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诗歌鉴赏基本知识(整理版)
- 格式:doc
- 大小:24.50 KB
- 文档页数:4
高中语文古代诗词鉴赏知识点总结
一、古代诗歌常用的修辞手法
1.比喻:通过比较的手法来使读者更好的理解诗歌的意境和情感,从而起到烘托诗歌效果的作用。
2.夸张:通过夸张手法使诗歌更加生动形象,从而加深诗歌的
艺术表现力。
3.拟人:将非人类的事物比拟为具有人的思想能力和行为特点
的形象,从而使诗歌有了别样的生命感。
4.象征:通过寓意隐喻的方式,使诗词表现得更加深邃,留给
读者的空间更大。
二、唐诗宋词必备积累
在研究古代诗词鉴赏的过程中,不能完全背诵而缺乏深入理解。
需要掌握一些必备的积累如下:
1.了解唐宋时期的社会、文化背景。
2.了解唐宋时期的著名文学家,能够清楚明确的区分他们的特
点和艺术风格。
3.掌握一些常用词汇和典故,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整首诗
歌的意思。
三、鉴赏技巧
1.语音韵律鉴赏:了解每个汉字的声调,把握诗歌句子的语音、韵律特点和节奏。
2.字词句法鉴赏:了解每个字的田字格、象形、会意、指事、
形声等特点,把握词义、造句法和句子结构。
3.意象、意境鉴赏:把握诗歌的意象、意境,并通过联想、比喻、夸张等方式理解和领会,提升鉴赏水平。
总之,古代诗歌是文学艺术的瑰宝,其艺术价值也是非常高的。
我们需要在不断学习、积累中不断提升自己的鉴赏能力。
高中语文诗歌鉴赏必考知识点汇总鉴赏一首诗歌需要掌握一定的知识点,这些知识点在高中语文考试中是必考的内容。
在本文中,将对高中语文诗歌鉴赏的必考知识点进行汇总,帮助同学们更好地备考。
一、诗歌的基本元素1. 诗歌的韵律:诗歌是一种有规律的表达方式,韵律是其中重要的元素。
诗歌中常出现的韵律有押韵、格律、节奏等。
2. 诗歌的意象:意象是诗歌中表达思想和感情的形象化手法,通过描绘具体的形象来表达抽象的思想和情感。
3. 诗歌的修辞:修辞是诗歌中常用的修饰手法,如比喻、拟人、夸张、对仗等。
修辞手法能够使诗歌更加生动、形象。
二、诗歌的体裁1. 温婉娴静的田园诗:田园诗是描绘自然景物和农村生活的诗歌,常用来表达对自然和生活的感悟。
2. 雄浑激烈的史诗:史诗是描写英雄事迹和历史事件的长篇诗歌,具有叙事性和史诗性的特点。
3. 悲壮浪漫的抒情诗:抒情诗是表达个人情感和内心体验的诗歌,情感真挚、内容丰富。
三、诗歌的流派1. 唐诗:唐诗是我国古代文学的瑰宝,以五言绝句和七言绝句最为常见。
其中,杜甫的《登高》、白居易的《赋得古原草送别》等都是唐诗的经典之作。
2. 宋词:宋词是我国古代文学的重要流派,以抒发爱情和婉约之美著称。
辛弃疾的《青玉案·元夕》、李清照的《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等都是宋词的代表作。
3. 现代诗:现代诗是指近现代以来的诗歌形式,具有现实主义和现代主义的特点。
胡适的《面朝大海春暖花开》、余光中的《乡愁》等都是现代诗的代表作。
四、诗歌的常见表现手法1. 对景写景:通过描绘自然景物,表达诗人的情感和观点。
2. 抒发感情:通过表达内心的情感,使读者共鸣。
3. 借物抒怀:通过描写特定事物,抒发情感或阐述思想。
4. 比喻和拟人:通过借用其他事物的形象,形容诗中的对象或情感。
五、名家名篇1. 《静夜思》-李白:这是中国古代文学的经典之作,表达了诗人在宁静夜晚中思乡的情感。
2. 《登鹳雀楼》-王之涣:这首诗通过描绘鹳雀楼的壮丽景色,表达了对壮丽事物的赞美和追求。
高考诗歌鉴赏知识点总结大全高考诗歌鉴赏是语文考试中的重要环节,也是考查学生对文学艺术的理解和欣赏能力的体现。
在高考中,诗歌鉴赏通常占据较大的篇幅,因此了解并熟悉相关知识点是非常重要的。
本文将带领读者一起深入探讨高考诗歌鉴赏的知识点。
1. 诗歌基本概念诗是一种以语言为表达工具,通过对感情、思想和形象的艺术处理而形成的文学形式。
