脂类-磷脂
- 格式:ppt
- 大小:4.34 MB
- 文档页数:60
人体的脂类物质——磷脂
脂类分为脂肪(甘油三酯)和类脂(磷脂、固醇类),磷脂为类脂的一种。
一、磷脂
磷脂为人体脂类之一,可分为磷酸甘油脂和神经鞘脂两类。
二、磷脂的主要生理功能
1.磷脂外层具有亲水性,内层具有疏水性,非常适合于构成人体的细胞膜,是人体细胞膜的主要成分。
2.磷脂作为脂类,也是人体的提供能量之一。
3.磷脂具有乳化剂的功能,有利于脂肪的转动和代谢。
4.磷脂具有改善血管工作,减少胆固醇在血管的沉积。
5.磷脂具有改善神经系统的功能。
磷脂代谢后可能产生胆碱,而胆碱是人体神经递质的主要成分,适量的摄入可以改善神经系统的功能。
如蛋黄中含有卵磷脂,不但有利于清除胆固醇,还增强人体的记忆力,减少老年痴呆的风险,中国营养学会推荐健康成年人每日一个蛋(50克)是非常适合的,当然这个蛋最好早上清蒸着吃,其中的油脂也有利于胆汁的排泄,可以防止胆囊炎和胆石症。
三、磷脂的食物来源
富含磷脂食物有:蛋黄、肝脏、大豆、麦胚、花生。
血浆脂质分类
一、胆固醇
胆固醇是血浆脂质的主要成分之一,它在人体内具有广泛的生理功能,如合成胆汁酸、维生素D等。
胆固醇水平过高或过低都可能对健康产生不利影响。
二、甘油三酯
甘油三酯是由甘油和三个脂肪酸形成的脂类物质,是血浆中含量最多的脂质。
甘油三酯的主要生理功能是储存能量,并参与细胞膜的构成。
三、磷脂
磷脂是一类含有磷酸基的脂类物质,是细胞膜的主要成分之一。
磷脂在细胞信号转导、物质转运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四、脂肪酸
脂肪酸是构成甘油三酯和磷脂的基本单位,可以分为饱和脂肪酸和不饱和脂肪酸两类。
不同类型的脂肪酸具有不同的生理功能,如调节血糖、血脂等。
五、游离脂肪酸
游离脂肪酸是指未酯化或游离状态的脂肪酸,它在血浆中主要以游离态存在。
游离脂肪酸可以作为能量来源,同时也可以影响胰岛素的分泌和敏感性。
六、酮体
酮体是由乙酰乙酸、β-羟基丁酸和丙酮组成的代谢产物,主要
在肝脏中生成。
酮体是体内脂肪酸氧化产生的能量分子,对于某些组织如脑和肌肉等具有特殊的能量供应作用。
七、乳糜微粒
乳糜微粒是一种由小肠黏膜吸收食物中的脂肪后形成的脂蛋白颗粒,主要功能是运输外源性甘油三酯。
乳糜微粒的代谢与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和发展有关。
八、极低密度脂蛋白
极低密度脂蛋白是一种由肝脏合成的脂蛋白,主要功能是运输内源性甘油三酯。
极低密度脂蛋白的水平异常也可以导致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
第九章脂类代谢脂类是脂肪和类脂(磷脂、糖脂、固醇和固醇酯)的总称。
因为脂肪是非极性分子,以高度还原和无水的形式存在,所以是高度浓缩的代谢燃料分子。
氧化1 g脂肪放出的能量相当于氧化1 g水合糖原所放热量的6倍,许多脂类含有维持机体健康所必需的不饱和脂肪酸,如亚油酸等,所以脂肪在体内主要起贮存和供给能量的作用;同时还可以作为生物体对外界环境的屏障,防止机体热量过多散失,也是许多组织器官的保护层;此外,脂肪还能帮助食物中脂溶性维生素的吸收。
第一节脂类的消化、吸收和转运一、脂类的消化动物食物中的脂类主要是甘油三酯,同时还有少量胆固醇和磷脂,其消化主要在十二指肠中进行。
胃的酸性食物糜运至十二指肠时,引起胰脏分泌酶原颗粒和胆囊收缩,从而引起胆汁分泌。
