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春 第六章 心血管系统疾病1
- 格式:ppt
- 大小:18.11 MB
- 文档页数:113
第一章心血管系统疾病一、名词解释1. 粥样斑块(atheromatous plaque)2. 冠状动脉性心脏病(coronary artery disease)3. 心肌梗死(myocardial infarction)4. 室壁瘤(ventricular aneurysms)5. 原发性高血压(primary hypertension)6. 高血压性心脏病(hypertensive heart disease)7. 细动脉性肾硬化arteriolar nephrosclerosis)8. 恶性高血压(malignant hypertension)9. 风湿病(rheumatism) 10. Aschoff 小体11. 疣状心内膜炎(verrucous endocarditis) 12. 心瓣膜病(valvular vitium of the heart) 13. 原发性心肌病(primary cardiomyopathy) 14. 心肌炎(myocarditis)二、A型题1.风湿性心内膜炎最常累及的心瓣膜是:A.二尖瓣B.三尖瓣C.主动脉瓣D.肺动脉瓣E.二尖瓣,主动脉瓣联合受累2.风湿性心肌炎病变累及:A.心肌细胞B.心肌间质结缔组织C.心肌间质的小血管D.心肌间质的神经组织E.心肌间质的嗜银纤维3.风湿性心内膜炎时,心瓣膜上的疣状血栓其主要成分:A.纤维素B.血小板和纤维素C.肉芽组织D.玻璃样变的结缔组织E.含细菌的血栓4.风湿性心内膜炎心瓣膜上的赘生物常发生于:A.二尖瓣的游离缘B.二尖瓣的闭锁缘C.三尖瓣的闭锁缘D.三尖瓣的游离缘E.主动脉瓣的闭锁缘5.引起亚急性感染性心内膜炎最常见的病菌是:A.金黄色葡萄球菌B.大肠杆菌C.感冒杆菌D.溶血性链球菌E.草绿色链球菌6.风湿病属于变态反应性疾病主要累及的组织是:A.心脏瓣膜及关节组织B.神经组织C.全身结缔组织D.全身多处组织E.大、中动脉壁7.风湿病的特异性病理变化指的是:A.结缔组织的粘液变性B.胶原纤维的变性、坏死C.病灶中发生的纤维素样坏死D.病灶内出现梭形小瘢痕E.风湿小结形成8.缓进型高血压病病变主要累及:A.全身大、中型动脉B.全身细小动脉C.全身毛细血管D.视网膜中央动脉E.大脑中动脉9.高血压时心脏产生的向心性肥大指:A.左室心肌肥厚而心腔不扩张B.左室心肌肥厚而心腔扩张C.左室壁厚正常而心腔明显扩张D.左室左房心肌明显肥厚E.左室心肌肥厚,右室民也肥厚10.恶性高血压病病变特点是A.细动脉壁发生纤维素样坏死B.细动脉壁发生炎症性改变C.细动脉壁发生粘液变性D.细动脉壁发生玻璃样变性E.细动脉壁发生痉挛11.动脉粥样硬化好发部位:A.全身大、中型动脉B.全身毛细血管C.全身细小动脉D.肾脏入球小动脉E.脾小结中央动脉12.MeCallum斑位于:A.右心室侧壁B.左心室前壁C.右心房后壁D.左心房后壁E.室间隔13.下述关于风湿病的记述哪项是错误的?A.抗生素的广泛应用降低了风湿病的发病率B.风湿病多发生于寒冷地区C.