它以高度浓缩、经过精心组织的语言塑造形象。
要理解诗歌,首先要了解韵律、格律、节奏、韵脚等基本概念。
韵律是诗歌的基本特征,格律是对诗体形式的约束,节奏是诗歌的基本节奏感,而韵脚则是诗句中结尾音节的押韵方式。
2. 诗歌意象与比喻手法在诗歌中,意象是通过视觉、听觉、嗅觉、味觉等感官形成的生动形象。
比喻是一种常见的修辞手法,通过将两个不同的事物进行类比,突出了诗歌的表达力和想象力。
熟悉常见的比喻手法,如拟人、象征、夸张等,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鉴赏诗歌。
3. 诗歌主题与意境诗歌主题是指诗歌中所表达的中心思想或情感。
了解诗歌的主题有助于我们更深入地理解诗歌的内涵。
同时,诗歌所营造出的意境也是重要的鉴赏内容。
通过诗歌的语言、描写和情感表达等方面,诗人创造出一种独特的氛围,将读者带入诗歌中真实或幻想的情境之中。
4. 诗歌节奏与声音美诗歌的节奏是指诗句中的音节排列顺序,体现出一种韵律感。
通过掌握诗歌的节奏感,能够更好地领会诗歌的韵律之美。
此外,诗歌中的声音美也是诗歌鉴赏的重要内容。
通过押韵、变音、声势等手法,诗歌在朗诵时能够给人以美的享受。
5. 诗歌流派与作家中国古代的诗歌流派有乐府、绝句、律诗等,每个流派都有自己独特的韵味和特点。
了解不同流派及其代表作品,能够使我们更好地理解中国古代诗歌的发展和演变。
同时,了解著名的诗人及其作品也是诗歌鉴赏中的重要因素,如李白、杜甫、苏轼、辛弃疾等,他们各自独特的风格和作品给中国文学史留下了深远的影响。
6. 诗歌的隐喻与象征隐喻是诗歌中经常使用到的一种修辞手法,通过将事物间的联系隐藏起来,使得作品更加深沉和寓意丰富。
高中语文诗歌鉴赏基本知识(整理版)诗歌鉴赏基本知识一、基本概念1、表达方式:诗词中主要运用叙述、描述、议论、抒情四种表达方式。
其中,描写、抒情是考查的重点。
描写方式有动静结合、虚实结合等;抒情方式有直抒胸臆、借景抒情、寓情于景、情景交融、情景相生、情因景生、以景衬情、融情入景、一切景语皆情语等。
2、结构形式:常见的有首尾照应、开门见山、层层深入、先总后分、先景后情、卒章显志、过渡、铺垫、伏笔等。
3、修辞手法:包括对偶、比喻、拟人、借代、夸张、排比、反复等。
4、写作技巧:(艺术技巧、表现手法)包括赋比兴、衬托、用典、对比、渲染、卒章显志、画龙点睛、以小见大、欲扬先抑、XXX想象、语序倒置等。
5、艺术风格:包括雄浑、旷达、豪放、俊爽、冲淡、沉郁、悲慨、婉约等。
16、语言特色:包括清新、平平(朴实)、绚丽、明快、含蓄、简洁等。
7、描写:包括动、静,点、面,正面描写、侧面描写,远、近、高、低等。
二、解答技巧(一)、解题入格1、诗歌形象:身份+性格2、诗歌意象、寄义:表层寄义+深层寄义(即解释诗句)3、所抒感情:通过什么内容+抒发(寄寓/揭露)什么感情4、体会意境:客观形象+主观感受+交融了什么意境5、品味关键词句:含义+手法+表达作用(句意+文意+主旨情感)6、赏析修辞方法:揭示手法+分析表达作用(句意+文意+主旨情感)7、赏析表达方式:怎样叙(描写)+叙(描写)什么+抒什么情8、赏析表现手法:手法+表达作用(句意+文意+主旨情感)29、体会诗歌情感:忧国忧民之感慨、国破家亡之痛楚、游子逐客之凄凉、征夫思妇之幽怨、怀才不遇之寂寞、报国无门之激愤、建功立业之豪迈、自由悠闲之恬淡、秀美山河之热爱、亲情友情之真挚、归耕隐居之乐、黑暗官场之苦、离别思念之绪、贬官谪居之恨、时光易逝韶光不再之感慨等。
10、归纳综合诗歌内容:这是一首什么样的诗+诗歌各句分别写了什么+通过什么伎俩+抒发什么情感+评判(总分总式)(二)、答题程式“写什么”方面:写景抒情,咏物言志(情),怀古咏史,即事感怀,边塞征战,山水田园,意象,意境,背景,主旨。
高考语文诗词鉴赏知识点在高考语文考试中,诗词鉴赏是一个重要的考查内容。
熟悉并理解诗词鉴赏的知识点,对于提高阅读理解和写作水平都有很大帮助。
本文将介绍一些高考语文诗词鉴赏的知识点,供同学们参考。
