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师师
- 格式:doc
- 大小:24.00 KB
- 文档页数:3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李师师究竟是什么人?竟能和皇帝共度春宵
导语:中国历史上有一个叫李师师的人,大家知道吗?不知道也没关系,今天小编就来讲讲她的故事李师师本是汴京城内经营染坊的王寅的女儿。
王寅在她
中国历史上有一个叫李师师的人,大家知道吗?不知道也没关系,今天小编就来讲讲她的故事李师师本是汴京城内经营染坊的王寅的女儿。
王寅在她三岁时,将其寄名佛寺,寺院里的老和尚在为其行摩顶之礼时,她大笑不止,认为她与佛门无缘,但又总算入过佛门,所以人们称为“师”,李师师这个名字便由此得来。
后来,王寅因获罪死于狱中,李师师便无家可归,被一个经营妓院的人收养,从此流入风尘。
经过老鸨的悉心培养,李师师琴棋书画、歌舞诗赋无一不通,无一不精,一时之间成为汴京城内大官巨富贾、文人雅士、风流公子追逐的对象。
宋人笔记《墨庄漫录》中记载:“政和间,汴都平康之胜,而李师师、崔念月二妓名著一时。
”是当时当之无愧的演艺界红人,北宋著名词人张先、晏几道、秦观、周邦彦都是他的老朋友,颇有诗词唱和,就连当时的天子宋徽宗赵佶也是李师师的入幕之宾,时常抛下三宫六院的美人,来妓院和李师师共度良宵。
甚至,在《水浒》演义中,北宋最大的黑社会组织梁山泊的扛把子宋江,也是看中李师师的影响力,要借她才与朝廷拉上关系,完成招安大计。
宋宣和三年(公元1121年)正月,宋江带领几名贴身弟兄潜入京城,先派出梁山第一帅哥浪子燕青对李师师进行了色诱,又送上大把金银财宝,通过李师师这位皇帝的民间情人,做通了皇帝的工作。
第一次见面,宋江派出燕青先行探路,向才鸨许下重金,希望能让
生活常识分享。
四大名妓李师师的简介四大名妓李师师的简介李师师是北宋时期的名妓,汴京人。
李师师其人多见于小说、野史中,据说李师师曾受到过宋徽宗的喜爱,最后和周邦彦的是夫妻。
在《水浒传》中李师师是和浪子燕青有关系的女子,爱慕燕青,因此关于她的故事比较传奇。
历史上其实有两个李师师,现在流传下来的李师师的故事可能是两个人混合在一起的,第一个李师师是河南开封人,出生于1062年,由于父母双王被李姓的歌姬收养,改名为李师师。
第二个李师师是歌姬,很有可能是第一个李师师的继承人,出生于1090年。
这些都是从现有的资料推测,张生在85岁的时候作《诗诗令》,当时李师师还是一个未成年的姑娘,那么从张生的年纪推算,李师师最迟1062年出生,在1080年已经是红遍大江南北了。
但是民间流传宋徽宗和李师师的故事,而宋徽宗出生于1082年,如果李师师1062年出生,那么二者之间绝对不会发生什么关系,所以在1062年出生的李师师是第一个李师师,而和宋徽宗有恋情的李师师大约出生在1090年,但是宋徽宗靖康之变后,有关于李师师的记载也就此消失,所以当时第一个师师和后来和宋徽宗的师师应该是两个不同的人。
