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诗歌鉴赏基础知识归纳
- 格式:doc
- 大小:176.00 KB
- 文档页数:12
1.冰雪。
以冰雪的晶莹比喻心志的忠贞、品格的高尚。
如:“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冰心,高洁的心性,古人用“清如玉壶冰”比喻一个人光明磊落的心性。
再如:“应念岭海经年,孤光自照,肝胆皆冰雪。
”(张孝祥《念奴娇·过洞庭》)岭南一年的仕途生涯中,自己的人格品行像冰雪一样晶莹、高洁。
2.月亮。
对月思亲引发离愁别绪,思乡之愁。
如:“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李煜《虞美人》)望月思故国,表明亡国之君特有的伤痛。
又如:“碛里征人三十万,一时回首月中看。
”(李益《从军北征》)茫茫大漠中几十万战士一时间都抬头望着东升的月亮,抑制不住悲苦的思乡之情。
3.柳树。
以折柳表惜别。
“柳”“留”谐音,汉代以来,常以折柳相赠来寄托依依惜别之情,由此引发对远方亲人的思念之情以及思乡之情。
因“丝”谐“思”,柳丝连用,还有思念的意思。
如:“柳丝长玉骢难系,恨不倩疏林挂住斜晖。
”(《西厢记》)4.蝉。
以蝉表现品行高洁。
古人认为蝉餐风饮露,是高洁的象征,所以古人常以蝉的高洁表现自己品行的高洁。
如骆宾王《在狱咏蝉》:“无人信高洁,谁为表予心。
”李商隐《蝉》:“本以高难饱……我亦举家清。
”王沂孙《齐天乐》:“甚独抱清高,顿成凄楚。
”虞世南《蝉》:“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
”都是用蝉喻指高洁的人品。
5.草木。
以草木繁盛反衬景色荒凉,以抒发盛衰兴亡的感慨。
如:“过春风十里,尽荠麦青青。
”(姜夔《扬州慢》)春风十里,十分繁华的扬州路,如今长满了青青荠麦,一片荒凉了。
“旧苑荒台杨柳新,菱歌清唱不胜春。
”(李白《苏台览古》)吴国的旧苑荒台上的杨柳又长出新枝(荒凉一片),遥想当年这里笙歌曼舞,那盛景比春光还美。
“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
”(杜甫《蜀相》)一代贤相及其功绩都已消失,如今只有映绿石阶的青草,年年自生春色,黄鹂白白发出这婉转美妙的叫声,诗人慨叹往事空茫,深表惋惜。
“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
高中语文诗歌鉴赏必考知识点汇总鉴赏一首诗歌需要掌握一定的知识点,这些知识点在高中语文考试中是必考的内容。
在本文中,将对高中语文诗歌鉴赏的必考知识点进行汇总,帮助同学们更好地备考。
一、诗歌的基本元素1. 诗歌的韵律:诗歌是一种有规律的表达方式,韵律是其中重要的元素。
诗歌中常出现的韵律有押韵、格律、节奏等。
2. 诗歌的意象:意象是诗歌中表达思想和感情的形象化手法,通过描绘具体的形象来表达抽象的思想和情感。
3. 诗歌的修辞:修辞是诗歌中常用的修饰手法,如比喻、拟人、夸张、对仗等。
修辞手法能够使诗歌更加生动、形象。
二、诗歌的体裁1. 温婉娴静的田园诗:田园诗是描绘自然景物和农村生活的诗歌,常用来表达对自然和生活的感悟。
2. 雄浑激烈的史诗:史诗是描写英雄事迹和历史事件的长篇诗歌,具有叙事性和史诗性的特点。
3. 悲壮浪漫的抒情诗:抒情诗是表达个人情感和内心体验的诗歌,情感真挚、内容丰富。
三、诗歌的流派1. 唐诗:唐诗是我国古代文学的瑰宝,以五言绝句和七言绝句最为常见。