1.三酯酰甘油脂肪酶它可水解甘油三酯(Triacyl glycerol)的C1,C3酯键,而产生二个游离脂肪酸和2 —单酯酰甘油。
2. 胆固醇酯酶(Cholesterol Esterase)它水解胆固醇酯产生胆固醇和脂肪酸。
胆固醇+ H2O —→胆固醇+ 脂肪酸3. 磷脂酶和磷酸酶可水解磷脂为甘油、脂肪酸、无机磷酸和胆碱等。
二、脂类的吸收上述脂类水解产物,在胆汁酸帮助下,在十二脂肠的下部和空肠的上部被吸收。
在肠粘膜细胞中,游离脂肪酸被转化成脂酰CoA,首先合成二脂酰甘油,然后合成三脂酰甘油,再形成质点直径为0.5~1.0 μm的乳糜微粒,被释放在粘膜细胞外空间。
它再根据分子大小和形状,分别进入肝门静脉或淋巴。
三、脂类的转运无论是从肠道吸收的食物脂类,或是由肝脏合成的脂类及脂肪动员出来的贮存脂肪,都必须通过血液循环才能转运到其它组织。
食物中的甘油三酯经小肠消化吸收,以乳糜微粒的形式转运到脂肪组织中贮存起来,也可运到肝脏进行改造和利用;在肝内经改造过的或由糖等其它物质合成的脂肪则以极低密度脂蛋白形式运至脂肪组织贮存。
当体内能源缺乏时,脂肪组织中的脂肪再水解成自由脂肪酸,经血液运输至肝脏或其组织被氧化利用。
磷脂(Phospholipid),也称磷脂类、磷脂质,是指含有磷酸的脂类,属于复合脂。
磷脂是组成生物膜的主要成分,分为甘油磷脂与鞘磷脂两大类,分别由甘油和鞘氨醇构成。
磷脂为两性分子,一端为亲水的含氮或磷的头,另一端为疏水(亲油)的长烃基链。
由于此原因,磷脂分子亲水端相互靠近,疏水端相互靠近,常与蛋白质、糖脂、胆固醇等其它分子共同构成磷脂双分子层,即细胞膜的结构。
1.依照磷脂甘油骨架的分类磷脂根据甘油骨架的不同可以分为磷酸甘油脂(glycerolphospholipid)和鞘磷脂(sphingolipid)。
它们都是极性脂。
极性脂由极性部分(叫做极性头)和非极性部分(叫做非极性尾)组成。
其中,甘油磷脂又可以根据极性头部集团的不同区分为磷脂酰胆碱(Phosphatidyl cholines,PC)、磷脂酰乙醇胺(Phosphatidyl ethanolamines,PE)、磷脂酰丝氨酸(Phosphatidyl serines,PS)、磷脂酰肌醇(Phosphatidyl inositols,PI)、磷脂酰甘油(PG)、甘油磷脂酸(phosphatidic acid,PA)等。
甘油磷脂由于取代基团不同又可以分为许多种,其中重要的有:①胆碱(choline) + 磷脂酸——→ 磷脂酰胆碱(phosphatidyl choline)又称卵磷脂(lecithin)②乙醇胺(ethanolamine) + 磷脂酸——→磷脂酰乙醇胺(phosphatidyl ethanolamine)又称脑磷脂(cephain)③丝氨酸(serine) + 磷脂酸——→ 磷脂酰丝氨酸(phosphatidyl serine)④甘油(glycerol) + 磷脂酸——→ 磷脂酰甘油(phosphatidyl glycerol)⑤肌醇(inositol) + 磷脂酸——→ 磷脂酰肌醇(phosphatidyl inositol)⑥心磷脂(cardiolipin)是由甘油的C1和C3与两分子磷脂酸结合而成,是线粒体内膜和细菌膜的重要成分,而且是唯一具有抗原性的磷脂分子。
脂类的结构和功能脂类是一类重要的有机化合物,它们在生物体中担任着多种生物学功能,如能量储存、细胞膜的构成和维护、信号传递和代谢调节等。
脂类结构的复杂性和多样性,使得对其结构和功能的研究一直是生物化学领域的热点之一。
