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属与盐反应-较难
- 格式:doc
- 大小:259.05 KB
- 文档页数:5
盐与金属单质反应的化学方程式盐与金属单质反应是指盐与金属单质之间发生化学反应,生成金属盐或金属氧化物等产物的过程。
这种反应在日常生活中有广泛的应用,例如食盐的生产、金属的提取等。
本文将从盐与金属单质反应的基本概念、反应类型、反应机制和实际应用等方面进行详细阐述。
盐是由阳离子和阴离子组成的离子化合物,金属单质是由相同金属原子组成的纯物质。
当盐与金属单质反应时,通常是由于金属原子的活泼性高于盐中金属离子的还原能力,使得金属原子能够脱去盐中金属离子的电子,从而发生反应。
盐与金属单质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可以通过检查盐和金属单质的离子价数以及电荷平衡来确定。
盐与金属单质反应的类型多样,常见的包括置换反应、氧化还原反应和分解反应等。
下面将分别介绍这几种反应的特点及其化学方程式。
置换反应是指金属离子从盐中被金属原子替代的反应。
这种反应通常发生在活泼性较高的金属与盐溶液接触时。
例如,铁可以与盐酸反应生成氢气和铁(II)盐:Fe + 2HCl → FeCl2 + H2氧化还原反应是指金属原子通过氧化或还原过程与盐发生反应的过程。
在这种反应中,金属原子会失去或获得电子,从而发生氧化或还原。
例如,铜可以与硝酸反应生成一氧化氮和水:3Cu + 8HNO3 → 3Cu(NO3)2 + 2NO + 4H2O分解反应是指盐分子在一定条件下分解成更简单的物质的反应。
这种反应通常需要加热或加入适当的催化剂。
例如,氯化铜在加热时可以分解成氯气和铜:2CuCl2 → 2Cu + Cl2除了上述的基本反应类型,盐与金属单质反应还可能发生其他类型的反应,如复分解反应、络合反应等。
复分解反应是指两个盐在反应中互相交换离子的反应,例如硫酸铜和氯化钠在溶液中反应生成硫酸钠和氯化铜:CuSO4 + 2NaCl → Na2SO4 + CuCl2络合反应是指金属离子与配体形成络合物的反应,例如铁离子与氰化物离子反应生成氰化铁配合物:Fe3+ + 6CN- → Fe(CN)6^3-盐与金属单质反应的机制主要涉及离子间的电子转移和键的形成与断裂。
金属与盐溶液反应的一般规律引言:金属与盐溶液的反应是化学中一种常见的现象。
在这种反应中,金属与盐溶液发生化学反应,产生新的物质。
这种反应具有一定的规律性,可以通过实验和理论分析进行研究和解释。
本文将从金属与盐溶液反应的基本过程、反应类型、影响因素以及应用等方面,探讨金属与盐溶液反应的一般规律。
一、金属与盐溶液反应的基本过程:金属与盐溶液反应是指金属与盐溶液中的离子发生化学反应的过程。
一般而言,金属会与溶液中的阳离子发生反应,生成新的物质。
例如,铜与盐酸反应会生成铜离子(Cu2+)和氯离子(Cl-),反应方程式为:Cu + 2HCl → CuCl2 + H2↑二、金属与盐溶液反应的类型:金属与盐溶液反应可以分为置换反应和沉淀反应两种类型。
1. 置换反应:置换反应是指金属与盐溶液中的金属离子发生置换反应,生成新的金属和盐溶液中的其他金属离子。
置换反应的条件是金属的活动性高于盐溶液中的金属离子。
例如,铁与铜(II)硫酸溶液反应会生成铜和铁(II)硫酸:Fe + CuSO4 → Cu + FeSO42. 沉淀反应:沉淀反应是指金属与盐溶液中的阴离子发生反应,生成难溶于溶液中的沉淀物。
沉淀反应的条件是金属与盐溶液中的阴离子能够形成难溶性的沉淀物。
例如,银与氯化钠溶液反应会生成难溶于水的白色沉淀物氯化银:Ag + Cl- → AgCl↓三、金属与盐溶液反应的影响因素:金属与盐溶液反应的速度和产物种类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
1. 金属的活动性:金属的活动性越高,与盐溶液中的金属离子发生反应的速度越快。
金属的活动性可以通过电位表确定,活动性越大,金属越容易发生反应。
2. 盐溶液中的离子浓度:盐溶液中离子的浓度越大,反应速度越快。
这是因为离子浓度的增加会增加碰撞的概率,促进反应的进行。
3. 温度:温度的升高会增加反应的速率。
这是因为温度升高会增加分子的平均动能,增加碰撞的频率和能量,从而促进反应的进行。