其中,杜甫的《登高》、白居易的《赋得古原草送别》等都是唐诗的经典之作。
2. 宋词:宋词是我国古代文学的重要流派,以抒发爱情和婉约之美著称。
辛弃疾的《青玉案·元夕》、李清照的《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等都是宋词的代表作。
3. 现代诗:现代诗是指近现代以来的诗歌形式,具有现实主义和现代主义的特点。
胡适的《面朝大海春暖花开》、余光中的《乡愁》等都是现代诗的代表作。
四、诗歌的常见表现手法1. 对景写景:通过描绘自然景物,表达诗人的情感和观点。
2. 抒发感情:通过表达内心的情感,使读者共鸣。
3. 借物抒怀:通过描写特定事物,抒发情感或阐述思想。
4. 比喻和拟人:通过借用其他事物的形象,形容诗中的对象或情感。
五、名家名篇1. 《静夜思》-李白:这是中国古代文学的经典之作,表达了诗人在宁静夜晚中思乡的情感。
2. 《登鹳雀楼》-王之涣:这首诗通过描绘鹳雀楼的壮丽景色,表达了对壮丽事物的赞美和追求。
高中语文《中国古代诗歌散文鉴赏》文学常识梳理1.我国古代第一位伟大的爱国诗人是战国时期的屈原,他不但是出色的政家家、外交家,而且还是我国古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
他在楚地民歌的基础上,创造了一种句子长短不一、形式灵活、多用兮字的新诗体——楚辞,后世也称这种诗体为“楚辞体”或“骚体”,开创了我国诗歌的浪漫主义传统。
其代表作有《离骚》《九歌》《九章》《天问》等不朽诗篇。
他的作品大多编在西汉刘向编辑的《楚辞》里。
2.阮籍,字嗣宗,“建安七子”之一阮瑀的儿子,“竹林七贤”之一。
他是正始文学的代表作家,全力创作五言抒情诗。
他的诗大量运用比兴象征、神话传说、以景寓情、借古讽今等表现手法,曲折隐讳地抒写愤世嫉俗、感慨郁闷的内心世界,形成了言近旨远的艺术风格。
其代表作《咏怀》诗现存八十二首。
3.陶渊明,一名潜,字元亮,靖节,世称“靖节先生”,又作《五柳先生传》,又称“五柳先生”。
他是我国第一位杰出的田园诗人,我们学过他的田园诗《归园田居》。
他41岁时最后一次出仕为彭泽县令,因不肯为五斗米而折腰,解绶去职,赋《归去来兮辞》。
欧阳修曾给予高度评价:“魏晋无文章,惟陶渊明《归去来兮辞》而已。
”其散文《桃花源记》是我国古代散文中的一朵奇葩。
陶渊明《杂诗》十二首,系组诗,大都慨叹时光流逝、壮志难酬的情怀。
4. 唐宋散文八大家中,唐代有韩愈、柳宗元。
二人同为唐代古文运动的主将,世人并称为“韩柳”。
韩愈字退之,祖籍河北昌黎,世称韩昌黎,晚年任吏部侍郎,故又称“韩吏部”,死后谥“文”,故又称“韩文公”。
潮州韩文公庙碑评价他“文起八代之衰,而道济天下之溺。
”著有《昌黎先生集》。
高中我们学过《师说》《祭十二郎文》。
5.唐诗的成就把古代诗歌的发展推向了高峰。
李白字太白,号“清莲居士”。
是继屈原之后又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有“诗仙”的美称;他的一首游仙诗是《梦游天姥吟留别》,其诗眼是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
古体诗《蜀道难》《将进酒》等都是脍炙人口的诗作,其诗风豪放飘逸,著有《李太白全集》。
高中语文知识考点整理:诗歌鉴赏基础知识古体诗:也叫古诗,古风。
格律自由,不拘对仗、平仄,押韵较宽,篇幅长短不限,句子有四言、五言、六言、七言体和杂言体。
形式一般有“歌、行、吟三种”。
如曹操《观沧海》、《诗经》、《茅屋为秋风所破歌》、《长歌行》、《孔雀东南飞》等。