抗‘O’滴定度升高提示本病是由溶链菌的直接作用D.风湿病是一种结缔组织疾病E.风湿病常累及心脏、关节、血管等其中以心脏病最为严重14.风湿性瓣膜病病变的描述哪些是错误的?A.心瓣膜纤维性增厚B.瓣膜叶之间可相互粘连C.瓣膜环缩窄D.瓣膜本身变硬E.瓣膜穿孔、断裂15.风湿性心包炎的炎症性质为:A.变质性炎B.变态反应性炎C.渗出性炎D.遗传性疾病所致E.增生性炎16.风湿性心肌炎后期的病理改变是:A.心肌间质纤维素样坏死B.心肌细胞的变性、坏死C.心肌的纤维化及瘢痕形成D.风湿小结形成E.炎细胞的灶状浸润17.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最常受累的动脉是:A.左冠状动脉前降支B.右冠状动脉主干C.左冠状动脉主干D.左冠状动脉回旋支E.右冠状动脉降支18.心肌梗死形态一般在梗死后多长时间才能肉眼可辨:A.1h后B.6h后C.8h后D.24h后E.第4天19.不伴合并症的右心衰竭时,下述哪项症状不会出现?A.身体下垂部分及皮下水肿B.胸水C.肝脏瘀血D.肺水肿E.颈静脉怒张20.二尖瓣狭窄时早期代偿性变化表现为:A.左心房代偿性肥大B.肺淤血水肿C.肺动脉高压D.右心室代偿性肥大E.右心房淤血21.二尖瓣关闭不全时,早期代偿性变化表现为:A.左心房代偿性肥大B.左心室代偿性肥大C.肺淤血肺动脉高压D.右心室右心房代偿性肥大E.右心衰竭22.下述主动脉粥样硬化记述,哪项是错误的?A.可引起夹层动脉瘤B.可引起钙化性主动脉瓣狭窄C.病变多位于主动脉后壁和各分支开口处D.可继发溃疡、钙化、出血、血栓形成E.胸主动脉病变最重23.粥样病变中哪种成分应不具备?A.泡沫细胞B.中性白细胞C.纤维组织伴玻璃样变性D.胆固醇结晶E.无定形的坏死崩解物质24.不伴合并症的左心衰竭下述症状哪些不会有?A.左心室肥厚B.肺淤血水肿C.咯血胸疼D.气喘、呼吸困难E.身体下垂部分及皮下水肿25.高血压脑出血的最常见部位是:A.桥脑B.延脑C.丘脑D.基底节、内囊E.小脑26.动脉粥样硬化复合病变中最危险的并发症:A.斑块内出血B.斑块破裂C.血栓形成D.钙化E.动脉瘤形成27.主动脉粥样硬化最常见的好发部位是:A.主动脉后壁及其分支开口B.降主动脉和主动脉弓C.升主动脉D.腹主动脉E.胸主动脉28.脑动脉粥样硬化最常累及的部位是:A.大脑前动脉B.大脑中动脉及大脑后动脉C.大脑中动脉及Willis环D.大脑前动脉及大脑后动脉E.大脑前动脉及基底动脉29.风湿细胞来自:A.巨噬细胞B.纤维母细胞C.平滑肌细胞D.淋巴细胞E.心肌细胞30.风湿性心包炎时心包脏层病变属于:A.浆液性炎B.纤维素性炎C.浆液、纤维素性炎D.化脓性炎E.特异性增生性炎31.脉瓣狭窄主要是由:A.风湿性主动脉瓣炎产生的B.先天性瓣膜发育异常所致C.动脉粥样硬化引起D.主动脉瓣膜钙化所致E.梅毒性主动脉瓣膜炎引起32.心肌梗死最常好发的部位是:A.左室前壁,心尖,室间隔前2/3B.左室后壁,室间隔后1/3,及右室大部C.左室侧壁D.左室乳头肥E.心内膜下心室壁内1/3的心肌33.心肌梗死发生多长时间后肉芽组织增生?A.6hB.8hC.第4天D.2~3周E.5周后34.高血压性心脏病代偿期早期形态学特征:A.