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兰克林的决策办法
- 格式:doc
- 大小:22.00 KB
- 文档页数:2
19世纪的美国大科学家富兰克林说:“读书是我唯一的娱乐。
我从不把时间浪费于酒店、赌博或任何一种恶劣的游戏;而对于事业的勤劳,乃是按照必要,不厌不倦。
”他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
富兰克林出身贫寒,从小没上过多少学,12岁便进了印刷厂做印刷工人。
他的读书方法是:1.借。
由于家境贫寒,当印刷工的报酬也很低,他便从自己认识的几个书店的学徒和一些藏书多的人那里借书读。
借来之后,他赶快回到家,点起一盏小油灯来读。
读得疲乏了,他就用冷水洗洗脸,坐下来继续阅读,直到读完为止。
第二天,他准时把书还给朋友。
朋友们称赞他是一位守信用的“读书迷”。
2.摘。
富兰克林除借书读之外,对特别好的书,他也去买。
买下的书,他在读的时候,总是勾勾画画、圈圈点点,把最精彩的字、词、句、段、名言警句摘抄下来。
他读过电学、地学、植物学、数学、化学等许多书,光摘抄下来的读书笔记就有满满的好几筐呢。
3.背。
富兰克林读书,有一个好习惯。
对于好文章中的精彩句段,他总要背下来。
例如,他在读伟大的天文学家哥白尼的《天体运行论》时,摘抄和背诵了下面的话:“我主张地球是动的。
”“地球除自己旋转外,还有某些运动,还在遨游,它其实是一颗行星。
”“在所有的行星中,太阳是中心……”“我不会在任何人的责难面前退缩下来。
”4.写。
除了写读书笔记之外,富兰克林还常常练习写作。
他写作的方式有二:①仿写。
读过一篇文章他仿写一篇。
写完之后,他把自己写的文章与原文对照、比较,发现自己在写作上的问题之后,再进行修改。
②创作。
在读了许多书之后,富兰克林结合自己对科学技术的乐趣、爱好,练习写自己的研究与发现,阐述自己的观点。
富兰克林摹仿法在《富兰克林自传》当中,富兰克林记录了自己在少年时代怎样学习写作,很值得我们借鉴。
他偶然看到一本名为《旁观者》的杂志,觉得里面的文章写得极好,于是就想去摹仿。
他是怎么做的呢?“……我取出其中的几篇,把每句话的大意摘要录出,放置几天以后,再试着不看原书,用自己想到的某些合适的字,就记出的摘要加以引申复述,要表现得跟原来的一样完全,把原篇重新构建完成。
今天,我课堂展示的主题是美国第32任总统富兰克林··罗斯福(Franklin D. Roosevelt )。
他一直被视为美国历史上最伟大的总统之一,20世纪美国最受民众受爱戴的总统,也是美国历史上惟一连任4届总统的人。
接下来,我们来简单了解一下罗斯福的生平大事。
罗斯福于1882年1月30日出生于纽约富有的特权阶层家庭。
他所在的家族在美国有超过300年的历史,并在政治,地产,金融等领域均重大成就。
他父亲詹是一个百万富翁。
母亲他母亲也是一位来自优渥家庭的女士。
另外,不得不提的是他远方亲戚,西奥多(美国第二十六届总统)。
小罗斯福的最大梦想就是按照堂叔走过的脚步一步步走向总统之路,而且可以说没有堂叔,罗斯福的总统之路会艰难重重,甚至只是个梦想而已。
因此,他成年之后能够拥有自信而内敛的性格,和这种优越的成长环境有着直接的关系。
除了良好的家庭背景,自1896年开始,14岁的罗斯福正式开始接受精英模式的教育。
他先后就读于以培养政界人物为目标的私立公学,哈佛大学和哥伦比亚大学。
而优质的精英教育模式则培养了小罗斯福的综合能力,增加了他的个人魅力,并为他以后的竞选打下了一定的人气基础。
他的从政轨迹,可以追溯到1910年,罗斯福以民主党而的身份担任纽约州参议员。
1913年任海军部副部长。
1928年任纽约州长。
直至,1932年竞选总统获胜。
第二章:时势造英雄,“罗斯福时代”的开启罗斯福于1933年3月上任之初,美国的总统职位正在经历信任的低估。
他的上任胡佛留下的不仅是大萧条的烂摊子,还有公众对联邦政府的不作为的失望。
空前严重的经济危机,使得美国资本主义制度到了崩溃的边缘,大批社会劳动力失业,38个州的银行倒闭,很多人认为西方世界长久的经济增长时代已经告终。
这时美国象是一个狂躁的忧郁症患者。
人们开始怀疑美国的制度,对政治体系不屑一顾,甚至寄希望于法西斯独裁的道路。
在这种严峻形势下,罗斯福临危受命并发表了鼓舞人心的就职演讲。
富兰克林选择配偶的8条建议富兰克林,这位聪明绝顶、风趣幽默的老头子,给我们留下了不少宝贵的智慧,尤其是在选择配偶这件事上。
他的建议就像老祖宗的家训,虽然年代久远,但放在今天依然闪闪发光。
接下来,让我们来看看他那些可供参考的八条建议,嘿,你可别小看这八条,真是充满了生活的智慧和幽默感。
1. 寻找共同点1.1 价值观一致首先,富兰克林提到,找个伴侣,得找个跟你志同道合的人。
你想啊,两个性格完全不同的人在一起,简直就像油水不分,最后只会闹得不可开交。
价值观一致,能让你们的生活更加顺畅,不至于为了琐事争得不可开交。
比如你爱吃辣,她偏偏是个清淡派,时间长了,你的胃会受不了,而她的味蕾也会大叫“救命”!所以说,合拍的生活才是王道。
1.2 兴趣相投除了价值观,兴趣也很重要。
富兰克林就说过,找个可以一起疯的人,才能生活得开心。
无论是看电影、打游戏还是旅游,能够一起分享快乐和烦恼,才是生活的调味品。
有个能跟你一起追剧的人,不仅能增加生活的乐趣,还能在关键时刻给你一些灵魂深处的交流,嘿,这可比一个只会发呆的人强多了。
2. 性格的匹配2.1 相互包容然后,性格的匹配也是一门艺术。