一、脂类的结构脂类包括脂肪酸和甘油三酯(TAG)、磷脂、鞘磷脂、类固醇等众多种类。
脂肪酸是最基本的脂类单位结构,而TAG则是由三个脂肪酸和一个甘油分子结合而成。
磷脂由疏水的脂肪酸尾基和亲水的磷酸头基组成,而鞘磷脂则由磷脂基础上加上胆碱、乙醇胺等功能基组成。
类固醇则是由四环结合而成的结构类似的有机化合物。
以上结构中,脂肪酸的酸键长度、不饱和度、分支度、立体性等因素影响着脂肪酸的物理性质、化学反应和生物学作用。
TAG 的结构则受到脂肪酸组成和位置的影响,不同的TAG对于生物体内脂肪代谢的影响也是不同的。
而磷脂和鞘磷脂中的磷酸基、磷酸酯键和各种头基的不同选择,则使得不同的磷脂或鞘磷脂有不同的分布和功能,从而在细胞中发挥多样的作用。
二、脂类的功能脂类是重要的能量储存和代谢调节物质。
脂肪酸和TAG存储体内大部分的能量,并在高能量需求时供能消耗。
而类固醇和其他脂类则是多种激素、维生素和胆汁酸的前体,对于代谢调节也有着重要的作用。
脂类还在细胞膜的构成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维护着细胞的结构完整性和膜的功能性。
此外,脂类还参与了信号传递的调节,不同的磷脂和鞘磷脂可通过调节其在细胞膜上的分布和构成,影响细胞内外的多种信息传递过程。
三、未来发展方向脂类的研究在生物化学和医学领域中具有重要意义。
未来,科学家们将会从不同层面和角度继续深入探讨脂类的结构和功能,建立更加完善的脂质代谢调节的模型,探索更加全面的脂类相关疾病的发病机制,并且探索出更好的治疗这些疾病的方法和手段。
四、结论脂类的结构和功能是生命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健康和疾病的关系、能源代谢调节、信息传递等多方面都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
因此,深入探讨脂类的结构和功能,对于生物科学相关研究发展和应用的推动,具有着不可低估的重要意义。
脂类的分类及代表物质脂类是一类重要的有机化合物,它们是由甘油与脂肪酸通过酯键连接而成。
脂类在生物体内起着重要的能量储存和结构支持的作用。
根据脂肪酸的饱和度和长短,脂类可以分为三大类:简单脂类、复合脂类和衍生脂类。
简单脂类是由甘油和一种脂肪酸通过酯键连接而成的物质。
常见的简单脂类有甘油三酯、甘油二酯和甘油单酯。
甘油三酯是最常见的一种简单脂类,它由三个脂肪酸分子与一个甘油分子通过酯键连接而成。
甘油三酯是动物和人体内最主要的能量储存形式,也可以用于机体维持体温和保护内脏器官。
甘油二酯由两个脂肪酸分子与一个甘油分子连接而成,它在生物体内的含量相对较低。
甘油单酯是由一个脂肪酸分子与一个甘油分子连接而成,它的含量在动植物组织中也较低。
复合脂类是由甘油和两种或两种以上不同的脂肪酸通过酯键连接而成的物质。
常见的复合脂类有磷脂和糖脂。
磷脂是一种重要的复合脂类,它在细胞膜的结构和功能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磷脂由甘油和两个脂肪酸分子与一个磷酸衍生物连接而成。
糖脂是由甘油和脂肪酸与糖分子连接而成的物质,它在细胞膜结构和功能中也具有重要的作用。
衍生脂类是在简单脂类或复合脂类的基础上,通过酶催化或酶催化反应产生的物质。
常见的衍生脂类有脂溶性维生素、甾醇和鞘脂。
