局部解剖学-下肢PPT

  • 格式:ppt
  • 大小:12.67 MB
  • 文档页数:80

下载文档原格式

  / 8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腔隙韧带)
内面观
位置:
位于腹股沟韧带 与髋骨之间,是腹、 盆腔与股前区的重要 通道,由髂耻弓分为 二部: 外侧:肌腔隙 内侧:血管腔隙
肌腔隙与血管腔隙
腹股髂沟耻韧弓带
外面观
肌腔隙:
境界:
前界: 腹股沟韧带 内侧界: 髂耻弓 后界: 髂骨
肌腔隙通过的结构: 髂腰肌 股神经 股外侧皮神经
血管腔隙:
2)股管
境界 上口:股环
下端:股管下角,为盲端,
前壁:腹股沟韧带、隐静脉裂 孔镰状缘上端、筛筋膜。 后壁:耻骨梳韧带、耻骨肌及其筋膜 内侧壁:腔隙韧带及股鞘内侧壁 外侧壁:为股静脉内侧的纤维隔
内容物:腹股沟深淋巴结,脂肪
股神经 股动脉 股静脉 股管
腰大肌
耻骨肌
股疝的形成:
腹内压升高时,腹盆腔脏器可被推向股凹,经股环至股管而 形成股疝。
2.膝部:髌韧带、胫骨 粗隆。
3.小腿、踝与足:胫骨 前缘、腓骨颈、内踝、 外踝、跟腱
(二)体表投影 1.臀上动、静脉与神经 2.臀下动、静脉与神经 3.坐骨神经 4.股动脉(图) 5.腘动脉 6.胫前动脉 7.胫后动脉 8.足背动脉
(一)下肢测量
(二) 对比关系
1. Nelaton线
侧卧,髋关节半屈 位。自坐骨结节 至髂前上棘的连 线,称Nelaton 线。
其输出管穿筛筋膜,主要注入
腹股沟深淋巴结
收集下肢、下腹壁、臀区、外 髂胫束
生殖器、子宫、肛门和会阴部
的淋巴液
阔筋膜
腹股沟浅淋 巴结(横组)
腹股沟浅淋 巴结(纵组)
4.皮神经:
股外侧皮神经:约在髂前上棘下方5-10 厘米处穿出深筋膜。 股前皮神经:在股中部沿缝匠肌穿出深筋 膜。 股内侧皮神经:于大腿下1/3穿缝匠肌 内侧缘。伴大隐静脉。 闭孔神经皮支:约在缝匠肌中点内侧三横 指处可找到该神经。
绪论
一、区别
系统解剖学(systematic anatomy): 局部解剖学(regional anatomy):头部、颈部、胸部、腹部、盆部与会阴、
上肢、下肢、脊柱区
二、解剖器械
解剖刀、解剖镊
三、解剖要领*
①皮肤:切口 ②浅筋膜:脂肪、浅层结构(皮神经、浅静脉、浅动脉、浅淋巴结) ③深筋膜: ④肌肉: ⑤血管、神经、淋巴结
境界: 前界:腹股沟韧带。 内侧界:腔隙韧带。
(陷窝韧带)
后界:耻骨梳韧带。 外侧界:髂耻弓。
腹股沟韧带 髂耻弓陷窝韧带 耻骨肌
血管腔隙通过的结构:
股鞘: ① 股动脉 ②股静脉 ③股管(股环)
1)股鞘
为腹横筋膜与髂筋 膜向下延续包绕股动 、静脉上部形成的筋 膜鞘。漏斗形,长约3
~4cm。
被两个筋膜隔分成3 个腔,外侧容纳股动 脉,中间容纳股静脉 ,内侧称为股管。
股外侧皮神经 闭孔神经皮支 股前皮神经 股内侧皮神经 隐神经
二、深层结构
(一)深筋膜-阔筋膜
(1)髂胫束: 位于大百度文库外侧,为由
髂前上棘连至胫骨外侧髁 的部分,上份分两层包裹 阔筋膜张肌,后缘与臀大 肌肌腱相续。
膝关节交叉韧带重建材料
(2)隐静脉裂孔:(卵圆窝)
表面覆盖的疏松结缔组织为 筛筋膜。
3.骨筋膜鞘:
大隐静脉的5条高位属支
腹壁浅v.
旋髂浅v. 阴部外v. 股内侧浅v.
股外侧大浅隐v.v.
大隐静脉属支的类型
临床意义 :
①大隐静脉切开或穿刺 ②大隐静脉曲张 ③ 静脉点滴常用部位: 足背静脉网或大隐静脉(内 踝前方)
3.浅淋巴结
纵横两组,T形排列
横的一组淋巴结位于腹股沟韧 带下方,而纵的一组分布在大 隐静脉的两旁。
三 个筋膜鞘,即前、后、内侧骨筋膜鞘。
前骨筋膜鞘
内含:股前群肌、股 动、静脉,股神经、 腹股沟深淋巴结。 内侧骨筋膜鞘 内含:股内侧群肌 、闭孔动、静脉和 闭孔神经。
后骨筋膜鞘:
内含:股后肌群、坐骨神 经、深淋巴结和淋巴管。
(二)肌肉
1.髋肌—前群
髂腰肌
髂肌 腰大肌
腰小肌 阔筋膜张肌
2.大腿肌
前群肌:
口内侧点
一、浅筋膜内结构
注:浅筋膜在近腹股沟处分浅、深层 ,浅层为脂肪层,深层为膜性层。
1.三条浅动脉:均为股A的分支。 旋髂浅A、腹壁浅A、阴部外A。
腹壁浅A
腹下部带蒂游离皮瓣移植常用的血管
2.大隐静脉
起始:足背静脉弓的内侧端。 行程:内踝前方,股骨内侧髁后方约
2cm,耻骨结节外下穿隐静脉裂孔注入 股静脉。汇入处称隐股点。 与大隐静脉伴行的皮神经: 1.隐神经 在小腿内侧缘与大隐静脉伴行 。 2.股内侧皮神经 在大腿下1/3与之伴行 。
2.膝外翻角
股骨体与胫骨体长 轴线在膝关节处相 交,形成向外的夹 角称为膝外翻角。 正常约170°,大于 170°为膝内翻,小 于170°为膝外翻。
第二节 股前区和股内侧区
基本层次解剖 皮肤切口 尸体仰卧位 1.上切口 从髂前上棘至耻骨
结节作一斜切口 2.下切口 过胫骨粗隆水平作 一横切口 3.绕外阴部沿股内侧缘切至下








