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调整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和城镇居民大病医疗保险最高支付限额有(精)
- 格式:doc
- 大小:11.50 KB
- 文档页数:1
宁波市人民政府关于调整市区城镇医疗保险统筹基金最高支付限额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宁波市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09.12.17•【字号】甬政发[2009]107号•【施行日期】2010.05.01•【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基本医疗保险正文宁波市人民政府关于调整市区城镇医疗保险统筹基金最高支付限额的通知(甬政发〔2009〕107号)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市政府各部门、各直属单位:为贯彻落实国家、省有关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和市委、市政府《印发〈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实施意见〉的通知》(甬党〔2009〕17号)精神,进一步提高参保人员医疗保险待遇,决定对市区城镇医疗保险统筹基金最高支付限额进行调整。
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一、调整市区城镇职工医疗保险住院(不含特殊病种治疗)医疗费的统筹基金最高支付限额。
住院医疗费的统筹基金最高支付限额由7万元调整为20万元,大病救助金支付范围从7万元以上调整为20万元以上。
调整后住院医疗费支付标准为年度累计医疗费7万元以下部分仍按现行规定执行;7万元以上20(含)万元以下部分由统筹基金支付95%,其余由个人承担;20万元以上部分仍由大病救助金支付95%,其余由个人承担。
二、调整市区城镇居民医疗保险住院和特殊病种治疗医疗费的统筹基金最高支付限额。
住院和特殊病种治疗医疗费的基金最高支付限额分别由10万元调整为15万元。
调整后住院医疗费支付标准为年度累计医疗费4万元(含)以下部分仍按现行规定执行;4万元以上15万元(含)以下部分统一按现行4万元以上10万元(含)以下部分的支付标准支付;超过15万元的,超过部分统筹基金不再支付。
调整后特殊病种治疗医疗费支付标准为15万元(含)以下部分,统一按现行支付标准支付;超过15万元的,超过部分统筹基金不再支付。
三、上述城镇职工医疗保险住院医疗费的统筹基金最高支付限额自2010年5月1日起调整,城镇居民医疗保险统筹基金最高支付限额自2010年9月1日起调整。
北京市2010年社会保障相关待遇标准调整政策解答赵巍巍【摘要】@@ 2010年2月1日,京人社养发[2010]29号印发了<关于北京市2010年调整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的通知>;2010年2月2日,京人社工发[2010]30号印发了<关于北京市2010年调整工伤职工及工亡人员供养亲属工伤保险定期待遇的通知>;2010年3月30日,京人社居发[2010]93号印发了<关于发布2010年北京市城乡居民养老保险缴费标准的通知>;2010年4月15日,京人社医发[2010]100号印发了<关于调整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和城镇居民大病医疗保险最高支付限额有关问题的通知>;2010年6月4日,京人社就发[2010]139号印发了<关于调整北京市2010年最低工资标准的通知>;2010年6月8日,京人社就发[2010]142号印发了<关于调整失业保险金发放标准的通知>.现就相关问题进行解答.【期刊名称】《北京劳动保障职业学院学报》【年(卷),期】2010(004)003【总页数】3页(P62-64)【作者】赵巍巍【作者单位】【正文语种】中文2010年2月1日,京人社养发〔2010〕29号印发了《关于北京市2010年调整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的通知》;2010年2月2日,京人社工发〔2010〕30号印发了《关于北京市2010年调整工伤职工及工亡人员供养亲属工伤保险定期待遇的通知》;2010年3月30日,京人社居发〔2010〕93号印发了《关于发布2010年北京市城乡居民养老保险缴费标准的通知》;2010年4月15日,京人社医发〔2010〕100号印发了《关于调整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和城镇居民大病医疗保险最高支付限额有关问题的通知》;2010年6月4日,京人社就发〔2010〕139号印发了《关于调整北京市2010年最低工资标准的通知》;2010年6月8日,京人社就发〔2010〕142号印发了《关于调整失业保险金发放标准的通知》。
北京市海淀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海人社医发〔2010〕34号北京市海淀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转发《关于调整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和城镇居民大病医疗保险最高支付限额有关问题的通知》的通知海淀区各参保单位、街(镇)社保所:现将北京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关于调整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和城镇居民大病医疗保险最高支付限额有关问题的通知》(京人社医发[2010]100号)文件转发给你们,请认真宣传,并遵照执行。
