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异常心电图识别
- 格式:ppt
- 大小:8.31 MB
- 文档页数:38
常见异常心电图正确识别理论考核试题1.在心电图上P波反映的是()A.墨房结除极B.窦房结复极C.心房除(正确答案)D.心房复极2.风湿性心脏病二尖瓣狭窄患者,心电图P波主要表现有()A.P波时限≥0.12s,且P波振幅>0.25mVB.P波时限>0.2OSC.P波振幅>0.25mVD.P波时限≥0.12s,有切迹(正确答案)3.右房肥大的心电图表现为()A.P波偃而宽B.P波增宽C.P波尖锐高耸(正确答案)D.P波出现切迹4.心电图上U波明显增高临床上见于()A.息J血钾B.高血钙C低血钾(正确答案)D.低血钙5.在临床上最常见的心律失常是()A.过早搏动(正确答案)B.预激综合征C.房颤D.房室传导阻滞6.STEM1患者心电图V1-V3导联出现特征性改变示()A.前间壁(正确答案)B.局限前壁C.广泛前壁D.高侧7.心肌由于长期缺血,在心电图上就会出现"损伤性"图型改变,下列何者最为正确()A.T波高尖B.T波倒置C.ST段明显抬高(正确答案)D.ST段明显下移8.典型心绞痛的心电图表现通常不包括()A.ST段压低B.T波低平双向或倒置C.U波倒置D.ST段抬高(正确答案)9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心电图提示病理性Q波表示()A.损伤B.严重损伤C.缺血D.坏死(正确答案)10.患者男性,67岁,血液结果提示CTn120ng∕m1,心电图提示Hm、AVF导联ST段弓背样抬高,考虑梗死的范围是()A.广泛前壁心肌梗死B.前间壁心肌梗死C.正后壁心肌梗死D.下壁心肌梗死(正确答案)11.典型的BrUgada综合征患者ST段抬高的形态为()A.上斜型抬高B.弓背向上抬高C.下斜型抬高(正确答案)D.弓背向下抬高12.下列哪项不符合三度房室传导阻滞的心电图改变()A.P波频率较QRS波群频率慢(正确答案)B.P波与QRS波群无固定关系C.QRS波群形态取决于心室起搏点位置的高低D.P-R间期不固定13.窦性心律不齐是指同一导联心电图上PP间距相差()A.>0.18sB.>0.12s(正确答案)C.>0.10sD.>0.04s14.风湿性心脏病二尖瓣狭窄的心电图表现,叙述正确的是()A.P波消失,代之以大小、形态不一的f波B.P波消失,代之以锯齿状F波C.P波变窄,P波宽度<0.12秒D.P波变窄,P波宽度>0.12秒,伴切迹(正确答案)15.在肢体导联中,当左上肢的电位高于右上肢时,描记出的波形()A.正向波(正确答案)B.负向波C.双向波D.P波16.激动传导在房室结延迟()A.0.05-0.07S(正确答案)B.0.02-0.04SC.0.32-0.44SD.0.10-0.17S17.心脏骤停时心电图表现为()A.室上性心动过速B.心房扑动C.心室颤动(正确答案)D.房-室传导阻滞18.下列不是窦性心律的心电图特点的是()A.P波在∏导联直立B.P波在aVR导联倒置C.P波在V5导联倒置(正确答案)D.P-R间期在0.12~0.20s之间19."R"波之前的负向波称为()A.S波B.Q波(正确答案)C.Q波D.R波20.心房扑动时,心电图上锯齿样扑动波的频率为()A.75~150次/分钟B.150~200次/分钟C.200~250次/分钟D.250~300次/分钟(正确答案)。
ECG监护及常见异常心电图的识别前言ECG监护是指利用心电监护仪等设备实时记录和监测心电图(ECG)信号以及进行相关处理的一种技术手段。
ECG可以反映心脏的电生理活动情况,ECG监护可以帮助医护人员了解一个人的心脏状况以及及时处理心脏异常情况。
本文将介绍ECG的基本概念、ECG监护常见异常及其识别方法。
ECG基本概念ECG是由心肌细胞释放的微电脉冲所形成的心电信号,可以用来反映心脏和心脏周围结构的电生理活动情况。
常规12导联心电图可以记录出心脏从不同方向发出的电信号,并反映不同心脏组织的电活动情况。
ECG测量出的电信号的基本参数包括心率、心律、QRS波形、ST段、T波等。
下面是对这些参数的简单解释:•心率:每分钟心跳次数,正常值在60到100之间。
•心律:指心脏跳动的节律,正常为有规律的节律。
•QRS波形:表示心室的兴奋-收缩过程,正常情况下波形呈短而宽的“M”形。
•ST段:反映心肌缺血或者损伤的情况,正常情况下应该为等电位线。
