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现代职业教育》
- 格式:doc
- 大小:49.50 KB
- 文档页数:32
浅谈中国特色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的核心问题中国特色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是当前我国教育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也是我国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需要。
在建设中国特色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过程中,存在一些核心问题需要重点关注和解决。
本文将从政策扶持、教育资源配置、教育质量保障和社会认可度四个方面,浅谈中国特色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的核心问题。
一、政策扶持中国特色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的第一个核心问题是政策扶持。
当前,我国职业教育发展的瓶颈主要是政策性的约束,政策扶持体系不够完善,制约了职业教育的发展。
要加快职业教育体系建设,关键是要完善职业教育政策,形成长效机制,增加政策扶持力度。
要加大对职业教育的财政支持力度。
目前,我国职业教育的财政投入占比较低,远远低于发达国家水平。
政府应当增加对职业教育的财政投入,确保职业教育的可持续发展。
要建立健全职业教育的评价体系和激励机制。
当前的职业教育评价体系还不够完善,应当建立健全一套科学的职业教育评价体系,激励教育机构和教师更好地开展工作。
要加强政策扶持力度,鼓励企业参与职业教育。
企业是职业教育的主要受益者和主要合作伙伴,应当通过税收、补贴等方式,鼓励企业参与职业教育建设,共同推动职业教育体系的健康发展。
二、教育资源配置要加大对职业教育师资队伍的投入。
职业教育的师资队伍是关键,当前我国职业教育师资队伍短缺,水平参差不齐。
应当加大对职业教育师资队伍的培训和引进力度,提高师资队伍的素质和水平。
要加强对职业教育设施和设备的建设和更新。
当前,我国职业教育设施和设备水平参差不齐,一些地区和院校条件较差,制约了职业教育的发展。
应当加大对职业教育设施和设备的建设和更新力度,提高职业教育的教学条件。
要加强对职业教育的信息化建设。
当前,信息化技术在职业教育中的应用还不够广泛,应当加强对职业教育信息化建设的投入,提高职业教育的教学质量和效率。
三、教育质量保障要加强职业教育的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的更新。
当前,一些职业教育的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陈旧,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浅谈中国特色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的核心问题
中国特色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的核心问题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政策支持不足、培训资源不均衡、教师培训与素质不高、与产业需求不匹配等。
政策支持不足是中国特色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的核心问题之一。
在政策层面,职业
教育之前长期被忽视,对于相关政策和法规的制定和推动力度不足。
政府应该加大对职业
教育的政策支持,优化职业教育的发展环境,鼓励高校和企业合作,加大对职业教育的财
政投入,提高对职业教育的关注度。
培训资源不均衡也是中国特色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的核心问题之一。
目前,国内职
业教育机构分散,培训资源不均衡,一些地方的职业教育资源丰富,而一些地方则相对匮乏。
为了解决资源不均衡的问题,政府应加大对贫困地区职业教育的支持力度,建立起资
源共享和互助的机制,提高贫困地区学生的职业教育机会。
教师培训与素质不高是中国特色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的核心问题之一。
目前,教师
培训体系还不完善,一些教师的职业素养和教育技能水平较低,无法满足职业教育的需求。