附件:《关于调整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和城镇居民大病医疗保险最高支付限额有关问题的通知》海淀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二O一O年四月二十四日主题词:社会保障医疗保险支付限额通知北京市海淀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办公室 2010年4月24日印发(共印5000 份)北京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京人社医发〔2010〕100号关于调整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和城镇居民大病医疗保险最高支付限额有关问题的通知各区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各定点医疗机构:为进一步提高我市医疗保险待遇水平,减轻群众就医负担,现就调整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和城镇居民大病医疗保险最高支付限额的有关问题通知如下:一、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的在职职工和退休人员基本医疗保险统筹基金最高支付限额调整为10万元,住院大额医疗互助资金最高支付限额调整为20万元。
二、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的人员,住院(包括门诊特殊病)发生的超过基本医疗保险统筹基金最高支付限额以上,大额医疗互助资金最高支付限额以下的医疗费用,在职职工报销比例调整为85%,退休人员报销比例调整为90%(含退休人员统一补充医疗保险,其中:住院大额医疗互助资金报销比例调整为80%)。
三、在职职工在本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就医,门诊大额医疗互助资金报销比例调整为90%;在本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以外的其他定点医疗机构就医,门诊大额医疗互助资金报销比例调整为70%。
四、70岁以下退休人员在本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就医,门诊医疗费用报销比例调整为90%(含退休人员统一补充医疗保险,其中:门诊大额医疗互助资金报销比例调整为80%)。
宁波市人民政府关于调整市区职工医疗保险有关政策的通知正文:---------------------------------------------------------------------------------------------------------------------------------------------------- 宁波市人民政府关于调整市区职工医疗保险有关政策的通知(甬政发〔2008〕34号)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市政府各部门、各直属单位:根据《宁波市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规定》(市人民政府令第138号),为进一步完善市区职工医疗保险政策,提高参保人员的医疗保障水平,决定对市区职工医疗保险的有关政策进行适当调整,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一、调整职工医疗保险的缴费标准(一)调整基本医疗保险的缴费标准在职职工按缴费基数的2%缴纳基本医疗保险费,用人单位按在职职工缴费基数的10%缴纳基本医疗保险费,并按1%缴纳重大疾病救助金(以下简称“大病救助金”)。
失业人员和城镇灵活就业人员按缴费基数的12%缴纳基本医疗保险费,并按1%缴纳大病救助金。
(二)调整住院医疗保险的缴费标准用人单位按在职职工缴费基数的4.5%缴纳住院医疗保险费,并按1%缴纳大病救助金。
失业人员和城镇灵活就业人员按缴费基数的4.5%缴纳住院医疗保险费,并按1%缴纳大病救助金。
(三)调整外来务工人员大病医疗保险的缴费标准用人单位按在职职工缴费基数的2%缴纳大病医疗保险费,并按0.5%缴纳大病救助金。
二、提高部分参保人员基本医疗保险个人帐户计入比例(一)35周岁以下的参保人员,其基本医疗保险个人帐户计入比例调整为本人缴费基数的3.2%;(二)70周岁以下的退休人员,其基本医疗保险个人帐户计入比例调整为本市上年职工月平均工资的4.5%;(三)70周岁(含)以上的退休人员,其基本医疗保险个人帐户计入比例调整为本市上年职工月平均工资的5%。
东莞市社会保险管理局关于调整职工基本医疗保险有关待遇标准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东莞市社会保险管理局•【公布日期】2001.05.14•【字号】东社保[2001]14号•【施行日期】2001.06.01•【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基本医疗保险正文东莞市社会保险管理局关于调整职工基本医疗保险有关待遇标准的通知(东社保〔2001〕14号)各镇人民政府(区办事处)、城区政府筹备组,市直副处以上单位,省属有关单位,各社会保险所:为更好保障参保人的基本医疗,根据国家和省有关规定,结合我市实际,经市政府同意,从2001年6月1日起,进一步调整我市职工基本医疗保险有关待遇标准。