李师师是怎么死的在正史中没有李师师,但在野史中李师师永远是人们的饭后茶资。
由于李师师色艺双全,同时她也琴棋书画样样精通,所以和不少文人墨客有所交往,在不少文人的文章中有记载李师师和周邦彦、晁冲之等文人的来往和诗词对赠的故事。
对于李师师后来的下落,人们有三种说法:一是以死殉国了,当时金人破河南,俘虏了宋徽宗和宋钦宗,还把宫中的嫔妃、大臣三千余人带回金国,当时李师师用金簪结束了自己的生命。
第二种说法是李师师在宋钦宗上位后便被赶出了皇宫,据说她最后落入道门,度过此生。
还有一种说法是她被俘后嫁给了一个金兵,屈辱的度过终生。
李师师的归宿众说纷纭,主要还是因为她和宋徽宗有关系,但她究竟怎么死的还是一个谜团。
李师师在各个版本里面身世都很可怜,但是由于李师师的美貌和才气,使她成为汴京的名妓,宋徽宗也说后宫之中没有一个人可以比得上李师师,可见李师师当时真的是风华绝代了,一个歌姬能受到皇帝的垂爱,也是一个幸运又不幸的事。
谁能提供一下有描写李师师的诗句大全很荣幸同学们能来关注谁能供应一下有描写李师师的诗句诗文内容,由为大家搜集整理发布,让我们赶快一起来学习一下吧!一.谁能供应一下有描写李师师的诗句李师师与诗词李师师是北宋末年色艺双绝的名伎,其事迹多见于野史,笔记小说。
李师师最擅长的是“小唱”,所唱多“长短句”,即今之宋词。
宋代有多位闻名词人曾经李师师有过交往,留下了多首跟她有关的词作。
张先曾专为李师师创作新词牌《师师令》,并有一词云:香钿宝珥。
拂菱花如水。
学妆皆道称时宜,粉色有、自然春意。
蜀彩衣长胜未起。
纵乱云垂地。
都城池苑夸桃李。
问东风何似。
不须回扇障清歌,唇一点、小於珠子。
正是残英和月坠。
寄此情千里。
武功员外郎贾奕曾与李师师交情深厚,由于宋徽宗常去李师师处,别人去不大便利,颇有怨言。
一日偶遇李师师,便去她家中留宿,酒后不免醋意大发,写了一首讽刺宋徽宗的词:闲步小楼前,见个佳人貌似仙;暗想圣情珲似梦,追欢执手,兰房恣意,一夜说盟言。
满掬沉檀喷瑞烟,报道早朝归去晚回銮,留下鲛绡当宿钱。
宋徽宗听闻后大怒,差点杀了他,最终被贬到琼州做了个参军。
秦观曾作《生查子》词写她的色容:远山眉黛长,细柳腰肢袅。
妆罢立春风,一笑千金少。
归去凤城时,说与青楼道:遍看颖川花,不似师师好。
二.赵匡胤写给李师师的诗没写过李师师与诗词李师师是北宋末年色艺双绝的名伎,其事迹多见于野史,笔记小说。
李师师最擅长的是“小唱”,所唱多“长短句”,即今之宋词。
宋代有多位闻名词人曾经李师师有过交往,留下了多首跟她有关的词作。
张先曾专为李师师创作新词牌《师师令》,并有一词云:香钿宝珥。
拂菱花如水。
学妆皆道称时宜,粉色有、自然春意。
蜀彩衣长胜未起。
纵乱云垂地。
都城池苑夸桃李。
问东风何似。
不须回扇障清歌,唇一点、小於珠子。
正是残英和月坠。
寄此情千里。
武功员外郎贾奕曾与李师师交情深厚,由于宋徽宗常去李师师处,别人去不大便利,颇有怨言。
一日偶遇李师师,便去她家中留宿,酒后不免醋意大发,写了一首讽刺宋徽宗的词:闲步小楼前,见个佳人貌似仙;暗想圣情珲似梦,追欢执手,兰房恣意,一夜说盟言。