为了改善这一状况,政府应加大对职业教育教师培训的投入,制定职业教育教师培训的标
准和规范,并提供相关培训课程和资金支持,提高教师培训的质量。
与产业需求不匹配也是中国特色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的核心问题之一。
随着经济结
构的转型和科技的发展,职业教育需要紧密结合产业需求,不断调整和优化培养方向和内容。
政府应加强与企业的合作,建立产教融合的机制,完善企业参与职业教育的激励机制,确保职业教育能够适应产业发展的需要,培养符合社会需求的高素质人才。
浅谈现代职业教育特点与管理内容张焱【期刊名称】《天津职业院校联合学报》【年(卷),期】2015(017)004【摘要】Modern vocational education bears upon the students ' employment,the development of social economy,the harmonious and stable state of our society and the transformation from the big power to a powerful nation of human resource.So the vocational education must keep the step with our mod-ernized development in the training target,the model of education,the construction of major and the management of education.%现代职业教育关系到学生就业,社会经济发展,社会和谐稳定以及我国如何从人力资源大国变成人力资源强国等关键问题.因此职业教育在培养目标、教学模式、专业建设、教学管理等方面,必须要紧跟我国现代化发展的步伐.【总页数】4页(P48-51)【作者】张焱【作者单位】天津现代职业技术学院,天津 30035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G710【相关文献】1.着眼现代职业教育特点浅谈职校师德师风建设 [J], 吴彬2.论大学生素质教育特点、内容及目标 [J], 许志海3.高职课堂教学内容应体现职业教育特点 [J], 晏继红4.浅谈现代职业技术学院教育管理的创新 [J], 仇伟5.改革专业课教学内容,体现师范教育特点 [J], 张桂权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浅谈职业教育的重要性在当今社会,教育的形式多种多样,而职业教育作为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正发挥着越来越关键的作用。
它不仅为个人的发展提供了多元化的路径,也为社会的进步和经济的繁荣注入了强大的动力。
职业教育对于个人的成长具有不可忽视的重要意义。
首先,它为那些在学术理论学习方面不具优势,但在实践操作方面有天赋和兴趣的学生,开辟了一条适合自己的发展道路。
不是每个人都能在传统的学术教育中脱颖而出,有些人可能更擅长动手操作、解决实际问题。
职业教育为他们提供了展示自己才能的平台,让他们能够在自己擅长的领域中获得成就感和自信心。
其次,职业教育能够帮助个人快速掌握实用的技能,从而更快地适应社会和职场的需求。
与学术教育相比,职业教育往往更加注重实践和操作,课程设置与实际工作紧密相连。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可以直接接触到行业内最新的技术和设备,通过实际操作和实习,积累丰富的工作经验。
这使得他们在毕业后能够迅速融入工作环境,减少了从校园到职场的过渡时间和适应成本。
再者,职业教育能够提高个人的就业竞争力。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市场对于技术型人才的需求日益旺盛。
拥有一技之长的职业教育毕业生,往往在就业市场上更受欢迎。
他们能够满足企业对于特定岗位的专业需求,而且由于其在实践操作方面的优势,往往能够更快地为企业创造价值。
这不仅有助于他们顺利找到工作,还能够获得相对较好的薪资待遇和职业发展机会。
职业教育对于社会和经济的发展也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
它为社会培养了大量的技术型人才,满足了不同行业对于专业人才的需求。
在制造业、服务业、医疗保健等领域,高素质的技术工人和专业人员是保障行业正常运转和发展的关键。
职业教育的发展,能够有效地缓解劳动力市场上的结构性矛盾,提高人力资源的配置效率。
同时,职业教育有助于促进经济的增长和创新。
技术型人才在生产过程中,能够不断改进工艺、提高生产效率,为企业创造更多的经济效益。