具体如下:一、住院床位最高报销标准由35元/日调整为45元/日。
二、参保人每次住院的起付标准下调。
在市内医院住院(包括参照市内住院标准执行的市外就诊)的起付标准:三级医院(含东华医院)由700元调整为600元,二级医院由600元调整为500元,一级及其它医院由500元调整为400元。
在市外医院住院的起付标准:三级医院由2000元调整为1600元,二级医院由1500元调整为1100元,一级及其它医院由1000元调整为600元。
三、综合基本医疗保险的最高支付限额,由4.5万元调整为5万元;住院基本医疗保险的最高支付限额,由2.5万元调整为3万元。
四、增加基本医疗保险统筹基金对综合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医疗个人帐户的划入比例,其中对在职职工增划本人缴费工资的1%,对退休人员增划本单位上年度职工平均工资的1%。
五、除上述调整外,其余待遇标准继续按《东莞市职工基本医疗保险暂行规定》(东府令第21号)等有关规定执行。
二OO一年五月十四日。
关于调整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和城镇居民大病医疗保险最高支付限额有关问题的通知京人社医发【2010】100号各区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各定点医疗机构:为进一步提高我市医疗保险待遇水平,减轻群众就医负担,现就调整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和城镇居民大病医疗保险最高支付限额的有关问题通知如下:一、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的在职职工和退休人员基本医疗保险统筹基金最高支付限额调整为10万元,住院大额医疗互助资金最高支付限额调整为20万元。
二、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的人员,住院(包括门诊特殊病)发生的超过基本医疗保险统筹基金最高支付限额以上,大额医疗互助资金最高支付限额以下的医疗费用,在职职工报销比例调整为85%,退休人员报销比例调整为90%(含退休人员统一补充医疗保险,其中:住院大额医疗互助资金报销比例调整为80%)。
三、在职职工在本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就医,门诊大额医疗互助资金报销比例调整为90%;在本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以外的其他定点医疗机构就医,门诊大额医疗互助资金报销比例调整为70%。
四、70岁以下退休人员在本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就医,门诊医疗费用报销比例调整为90%(含退休人员统一补充医疗保险,其中:门诊大额医疗互助资金报销比例调整为80%)。
五、参加城镇居民大病医疗保险的老年人和无业人员,住院(包括门诊特殊病)发生的医疗费用,一个年度内大病医疗保险基金最高支付限额调整为15万元。
六、参保人员2010年5月1日前发生的门诊和住院医疗费用按原规定执行,2010年5月1日后发生的门诊和住院医疗费用按本规定执行。
七、定点医疗机构申报的单次住院医疗费用,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7万元(含)以上且有大额医疗互助资金支付的,城镇居民大病医疗保险7万元(含)以上的,由市医保中心审核。
八、本通知自2010年5月1日起实施。
北京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二○一○年四月十五日。
廊坊市人民政府关于调整完善城镇职工和城镇居民医疗保险相关政策的通知正文:---------------------------------------------------------------------------------------------------------------------------------------------------- 廊坊市人民政府关于调整完善城镇职工和城镇居民医疗保险相关政策的通知(廊政办[2010]62号2010年07月14日)为进一步完善我市城镇职工和城镇居民医疗保险相关政策,现结合我市实际,做了如下调整:一、调整城镇职工医疗保险住院费用起付标准在职职工住院费用的起付标准,三、二、一级医疗机构分别调整为1200元、1100元、1000元,退休人员分别降低100元。
参保人员一个参保年度内二次以上(含二次)住院的,起付标准在上述规定基础上依次降低100元。
二、提高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统筹基金最高支付限额在一个参保年度内,基本医疗保险统筹基金最高支付限额由原来51000元提高到70000元。
三、提高城镇职工大病统筹基金封顶线提高大病统筹基金封顶线,由原来费用发生额20万元提高到25万元。
参保人医疗费用进入大病支付段后,继续执行基本医疗保险“三个目录”规定,目录外费用大病统筹基金不予支付。
四、调整城镇职工住院费用分段标准(一)参保人员住院发生的甲类药品和普通检查治疗费用,分段及报销比例如下:(略)(二)乙类药品及特殊检查、特殊治疗费用报销比例为80%。
(三)大病统筹费用报销比例为85%。
(四)异地急诊、转诊转院等发生的住院医疗费用报销比例,在上述基础上降低10个百分点。