富兰克林的意思是,虽然大家都有自己的小脾气,但关键是要懂得相互包容。
想象一下,如果两个人都像个火药桶,生活会不会瞬间爆炸?适当的包容能让彼此的生活更加温馨,你的伴侣不一定要是个完美无瑕的人,但她的每一个小缺点,都是生活中的调味料。
相互扶持、互相理解,才是爱情的真正意义。
2.2 幽默感还有就是幽默感了,富兰克林强调,找个伴侣要有点幽默感。
生活不易,有时候需要用幽默来解压。
跟一个整天愁眉苦脸的人在一起,简直像在煮青菜,没滋没味。
相反,一个能逗你笑的人,不仅能让你忘却烦恼,还能把日子过得热热闹闹。
所以,在选择伴侣的时候,千万别忽略了这一点。
3. 现实考量3.1 财务状况再来说说现实层面,富兰克林认为,财务状况也是不容忽视的一环。
找对象可不能光看脸,还得考虑到未来的生活。
富兰柯林比较法又叫叫富兰克林缔结法,是二十种销售缔结话术中的一种.20项成功缔结客户法则 1、假设问句法:含义:将产品的最终利益或结果以问句的形式来询问客户.举例:若有一种方法能帮你每月增加3000元的利润或节省3000元的开支,你有兴趣了解吗?2、假设成交法:含义:在介绍你的产品特征以后,询问一个假设已经成交的问句.举例:"假设你要买我的汽车,你是要白色的还是要黑色的呢?"注意事项:所有问题都以假设客户已决定购买为前提. 3、视觉销售法:含义:让你的顾客看到或在头脑中想到购买你的产品后的情景以与使用你的产品能给他带来的利益.举例:"请您想象一下,如果您开着这辆宝马车与另外几辆别的车一起在十字路口等待通行,当红灯变绿时,您第一个冲出去,那将是一种什么的感觉吗?" 4、假设解除抗拒法:举例:"请问您担心的是产品质量吗?"如果客户说"是",你就可以说:"如果质量不是问题,你是不是就没有问题了?"客户还可能会说"价格问题",还接着问:"如果价格不是问题你是不是就没有问题了?"直至客户的真正抗拒. 5、反客为主法:含义:把客户不购买你产品的抗拒变成他应该购买此产品的原因,进而说服客户购买.举例:当客户说没时间时,你可回答:"就是因为您没时间,我才希望花10分钟的时间来拜访您,因为在我拜访您的这10分钟内,我提供给您的信息可以帮助您在更有效率的工作情况下,得到更大的产出,我想这对一个没有时间的人才是种最有时间的方式." 6、打断连接法:含义:当一个人处在一种惯性的神经思维或惯性行为的过程当中,如果这种惯性突然被打断了,这时他会很容易的接受你的建议或意见,而且觉得有道理. 7、提示引导法:举例:当客户同你谈价钱时,你可以说:"先生,当您正在考虑价钱的同时,会让您想到产品的质量和售后服务也是很重要的,您说是吗?步骤:①用语言去描述你客户目前的心理状态、身体状态、思考状态或环境状态;②加入提示引导词-----"会让您、会使您";③加入你想让你客户注意力所转移的方向. 8、心锚建立法:含义:利用心锚〔"触景生情"中的"景"〕构建与客户的良好关系,并完成销售过程.举例:一个销售员在每次给客户寄东西的时候都附上一则笑话,以后每当客户看到他的时都会有一种高兴的心理,因此也对这个销售员有比较好的印象,以后的生意也就容易多了. 9、不确定缔结法:应用时机:客户犹豫不决时.举例:你可以说:"这件衣服非常适合您,但适合您的尺码可能已经卖完了,请您等等我帮您看看还有没有." "噢,您太幸运了,这一尺码刚好只剩最后一件了."注意事项:"得不到的就是好的"提高客户的购买意愿. 10、总结缔结法:含义:介绍完产品时,用几分钟时间将产品的所有好处、优点再重复一遍,进而加深客户的印象.注意事项:要把80%的注意力放在强调客户最在意、最感兴趣的一两个购买利益点上,并不断强调客户最感兴趣的那一点. 11、宠物缔结法:含义:让客户实际地触摸或试用你所销售的产品,让他们在内心中感觉产品已经是属于他们的心态.举例:"没关系,你们不需要先急着购买,可以把产品带回去试用两三天,如果不喜欢把它再送回来."注意事项:让客户在试用时充分体会产品的优势,并引起其占有欲.12、富兰克林缔结法:举例:拿出一张纸,你在上面写出你产品的好处和优点,越多越好.然后把笔交给客户,让他自己写了购买你产品的不好之处. 13、延伸缔结法:含义:把产品的好处延伸出来介绍,让你的客户觉得购买你的产品物超所值.举例:"我们的产品是比别人的贵一些,但我们的产品可以比他们多用两年,您说,购买哪一个更合适呢?"14、订单缔结法:举例:每当与客户交谈时不经意的问一句:"这种产品您是喜欢红色的还是喜欢黑色的?"等问题,并据以填订单.填完后,再以假设成交法提问."注意事项:刚拿出订单时,要尽力缓解客户的紧张心理. 15、隐喻缔结法:含义:讲一个贴近生活、有说服力的故事来解除客户的购买抗拒. 举例:一个汽车销售员当遇到客户抱怨价格高时,就可以说:"前一段时间我的一个客户为了省钱,买了一辆安全系数较低的汽车,结果出了车祸,至今还躺在医院里,您说生命重要还是两万元重要呢?16、门把缔结法:举例:手放在门把上,回头问:"在我离开前,请您帮我个忙,告诉我为什么您不购买我产品的原因,以便我以后改进?"客户往往会说出他的真正的购买抗拒,这样,你就可以回过来解除他的这一抗拒. 17、强迫成交法:含义:当拖延型客户犹豫不决时,以外在的压力迫使其购买.举例:遇到这种情况时,你可以拿出正式的合同,送到他面前:"先生,这几次见面,您已经很了解我的产品,而且我也给您做了满意的解答,现在是您签单的时候了,不要再犹豫了."说完,将合同递给他.18注意事项:讲完之后,不要发出任何声音,以沉默给对方压力. 18、问题缔结法:含义:设计一系列相互关系的而且只能以"是"回答的问题询问客户,使客户产生一种惯性,当你问最后一个问题时,他会莫名其妙的觉得很好,有道理.注意事项:避免说一些绝对性的词汇,如一定,绝对,百分之百等. 19、对比缔结法:含义:描述某一非常难以接受的产品或价位来改变原产品在客户心中的形象,让客户感觉原产品更易接受. 20、客户转介绍法:举例:离开客户之前,问:"先生/小姐,您能向我介绍几个可能对我产品感觉兴趣的2个或3个亲戚或朋友吗?" "您能告诉我他们的联系方式吗?" "请问,在他们当中,我应该最先拜访谁呢?"等等.注意事项:无论是否购买,都要求他转介绍,若能配合问题缔结法更为有效.。