第八章 下 肢
第一节 概 述
一、境界与分区 境界:与躯干相连。分臀、股、
膝、小腿、踝、足
分区:股前内侧区、臀区及股 后区、小腿前外侧区及足背区、 腘窝、小腿后区及足底区。
二、表面解剖
(一)体表标志
1.臀部与股部: 髂嵴、髂前上棘、髂 结节、股骨大转子、 坐骨结节、耻骨结节、 耻骨联合、腹股沟韧 带。
缝匠肌 股四头肌:
股直肌 股中间肌 股内侧肌 股外侧肌
内侧群肌:
耻骨肌 长收肌 短收肌 大收肌 股薄肌
收肌腱裂孔: 大收肌腱和股骨之
间形成的裂孔。
(三)肌腔隙与血管腔隙
腹股沟韧带---髂耻弓--------------耻骨梳韧带---------------陷窝韧带---------
2.Kaplan点:
仰卧、下肢并拢伸直时,大转子与髂前上棘连线 的延长线,两侧相交点称为Kaplan点。正常时此 点在脐或脐以上。 当髋关节脱位或 股骨颈骨折时, 此点下移并偏向 健侧。
(三)颈干角和膝外翻角: 1.颈干角:股骨颈与股骨体长轴之间向内的夹角称为颈
干角。正常约127°,大于130°为髋外翻,小于125°为髋 内翻。
因女性骨盆较男性宽大, 而女性股血管较男性细小, 故女性股环相对男性更大。
【 附】股疝的特点
●女性发病率高于男性
●股疝容易嵌顿
因股环三面均为韧带,缺乏 伸展性;同时股环较小(直 径平均1.25cm)。
(四)股三角femoral t(r1i)a境n界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