五、关于城镇职工医疗保险退休人员个人帐户划入及不足缴费年限退休人员缴费基数问题退休人员个人帐户划入基数为本人上年度养老金,其养老金低于我市上年度社会平均工资的,以上年度社会平均工资为划入基数;养老金高于我市上年度社会平均工资3倍的,以上年度社会平均工资3倍为划入基数。
开封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调整开封市大病救助医疗保险缴费标准与最高支付限额的通知
文章属性
•【制定机关】开封市人民政府
•【公布日期】2009.12.09
•【字号】汴政办[2009]169号
•【施行日期】2010.01.01
•【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
•【时效性】现行有效
•【主题分类】基本医疗保险
正文
开封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调整开封市大病救助医疗保险缴
费标准与最高支付限额的通知
(汴政办[2009]169号)
各县、区人民政府,开封新区(开发区)管委会,各有关单位:
开封市城镇职工大病救助医疗保险自2001年实施以来,较好地解决了患重病、大病参保人员超过基本医疗保险统筹基金最高支付限额以上医疗费个人负担过重问题。
但是,由于我市医疗消费水平随着经济的发展不断提高,退休人员参保比例已达40%以上,离休干部自2007年起开始参保、大病救助医疗保险报销范围逐年扩大等方面的原因,致使原大病救助医疗保险缴费标准和最高支付限额已不能满足参保人员的医疗需求。
为切实保障参保人员的医疗需求和医疗保障制度的顺利运行,市政府第16次常务会议研究决定,自2010年1月1日起,我市城镇职工大病医疗保险缴费标准由原来的每人年72元调整为每人年96元,参保人员每人年最高支付限额由原来的15万元调整为20万元。
市劳动保障部门和医疗保险经办机构要通过各种形式的宣传,使广大城镇职工认识到这次调整缴费标准和最高支付限额的意义,确保此项工作顺利进行。
二OO九年十二月九日。
湖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湖南省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实施办法》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湖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公布日期】2022.12.21•【字号】湘政办发〔2022〕66号•【施行日期】2023.01.01•【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基本医疗保险正文湖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湖南省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实施办法》的通知湘政办发〔2022〕66号各市州、县市区人民政府,省政府各厅委、各直属机构:《湖南省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实施办法》已经省人民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遵照执行。
湖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2022年12月21日目录第一章总则第二章参保与缴费第三章缴费年限第四章基本医保待遇第五章个人账户管理第六章门诊慢特病与普通门诊统筹第七章职工大病保险第八章基金管理第九章医疗服务管理第十章责任追究第十一章附则湖南省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实施办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等法律法规以及《国家医保局财政部关于建立医疗保障待遇清单制度的意见》(医保发〔2021〕5号)、《中共湖南省委湖南省人民政府关于深化医疗保障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湘发〔2021〕3号)精神,为保障参保职工的基本医疗需求,规范、完善全省统一的职工基本医疗保险(以下简称职工医保)制度,结合我省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省行政区域内的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民办非企业单位和有雇工的个体工商户(以下统称用人单位)及其职工的基本医疗保险与相关管理工作适用本办法。
本办法所称的职工,包括在职职工、退休人员和灵活就业等其他参保人员。
第三条职工医保遵循以下基本原则:(一)筹资标准、待遇保障水平应当与我省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二)所有用人单位及其职工都应依法参加职工医保,原则上实行属地管理;(三)基本医保费由用人单位和职工双方共同负担;(四)实行社会统筹和个人账户相结合,并逐步改进个人账户计入办法;(五)坚持以收定支、收支平衡、略有结余,确保制度可持续发展。