四、金属与盐溶液反应的应用:金属与盐溶液反应在生活和工业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第八单元课题2 难点金属与酸、盐溶液的反应一、金属与酸溶液反应2Al + 6HCl = 2AlCl3 + 3H2↑54 618 73 2Mg + 2HCl = MgCl2 + H2↑24 73 2Fe + 2HCl = FeCl2 + H2↑56 73 2Zn + 2HCl = ZnCl2 + H2↑65 73 2规律1:要生成等质量的H2,消耗金属的质量Zn>Fe>Mg>Al.规律2:等质量的金属和足量的酸反应,生成H2的质量Al>Mg>Fe>Zn.(对化合价都是+2价的Mg、Fe、Zn而言,相对原子质量越小,生成氢气的质量越多)例题:等质量、颗粒大小相同的X、Y、Z三种较活泼金属和足量的相同体积、相同质量分数的稀盐酸反应,生成H2的质量与反应时间的关系如图所示(X、Y、Z都是+2价金属),则A.放出H2的质量是X>Y>Z(比较纵坐标氢气的质量大小)B.消耗盐酸的质量是X>Y>Z(消耗盐酸生成氢气,和生成的氢气质量大小成正比例)C.相对原子质量是Z>Y>X(化合价相同,生成氢气的质量越多,相对原子质量越小)D.金属活动性顺序是Y>X>Z(比较横坐标完全反应时所需要的反应时间)规律3:等质量等浓度的少量酸和足量的金属反应,生成H2的质量相等.(氢气的质量来源于酸中的氢,酸质量相等又全部耗尽,生成氢气的质量就相等)例题:质量相等的锌粉和镁粉,分别与等质量等浓度的稀盐酸充分反应。
产生氢气的质量和反应所用时间的关系如图所示。
A.曲线A表示锌的反应情况,曲线B表示镁的反应情况(镁比锌活泼,完全反应时所需要的反应时间短)B.反应消耗盐酸的总质量一定相等,反应结束后镁一定有剩余。
因为生成氢气的质量相等,所以消耗的盐酸相等,只有酸都耗尽,才可能生成等质量的氢气。
而金属有以下两种情况:①锌、镁都过量,均有剩余。
(即等质量等浓度的少量酸和足量的金属反应,生成H2的质量相等)②锌恰好完全反应,镁有剩余。
(即相对原子质量小的,生成氢气的能力强,会有剩余。
金属与盐反应的方程式金属与盐反应是一种常见的化学反应,通常涉及到金属离子与非金属离子之间的反应。
这种反应主要基于金属和盐之间的电子转移过程。
金属与盐反应的方程式可以通过以下步骤来描述:1. 首先,我们需要确定所涉及的金属和盐的化学式。
例如,我们可以以铜为例,其化学式为Cu,而以氯化铜为例,其化学式为CuCl2。
2. 接下来,我们需要明确金属和盐反应的类型。
金属与盐的反应通常分为两种类型:置换反应和氧化还原反应。
置换反应是指金属离子取代盐中的金属离子,而氧化还原反应是指金属离子失去电子,被盐中的非金属离子还原。
3. 确定反应类型后,我们可以编写反应方程式。
对于置换反应,方程式通常采用以下形式:金属 + 盐→ 新金属 + 新盐。
对于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通常采用以下形式:金属 + 盐→ 氧化物 + 新金属 + 新盐。
4. 最后,我们需要平衡反应方程式,确保反应前后的原子数量保持一致。
这可以通过调整系数来实现,确保方程式中的原子数量平衡。
例如,当铁与硫酸铜反应时,可以写出以下反应方程式:Fe + CuSO4 → FeSO4 + Cu在这个反应中,铁离子(Fe2+)取代了硫酸铜中的铜离子(Cu2+),形成了硫酸亚铁(FeSO4)和纯铜。
金属与盐反应的机理主要涉及到电子转移。
在置换反应中,金属离子会取代盐中的金属离子,因为金属具有较强的还原能力,可以将盐中的金属离子还原为金属原子。
而在氧化还原反应中,金属离子会失去电子,被盐中的非金属离子还原。
这种电子转移过程是由于金属离子的电子亲和力较低,而非金属离子的电子亲和力较高。
金属与盐反应在日常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例如,铁与氯化铜的反应可以用于制备纯铜,用于制作导线和电路板。
铝与氯化铜的反应可以用于制备氯化铝,用于水处理和制药工业。
这些反应不仅有着实际应用,还可以帮助我们理解化学反应的基本原理和机制。
金属与盐反应是一种常见的化学反应,涉及到金属离子与非金属离子之间的电子转移过程。
盐的化学性质一、知识结构:盐的化学性质1、可溶性盐与某些活泼金属反应:较活泼金属+ 盐溶液→较不活泼金属+ 新盐条件:㈠、盐必须可溶于水;㈡、排在前面的金属能把后面的金属从其盐溶液中置换出来。
例:①:Cu + Hg (NO3)2 === Cu (NO3)2 + Hg②:Fe + Cu (NO3)2 === Fe (NO3)2 + Cu2、盐与酸反应:盐+ 酸→新盐+ 新酸条件:生成物必须有气体、沉淀、水之一检验Cl-:( 所用试剂:AgNO3溶液和稀HNO3 )①:AgNO3+ HCl == Ag Cl ↓+ HNO3检验SO42-:( 所用试剂:Ba (NO3)2溶液和稀HNO3 )②:Ba (NO3)2 + H2SO4 == BaSO4 ↓+ 2 HNO3检验CO32-:( 所用试剂:稀盐酸和澄清石灰水)③:CaCO3+ 2 HCl == CaCl2 + CO2 ↑+ H2O3、可溶性盐与可溶性碱反应:可溶性盐+ 可溶性碱→新盐+ 新碱发生反应的条件:㈠、反应物二者都必须溶于水;㈡、生成物其中之一必须是沉淀。
