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诗歌鉴赏常见意象
- 格式:doc
- 大小:60.50 KB
- 文档页数:4
高中语文-高考诗歌鉴赏——常用意象(器物类)玉:高洁地重游脱俗;珍珠:美丽无瑕簪缨;冠:官位名望;衣砧:妇女对丈夫的思念。
西楼小楼:闺怨之情;丝竹:音乐;汗青:史册;须眉:男子;巾帼:妇女;桑梓:故乡;轩辕:祖国;三尺:法律;寸管:笔;青鸟:信使;船:兰舟、征帆去棹(往往比喻孤舟)、樯撸(借代大船、战船)。
吴钩:泛指宝刀、利剑。
例如辛弃疾《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落日楼头,断鸿声里,江南游子。
把吴钩看了,栏杆拍遍,无人会,登临意。
通过看吴钩,拍栏杆,表达了自己意欲报效祖国,建功立业,而又无人领会的失意情怀。
昆山玉:比喻杰出的人才。
语出李斯《谏逐客书》:今陛下致昆山之玉,有随、和之宝(指随侯珠与和氏璧),垂明月之珠,服太阿之剑(吴国名剑),乘纤离(骏马名)之马,建翠风之旗,树灵鼍(tuó,扬子鳄之类的动物,皮可制鼓)之鼓今取人则不然:不问可否,不论曲直,非秦者去,为客者逐。
后来就以昆山玉比喻优秀人才。
中国古典诗歌中用以表现漂泊之感的意象很多,如浮萍、飞蓬、孤雁等,船则是表现这种情感的最为常见的意象之一。
一叶扁舟,天水茫茫,越发比照出人的渺小;人在旅途,所见多异乡风物,更易触发无限的思绪。
杜甫诗中的船意象出现得极为频繁,表现漂泊之感也非常强烈:细草微风岸,危樯独夜舟。
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
名岂文章著,官应老病休。
漂漂何所似,天地一沙鸥。
《旅夜书怀》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
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
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
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
《登岳阳楼》杜甫经历了唐朝由盛而衰的巨大转变,晚年在四川、湖南一带漂泊达11年之久,最后病死于自潭州赴岳州的一条小船上。
船是他晚年最常用的交通工具,也成为他最终的归宿。
他在诗中反复写到船意象,危樯独夜舟老病有孤舟,船是诗人漂泊身世的象征和写照。
苏轼因乌台诗案贬官黄州时写下了《临江仙》:夜饮东坡醒复醉,归来仿佛三更。
家童鼻息已雷鸣。
敲门都不应,倚杖听江声。
1.冰雪。
以冰雪的晶莹比喻心志的忠贞、品格的高尚。
如:“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冰心,高洁的心性,古人用“清如玉壶冰”比喻一个人光明磊落的心性。
再如:“应念岭海经年,孤光自照,肝胆皆冰雪。
”(张孝祥《念奴娇·过洞庭》)岭南一年的仕途生涯中,自己的人格品行像冰雪一样晶莹、高洁。
2.月亮。
对月思亲引发离愁别绪,思乡之愁。
如:“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李煜《虞美人》)望月思故国,表明亡国之君特有的伤痛。
又如:“碛里征人三十万,一时回首月中看。
”(李益《从军北征》)茫茫大漠中几十万战士一时间都抬头望着东升的月亮,抑制不住悲苦的思乡之情。
3.柳树。
以折柳表惜别。
“柳”“留”谐音,汉代以来,常以折柳相赠来寄托依依惜别之情,由此引发对远方亲人的思念之情以及思乡之情。
因“丝”谐“思”,柳丝连用,还有思念的意思。
如:“柳丝长玉骢难系,恨不倩疏林挂住斜晖。
”(《西厢记》)4.蝉。
以蝉表现品行高洁。
古人认为蝉餐风饮露,是高洁的象征,所以古人常以蝉的高洁表现自己品行的高洁。
如骆宾王《在狱咏蝉》:“无人信高洁,谁为表予心。
”李商隐《蝉》:“本以高难饱……我亦举家清。
”王沂孙《齐天乐》:“甚独抱清高,顿成凄楚。
”虞世南《蝉》:“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
”都是用蝉喻指高洁的人品。
5.草木。
以草木繁盛反衬景色荒凉,以抒发盛衰兴亡的感慨。
如:“过春风十里,尽荠麦青青。
”(姜夔《扬州慢》)春风十里,十分繁华的扬州路,如今长满了青青荠麦,一片荒凉了。
“旧苑荒台杨柳新,菱歌清唱不胜春。
”(李白《苏台览古》)吴国的旧苑荒台上的杨柳又长出新枝(荒凉一片),遥想当年这里笙歌曼舞,那盛景比春光还美。
“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
”(杜甫《蜀相》)一代贤相及其功绩都已消失,如今只有映绿石阶的青草,年年自生春色,黄鹂白白发出这婉转美妙的叫声,诗人慨叹往事空茫,深表惋惜。
“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