齐齐哈尔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明确和调整医疗保障部分政策的通知正文:----------------------------------------------------------------------------------------------------------------------------------------------------齐齐哈尔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明确和调整医疗保障部分政策的通知齐政办规〔2021〕8号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市政府各委、办、局,各有关单位: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深化医疗保障制度改革的决策部署,加快推进我市医保信息系统平稳上线国家医疗保障信息平台,公平适度保障人民群众基本医疗保障权益,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医疗保障制度改革的意见》(中发〔2020〕5号)、《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建立健全职工基本医疗保险门诊共济保障机制的指导意见》(国办发〔2021〕14号)、《国家医保局、财政部关于建立医疗保障待遇清单制度的意见》(医保发〔2021〕5号)、《黑龙江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全面做实基本医疗保险市级统筹工作的通知》(黑政办发〔2020〕37号)、《黑龙江省医疗保障局、黑龙江省财政厅关于建立黑龙江省医疗保障待遇清单制度的实施意见》(黑医保发〔2021〕37号)和《齐齐哈尔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齐齐哈尔市全面做实基本医疗保险市级统筹实施方案〉的通知》(齐政办发〔2021〕6号)等文件精神,经市政府同意,现就明确和调整我市医疗保障部分政策有关事宜通知如下:一、政策调整内容(一)城镇职工和城乡居民医保政策统一调整的内容1.调整最高支付限额为“医疗保险统筹基金对参保人一个医保年度内发生的属于政策范围内医疗费用进行补偿的最高限额”。
2.门诊特殊治疗“大器官移植术后”“恶性肿瘤放疗”调整为“器官移植术后抗排异治疗”“恶性肿瘤门诊放化疗”,纳入门诊特殊疾病(治疗),不设起付线,参照住院管理和支付。
泰州市人民政府关于调整市区基本医疗保险有关政策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泰州市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10.05.28•【字号】•【施行日期】2010.07.01•【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基本医疗保险正文泰州市人民政府关于调整市区基本医疗保险有关政策的通知海陵区、高港区人民政府,市各委、办、局,市各直属单位:为进一步完善市区基本医疗保险制度,保障参保人员的基本医疗需求,逐步提高参保人员的医疗保障水平,根据江苏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等部门《关于加快推进基本医疗保障制度建设的意见》(苏人社(L)【2009】126号)文件精神,经研究,对市区基本医疗保险有关政策调整如下:一、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1.调整职工基本医疗保险最高支付限额标准为6万元。
2.调整住院医疗费用分段结报规定,实行按定点医疗机构等级确定结报比例。
具体为:参保人员发生符合医疗保险管理规定的住院医疗费用超过起付标准至1.5万元(含1.5万元)的部分,一级医疗机构及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报销93%,二级、三级医疗机构报销91%;1.5万元以上至6万元(含6万元)的部分,统筹基金统一报销95%。
转泰州市以外指定定点医疗机构就诊的统一报销85%。
参保人员因特殊专科疾病经转诊审核同意后至非指定外地定点医疗机构就诊的统一报销75%。
退休人员报销比例在上述标准上提高2%。
恶性肿瘤患者自付比例减半执行。
实行大病二次救助政策,由医疗保险经办机构根据当年基金结余情况测算制定补助方案,报财政局、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审核后实施。
补充医疗保险或公务员医疗补助统筹基金相应调整支付参保人员发生的起付标准以上、基本医疗保险最高支付限额以下住院医疗费用的自付部分。
3.扩大慢性病种范围:免疫性肝炎;慢性萎缩性胃炎;扩张性心肌病;癫痫;系统性硬化症;原发性血小板增多或减少症;系统性血管炎;干燥综合症;淋巴结核;骨结核;骨髓异常增生综合症;运动神经元病;真性红细胞增多症;多发性肌炎/皮肌炎;银屑病;骨髓纤维化。
合肥市基本医疗保险办法(2024年修改)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合肥市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24.08.14•【字号】•【施行日期】2024.08.14•【效力等级】地方政府规章•【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保险正文合肥市基本医疗保险办法(2021年11月4日合肥市人民政府令第213号公布根据2024年8月14日合肥市人民政府令第223号《合肥市人民政府关于修改〈合肥市畜产品质量安全监督管理办法〉的决定》修改)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规范基本医疗保险关系,保障参保人员基本医疗保险合法权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医疗保障基金使用监督管理条例》等相关规定,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适用于本市行政区域内职工基本医疗保险(以下简称职工医保)、职工生育保险、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以下简称居民医保)和大病保险的费用征缴、待遇享受,以及就医结算、医药服务、公共管理服务和基金管理等活动。
