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恋爱心理讲座
- 格式:ppt
- 大小:50.00 KB
- 文档页数:9
高中生“恋爱”心理讲座李莉从前有一个父亲特别害怕世俗的东西“污秽”了自己儿子的眼睛,便决定在儿子很小的时候送到寺院里,小家伙在寺院里跟师傅打坐念经,18年来从来没有出过寺院一步。
18岁了,父亲觉得儿子应该修成正果,可以带他下山了。
在下山的路途中小孩看到“黑道黄条纹”的东西,问是什么?爸爸告诉他那是老虎,老虎会吃人,赶快跑。
他们来到山下,小孩对所有的东西都充满了好奇,问着问那的,当对面来了几个打扮的很漂亮、长得很可爱的女孩子时候,这个男孩的瞳孔立刻放大,盯着不放,问“爸爸那是什么?”爸爸告诉他那是“绿鹅”,“绿鹅”会吃人比老虎还要厉害,于是拉着自己的儿子赶快的逃离。
一天结束了,爸爸决定送儿子一样礼物,儿子不假思索的回答,要“绿鹅”。
他为什么偏偏喜欢绿鹅呢?这正常吗?……这个故事更多的时候被作为一个笑谈,其实这个故事揭示了一个很现实的问题的,倾慕异性是人之本能,人的自然成长的能量远远的大于教化的能力,是正常的事情。
什么是爱情?美国耶鲁大学斯坦伯格提出过“爱的三角理论”。
他认为,爱是由激情、亲密和承诺三个成分组成的。
激情是指男女之间本能的异性吸引,它是与生俱来的,基本上不需要后天的培养,而亲密则是指两个人通过相互沟通,能够经常彼此分享自己的内心世界,并得到对方的接纳。
正是因为不断深化的相互了解,两个人越来越亲密。
终于有一天,双方愿意为对方承担责任,并与对方保持恒久的关系,这就是承诺。
只有激情而没有亲密和承诺的爱是不能永恒的。
当激情消退的时候,留下的只是伤害。
对于我们中学生来说,激情不难,产生亲密感也很容易,但是如果提到对于爱情稳固起关键作用的第三元素承诺或责任,就很难了。
也正因此,我们中学时代的恋爱尽管美好,却是那么脆弱,也才有那么多的少男少女从中受伤。
如果这样,我们何不把这份感情暂且存放一下呢。
等到有一天,我们有足够的爱的能力,能够给彼此带来幸福,能够保护对方以及自己,再把它拿出来我想,那时候的爱情一定会是最美的现在,有许多学校里的高中生在谈恋爱,我们的学校也不例外,而有些人谈恋爱,只是为了消除寂寞,有些人只是玩玩而以,而有些人恋爱恋的疯狂。
爱情ABC:我的选择一、指导思想与理论基础1、活动体验式教学:高中生已经具备了比较好的认知能力,如果单单地讲知识,效果不好,学生也不容易接受,所以要通过活动体验的方式来增强他们的内心体验,而无须在课堂上花太多的时间讲授知识;b5E2RGbCAP2、新课程理念:让学生主动参与,积极思考与探究。
二、教学背景分析学生情况分析:①学生所处的社会环境非常复杂,路桥的流动人口多且复杂,学生能接触到行行色色的人;②路桥的经济发达但文化相对滞后,家长对学生的青春期情感教育相对缺乏;③社会上一些不良信息比较多,学生受到不良信息的影响是比较深刻的;少数家长的不检点行为(如婚外性和婚外情)深深地影响了学生的情感价值观;④当今社会是个网络社会,网络的影响无处不在,而我们的学生缺少对各种网络信息的筛选和拒绝的能力;⑤我校是综合高中,学生的自律能力比较差,面对青春期情感上的困惑,学生还没学会如何去处理;⑥比较多的学生已经有交往过密的行为,一些学生在这个的过程中已经出现了边缘性行为,极少数的甚至出现了实质的性行为,令人堪忧。
p1EanqFDPw教学方式与教学手段说明:教学设计说明:由我的青春期爱情故事引入,通过我的自我暴露,拉近学生和我的距离,让学生放松,以便学生在下面的课堂中能发言;通过让学生扮演故事中的主人公来做出爱情过程中的选择(在故事的中间设置问题,让学生做出选择),这样可以让学生有个思考;通过学生阐述选择理由,让学生进一步思考青春期中的爱情,从而做出正确的选择;通过布置改写或续写本故事来检验本节课的教育效果DXDiTa9E3d设计的理由:综合高中的学生谈恋爱,已经不是应该不应该的问题,也不是用道德谴责就能解决问题的,靠堵、压、吓都没什么用,毕竟现在已经进入了网络社会了,做为教育工作者只能让他们学会负责任地做出自己的选择。
在整个课堂过程中,我尽量不对学生的选择做价值的评价,给他们一个思考的空间。
(这也是心理辅导课和思想政治课很重要的区别,心理老师要尽量保持价值中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