•T波:反映心室肌肉在收缩后重新极化的情况,正常情况下呈现出矮而窄的正弦波。
ECG 监护常见异常及其识别方法心率失常心率失常是指心脏跳动的节律不正常。
常见的心律失常包括窦性心律、房颤、心房颤动、室速/房室逸搏等。
下面是对这些心律失常的简单描述:窦性心律窦性心律是最常见型的心律失常,指正常的心电信号沿着窦房结传导,控制心脏跳动的节律。
正常情况下,窦性心律的ECG记录呈现出正常的QRS复合物波形和稳定的心率。
心房颤动心房颤动是指心房的收缩变得不规则和无序,而引发的心律失常。
ECG记录显示呈现出的是无规律的心率,QRS波形通常呈现出正常设备下的情况。
室速/房室逸搏室速/房室逸搏是指心室自发性放电会影响心跳的节律,导致失常。
ECG记录时可能会出现正常的QRS波形和不规则心率。
心肌缺血心肌缺血是指冠状动脉流量减少,导致心肌缺氧或死亡。
ECG记录上可以表现为下列异常:•ST段抬高或者下降:心肌缺血可能会导致ST段抬高或下降,这取决于心肌缺血的严重程度和缺血的时间。
常见异常心电图识别培训考核(N3层级)试题心电图的优点()A、无创(正确答案)B、简便(正确答案)C、准确(正确答案)D、廉价(正确答案)2、心电图临床应用范围()A、诊断心肌梗死、损害、缺血及定位(正确答案)B、急危重患者监护(正确答案)C、用于体检及心脏病筛查(正确答案)D、诊断心律失常的金标准(正确答案)3、心电图的导联位置()A、V1:胸骨右缘4肋间隙(正确答案)B、V2:胸骨左缘4肋间隙(正确答案)C、V3:V2与V4的中点(正确答案)D、V6:V4水平与腋前线交点4、正常窦性心律()A、频率:60-100次/分(正确答案)B、P波的方向:PⅡ倒置,PaVR直立C、PR间期:0.12 - 0.20秒(正确答案)D、PP间期:PP间期的互差<0.12秒(正确答案)5、心肌缺血时的T波变化()A、心内膜下心肌缺血:T波深倒置B、心外膜下心肌缺血:T波深倒置(正确答案)C、心内膜下心肌缺血:T波直立高耸(正确答案)D、心外膜下心肌缺血:T波直立高耸6、急性心肌梗死心电图表现()A、ST段弓背或水平型抬高(正确答案)B、T波对称性倒置(正确答案)C、出现病理性Q波(正确答案)D、对称性倒置T波由深变浅7、窦性心律失常包括()A、窦性心动过速(正确答案)B、窦性心动过缓(正确答案)C、窦性心律不齐(正确答案)D、窦性停搏(正确答案)8、窦性心动过速常见于()等A、运动(正确答案)B、精神紧张(正确答案)C、急性失血(正确答案)D、心肌炎(正确答案)9、窦性心动过缓常见于()等A、运动员(正确答案)B、老年人(正确答案)C、使用肾上腺素D、甲状腺功能低下(正确答案)10、高钾血症心电图()A、P波增宽、变小至消失(正确答案)B、QRS波增宽畸形、R波降低、S波加深(正确答案)C、ST段压低(正确答案)D、T波高尖,且基底部狭窄(正确答案)11、心电图记录中横坐标1小格=()秒 [单选题]A、0.02B、0.2C、0.04(正确答案)D、0.412、心电图记录中横坐标1大格=()秒 [单选题]A、0.2(正确答案)B、2C、0.02D、0.413、心电图纵坐标电压1小格=()mv [单选题]A、0.1(正确答案)B、0.2C、0.01D、0.0214、心电图纵坐标电压1大格=()mv [单选题]A、0.4B、0.5(正确答案)C、0.2D、115、心电图RR间区小于三大格判断为() [单选题]A、心律失常B、窦性心动过缓C、正常窦性心律D、窦性心动过速(正确答案)16、心电图RR间区大于五大格判断为() [单选题]A、窦性心动过速B、窦性心动过缓(正确答案)C、正常窦性心律D、房性早搏17、房扑诊断抓Ⅱ导联,心电图示() [单选题]A、P波消失,代之以F波连续振幅相同、间距相等、锯齿状或波浪状(正确答案)B、P波提前出现,P波后无QRS波形C、呈直立型,与QRS波关系紧密D、P波缺如或融合在前一个T波中18、室颤诊断抓Ⅱ导联心电图特点() [单选题]A、QRS波呈规律连续大幅度的正弦曲线波形B、QRS波宽大畸形连续出现3次以上C、QRS波提早出现宽大畸形D、QRS波大小不等,形态不同的心室颤动波(正确答案)19、室扑诊断抓Ⅱ导联,心电图特点() [单选题]A、QRS波呈规律连续大幅度的正弦曲线波形(正确答案)B、QRS波宽大畸形连续出现3次以上C、QRS波提早出现宽大畸形D、QRS波大小不等,形态不同的心室颤动波20、心房颤动诊断抓Ⅱ导联,心电图特点() [单选题]A、RR间区绝对不整,P波消失,代之以F波(大小不一、形态不同、间隔不整)(正确答案)B、P波提前出现,P波后无QRS波形C、呈直立型,与QRS波关系紧密D、P波缺如或融合在前一个T波中。