诗歌鉴赏之常见意象、表达技巧、情感类型一、要点梳理(一)古诗中常见意象及含义1、诗歌常见人物形象(1)不慕权贵、豪放洒脱、傲岸不羁的形象。
如李白。
“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表现了他淡于富贵、傲视权贵的思想,也反映了他傲岸不羁、豪放自负的性格。
(2)心忧天下、忧国忧民的形象。
如杜甫。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
”诗人并不仅仅停留在个人的哀怨中,而能推己及人,表现了他忧国忧民的性格。
(3)寄情山水、归隐田园的隐者形象。
如陶渊明。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展现的是悠游自在的隐居生活,表现出诗人对官场的厌恶,对田园的喜爱;如王维。
《山居秋暝》通过对晚秋时节空山新雨景象的描写,表达了对山水风光的喜爱。
(4)怀才不遇、壮志难酬的形象。
如陈子昂。
《登幽州台歌》写前不见圣贤之君,后不见贤明之主,想起天地茫茫悠悠无限,不觉悲伤的流下眼泪。
塑造了一个空怀报国为民之心却不得施展的怀才不遇的知识分子形象。
(5)矢志报国、慷慨愤世的形象。
陆游和辛弃疾的许多诗歌都反映出他们忠心报国,而不被重用的情感,形象鲜明。
如《示儿》、《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破阵子》。
(6)友人送别、思念故乡的形象。
如李白的《赠汪伦》、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7)献身边塞、反对征伐的形象。
如王翰的《凉州词》,王昌龄的《出塞》表现了他们忠心报国,献身边塞之情。
而杜甫的《兵车行》则体察人民痛苦,反对战争。
(8)爱恨情长的形象。
如柳永的《雨霖铃》写与所爱女子离别时的无限忧伤和别后相思的绵绵情意,塑造了一个爱恨情长的艺术形象。
2、诗歌常见景物、事物形象落日、夕阳:悠闲,壮阔,或抒垂暮,凄凉之感。
王禹偁《村行》:“万壑有声含晚籁,数峰无语立斜阳。
”李商隐《乐游园》:“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
”王维《渭川田家》:“斜阳照墟落,穷巷牛羊归。
”《使至塞上》:“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浮云:浮云漂泊不定,表游子离思。
高考语文诗歌鉴赏意象总结:诗歌鉴赏之意象在高考语文试题中,诗歌鉴赏是很容易丢分的题,下面是WTT 给大家带来的高考语文诗歌鉴赏意象总结,希望对你有帮助。
高考语文诗歌鉴赏意象1、“松梅竹菊”寓高洁:松梅竹菊是品行高洁、不畏邪恶的形象化身,古人常用这四种形象表现高洁的情操。
刘桢《赠从弟》有云:“岂不罹凝寒,松柏有本性。
”王吉《咏竹》则言:“岁寒别有非常操,不比寻常草木同。
”元稹《菊花》一诗有云:“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
写梅的诗句也有很多,如“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20xx年北京卷考察的是苏轼的《红梅》,该诗表现出了红梅不畏严寒,不与桃杏争春的高洁品格。
相应考题还可查阅:20XX 年上海卷《晚春严少尹与诸公见过》,20XX年大纲卷《落叶》等等。
2、借“月”托“雁”寄乡思皓月当空常常引起游子的思乡之情,唤起诗人的怀远之念,如:李白《静夜思》“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杜甫《月夜忆舍弟》“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再如苏轼“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均表达了诗人的思乡之情。
雁是一种候鸟,古诗词常用大雁南飞的景象书写在外游子的思乡之情。
20xx年湖北高考语文卷所出的诗是王湾的《次北固山下》。
诗的最后两句写道:“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诗人漂泊流浪,到底什么时候能重返故乡,连泊舟中的诗人自己也不清楚,因此他只好寄希望于春光中北归的大雁为自己传书了。
归雁这一意象写出了作者的思归之情。
相应考题还可查阅:20XX年山东卷《寻诗两绝句》、2021年浙江卷《定林》等等。
3、“杜鹃”“鹧鸪”啼凄凄杜鹃,又名子规、杜宇等,在古代神话中,蜀王杜宇(即望帝)在让位于他的臣子后隐居山林,死后灵魂化为杜鹃,又说杜鹃叫声如“不如归去”,于是古诗中的杜鹃就成为了凄凉、哀伤的象征。
20xx年全国卷Ⅱ诗词鉴赏题考察的是晏几道的《鹧鸪天》:鹧鸪天晏几道十里楼台倚翠微,百花深处杜鹃啼。
殷勤自与行人语,不似流莺取次飞。
高中语文诗词鉴赏古典诗词常见意象简析诗人的抒情往往不是情感的直接流露,也不是思想的直接灌输,而是言在此意在彼,写景则借景抒情,咏物则托物言志。