例:①:Ca(OH)2+ Na2CO3 == CaCO3↓+ 2 NaOH (工业制烧碱)②:2NaOH + Cu SO4== Na2SO4 + Cu(OH)2↓(蓝色沉淀)③: 3NaOH + FeCl3 == 3 Na Cl + Fe(OH)3↓(红褐色沉淀)④:2NaOH + MgSO4 == Na2SO4 + Mg (OH)2↓(白色沉淀)4、可溶性盐与可溶性盐反应:可溶性盐+ 可溶性盐→两种新盐条件:㈠、反应物二者都必须溶于水;㈡、生成物其中之一必须是沉淀。
①、Na Cl + AgNO3 == Ag Cl ↓+ NaNO3②、BaCl2 + Na2SO4 == BaSO4 ↓+ 2 NaCl③、Ca Cl2 + Na2CO3== CaCO3↓+ 2 NaCl二、练习:1、较活泼金属+ 盐溶液→较不活泼金属+ 新盐(反应类型:)判断下列反应能否发生?能发生的写出化学方程式。
与盐相关的化学方程式归纳与盐相关的化学方程式归纳与盐相关的化学方程式(1)盐(溶液) + 金属单质------- 另一种金属 + 另一种盐铁和硫酸铜溶液反应:Fe + CuSO4 == FeSO4 + Cu(2)盐 + 酸-------- 另一种酸 + 另一种盐碳酸钠与稀盐酸反应: Na2CO3 + 2HCl == 2NaCl + H2O + CO2↑碳酸氢钠与稀盐酸反应:NaHCO3 + HCl== NaCl + H2O + CO2↑(3)盐 + 碱 -------- 另一种碱 + 另一种盐氢氧化钙与碳酸钠:Ca(OH)2 + Na2CO3 == CaCO3 + 2NaOH(4)盐 + 盐 ----- 两种新盐氯化钠溶液和硝酸银溶液:NaCl + AgNO3 == AgCl + NaNO3 硫酸钠和氯化钡:Na2SO4 + BaCl2 == BaSO4 + 2NaCl1,氧化性:2FeCl3+Fe===3FeCl22FeCl3+Cu===2FeCl2+CuCl2(用于雕刻铜线路版)2FeCl3+Zn===2FeCl2+ZnCl2FeCl3+Ag===FeCl2+AgClFe2(SO4)3+2Ag===2FeSO4+Ag2SO4(较难反应)Fe(NO3)3+Ag 不反应2FeCl3+H2S===2FeCl2+2HCl↑+S2FeCl3+2KI===2FeCl2+2KCl+I2FeCl2+Mg===Fe+MgCl2TlCl3+2Ag===2AgCl+TlCl(铊、铅、铋的高价化合物都有强氧化性)2,还原性:2FeCl2+Cl2===2FeCl3SnCl2+Cl2===SnCl4(SnCl2有强还原性)3Na2S+8HNO3(稀)===6NaNO3+2NO↑+3S +4H2O3Na2SO3+2HNO3(稀)===3Na2SO4+2NO↑+H2O2Na2SO3+O2===2Na2SO43,与碱性物质的作用:MgCl2+2NH3.H2O===Mg(OH)2 +NH4ClAlCl3+3NH3.H2O===Al(OH)3 +3NH4ClFeCl3+3NH3.H2O===Fe(OH)3 +3NH4Cl4,与酸性物质的.作用:Na3PO4+HCl===Na2HPO4+NaClNa2HPO4+HCl===NaH2PO4+NaClNaH2PO4+HCl===H3PO4+NaClNa2CO3+HCl===NaHCO3+NaClNaHCO3+HCl===NaCl+H2O+CO2 ↑3Na2CO3+2AlCl3+3H2O===2Al(OH)3 +3CO2↑+6NaCl 3Na2CO3+2FeCl3+3H2O===2Fe(OH)3 +3CO2↑+6NaCl 3NaHCO3+AlCl3===Al(OH)3 +3CO2 ↑3NaHCO3+FeCl3===Fe(OH)3 +3CO2 ↑3Na2S+Al2(SO4)3+6H2O===2Al(OH)3 +3H2S ↑3NaAlO2+AlCl3+6H2O===4Al(OH)3 +3NaCl5,不稳定性:Na2S2O3+H2SO4===Na2SO4+S+SO2↑+H2ONH4HCO3===NH3+H2O+CO2 ↑2KNO3===2KNO2+O2↑Cu(NO3)2===CuO+3NO2+O2 ↑2KMnO4===K2MnO4+MnO2+O2↑ (用于实验室准备氧气) 2KClO3===2KCl+3O2 ↑2NaHCO3===Na2CO3+H2O+CO2 ↑Ca(HCO3)2===CaCO3+H2O+CO2 ↑CaCO3===CaO+CO2 ↑MgCO3===MgO+CO2↑H2SO3===H2O+SO2↑ThI4==高温==Th+2 I2↑(部分金属的碘化物高温下不稳定,分解反应用于提纯金属)2NH4ClO4==Δ==N2↑+2O2↑+Cl2↑+4H2O↑(高氯酸铵用作火箭助推物,分解产生的大量气体能推动火箭升空)2ClO2==加热或震荡==Cl2+2O2(二氧化氯不稳定,会爆炸性分解)2BaO2==△==2BaO+O2↑(过氧化钡能在700℃分解)【与盐相关的化学方程式归纳】。
