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七年级美术上册 第一单元 艺术与科技交融的美 第1课《古代艺术与科技结合的启示》教案1
- 格式:doc
- 大小:21.50 KB
- 文档页数:4
七年级上册第一课第一单元艺术与科技交融的美第一课古代艺术与科技结合的启示学习目的:1、欣赏和理解古代艺术品2、学会从艺术品的实用性、美感特征、科技含量方面评述古代艺术品。
3、古代艺术与科技结合的原理。
教学重点:学会从三个方面评述艺术品。
教学过程:1、先用几幅图片来介绍几件古代艺术品。
通过从几件简单的陶器,直到复杂的秦始皇兵马俑和铜马车。
让学生感受到它们的制造工艺越来越难,科技含量越来越高。
初步认识了古代艺术品不仅具有艺术价值,同时都含有一定的科学技术。
〔5分钟〕2、从教材的第一个例子入手,让学生们先仔细阅读教材第4页文字,初步理解了艺术品“长信宫灯”的根本概念。
〔1分钟〕老师引导学生从灯头、烟火通道、灯座三个地方认真观察艺术品的特点。
再分别从此艺术品的实用性、艺术美感、科技含量三个方面理解,从中发现古代人类的智慧与高超的技艺。
初步理解后,导入一段考古视频,听考古人员专业的讲解和介绍,让学生进一步理解这件艺术品的历史背景、整体造型、人物形态和考古价值。
〔10分钟〕3、让学生仔细阅读教材第5、6页,初步理解教材中剩下几件艺术品。
〔2分钟〕老师带着学生一起分别分析^p 欣赏四羊方尊、浑天仪、唐三彩、赵州桥曾候乙编钟五件艺术品。
简单评述和观察这几件艺术品,介绍一下它们的建造年代和历史背景。
〔10分钟〕课堂作业;通过本节课所欣赏理解的几件艺术品,请同学们选中其中三件,来从艺术品的实用性、美感特征、科技含量方面评述完成下面表格。
〔12分钟〕。
古代艺术与科技结合的启示1教学目标了解古代艺术和科技结合的基本原则,了解和认识几件古代有代表性的艺术和科技结合的优秀作品,能从艺术和科技两个方面用语言概括地表述自己对作品的看法。
2学情分析了解古代艺术和科技结合的基本原则,了解和认识几件古代有代表性的艺术和科技结合的优秀作品,能从艺术和科技两个方面用语言概括地表述自己对作品的看法3重点难点欣赏和评价古代科技艺术品的方法,理解古代艺术中的科技原理和跨科的知识。
4教学过程4.1古代艺术与科技结合的启示4.1.1教学活动活动1【导入】课堂导入展示精美打火机一个和鹅卵石两个提问学生问题:这两样是不是艺术品?现代人用打火机打火,古代人用击石块取火,这发展历程有啥奥秘?提问学生是否知道古人最早将艺术和科技结合的例子?活动2【讲授】课堂发展向学生展示长信宫灯,四羊方尊,汤三彩,赵州桥图片,向学生介绍这些规范性的艺术品,同时这些也是当时高科技产品,提问学生能发现他们的特点。
再由学生在课本上选择一个自己喜欢的艺术品,从艺术和科技的角度进行描述。
根据能力的不同,进行分层练习,训练学生的归纳和口头表达能力。
建议学生用一句简单的话将书中的艺术品从高科技和艺术方面概括出来,指导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
活动3【活动】分组讨论分组选取课本的范例按:描述,分析,评论的程序进行探讨。
小组谈论,并填写表格,与小组为单位展示谈论结果,总结如何掌握和欣赏评价古代艺术品的方法。
通过探究,汇报,总结,指导学生进行探讨性学习。
学生谈感受。
增强学生对艺术品的分辨,让学生得到实际的感受和体验。
活动4【练习】课堂练习展示课前收集的古代和科技结合艺术品的资料,图片,实物。
并对这些物品进行简单的介绍,和自己对这些艺术品的评价。
然后由其他同学进行点评和提出建议,最后由老师和大家一起总结,让学生更好的了解古代艺术品艺术与科技结合这一内容。
活动5【作业】课后作业在课本上选取自己喜欢的古代艺术品,从艺术和科技两方面进行评述。
七年级美术上册第一单元艺术与科技交融的美第1课古代艺术与科技结合的启示教案2岭南版10232271教学目的了解现代艺术和科技结合的基本原那么,了解和看法几件现代有代表性的艺术和科技结合的优秀作品,能从艺术和科技两个方面用言语概括地表述自己对作品的看法。
2学情剖析了解现代艺术和科技结合的基本原那么,了解和看法几件现代有代表性的艺术和科技结合的优秀作品,能从艺术和科技两个方面用言语概括地表述自己对作品的看法3重点难点欣赏和评价现代科技艺术品的方法,了解现代艺术中的科技原理和跨科的知识。
4教学进程4.1现代艺术与科技结合的启示4.1.1教学活动活动1【导入】课堂导入展现精巧打火机一个和鹅卵石两个提问先生效果:这两样是不是艺术品?现代人用打火机打火,现代人用击石块取火,这开展历程有啥微妙?提问先生能否知道古人最早将艺术和科技结合的例子?活动2【讲授】课堂开展向先生展现长信宫灯,四羊方尊,汤三彩,赵州桥图片,向先生引见这些规范性的艺术品,同时这些也是事先高科技产品,提问先生能发现他们的特点。
再由先生在课本上选择一个自己喜欢的艺术品,从艺术和科技的角度停止描画。