这里的所写之“景”、所咏之“物”,即为客观之“象”;借景所抒之“情”,咏物所言之“志”,即为主观之“意”:“象”与“意”的完美结合,就是“意象”。
它既是现实生活的写照,又是诗人审美创造的结晶和情感意念的载体。
诗人的聪明往往就在于他能创造一个或一群新奇的“意象”,来含蓄地抒发自己的情感。
“意象”是诗歌的基本单位,古诗词中很多意象都具有相对固定的寓意,把握了这些寓意对我们理解诗歌的思想内容,解答诗歌鉴赏题目很有益处。
一、动物类1、蝉(寒蝉)。
感身世,诉悲凉。
秋后的蝉是活不了多久的,一番秋雨之后,蝉儿便剩下几声若断若续的哀鸣了,命折旦夕。
因此,寒蝉就成为悲凉的同义词。
唐骆宾王《咏蝉》:“西陆蝉声唱,南冠客思深。
不堪玄鬓影,来对白头吟。
露重飞难进,风多响易沉。
无人信高洁,谁为表予心?”以寒蝉高唱,渲染自己在狱中深深怀想家园之情。
句句都可以找到诗人对自己遭遇的不平和人格自信的影子。
痛别离,苦远游。
宋·柳永《雨霖铃》:“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息。
”还未直接描写别离,“凄凄惨惨戚戚”之感已充塞读者心中,就酿造了一种足以触动离愁别绪的气氛。
唐卢殷《晚蝉》:“犹畏旅人头不白,再三移树带声飞。
”写蝉以声引愁,旅人行一程,飞蝉跟着鸣一程,似乎专与行人为难,写出了诗人一路走去一路愁苦的沉重心情。
“寒蝉鸣我侧”(三国人曹植《赠白马王彪》)等诗句也表达这样的情思。
2、鸿雁。
鸿雁是候鸟,每年秋季南迁,常常引起游子思乡怀亲之情和羁旅伤感。
“洞庭一夜无穷雁,不待天明尽北飞。
”(唐·李益《春夜闻笛》)。
“人归落雁后,思发在花前。
”(隋·薛道衡《人日思归》),早在花开之前,就起了归家的念头,但等到雁已北归,人还没有归家。
诗人在北朝做官时,出使南朝陈,写下这思归的诗句,含蓄而又婉转。
鉴赏古代诗歌形象之景物形象(意象、意境)考点解读景物形象指写景诗或杂诗中的一般景物,如湖光山色、田园桑林、大漠孤城之类。
诗人在抒发主观情感时,往往借助这些自然景物或人文景物,这些承载主观感情的客观事物,就成了“意象”,它是作者内在的思想情感与外在的客观物象的统一;而多个意象构成“意境”。
一、意象(景象)(一)意象的含义诗人表达思想感情时,往往采用寄情于物的方式,通过描写具体而生动的形象,把复杂而深刻的内心情感投射到客观的物象上,使思想感情——“意”和客观的物象——“象”相互交融,相互渗透,相互统一,从而构成了“意象”。
意象是渗透着诗人情感的客观物象,它既是情的物象化,也是情景交融的形象。
鉴赏古代诗歌的形象,就是拨开意象的“迷雾”,见到思想感情的“天日”。
(二)常见意象的特点和寓意1.松柏——松柏生长环境恶劣,经寒不衰,枝干坚韧,具有一种凛然正义的品质。
在文人笔下,松是坚贞、孤直和高洁的象征,古人常通过咏松来表现自己对高风亮节的赞美和追求。
如李白《赠韦侍御黄裳二首(其一)》:“愿君学长松,慎勿作桃李。
”韦黄裳一向谄媚权贵,李白写诗规劝他,希望他做一个正直的人。
2.竹——本固性直、心空节贞。
葱茏绿竹代表正直谦虚、坚贞高洁的品格或象征隐士君子。
如苏轼《于潜僧绿筠轩》:“可使食无肉,不可居无竹。
无肉令人瘦,无竹令人俗。
人瘦尚可肥,俗士不可医。
”3.柳——“柳”者,“留”也。
柳枝依依,缠绵悱恻,古人常借柳抒发送别怀人的离愁别绪。
如“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王维《送元二使安西》),表达了分别时诗人对友人的眷恋。
又如“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柳永《雨霖铃》),在杨柳依依的岸边,词人的离别之情油然而生。
4.梅——最先开放,傲霜斗雪,敢为人先,不畏权贵,是君子。
如宋代陈亮《梅花》:“一朵忽先变,百花皆后香。
”诗人抓住梅花最先开放的特点,歌颂了梅花不怕打击挫折、敢为天下先的品质,既是咏梅,也是咏自己。
中学语文诗歌鉴赏中常见的意象总结意象是诗人在进行诗歌创作中借助的某一形象,附着了诗人的思想情感,所以了解诗歌中的意象,必定会有助于同学们去理解全诗的。
今日给大家整理了一份诗歌鉴赏中常见的意象,有点长,可以(保藏)下来渐渐看,希望会对你们品鉴古诗词有帮助哦~诗歌鉴赏常见意象一、边塞怀古诗边关、玉门关、羌笛、胡人、胡马、黄河、长城、明月、阴山、黑山等。
1. 吴钩:泛指宝刀、利剑,借指诗人报效祖国,建功立业的情怀。
2. 乌衣巷:原是东晋王谢两大豪门的住宅地,借指极其繁华之所在。
3. 淮水:秦淮河是历代王公贵族醉生梦死、彻夜笙歌的游乐场,常借指繁华之所。
4. 山河:指国家或祖国。
5. 折戟:指斗争的惨烈。
6. 柳营:指军营。
7. 后庭花:荒淫而亡国的陈后主所作的乐曲,借指统治者的荒淫无度。
8. 芦荻:一种秋天的植物,借以渲染萧索的气氛。
表现要点:边塞风光、奋勇杀敌、誓死卫国、征人愁怨、思乡思亲、怜悯批驳烽火、狼烟、宝剑、马、铠甲等。
9. 关山:关塞山河。
关,关隘要塞;山,山河。