国家和省对基本医疗保险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
第三条基本医疗保险工作坚持覆盖全民、城乡统筹、权责清晰、保障适度、可持续的方针,遵循公平与效率兼顾、权利与义务统一、保障水平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的原则,按照以收定支、收支平衡、略有结余的要求,提高医疗保险基金使用效率,保障参保人员基本医疗需求,促进医疗卫生资源合理利用,筑牢保障底线。
第四条基本医疗保险实行市级统筹、分级管理、责任共担,全市统一筹资政策、待遇保障政策、协议管理、基金管理、经办服务和信息系统。
第五条市、县(市)区人民政府应当加强基本医疗保险工作的领导,将医疗保障事业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
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管委会、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新站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管委会应当按照规定做好基本医疗保险相关工作。
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社区(村)居民委员会应当按照要求做好居民医保宣传动员、参保登记以及费款代征等工作。
第六条医疗保障行政部门负责基本医疗保险管理工作,其所属的医疗保障经办机构和监管事务机构负责基本医疗保险具体实施工作;税务部门负责基本医疗保险费征收管理工作。
医保知识题库及答案(通用版)—、单选题(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最符合题目要求的选项)1、以下哪些属于医疗诊疗过程中医保不予支付的项目:(B)A.床位费B.空调费C.院内会诊费D.护理费2、下列A 行为符合医疗保险政策A因病施治,合理检查,合理用药,合理收费B 不核验参保人员医保证、卡,造成医保基金损失C分解处方,分解收费,重复检查,滥检查D 推诿、拒诊参保人员或分解住院,将不符合入院指征的参保人员收治入院的3、下列可以报销的材料是 CA、义齿B、助听器C、导尿管D、角膜4、下列可以纳入医保统筹范围内的项目是: CA、高间费、空调费、取暖费、陪人椅、治疗用服B、挂号费、病历工本费。
会诊费、出诊费C、体外震波碎石与高压氧治疗D、检查治疗加急费、点名手术附加费、优质优价费、陪护费5、参保人在以下什么情况下,享受规定的医疗保险待遇: BA.因第三者、斗殴或本人违法行为造成伤害的B.非工作原因,因本人过失造成的意外伤害C.因他人侵害行为造成伤害的D.因交通事故、医疗事故造成伤害的6、下列哪种情形不能申请转往市外医疗机构就诊:(D)A.所患病种属于市人社局公布的转诊疾病种类;B.经本市三级医院或市级专科医院检查会诊仍未能确诊的疑难病症C.属于本市三级医院或市级专科医院目前无设备或技术诊治的危重病人D.本市定点医院能治疗的疾病7、下列哪项治疗项目可以纳入基金支付范围:(B)A.各种器官或组织移植时,其见习器官源或组织源费用B.心脏瓣膜、人工晶体、人工关节的安装和置换的费用C.近视和整容费用D.气功疗法、音乐疗法(住院精神病人除外)、平稳医学疗法、营养疗法和各种磁疗等辅助性治疗项目费用8、城镇职工患者出院慢性病带药量不应超过C 天,抗生素带药量不应超过 A 天;并记录在相应栏目内。
A、7天B、14天C、28天D、35天9、城镇居民医疗保险缴费期结束之后仍可以办理参保手续:(A)A.缴费期之后出生的新生儿B.暂住本市的外地流动人员C.未在规定期限内参保缴费的居民D.中断职工医保关二、判断题1. 工伤职工旧伤复发,应填写《工伤职工旧伤复发就医审批表》,由治疗工伤的医疗机构主治医师填写就医意见,用人单位盖章后报工伤保险经办机构审批备案。
泰州市人民政府关于调整市区基本医疗保险有关政策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泰州市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08.09.09•【字号】泰政办发[2008]174号•【施行日期】2008.09.09•【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基本医疗保险正文泰州市人民政府关于调整市区基本医疗保险有关政策的通知(泰政办发〔2008〕174号)海陵区、高港区人民政府,市各委、办、局,市各直属单位:为进一步完善市区基本医疗保险制度,逐步提高职工基本医疗保险的医疗保障水平,经研究,现对市区基本医疗保险有关政策调整如下:一、调整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有关政策(一)提高住院统筹基金最高报销限额。
1.职工基本医疗保险住院统筹基金最高报销限额调整由4万元调整为5万元,最高支付段的报销比例不变。
2.大病救助基金最高报销限额仍为15万元,报销比例不变。
(二)调整参保人员个人帐户支出范围。
1.参保对象个人帐户可用于健康体检和住院医疗费用中个人自付部分。
2.参保对象可以在定点医疗机构和零售药店通过个人帐户费用购买所有药品,取消药品目录管理规定限制。
严禁购买保健品和日用品。
(三)调整特殊病、慢性病有关政策。