关于制定计划的名人故事那我给你讲个富兰克林制定计划的故事。
本杰明·富兰克林那可是个超级厉害的人物。
他年轻的时候就意识到自己有很多毛病,比如说拖延啊,说话有时候不经大脑啊之类的。
于是呢,他就决定给自己制定个计划来完善自己。
他弄了一个小本子,在上面列了十三条美德,像什么节制、沉默、秩序、决心、节俭这些。
然后呢,他每周就专注于培养一种美德。
这就像是一场自己跟自己玩的游戏。
比如说第一周他专注于“节制”,那他就时刻提醒自己在饮食、娱乐等方面都要有节制。
要是他在这一天里违背了“节制”这个美德,就在本子上画个小黑点。
他每天晚上都会检查自己当天的表现,看看有没有黑点。
你想啊,这就像是给自己的行为打分一样。
刚开始的时候,他那本子上的小黑点可不少呢,就像脸上长了好多小麻子似的。
但是他可没有放弃,就这么坚持着。
随着时间的推移,他本子上的黑点越来越少。
通过这个计划,他慢慢地改掉了自己的很多坏毛病,成为了一个特别优秀的人。
他不仅在科学上发现了电,在政治、外交等方面也都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你看,一个好的计划就像一把神奇的钥匙,打开了富兰克林走向成功和完美自己的大门。
还有一个关于柳传志的故事。
柳传志创立联想的时候,就制定了一个非常清晰的发展计划。
那时候联想刚刚起步,就像一个小婴儿一样脆弱。
柳传志心里明白,要想让这个小婴儿茁壮成长,就得有个明确的计划。
他的计划就像是一个详细的地图,从联想做什么产品,到怎么去卖,再到如何管理员工,都规划得清清楚楚。
比如说,他制定了一个“贸工技”的发展路线。
先从做贸易开始,积累资金和经验,再发展工业制造,最后投入到技术研发。
这个计划在当时可算是非常大胆又务实的。
很多人都不理解,觉得应该直接搞技术才高大上。
但是柳传志心里有自己的算盘。
在执行这个计划的过程中,联想遇到了各种各样的困难。
就像在一条布满荆棘的路上行走,时不时就被刺一下。
但是因为有这个计划在,柳传志就知道自己该往哪儿走。
他带着员工们一步一步按照计划来,今天拿下这个小订单,明天改进一下产品质量。
富兰克林给年轻人的13条忠告1.节制——食不过饱,饮不过量,具有行为控制能力。
2.诚实——不说恶意的谎言,思想正直。
3.严谨——凡事三思而行,保证思维缜密。
4.果断——决定做应该要做的事,决定后立刻就做。
5.节俭——不做不必要的浪费,节约资源,节约时间。
6.勤奋——珍惜一切时间于有益之事,不搞无谓之举7.慎言——言必对人对己有益,避免无益之言。
8.正直——不做与人有害的事,不规避自己责任内应做的好事,免得使别人蒙受不利。
9.大度——对别人宽容,遇事想得开。
10.整洁——起居生活,身体服饰,务求整齐清洁有条理。
11.沉着——不为琐事、不可避免的事故惊慌失措。
12.廉洁——不是自己的东西绝不伸手,洁身自好。
13.谦虚——自知自己无知,向他人学习。
本杰明·富兰克林,美国科学家,政治家,外交家,美国独立宣言和宪法签署人,作家,出版家,成功的印刷厂主。
据说这13条美德是他在20岁时自己制定的,每周努力实习一项,到13周后重来一遍。
(本来想翻译,仔细看过却觉得不如放在这里学英文)1. Temperance: Eat not to dullness and drink not to elevation.节制:不要吃得像个傻子,也不要喝得飘飘然。
2. Silence: Speak not but what may benefit others or yourself. Avoid trifling conversation.沉默:只说那些能让他人或自己受益的话。
避免闲聊。
3. Order: Let all your things have their places. Let each part of your business have its time.秩序:让东西各归其位。
给自己的事务安排好时间。
4. Resolution: Resolve to perform what you ought. Perform without fail what you resolve.决心:下定决心做你应该做的。
本杰明·富兰克林的13条行为规范本杰明·(Benjamin Franklin)(1706-1790) 是美国著名政治家、科学家,同时亦是出版商、印刷商、记者、作家、慈善家;更是杰出的外交家及发明家。
他是美国革命时重要的领导人之一,参与了多项重要文件的草拟,并曾出任美国驻法国大使,取得法国支持美国独立。
本杰明·富兰克林曾经进行多项关于电的实验,并且发明了避雷针。
他还发明了双焦点眼镜,蛙鞋等等。
本杰明·富兰克林是共济会的成员,被选为英国皇家学会院士。
他曾是美国首位邮政局长。
本杰明·富兰克林的13条行为规范:一【决断】决定做应该要做的事;决定后到底。
Resolution: Resolve to perform what you ought; perform without fail what you resolve.二【俭朴】花钱须于人于己有益,不糟蹋浪费。