二、送别诗杨柳、杯酒、明月、江水、芳草、眼泪、残阳、孤云、远帆、歧路,长亭饯别,饮酒泣别,日暮伤别,夕阳等1. 水晶帘:闺中的一种帘子,借以表现思妇的孤独之情。
2. 辽西:边关地名,借以表达思妇怀念出征在外的丈夫。
3. 玉阶:台阶,借以表现思妇远眺而思念丈夫。
4. 屏风:古代用来隔离或挡风的饰物,借以表现闺中人思念亲人。
5. 娥眉:女子的眉毛,多指美人的梳洗或揽镜自照、顾影自怜的情景。
6. 罗幕:精致的帘子,多表现思妇对远人的思念。
7. 乱红:指落花,借以表现女主子公对花慨叹年华的逝去。
8. 危楼:高楼,多指女主子公远眺远处,思念心上人。
9. 落花:(落红、残红)往往代表生命的短暂,惜春、伤时的惆怅和对于死亡的焦虑、悲伤。
多传达青春易逝、人生无常的深厚喟叹和哀愁。
10. 南浦:南浦是水边的送别之所,表达送别之意。
11. 长亭:长亭是陆上的送别之所。
诗歌鉴赏题专练之山水田园诗一、常见意象(1)景物:郭外、原野、农田、墟落、炊烟、白云、清泉、郊外、草屋、柴门、荆扉、竹林、霞光、露珠(2)人:邻人、野老、农夫、樵夫、渔夫、林叟、山客、牧童、隐者(3)农具:耒、耜sì、锸、锄头、犁(4)植物(食品):五谷(黍)、栗、桑、麻、菊(5)动物:鸡、犬、牛、羊、蚕、蛙诗人常会选取炊烟、桑麻、桃李、麦苗、豆苗、菊花、鸡、犬、禽雀、眠蚕等体现对闲适恬淡的山水田园生活的热爱的意象。
选取野径、古木、荆扉、柴门、空林、空山、鸾鹤(超凡脱俗的灵鸟)、孤云、禅房、古寺、暮钟等具有隐逸特点的意象,用五柳、接舆、伯夷、叔齐等历史人物和僧道、林叟、樵夫、幽人等山野之人来自比。
二、思想情感(1)热爱自然,对宁静、平和、归隐生活的向往之情。
(2)心物相融的恬淡、闲适自得的心情。
(3)借景遣怀的沉郁凄情。
或借异乡山水,表达客居孤寂思绪;或借凄风苦雨,寄寓贬谪忧愤,表达对现实的不满和怀才不遇的苦闷。
(4)抒写自己遗世独立的高尚情怀和隐居生活的幽寂高雅。
(5)歌颂劳动生活以及在劳动中与农民的深情厚谊等。
三、常用技法(1)比喻、拟人、夸张、对比等修辞手法的运用(2)描写手法①观察角度高、低、俯、仰的变化与高低远近的顺序。
②光、影、色彩的渲染,视觉、听觉、嗅觉、触觉的运用。
③白描与工笔。
白描,简单地罗列,简单地描写。
工笔,细致入微地刻画,重彩浓墨地描绘。
④虚实结合(眼前景与想象景)。
⑤动静结合(以动衬静、化动为静与化静为动)。
(3)抒情方法①借景抒情,融情入景。
②乐景写哀(反衬),用欢乐的景物或场景写哀伤的心情。
四、专题练习:(一)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各题。
月夜忆舍弟杜甫[唐代]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
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
[注]这首诗是公元759年(乾元二年)秋杜甫在秦州所作。
这年九月,安史之乱,安禄山、史思明从范阳引兵南下,攻陷汴州,西进洛阳,山东、河南都处于战乱之中。
高中语文-高考诗歌鉴赏——常用意象(其他类)(1)白衣苍狗:亦叫白云苍狗,比喻世事变幻无常。
出自杜甫诗《可叹》:天上浮云似白衣,斯须改变如苍狗。
古往今来共一时,人生万事无不有。
人事变化,犹如浮云,一会儿像白云,一会儿像灰狗。
破晓:初现希望;深夜:愁思怀旧;"雪:琼玉、碎玉、冰花、六出;信:鸿雁、尺牍、尺素;亡国:后庭花。
天地:人类的渺小人生的短暂心胸的广阔情感的孤独,浮生:表示短暂虚幻的人生。
朝阳:希望朝气活力;夕阳:失落消沉珍惜美好而短暂的人生或事物;正午:热烈热情奔放恶势力对社会、对人的摧残;酒:欢悦得意失意愁苦;月亮:人生的圆满、缺憾思乡思亲;望月怀远、伤春悲秋、见流水则思年华易逝、梧桐细雨则凄楚悲凉;月亮的别称:蟾宫、玉盘、银钩、婵娟、桂宫;玉盘、玉轮、玉环、玉钩、玉弓、玉镜、天镜、明镜、玉兔、嫦娥、蟾蜍月亮:在我国古代诗歌中,用月亮烘托情思是常用的笔法。
一般说来,古诗中的月亮是思乡的代名词。
李白《静夜思》: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这首诗表现了李白的思乡之情。
诗中的月亮就不再是纯客观的物象,而是浸染了诗人感情的意象了。
唐人王建《十五夜望寄杜郎中》: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诗句以委婉的疑问点出了这月圆之夜人间普遍的怀人心绪,含蓄地表现了诗人对故乡朋友的深切思念。
此外月还有以下意象①明月蕴涵边人的悲愁。
如:回乐烽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的悲亢幽怨;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的悲壮雄浑。
②明月蕴涵情感的无奈。
如谢庄美人迈兮音尘阙,隔千里兮共明月。
的祈祷和祝福;张九龄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的希冀和渴盼。
③明月蕴涵时空的永恒。