诗五言绝句:如《静夜思》、《鸟鸣涧》、《登鹳雀楼》绝句(四句)七言绝句:如《回乡偶书》、《秋词》近体诗五言律诗:如《过故人庄》、《春夜喜雨》律诗(一般八句)七言律诗:如《过零丁洋》、《黄鹤楼》、《登高》绝句:前两句写景,后两句抒情,第四句最重要。
律诗:前四句写景,后四句抒情。
首句渲染气氛上片主句写景(写景)尾句过渡词下片:抒情1. 咏物言志诗。
诗人不直接表达自己的情感,思想,而是通过对独特事物的描绘或赞赏,来表达自己的精神品质或理想追求。
标题:以物象为题。
咏、题、吟表达不愿媚俗、不与世俗同流合污、坚持个性、保持清白的高尚节操。
2.送别抒怀诗。
“送”、“别”、“柳”、“长亭”表达惜别之情;表达对朋友的祝福、担忧、羡慕;对自己生活状态的不满和对官场生活的厌恶;对归隐生活的向往。
3.怀古咏史诗。
后代作家临古迹,思古人,叹古事,因现实的原因或借古讽今,或因故抒怀、或感慨今夕。
诗中常描写古人、古迹、记叙古事。
怀古伤今之情,感慨昔盛今衰,物是人非,繁花已逝。
感慨个人遭遇。
抨击统治者昏庸和社会时弊。
4. 思乡怀人诗(羁旅思乡诗)诗中常出现思乡类意象如“月”、“杜鹃”、“雁”、“捣衣”等,常出现“思”、“忆”、“归”等关键词。
叙写羁旅之苦,抒发内心的孤独、凄凉及思乡之情;表达对亲人的热爱与思念;抒发独居他乡,不得重用,怀才不遇报国无门的孤独寂寞、幽怨愤慨之情。
5. 山水田园诗。
表达自己热爱自然、向往自由,向往归隐的情怀;表达自己寄情山水的悠然情怀;表达对官场的厌恶、黑暗现实的不满;淡泊宁静,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高洁情怀;寄情山水,抒发壮志难酬之情;抒发一种宁静闲适、悠然自得的心境。
高中语文古诗鉴赏篇一:高中语文诗歌鉴赏技巧一、鉴赏古代诗歌的形象古代诗歌的形象主要指诗歌的意象和意境。
意象是带有强烈思想感情的人物、事物、景物等,意境是诗人的思想感情和生动的客观事物相结合而产生的情景交融、形神兼备的艺术境界。
l、古诗中的“形象”大致分为以下几种类型:(1)豪放洒脱型:如大诗人李白的诗大多表现出豪放不拘、馘岸不羁、豁达大度的风格。
(2)忧国忧民型:如爱国主义诗人杜甫的诗大多表现其对人民苦难生活深深的忧虑和同情。
(3)归隐田园型:如东晋诗人陶渊明诗中描写的多是悠闲自在、安贫乐道的摩居生活。
(4)寄情山水型:如唐代诗人王维诗中描写的山村风光和朋友聚会的场面,俨然是一幅山水画。
(5)儿女情长型:如李商隐的诗表现的离别忧思和对爱情的忠贞不渝。
(6)保家卫国型:如岳飞的《满江红·怒发冲冠)塑造了一个精益报国的英雄形象.(7)边塞风光和戍边生活型:如岑参、高适的诗大多表现边塞的风光和戍边将士的思乡之苦。
2、古诗塑造形象的方法:(1)细节描写:通过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来刻画人物形象。
(2)烘托:通过感觉、视觉、听觉以及其他事物对诗歌中所描绘的人物进行烘托。
(3)对比衬托:运用对比、类比来刻人物形象。
(4)比兴手法:如自居易的<长相思)运用了《诗经>的比兴手法,上片以流水和高山比喻恩妇怀远之情,下片直述念远恨别的情怀。
(5)抒情方式:运用直抒胸臆、情景交融、寓情于景等方式抒发自己的思想感情。
3、鉴赏形象的技巧。
对诗歌形象的鉴赏,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人手!(1)借助诗歌的形象,深入领会诗人的思想感情。
(2)借助诗歌的形象,分析诗歌意境。
(3)借助诗歌的形象,分析诗歌中的哲理。