Frugality: Make no expense but to do good to others or yourself; i.e.waste nothing.三【条理】各样东西放在一定地方;做事情有一定限制。
Order: Let all your things have their places; let each part of your business have its time.四【节制】食不过饱;饮不过量。
Temperance: Eat not to dullness; drink not to elevation.五【静默】言则于人于己有益,不作无益闲聊。
Silence: Speak not but what may benefit others or yourself; avoid trifling conversation.六【勤劳】爱惜时间;时刻做有益之事事;不做不必要的行动。
成功的方法本杰明富兰克林本杰明•是美国最受爱戴的国父之一,他拥有智慧的眼睛,随和的个性,与恶习作战,与邻里友好相处。
他愿意冒险,敢于思考创新,懂得合理优化安排,慢慢促成他成为的人士。
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成功的方法本杰明富兰克林,希望能给大家带来帮助!本杰明富兰克林的成功方法:1. He was a creative thinker他是个创意思考的人Ben Franklin was definitely not one to think inside the box. He is quoted saying, “to create, we must first identify the problem, then offer the best solution possible.” To mention a few, some of his inventions and discoveries include:富兰克林可不是陷在条条框框里思考的人。
在他看来,创新就是发现问题所在,然后努力找到最好的解决办法。
以下是他的部分发明与发现:The Franklin Stove富兰克林火炉The first library第一座图书馆Electricity电Lightning rod避雷针Glass harmonica水晶口琴2. He learned how to prioritize his time他懂得如何优化时间From his daily hourly schedule to rising at 5am every morning, Ben Franklin found ways to maximize his dailyproductivity. He is quoted saying: “Lose no time; be always employ’d in something useful; cut off all unnecessary actions.” In other words, make the best use of your time and find ways to prioritize, in order to produce your best work possible.从每天早上5:00起床的日程安排中,富兰克林设法最大化提高自己的白天效率。
富兰克林·罗斯福新政改革黄安年在美国现代史、美国经济发展史和20世纪世界现代史上,罗斯福新政是最具重大意义的历史事件,在某种意义上可以说,罗斯福新政改革挽救了美国的现代资本主义,并带来了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发展,就本世纪的改革而言,罗斯福新政也是资本主义世界最为重要、最影响的一次改革。
一罗斯福新政措施1. 临危不惧,推行新政1932年7月2日,纽约州长富兰克林·罗斯福在芝加哥民主党全国代表大会上,以坚忍不拔毅力扔掉双拐从轮椅上站立起来,接受了总统竞选候选人提名,并发表演说称:“如果竞选成功,我保证为美国人民施行新政。
”这位自1921年8月起患小儿麻痹症下身完全瘫痪的政治家,给人们以誓死力挽狂澜,拯救濒于崩溃的资本国家的可敬可佩形象。
1932年11月,罗斯福以472张压倒多数的选举人票,战胜胡佛当选第32任美国总统。
“我他在1933年3月4日的总统就职典礼上,号召美国人民战胜对经济大危机的恐惧心理说:们唯一值得恐惧的就是恐惧本身。
”批评前领导“脱不开过时传统的窼臼”,宣布“我们首要任务是给人民工作”,“要把救济工作统一掌握起来。
”“要求国会准许使用应付危机的唯一手段----向非常状况开战的广泛的行政权力。
”他依靠华莱士(农业部长)、伊克斯(内政部长)、珀金斯(劳工部长)、霍普金斯(商务部长)以及来自哈佛大学和哥伦亚大学教授莫利、特格韦尔、伯利等新政派智囊团精英人士,在实践中不断探索、不断修订政策,从1933年3月9日-6月16日间,通过国会和政府先后颁布了70多个新政立法和命令,史称《百日新政》。
罗斯福新政,一般指1933--1939年期间罗斯福政府所实行的经济和政治改革政策,罗斯福的对外政策并不包括在内。
1933-1935年初为第一次新政,主要目的在于复兴和救济;1935-1939年为第二次新政,主要意图在改革。
由于复兴(RECOVERY )、救济(,RELIEF )、改革(REFORM)三个英文字母开头都是R,所有人们称罗斯福新政为三R计划。