整个心脏心肌细胞空泡变性B.心肌纤维变性坏死C.心肌间质纤维组织增生D.左心室肥大E.左心室扩张35.关于风湿性心内膜炎的记述哪项是对的?A.瓣膜赘生物粘连不牢固B.受累瓣膜容易产生穿孔、断裂C.受累瓣膜上的赘生物含有细菌D.一般以三尖瓣受累最常见E.瓣膜上的赘生物主要由血小板、纤维素组成36.梗死的心肌细胞内糖原减少或消失出现较早,一般在冠状动脉闭塞几分钟即可发生A.5minB.8minC.10minD.15minE.30min37.风湿病中具有诊断意义的病变是:A.胶原纤维的变性B.风湿小结形成C.Anitschkow细胞D.淋巴细胞E.Aschoff巨细胞38.下述哪项不属于风湿性心脏病的陈旧性病变?A.MaCallum斑形成B.心包脏壁两层的纤维素性粘连C.心肌间质内形成小瘢痕D.二尖瓣增厚、短缩、变形E.二尖瓣和主动脉瓣的增厚、短缩、变形39.高血压病的发病与哪些因素关系不大?A.遗传因素B.社会心理应激C.肾因素D.每日饮食摄盐量过多E.患动脉粥样硬化40.关于高血压病的记述哪项是错误的?A.产生原发性颗粒性固缩肾B.产生视乳头水肿C.引起左心室肥厚D.最严重的合并症是脑出血E.引起下肢发生坏疽41.动脉粥样硬化的叙述哪些是错的?A.血浆低密度脂蛋白水平持续升高与动脉粥样硬化有关B.大量吸烟有助于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C.高血压可促进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D.遗传因素是动脉粥样硬化的危险因素E.以上都不对42.脑动脉粥样硬化的叙述哪项是错的?A.病变以大脑中动脉和willis环最重B.可引起脑萎缩C.可形成动脉瘤D.继发脑血栓形成E.不会引起脑出血43.下列哪项不属于动脉粥样硬化的危险因素?A.血浆高密度脂蛋白水平持续升高B.血浆低密度脂蛋白水平持续升高C.大量吸烟D.高血压病E.糖尿病44.最初,良性高血压影响血压升高的主要因素是:A.原发性颗粒性固缩肾B.左心室肥大C.全身细小动脉痉挛,以后发生硬化D.重要器官的肌型动脉中膜、内膜增厚E.脑动脑壁的纤维素样坏死45.动脉粥样硬化早期哪种细胞最早迁入动脉内膜?A.单核细胞B.淋巴细胞C.中性白细胞D.平滑肌细胞E.纤维母细胞46.心内膜下心肌梗死的描述哪项是错的?A.坏死主要累及心室内层1/2区域内B.梗死灶可波及肉柱、乳头肌C.梗死常表现为小灶状坏死D.梗死范围呈不规则形分布于左心室四周E.严重者坏死灶融合病变呈环状梗死47.区域性心肌梗死多位于:A.左心室B.右心室C.室间隔D.左心房E.右心房48.下列哪种酶在血中升高对诊断心肌梗死最有帮助?A.淀粉酶B.谷丙转氨酶(GPT)C.肌酸磷酸激酶(CPK)D.酸性磷酸酶E.碱性磷酸酶49.心肌梗死的描述哪项是错的?A.梗死灶呈楔形B.多为贫血性梗死C.梗死灶呈灰黄色周围有充血带D.相应心内膜可有附壁血栓形成E.相应在心外内膜可有纤维蛋白渗出50.风湿病变累及全身结缔组织,其中最严重的器官是:A.心脏B.脑C.关节D.血管E.皮肤51.关于风湿病的记述哪项是不正确的?A.风湿病累及全身结缔组织,属变态反应性疾病B.