二、鉴赏古代诗歌的语言鉴赏诗歌的语言包括准确理解有关词语的特定意义、比喻意义、隐含意义、暗示意义,包括准确理解重要词语的深层含义和言外之意,赏析诗歌语言在描绘形象、表达情感、创造意境方面的艺术效果以及语言风格。
高三语文高中语文诗歌鉴赏知识点总结及解析一、高中语文诗歌鉴赏1.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各题。
田园作(唐)孟浩然弊庐隔尘喧,惟先养恬素。
卜邻近三径①,植果盈千树。
粤余任推迁,三十犹未遇。
书剑时将晚,丘园日已暮。
晨兴自多怀,昼坐常寡悟。
冲天羡鸿鹄,争食羞鸡鹜。
望断金马门②,劳歌采樵路。
乡曲无知己,朝端乏亲故。
谁能为扬雄,一荐甘泉赋③。
【注】①三径:原指庭中小路,引申为隐士居住之所。
②金马门:汉代宫门。
汉武帝时,曾命学士东方朔、主父偃等待诏金马门,以备顾问。
③扬雄:汉代学者,善作赋。
客有荐扬雄文似相如者,帝令待诏承明殿,后随帝郊祀甘泉宫,还,奏上《甘泉赋》。
(1)本诗前四句暗引________的典故,描写作者过着一种________的生活。
(2)本诗题目的《田园作》,内容却反其道而行之。
请简要分析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
2.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回答问题。
兔丝元稹人生莫依倚,依倚事不成。
君看兔丝蔓,依倚榛与荆。
荆榛易蒙密,百鸟撩乱鸣。
下有狐兔穴,奔走亦纵横。
樵童斫将去,柔蔓与之并。
翳荟①生可耻,束缚死无名。
桂树月中出,珊瑚石上生。
俊鹘度海食,应龙升天行。
灵物本特达,不复相缠萦。
缠萦竟何者,荆棘与飞茎。
【注】①翳荟:草木茂盛可供障蔽之处。
(1)这首诗围绕“兔丝”主要设置了两方面的对比,请简要分析。
(2)这首诗寄托了诗人哪些思想情感?3.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回答问题。
初出关旅亭夜坐怀王大校书①孟浩然向夕槐烟起,葱茏池馆曛。
客中无偶坐,关外惜离群。
烛至萤光灭,荷枯雨滴闻。
永怀蓬阁②友,寂寞滞扬云③。
【注】①本诗写于诗人怀才不遇被迫离开长安时。
关,潼关。
王大校书,王昌龄,排行一,中进士后任秘书省校书郎。
②蓬阁:指秘书省。
③扬云:扬雄。
字子云,终生不得志。
(1)诗歌的前三联是怎样表现自己的孤寂之情的?情作简要赏析。
(2)有人说,末句“寂寞滞”同时说了扬雄、王昌龄和孟浩然三人,你同意吗?请说明理由。
4.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高中语文诗歌鉴赏知识点在高中语文教学中,诗歌鉴赏是一项重要的学习内容,它不仅有助于提高学生对文学艺术的理解和欣赏能力,还能培养他们的审美情趣和思辨能力。
下面将介绍一些高中语文诗歌鉴赏的知识点。
一、诗歌的形式与特点1. 体裁:古代诗歌常见的体裁有诗、词、曲、赋等,而现代诗歌则形式多样,有自由诗、近体诗等。
2. 结构:诗歌的结构包括韵律、格律、韵脚等要素,通过合理运用这些要素可以增强诗歌的美感和韵律感。
3. 语言:诗歌的语言常常比较精炼、简练,善用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夸张等,以表达情感或描绘景象。
二、诗歌的意义与主题1. 诗歌的意义:诗歌是一种通过抒发个人情感来表达作者内心世界的文学形式,也是文学艺术的一种形态。