脂溶性维生素是一类在脂类中溶解且对生物体具有特殊生理功能的维生素,包括维生素A、维生素D、维生素E和维生素K等。
甾醇是一类具有特殊结构的脂类物质,其中最为著名的是胆固醇,它在维持细胞膜的完整性和参与多种生理功能方面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鞘脂是一种重要的脑组织成分,它能够形成髓鞘,保护和支持神经元。
综上所述,脂类根据组成和性质的不同,可以分为简单脂类、复合脂类和衍生脂类。
简单脂类包括甘油三酯、甘油二酯和甘油单酯;复合脂类包括磷脂和糖脂;衍生脂类包括脂溶性维生素、甾醇和鞘脂。
这些脂类在生物体内发挥着重要的能量储存、结构支持和生理功能的作用。
磷脂知识科普磷脂是是什么磷脂是是指含有磷酸的脂类,是生命基础物质, 细胞膜就由4 0%左右蛋白质和50%左右的脂质(磷脂为主)构成。
它是由卵磷脂,肌醇磷脂,脑磷脂等组成。
这些磷脂分别对人体的各部位和各器官起着相应的功能。
磷脂对活化细胞,维持新陈代谢,基础代谢及荷尔蒙的均衡分泌,增强人体的免疫力和再生力,都能发挥重大的作用。
磷脂的来源有哪些?磷脂几乎存在于所有机体细胞中,在动植物体重要组织中都含有较多磷脂。
动物磷脂主要来源于蛋黄、牛奶、动物体脑组织、肝脏、肾脏及肌肉组织部分。
植物磷脂主要存在于油料种子,且大部分存在于胶体相内,并与蛋白质、糖类、脂肪酸、菌醇、维生素等物质以结合状态存在,是一类重要的油脂伴随物。
在制油过程中,磷脂随油而出,毛油中磷脂含量以大豆毛油含量最高,所以大豆磷脂是最重要植物磷脂来源。
磷脂的功能有哪些?1.乳化作用:磷脂可以分解过高的血脂和过高的胆固醇,清扫血管,使血管循环顺畅,被公认为“血管清道夫”。
磷脂还可以使中性脂肪和血管中沉积的胆固醇乳化为对人体无害的微粒,溶于水中而排出体外,同时阻止多余脂肪在血管壁沉积,缓解心脑血管壁的压力。
2.增殖作用:人体神经细胞和大脑细胞是由磷脂所构成的细胞薄膜包覆,磷脂不足会导致薄膜受损,造成智力减退,精神紧张。
而磷脂中所含的乙酰基团进入细胞间隙与胆碱结合,形成乙酰胆碱。
乙酰胆碱则是各种神经细胞和大脑细胞间传递信息的信号分子,可以加快神经细胞和大脑细胞间信息传递的速度,增强记忆力,预防老年痴呆。
3.活化细胞:磷脂是细胞膜的重要组成部分,肩负着细胞内外物质交换的重任。
如果人每天所消耗的磷脂得不到补充,细胞就会处于营养缺乏状态,失去活力。
18.2.2 类脂1. 磷脂磷脂是一类含磷的脂类化合物,是动植物细胞的一种重要成分,在动物的脑和神经组织、骨髓、心、肝、肾等器官以及蛋黄、植物的种子及胚芽、大豆中都含有丰富的磷脂。
磷脂中比较重要的是卵磷脂,脑磷脂和鞘磷脂。
(1)卵磷脂卵磷脂是白色腊状固体,极易吸水,以胶体状态在水中扩散,难溶于丙酮,易溶于乙醚、乙醇和氯仿,在空气中久置颜色逐渐变成黄色或棕色。
卵磷脂是一种甘油酯,它与油脂的不同在于甘油的三个羟基只有两个与高级脂肪酸结合,另一个与磷酸成酯,磷酸又以酯键与含氮碱(胆碱)结合。
所以卵磷脂又称为磷脂酰胆碱或胆碱磷酸甘油酯。
其结构式如下:卵磷脂在动物的脑、神经、肾上腺、红细胞中含量很高,蛋黄中含量更高,可达8%-10%,天然卵磷脂是几种胆碱磷酸甘油酯的混合物,组成卵磷脂的高级脂肪酸有软脂酸、硬质酸、油酸、亚油酸、亚麻酸和花生四烯酸等。
胆碱在人体内有促进油脂迅速生成磷脂的作用,可防止脂肪在肝内大量聚积,医学研究证明,卵磷脂可以防止肝硬化,动脉粥样硬化、大脑功能缺陷和记忆障碍等多种疾病。
(2)脑磷脂脑磷脂与卵磷脂共存于动植物的各种组织与器官中,以动物的脑中含量最多,故名脑磷脂。