金属与酸、盐溶液的反应知识要点
(1)钾钙钠与酸反应时,先和其中的水反应,生成物再和酸反应:2K+2H2O=2KOH+H2
2KOH+H2SO4=k2SO4+2H20
(2)①相同质量的金属与足量的酸反应,产生氢气的质量由大到小依次为:铝镁铁锌
②相同质量的金属与足量的酸反应,消耗酸的质量由大到小为:铝镁铁锌
③产生相同质量的氢气,需要金属的质量由大到小依次为:
锌铁镁铝
(3)金属活动性相差越大,金属与盐溶液的置换反应就越容易发生;
①不同金属与盐溶液反应时,活动性强的金属先与盐溶液反应:Zn Fe CuSO4
②同一金属与不同的盐溶液反应时,该金属先与活动性较弱的金属所组成的盐溶液反应:Zn Cu(NO3)2 AgNO3
③一金三液:Zn Fe(NO3)2 Cu(NO3)2 AgNO3
④两金两液:Zn Fe Cu(NO3)2 AgNO3
(4)一定量铁加入硫酸铜溶液中Fe+CuSO4=FeSO4+Cu
(5)一定量金属锌加入AgNO3、Cu(NO3)2溶液中Zn+AgNO3=2Ag+Zn(NO3)2
Zn+Cu(NO3)2=Cu+Zn(NO3)2。
金属与盐反应的条件金属与盐溶液之间的反应,它的一般反应规律是:在金属活动顺序表里,位于前面的金属可将其后的金属从它们的盐溶液中置换出来。
但是,金属与盐的反应也有一些特殊的情况。
为了使同学能全面地认识金属与盐的反应,本文特就此作如下归纳。
1.较活泼的金属跟不活泼金属盐之间的反应,较活泼金属置换相对不活泼的金属。
如:Fe+CuSO4=FeSO4+Cu↓Cu+Hg(NO3)2=Hg↓+Cu(NO3)22Hg+2AgNO3=2Ag↓+Hg2(NO3)22.活泼金属(K、Ca、Na等)与强酸强碱盐溶液的反应,实质上是活泼金属与水的反应。
如:2K+2H2O=2KOH+H2↑2Na+2H2O=2NaOH+H2↑3.活泼金属(K、Ca、Na等)与强酸弱碱盐溶液之间的反应,先与水发生置换反应,然后发生复分解反应。
如:氯化铜溶液中投入金属钠的反应:2Na+2H2O=2NaOH+H2↑2NaOH+CuCl2=Cu(OH)2↓+2NaCl总反应式为:2Na+CaCl2+2H2O=Cu(OH)2↓+2NaCl+H2↑4.活泼金属与两性金属盐溶液反应时,若金属过量,则发生置换反应、复分解反应、中和反应。
如:足量钠与氯化铝反应,因生成氢氧化铝有两性,继续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可溶性的偏铝酸钠。
反应为:2Na+2H2O=2NaOH+H2↑3NaOH+AlCl3=Al(OH)3↓+3NaClAl(OH)3+NaOH=NaAlO3+3H2O∴总反应式为:4Na+2H2O+AlCl3=NaAlO2+3NaCl+2H2↑5.较活泼金属(Mg、Al、Zn等)跟易水解的强酸弱碱盐溶液之间的反应。
如:氯化铁溶液中撒入镁粉,反应为:2Fe3++Mg=2Fe2++Mg2+Fe3++3H2O=Fe(OH)3+3H+2H++Mg=Mg2+H2↑总反应式为:4Fe3++4Mg+6H2O=2Fe(OH)3↓+4Mg2++3H2↑+2Fe2+再如:氯化铵溶液中撒入镁粉,反应为:NH+4+H2O=NH3·H2O+H+Mg+2H+=Mg2++H2↑总反应式为:2NH+4+Mg=2NH3↑+Mg2++H2↑6.具有强氧化性的高价金属盐溶液与金属之间,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如:Zn+2Fe3+=Zn2++2Fe2+Fe+2Fe3+=3Fe2+Cu+2Fe3+=Cu2++2Fe2+。
金属与盐反应顺序
金属与盐反应顺序是指不同金属与不同盐溶液之间发生化学反应的规律。
这个顺序与金属电位的大小有关,即越活泼的金属在溶解盐中时越可能发生置换反应。
下面我们根据各种金属的活泼程度,给出金属与盐反应顺序表:
铂 > 金 > 银 > 汞 > 铜 > 钯 > 镍 > 铝 > 锌 > 铁 > 铅 > 氢 > 钡 > 钾 > 钠 > 镁 > 铵 > 钙
这里的活泼度指的是金属离子在溶液中被还原的难度。
靠近表头的金属离子活泼性强,靠近表尾的金属离子活泼性弱。
活泼性强的金属可以把活泼性弱的金属的离子从溶液中彻底消耗掉,反应比较彻底。
具体来说,当一个金属棒浸入一个溶有其他金属离子的盐溶液中,如果该金属离子的还原电位高于该金属本身的电位,则该金属离子会比该金属本身更容易被还原,即会从溶液中被还原到该金属上,而该金属棒则会被溶解并释放出电子,从而电位下降。
这样,如果连续沉积的金属在活泼性上有较大的差异,则该过程反应比较快,并伴随着大量气体的放出,如在电解铜盐溶液时,因为铜相对比氢活泼,所以铜被还原到了电解板上,放出了大量的氢气。