依据才干的不同,停止分层练习,训练先生的归结和行动表达才干。
建议先生用一句复杂的话将书中的艺术品从高科技和艺术方面概括出来,指点先生停止探求性学习。
活动3【活动】分组讨论分组选取课本的范例按:描画,剖析,评论的顺序停止讨论。
小组议论,并填写表格,与小组为单位展现议论结果,总结如何掌握和欣赏评价现代艺术品的方法。
经过探求,汇报,总结,指点先生停止讨论性学习。
先生谈感受。
增强先生对艺术品的分辨,让先生失掉实践的感受和体验。
活动4【练习】课堂练习展现课前搜集的现代和科技结合艺术品的资料,图片,实物。
并对这些物品停止复杂的引见,和自己对这些艺术品的评价。
然后由其他同窗停止点评和提出建议,最后由教员和大家一同总结,让先生更好的了解现代艺术品艺术与科技结合这一内容。
古代艺术与科技结合的启示1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通过欣赏我国古代工艺美术品,了解艺术与科技的关系,并初步了解艺术与科技相结合的特点。
2、过程与方法:通过欣赏、比较、探讨、实践等学习方式,激发学生学习热情。
3、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对古代艺术与科技结合的范例赏析,感受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深厚博大,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的文化艺术,爱国情操。
2学情分析~对于进入初中一年级的学生来说,可以适当地从理性分析的角度来解读课文。
教师应注意在引导欣赏评述的过程中,提供一系列的美术视觉语言词汇,让学生参考,让每一个学生都能感到成功的喜悦为出发点。
3重点难点~1、重点:艺术与科技结合的特点。
2、难点:古代艺术与科技相结合的原理、造型风格。
4教学过程4.14.1.1教学活动活动1【导入】古代艺术与科技结合的启示~教师活动:一、展示:教师出示精美打火机和鹅卵石二、提问: 1、这是不是艺术品?两者之间有什么联系?(都可以用来取火)2、古代人撞击石块取火,现代人用打火机取火,这一发展的历程有什么奥秘?(到底是什么原因让同为取火的工具在形状上、功能上发生了那么大的变化?)(科技。
)3、你们知道古人最早将艺术与科技相结合的例子吗?4、请同学们翻开课本P4,今天,让我们一起穿越时空,走进古代世界,探索古代的艺术与科技相结合的文化艺术。
)三、板书:古代艺术与科技结合的启示学生活动:~活动一:1、学生谈感受,如: (1)早在新石器时代,半坡人就会在陶制品上绘图案,人面鱼纹盆就是一例;(2)古人会用骨针穿洞打造项链。
(3)尤其是新石器时期出现的大量彩陶,造型各异,体现了科技与艺术相结合的意识。
设计意图:~制造悬念,以“问题探秘式”导入课题,提出学习本课的主题——艺术与科技结合的美。
活动2【讲授】古代艺术与科技结合的启示教师活动:~一、欣赏与探索1、引言:从出土的无数珍贵文物中,我们可以发现,古老的文物既是工艺品,同时也是当时的高科技产品,它们都是经典作品,那我们应该怎样去鉴赏他们呢?2、探究:请同学们以6人为一小组探讨课本中的作品。
亲爱的同学:这份试卷将再次记录你的自信、沉着、智慧和收获,我们一直投给你信任的目光……
古代艺术与科技结合的启示
1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通过欣赏我国古代工艺美术品,了解艺术与科技的关系,并初步了解艺术与科技相结合的特点。
2、过程与方法:通过欣赏、比较、探讨、实践等学习方式,激发学生学习热情。
3、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对古代艺术与科技结合的范例赏析,感受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深厚博大,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的文化艺术,爱国情操。
2学情分析
~对于进入初中一年级的学生来说,可以适当地从理性分析的角度来解读课文。
教师应注意在引导欣赏评述的过程中,提供一系列的美术视觉语言词汇,让学生参考,让每一个学生都能感到成功的喜悦为出发点。
3重点难点
~1、重点:艺术与科技结合的特点。
2、难点:古代艺术与科技相结合的原理、造型风格。
4教学过程
4.1
4.1.1教学活动
活动1【导入】古代艺术与科技结合的启示
~教师活动:
一、展示:教师出示精美打火机和鹅卵石
二、提问: 1、这是不是艺术品?两者之间有什么联系?(都可以用来取火)
2、古代人撞击石块取火,现代人用打火机取火,这一发展的历程有什么奥秘?(到底是什么原因让同为取火的工具在形状上、功能上发生了那么大的变化?)(科技。
)
3、你们知道古人最早将艺术与科技相结合的例子吗?