而且,他们在实践中积累的经验和创新思维,也有可能为企业带来新的技术和管理方法,推动行业的技术进步和创新发展。
浅谈职业教育现代学徒制的研究与实践【摘要】现代学徒制是一种融合理论学习和实践技能的职业教育模式,具有重要的教育意义和实践价值。
本文通过介绍现代学徒制的定义和特点,分析国内外现代学徒制的发展现状,探讨现代学徒制在职业教育中的作用,并通过实践案例分析和关键因素提升,揭示现代学徒制的前景和挑战。
在给出未来发展建议,并强调现代学徒制在提升职业教育质量和培养高素质人才方面的重要性。
通过全面深入的研究与实践,进一步完善现代学徒制模式,促进职业教育的发展,为社会经济进步和人才培养做出积极的贡献。
【关键词】职业教育、现代学徒制、研究与实践、发展现状、作用、案例分析、关键因素、前景、挑战、发展建议、结语。
1. 引言1.1 背景介绍众所周知,学徒制最早起源于欧洲中世纪时期的行会制度,是一种通过师傅和学徒之间的传帮带、真实工作经验和专业技能培训相结合的教育模式。
而如今,在全球范围内,现代学徒制正逐渐兴起,成为推动技能培训和职业发展的有效途径。
探讨现代学徒制在职业教育中的应用和实践,对于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促进产业升级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分析现代学徒制的定义和特点,考察国内外现代学徒制的发展现状,探讨现代学徒制在职业教育中的作用,以及通过实践案例分析和探讨提升现代学徒制的关键因素,旨在为推动职业教育改革和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提供参考和启示。
1.2 研究意义研究现代学徒制对于提升职业教育质量和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对现代学徒制的研究,可以深入了解其教育理念、培训方式和实施效果,有助于发现其优势和不足之处,为职业教育改革和创新提供参考和借鉴。
研究现代学徒制有助于促进产教融合,实现教育与产业需求的有效对接。
通过与企业紧密合作,开展现代学徒制培训,不仅可以满足企业对高素质技能人才的需求,也可以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就业竞争力,促进教育与就业的良性循环。
研究现代学徒制的意义在于推动职业教育创新发展,促进产教融合,培养更多适应社会需求的高素质技能人才,为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贡献力量。
浅谈现代职业教育的新观念教育教学贾彦丽李正道(河南交通职业技术学院,河南郑州450052),,睫要】通过时现.代.职业教育中的目的、教育硬和课程观的阐述,使我们清醒地意识到培养职业技术^才。
不能拘泥予形式,关键在于树’。
?立正确的教育新观念,才能跟t现俄J民i嫩育的发展步伐,才能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进而获得良好的社会信誉。
:陕;键词】现代职业教育;能力;教育现;课程硬.知识经济时代的二十一世纪,能上重点高中、能读重点大学、能做办公室的高级白(金)领仍然被^们所追逐。
学生只要成绩好,在老师、家长的眼中就是好学生,而成绩差自然就成了名副其实的“差生”。
但是社会的需要是多元化的,它需要白(金)领,同时也需要更多的蓝领:人的智能结构也是多元化的,我们不能用同一种智能标准去考核所有的人。
现代职业技术教育作为培养人的i;土=捌是有别于其它类型教育和教育活动的,它的本质特征是职业性、生产性和社会性。
因此职业教育应该具有别于其它类型教育的目的、教育观、课程观、教学观、发展观,以满足社会经济发展对职业技术教育的需求。
下面具体阐述现代职业教育的目的、教育观和课程观。
一、现代职业教育的目的由于激烈的竞争以及国际国内市场对技术人才的迫切需求,职业教育在全球范围内普遍受到重视,呈现出强劲的发展态势b为了保证我国职业a变育的健康、稳定和可持续发展,在大力发展各级各类职业教育的同时,我们房必认真研究职!12教育的目的究竟是什么的问题。
教育目的是学校教育培养人的总要求,深刻理解教育目的,对确立正确的教育观有重要作用。
教育目的是受让会条件所制约的(生产力发展水平、社会制度和社会生活状况)。
同时}土会成员的教育意识水平又对{叟育目的有着巨大的反作用。
不同教育类型的存在,是由经济及社会发展的不同需求所决定的,而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对教育的需求又具体体现在教育的目的上。
职业a叟育的目的与普通教育的目的是—个国家或地区的总的教育目的的两个重要的方面,在于培养和造就合乎时代发展趋势和国家或地区发展目标要求的全面发展的社会成员。