它也是吸水性很强的白色蜡状固体,在空气中易氧化而变为棕色,能溶于乙醚,难溶于乙醇,不溶于丙酮,这是与磷酯酰胆碱在溶解性方面的不同点,借此可将两者分离。
脑磷脂的结构与卵磷脂很相似,它们的区别在于含有不同的含氮碱,卵磷脂含的是胆碱,脑磷脂含的是胆胺,脑磷脂结构为:脑磷脂水解得到的高级脂肪酸有软质酸、硬质酸、油酸和花生四烯酸等。
脑磷脂与血液凝固有关,它与蛋白质可以组成凝血激酶。
(3)鞘磷脂鞘磷脂是白色晶体,比较稳定,在空气中不易氧化,鞘磷脂难溶于丙酮和乙醚,易溶于热乙醇。
鞘磷脂是鞘脂的一种,它不是甘油酯,是由一个长链不饱和醇——鞘氨醇(神烃醇)、与高级脂肪酸、磷酸、胆碱各一分子结合而成的化合物。
鞘磷脂又名神经磷脂,其结构如下:鞘磷脂是组成细胞膜的重要物质,大量存在于脑和神经组织中。
脂类是一类存在于动植物组织中,不溶于水,但溶于乙醚、苯、氯仿等有机溶剂的物质。
它能量价值高,是动物营养中重要的一类营养素,其种类繁多,化学组成各异。
常规饲料分析中将这类物质统称为粗脂肪。
脂类可按营养或营养辅助作用及组成结构分类,见表1 。
表1 动物营养中脂类的分类、组成和来源简单脂类是动物营养中最重要的脂类物质,它是一类不含氮的有机物质。
甘油三脂主要存在于植物种籽和动物脂肪组织中,蜡质主要存在于植物表面和动物羽、毛表面,某些海生动物体内也沉积蜡质。
复合脂类属于动植物细胞中的结构物质,平均占细胞膜干物质( DM )一半或一半以上。
叶中脂类含量占总 DM 3-10 %,其中 60 %以上是复合脂类。
动物肌肉组织中脂类 60-70 %是磷脂类。
非皂化脂类在动植物体内种类甚多,但含量少,常与动物特定生理代谢功能相联系。
脂类是一类存在于动植物组织中,不溶于水,但溶于乙醚、苯、氯仿等有机溶剂的物质。
它能量价值高,是动物营养中重要的一类营养素,其种类繁多,化学组成各异。
常规饲料分析中将这类物质统称为粗脂肪。
脂类可按营养或营养辅助作用及组成结构分类,见表1 。
表1 动物营养中脂类的分类、组成和来源简单脂类是动物营养中最重要的脂类物质,它是一类不含氮的有机物质。
甘油三脂主要存在于植物种籽和动物脂肪组织中,蜡质主要存在于植物表面和动物羽、毛表面,某些海生动物体内也沉积蜡质。
复合脂类属于动植物细胞中的结构物质,平均占细胞膜干物质( DM )一半或一半以上。
叶中脂类含量占总 DM 3-10 %,其中 60 %以上是复合脂类。
动物肌肉组织中脂类 60-70 %是磷脂类。
非皂化脂类在动植物体内种类甚多,但含量少,常与动物特定生理代谢功能相联系。
脂类是一类存在于动植物组织中,不溶于水,但溶于乙醚、苯、氯仿等有机溶剂的物质。
它能量价值高,是动物营养中重要的一类营养素,其种类繁多,化学组成各异。
常规饲料分析中将这类物质统称为粗脂肪。
脂类(lipids)也称脂质广泛存在于生物体内的一类重要生物有机化合物,脂类的物理性质共同特点是不溶于水,易溶于乙醚、石油醚、氯仿、丙酮等有机溶剂中。
磷脂是含磷的脂类化合物,可分为甘油磷脂和神经磷脂。
有助于维持机体功能,膜电位和结构,对于机体内膜和蛋白起到支持作用。
可以影响一些病例病症,同时还可以作为信号分子影响细胞凋亡。
会参与血液凝固,促使血凝的血小板中的凝固酶运动。