2. 诗歌的主题:诗歌的主题可以涉及各个方面的内容,如自然景观、人物描写、社会现实等,其目的是传达作者的思想和情感。
三、诗歌的审美特征1. 音韵美:诗歌通过韵律的运用和音韵的和谐,让读者在欣赏中感受到旋律的美妙和声音的抑扬顿挫。
2. 感情美:诗歌常常通过凝练的语言和形象描写来表达作者的情感,如喜、怒、哀、乐等。
3. 意境美:诗歌能够通过具体的描写和抽象的意象来给读者带来美的享受和思考的空间。
四、诗歌鉴赏的方法与技巧1. 注重感受:在鉴赏诗歌时,要注重感受诗人的情感和意境,通过体悟和想象来融入诗歌的世界。
2. 注重细节:细节是诗歌中表达情感和绘画画面的关键,要仔细品味诗歌中的细节描写,体验其中的美。
3. 善用背景知识:诗歌常常是与历史、文化、社会等紧密相关的,了解背景知识有助于更好地理解诗歌的意境和主题。
总结:诗歌鉴赏是高中语文教学中的重要内容,通过学习诗歌鉴赏的知识点,可以增进学生对文学艺术的理解和欣赏能力,培养其审美情趣和思辨能力。
同时,鉴赏诗歌还需要注重感受、注重细节、善用背景知识等方法和技巧,以更好地体验诗歌的美和思考其中的意义。
通过学习和欣赏诗歌,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感受人类文化的瑰宝。
古典诗歌鉴赏基本知识古典诗歌鉴赏基本知识一、诗歌鉴赏需具备的知识积累:1、常用的表述方式:这首诗写了(意象或者事情),通过什么方法(某种表达方式、修辞方式、表现方法),写出了(意象或者事情)的什么特征,对于表现(突出)什么思想(感情)起到了什么作用。
2、常见的意象和意境(1)意象指的是诗歌中寄予着作者情感的物象。
意象可以是人物形象,包括客观形象(诗歌中描写的人物,如《邶风静女》中的小伙子)和主观形象(作品塑造的抒情主人公,如《声声慢》中的“我”),也包含了物象(如“一行白鹭上青天”中的“白鹭” “青天”)在古典诗歌中,一些意象由于名家使用来表现某种情绪,后又被其他诗人反复使用于这种情绪,从而有了特定的内涵。
同一民族,同一文化背景下的人,往往一想表达某种情感,就想使用某种意象。
反过来,一提到某一个意象,就让人想到某种情感。
因此,了解这类意象通常寄予了作者哪种思想情志,常常成为诗歌鉴赏的突破口。
(2)意境是指有许多寄托作者思想情志的意象,有机地组合在一起所形成的诗歌的整体情境。
常见的诗歌的意境有:孤独凄凉、淡泊闲适、清新自然、优雅飘逸、沉郁顿挫、幽深僻远、安谧美好、华丽壮美、雄浑刚健……3、常用的表达技巧注意:鉴赏诗歌表达技巧的目标不在于辨识诗歌运用了哪些表达技巧,而主要在于分析、评述使用这种技巧的作用和效果。
表达技巧常用关键词及其效果见附表4:4、常见的情感、主旨(1)在古典诗歌中常常表达这样的情感:忧愁、惆怅、孤独、寂寞、伤感、烦闷、闲适、欢乐、仰慕、激愤、坚持节操等等。
更多的常见术语归类见下表:(2)评价主旨类常用术语①言近旨远:语言浅近易懂,主旨深远。
②言简意丰:语言简洁,内容丰富。
③意在言外言外之意言在此而意在彼弦外音,味外味言有尽而意无穷:④含蓄蕴藉委婉:不著一字,尽得风流:语意含而不露,或表达得不明显,耐人寻味。
⑤此外还有“深化意境深化主旨意境深远意境优美意味深长耐人寻味”等等词语5、常见的语言风格能用来答题的词一般有:清新淡雅平淡自然明快浅显辞藻华丽委婉含蓄简洁洗练沉郁顿挫浑厚雄壮多用口语明白如话、朴实无华、华美绚丽、明白晓畅、笔调婉约……具体解说:清新:其特点是用语新颖,不落俗套。
高中语文诗歌鉴赏基础知识点一切知识都源于无知,一切无知都源于对知识的认知。
最根深蒂固的无知,不是对知识的无知,而是对自己无知的无知。
