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样的质量分数,用HI表示。硬度指数越大,表明小麦硬度越高,反 之表明小麦硬度越低。
3 术语和定义
3.4 色泽、气味:一批小麦固有的综合颜色、光泽和气味。 3.5 小麦硬度:小麦籽粒抵抗外力作用下发生变形和破碎的能力。 3.6 小麦硬度指数:在规定条件下粉碎小麦样品,留存在筛网上的样品占
试样的质量分数,用HI表示。硬度指数越大,表明小麦硬度越高,反 之表明小麦硬度越低。
每次筛选数量约250g,拣出上层筛上的大型杂质并弃除下层筛筛下物,合并上、下层筛上 的小麦籽粒,混匀作为测定容重的试样。不能用测过的样品进行重复性试验。 • 插片插拔应迅速,不能停顿。 • 容重器每年应进行计量检定,测定结果应加、减修正值。
3 术语和定义 3.2 不完善粒
受到损伤但尚有使用价值的小麦颗粒。 包括虫蚀粒、病斑粒、破损粒、生芽粒和 生霉粒。
6.4 小麦硬度指数的检验 按GB/T 21304 小麦硬度测定 硬度指数法执行。
6.5 杂质、不完善粒的检验 按GB/T 5494 粮食、油料检验 杂质、不完善率检验法执行。
6.6 水分的检验 按GB/T 5497 粮食、油料检验 水分测定法执行。
6.7 容重的检验 按GB/T 5498 粮食、油料检验 容重测定法执行。
注:常见无使用价值的小麦有:霉变小麦、生芽粒中芽超过本颗粒长度的小麦、 线虫病小麦、腥黑穗病小麦等颗粒。
胚乳皱缩变质的颗粒
粒面明显生霉并严重伤及胚或胚乳的颗粒
胚乳全部变色变质的颗粒
检验注意要点: a.小麦以外的有机物质包括异种粮粒均为杂质。 b.严重病害、热损伤、霉变或其它原因造成的变色变质的籽粒,生芽粒中 芽超过本颗粒长度的籽粒(如芽已掉应注意辩别是否有使用价值),线虫病籽 粒,腥黑穗病籽粒等无使用价值的小麦均为杂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