而如果两种金属之间的活泼性较接近,则该过程反应则比较缓慢。
基于金属与盐反应的规律,我们可以利用这个反应顺序来预测或确定
不同金属之间的反应性,为相关实验或应用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同时,在实际应用过程中,也需要根据该反应顺序,选择合适的金属和盐,
以提高实验成功的概率。
盐与金属反应的三个条件
1. 金属活动性顺序
- 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只有排在前面的金属才能把排在后面的金属从它的盐溶液中置换出来。
例如,金属活动性顺序为:
K>Ca>Na>Mg>Al>Zn>Fe>Sn>Pb(H)>Cu>Hg>Ag>Pt>Au。
- 例如,铁(Fe)能与硫酸铜(CuSO₄)溶液反应,化学方程式为Fe + CuSO₄= FeSO₄+Cu,因为铁的活动性比铜强。
而铜不能与硫酸亚铁(FeSO₄)溶液反应,因为铜的活动性比铁弱。
2. 盐必须可溶
- 反应中的盐要能溶于水形成溶液。
如果盐是不溶性的,反应难以进行。
- 例如,氯化银(AgCl)是一种不溶性盐,金属锌(Zn)不能与氯化银发生置换反应,因为氯化银不能形成溶液,锌无法与银离子有效接触进行置换。
而锌可以与硝酸银(AgNO₃)溶液反应(Zn+2AgNO₃ = Zn(NO₃)₂ + 2Ag),因为硝酸银可溶于水。
3. 不涉及K、Ca、Na等过于活泼的金属(特殊情况)
- K、Ca、Na等金属的活动性非常强。
当它们与盐溶液反应时,不是简单地发生置换反应。
- 例如,将金属钠(Na)放入硫酸铜(CuSO₄)溶液中,反应不是
2Na+CuSO₄ = Na₂SO₄+Cu。
实际上,钠首先与水反应,化学方程式为2Na + 2H₂O = 2NaOH+H₂↑,生成的氢氧化钠(NaOH)再与硫酸铜反应,2NaOH+CuSO₄ = Cu(OH)₂↓+Na₂SO₄。
所以在讨论盐与金属反应时,一般不涉及K、Ca、Na等金属与盐溶液的直接置换反应。
盐与金属单质反应的化学方程式盐与金属单质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指盐与金属单质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化学反应所生成的产物。
盐是由金属离子和非金属离子组成的离子化合物,而金属单质则是指纯金属元素。
在盐与金属单质反应中,金属单质可以取代盐中的金属离子,生成新的金属盐和金属离子。
这种反应是一种离子交换反应,也是化学反应中常见的一种类型。
盐与金属单质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可以用以下示例来说明:1. 氯化钠与铜:2NaCl + Cu → CuCl2 + 2Na在这个方程式中,氯化钠(NaCl)与铜(Cu)发生反应,生成氯化铜(CuCl2)和钠(Na)。
2. 碘化铁与铝:2FeI3 + 3Al → 2Fe + 3AlI3在这个方程式中,碘化铁(FeI3)与铝(Al)反应,生成铁(Fe)和铝碘化物(AlI3)。
从这两个示例可以看出,盐与金属单质反应的化学方程式遵循以下规律:1. 盐中的金属离子被金属单质取代,形成新的金属盐。
2. 盐中的非金属离子与金属单质不发生反应,仍保持原来的形态。
3. 金属单质在反应中被氧化为离子形式,而盐中的金属离子被还原为金属单质。
盐与金属单质反应的实际应用非常广泛。
其中一种常见的应用是在冶金工业中。
许多金属的提取和精炼过程都离不开盐与金属单质反应。
例如,铝的提取就是通过铝矾土(一种含有铝的盐)与金属单质反应得到的。
盐与金属单质反应还可以用于制备金属盐。
金属盐广泛应用于化学实验、药物制备和工业生产中。
例如,氯化铁是一种常用的试剂,用于检测和检验中。
而氯化铜则是一种常用的催化剂,广泛应用于有机合成反应中。
盐与金属单质反应的实际应用还包括电化学和电池技术。
许多电池都是通过盐与金属单质反应来产生电能的。
例如,锌-铜电池就是通过锌(金属单质)和铜离子(盐)反应来产生电能的。
总结起来,盐与金属单质反应是一种常见的离子交换反应。
在这种反应中,金属单质取代盐中的金属离子,生成新的金属盐和金属离子。
这种反应在冶金工业、化学实验、药物制备、电化学和电池技术等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
解析金属与盐溶液间的置换反应金属与盐溶液混合后能否发生置换反应的判断、金属与盐溶液混合后能否发生置换反应的判断、分析是初中化学的难点,分析是初中化学的难点,学生在解决此类问题时很容易出错,其实,解决这类题目是有规律的。