一、什么是诗词鉴赏诗词鉴赏是指对古代或现代诗词作品进行理解、分析和评价的活动。
通过鉴赏,可以了解作品的主题、意境、修辞手法等,进一步理解诗人的情感和思想。
二、常见的诗词鉴赏要素1. 诗歌体裁:了解古代诗歌的基本体裁,如五言绝句、七言绝句、律诗等。
同时,还要了解现代诗歌的形式特点。
2. 诗歌格律:掌握古代诗歌的韵脚、平仄、押韵方式等基本要素,了解不同格律对于诗歌的影响。
3. 诗歌题材:深入了解不同题材的诗歌,如山水田园、爱情婉约、抒发思乡等,以及诗人创作的背景和意图。
4. 诗歌意象与象征:注意诗歌中的意象,了解意象的来源和象征的意义,进一步理解诗歌的内涵。
5. 诗歌修辞手法:熟悉常见的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排比等,分析手法对于诗歌表达的作用。
6. 诗歌韵律:注意诗歌中的节奏、音律等方面的特点,感知音乐感和韵律感。
7. 诗歌意境:理解诗歌所表达的情感和意境,体会诗歌的美学价值和审美体验。
三、诗词鉴赏的方法和步骤1. 全篇把握:阅读全文,了解诗词的整体结构和主题,把握作者的情感倾向。
2. 理解词意:逐句理解,理解每个词语的意义和修辞手法,注意句子之间的逻辑关系。
3. 领会情感:通过词语和修辞手法,感知诗词所表达的情感,理解诗人的情感表达。
4. 分析技巧:针对诗词中的韵律、修辞手法、意象等要素进行分析,分析手法对于情感表达的作用。
5. 总结评价:对于整篇诗词进行总结评价,分析诗词的艺术价值和审美效果。
四、诗词鉴赏的实战技巧1. 多读多练:通过大量的阅读和练习,培养对于诗词的敏感和理解能力。
2. 拓宽知识面:了解不同朝代、不同题材、不同流派的诗词作品,增加对于诗词的理解广度。
3. 集中精力:在考试中,要集中精力,仔细阅读,理解诗词作品的细节和意义。
2024年高考语文诗歌鉴赏必考知识点总结一、古典诗歌鉴赏1. 唐诗宋词元曲的体裁特点及代表作品- 唐诗:五言绝句、七言绝句、五言律诗、七言律诗,代表作品如《登鹳雀楼》、《送元二使安西》、《忆江南》。
- 宋词:豪放派、婉约派,代表作品如辛弃疾的《青玉案·元夕》、李清照的《如梦令》。
- 元曲:元杂剧和元散曲,代表作品如《西华山》、《蝴蝶梦》。
2. 古典诗歌的意象与比喻手法- 唐诗的意象: 如“烟波江上使人愁”、“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 宋词的意象: 如“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茶杯盈满香泛泛,看指尖生白月圆”。
- 古典诗歌的比喻手法: 如“花前失却消息,天外月孤明”、“细雨湿衣看不见,闲花落地听无声”。
3. 古典诗歌的艺术特色及情感表达- 唐诗:以清新含蓄、咏怀忧愁为主要特色,表达心境、抒发情感。
- 宋词:以空灵浪漫、婉约柔情为主要特色,抒发爱情、对生活的感悟与思考。
- 元曲:戏剧性强,情感表达直接、豪放,兼具唐诗和宋词的特点。
4. 古典诗歌的韵律、格律、韵脚- 韵律:指诗句中的声调、音长、重音等读法,使整首诗的朗朗上口。
- 格律:唐诗的五言绝句和七言绝句,宋词的词牌,元曲的五律、七律、八行双调等,是规定诗歌的韵律长度和节奏。
- 韵脚:诗句末尾的音节,如仄韵和平韵。
二、现代诗歌鉴赏1. 新诗的体裁特点及代表作品- 新诗:自由诗、意象诗、写景诗,代表作品如徐志摩的《再别康桥》,贺知章的《回乡偶书》。
2. 现代诗歌的特点及表现手法- 现代诗歌的特点:追求内心的真实感受,表达诗人对时代、生活和人性的思考与反思。
- 现代诗歌的表现手法:意象的运用、语言的简洁明快、意境的抒发和节奏的变化等。
3. 新诗派别及代表诗人- 流派:白话诗派、新感觉派、新月派、壁报诗派等。
- 代表诗人:郭沫若、毛泽东、艾青等。
4. 现代诗歌与现实主义文学的关系- 现代诗歌反映现实,关注人民生活、社会问题和思想状况,与现实主义文学有紧密的联系。