富兰克林巧解分歧富兰克林是美国著名的发明家、作家和政治家,他在18世纪的美国革命时期起了很大的作用。
富兰克林是一个非常聪明、机智的人,他有一套独特的解决问题的方法,可以帮助人们解决争议和分歧。
下面就是一些富兰克林巧解分歧的方法。
1. 找到共同点富兰克林通常会先找到两个辩论方的共同点,然后建立在这个共同点上发展出一个解决方案。
如果两个人都持不同的观点,那么富兰克林会问他们是否有共同点,或者是找出他们的共同目标或价值观。
例如,如果有两个人在争论某个政策,那么富兰克林会问他们是否都同意这个政策必须要有一个良好的实施计划。
这样,他们就有了一个共同点,而这个共同点就成了他们两个人合作的起点。
2. 不要硬碰硬通常,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观点和意见。
如果两个人的观点不同,他们通常会坚持自己的立场,并强烈地反对对方的观点。
这种情况下,通常会发生争吵和口角。
然而,富兰克林认为这种方式不是最好的解决方法。
相反,他通常会逐渐地引导他们,建立和睦的关系和更深层次的对话,创建在互相理解和相互助益的基础上的解决方案。
3. 强调相互依赖富兰克林特别强调人与人之间的相互依赖性。
他认为,自由和自主是重要的,但与此同时,人们也需要意识到自己与他人之间的相互关系。
这样,人们可以更好地沟通和合作,从而找到合适的解决方案。
例如,如果两个人在争论一件事,而互相坚持自己的观点,那么富兰克林会引导他们,让他们认识到他们的命运是相互关联的。
这样,他们就能找到一种更好的方式来解决分歧。
4. 提倡用事实和数据说话富兰克林喜欢用事实和数据支持他的观点,这种方式非常有说服力。
如果两个人在争论一件事,富兰克林会让他们看到事实和数据,以此来让他们相信他的观点。
例如,如果两个人在争论一件商品的优点和缺点,而他们的意见相差很大,那么富兰克林可能会介绍一些以前的客户反馈,它们都是关于商品的内容。
这样,他们就可以基于这些事实和数据做出一个更令人信服的决定。
综上所述,富兰克林的思想非常适用于解决现代社会中人与人之间的分歧。
富兰克林的道德算数名词解释1.引言1.1 概述概述部分的内容可以从以下角度来考虑:富兰克林的道德算数是指他在《道德算数》一书中提出的一种伦理价值观,通过对行为的道德评估和利益计算,帮助个人在实践中做出更明智的决策。
富兰克林认为,道德是建立在自我利益和功利之上的,而道德算数则是通过将行为的道德价值与个人利益相结合,来进行道德判断和行为选择的方法。
富兰克林的道德算数强调个人利益与道德相结合的理念,认为个人的行为应该基于对自身利益和利他主义的平衡考量。
在富兰克林看来,个人的利益不应该只是自私地关注自己的利益,而应该考虑到他人的利益,以实现更大的利益最大化。
道德算数是一种权衡个人利益和道德价值的工具,可以帮助个人在决策时更加理性和客观。
通过运用道德算数,个人可以更加清晰地分析行为的利弊,评估行为的道德价值与个人利益的关系,从而在实践中作出明智的选择。
道德算数可以帮助个人在各种日常情境中,如工作、家庭、社交等方面,解决道德困境和伦理冲突,实现个人与社会的和谐共存。
总之,富兰克林的道德算数是一种将个人利益与道德价值相结合的伦理价值观和行为选择方法。
通过运用道德算数,个人可以在实践中更好地权衡个人利益和道德价值,做出更加明智和符合伦理原则的决策。
1.2文章结构文章结构部分的内容可以根据以下方式进行编写:文章结构部分的内容旨在介绍本文的组织结构和每个部分的主要内容,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全文的框架和内涵。
首先,本文的结构包括引言、正文和结论三个主要部分。
引言部分主要是对整篇文章进行概述,包括概述、文章结构以及目的的介绍。
正文部分包括了富兰克林和道德算数两个主题的论述,分别对富兰克林以及道德算数进行详细阐述和解释。
最后,结论部分对全文进行总结,并对富兰克林的道德算数的重要性进行评价。
在正文部分,我们将详细介绍富兰克林这一人物。
富兰克林是一位伟大的美国政治家、科学家与作家,对美国的独立事业与科学事业做出了突出贡献。
他的道德算数思想也成为他思想体系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富兰克林13条自律法则导言自律是成功的基石,自律能帮助我们克服困难,提高效率,实现目标,走向成功。
富兰克林是一位著名的美国政治家、科学家和作家,他总结了自己成功的经验,提出了13条自律法则。
本文将从各个方面深入探讨这些法则。
重要性自律是一种内在力量,它能够帮助我们克服拖延、增强专注力、提高时间管理能力,有助于达到个人和职业生活的成功。
自律还能培养毅力、坚持和决心,让我们在面对困难和逆境时不轻易放弃。
富兰克林13条自律法则以下是富兰克林总结的13条自律法则:1. 克制欲望我们都有自己的欲望,但过分沉迷于欲望会分散我们的注意力,妨碍我们实现更重要的目标。
富兰克林建议我们要学会控制自己的欲望,并集中精力投入到更有意义的事情上。
2. 身体锻炼身体是心灵的容器,健康的身体能够为我们提供更好的精力和动力。
富兰克林提倡进行适度的身体锻炼,保持健康的体魄。
3. 精神修养精神修养是指培养良好的思想品质,提高自己的道德修养和情商。
富兰克林认为,只有拥有良好的精神修养,才能做出正确的判断和决策。
4. 学习不断进取学习是一辈子的事情,终身学习能让我们不断进步,提高自己的竞争力。