以心脏病变对患者危害最大C.风湿性心内膜炎引起的慢性瓣膜病严重影响心脏功能D.风湿性关节炎可致关节畸形E.皮下结节、环型红斑对临床诊断风湿病有帮助52.风湿性心内膜炎的特征性病变是A.心瓣膜水肿B.心瓣膜增厚变形C.心瓣膜闭锁缘上疣状血栓形成D.心瓣膜混合血栓形成E.心瓣膜溃疡、穿孔三、X型题1.引起心脏左室肥厚的疾病有:A.二尖瓣关闭不全B.冠状动脉性心脏病C.主动脉狭窄D.良性高血压E.风湿性心肌炎2.风湿病属变态反应性疾病依据是:A.风湿病者链球菌血培养阳性B.风湿病者血清抗‘O’滴度增高C.风湿病发病前两周有溶链菌感染史D.风湿病由溶链菌直接损伤所致E.风湿病由多种感染因素综合起作用的结果3.风湿细胞来自:A.上皮细胞B.纤维细胞C.巨噬细胞D.组织细胞E.单核细胞4.风湿病的特异性改变:A.间质中发生的纤维素样坏死B.间质中形成风湿小结C.躯干四肢皮肤出现环型红斑及皮下结节D.间质中浆液、淋巴细胞渗出E.左心房后壁形成McCallum斑5.风湿性心内膜炎常侵犯:A.二尖瓣B.二尖瓣和主动脉瓣C.腱索和左房内膜D.二尖瓣及肺动脉瓣E.三尖瓣6.关于亚急性感染性心内膜炎的叙述哪些是对的?A.病程在6周以上B.由金黄色葡萄球菌引起C.病变常累及有病的心瓣膜D.瓣膜上的赘生物含细菌E.皮肤、粘膜、眼底可有出血点7.造成瓣膜病的原因有:A.风湿性心内膜炎B.瓣膜先天发育异常C.主动脉粥样硬化D.梅毒性心脏病E.尿毒症8.与动脉粥样硬化密切相关的脂蛋白有:A.TGB.LP(a)C.VLDLD.HDLE.LDL9.动脉粥样硬化的复合病变:A.动脉瘤形成B.血栓形成C.DICD.血管壁钙化E.斑快内出血、破裂10.主动脉瓣关闭不全的原因有:A.风湿性主动脉炎B.高血压性心脏病C.主动脉粥样硬化D.三期梅毒E.Marfan综合征11.左冠状动脉前降支阻塞引起心肌梗死的区域为:A.心尖部B.室间隔前2/3C.左室前壁D.左室后壁E.室间隔后1/312.右完状动脉阻塞引起心肌梗死的区域为:A.左室侧壁B.左室后壁C.右心室D.间隔后1/3E.心尖部13.高血压病脑组织可出现的病变:A.细动脉或小动脉的微动脉瘤B.软脑膜的炎性渗出C.脑出血D.蛛网膜下腔出血E.脑软化14.恶性高血压常见的死亡原因:A.心力衰竭B.心肌梗死C.尿毒症D.脑出血E.脑软化15.冠状动脉性心脏病常见病因有:A.血压增高B.冠状动脉粥样硬化C.冠状动脉血栓形成D.冠状动脉痉挛E.冠状动脉炎性狭窄16.属于结缔组织疾病的有:A.克山病B.burger病C.风湿病D.系统性红斑狼疮E.类风湿性关节炎17.风湿小结的成分有:A.胶原纤维的纤维素样坏死B.风湿细胞C.淋巴细胞、中性白细胞D.粘液细胞E.纤维细胞18.Fallot四联症包括:A.房间隔缺损B.肺动脉瓣狭窄C.室间隔缺损D.主动脉右移骑跨室间隔上E.右心室肥大、扩张19.粥样斑块中纤维帽的成分:A.泡沫细胞B.胆固醇结晶C.平滑肌细胞D.细胞外基质E.巨噬细胞20.风湿性心肌炎的风湿小结最常出现于:A.室间隔B.左室前壁C.右心室D.左心房、左心耳E.左室后壁21.可形成附壁血栓的心脏疾病:A.高血压性心脏病B.冠状动脉性心脏病C.克山病D.风湿性心瓣膜病E.原发性心肌病22.心肌梗死肉眼形态描述哪些是正确的?A.梗死后6h肉眼可辨认B.梗死灶形状呈楔形C.梗死灶24h后呈典型凝固性坏死D.梗死灶2~4d后周边出现充血带E.梗死灶2~3周后肉芽组织长入呈红色恶性高血压病肾脏的描述哪些是正确的?A.入球小动脉玻璃样变性B.发生坏死性细动脉炎C.小动脉葱皮样改变D.肾小球毛细血管丛节段性坏死E.肾脏入球入动脉壁纤维素样坏死四、问答题1.试述动脉粥样硬化的基本病变及继发病变。