古人今人若流水,共看明月皆如此。
把时间对生命的劫掠和生命在时间面前的无奈表现得淋漓尽致。
(2)古诗中的节令①人日。
正月初七日。
在古诗中,诗人在人日大多表达思家、想友的感情。
例如高适的《人日寄杜二拾遗》中今年人日空相忆,明年人日知何处?②上元。
诗歌鉴赏中的常见意象解读诗歌鉴赏中的常见意象解读近⼏年语⽂中⾼考都新增了⼀种新题型——诗歌鉴赏。
对古典诗歌积累不多的⾼初中学⽣⽽⾔,难度不⼩。
教学中,如何帮助学⽣⾛进古典诗歌?⾸要任务是把握诗歌中的意象。
⽆论古典诗歌还是现代诗歌,采⽤的意象纷繁复杂,⼀下⼦把握不太容易,但是有些意象,在古⼈诗歌中经常出现,成为“⾼频意象”,帮助学⽣梳理掌握,对鉴赏诗歌有很⼤益处。
所谓意象,就是客观物象经过创作主体独特的情感活动⽽创造出来的⼀种艺术形象。
意象的营构是中国古典诗词创作的焦点,也是我们学习古典诗词的重点。
本⽂拟就⼏种最常见的意象进⾏解读。
⼀、“柳”的意象1、“柳”、“留”⼆字谐⾳,经常暗喻离别。
“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三句,表现了柳永对恋⼈的怀念。
2、“柳”多种于檐前屋后,常作故乡的象征。
“⼀上⾼楼万⾥愁,蒹葭杨柳似汀洲。
”抒发了许浑对故乡的⽆限牵挂。
3、“柳”絮飘忽不定,常作遣愁的凭借。
“试问闲愁都⼏许,⼀川烟草,满城风絮。
梅⼦黄时⾬。
”⼏句,形象的诠释了贺铸此时忧愁的深刻程度。
⼆、“燕”的意象1、燕⼦因结伴飞⾏⽽成为爱情的象征。
如“落花⼈独⽴,微⾬燕双飞。
”展⽰了词⼈梦觉酒醒后凄寂惆怅的⼼境和对感怀对象的相思之情。
2、燕⼦眷恋旧巢的习性,成为古典诗词表现时事变迁,抒发⼈事代谢的寄托。
“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寻常百姓家。
”,既暗⽰了乌⾐巷往⽇的繁华,⼜袒露了诗⼈⾯对今昔变化的⽆限感慨。
晏殊词《浣溪沙》中“⽆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写尽了物是⼈⾮的感慨和忧伤。
三、“⽔”的意象1、因⽔的柔和清冷,常⽤⽔⽐喻⽉⾊之类虽具体可感却难以把握的事物。
如:“天阶夜⾊凉如⽔,坐看牵⽜织⼥星。
”,从侧⾯反映了封建时代妇⼥的悲惨命运。
2、因⽔的剪切不断,绵软不绝,常以⽔喻愁。
如李⽩的“抽⼑断⽔⽔更流,举杯销愁愁更愁。
”,抒发了诗⼈因强烈的感到了现实与理想的⽭盾不可调和⽽产⽣的烦忧和愁苦。
四、“⽉”的意象1、明⽉蕴涵边⼈的悲愁。
古代诗歌鉴赏常见的意象分类及作用(一)古典诗词常见的意象分类1.送别类意象(或表达依依不舍之情,或叙写别后的思念)2.思乡类意象(或表达对家乡的思念,或表达对亲人的牵挂)3.愁苦类意象(或表达忧愁、悲伤心情,或渲染凄冷、悲凉气氛)4.抒怀类意象(或托物显示高洁的品质,或抒发感慨)5.爱情类意象(用以表达爱恋、相思之情)6.战争类意象(或表达对战争的厌恶,或表达对和平的向往)7.闲适类意象(或表达清闲恬淡的心情,或表达对隐居生活的向往)诗歌意象分类补充1.花草树木类荷:高洁雅致宁静欢愉高尚节操残荷:衰败对逝去光阴的叹惋对生活环境破败的惋惜杏花:梦幻理想热烈奔放春残留恋满怀恋情追求爱情桃花:明净喜悦清新明朗桂花:清远与高雅皎洁与明净高风亮节超凡脱俗花开:希望青春人生的灿烂花落:凋零失意人生、事业的挫折惜春对美好事物的留恋、追怀兰:高洁典雅坚贞不渝牡丹:富贵美好青苔:田园之景寂寥之情沧桑之变草:希望荒凉偏僻离恨生命力强生生不息身份、地位的卑微芳草:高洁情怀别情离绪思旧念旧树的曲直:事业、人生的坎坷、顺利黄叶:凋零成熟美人迟暮绿叶:生命力希望活力枫叶:离愁别绪羁旅之思身世之感家国之痛秋桂:高洁清雅2.飞禽走兽类蝉:生不满百的悲凉人生的倏忽即逝苍凉孤冷高洁蝉鸣:客思哀伤子规:悲惨凄恻鹧鸪鸟:离愁别绪鸿鹄:理想追求凤凰:生命重生吉祥蝴蝶:夫妻梦幻迷离恍惚空虚惘然变幻莫测理想幻灭雁:孤独忧伤哀怨思乡思亲向往消息鹰:刚劲自由人生的搏击事业的成功乌鸦:小人俗客庸夫沙鸥:飘零伤感鱼:自由惬意鸡狗:生活气息田园风光牛羊:乡土气息归隐之意马:奔腾追求漂泊3.风霜雨雪类风烟:离别愁绪霜:人生易老环境的恶劣人生路途的坎坷、挫折小雨:春景希望生机活力潜移默化式的教化梅雨:悠悠愁绪露:人生短促生命易逝秋声:悲伤凄楚冷峭春风:旷达欢愉希望东风:春天美好西风:落寞惆怅衰败游子思归狂风:作乱摧毁旧势力的力量海:辽阔力量深邃气势海浪:人生的起伏人生的凶险江湖的诡谲江水:时光的流逝岁月的短暂绵长的愁苦烟雾:情感的朦胧、惨淡前途的迷惘、渺茫理想的落空、幻灭云:游子飘泊孤独无依天阴:压抑愁苦寂寞天晴:欢愉光明4.自然景观及其他破晓:希望深夜:愁思怀旧朝阳:希望朝气活力正午:热烈奔放天地:人类的渺小人生的短暂心胸的广阔情感的孤独孤帆:伶仃漂泊孤舟:孤寂飘零玉:高洁脱俗珍珠:美丽无瑕簪缨:官位名望白:纯洁无瑕丧事红:热情奔放青春喜事绿:希望活力和平蓝:高雅忧郁黄:温暖平和紫:高贵神秘黑:黑暗绝望庄重神秘对死者的怀念命运的多舛英雄:追慕自愧自叹小人:鄙夷明志自省鞭挞美人:忠君之情美好理想品行高洁少妇:思念闺怨古迹:怀旧明志昔盛今衰衰败萧条乡村:思归厌俗纯朴田园风光生活气息安逸宁静市井:繁荣热闹富贵奢华草原:辽阔人生境界人的胸襟仙境:飘逸美妙洁净忘尘厌俗琴:相思知音柔情琵琶:幽怨羌笛:忧愁思乡钟声:苍凉愁绪时光流逝梦:理想思念追求5.古诗中的节令(1)人日。