浅谈职业教育现代学徒制的研究与实践引言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和技术的不断进步,职业教育的重要性日益凸显。
在全球范围内,各国纷纷加大对职业教育的投入和改革力度,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
作为职业教育体系的一种重要模式,学徒制教育在不同国家得到了广泛的实践和发展,并且在不断创新和完善之中。
本文将围绕现代学徒制的研究与实践展开讨论,探索其在职业教育领域中的意义和作用。
一、学徒制教育的概念和特点学徒制教育是一种结合工作和学习的职业培训模式,其核心是通过在工作岗位上的实际操作和技能培训,使学生获得丰富的职业经验和实际技能。
学徒制教育通常由雇主和职业教育机构共同提供,学生在实际工作中由师傅或导师进行指导和培训,同时在学校接受相关理论知识的学习和培训。
学徒制教育的特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结合工作和学习:学徒制教育强调实践操作和理论知识相结合,帮助学生在实际工作中学习并掌握相关技能。
2. 导师制度:学徒制教育中通常设立导师或师傅,负责对学徒进行指导和培训,帮助其逐步成长为熟练的职业人员。
3. 个性化培养:学徒制教育注重学生的个性发展和职业素质的培养,帮助他们全面提升自我能力和素质。
二、现代学徒制教育的发展现状在当前,许多国家和地区都在重视并致力于推进现代学徒制教育。
德国作为学徒制教育的典范,拥有完善的学徒制度和多样的职业培训机构,为年轻人提供了广阔的职业发展空间。
在澳大利亚,政府加大了对学徒制教育的支持力度,提供了丰富的职业培训资源和机会。
美国也在积极推动学徒制教育的发展,倡导企业与教育机构合作,共同培养未来的技术人才。
中国作为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之一,在不断加大对职业教育的改革和投入。
中国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和措施,鼓励学校、企业以及社会力量参与到现代学徒制教育中来,提供更多的职业培训和培养机会。
以德国的学徒制为借鉴,中国也在加强职业教育与企业合作,推动学徒制教育的发展和实践。
现代学徒制教育是职业教育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作用,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培养适应市场需求的人才:学徒制教育能够更好地满足市场对各种技能人才的需求,培养出更符合市场需求和社会发展需要的专业人才。
浅谈与分析职业教育的前景与现状职业教育的前景与现状怎么样,选择职业教育是不是真的好?可能很多人对于职业教育的认知还是很模糊的,或者说是认为职业教育就比不上普通教育,其实这个观念是时候改一改了。
国家都在大力扶持职业教育,特别是今年开始,以后蓝领的地位和白领相当,甚至更高!话不多说,我们具体来分析下职业教育的前景与现状!一、职业教育的概念职业教育分为中等职业教育和高等职业教育,其中中等职业教育又分为中职学校和中级技工学校、高级技工学校;高等职业教育分为高职、大专、应用型本科、技师学院。
二、职业教育的现状先说招生吧,中等职业学校招收的学生必须是初中毕业的学生,技工学校可以招收社会学生。
在过去,国家不限制普高招生的时候,职业学校是很难招生的,经常发生抢生源大战,因为家长固有思想觉得没出息的孩子才念职校,造成了每年只有极少数初中毕业生会选择职业学校。
举个例子,我有次给一个中考只考了200多分的孩子家长打电话说让孩子上职校吧,这个成绩上了高中也很难考上大学,家长很坚决的说我家孩子考200分也要上高中。
近几年国家开始重视职业教育,限制普高招生数量,上职业学校不用交学费,书免费,住宿免费,这让我们职业学校迎来了春天,不夸张的说,近几年很多职业技术学校在校生数量在显著增加。
三、职业教育的发展前景说到职业教育的发展前景,近些年大学生就业难和企业招工难形成鲜明对比,大学生是理论型人才,企业需要的是技术型人才,这就是为什么我国要大力培养能工巧匠、大国工匠。
职业学校培养的就是技术型人才,除此之外还承担了很多社会技能培训,比如退役军人,农民工,下岗再就业人员等等。
诚然,我国职业教育还存在很多不足,例如实习指导教师匮乏,教学设施落后于社会发展,但是在国家的支持下,职业教育人一代代的努力下,这些不足正逐渐被缩小。
就业率也许很多人会说有水分,但是我们不得不承认技术型人才确实是我国现在的紧缺型人才,所以如果学生动手能力上有天赋就学习职业教育吧。
浅谈新时期对职业教育的认识
近年来,随着经济发展的加快,传统职业教育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变化。