高三诗歌鉴赏主要知识点在高三诗歌鉴赏中,我们需要了解一些主要的知识点,以便更好地理解和欣赏各种类型的诗歌作品。
本文将介绍高三诗歌鉴赏的主要知识点,包括诗歌的形式、主题、韵律、修辞手法等。
通过深入了解这些知识点,我们可以提升自己对诗歌的鉴赏能力。
一、诗歌形式诗歌是一种艺术形式,具有独特的结构和特点。
在高三诗歌鉴赏中,我们需要了解不同形式的诗歌,如长诗、短诗、抒情诗、叙事诗等。
同时,了解每种形式的特点和表达方式,可以更好地理解诗歌的内涵。
二、诗歌主题诗歌的主题是诗人创作时所表达的中心思想或情感。
在高三诗歌鉴赏中,我们需要掌握一些常见的主题,如爱情、自然、人生哲理等。
通过对主题的理解,可以更加深入地品味诗歌的内涵,感受诗歌所传递的情感。
三、诗歌韵律韵律是诗歌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给诗歌带来了韵味和美感。
在高三诗歌鉴赏中,我们需要学习一些常见的韵律形式,如押韵、对偶、平仄等。
通过对韵律的把握,可以更好地欣赏诗歌的音韵之美。
四、修辞手法修辞手法是诗歌中常用的表达方式,可以增强诗歌的表现力和感染力。
在高三诗歌鉴赏中,我们需要学习一些常见的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排比等。
通过对修辞手法的理解和分析,可以更好地理解诗歌的意境和艺术效果。
五、诗歌作者与时代背景了解诗歌作者以及创作背后的时代背景,可以更好地理解和鉴赏诗歌作品。
在高三诗歌鉴赏中,我们需要了解一些重要的诗人和他们对诗歌艺术的贡献,同时也要了解一些重要的历史事件和社会背景,这样可以更好地把握诗歌作品的意义和价值。
综上所述,高三诗歌鉴赏的主要知识点包括诗歌的形式、主题、韵律、修辞手法以及诗歌作者与时代背景。
通过深入学习和理解这些知识点,我们可以提升自己对诗歌的鉴赏能力,更好地欣赏和理解各种类型的诗歌作品。
希望本文对高三学生的诗歌鉴赏有所帮助。
高中语文诗歌鉴赏知识点汇总高中语文诗歌鉴赏知识点汇总一、诗歌的定义和特点1. 诗歌的定义:诗是用语言进行艺术创造的一种文学体裁,通过修辞手法和声律格律来表达抒情、抒怀、描绘和烘托诗人内心感受和思想意境的一种文学形式。
2. 诗歌的特点:(1)内容丰富而精炼:诗歌的语言要求简洁明了,能够引起读者的共鸣。
(2)艺术性强:诗歌通过修辞手法和声律格律的运用,使作品更加生动而富有感染力。
(3)借象征和象征意义:诗歌常常使用象征和隐喻的手法,通过具体的形象来反映抽象的思想和意境。
二、诗歌的形式与分类1. 诗歌的形式:(1)诗歌的韵律:诗歌通过韵律的运用,使诗歌更富有节奏感和韵律感。
(2)诗歌的修辞手法:包括比喻、拟人、夸张、排比、反问等,这些修辞手法丰富了诗歌的表现力。
(3)诗歌的体裁:如古体诗、现代诗、长诗、短诗等。
2. 诗歌的分类:(1)根据题材:抒情诗、哲思诗、叙事诗、民族诗等。
(2)根据内容:自然诗、爱情诗、战争诗等。
(3)根据修辞手法:比喻诗、象征诗、寓言诗等。
三、诗歌鉴赏的方法和技巧1. 诗歌鉴赏的方法:(1)循序渐进法:从整体到局部,了解诗歌的结构、主题、情感等。
(2)辨析法:通过辨析语言表达和修辞手法,理解诗歌的意义和形式。
(3)联想法:通过对诗歌中的词句和意象进行联想,理解诗歌中深层含义。
2. 诗歌鉴赏的技巧:(1)了解诗歌的背景和诗人:了解诗歌创作的时代背景和诗人的生平,对理解诗歌有很大的帮助。
(2)分析诗歌的结构和形式:掌握诗歌的韵律、节奏和修辞手法,揭示诗歌的美感特点。
(3)解读诗歌的意象和象征:分析诗歌中的意象和隐喻,揭示诗歌的深层思想和情感。
(4)体会诗歌的情感和意境:通过对诗歌的情感和意境的体会,使诗歌产生共鸣。
四、鉴赏经典诗歌和诗人1. 先秦诗歌:《离骚》、《天问》、《九歌》等。
2. 唐宋诗歌:杜甫、白居易、王之涣、苏轼、李清照等。
3. 诗经诗歌:《关雎》、《蒹葭》、《陌上桑》等。
高考语文诗歌鉴赏必考知识点总结高考语文诗歌鉴赏是高考语文的重点和难点之一,了解和掌握诗歌鉴赏的必考知识点对于高考备考非常重要。