富兰克林鼓励我们要积极主动地学习新知识,不断完善自己。
5. 积极向上的人际关系人际关系对于个人的成长和成功至关重要。
与积极向上的人建立良好的关系能够激发我们的潜能,提供支持和帮助。
富兰克林建议我们要主动与那些对我们的成长有积极影响的人交往。
6. 时间管理时间是有限的资源,合理管理时间能提高效率和生产力。
富兰克林认为我们应该合理规划时间,制定清晰的目标,避免拖延和浪费时间。
7. 培养良好习惯良好的习惯能够让我们的生活井然有序。
富兰克林提醒我们要培养良好的习惯,例如准时起床、每天阅读、及时完成任务等,这些习惯会在我们的生活中发挥积极的作用。
8. 制定明确的目标目标是我们奋斗的方向,只有明确的目标,我们才能更好地规划行动和取得成效。
富兰克林建议我们要制定明确的目标,并制定可行的计划去实现它们。
新政光辉的岁月:罗斯福新政的飞跃之路自美国大萧条爆发以来,政府一直在寻找新的方式来解决危机。
1932年,富兰克林·罗斯福当选总统,他提出了一系列政策,被称为“罗斯福新政”。
这些政策的得到实行,迅速扭转了经济萧条和失业率的困境。
篇文会着重讲述“罗斯福新政”的飞跃之路。
首先,罗斯福新政重点关注农民、工人和贫困家庭的福祉。
他创立了一系列社会福利计划,包括建立全国劳动关系委员会,确保工人的权益; 以及建立联邦应急管理署以帮助灾区受灾人民等。
同时,他还提出了一项帮助农民的计划,该计划由联邦政府购买农民损失的农产品,并将其提供给贫困人口。
其次,罗斯福新政通过刺激经济活动来改善经济。
他提出了一项重建金融体系和创立新的金融监管机制,以确保未来不会再次发生金融危机。
他还推出了多项基础设施建设项目,通过政府投资建设公共建筑和大型基础设施,以刺激经济增长和创造就业机会。
除此之外,罗斯福新政的一个最著名的组成部分便是“新政府服务项目”。
这个项目通过雇用数以百万计的工人来建设公共建筑,修复城市和农村基础设施,提供绿色空间并进行其他公民计划,从而缓解了失业。
这些工人不仅增加了家庭收入,还成为公民议题的有力代言人。
通过这些政策,罗斯福新政使美国走出了泥潭。
虽然该计划因其高开支而备受争议,但它改变了许多美国人的命运,使得一些经济学家认为,此项政策挽救了并重建了全国性的繁荣。
综上所述,“罗斯福新政”是人类历史上的一个里程碑,对改善普通美国人的生活和修复公共基础设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这一政策的实行是一个成功的过程,它带来了新的机会,不仅缓解了萧条,还注入了希望和尊严。
今天,当我们回顾这个历史时刻,我们认识到“罗斯福新政”真正的成功之处在于将政府作为改变社会现实的机制,并将公民的利益置于社会政策和规划的核心。
“罗斯福新政”采取的各种政策,成为了美国现代国家的基础,并成为世界范围内经济政策制定的模板。
它开创了联邦政府作为经济发展的主要策略制定者的新时代。
美国历史上最具经济影响的总统决策在美国的历史长河中,多位总统的决策对国家的经济发展产生了深远且持久的影响。
这些决策不仅在当时塑造了美国的经济格局,甚至对全球经济的走向也起到了一定的引领作用。
富兰克林·德拉诺·罗斯福(Franklin Delano Roosevelt)在大萧条时期推行的“新政”无疑是具有划时代意义的。
上世纪三十年代初,美国经济陷入了严重的危机,银行倒闭、企业破产、失业率飙升。
罗斯福上台后,采取了一系列大胆且创新的政策。
首先是加强金融监管。
他签署了《格拉斯斯蒂格尔法案》,将投资银行业务和商业银行业务严格分离,防止银行过度冒险和滥用储户资金,稳定了金融市场。
这一决策为后来美国金融体系的规范和健康发展奠定了基础。
其次,罗斯福推行了大规模的公共工程计划,例如修建公路、桥梁、水坝等基础设施。
这不仅直接创造了大量就业机会,吸纳了失业人口,还为经济的长期发展打下了硬件基础。
这些基础设施的建设促进了地区间的贸易和交流,提高了生产效率。
再者,罗斯福建立了社会保障体系。
通过提供养老金、失业保险和对贫困家庭的援助,增强了民众的消费信心,稳定了社会秩序,为经济的复苏创造了有利的社会环境。
另一位对美国经济产生重大影响的总统是罗纳德·里根(Ronald Reagan)。
他在20 世纪80 年代推行的经济政策被称为“里根经济学”。
里根主张减少政府对经济的干预,降低税率以刺激投资和工作积极性。
他实施的大规模减税政策,尤其是针对企业和高收入人群,激发了企业的创新和投资热情,促进了经济的增长。
同时,里根放松了对一些行业的管制,如航空、电信等,引入了市场竞争机制,提高了行业效率和服务质量。
这一系列政策使得美国经济在 80 年代实现了较长时间的繁荣。
比尔·克林顿(Bill Clinton)执政时期,美国经历了一段高速增长的“新经济”时期。
克林顿重视科技和创新,大力支持信息技术产业的发展。
本杰明富兰克林的十三条修身法则(中英对照)富兰克林的“十三条修身计划”(Benjamin Franklin 13-point plan for honest living)These names of virtues, with their precepts, were:1. TEMPERANCE. Eat not to dullness; drink not to elevation.一、节制,食不过饱,饮酒不醉。
2. SILENCE. Speak not but what may benefit others or yourself; avoid trifling conversation.二、少言,言必于人于已有益,避免无益的闲聊。