李师师是谁?李师师和宋徽宗、周邦彦是什么关系?本文导读:在不少电视剧、小说和戏曲里,我们都有看过李师师的故事,比如说,李师师与宋徽宗、周邦彦的三角恋关系;李师师为反抗金人吞金簪而亡;李师师与宋江的故事等等。
那么,李师师与宋徽宗、周邦彦之间到底有什么关系呢?李师师最终的结局又是什么?一、李师师与宋徽宗、周邦彦李师师是北宋末年的一代名妓,正史中没有记载,但是各种野史、笔记中却有其详细描述,尤其是她与宋徽宗、周邦彦等人之间的故事,描写的生动形象。
比如说,《贵耳集》中记载:“道君幸李师师家, 偶周邦彦先在焉。
知道君至,遂匿于床下。
……”在这一段中,写明了宋徽宗与周邦彦为了李师师有过争风吃醋一事。
何晴版李师师又根据《三朝北盟会编》卷三十中所记载:靖康元年正月十五日,圣旨:应有官无官诸色人,曾经赐金带,各据前项,所赐条数,自陈纳官,如敢隐数,许人首告犯人,重行断遣。
……赵元奴、李师师、王仲端曾经只应倡优之家,……曾特赐金带,许系金带人,并行陈纳。
这段话中,讲述宋徽宗在面对金兵进攻时,为搜刮财物,将曾经赐的金带全数收回,其中就有提到收回李师师的,这就说明李师师曾经以“倡优”身份侍候过宋徽宗,并且得到过宋徽宗的赏赐。
不少人都认为,李师师与宋徽宗、周邦彦之间是有过交往的,不然也不会有那么多野史、笔记、小说、戏曲等等描述三者间的故事。
安以轩版李师师但也有部分人认为,徽宗未“幸”过李师师, 更不曾因与大臣周邦彦因李师师而发生争端, 南宋人张端义《贵耳集》中那段关于周邦彦与宋徽宗同处李师师房中的描写, 完全是子虚乌有。
持这种说法的人主要有王国维先生、罗忼烈教授等人。
王国维先生认为《贵耳集》中的记载不符合事实,因为周邦彦在政和元年(1111年)时,已经56岁了,“官至列卿,应无冶游之事。
所云开封府监税, 亦非卿监侍从所为。
至大晨乐正与大最乐府待制, 宋时无此官也。
”通过周邦彦的年龄以及所写周邦彦的官职有误来验证《贵耳集》所说事实为虚。
李师师《水浒传》人际关系李师师是北宋著名的青楼歌妓。
在书中,李师师是宋徽宗所宠爱的女人,经常出皇宫与她见面。
因此,宋江想通过她与宋徽宗联系,传达梁山愿意接受招安的意愿。
燕青文武双全,多才多艺,大事也靠得住。
而且早年在青楼楚阁厮混,是搭线名妓李师师最佳人选,于是宋江委派燕青去联络李师师燕青,他在与李师师交往时口若悬河,十分讨她喜欢。
后来,通过李师师的牵线搭桥,燕青认识了宋徽宗。
李师师无疑是《水浒传》中最为传奇的女人,不仅仅是因为她做了梁山同宋徽宗的媒人,更因为她牵连着三个不同类型的男人。
作为宋朝的皇帝,宋徽宗赵佶无疑是最接近李师师的,此外,一个是梁山英雄浪子燕青,另一个是宋代的才子周邦彦,可以说,李师师一方面得宋徽宗赵佶的青睐,一方面又能同江湖草莽聊在一起。
赵佶无疑是一个无能的统治者。
他宠信蔡中和童贯,当了25年的放荡和腐败的皇帝生活后,最终死于屈辱的俘虏生活。
他喜好诗歌,但他的歌词却很平庸。
作为仕宦文化的代表,他不理政务,纵情沉溺李师师的软玉清香,这本身就是北宋灭亡的标志。