下面是关于高考语文诗歌鉴赏必考知识点的总结。
一、诗的基本特点1. 抒情性:诗歌是一种高度抒情的文学形式,表达着诗人的情感、思想、意境等主观感受。
2. 美感:诗歌追求美的境界,通过诗人的艺术创造和语言表达,给人以美的享受和感悟。
3. 精炼性:诗歌要求言简意赅,用最少的文字表达最丰富的意义,具有高度的凝练性。
4. 音乐性:诗歌注重节奏和韵律的运用,通过音韵、押韵等手法增添了诗歌的音乐感。
二、诗歌的基本元素1. 主题:诗歌的核心思想和表达内容,是整首诗的中心和灵魂。
主题可以是感情、思想、景物、人物等。
2. 情感:诗歌是一种情感的表达,通过泛情、婉情、咏情等方式展现诗人对于人生、自然、社会等方面的情感态度。
3. 意象:诗歌中的形象化的描述,可以是视觉、听觉、嗅觉、味觉等各种感观形象,也可以是抽象意象。
4. 语言:诗歌语言是与众不同的,它精练、精确、富有诗意,语言运用需要注意音韵、节奏、押韵等方面。
5. 结构:诗歌结构包括意象的组织、诗句的布局、语言的节奏等,决定了诗歌的整体形式和完整性。
三、韵律与格律1. 音节:诗的基本音单位,包括开声和收声两个部分。
2. 韵尾:音节的结尾部分,有韵脚和韵尾两种形式。
韵脚是由一个或多个音节组成的,位于诗句的末尾,表示诗歌的押韵规则;而韵尾是位于韵脚之后的个别音节,不参与押韵。
3. 押韵:是指诗歌中相邻诗句末尾音节的重复现象,可以是完全押韵、残韵、充实音或者无韵诗等。
4. 格律:诗歌的音韵规律,包括平仄、押韵、排比、对仗等。
平仄是指诗歌中音节的长短,押韵是指诗歌中押韵的规律,排比是指句与句之间的音韵、句式、词法等方面的对应规律,对仗是指句子之间的句式、词法、意义等方面的对应规律。
四、诗歌的常用修辞手法1. 比喻:通过两种不同事物之间的相似性进行类比和创造形象,从而增强语言的艺术感染力和表现力。
高考语文诗歌鉴赏知识点总结高考语文诗歌鉴赏是高考语文考试中的重要内容之一。
它要求考生对诗歌的形式特点、艺术手法和主题内容进行准确的理解和深入的分析。
以下是关于高考语文诗歌鉴赏的知识点总结。
一、诗歌的定义与特点1.诗歌的定义:诗歌是一种以语言艺术形式来表达情感、抒发思想和展示形象的文学体裁。
2.诗歌的特点:(1)节奏感:诗歌的语言具有鲜明的节奏感,通过音韵和韵律的排列组合来表达情感。
(2)形象感:诗歌以形象为基本表现方式,通过具体的形象描写来直接感动读者的感官。
(3)抒情感:诗歌以抒情为主要目的,通过表达情感来引起读者的共鸣。
(4)凝练性:诗歌的文字表达非常精练,通过简洁、有力的语言传递丰富的信息。
二、诗歌的常见艺术手法1.比喻:通过将一个事物与另一个事物进行类比、象征、隐喻等方式,增强语言的形象感和感染力。
2.拟人:将无生命的事物赋予人的形象和性格特征,增强作品的生动性和形象感。
3.排比:通过一系列连续并列的修辞句式,增强语言的力度和表现力。
4.对称:将诗歌结构分成等量的部分,增强整体的平衡感和和谐感。
5.夸张:运用夸张的手法,突出事物的特点和表情,增强作品的表现力和张力。
6.重复:通过反复使用相同的词语、句子、表达方式等手法,增强语言的节奏感和表现力。
7.押韵:通过词尾音节的相同或相近来增强韵律感和美感。
三、诗歌的主题内容1.自然景观:描写自然美景、自然现象和自然动物等,表达对自然的热爱和感叹之情。
2.爱情:表达对爱情的渴望、表达对爱人的感情和思念之情。
3.社会生活:揭示社会现实、呼唤社会公正和关注社会弱势群体的声音。
4.人生哲理:思考人生的意义和价值,探讨人生的道理和人生的出路。
5.历史人物:描写历史中的英雄人物、倾情于历史的响彻和感慨之情。
6.自我表白:表达诗人的思想、情感和心理体验,展现内心世界和自我心态。
四、鉴赏不同年代诗歌的特点1.古代诗歌(先秦至唐代):注重形式和技巧的运用,语言优美,意境深远,表现手法多样化。
高中语文诗歌鉴赏知识点在高中语文教学中,诗歌鉴赏是一项重要的学习内容,它不仅有助于提高学生对文学艺术的理解和欣赏能力,还能培养他们的审美情趣和思辨能力。