1.增加再生障碍性贫血、强直性脊柱炎、(类)风湿性关节炎、帕金森氏病、视网膜黄斑变性、硬皮病、溃疡性结肠炎、重症肌无力、白塞氏病为慢性病种。
2.参保的恶性肿瘤患者凭定点医院医生详细记录的与恶性肿瘤有关的非放化疗用药,参照慢性病种处理,并免自付慢性病起付标准。
3.情感性精神病种列为特殊病种,参保患者发生的专科门诊或在专科医院住院符合基本医疗保险报销范围的费用实行医疗保险统筹基金按月封顶支付。
因长期服用精神病用药引起的并发症费用参照慢性病种处理,并免自付慢性病起付标准。
(四)跨年度连续住院的参保对象从新的结算年度起直接进入第一支付段报销,不再自付起付标准。
在新的结算年度再次住院的,作为本年度内的第一次住院自付起付标准。
梧州市人民政府关于调整我市城镇基本医疗保险政策有关问题的通知正文:---------------------------------------------------------------------------------------------------------------------------------------------------- 梧州市人民政府关于调整我市城镇基本医疗保险政策有关问题的通知各县(市、区)政府,市政府各部门,各园区管委会,各企事业单位:根据《自治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关于完善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有关问题的通知》(桂人社发〔2012〕86号)精神及我市实际,为进一步完善我市城镇基本医疗保险(下称医保)制度,经市委常委会和市长办公会讨论,决定对《梧州市城镇基本医疗保险市级统筹实施办法》(梧政办发〔2010〕283号)有关规定进行部分调整。
现就政策调整有关问题通知如下:一、职工医保的缴费比例用人单位或个人根据自身经济能力,可选择以下规定之一参加职工基本医疗保险,一年一选一定。
(一)原则上所有用人单位和个人均应参加“统账结合”基本医疗保险,用人单位按缴费基数的7.5%缴费;职工个人按缴费基数的2%缴费,由用人单位代为扣缴。
灵活就业人员按缴费基数的9.5%缴费。
建立个人账户,享受门诊、门诊特殊慢性病和住院医疗待遇。
(二)有困难的用人单位及灵活就业人员,经统筹地区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审批,用人单位或个人可选择参加“单建统筹”医保,用人单位按缴费基数的6.5%缴费,职工个人不缴费;灵活就业人员按缴费基数的6.5%缴费。
不建立个人账户,享受门诊特殊慢性病和住院医疗待遇。
二、退休人员享受基本医疗保险待遇的条件我市参保职工(含灵活就业人员,下同)在按国家和自治区规定办理退休手续或申领基本养老待遇时,医保缴费年限(含视同缴费年限和实际缴费年限)累计满25年及以上的(在本统筹地区实际缴费年限须满5年以上),从退休次月起用人单位和个人不再缴纳医保费,按照规定享受退休人员医保待遇。
赤峰市人民政府关于调整城镇医疗保险和职工生育保险待遇等有关事宜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赤峰市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13.12.11•【字号】赤政字[2013]194号•【施行日期】2014.01.01•【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保险正文赤峰市人民政府关于调整城镇医疗保险和职工生育保险待遇等有关事宜的通知(赤政字〔2013〕194号)各旗县区人民政府,市直各委办局:为充分发挥城镇医疗保险、职工生育保险的社会保障功能,进一步减轻参保人员个人负担,根据城镇医疗保险和职工生育保险基金“以收定支、收支平衡、略有结余”的原则,经市政府研究决定,自2014年1月1日起,调整全市城镇基本医疗保险和职工生育保险待遇标准,并全面建立城镇大病医疗保险制度。
现将有关事宜通知如下:一、调整城镇医疗保险待遇水平,全面建立大病医疗保险制度(一)提高城镇医疗保险待遇水平1.将城镇职工医疗保险最高支付限额由25万元提高到30万元。
其中,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统筹基金最高支付限额由8万元提高到10万元,社会医疗救助保险最高支付限额由17万元提高到20万元。
具体分段及支付比例如下:在职文革致基残人员、退休人员统筹基金支付比例比在职职工提高3%;退休文革致基残人员、建国前参加工作的退休工人,统筹基金支付比例比其他退休人员提高3%。
社会医疗救助保险支付比例均为85%。
2.提高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统筹基金最高支付限额。
一个医疗年度内基本医参保人员住院和按住院管理特殊门诊医疗费用进入城镇职工大病医疗保险的,由医疗保险经办机构与商业保险机构结算。
(1)资金筹集由财政部门按上年度12月末实际参保人数,每人每年30元的标准,从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统筹基金累计结余中提取,作为大病医疗保险费向商业保险机构投保并直接划拨。
(2)待遇标准补偿统筹基金和社会医疗救助保险最高支付限额30万元以下,政策范围内个人自付的医疗费。