而作为一个下层歌姬,李师师自然不敢对那个朝代的统治者皇帝有任何异议。
所以李师师同赵佶更像是肉体交易。
与赵佶相比,燕青是当时最底层人民的代表。
他先是卢员外的仆人,后投入梁山,浑身花绣,“更兼吹得弹得,唱得舞得,拆白道字,顶真续麻,无有不能,无有不会”。
他绰号“浪子燕青”。
据施耐庵《水浒传》记载,此人是天桥星转世,梁山排名第36位。
扑术闻名天下,泰安州曾经打败过擎天柱任远。
可以说是文武全才。
燕青与李师师的交往比赵佶要纯洁的多,燕青为了梁山的未来,也是为了自己忠诚和爱国。
如果说赵佶是一个放荡的统治者,周邦彦是一个学者,那么燕青江湖江湖英雄。
李师师同燕青的交往,是有江湖儿女那般的侠义柔情,是掺了几分情谊在里面的。
北宋名妓李师师深受宋徽宗喜爱,得到宋朝著名词人周邦彦垂青,最终去了哪里?李师师,北宋末年色艺双绝的名伎,其事迹多见于野史,笔记小说。
据传,李师师曾深受宋徽宗喜爱,并得到宋朝著名词人周邦彦的垂青,更传说曾与《水浒传》中的宋江有染,由此可见,其事迹颇具传奇色彩,也间接证明了李师师的才情容貌非常人能及。
北宋皇帝宋钦宗靖康年间(公元1126~1127年)。
靖康二年四月金军攻破东京(今河南开封),除了烧杀抢掠之外,更俘虏了宋徽宗、宋钦宗父子,以及大量赵氏皇族、后宫妃嫔与贵卿、朝臣等共三千余人北上金国,东京城中公私积蓄为之一空。
这就是所谓的“靖康之耻”。
据说在金兵大举入侵,宋军节节败退,宋徽宗与宋钦宗在靖康之难成了金人的俘虏。
金军本想连李师师一起俘虏,但没有成功。
按正常的推断,开封围城如铁桶一般,李师师断无先行逃走的可能,《三朝北盟会编》里说,斯月,为凑齐金人勒索的巨额金银,尚书省奉旨“籍没”了李师师、赵元奴等倡优之家。
这则记载是可信的,她当时还在城内。
金兵主帅索取妇女的名单,大多是著名汉奸张邦昌等人提供的,李师师想必也在其中,李师师的艳名以及与皇帝的风流韵事,在当时传播极广,若以为金人都是聋子傻子,那也未免忒小觑人家的间谍工作了,因此,张邦昌等人绝不敢故意隐瞒,也没有隐瞒的必要。
《开封府志》载:徽宗之女茂德帝姬赵福金,初嫁宣和殿待制蔡鞗(蔡京的儿子),由于容貌最美,金人指名索要,为第一批送入金营者,一个养在深闺的公主,金人尚且知其貌美,遑论“公众人物”李师师?蹊跷的是,几乎所有的正史、野史、笔记,均没有李师师被俘北去的文字记录。
此时李师师约莫29岁,风华正茂,远没到色衰谢幕的年纪,另外,名媛优伶历来是坊间热衷的谈资,亦是文人墨客给予深切关怀的对象,一举一动,皆成八卦,如此震惊中外的大事件,安能无记录?若说文人故意为所爱者讳,不尽然。
具有史料价值的《开封府志》、《宋俘记》、《呻吟语》、《青宫译语》等书里,实录了许许多多后妃公主被蹂躏至死的凄惨经历,有些细节描述一如小说。
[总结范文]李师师怎么死的李师师怎么死的阅读精选(1):李师师怎样死的?水浒倾国名妓李师师是怎样死的迷住宋徽宗的李师师李师师原本是汴京城内经营染房的王寅的女儿,三岁时父亲把她寄名佛寺,老僧为她摩顶,她突然大哭。