下面将介绍一些高中语文诗歌鉴赏的知识点。
一、诗歌的形式与特点1. 体裁:古代诗歌常见的体裁有诗、词、曲、赋等,而现代诗歌则形式多样,有自由诗、近体诗等。
2. 结构:诗歌的结构包括韵律、格律、韵脚等要素,通过合理运用这些要素可以增强诗歌的美感和韵律感。
3. 语言:诗歌的语言常常比较精炼、简练,善用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夸张等,以表达情感或描绘景象。
二、诗歌的意义与主题1. 诗歌的意义:诗歌是一种通过抒发个人情感来表达作者内心世界的文学形式,也是文学艺术的一种形态。
2. 诗歌的主题:诗歌的主题可以涉及各个方面的内容,如自然景观、人物描写、社会现实等,其目的是传达作者的思想和情感。
三、诗歌的审美特征1. 音韵美:诗歌通过韵律的运用和音韵的和谐,让读者在欣赏中感受到旋律的美妙和声音的抑扬顿挫。
2. 感情美:诗歌常常通过凝练的语言和形象描写来表达作者的情感,如喜、怒、哀、乐等。
3. 意境美:诗歌能够通过具体的描写和抽象的意象来给读者带来美的享受和思考的空间。
四、诗歌鉴赏的方法与技巧1. 注重感受:在鉴赏诗歌时,要注重感受诗人的情感和意境,通过体悟和想象来融入诗歌的世界。
2. 注重细节:细节是诗歌中表达情感和绘画画面的关键,要仔细品味诗歌中的细节描写,体验其中的美。
3. 善用背景知识:诗歌常常是与历史、文化、社会等紧密相关的,了解背景知识有助于更好地理解诗歌的意境和主题。
总结:诗歌鉴赏是高中语文教学中的重要内容,通过学习诗歌鉴赏的知识点,可以增进学生对文学艺术的理解和欣赏能力,培养其审美情趣和思辨能力。
同时,鉴赏诗歌还需要注重感受、注重细节、善用背景知识等方法和技巧,以更好地体验诗歌的美和思考其中的意义。
通过学习和欣赏诗歌,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感受人类文化的瑰宝。
古典诗歌鉴赏基本知识古典诗歌鉴赏基本知识一、诗歌鉴赏需具备的知识积累:1、常用的表述方式:这首诗写了(意象或者事情),通过什么方法(某种表达方式、修辞方式、表现方法),写出了(意象或者事情)的什么特征,对于表现(突出)什么思想(感情)起到了什么作用。
2、常见的意象和意境(1)意象指的是诗歌中寄予着作者情感的物象。
意象可以是人物形象,包括客观形象(诗歌中描写的人物,如《邶风静女》中的小伙子)和主观形象(作品塑造的抒情主人公,如《声声慢》中的“我”),也包含了物象(如“一行白鹭上青天”中的“白鹭” “青天”)在古典诗歌中,一些意象由于名家使用来表现某种情绪,后又被其他诗人反复使用于这种情绪,从而有了特定的内涵。
同一民族,同一文化背景下的人,往往一想表达某种情感,就想使用某种意象。
反过来,一提到某一个意象,就让人想到某种情感。
因此,了解这类意象通常寄予了作者哪种思想情志,常常成为诗歌鉴赏的突破口。
(2)意境是指有许多寄托作者思想情志的意象,有机地组合在一起所形成的诗歌的整体情境。
常见的诗歌的意境有:孤独凄凉、淡泊闲适、清新自然、优雅飘逸、沉郁顿挫、幽深僻远、安谧美好、华丽壮美、雄浑刚健……3、常用的表达技巧注意:鉴赏诗歌表达技巧的目标不在于辨识诗歌运用了哪些表达技巧,而主要在于分析、评述使用这种技巧的作用和效果。
表达技巧常用关键词及其效果见附表4:4、常见的情感、主旨(1)在古典诗歌中常常表达这样的情感:忧愁、惆怅、孤独、寂寞、伤感、烦闷、闲适、欢乐、仰慕、激愤、坚持节操等等。
更多的常见术语归类见下表:(2)评价主旨类常用术语①言近旨远:语言浅近易懂,主旨深远。
②言简意丰:语言简洁,内容丰富。
③意在言外言外之意言在此而意在彼弦外音,味外味言有尽而意无穷:④含蓄蕴藉委婉:不著一字,尽得风流:语意含而不露,或表达得不明显,耐人寻味。
⑤此外还有“深化意境深化主旨意境深远意境优美意味深长耐人寻味”等等词语5、常见的语言风格能用来答题的词一般有:清新淡雅平淡自然明快浅显辞藻华丽委婉含蓄简洁洗练沉郁顿挫浑厚雄壮多用口语明白如话、朴实无华、华美绚丽、明白晓畅、笔调婉约……具体解说:清新:其特点是用语新颖,不落俗套。