语文诗歌鉴赏中常见的意象总结1边塞怀古诗边关、玉门关、羌笛、胡人、胡马、黄河、长城、明月、阴山、黑山等。
1. 吴钩:泛指宝刀、利剑,借指诗人报效祖国,建功立业的情怀。
2. 乌衣巷:原是东晋王谢两大豪门的住宅地,借指极其繁华之所在。
3. 淮水:秦淮河是历代王公贵族醉生梦死、彻夜笙歌的游乐场,常借指繁华之所。
4. 山河:指国家或祖国。
5. 折戟:指战争的惨烈。
6. 柳营:指军营。
7. 后庭花:荒淫而亡国的陈后主所作的乐曲,借指统治者的荒淫无度。
8. 芦荻:一种秋天的植物,借以渲染萧索的气氛。
表现要点:边塞风光、奋勇杀敌、誓死卫国、征人愁怨、思乡思亲、同情批驳烽火、狼烟、宝剑、马、铠甲等。
9. 关山:关塞山河。
关,关隘要塞;山,山河。
2送别诗杨柳、杯酒、明月、江水、芳草、眼泪、残阳、孤云、远帆、歧路,长亭饯别,饮酒泣别,日暮伤别,夕阳等1. 水晶帘:闺中的一种帘子,借以表现思妇的寂寞之情。
2. 辽西:边关地名,借以表达思妇怀念出征在外的丈夫。
3. 玉阶:台阶,借以表现思妇远眺而思念丈夫。
4. 屏风:古代用来隔离或挡风的饰物,借以表现闺中人思念亲人。
5. 娥眉:女子的眉毛,多指美人的梳洗或揽镜自照、顾影自怜的情景。
6. 罗幕:精美的帘子,多表现思妇对远人的思念。
7. 乱红:指落花,借以表现女主人公对花慨叹年华的逝去。
8. 危楼:高楼,多指女主人公眺望远处,思念心上人。
9. 落花:(落红、残红)往往代表生命的短暂,惜春、伤时的惆怅和对于死亡的焦虑、忧伤。
多传达青春易逝、人生无常的深沉喟叹和哀愁。
10. 南浦:南浦是水边的送别之所,表达送别之意。
11. 长亭:长亭是陆上的送别之所。
12. 芳草:在中国古代诗歌中,常用来比喻离恨。
13. 班马:班马意为离群之马,后送别诗多用以抒发惜别之情。
14. 灯(烛、蜡、炬):多传达离情别绪、孤寂落魄和愁苦之情。
15. 折梅:表示离别、赠送寄思16. 折柳:表示送别、离愁别绪17. 蟋蟀怀念征人。
高中语文50 个诗词意象整理很多同学都反映,语文考试的时候最怕古诗词赏析。
古人的思维方式及生活环境与我们是有不同的,想读懂诗歌必须要把握其的意象。
那么今天,就为大家整理了一下高考语文诗词鉴赏中常出现的50 个意象,大家记下来不仅是为应战考试,也为自己今后品鉴诗词积累些素养。
1. 冰雪以冰雪的晶莹比喻心志的忠贞、品格的高尚。
如“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再如“应念岭海经年,孤光自照,肝肺皆冰雪。
”2. 月亮对月思亲,引发离愁别绪,思乡之愁。
如“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望月思故国,表明亡国之君特有的伤痛。
如“碛里征人三十万,一时回首月中看。
”3. 柳树以折柳表惜别。
汉代以来,常以折柳相赠来寄托依依惜别之情,由此引发对远方亲人的思念之情以及行旅之人的思乡之情。
如“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来表达别离的伤感之情。
4. 蝉古人以为蝉餐风饮露,是高洁的象征,所以古人常以蝉的高洁表现自己品行的高洁。
如虞世南《蝉》:“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
”5. 草木以草木繁盛反衬荒凉,以抒发盛衰兴亡的感慨。
如“过春风十里,尽荠麦青青。
”6. 南浦在中国古代诗歌中,南浦是水边的送边之所。
屈原《九哥·河伯》:“与子交手兮东行,送美人兮南浦。
”古人水边送别并非只在南浦,但由于长期的民族文化浸染,南浦已成为水边送别之地的一个专名了。
7. 长亭是陆上的送别之所。
如柳永《雨霖铃》:“寒蝉凄切,对长亭晚。
”李叔同《送别》:“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
”很显然,在中国古典诗歌里,长亭已成为典型的陆上送别之所。
8. 芳草在中国古典诗歌中喻离恨。
《楚辞·招隐士》:“王孙游兮不归,春草生兮萋萋。
”“萋萋”是形容春草茂盛。
春草茂盛,春光撩人,而伊人未归,不免引起思妇登楼伫望。
9. 芭蕉常常与孤独忧愁特别是离情别绪相联系。
南方有丝竹乐《雨打芭蕉》,表凄凉之音。
李清照曾写过:“窗前谁种芭蕉树,阴满中庭。
阴满中庭,叶叶心心舒卷有舍情。
诗歌鉴赏常见意象边塞怀古诗:边关、玉门关、羌笛、胡人、胡马、黄河、长城、明月、阴山、黑山等。
1吴钩泛指宝刀、利剑,借指诗人报效祖国,建功立业的情怀。
2乌衣巷原是东晋王谢两大豪门的住宅地,借指极其繁华之所在。
3淮水秦淮河是历代王公贵族醉生梦死、彻夜笙歌的游乐场,常借指繁华之所。
4 山河指国家或祖国。
5 折戟指战争的惨烈。
6 柳营指军营。
7 后庭花荒淫而亡国的陈后主所作的乐曲,借指统治者的荒淫无度。