第6章心血管系统疾病动脉粥样硬化(AS):是指一种与血脂异常及血管壁成分改变有关的动脉疾病,主要累及大动脉和中型动脉。
病变特点是血浆内脂质,主要是胆固醇和胆固醇酯浸润和沉积于大、中动脉内膜,形成粥样斑块,使动脉变硬,心、脑、肾等动脉官腔狭窄甚至闭塞,从而导致贫血性梗死等病变。
动脉硬化:泛指动脉壁增厚、硬化并失去弹性的一类疾病,包括:动脉粥样硬化、细动脉硬化和动脉中层钙化。
AS病因和发病机制(一)、危险因素:高血脂症、高血压、吸烟、糖尿病和胰岛素血症、其他因素(内分泌因素、遗传因素、年龄等)AS 病理变化①脂纹脂斑期:内皮下黄色小斑点或条纹,平坦或微隆起于内膜表面。
镜下见大量泡沫细胞。
②纤维斑块期:内膜面散在不规则隆起,灰黄色或瓷白色。
镜下:表面为玻璃样变性的胶原纤维,其下为泡沫细胞、脂质及炎症细胞③粥样斑块期:明显隆起于内膜表面的灰黄—灰白色斑块。
表层为纤维帽,深部为黄色粥糜样物质。
镜下:纤维帽由薄厚不一的胶原纤维组成,常伴有玻璃样变,深层为无定形坏死物质,其中有裂隙状的胆固醇结晶,底部和边缘可见肉芽组织、少许泡沫细胞和淋巴细胞。
粥瘤(粥样斑块):纤维斑块的深层组织发生坏死、崩解,并与病灶内的脂质混合形成粥糜样物质,故称粥样斑块,又称粥瘤。
AS继发病变:1、板块内出血;2、斑块破裂;3、血栓形成;4、钙化;5、动脉瘤形成。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病变多发于心壁侧,呈半月形,管腔成偏心性狭窄。
(病变规律:左侧>右侧,大支>小支,近端>远端;左冠状动脉前降支>右冠状动脉主干>左冠状动脉主干>左旋支>右降支)冠心病(CHD):因冠状动脉狭窄所致心肌引起的心功能不全或障碍称为冠状动脉性心脏病,简称冠心病。
病因:a、冠状动脉供血不足;b、心脏耗氧量剧增。
主要临床表现:a、心绞痛:由于冠状动脉供血不足或心肌耗氧量骤增导致的心肌急性、短暂性缺血缺氧所引起的临床综合征;b、心肌梗死:是指冠状动脉持续性供血中断,引起一定范围的心肌缺血性坏死。
第六章心血管系统疾病一、教学目的通过本章学习学生能:掌握:动脉粥样硬化的基本病理变化;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症的发病情况和病理变化;冠心病:心绞痛(原因及诱因、类型);心肌梗死(病因、类型、病理变化、合并症);高血压的诊断标准;良性高血压的病理变化(动脉病变、心脏病变、肾病变、脑病变);风湿病的基本病变;风湿性心内膜炎;心瓣膜病、瓣膜关闭不全和狭窄的概念;二尖瓣狭窄和关闭不全的心脏病变和血流动力学改变。
理解:动脉粥样硬化的危险因素;心肌纤维化;高血压的病因;风湿性心肌炎、心外膜炎;二尖瓣狭窄和关闭不全的临床病理联系;主动脉瓣狭窄和关闭不全的心脏病变与血流动力学改变;亚急性感染性心内膜炎的病理变化及临床病理联系。