中学诗歌鉴赏知识点总结一、鉴赏诗歌的基本知识1. 诗歌的定义:诗歌是一种以语言艺术为媒介的文学形式,通过韵律、音乐和意象传达情感和思想,具有高度的表现力和感染力。
2. 诗歌的特点:诗歌具有语言的精炼性、形象的丰富性、节奏的明显性、情感的深刻性等特点。
3. 诗歌的形式:诗歌有不同的形式,如诗的体裁有古体诗、近体诗、现代诗等;诗的结构有韵律、押韵、节奏等。
4. 诗歌的体裁:诗歌的体裁包括古诗、近体诗、现代诗,不同体裁有不同的表达方式和审美规范。
5. 诗歌的创作手法:诗歌的创作手法包括用典、比喻、拟人、象征等,这些手法可以丰富诗歌的表达方式,增强作品的表现力。
二、鉴赏诗歌的方法与技巧1. 阅读诗歌的基本技巧:对诗歌的韵律、押韵、节奏等进行分析,理解诗歌的音乐性;对诗歌的意象、意境、情感进行解读,理解诗歌的意义。
2. 分析诗歌的表现手法:从诗歌的用典、比喻、拟人、象征等手法入手,分析诗歌的表现手法,了解诗歌的表现艺术。
3. 研究诗歌的风格特点:研究不同诗歌的写作背景、作者的思想情感、作品的文学价值等,了解诗歌的风格特点。
4. 比较分析诗歌作品:从诗歌的题材、风格、表现手法等方面进行比较分析,找出作品的异同,深入理解诗歌的魅力所在。
三、鉴赏典型诗歌作品1. 古代诗歌作品:如《离骚》、《庐山谣》、《静夜思》等,了解古代诗歌的艺术特色和文化内涵,理解古代诗歌的审美规范。
2. 近代诗歌作品:如徐志摩的《再别康桥》、顾城的《乡愁》、舒婷的《锦瑟》等,了解近现代诗歌对当代生活的反映,理解现代诗歌的审美情趣。
3. 现代诗歌作品:如北岛、海子、顾城、余光中等诗人的代表作品,理解现代诗歌的创新意识和审美趋向,掌握现代诗歌的艺术特色。
四、发展对诗歌的审美情感1. 激发对诗歌的审美兴趣:通过阅读和鉴赏优秀诗歌作品,激发学生对诗歌的审美兴趣和欣赏能力,培养学生对诗歌的热爱和理解。
2. 培养对诗歌的欣赏能力:通过教学活动和阅读实践,培养学生对诗歌的欣赏能力和审美情感,提高学生对诗歌作品的理解水平。
高中语文诗歌鉴赏基础知识高中语文诗歌鉴赏基础知识目录:一、体裁二、题材三、人物形象四、常见情感表述五、表达技巧及作用六、常见意象七、常见意境八、语言风格一、体裁古体诗:也叫古诗,古风。
格律自由,不拘对仗、平仄,押韵较宽,篇幅长短不限,句子有四言、五言、六言、七言体和杂言体。
形式一般有“歌、行、吟三种”。
如曹操《观沧海》、《诗经》、《茅屋为秋风所破歌》、《长歌行》、《孔雀东南飞》等。
诗五言绝句:如《静夜思》、《鸟鸣涧》、《登鹳雀楼》绝句(四句)七言绝句:如《回乡偶书》、《秋词》近体诗五言律诗:如《过故人庄》、《春夜喜雨》律诗(一般八句)七言律诗:如《过零丁洋》、《黄鹤楼》、《登高》绝句:前两句写景,后两句抒情,第四句最重要。
律诗:前四句写景,后四句抒情。
首句渲染气氛上片主句写景(写景)尾句过渡词下片:抒情二、题材1.咏物言志诗。
诗人不直接表达自己的情感,思想,而是通过对独特事物的描绘或赞赏,来表达自己的精神品质或理想追求。
标题:以物象为题。
咏、题、吟表达不愿媚俗、不与世俗同流合污、坚持个性、保持清白的高尚节操。
2.送别抒怀诗。
“送”、“别”、“柳”、“长亭”表达惜别之情;表达对朋友的祝福、担忧、羡慕;对自己生活状态的不满和对官场生活的厌恶;对归隐生活的向往。
3.怀古咏史诗。
后代作家临古迹,思古人,叹古事,因现实的原因或借古讽今,或因故抒怀、或感慨今夕。
诗中常描写古人、古迹、记叙古事。
怀古伤今之情,感慨昔盛今衰,物是人非,繁花已逝。
感慨个人遭遇。
抨击统治者昏庸和社会时弊。
4.思乡怀人诗(羁旅思乡诗)诗中常出现思乡类意象如“月”、“杜鹃”、“雁”、“捣衣”等,常出现“思”、“忆”、“归”等关键词。
叙写羁旅之苦,抒发内心的孤独、凄凉及思乡之情;表达对亲人的热爱与思念;抒发独居他乡,不得重用,怀才不遇报国无门的孤独寂寞、幽怨愤慨之情。
5.山水田园诗。