一、理解内涵金属活动性顺序的内容:我们已经知道:金属与盐溶液间的置换反应是较活泼的金属可置换较不活泼的金属;盐类必须溶于水,须溶于水,故只有可溶性盐的水溶液才会与金属反应。
故只有可溶性盐的水溶液才会与金属反应。
故只有可溶性盐的水溶液才会与金属反应。
根据金属活动性顺序,根据金属活动性顺序,根据金属活动性顺序,只只有排在前面的金属才能把排在后面的金属从它的盐溶液中置换出来,也就是说:前面的金属单质与后面的金属离子不能共存于溶液中,常见反应有:Cu+2AgNO 3=2Ag+Cu(NO 3)2Fe+CuSO 4=FeSO 4+Cu值得注意的是极活泼的金属(钾、钠、钡、钙等)常温下与水剧烈反应,因此它们不能置换出盐溶液中的金属。
此它们不能置换出盐溶液中的金属。
例如,例如,例如,金属钠与硫酸铜溶液反应时,金属钠与硫酸铜溶液反应时,金属钠与硫酸铜溶液反应时,钠首先钠首先与水反应生成氢气和氢氧化钠,然后氢氧化钠又与硫酸铜发生复分解反应:2Na+2H 2O+CuSO 4 = Na 2SO 4+Cu(OH)2↓+H 2↑ 2NaOH + CuSO 4 = Na 2SO 4+Cu(OH)2↓二、熟记条件金属与盐溶液发生置换反应的条件是:(金属与盐溶液发生置换反应的条件是:(11)金属的位置:只有排在前面的金属才能把后面的金属从其盐溶液中置换出来;(2)特殊性:由于钾、钙、钠的化学性质非常活泼,在盐溶液中它们会首先与水反应生成相应的碱和氢气,在盐溶液中它们会首先与水反应生成相应的碱和氢气,因因而不会置换出盐中的金属;而不会置换出盐中的金属;((3)盐必须溶于水;)盐必须溶于水;((4)铁与盐溶液反应时生成)铁与盐溶液反应时生成+2+2价的亚铁盐,金属与铁盐反应时要用价的亚铁盐,金属与铁盐反应时要用+2+2价的亚铁盐。
金属加盐生成盐和金属的化学方程式金属加盐生成盐和金属的化学方程式可以通过以下示例进行解释:以金属铜与盐酸反应为例,化学方程式为:Cu + 2HCl → CuCl2 + H2。
在这个反应中,金属铜(Cu)与盐酸(HCl)发生反应,生成了氯化铜(CuCl2)和氢气(H2)。
这个化学方程式可以进一步解释为如下过程:1. 金属铜(Cu)与盐酸(HCl)之间发生了离子交换反应。
金属铜是一种还原剂,它可以将盐酸中的氯离子(Cl-)还原成氯气(Cl2)并释放出电子。
同时,金属铜被氢离子(H+)氧化成了二价阳离子Cu2+。
2. 氯离子(Cl-)和氢离子(H+)再结合形成了氯化铜(CuCl2),这是一种离子化合物,其中含有铜的二价阳离子(Cu2+)和氯离子(Cl-)。
3. 同时,金属铜的电子与盐酸中的氢离子(H+)结合生成了氢气(H2)。
这个化学方程式符合标题所描述的“金属加盐生成盐和金属”的过程。
通过这个方程式,可以看出金属与盐反应的基本过程:金属被氧化成了阳离子,而盐中的阴离子与金属的阳离子结合形成了新的盐。
除了铜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铜的例子,还有许多其他金属与盐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例如,钠与氯化银反应生成氯化钠和银的方程式为:2Na + AgCl → 2NaCl + 2Ag。
在这个反应中,金属钠被氧化成了钠离子(Na+),而氯化银中的银离子(Ag+)与钠离子结合形成了氯化钠(NaCl)和金属银(Ag)。
这些化学方程式的描述和解释符合标题中心扩展的要求。
通过详细解释这些化学方程式,可以清晰地了解金属与盐反应的基本原理和过程。
这样的描述和解释可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这些化学反应的发生机制,并对金属与盐反应产生的盐和金属的形成有更深入的了解。
解析金属与盐溶液间的置换反应-CAL-FENGHAI.-(YICAI)-Company One1解析金属与盐溶液间的置换反应金属与盐溶液混合后能否发生置换反应的判断、分析是初中化学的难点,学生在解决此类问题时很容易出错,其实,解决这类题目是有规律的。
一、理解内涵金属活动性顺序的内容:我们已经知道:金属与盐溶液间的置换反应是较活泼的金属可置换较不活泼的金属;盐类必须溶于水,故只有可溶性盐的水溶液才会与金属反应。
根据金属活动性顺序,只有排在前面的金属才能把排在后面的金属从它的盐溶液中置换出来,也就是说:前面的金属单质与后面的金属离子不能共存于溶液中,常见反应有:Cu+2AgNO3=2Ag+Cu(NO3)2Fe+CuSO4=FeSO4+Cu值得注意的是极活泼的金属(钾、钠、钡、钙等)常温下与水剧烈反应,因此它们不能置换出盐溶液中的金属。