了解:动脉粥样硬化发病机制,主要动脉的病变(主动脉、脑动脉、肾动脉、四肢动脉、肠系膜动脉);冠状动脉性猝死;高血压的发病机制;恶性高血压的肾、脑病变;风湿病的病因和发病机制;风湿性关节炎、风湿性动脉炎、皮肤病变和风湿性脑病;亚急性感染性心内膜炎的病因。
二、内容提要动脉粥样硬化(AS)动脉粥样硬化症确切病因仍不清楚,以下因素被视为危险因素:脂质代谢障碍〔血浆低密度脂蛋白(LDL)、极低密度脂蛋白(VLDL)水平升高和高密度脂蛋白(HDL)水平降低〕、高血压、吸烟、糖尿病、遗传因素及性别、年龄、肥胖等。
动脉粥样硬化主要累及大中动脉。
基本病理变化有:脂纹:肉眼:动脉内膜下出现黄色帽针头大小斑点或长短不一的条纹。
镜下:病灶处内膜下有大量泡沫细胞聚集。
纤维斑块:肉眼:内膜面散在不规则隆起斑块,灰白色,似蜡滴状。
镜下:斑块表层为纤维帽,脂质被埋在深层。
粥样斑块:肉眼:动脉内膜面见灰黄色斑块隆起,切面见纤维帽的下方,有多量黄色粥糜样物。
镜下:在玻璃样变性的纤维帽的深部,有大量无定形坏死物,其中可见胆固醇结晶及钙化。
底部及周边部可见肉芽组织、少量泡沫细胞和淋巴细胞浸润,中膜变薄。
复合性病变:斑块内出血、斑块破裂、血栓形成、动脉瘤形成、钙化和血管管腔狭窄。
第六章心血管系统疾病一、名词解释1. 动脉粥样硬化2. 冠状动脉性心脏病3.心绞痛4.心肌梗死5.原发性高血压6.高血压脑病7.心脏向心性肥大8.风湿病9.阿少夫小体10.绒毛心11.心瓣膜病12.瓣膜狭窄13.瓣膜关闭不全14.心力衰竭15.心脏紧张源性扩张16.端坐呼吸17.心性哮喘二、填空题:三、判断题1.动脉粥样硬化主要累及弹力肌型动脉和小动脉。
2.糖尿病、甲状腺功能亢进、肾病综合征均能引起继发性高脂血症。
3.主动脉粥样硬化时,病变多见于主动脉前壁和其分支开口处。
4.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占冠状动脉性心脏病的绝大多数。
5.心绞痛发作常持续数秒钟,经休息或用硝酸酯制剂而缓解。
6.心内膜下心肌梗死,绝大多数病例有血栓形成或粥瘤性阻塞。
7.心内膜下心肌梗死时,心电图上常出现病理性Q波。
8.透壁性心肌梗死最常发生于左冠状动脉旋支供血区。
9.心肌梗死6小时后,梗死灶心肌呈苍白色。
10.心肌梗死后第4-6周梗死灶瘢痕形成。
11.室壁瘤常发生在梗死的急性期。
12.原发性高血压时主要累及小动脉及弹力肌型动脉。
13.细动脉硬化性固缩肾时,肾皮质变薄,肾盂周围脂肪变性。
14.原发性高血压时,视网膜中央静脉发生硬化。
15.急进型高血压多见于青中年,尤以收缩压升高明显。
16.动脉瘤是指动脉或静脉壁的限局性异常扩张。
17.风湿病是一种与草绿色链球菌感染有关的变态反应性疾病。
18.风湿病的发病机制主要与链球菌胞壁的C 抗原和M 抗原有关。
19.典型的风湿性肉芽肿多发生于脑、皮肤等部位。
20.儿童风湿热患者中,多数有心脏炎的临床表现。
21.风湿性心内膜炎主要侵犯二尖瓣和肺动脉瓣。
22.风湿性心肌炎时,Aschoff小体多见于室间隔和左室前壁。