8芦荻一种秋天的植物,借以渲染萧索的气氛。
表现要点:边塞风光、奋勇杀敌、誓死卫国、征人愁怨、思乡思亲、同情批驳烽火、狼烟、宝剑、马、铠甲等。
9关山关塞山河。
关,关隘要塞;山,山河。
送别诗:杨柳、杯酒、明月、江水、芳草、眼泪、残阳、孤云、远帆、歧路,长亭饯别,饮酒泣别,日暮伤别,夕阳1水晶帘闺中的一种帘子,借以表现思妇的寂寞之情。
2辽西边关地名,借以表达思妇怀念出征在外的丈夫。
3玉阶台阶,借以表现思妇远眺而思念丈夫。
4屏风古代用来隔离或挡风的饰物,借以表现闺中人思念亲人。
5娥眉女子的眉毛,多指美人的梳洗或揽镜自照、顾影自怜的情景。
6罗幕精美的帘子,多表现思妇对远人的思念。
7乱红指落花,借以表现女主人公对花慨叹年华的逝去。
8危楼高楼,多指女主人公眺望远处,思念心上人。
9落花(落红、残红)往往代表生命的短暂,惜春、伤时的惆怅和对于死亡的焦虑、忧伤。
多传达青春易逝、人生无常的深沉喟叹和哀愁。
10南浦南浦是水边的送别之所,表达送别之意。
11长亭长亭是陆上的送别之所。
12芳草在中国古代诗歌中,常用来比喻离恨。
13班马班马意为离群之马,后送别诗多用以抒发惜别之情。
14灯(烛、蜡、炬)多传达离情别绪、孤寂落魄和愁苦之情。
15折梅:表示离别、赠送寄思16折柳:表示送别、离愁别绪17蟋蟀怀念征人。
蟋蟀被直接唤为“促织”18吹笛、吹箫、吹笙多传达离别之苦、相思之情和内心的孤寂。
分类:送别、留别、赠别、酬别、话别、宴别、饯别、寄别山水田园诗1绿树常表现一种幽静的环境。
2黄鹂常以黄鹂鸣叫强化环境的幽静。
3空山常表现空旷、幽静的环境。
4 明月常以明月渲染一种清幽的环境。
5 柳绿渲染一种如诗如画的意境。
6桂花表现一种宁静、清远的情境。
7 春山渲染静寂的环境。
8 竹常寄托主人公一种清高脱俗的情怀。
9云常表现主人公的恬淡隐逸之情。
10海棠表现对美好景物的珍惜。
11 白鸥一种水鸟,多借来表现自由恬静的生活。
12 白鹭一种飞在水田或沙滩上的鸟,常表现一种安谧清幽的环境。
13 稻香表现农村环境及农村生活的恬静与清幽。
14 细雨写环境的宁静、恬淡。
15 蛙写农村风光与环境,衬托人的悠闲心情。
羁旅行役诗1猿啼出现在诗歌中常常象征着一种悲伤的感情,2水在中国古代诗歌里和绵绵的愁丝连在一起3琴瑟比喻夫妇感情和谐,亦作“瑟琴”。
比喻兄弟朋友的情谊。
4鸿雁鸿雁是大型候鸟,每年秋季南迁,常常引起游子思乡怀亲之情和羁旅伤感。
5红豆红豆即相思豆,借指男女爱情的信物6日暮、落日、夕阳常用来表现游子思乡7西楼、高楼、小楼、危楼借人在楼上或登楼远眺表现思乡之情,8茅店指荒郊野外,多表达漂泊之思与思乡之情,9月亮对月思亲,常引发离愁别绪、思乡之愁。
10柳树以折柳表惜别。
11丁香常常与孤独忧愁,特别是离情别绪相联系。
12芭蕉常表达孤独忧愁的离情别绪。
13梧桐在中国古典诗歌中和芭蕉差不多,大多表示一种凄苦之音。
14杜鹃于是古诗中的杜鹃也就成为凄凉、哀伤的象征了。
15鹧鸪旅途艰险和满腔的离愁别绪。
思乡、凄清16乌鸦常与衰败荒凉的事物联系在一起。
17水在中国古代诗歌中常和绵绵的愁丝连在一起。
因水的柔和清冷,常用水比喻月色之类虽具体可感却难以把握的事物。
18鸿雁鸿燕雁书雁足鱼雁游子思乡怀亲之情和羁旅伤怀之感。
19红豆又名相思豆,借指男女爱情的信物。
20日暮常用来表现游子思乡。
21落日表现迟暮的老年。
22高楼借人在楼上或登楼远眺表现思乡之情。
23茅店指荒郊野外,多表达漂泊之意与思乡之情。
24青鸟青鸟是传书的信使。
25莼羹鲈脍指家乡风味,借指思乡之情。
26沙鸥沙鸥,是诗人们常常用来抒发内心因漂泊无依而伤感的意象。
27白云见月怀人,望云思友,是古代诗词中常表现的情感。
28双鲤、尺素借代远方来信。
29燕子:惜春、思念亲人、昔盛今衰、亡国破家之感、羁旅情仇、飘泊之苦30(孤)雁:孤独思乡思亲音信、消息(多为喜讯)孤独寂寞、飘零。
写景咏物诗1哀鸿比喻哀伤苦痛、流离失所的人。
2野渡常表现诗人自由自在的生活。
3渔舟表现一种恬静幽美的景象。
4鸳鸯表现自然界一派生机、和谐宁静的景象。
多传达相思相爱、离愁、的情思。
5桃花表现充满着蓬勃生机的春天景象。
象征美人。
6青山表现赏心悦目的绚丽景色。
7蝴蝶表现一种宁静安谧的生活环境。
8早莺表现一种融和骀荡的春意。
9夕阳表现对年华易老的慨叹。
10彩袖表现对心上人的一种爱恋、珍惜之情。
11锦瑟表现一种美好的往事或青春年华。
12蝉常用来表现品行的高洁。
悲秋13梅花一种高洁人格的象征。
14松柏松柏是傲霜斗雪的典范,自然是众人讴歌的对象,用以象征孤直耐寒的品格。
15竹子竹子、竹林深为隐者所爱。
竹子具有“性直”、“心空”、“节贞”等特点,用以表现君子的品德修养。
16菊花作为傲霜之花,它一直得到文人墨客的亲睐,有人称赞它坚强的品格,有人欣赏它清高的气质。
17杨花飘零之意。
18松喻傲霜斗雪的坚贞品德。
19莲花由于“莲”与“怜”音同,所以古诗中有不少写莲的诗句,借以表达爱情。
20牡丹:富贵美好21草:生命力强生生不息希望荒凉偏僻离恨身份、地位的卑微、草木繁盛反衬荒凉(禾黍:黍离之悲(国家的今盛昔衰)),以抒发盛衰兴亡的感慨。