例如,金属钠与硫酸铜溶液反应时,钠首先与水反应生成氢气和氢氧化钠,然后氢氧化钠又与硫酸铜发生复分解反应:2Na+2H2O+CuSO4 = Na2SO4+Cu(OH)2↓+H2↑2NaOH + CuSO4 = Na2SO4+Cu(OH)2↓二、熟记条件金属与盐溶液发生置换反应的条件是:(1)金属的位置:只有排在前面的金属才能把后面的金属从其盐溶液中置换出来;(2)特殊性:由于钾、钙、钠的化学性质非常活泼,在盐溶液中它们会首先与水反应生成相应的碱和氢气,因而不会置换出盐中的金属;(3)盐必须溶于水;(4)铁与盐溶液反应时生成+2价的亚铁盐,金属与铁盐反应时要用+2价的亚铁盐。
三、灵活运用在实际的应用中我们会发现在金属与盐溶液反应中,包括了这样2类反应.1.多种金属与一种盐溶液反应;2.一种金属与多种盐溶液反应。
但是无论其中哪一种反应,都遵循这样一条规律:金属活动性相差越大,它们间的置换反应越易发生。
1、一种金属与多种盐溶液反应例题1:在KNO3、Cu(NO3)2、AgNO3的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Zn粉,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滤液和滤渣,则滤液中一定有,一定没有,可能有;滤渣中一定有,一定没有,可能有。
金属与盐反应
主要为:金属与几种盐的混合溶液反应,金属与盐、酸反应的图像练习。
1.(2015•福建模拟)向一定量的稀硫酸中加入锌粉至过量,下列图象合理的是( ) A . B . C . D .
2.(2015•渝中区模拟)下列有关金属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铁、铝、铜均为银白色 B .
生铁炼成钢就是把生铁变为纯铁 C .
在自行车支架上喷油漆既美观又防锈 D . 铝在空气中不易被腐蚀是因为其化学性质稳定 3.(2015•应城市二模)向含有AgNO 3、Cu (NO 3)2的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铁粉,充分反应后过滤,往滤渣中加入稀硫酸,没有气泡产生,则过滤时滤出的固体可能是( ) A . Ag 、Cu 两种固体 B . Ag 、Fe 两种固体
C . Cu 、Fe 两种固体
D . Ag 、Cu 、Fe 三种固体 4.(2015•乐陵市一模)在实验室中,小明同学为了探究金属与盐溶液的反应规律,将一定质量的某种金属M 的粉末放入AgNO 3与Cu (NO 3)2的混合溶液中,实验过程及现象如图所示,结合实际现象判断,小明同学得出的以下结论中,错误的是( )
A .
加入的金属M 可能是单质铁 B .
滤渣中一定含有金属单质M C .
滤渣中一定含有单质铜 D .
滤液中一定没有银离子
5.(2015•夏津县一模)在托盘天平的两个托盘上各放一只烧杯,分别注入相同质量分数、相同质量的稀盐酸,天平平衡.向左边的烧杯中加入10g金属锌,向右边的烧杯中加入10g金属镁.当反应停止后,金属都有剩余,天平指针的指向是()
A .分度盘的左
边
B
.
分度盘的中间
C .分度盘的右
边
D
.
3种情况都有可能
6.(2015•云城区一模)下列图象能正确反映其对应操作中量的变化关系的是()
A
.
①表示向等质量的镁和锌分别加入足量等体积等质量分数的稀硫酸
B
.
②表示向硫酸铜溶液中加入足量铁粉
C
.
③表示向接近饱和的硝酸钾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销酸钾
D
.
④表示在密闭容器内燃烧镁带
7.(2015•开县模拟)在氯化铜、氯化亚铁和氯化镁的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锌粉,充分反应后过滤,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
若向滤渣中滴加稀硫酸有气泡产生,则滤渣中一定只含有Cu、Zn
B
.
若向滤渣中滴加稀硫酸无气泡产生,则滤液中一定有Mg2+、Cu2+
C
.
若向滤液中加入锌片,锌片表面无红色物质析出,则滤渣中只有Cu
D
.
反应后溶液中氯离子的数目与反应前相比一定不变
8.(2015•河北模拟)某化学小组向AgNO3和Cu(NO3)2的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质量的锌粉,充分反应后过滤,分别向滤渣和滤液中加入稀盐酸,均无明显现象,下列对滤渣和滤液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 .滤液中一定有Zn(NO3)2B
.
滤渣中一定有Cu
C .滤液中一定没有AgNO3D
.
滤渣中一定有Ag
9.(2015•苏州模拟)一定质量的硝酸银和硝酸铜的混合溶液中慢慢加入铁粉直到过量,下列图象中最接近实验事实的是(横坐标为加入铁粉的质量,纵坐标为溶液中硝酸铜的质量分数)()
A .B
.
C
.
D
.