常用高级脂类列表名称规格CAS 1',3'-bis[1,2-dioleoyl-sn-glycero-3-phospho]-sn-glycero>99%115404-77-8>99%325466-03-3 bis(monomyristoylglycero)phosphate (S,R Isomer)(ammoni5α-cholestane-3ß,15ß-diol>99%80656-42-4cholest-5-ene-3ß,22(R)-diol>99%17954-98-2Coenzyme A (free acid)>99%85-61-0 dehydroepiandrosterone sulfate (sodium salt)>99%651-48-9D-erythro-sphingosine-1-phosphate (C17 base)>99%474923-27-81,2-dipalmitoyl-sn-glycero-3-phosphoethanolamine-N-(suc>99%186800-61-31,2-distearoyl-sn-glycero-3-phosphoethanolamine-N-[fola>99%1236288-25-71,2-distearoyl-sn-glycero-3-phosphoethanolamine-N-[amin>99%474922-26-4 1,2-dioctanoyl-sn-glycero-3-phosphate (sodium salt)>99%321883-54-9L-α-phosphatidylserine (Brain, Porcine) (sodium salt)>99%383907-32-2。
磷脂的生理功能及其应用1 磷脂的生理功能磷脂有调整生物膜的功能。
生物膜对于动物具有重要的生理功能,控制着细胞的新陈代谢、细胞间的热量生成与转移、信息传导、对外部侵害的抵御能力以及细胞的修复能力。
磷脂有促进脂类代谢和转运,保证血管的通畅及正常肝脏功能。
表面活性磷脂能有效保护胃黏膜不受损伤。
动物体内许多生化代谢活动都离不开酶的参与,而生物膜上许多酶的活性与磷脂关系密切,足够的磷脂是维持酶高活性的物质保证。
2 益宝磷脂的应用2.1 猪益宝磷脂(由山东滨州中大牧业有限公司生产)可改善饲料适口性,具有明显的诱食作用。
促进生长,提高瘦肉率。
仔猪每天喂益宝磷脂30 克,体重增长幅度达17% ,生长育肥料中添加5% 的益宝磷脂,可使日增重提高7% 左右。
提高饲料中脂肪及其他养分的消化利用率,降低甚至消除因消化不良引起的腹泻率。
提高机体免疫力和抗应激能力。
磷脂通过调节神经系统和降低体增热来有效缓解甚至消除应激(特别是仔猪断奶应激和母猪的热应激)带来的不利影响。
添加磷脂可增加母猪泌乳量和乳脂率,提高仔猪初生重和成活率。
据试验,在怀孕母猪产前3 周开始饲喂添加5% ~8% 益宝磷脂的饲料直至断奶,可提高仔猪初生重10% ~20% ,提高产奶量8.9%( 0.5~1.0千克),改善乳脂率4.1% ,每天窝仔重可多增重250克。
改善肉品品质。
提高瘦肉率,提高肉中必需脂肪酸的沉积,改善肉的色泽和风味,提高肉的系水力和出肉率,延长肉品的货架寿命等。
2.2 肉鸡缓解应激,缩短出栏时间,添加2% ~6% 的益宝磷脂,可提高增重10% 左右。
添加磷脂后,机体动用体脂肪,分解为脂肪酸在肝脏用于能量生成,可阻断游离脂肪酸向腹脂组织转移,降低肉鸡腹脂率,改善肉品品质。
使用磷脂可调节肉鸡体内酶的活性,改善能量利用率,提高饲料整体利用率,降低成本.使用磷脂可有效防止因肉鸡生长速度太快和脂肪肝造成的肉鸡猝死症的发生;可减少动物对蛋氨酸、胆碱的消耗,提高蛋白质的利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