3. ORDER. Let all your things have their places; let each part of your business have its time.三、秩序,每样东西应放在一定的地方,每件事物应有一定的时限。
4. RESOLUTION. Resolve to perform what you ought; perform without fail what you resolve.四、决心,当做必做,决定之事,持之不懈。
5. FRUGALITY. Make no expense but to do good to others or yourself; i.e., waste nothing.五、节俭,于人于已有利之事方可花费,勿浪费一切东西。
6. INDUSTRY. Lose no time; be always employed in something useful; cut off all unnecessary actions.六、勤勉,勿浪费时间,时刻做些有用的事,杜绝一切不必要的行动。
7. SINCERITY. Use no hurtful deceit; think innocently and justly, and, if you speak, speak accordingly.七、诚实,不虚伪骗人,思想要公正纯洁,讲话亦如此。
富兰克林的13条财富规则富兰克林的13条财富规则简介富兰克林的13条财富规则是由美国著名政治家、科学家以及作家本杰明·富兰克林所创立。
这13条规则是他多年来总结、实践和经验积累的结果,是他认为可以帮助一个人取得财富和成功的宝贵财富指南。
1.工作勤奋是成功的基石没有勤奋工作的付出,就无法获得成功和财富。
只有通过不断努力和付出,才能取得成果,并且在财富积累的道路上迈出坚实的一步。
2.节制开支,量入为出要控制自己的消费,合理安排支出和收入。
避免过度消费和负债,养成理性消费和储蓄的好习惯。
只有实现开源节流,才能逐渐积攒财富。
3.选择适合自己的职业选择适合自己的职业是成功的关键。
必须根据自己的优势和兴趣,选择能够发挥潜力的职业。
只有在自己擅长并且愿意付出努力的领域,才能获得更好的回报。
4.积极学习,持续进修学习是一种持久的投资。
个人的知识和能力决定了未来的发展空间。
通过不断学习和进修,可以不断提升自己的技能,适应不断变化的市场需求,为自己创造更多机会。
5.勇于冒险,创造机会勇于冒险是成功的必要条件。
只有敢于尝试和挑战,才能发现新的机会和创造财富的可能。
富兰克林鼓励人们敢于冒险,不怕失败,因为失败是成功的前提。
6.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良好的行为习惯是成功的基础。
要懂得尊重他人,遵守规则,诚实守信。
只有以良好的行为习惯赢得他人的信任和尊重,才能在事业上获得更大的成功。
7.保持积极的心态面对困难和挫折时,要保持积极的心态。
不要轻易放弃,要相信自己的能力。
只有坚持不懈,才能克服困难,取得成功。
8.善于倾听和与人沟通善于倾听和与人沟通是成功的关键。
通过倾听他人的建议和意见,可以获得新的思路和启发。
与人沟通可以建立人脉关系,拓宽人际交往圈,为个人的发展打下基础。
9.确保正确的个人保险个人的健康和财产是最重要的财富。
要确保拥有正确的保险,以应对意外风险。
只有在面对风险时,才能保障个人的财富安全。
10.寻找财富的多元化来源财富的多元化来源是降低风险和增加回报的有效途径。
富兰克林的决策方法为了解决思维上的两难局面,富兰克林有着自己的方法:“在一张纸上画一条线,分成两大列,一边写上…正‟,一边写上…反‟。
然后,在三四天的考虑过程中,我再简短地罗列出我在不同时间想到的各种不同的动机,不论是支持还是反对的意见。
待我用这种方法将所有这些意见列在一起的时候,我就努力…掂量‟各自的重要性;如果我发现,正反两列各有一条意见,看起来…势均力敌‟,就将这两条都删除。
如果我发现有一条正面意见与两条反面意见…均衡‟,我就将这三条都删除,如果我判断有两条正面意见抵消了三条反面意见,我就将五条意见都删除。
如此循环反复之后,我最后能发现权衡的结果是什么。
如果经过一两天进一步的思考之后,发现在任何一列都增加不了什么重要的新内容,我就相应地做出决定。
”最有名的案例是在1787年,当时富兰克林作为设在费城的美国国家立宪大会的代表,研究了最终成为美国宪法的文件。
在会议召开的几个星期里,大州和小州的代表们之间产生了很深的裂痕。
人口数量较少的州(比如康涅狄格和特拉华州)担心,如果按照人口比例确定议会中的代表席位的话,那些大一些的州就会对他们不利。
而一些较大的州,例如人口数量达到42万的弗吉尼亚州,认为如果将相同的选票数量分配给类似特拉华那样只有3.7万人口的州,就不公平了。
代表们越讨论分歧越大,似乎整个大会可能因为这一个问题而夭折。
在这个关键时刻,富兰克林站了出来。
直截了当地指出了正在分裂大会的关键性政治问题。
他说:“意见的分歧表现为两点,如果实行按比例代表制,小州认为他们的自由就有可能无法保证。
如果将选票平均分配,大州觉得他们的钱就有危险。
”在富兰克林的强烈要求下,大会成立了一个特别委员会,由每州派一个代表参加,讨论这个看来极其棘手的问题。
本杰明•富兰克林作为宾夕法尼亚州的代表参加了该委员会。
经过了几天的激烈争论后,富兰克林向委员会提出一项议案,打破了僵局。
后来,委员会建议将富兰克林的议案提交给大会全体审议,而大会通过了这项议案。
