
2.胆固醇合成的关键酶:HMG-CoA还原酶。
3.胆固醇的转化*:⑴转化为胆汁酸;⑵转化为类固醇激素;⑶转化为维生素D3。
六、血浆脂蛋白的分类与功能*:
1.血浆脂蛋白的分类:用超速离心法分为四类乳糜微粒、极低密度脂蛋白、低密度脂蛋白和高密度脂蛋白。
2.血浆脂蛋白的功能:乳糜微粒在小肠粘膜细胞合成,主要转运外源性三酰甘油和胆固醇;极低密度脂蛋白在肝脏合成,与内源性三酰甘油的转运有关;低密度脂蛋白由VLDL在血液中代谢转化产生,可将肝脏合成的胆固醇转运至肝外组织细胞;高密度脂蛋白主要在肝脏、小肠合成,可将胆固醇逆向转运到肝脏。
如有侵权请联系告知删除,感谢你们的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