下面小编给大家分享一些高中语文诗歌鉴赏基础知识点,希望能够帮助大家,欢迎阅读!高中语文诗歌鉴赏基础知识点1诗歌的特点诗歌的主要特点包括:①高度的概括性:诗歌是最精炼的艺术形式,它对社会生活的概括较其他文学样式更为突出。
诗人往往抓住感受最深、表现力最强的一事、一物、一景甚至是一个小小的生活截面,把对生活的看法压缩在短小的篇幅里,从而表现深刻的思想感情。
在鉴赏时,要根据诗歌的概括性特点,把握事、物、景后面浓缩的思想感情。
②生动的形象性:形象是诗的生命。
诗歌往往要把思想感情浓缩到有限的生活画面之中,使人通过画面的形象来感受作者的思想感情。
因而鉴赏需要读者通过想象和联想,对画面形象进行还原。
“红杏枝头春意闹”,一个“闹”字便活灵活现地点染出春色的灿烂,读者面对这个诗句,虽然头脑中浮现出的是有别于作者所捕捉到的生活画面,但是,读者已从自己的生活体验中验证了作者的用心。
③强烈的抒情性:“诗言志”、“情感是诗的天性中一个重要的活动因素,没有情感,就没有诗人,也没有诗(别林斯基语)。
”这些都说明抒情是诗最根本、最重要的审美特性。
诗这种文学样式,偏重于抒情言志,往往成为作者的最有力的武器,因此,无论是写景诗、咏物诗,还是哲理诗、叙事诗,都必然要抒情、言志。
在鉴赏的时候,一定要透过景、物的表征,把握作者所抒的情、所言的志。
④鲜明的音乐性:语言的音乐性是作者思想感情的直接表现。
诗歌讲究节奏和韵律,朗读起来,节奏有快有慢,音调有高有低,音节有长有短,音韵回还往复。
由于诗歌的音乐性,集中表现在韵律和节奏上,鉴赏古代诗歌时,就要仔细品味、反复吟咏,从中感受诗中抑扬顿挫的韵律,加深对诗情、诗意的领悟。
高中语文诗歌鉴赏基础知识点2诗歌常见意象诠释意象是诗歌艺术的精灵,是诗歌中熔铸了作者主观感情的客观物象。
2024年高考语文复习诗歌鉴赏要点总结如下:
1. 了解不同文学时期的代表性诗人和诗歌作品,包括古代的李白、杜甫、白居易等,以及近现代的鲁迅、徐志摩、毛泽东等。
2. 掌握一定的诗歌基本概念,如押韵、节奏、意象、修辞等,并能够分析诗歌的体裁、辞章、意境等方面。
3. 理解诗歌作品的内涵和表达手法,注意把握诗人所要表达的主题、情感或思想,同时注重诗歌中的形式美和语言美。
4. 熟悉并掌握常见的诗歌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夸张、对仗等,能够分析修辞手法在诗歌中的作用和效果。
5. 注意诗歌的音韵和节奏处理,能够分析诗人在运用韵律和节奏方面的技巧,以及这些技巧对诗歌的整体效果的影响。
6. 注意把握诗歌中的意象和象征表达,能够通过对意象的分析来理解诗人的情感或意境,同时注意发现诗歌中隐含的象征意义。
7. 对于诗歌创作背景和诗人生平等方面的了解,可以帮助理解诗歌的意义和内涵,同时也有助于理解诗人的创作态度和倾向。
8. 多阅读和分析诗歌作品,积累自己的鉴赏经验和思考能力,逐渐形成自己对诗歌的鉴赏视角和方法论。
除了以上的要点,还需要进行大量的练习,通过参加模拟考试、做题训练等方式来提高自己的鉴赏能力和应试技巧。
诗歌鉴赏是一个需要不断积累和提高的过程,希望以上总结对你有所帮助。
第 1 页共 1 页。
高中语文诗歌鉴赏知识点(一)总纲古诗鉴赏不畏难,考纲要求烂心间。
表达技巧和形象,思想内容加语言。
素质修养固根本,神游于古想联翩。
诵读咏叹兴会至,语言突破发先端。
平仄对仗适格律,押韵也使语序缠。
语言风格有物质,术语种类要记全。
质朴清新别绮丽,简练隽永意味先。
诗中意象无限广,主客相融滋味长。
离愁别绪托折柳,望月怀远尽思乡。
竹菊梅兰君子范,春草无涯友情芳。
燕飞世迁夫妻苦,杜鹃啼血寄凄凉。
蝉鸣高洁虫悲误,鱼传尺素鸿雁忙。
凡此种种难尽举,骚人寓意话衷肠。