分析心电图波形的常见异常及其临床意义心电图是临床上常用的一种检查方法,通过记录和分析心脏电活动的波形,可以获取丰富的心脏信息。
正常的心电图波形具有一定的规律,而一些异常的波形可以反映心脏的病理改变或功能异常。
在临床上,分析心电图波形的异常对于心脏疾病的诊断和治疗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ST段异常ST段是QRS波群和T波之间的水平线段,通常表现为平坦或凹陷样。
ST段异常常见有以下几种情况:1. ST段抬高ST段抬高常见于心肌梗死、冠状动脉缺血等缺血性心脏疾病。
抬高的ST段表明心肌缺血区域的存在,需进一步进行血液检查和冠状动脉造影等检查,以明确病因并进行相应的治疗。
2. ST段压低ST段压低是一种非特异性的心电图异常,常见于心率过快、电解质紊乱、药物影响等因素。
压低的ST段并不能单独作为诊断依据,需要结合病史、临床表现和其他检查结果进行综合分析。
二、T波异常T波是ST段之后的一个向上或向下的波峰,代表心室的复极过程。
T波异常也常见且具有一定的临床意义,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况:1. T波倒置T波倒置是指T波在基线以下,具有负向振幅。
常见的原因包括心肌缺血、心肌肥厚、心脏电解质紊乱等。
对于T波倒置的解读需综合分析其他心电图特征和临床情况进行诊断。
2. T波高耸T波高耸常见于高血钾、左心室肥厚、冠状动脉供血不足等情况。
T波高耸还可以是某些特殊情况的心电图表现,如尖端扭转型室速等。
需要注意的是,T波高耸并不总是代表有病理改变,还需要综合其他因素进行分析。
三、QRS波群异常QRS波群是心电图中的主要波形之一,代表心室内的除极过程。
在心电图中,QRS波群异常也较为常见,主要包括以下几种情况:1. QRS波群增宽QRS波群增宽可以是某些心肌疾病的表现,如心室肥厚、束支传导阻滞等。
具体原因需要综合分析其他波形特征以及临床资料进行判断。
2. Q波增深Q波是QRS波群中的负向波,增深的Q波可能是心肌梗死的早期征象,提示心肌有缺血坏死。
心电图异常波形分析与识别心电图是一种反映心脏电活动的图形,对于诊断心脏疾病具有重要价值。
在正常情况下,心电图的波形呈现规律且有规律的变化。
然而,有些心电图呈现异常波形,可能是病理性的信号,需要进行及时分析与识别。
心电图异常波形分析与识别是通过对心电图波形进行分析,判断是否存在异常信号,并进一步辨别异常信号的类型和特征。
这种分析的目的是发现心脏疾病、心律失常、心肌缺血等疾病的预警信号,为医生提供诊断和治疗的参考。
常见的心电图异常波形包括以下几种:1. 心律失常波形:心律失常是指心脏搏动节律的异常变化,包括心动过快(心律过速)、心动过慢(心律过缓)、心律不齐、室上性心律失常、室性心律失常等。
心律失常波形的特征是心电图上R波的形态、R-R间期的变化以及QRS波群的宽窄等。
2. 心肌缺血波形:心肌缺血是指心肌由于供血不足而导致的患处缺氧。
心肌缺血波形的特征是T 波倒置、ST段抬高、ST段压低或出现降低,以及Q波的深度等。
3. 心脏传导阻滞波形:心脏传导阻滞是指心脏搏动的传导系统发生异常,导致心脏节律出现中断或传导延迟。
常见的心脏传导阻滞包括一度房室传导阻滞、二度房室传导阻滞和三度房室传导阻滞。
心脏传导阻滞波形的特征是P波或QRS波群缺失、P波和QRS波群之间的时间间隔延长等。
对于心电图异常波形的分析与识别,需要依靠计算机辅助技术和专业医生的经验判断。
近年来,人工智能技术在心电图异常波形分析与识别方面取得了较大的进展。
通过使用深度学习和模式识别算法,研究人员可以将大量的心电图数据输入计算机模型,从中学习和挖掘出心电图异常波形的规律和特征,进一步提高识别的准确率和效率。
除了计算机辅助技术,医生的经验和专业知识仍然是心电图异常波形分析与识别的重要依据。
医生需要对心电图数据进行系统的观察和分析,结合患者的病史、临床表现和其他辅助检查结果,综合判断和确定心电图异常的类型和严重程度。
因此,医生的专业培训和经验积累对心电图异常波形分析与识别至关重要,计算机技术的应用只是辅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