伴随着科技创新和社会发展的深入,新时期对职业教育的认识发生了重大变化。
首先,职业教育的本质发生了重大的变化。
以前的职业教育重视的是培养人的技能和素养,强调学生应该掌握知识,提高自身能力,现在的职业教育则更加注重培养人的实际能力,强调创新能力和创业精神。
其次,新时期职业教育更加注重实践能力的培养,鼓励学生自主学习,积极参与实践,学以致用。
这样,学生不仅可以掌握学科知识,还可以丰富自己的实践经验,增强自身的能力。
此外,职业教育对于人的专业素养的培养也更加重视。
新时期的职业教育强调的是综合素质的培养,不仅要求学生掌握专业知识,还要求他们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职业素养和职业宣言,为他们的未来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最后,职业教育现在重视的是学生的综合能力,倡导学生开放多元思维,培养学生能够对社会问题理解深入,具备较强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总之,新时期对职业教育的认识发生了重大变化,而且继续发展。
深入开展职业教育,挖掘学生具有的潜力,培养学生综合素质是新时期职业教育的主要任务。
以上论述能看出,职业教育从传统的以知识为中心发展到以实践
和综合素质为核心,它是为了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培养学生实现自我价值的重要手段。
因此,新时期职业教育应当始终秉承实践至上、创新精神、多元发展的理念,把实践教育融入学生的青春之中,为社会培养出一大批具有创新思维的人才。
浅谈新时期对职业教育的认识自新时期以来,职业教育受到了普遍关注和重视,并不断受到国家宏观政策的持续冲击,为全面实施职业教育提供了支持。
新时期职业教育旨在培养具备社会责任感和职业技能的高素质个人,以满足社会发展及职业发展的要求,为经济社会发展做出贡献。
新时期的职业教育不仅指导和引领着学员们的学习和发展,而且也提供了延伸职业发展的机会。
新时期的职业教育充分尊重学员的个体特质和需求,把学员理想和发展的定位与政策、技术、市场的实际发展结合起来,促进学员的职业规划,实现跨时代的职业识别。
新时期的职业教育增强了开发个体潜力、培养动手能力和责任感的重要性,重视学生的创新发展,以及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作用的职业和社会责任。
新时期的职业教育更加重视学习方式的多样性,选择性地开设传统课程,同时推出具有创新性的大规模信息技术课程,以及具有实践性的本科课程,以满足不同学员的不同需求,提升学员的综合素质和竞争力。
新时期的职业教育在实施过程中要加强职业教育的政策落实,加强对学员的管理,提升教师的专业水平,改善职业教育的教学条件,完善学校的管理结构。
同时,要改进职业教育的内容,完善学习环境,加强社会教育,实现学习与学习之间的融合,培养学员自主学习的能力,实现个性化的职业教育。
新时期的职业教育不仅仅是教育个体的能力,更应提升社会和国家的职业素质。
为此,新时期的职业教育应更加强调职业技能培训,增强学员对行业发展的理解,引导学员遵守行业准则,拓展未来的就业发展,从而打造就业与社会发展的关联,积极开展创新实践,加强行业之间的协同合作与交流,形成包括企业、学校和社会在内的三方合作关系,共同推动新时期职业教育的发展。
总之,新时期的职业教育要求我们不断提升教育质量,立足培养的主题实现跨时代的职业识别,坚持以实践为导向,以技能培训为基础,以企业学校社会联合发展创新实践为主线,实现职业教育的可持续发展。
《浅谈现代职业教育》前言“现代职业教育”是一个较大的选题,开始谈论时也觉得有些不自量力。
可当四年的大学生活匆匆结束时,回首几年来的求学历程,才觉得感慨万千。
虽然在这四年中的确学到了不少的东西,可还是留下了无数的遗憾。
这些遗憾有些是因为自身的原因产生的,而另一些则是由于传统的教育模式所造成的。
这样,不由产生一些有关现代职业教育的期望与设想。
希望未来的职业毕业生不再有那么多的遗憾。
仿佛是在一夜之间,不计其数的“职业学院(学校)”在各地纷纷兴起。
表面上看,这是件好事,是中国职业走向振兴的曙光;但是仔细了解就会发现这些大大小小的“职业学院(学校)”大都不具备应有的资源条件,大都使用传统的教学模式,缺乏科学论证的教学体系。
这样的教育现状如何能撑起中国职业的未来。
在进入21世纪的今天,时代的进步、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使得我们不得不去思考传统的职业教育体系还能走多远。
是否还能够满足时代的需求和未来职业的发展。