4、请同学们翻开课本P4,今天,让我们一起穿越时空,走进古代世界,探索古代的艺术与科技相结合的文化艺术。
)
三、板书:古代艺术与科技结合的启示
学生活动:
~活动一:
1、学生谈感受,如: (1)早在新石器时代,半坡人就会在陶制品上绘图案,人面鱼纹盆就是一例;
(2)古人会用骨针穿洞打造项链。
(3)尤其是新石器时期出现的大量彩陶,造型各异,体现了科技与艺术相结合的意识。
设计意图:~制造悬念,以“问题探秘式”导入课题,提出学习本课的主题——艺术与科技结合的美。
活动2【讲授】古代艺术与科技结合的启示
教师活动:~一、欣赏与探索
1、引言:从出土的无数珍贵文物中,我们可以发现,古老的文物既是工艺品,同时也是当时的高科技产品,它们都是经典作品,那我们应该怎样去鉴赏他们呢?
2、探究:请同学们以6人为一小组探讨课本中的作品。
3、引导:学生汇报探究成果。
二、欣赏与评述:
1、展示:教师出示编钟的图片,以编钟为例,讲解欣赏的方法。
2、归纳:鉴赏一件作品的价值与意义,首先要了解其艺术性、科技性、实用性,科技与艺术结合的价值与意义(课本P4)
A、实用性:(敲击乐器) 提问:同学们,知道编钟有什么用吗?
B、艺术性:(造型美观,纹饰丰富)
(1)提问:编钟的整体造型是怎样的呢?谁来描述一下?~
(2)提问:我们再来看它内部结构和每一个编钟的上面的纹饰? 小结:我们欣赏了编钟在艺术上的美,接着我们来看编钟为什么能够成为古代艺术典范呢?它还有什么功能?
C、科技性:(材质美与设计美)
(1)提问:编钟的摆放有什么规律?这里面有什么科学性和功能?
(2)提问:这套编钟深埋地下二千四百余年,为什么至今仍能演奏乐曲,音律准确,音色优美?
学生活动:~活动二:分小组欣赏课本的作品运用自己的语言尝试欣赏学习。
1、小组讨论欣赏评价作品《赵州桥》《长信宫灯》《四羊方尊》等。
2、小组代表汇报探究成果。
活动三:结合范例开展探究活动
1、探究编钟的实用价值与意义(学生欣赏、感受曾侯乙编钟作品的美感。
)
2、探究编钟的艺术造型特征(欣赏、观察作品的纹饰美、造型美)
3、探究编钟的科技含量(材质与造型设计的科技含量)
~活动三: 学生欣赏、分析作品,进一步体会曾侯乙编钟的艺术与科技结合的启示,体会艺术与科技结合的基本原则。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学会“合作探究性”的学习方式。
~培养学生审美能力、观察分析能力对中华民族古代文化艺术中的“艺术与科技结合”的特点进行较深入的探讨。
活动3【练习】古代艺术与科技结合的启示
教师活动:
~3、实践练习请同学们运用简短的语言概括地描述编钟的科技性和艺术性结合的意义
4、小结:由此可见,艺术美的规律影响着科学发展创造的规律,反之科技的进步发展也带动了艺术的发展。
“科学需要艺术,艺术需要科学”。
三、课堂练习: 运用自己喜爱的纹饰设计编钟上面的图案。
四、展示与评价
1、引导学生:自评、他评。
2、教师评价
学生活动:
~活动三: 学生欣赏、分析作品,进一步体会曾侯乙编钟的艺术与科技结合的启示,体会艺术与科技结合的基本原则。
活动四: 运用所学图纹进行设计与创作。
活动五: 开展互动评价活动
设计意图:~激发学生的创作欲望。
活动4【作业】古代艺术与科技结合的启示
教师活动:~五、理解与拓展作业:选择一件自己喜欢的美术作品运用所学知识,填写欣赏报告。
要求:每小组选取课本上面的任一件作品进行欣赏评述。
六、小结:根据学习情况进行小结
学生活动:~活动六: 运用所学知识进行欣赏与探索,撰写欣赏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