老僧人认为她很象佛门弟子,因为大家管佛门弟子叫“师”,所以她就被叫做李师师。
过了一年,父亲因罪死在狱中。
她又邻居抚养长大,渐渐出落得花容月貌,皮肤白皙,被经营妓院为业的李媪将她收养,教她琴棋书画、歌舞侍人。
一时间李师师成为汴京名妓,是文人雅士、公子王孙竞相争夺的对象。
最后连宋徽宗也闻其名而想一亲芳泽。
高俅、杨戬自然怂恿宋徽宗,并信誓旦旦地保证不会走漏消息。
一见到李师师,宋徽宗就觉得这些年简直是白活了。
李师师不卑不亢、温婉灵秀的气质使宋徽宗如在梦中。
李师师与高俅早就相识,见位高权重的高大人竟然对这位陌生的客人毕恭毕敬,心下疑惑,但能够确定这也是得罪不得的达官显贵,于是殷勤侍奉。
从此宋徽宗对后宫佳丽视若无睹,隔三差五就以体察民情为由,出宫来李师师那里寻欢作乐,有时还叫着大学士王黼同去。
李师师渐渐也明白了他的真实身份,万岁爷驾临,怎敢不百般奉承!如今的李师师可非往日可比,身份虽然仍是名妓,却也“名花有主”,有权势的王公贵族也只能望“师”兴叹。
但是偏有武功员外郎贾奕以前与李师师交情深厚,一日偶遇李师师,便去她家中留宿,酒后不免醋意大发,写了一首讽刺宋徽宗的词:闲步小楼前,见个佳人貌似仙;暗想圣情珲似梦,追欢执手,兰房恣意,一夜说盟言。
满掬沉檀喷瑞烟,报道早朝归去晚回銮,留下鲛绡当宿钱。
宋徽宗听说后大怒,差点杀了他,最后还是贬到琼州做了个参军。
有一次宋徽宗生病,周邦彦趁着这个空儿前来看望李师师。
二人正在叙阔之际,忽报圣驾前来,周邦彦躲避不及,藏在床下。
宋徽宗送给李师师一个新鲜的橙子,聊了一会儿就要回宫,李师师假意挽留道:“现已三更,马滑霜浓,龙体要紧。
”而宋徽宗正因为身体没全好,才不敢留宿,急急走了。
四大名妓都有哪四个人历史上有着四大名妓的记载,关于四大名妓,你知道是哪四个吗?下面由店铺为大家介绍四大名妓人物,希望能帮到你四大名妓李师师李师师是开封人,本姓王,父母双亡,被一李姓歌妓收养,改姓李,人称李师师。
长大后不但亭亭玉立,艳若桃李,且歌喉婉转,在诸教坊中独领风骚。
崇宁、大观间,正值豆蔻年华的李师师已名噪当时的都城开封。
她不仅是一名美丽、善良、多情,而且是一名民族意识强烈,深明大义的奇女子,她美艳绝伦,才华出众,善词曲,工歌唱,在京师汴梁高张艳帜,名动京华,连天子之尊的宋徽宗赵佶也忍不住一亲芳泽,著名词人周邦彦躲在床底谱就新词《少年游》,描绘师师与徽宗的一段风流韵事,成为后世词坛佳话;她又一身正气,敢爱敢恨,有“红妆季布”之称,梁山首领宋江潜入她家,为她写下了壮词《念奴娇·天南地北》,至今为人传颂李师师是北宋末年色艺双绝的名妓,她慷慨有快名,号为“飞”。
宋徽宗本是猎艳好手,李师师很快便成了他的猎物,于是金屋藏娇,香温玉软,二人极尽缱绻。
尽管后宫佳丽三千,粉黛如云,但宋徽宗视之皆如粪土。
《大宋宣和遗事》说李师师曾被册封为李明妃、瀛国夫人,国学大师王国维则说李师师从未进过宫廷。
可惜乐极生悲,好景不长,《李师师外传》记载:“渔阳鼙鼓动地来,惊破霓裳羽衣曲。