22兰:高洁,友谊23荷花:表示夏季,清雅高洁24莲草:表示孤单一人,漂泊无依25芙蓉又称为“荷”、“莲”。
a.或宁静或欢愉.b.离愁别绪、相思之苦。
怀念之情和凄美意境。
c.寄寓自己不愿同流合污的高尚节操。
26花开希望青春人生的灿烂;花落:凋零失意人生、事业的挫折惜春对美好事物的留恋、追怀。
27树的曲直:事业、人生的坎坷、顺利28黄叶:凋零美人迟暮新陈代谢绿叶:生命力希望活力落叶:表示悲秋,含有悲苦之意红叶:代称传情之物,后来借指以诗传情29海浪:人生的起伏30东风:春天美好31西风:落寞惆怅衰败游子思归表示凄清之情,忧愁之绪32秋水:盼望.33春风:旷达欢愉希望34秋风:表示萧条,冷落35狂风:作乱摧毁旧世界的力量36露:人生的短促生命的易逝37冰雪:纯洁美好环境的恶劣恶势力的猖狂心志忠贞,品格高尚。
38小雨:春景希望生机活力潜移默化式的教化39烟雾:情感的朦胧、惨淡前途的迷惘、渺茫理想的落空、幻灭40暴雨:残酷热情政治斗争扫荡恶势力的力量荡涤污秽的力量41霜:人生易老社会环境的恶劣恶势力的猖狂人生途路的坎坷、挫折42江水:时光的流逝岁月的短暂绵长的愁苦历史的发展趋势43云:游子飘泊石灰天阴:压抑愁苦寂寞44天晴:欢愉光明45天阴:压抑愁苦寂寞46海浪的汹涌:人生凶险江湖诡谲47浮云:游子、飘泊。
48鱼:自由惬意49鸿鹄:理想追求50乌鸦:小人俗客庸夫衰败荒凉51沙鸥:飘零伤感52狗、鸡:生活气息田园生活53(瘦)马:奔腾追求漂泊54鹰:刚劲自由人生的搏击事业的成功55寒蝉:表示冷凄,含有凄惨萧索之情56鹤:象征长寿57庄周梦蝶庄子以此说明物我为一,万物齐等的思想。
后借指迷惑的梦幻和变化无常的事物。
●地点类1、古迹:怀旧明志昔盛今衰(国家)衰败萧条(古迹一般和古人密切相联);2、乡村:思归厌俗田园风光生活气息纯扑美好安逸宁静;城市(市井):繁荣热闹富贵奢华;3、草原:辽阔人生境界人的胸襟;4、仙境:飘逸美妙洁净忘尘厌俗;5、南山:代表隐居的地方桃源:代表着一个理想的乐土武陵人代表隐居的人;7、乡村、山水间:厌俗思归、纯朴隐逸。
8、仙境:飘逸自由、高洁厌俗。
9、天地山川:生命短暂、个人渺小,情感孤独,心胸开阔。
10、城市(市井):繁荣热闹富贵奢华11、东篱:出尘脱俗之境●典故及其他1登高、凭栏多传达相思之情、报国之志和壮志难酬的悲伤与激情。
2饮酒得意喜悦或失意愁苦之情。
3英雄:追慕自叹4小人:鄙夷明志自省鞭挞。
5六朝旧事、南朝旧梦:表示往日富贵繁华的生活。
6击楫:谓立志报效国家,收复失地。
7娥眉(蛾眉):美女;8峨眉:高尚的德行;9青青子矜:有才能的人10巴歌:亦称巴唱、巴讴、巴人之曲。
表达自己的微不足道。
11山林\宫阙: 表现诗人的理想和现实之间的矛盾与冲突。
“宫阙”,受到重用。
“山林”政治理想破灭或者是怀才不遇、报国无门时,心生怨愤而转向归隐山林息影草泽。
12君子之行:后来一般文人以此指代自己怀有节操的囚徒生活。
13玉:高洁脱俗14簪缨(冠):官位名望15珍珠:美丽无瑕16丝竹:音乐;17衣砧:妇女对丈夫的思念。
18汗青:史册;19南冠指办犯。
20轩辕:祖国;21怀桔指孝顺双亲。
22咏絮谓女子咏雪。
指女子工于吟咏,有非凡的才华。
咏絮”即指咏雪,“咏絮才”即非凡才华。
23桑梓:故乡;24寸管:笔;25船:兰舟、征帆去棹(往往比喻孤舟)、樯撸(借代大船、战船)。
26昆山玉:比喻杰出的人才。
27神器指帝位、政权。
”28陶朱富商。
29祝融火灾称为祝融之灾。
30秋水秋水,喻指眼睛,形容盼望的迫切。
31连理枝、比翼鸟思爱夫妻的比喻。
32孔方兄钱(含诙谐兼含鄙视意)。
33青梅竹马形容男女小的时候天真无邪,也指幼小时就相识的伴侣。
34问鼎比喻图谋帝王权位。
35见背背,离开。
谓父母去世。
36逐鹿比喻群雄并起,争夺天下。
37三尺三尺,也叫“三尺法”,法律38杜康为酒的代称。
39秦晋两姓联姻为“40彭祖长寿的象征,以“寿如彭祖”来祝人长寿。
41谢家(1)用谢安、谢玄家事,意指人有风度。
(2)指山水诗人谢灵运之事。
指居家的幽美。
42高山流水借指知音或乐曲的高录。
43青眼对人喜爱或器重。
44钓鳌喻豪迈的举止或远大的抱负。
45还珠喻官吏为政清廉。
46虞美人丽春、寒牡丹。
闻虞兮歌而起舞之说。
47豆蔻称女子十三四岁的年纪。
48精卫比喻有深仇大恨,立志必报;也比喻不畏艰难,努力奋斗。
49击楫中流也作“中流击楫”,楫,船桨。
指决心报效祖国,收复失地。
50碧血化碧借指为正义事业所流的血。
54人杰典出《史记•高祖本纪》,指才智突出的人物。
55仁人典出《论语•卫灵公》喻指有博爱思想、以天下为己任的人。
58采薇借指陷居生活。
59白衣苍狗亦叫白云苍狗,比喻世事变幻无常。
60折桂比喻科举及第。
61方家典出《庄子•秋水篇》,原指深于道术的人,后特指精通某种学问、某项技术的专家。
62西席典出《称谓录》,代指老师。
63心许典出《史记•吴太伯世家》,心中暗自答应的意思。
64三味典出《邯郸书目》,比喻深含的意思(多含褒义)。
66抱璞典出《韩非子•和氏》,比喻坚持美德(也有作怀才不遇之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