表达自己热爱自然、向往自由,向往归隐的情怀;表达自己寄情山水的悠然情怀;表达对官场的厌恶、黑暗现实的不满;淡泊宁静,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高洁情怀;寄情山水,抒发壮志难酬之情;抒发一种宁静闲适、悠然自得的心境。
诗歌鉴赏基本知识
一、基本概念
1、表达方式:
诗词中主要运用叙述、描述、议论、抒情四种表达方式。
其中,描写、抒情是考查的重点。
描写方式有动静结合、虚实结合等;抒情方式有直抒胸臆、借景抒情、寓情于景、情景交融、情景相生、情因景生、以景衬情、融情入景、一切景语皆情语等。
2、结构形式:
常见的有首尾照应、开门见山、层层深入、先总后分、先景后情、卒章显志、过渡、铺垫、伏笔等。
3、修辞手法:
包括对偶、比喻、拟人、借代、夸张、排比、反复等。
4、写作技巧:(艺术技巧、表现手法)
包括赋比兴、衬托、用典、对比、渲染、卒章显志、画龙点睛、以小见大、欲扬先抑、联想想象、语序倒置等。
5、艺术风格:
包括雄浑、旷达、豪放、俊爽、冲淡、沉郁、悲慨、婉约等。
1
6、语言特色:
包括清新、平淡(质朴)、绚丽、明快、含蓄、简洁等。
7、描写:
包括动、静,点、面,正面描写、侧面描写,远、近、高、低等。
二、解答技巧
(一)、解题入格
1、诗歌形象:身份+性格
2、诗歌意象、含义:表层含义+深层含义(即解释诗句)
3、所抒感情:通过什么内容+抒发(寄寓/揭露)什么感情
4、体会意境:客观形象+主观感受+交融了什么意境
5、品味关键词句:含义+手法+表达作用(句意+文意+主旨情感)
6、赏析修辞方法:揭示手法+分析表达作用(句意+文意+主旨情感)
7、赏析表达方式:怎样叙(描写)+叙(描写)什么+抒什么情
8、赏析表现手法:手法+表达作用(句意+文意+主旨情感)
2
9、体会诗歌情感:忧国忧民之感慨、国破家亡之痛楚、游子逐客之凄凉、征夫思妇之幽怨、怀才不遇之寂寞、报国无门之激愤、建功立业之豪迈、自由悠闲之恬淡、秀美山河之热爱、亲情友情之真挚、归耕隐居之乐、黑暗官场之苦、离别思念之绪、贬官谪居之恨、时光易逝韶光不再之感慨等。
10、概括诗歌内容:这是一首什么样的诗+诗歌各句分别写了什么+通过什么手法+抒发什么情感+评价(总分总式)(二)、答题程式
“写什么”方面:写景抒情,咏物言志(情),怀古咏史,即事感怀,边塞征战,山水田园,意象,意境,背景,主旨。
“怎样写”方面:浪漫主义,现实主义,诗眼,借景抒情,融情于景,直抒胸臆,虚实相济,绘形绘声绘色,动静结合,化静为动,炼字,起承转合,赋比兴。
“为何写”方面:抒发……的思想感情,反映……的社会现实,表现……的情趣,寄托……的情怀(爱慕、愁绪、惆怅、苦闷等),表达……的追求,流露……的倾向,发出……的感慨,袒露……的心迹,造就……的情致。
这首诗采用了(表达方式、修辞手法、表现手法)技法,写出了(意象)的(某某)特点,表现了(突出了)(某某)思想(感情),起到了(某某)作用。
3
解答古诗词鉴赏题注意的几点
答题的角度即鉴赏的角度,有形象、语言、表达技巧、主题等。
答题的角度不同,所运用的术语也不同。
除前边列到的相关术语外,下面再补充一些,以供我们选择运用:
(1)反映古诗语言特色的:凝练、简洁、幽默、诙谐,质朴自然、清新秀丽、生动形象,有节奏感、有音乐性、有艺术感染力……
(2)反映古诗表达效果的:真挚感人、动人心魄、催人泪下、意境高远、情景交融、耐人寻味、言有尽而意无穷……(3)反映诗人心情的:愉悦、欢欣、激动、沉痛、悲愤、哀伤,赞美之情、仰慕之情、惜别之情、依恋之情、豪迈之情、闲适之情……
(4)反映诗人风格的:王维的诗画一体、王昌龄的雄健高昂、高适的悲壮苍凉、李白的豪迈飘逸、杜甫的沉郁顿挫、白居易的通俗易懂、李商隐的朦胧隐晦、“孟贾”的郊寒岛瘦、“韩孟”的奇崛显怪、李清照的缠绵悱恻、陆游的悲壮爱国……
总之,如果我们能熟悉这些命题方式,清楚各种答题技巧,再认真审读题意,根据试题要求,扣住原诗,抓住要点组织语言,就能极大的避免失分。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