”宋徽宗宣和七年(1125年)冬,金人牧马南寇,四郊多垒,边圉孔棘,李师师慷慨解囊,将宋徽宗前后所赐金钱悉数捐入官府,以助军饷,并弃家为女道士。
金兵破汴(即开封),主帅挞懒知师师花容月貌,便指名索要,欲献给金太宗。
师师“乃脱金簪自刺其喉,不死,折而吞之,乃死。
”一代名媛就此香销玉殒。
被囚在五国城(今黑龙江省依兰县)的宋徽宗得知消息,不禁涕泣不已。
四大名妓陈圆圆陈圆圆原姓邢,名沅,字圆圆,又字畹芳,幼从养母陈氏,故改姓陈。
她殊色秀容,花明雪艳,能歌善舞,陈圆圆本为昆山歌妓,曾寓居过秦淮,由于她色艺超群,更与重大历史事件相系,所以清人便将她列入了“秦淮八艳”之中,并说她是“前朝金陵倡家女”。
名妓李师师与他的后悔感悟李师师,本名李香,她和明朝的秦淮八艳之一柳如是、陈圆圆并称为“江南名妓”。
李师师青春年少,聪慧灵秀,容色绝美,宛若仙子,才情横溢,琴棋书画无所不能,尤其擅长吟诗作曲,更是文采出众。
可以说是个完美女子。
然而天妒红颜,李师师十九岁就香消玉殒了。
我们且来看看李师师是怎么死的吧。
李师师遇上了当时著名的爱国将领左良玉,这个英姿勃发的将军早已听闻过名妓李师师的芳名,并久仰她的大名。
二人一见如故,情投意合,交往甚密。
不料,左良玉有一妻一妾。
李师师爱国之心强烈,自然要帮助左良玉休掉原配,可左良玉仍旧念念不忘原配的好。
李师师后来向左良玉进言:“良玉兄,你年纪轻轻便担任大帅,也该注意一下自己的身份了!家中既然有贤妻,又何必招惹外面那些不三不四的人?”左良玉根本不听,反而回答道:“我有这样一个贤妻已经比很满足了。
”可怜李师师还没劝成就被赶出家门,不过他并没有放弃,而是另觅高枝,将眼光放在了当时政治腐败、风气糜烂的金陵城。
左良玉听到李师师搬去了金陵城,很是惋惜,不过他并没有做什么挽留,就这样错过了这位绝代佳人。
这一天,李师师看着灯火辉煌的秦淮河,内心怅惘万分。
这个秦淮河的无忧少女有多愁善感,生在富贵之家的她却从小就知道民间疾苦,心怀大志。
她厌倦了现实,讨厌男人三妻四妾,看透了封建社会的无奈。
可李师师的父亲很欣赏她,希望李师师能做一名贤良淑德的女子,要求李师师必须要给左良玉纳妾,否则就把她送进官府。
李师师对此也很无奈,最后只好听从父命,可谁曾想到,第二天,正直青春妙龄的李师师就悬梁自尽了。
“下官观公子形貌与才学都是一时之选,在秦淮河确实难寻。
倘若您肯……”一名穿着精致的男子缓缓走到左良玉跟前说道。
“此话怎讲?”左良玉有些紧张。
“昨日是一良辰吉日,在下特来为公子送上一名歌姬,如何?”男子弯腰行礼,毕恭毕敬地说。
“呵呵,能为大帅送上如此极品佳人,倒是在下荣幸之至啊!”左良玉笑道,随后给男子送上了大量的金银财宝。
李师师
有段时间曾经相当的困惑,为什么,你,一个青楼的女子,竟牵连着三个世界的男人。
宋朝皇帝宋徽宗屡屡私自出宫,与你相会在“醉杏阁”;宋朝名词人周邦彦因你唱的两首词而大起大落;宋朝江湖豪杰浪子燕青也与你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
你,究竟是什么样子,你,究竟有什么魅力?