十分钟让你成为经济学家经济学思维的基础就是成本收益分析。
掌握了成本收益分析,能够帮助你更好地理清思路。
你今天还会学习到,即使每个人都会用成本收益分析,但他们能够作出的选择未必是最优的。
明白这一点,你就比大部分主流经济学家站得更高了。
1.帕斯卡的成本收益分析:该不该信上帝?我先给你讲一个本杰明·富兰克林(Benjamin Franklin)作决策时使用的方法。
当他遇到一些很困难的决策时,会在纸上列出两栏。
一栏写上支持的原因,另外一栏写上反对的原因,然后两边都想想,分别评估支持和反对的不同原因和每个原因的分量。
如果他发现有一个方面,支持和反对的原因分量是一样的,就会把它删除。
最后,就能找出最重要的原因,以此作出更好的判断。
富兰克林的做法,我们每个人在生活中都会自觉不自觉地使用,这就是一种成本收益分析。
著名的哲学家帕斯卡(Blaise Pascal)曾经用过这个方法思考要不要信上帝。
我们先假设上帝是存在的,那你信还是不信呢?如果上帝存在,你信上帝,你的收获就是永生。
如果上帝存在,但你不信他,那你就得罪上帝了,肯定是要下地狱的。
如果上帝不存在,你相信上帝,你可能会有一些损失,比如说你得花时间上教堂做祈祷。
如果上帝不存在,你也不信上帝,你可能略有收益,你会更大胆地放纵自己,享受一些感官刺激。
帕斯卡是怎样进行成本收益分析的?他认为,上天堂的收益是无穷大,下地狱的成本是无穷大,所以,不管上帝存在还是不存在,最好的选择还是信上帝为好。
当然,他的这种思路也是有问题的。
我们不知道上帝喜欢不喜欢你这么瞎猜。
我们也不知道到底是不是只有一个神,是哪个神。
如果你认为上帝存在,所以信上帝,但事实上是释迦牟尼才存在,那岂不是拜错了码头?2. 农民的成本收益分析:要不要上高中?富兰克林和帕斯卡的思路都是成本收益分析。
经济学说了那么多,万变不离其宗,最基本的方法就是成本收益分析。
你不要觉得成本收益分析太简单。
经济学家经常讲到,尼斯贝特在书里也介绍过“机会成本”和“沉没成本”的概念。
富兰克林的决策方法
为了解决思维上的两难局面,富兰克林有着自己的方法:“在一张纸上画一条线,分成两大列,一边写上…正‟,一边写上…反‟。
然后,在三四天的考虑过程中,我再简短地罗列出我在不同时间想到的各种不同的动机,不论是支持还是反对的意见。
待我用这种方法将所有这些意见列在一起的时候,我就努力…掂量‟各自的重要性;如果我发现,正反两列各有一条意见,看起来…势均力敌‟,就将这两条都删除。
如果我发现有一条正面意见与两条反面意见…均衡‟,我就将这三条都删除,如果我判断有两条正面意见抵消了三条反面意见,我就将五条意见都删除。
如此循环反复之后,我最后能发现权衡的结果是什么。
如果经过一两天进一步的思考之后,发现在任何一列都增加不了什么重要的新内容,我就相应地做出决定。
”
最有名的案例是在1787年,当时富兰克林作为设在费城的美国国家立宪大会的代表,研究了最终成为美国宪法的文件。
在会议召开的几个星期里,大州和小州的代表们之间产生了很深的裂痕。
人口数量较少的州(比如康涅狄格和特拉华州)担心,如果按照人口比例确定议会中的代表席位的话,那些大一些的州就会对他们不利。
而一些较大的州,例如人口数量达到42万的弗吉尼亚州,认为如果将相同的选票数量分配给类似特拉华那样只有3.7万人口的州,就不公平了。
代表们越讨论分歧越大,似乎整个大会可能因为这一个问题而夭折。
在这个关键时刻,富兰克林站了出来。
直截了当地指出了正在分裂大会的关键性政治问题。
他说:“意见的分歧表现为两点,如果实行按比例代表制,小州认为他们的自由就有可能无法保证。
如果将选票平均分配,大州觉得他们的钱就有危险。
”
在富兰克林的强烈要求下,大会成立了一个特别委员会,由每州派一个代表参加,讨论这个看来极其棘手的问题。
本杰明•富兰克林作为宾夕法尼亚州的代表参加了该委员会。
经过了几天的激烈争论后,富兰克林向委员会提出一项议案,打破了僵局。
后来,委员会建议将富兰克林的议案提交给大会全体审议,而大会通过了这项议案。
这项议案巧妙地解决了此前存在的矛盾,解决方法就是,美国权力机关将设立两个立法机构:参议院和众议院,其中参议院是由各州平均派代表参加,而众议院是按人口比例选出代表。
只有众议院有权提出筹措或调度资金的议案,参议院将投票决定资金议案,但不是修改议案。
这就好比两个人来分蛋糕,怎么能公平呢,方法就是让一个人来切,而另一个人呢,
则优先挑选。
这样的话,切蛋糕的人就会努力把蛋糕切得一样大,以免另一个人把较大的那份拿走,而优先选蛋糕的人则要对自己的选择负责。
1787年9月17日,富兰克林在大会上做了一场最激动人心的演讲,要求每一个代表签署已经完稿的宪法。
他说,在这部宪法中,有几个部分是他自己也不同意的,但是,他愿意为了公众的利益而放弃个人对它的意见。
在全面地权衡了正反两方面之后,富兰克林说,他相信这部新宪法提供的是代表们都能够认可的最好的政府。
后来,所有人都签了字。
历史证明,富兰克林的平衡推理是高明的,美国宪法至今仍然是最受推崇的纲领性文件。
正如富兰克林总结的那样,其利大于弊。
如今,我们回顾这段历史,品味富兰克林的智慧,仍然能感到其中有值得我们回味的东西。
决策的过程要求人们用头脑中的天平来做出判断,人们要找出所有因素的正确联系。
然而,找到所有正确的联系并不总是能引出正确的解决方案,因为各种联系的重要性并不相同。
我们必须评估每一个因素本身,还有这些因素作为一个整体的一部分时的价值,当这些价值明确的时候,我们才能做出正确的决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