《衡阳市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调整通知》及生育保险有关政策的通知各县市区劳动(人事劳动)和社会保障局、财政局、各有关单位:为进一步完善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生育保险制度,减轻参保人员医疗费用负担,提高城镇职工医疗保险和生育保险参保人员的保障水平,根据《湖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湖南省医药卫生体制改革xx年重点工作安排的通知》(湘政办函[xx]105号)、《衡阳市人民政府市长办公会议纪要[xx]第30次会议》精神,经报请市人民政府同意,决定对衡阳市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及生育保险有关政策作如下调整:一、提高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统筹基金最高支付限额。
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统筹基金最高支付限额由6万元调整为9万元。
二、提高大病互助补充医疗保险最高支付限额。
大病互助补充医疗保险最高支付限额由18万元调整为20万元。
三、调整异地住院个人自付比例。
在省外和市外住院治疗的,其住院费用由个人先自付20%和10%,调整为住院医疗总费用剔除全自费、部分自付和起付线后再自付10%。
四、恢复原城镇职工基本医疗、生育保险缴费费率。
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单位缴费费率、生育保险缴费费率原按衡政发[xx]6号文件阶段性降低缴费费率的统筹区,其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单位缴费费率恢复到7%,生育保险缴费费率恢复到0.7%。
五、本通知规定从xx年1月1日起(医疗待遇享受以出院时间为准)执行。
衡阳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衡阳市财政局二○一○年十二月十五日关于完善衡阳市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政策的实施意见各县市区劳动(人事劳动)和社会保障局、财政局、各有关单位:为进一步完善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减轻参保人员医疗费负担,实现基本医疗保险持续、健康发展,根据省委、省政府《关于印发湖南省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近期重点实施方案(xx年)的通知》(湘发[xx]24号)和省劳动和社会保障厅、省财政厅《关于完善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政策的意见》(湘劳社政字[xx]17号)精神,经市人民政府批准同意,现就完善我市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有关政策提出以下实施意见:一、建立缴费年限制度(一)缴费年限的确定。
关于调整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和城镇居民大病医疗保险最高支付限额有关问
题的通知
京人社医发〔2010〕100号
2010年04月23日
各区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各定点医疗机构:
为进一步提高我市医疗保险待遇水平,减轻群众就医负担,现就调整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和城镇居民大病医疗保险最高支付限额的有关问题通知如下:
一、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的在职职工和退休人员基本医疗保险统筹基金最高支付限额调整为10万元,住院大额医疗互助资金最高支付限额调整为20万元。
二、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的人员,住院(包括门诊特殊病)发生的超过基本医疗保险统筹基金最高支付限额以上,大额医疗互助资金最高支付限额以下的医疗费用,在职职工报销比例调整为85%,退休人员报销比例调整为90%(含退休人员统一补充医疗保险,其中:住院大额医疗互助资金报销比例调整为80%)。
三、在职职工在本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就医,门诊大额医疗互助资金报销比例调整为90%;在本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以外的其他定点医疗机构就医,门诊大额医疗互助资金报销比例调整为70%。
四、70岁以下退休人员在本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就医,门诊医疗费用报销比例调整为90%(含退休人员统一补充医疗保险,其中:门诊大额医疗互助资金报销比例调整为80%)。
五、参加城镇居民大病医疗保险的老年人和无业人员,住院(包括门诊特殊病)发生的医疗费用,一个年度内大病医疗保险基金最高支付限额调整为15万元。
六、参保人员2010年5月1日前发生的门诊和住院医疗费用按原规定执行,2010年5月1日后发生的门诊和住院医疗费用按本规定执行。
七、定点医疗机构申报的单次住院医疗费用,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7万元(含)以上且有大额医疗互助资金支付的,城镇居民大病医疗保险7万元(含)以上的,由市医保中心审核。
八、本通知自2010年5月1日起实施。
北京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二○一○年四月十五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