你原本是汴京城内经营染房的王寅的女儿,三岁被老僧授名“师师”,然而却四岁亡父,落入娼籍李家。
或许是童年凄凉生活的阴影,或许是极度想远离污淖而不能,你才一袭白衫,轻描淡雅,喜欢凄婉清凉的诗词,爱唱哀怨缠绵的曲子,清亮的眸子始终流露着淡淡的忧伤。
若不是赵佶,你或许会和姐妹们一样,守着小小的庭院,看红尘的雨丝风片,在孤独中苍老,在落寞中终了。
赵佶,这个当时世上有着最高权利的男人,这个甚至修暗道到你家门的帝王,他给你了什么,不过是更加落寞的凄凉和更加惆怅的忧伤。
你是皇上宠幸过的,虽是娼妓,可住的西楼上下,一切东西物件都是用黄缎子盖了的,别人谁还敢来,与你有过一面之缘的李清照在极度悲哀中写下的《凤凰台上忆吹箫》成了你爱不释手的宝贝,读一遍哭一遍,唱一遍伤一遍,又有谁怜。
宋亡,赵佶走了,不再回头。
《凤凰台上忆吹箫》
香冷金猊,被翻红浪,起来慵自梳头。
任宝奁尘满,日上帘钩。
生怕离怀别苦,多少事、欲说还休。
新来瘦,非干病酒。
不是悲秋。
休休!这回去也,千万遍《阳关》,也则难留。
念武陵人远,烟锁秦楼。
惟有楼前流水,应念我、终日凝眸。
凝眸处,从今又添,一段新愁。
若没有周邦彦,你这一生会少多少光辉,他为你填词,他为你谱曲,他懂你的心。
预赏元宵,满城的花灯也不及你门前灯盏释放的光彩,满城的喧嚣也掩不住你院子的冷清,可天下又有几个周邦彦啊,扛得住圣命,受得住你一时忘情唱出的“并刀如水,吴盐胜雪,纤指破新橙。
锦帏初温,兽香不断,相对坐调筝。
低声问:向谁行宿?城上已三更,马滑霜浓,不如休去,直是少人行。
”如此露骨的讽刺赵佶怎会听不出来,一怒之下,将他贬出了汴京。
而你的一曲《兰陵王》又将他召了回来。
怎料,一年后,周邦彦去了,留给你的只是无尽的哀思。
《兰陵王》
柳荫直,烟里丝丝弄碧,隋堤上,曾见几番拂水,飘绵送行色。
登临望故国,谁谶京华倦客,长亭路,年去岁来,应折桑条过千尺,闲寻旧踪迹,又酒趁哀弦,灯映离席。
梨花榆火催寒食,愁一剪,风快半篙波暖,回头迢递便数驿,望人在天北凄侧。
恨堆积,渐别浦萦迴,津堠岑寂。
斜阳冉冉春无极,记月榭携手,露桥闻笛,沈思前事似梦里,泪暗滴。
或许,若不是浪子燕青因被官军追捕而误入你家,你这一生便见不得如此清俊儒雅,伟岸潇洒的男子。
见面必留诗是你的规矩,可相比凝望燕青,你宁可掠去宋江那首表剖心迹的《念奴娇》。
师师啊,燕青怎会不知你的心意,可男子汉大丈夫,在此国事危难之时,应思报效国家。
燕青他是男子汉,他是
大丈夫,沉溺烟花,他不为,更何况现在大事在身,他哪里容得情丝缠绕啊。
师师,一句“善自珍重”将你回绝,你却在赵佶枕边为他讨了一纸赦书。
《念奴娇》
天南地北,问乾坤何处,可容狂客?借得山东烟水寨,来买凤城春色。
翠袖围香,鲛绡笼玉,一笑千金值。
神仙体态,薄幸如何消得!
回想芦叶滩头,蓼花汀畔,皓月空凝碧。
六六雁行连八九。
只待金鸡消息。
义胆包天,忠肝盖地,四海无人识。
闲愁方种,醉乡一夜头白。
师师,你究竟是怎样的一个女子,你挽住了天子,才子,浪子的手臂,抓住了政治,文学,武侠的心,却终究不是帝王的宠妃,不是词家的爱妾,也不是豪杰的娇妻。
师师,或许是我的阅历尚浅,或许是我的资质不高,我读不懂你的心,我猜不透你的思。
师师,你任他们来,任他们走。
我想,这或许就是你魅力之所在,你放手你所得不到的,却让他们离开的从容而且潇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