分门别类条理化,意境初解识诗章。
抒情方式要记清,直抒胸臆显爱憎。
更兼触景生情意,融情入景风雨惊。
托物言志诗魂寄,尽吐块垒见真情。
侧陪正面静衬动,乐景衷情反相成。
烘云托月手法老,虚实结合更鲜明。
双关互文兼对仗,铺陈排比并比兴。
跨过表达技巧隘,评价顺水又乘风。
思想内容怎评价?胸存类型不驳杂。
写景寄旨表不群,咏物抒怀写高雅。
羁旅行役寻常见,思亲怀乡拟不差。
故道长亭别情重,多言不忍少旷达。
怀才不遇思明主,舒啸山水访道家。
咏史写人堪自比,借古讽今漫叹嗟。
边塞风火燃诗意,或欲建功或挞伐。
对号入座须谨慎,莫让定式缚自家。
古诗浩淼如烟海,读品思评四步法。
如今识尽个中味,居高临下六分抓。
(二)方法一看题目明含义,二看作者悟情志,三看背景知来历,四看意象析主旨,五看典故解用意,分析风格与手法,时代流派要牢记。
诗经表现是现实,楚辞浪漫多比喻,汉代乐府很灵活,北魏风骨颇大气,两晋山水寄情意,陶潜首推属第一,南朝爱情缠绵意,北朝边塞铿锵诗,唐代鼎盛两高峰,李诗浪漫杜现实。
白诗兼备李杜风,无题含蓄刘禹锡,初唐清新有四杰,晚唐哀婉数李煜,词生唐代兴于宋,豪放婉约两分枝,苏词辛词多豪放,高歌大江东去,低吟廉颇老矣,婉约首推李清照,国恨家愁蕴笔底,元代诗型有变异,曲中可寻诗痕迹,明清诗作讽现实,锋芒毕露抒胸臆,古诗源远一脉承,多吟多背多深思。
(三)内容自古诗歌常写景,景情相生第一种,边塞生活多磨难,惜别伤怀遥思念,田园牧歌多悠闲,闲适恬淡归田园,山光水色怡人性,移情入景显秉性,怀古咏史吊前贤,壮志难酬空自怜,目睹耳闻收眼帘,即事感怀时世惨,羁旅情怀备煎熬,行役戍边心日劳,华夏历史多悠久,爱国情思系心头,故人一别两地愁,愁上眉头登高楼,人间情多数爱情,钟情怀春话永恒,写意众生大舞台,包蕴哲理抒心怀。
高中语文诗歌鉴赏知识点梳理(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职场文书、合同协议、总结报告、演讲致辞、规章制度、自我鉴定、应急预案、教学资料、作文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for everyone, such as workplace documents, contract agreements, summary reports, speeches, rules and regulations, self-assessment, emergency plans, teaching materials, essay summaries, other sample essays, etc.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sample essay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stay tuned!高中语文诗歌鉴赏知识点梳理高中语文诗歌鉴赏知识点梳理一、文学、文化常识1、文体知识1.1古体诗&近体诗(格律诗、今体诗)区别:唐以后,句数4/8、字数5/7.双句尾字押韵、颔联颈联对仗(格式、词性相同,意思相关或相对)。
高中语文诗歌鉴赏基本知识(整理版)诗歌鉴赏基本知识一、基本概念1.表达方式诗词主要运用叙述、描述、议论、抒情四种表达方式。
其中,描写和抒情是考查的重点。
描写方式有动静结合、虚实结合等;抒情方式有直抒胸臆、借景抒情、寓情于景、情景交融、情景相生、情因景生、以景衬情、融情入景、一切景语皆情语等。