23.心瓣膜病是指心瓣膜因先天性发育异常和后天性疾病造成的器质性病变。
24.二尖瓣狭窄的患者在心尖区常闻及舒张期隆隆样杂音。
25.主动脉狭窄时,X-线检查可见心脏呈梨形。
26.病毒性心肌炎的病变特征为心肌间质内炎细胞浸润和心肌细胞变性或坏死。
•第六章心血管系统疾病第一节动脉粥样硬化(Atherosclerosis, AS) •动脉粥样硬化:主要累及大、中动脉,基本病变是动脉内膜的脂质沉积、内膜灶状纤维化、粥样斑块形成,致管壁变硬、管腔狭窄,并引起一系列继发病变。
1 高脂血症4 致继发性高脂血症的疾病2 高血压3 吸烟5 遗传因素6 其他因素•高脂血症:是指血浆总胆固醇(TC)和或甘油三酯(TG)的异常增高。
血浆低密度脂蛋白(LDL)血浆极低密度脂蛋白(VLDL) AS血浆高密度脂蛋白(HDL)4. 致继发性高脂血症的疾病1)糖尿病:TG VLDL HDL2)高胰岛素血症:促进动脉壁平滑肌增生3)甲状腺功能减退症和肾病综合征:引起高胆固醇血症LDL2. 高血压:血流管壁内膜损伤脂质蛋白渗入内膜单核细胞转为泡沫细胞 AS1、脂质渗入学说2、平滑肌突变学说3、炎症学说4、内皮损伤学说5、单核-巨噬细胞作用学说•1、脂质渗入学说•2、内皮损伤学说•3、单核巨噬细胞作用学说1)吞噬作用:单核细胞→泡沫细胞2)促进增殖作用:释放生长因子和细胞因子→促进中膜SMC的增生和迁移3)参与炎症与免疫过程:AS中常见T淋巴细胞1、脂纹(fatty streak)大体:黄色斑点或条纹(不隆起或微隆起)镜下:大量泡沫细胞聚集泡沫细胞的来源:1)巨噬细胞源性泡沫细胞2)肌源性泡沫细胞2、纤维斑块(fibrous plaque)大体:瓷白色斑块镜下:表面:纤维帽(SMC和细胞外基质)表面下:增生的SMC、巨噬细胞、泡沫细胞及细胞外基质3、粥样斑块(atheromatous plaque)粥瘤大体:表面:灰黄色斑块切面:纤维帽下方大量黄色粥糜样物镜下:表面:纤维帽其下:胆固醇结晶、坏死物、钙盐底部及边缘:肉芽组织、淋巴及泡沫C中膜:SMC萎缩,弹性纤维破坏•This high magnification of the atheroma shows numerous foam cells and an occasional cholesterol cleft. A few dark blue inflammatory cells are scattered within the atheroma.4、继发性改变(Complicated lesions)斑块内出血(血肿进一步阻塞管腔)斑块破裂(粥瘤样溃疡,栓塞)血栓形成(阻塞管腔,梗死)钙化(管壁变硬、脆)动脉瘤形成(破裂大出血)血管管腔狭窄(组织缺血)•内膜最早脂纹积•纤维斑块进展期•粥样斑块危害大•最后还有继发病•主要动脉的病变1、主动脉粥样硬化—动脉瘤:好发主动脉后壁2、冠状动脉粥样硬化3、颈动脉及脑动脉粥样硬化:颈内动脉起始部,基底动脉4、肾动脉粥样硬化:肾动脉开口处及主动脉近侧端5、四肢动脉粥样硬化:下肢为重,常见于髂动脉、股动脉6、肠系膜动脉粥样硬化:腹痛、发热,肠梗死及休克等后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