10.(2015•赵县模拟)类比和推理是化学学习的重要思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
铁、铝等金属能和稀酸反应,所以金属铜也能和稀酸反应
B
.
稀盐酸、稀硫酸都能和碳酸盐反应,所以醋酸也能和碳酸盐反应
C
.
水结冰后不再流动,所以结冰后水分子也不再运动
D
.
食盐水能导电,食盐水是溶液,所以溶液都能导电
11.(2015•惠州模拟)向AgNO3、KNO3、Cu(NO3)2的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铁粉,充分反应后,有少量金属析出,过滤后,往滤液中滴加盐酸,有白色沉淀生成,则析出的金属是()
A .Cu和Ag B
.
Cu C
.
Ag D
.
K
12.(2015•滕州市校级模拟)某金属加工厂生产过程中的废液含有少量的硝酸银和硝酸铜,为回收利用资源和防止污染,该厂向废液中加入一定量的铁粉,反应停止后过滤,向滤液中加入少量的稀盐酸,无沉淀产生,则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
.
滤出的固体中一定含有银,也能含有铜
B
.
滤出的固体中一定含有银和铜,一定不含铁
C
.
滤液中一定含有硝酸亚铁,一定没有硝酸根
D
.
滤液中一定含有硝酸亚铁和硝酸铜,可能含有硝酸银
13.(2015•青岛模拟)将相同体积,相同溶质质量分教的稀盐酸,分别加入到等质量、颗粒大小相同的X、Y、Z三种较活泼金属中(金属完全反应〕,生成H2的质量与反应时间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
消耗稀盐酸的质量顺序为Z>Y>X
B
.
产生氢气的速率顺序为X>Y>Z
C
.
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为Y>X>Z
D
.
相对原子质量由大到小的顺序为Z>Y>X
14.(2015•济宁模拟)化学实验室要从含少量铜粉的银、锰(Mn)混合金属粉末中分离出贵金属,并获得一种盐晶体,将有关三种金属随意编号为:A、B、C,并设计了如下流程: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操作a的名称是过滤
.
B
金属C是银
.
C
A、B、C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为A>B>C
.
D
若A的硫酸盐中A元素显+2价,则A的硫酸盐化学式为MnSO4
.
15.(2014•烟台)“2014青岛世园会”于4月25日正式开园,主题是“让生活走进自然”,倡导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绿色发展理念.
(1)下列做法不符合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绿色发展理念的是.
A.通过风力和太阳能发电来驱动空气取水装置从潮湿的空气中得到水,用于浇灌植物
B.在大型场馆的房顶设“光线导入”装置,减少场馆白天开灯的数量
C.景区鲜花大道覆盖用秸秆等废弃物再生的无土草皮,进行防尘、保湿
D.园区餐厅使用一次性木块,以确保饮食卫生
(2)海洋植物馆门口,一棵金光闪闪的人造植物“黄金奇葩﹣金耐冬”格外引人注目(图1),它是以优质木材雕刻而成,外贴纯度为99.7%的黄金箔.
黄金制成金箔是利用了黄金良好的性,“金耐冬”长久不褪色,总是金光闪闪是因
为.
(3)世园会植物馆(图2)号称亚洲第一大钢结构管,拼装钢材杆件达到14000多根,所有杆件均为现场拼装焊接.
①焊接钢材杆件要先除锈,用稀盐酸除锈(Fe2O3)的化学方程式为.
②用氧气乙炔焊机焊接钢件时,要先调整乙炔(C2H2)和氧气的比例,氧气不能过量,如果氧气过量,将导致焊接不牢,写出乙炔充分燃烧的化学方程式,请分析氧气过量会导致焊接不牢的原
因.
③植物馆内温热潮湿,为防止钢件生锈,请你写出一中可行的方法.
16.(2015•松江区二模)某校学生学习了金属的化学性质后进行如下问题的探讨:
①实验室废液中含有氯化铜和氯化亚铁,对该废液进行如图1实验:
Ⅰ.操作M名称是.
Ⅱ.写出滤渣中加入稀盐酸后,一定发生的反应化学方程式.
Ⅲ.写出滤液中溶质的组成.
②向铜银混合物中,加入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硝酸银溶液340g,恰好完全反应,请结合图2提供的数据计算.求:
Ⅰ.混合物中铜的物质的量.
Ⅱ.a的数值.
17.(2015•荆州模拟)我国加强对稀土等相关产品的出口配额管理措施,却遭遇美日欧盟提起诉讼,世界贸易组织最终裁定中国败诉.稀土元素称为“21世纪黄金”.则:
(1)稀土系储氢合金是一类能够大量吸收氢气,并与氢气结合成金属氢化物的材料,此过程发生了
变化(填“物理”或“化学”),储氢合金属于(填“金属”或“有机合成”)材料.
(2)工业上常用金属热还原法制备稀土元素.氯化铈(化学式为CeCl3)在高温条件下与足量的镁发生反应生成氯化镁和铈,则发生的化学方程式为.
(3)稀土金属矿物的储量有限,而且不能再生.中国稀土资源储藏量占有全世界30%,同样需要绿色生产开发.请列举出有效保护稀土金属资源的一条措施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