2.结构形式常见的结构形式有首尾照应、开门见山、层层深入、先总后分、先景后情、卒章显志、过渡、铺垫、伏笔等。
3.修辞手法修辞手法包括对偶、比喻、拟人、借代、夸张、排比、反复等。
4.写作技巧写作技巧包括赋比兴、衬托、用典、对比、渲染、卒章显志、画龙点睛、以小见大、欲扬先抑、XXX想象、语序倒置等。
5.艺术风格艺术风格包括雄浑、旷达、豪放、俊爽、冲淡、沉郁、悲慨、婉约等。
6.语言特色语言特色包括清新、平淡(质朴)、绚丽、明快、含蓄、简洁等。
7.描写描写包括动、静、点、面、正面描写、侧面描写、远、近、高、低等。
二、解答技巧1.解题入格解题入格包括诗歌形象、诗歌意象、所抒感情、体会意境、品味关键词句、赏析修辞方法、赏析表达方式、赏析表现手法、体会诗歌情感、概括诗歌内容。
2.答题程式答题程式包括“写什么”方面:写景抒情、咏物言志、怀古咏史、即事感怀、边塞征战、山水田园、意象、意境、背景、主旨;“怎样写”方面:浪漫主义、现实主义、诗眼、借景抒情、融情于景、直抒胸臆、虚实相济、绘形绘声绘色、动静结合、化静为动、炼字、起承转合、赋比兴。
在创作诗歌时,我们可以通过抒发思想感情、反映社会现实、表现情趣、寄托情怀等方式来表达自己的感受和追求。
同时,我们也需要运用表达方式、修辞手法、表现手法等技法,来写出意象的特点,突出思想和感情,起到表达、感慨、倾向等作用。
在进行古诗词鉴赏时,我们需要从形象、语言、表达技巧、主题等角度来进行答题。
不同的角度需要使用不同的术语,除了前面提到的相关术语,还需要注意反映古诗语言特色、表达效果、诗人心情和风格等方面。
高中语文一轮复习之古代诗歌鉴赏知识技巧梳理一.人物形象类型形象举例1.豪放洒脱、傲岸不羁的形象。
2.心忧天下、忧国忧民的形象。
3.献身边塞、反对征伐的形象。
4.矢志报国、慷慨激昂的形象。
5.怀才不遇、壮志难酬的形象。
6.归隐田园、寄情山水的形象。
7.旷达自适、淡泊孤高的形象。
8.送别友人、思念故乡的形象。
9.爱恨情长、迷惘惆怅的形象。
10.孤单寂寥、闺怨相思的形象。
词汇储备不慕权贵、豪放洒脱、傲岸不羁心忧天下、忧国忧民、寄情山水归隐田园、怀才不遇、壮志难酬矢志报国、慷慨愤世、送别友人思家念亲、献身边塞、反对征伐爱恨情长、建功立业、悯农怜农人世飘零、世事变迁、历史沧桑吊古伤今、物是人非、昔盛今衰二、鉴赏人物形象的主要方法(1)知人论世,了解诗人的生平、思想、所处时代的特征等,尤其是具体的创作背景。
(2)从人物的肖像(外貌)、语言、行动(动作)、心理、神态等角度入手分析,抓住反映感情的词语。
(3)注意环境(时间、地点、天气、周围景物)对刻画人物所起的作用,理解这些物象所承载的思想感情。
三、思想感情类型(1)忧国伤时揭露统治者的昏庸腐朽。
反映离乱的痛苦。
同情百姓的疾苦。
对国家、民族前途命运的担忧。
(2)建功报国建功立业的渴望。
保家卫国的决心。
报国无门的悲伤。
山河沦丧的痛苦。
年华逝去,壮志难酬的悲叹。
揭露统治者穷兵黩武。
抒发理想不为人知的愁苦。
对大好河山的讴歌。
(3)思乡怀人,羁旅愁思。
思亲念友。
边关思乡。
闺中怀人。
(4)离愁别绪依依不舍的留恋。
情深意长的勉励。
坦陈心志的告白。
(5)生活杂感寄情山水、田园的悠闲。
昔盛今衰的感慨。
借古讽今的情怀。
青春易逝的伤感。
仕途失意的苦闷。
告慰平生的喜悦。
四、诗歌风格类型整体风格浪漫主义:善于抒发对理想世界的热烈追求,常用夸张手法,语言热情奔放想象瑰丽神奇。
现实主义:注重按照生活本来的样子精确细腻地描写想象。
豪放派:气势豪放,意境雄浑。
婉约派:语言清丽含蓄,抒情婉转缠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