“职业”英文“ainmation”按照国际通用的解释,是“利用逐格拍摄或制作而成的影片”。
现代高新技术的应用、新传媒的诞生、应用领域的不断延伸、视听语言的不断拓展、材料与手法的不断创新……使得这一概念得到了充分的发展与延伸。
现代职业所涉及的领域不再单一,多元化的发展使职业本身变得更加丰富多彩。
早年间有一位著名的职业理论家曾说过,“职业艺术家是在像一样创造世界。
”这句话今天看来更加精彩。
面对“职业”概念的不断延伸与发展,“职业学院(学校)”作为现代职业发展的动力源泉,如何应对这一变革呢。
教育的目的是为社会输送有用的人才,而高等教育的目的则更是为社会输送精英人才。
作为高等动画教育基地的“动画学院(学校)”,如果无法满足学生的求知欲,并为社会不断输送适应时代的动画精英,那么它的前途就不免令人担忧。
因此随着时代的进步,改变原有的动画教育模式,建立现代动画教育体系是其必然选择。
现代职业的发展建立在对于新技术的不断探索与对于艺术品位的不断追求的基础之上。
技术的不断革新不但使职业表现的可能性大大增强,而且还大大降低职业制作的劳动强度。
但是仅拥有先进的技术,不太可能创作出优秀的动画作品。
一部优秀的动画作品需要创作者在艺术上拥有足够的修养。
因此,现代动画教育的着眼点应该放在技术教育与艺术教育之上。
现代教育与传统教育的最大差异就在于传统教育是以书本为主的应试教育,而现代教育是以人为本的素质教育。
现代职业教育同样强调学生的个性发挥,主张因势利导,注重理论但又决不闭门造车。
现代职业教育是包xx泛的教育体系,多元化、综合性是它的特征。
随着现代职业涉及的领域日益广阔以及高新技术的不断开发、应用,职业教育必然要建立相适应的体系。
以往单一的教育模式已不可能跟上时代前进的步伐。
现代职业教育决不等于放弃传统,放弃已有的好东西。
传统的职业教育也有可取之处,例如,它可以为学生打下扎实的基本功,可以使学生在学习阶段不至于盲从于流行趋向。
因此,用“继往开来”形容现代职业教育是比较确切的。
职业教育关系到未来职业人才的培养,关系到未来中国职业的振兴,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
而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建立是职业教育发展的必然。
•什么是“职业”。
——职业的形成与发展关于“职业”(animation)的定义,众说纷纭,很难取得共识。
“职业”其实与“剧情片”、“纪录片”、“实验电影”等电影类别一样,是一种电影的“类型”(genre)。
在“职业”类型当中,包括长篇剧情职业,记录式的职业(虽然数量较少),也包括为数相当不少的实验性或抽象性的「非剧情」的职业短片。
这些影片统统被冠以“职业”这种类型的称谓,表示它们彼此之间存在一种共通性,也就是“职业”。
那么什么是“职业”呢。
“职业”常被称为“卡通”(cartoon),有时也称为“卡通影片”,近年则又被称为“卡通职业”。
我国在改革开放以前,把“职业”类型的影片称为“美术电影”。
在一九八六年中国电影出版社出版的《电影艺术词典》一书中,提出美术片是职业片、剪纸片、木偶片、折纸片等类影片的总称,并且把其中的职业片界定为“以绘画形式来表现人物与环境的技法”,同时也把职业片与卡通片混为一谈。
所以,在中文系统里,“卡通”、“职业”、“美术电影”似乎是指同一事物,令人混淆不清。
“职业”一词其实应该是袭自日本人在二战结束以前的称谓。
日本人当时称呼以线条描绘(linedrawing)的漫画式的作品为“职业”。
战后,日本人则使用外来语拼音“‘拼音mangga'(日语)”,统称包含偶职业、线绘职业等技巧所制作出来的影片。
“‘拼音mangga'(日语)”当然是由“animation”转化而来的。
而“animation”这个英文字,其字源“anima”拉丁语的意思是「灵魂」,“animare”则有“赋予生命”的意义。
“animat”因此被用来表示“使…活起来”的意思。
animatedfilm或animation,翻译成“职业”,只代表了原意的一小部分而已。
它其实是更广义的,把一些原先不具生命的(不活动的)东西,经过影片的制作与放映之后,成为有生命的(会动的)东西。
查尔斯·所罗门(charlessoloman)说,虽然“animate”这个字在十七世纪时已进入英语词汇中,而且此时在欧美也开始出现了走马灯、皮影戏、幻灯机等用机械创造出来的活动影像,但一直到二十世纪,它才被用来形容用线条描绘拍摄成的电影。
然而职业的技巧随着电影艺术的发展,早就不再局限于用线条描绘的一种方式。
现在,人们大多已了解,职业其实是用电影胶片逐格逐格去拍摄(或曝光),包括赛璐珞胶片上着色绘图、线条描绘在纸上、剪纸或胶片、粘土模型、木偶或泥偶、拼砂或移动颜料、人体或物体的停格、甚至直接在胶片上作画或刮出图象出来。
从六十年代开始,利用计算机产生图象再用摄影机拍摄电子监视器,或利用电子讯号输出成录像或电影讯号扫瞄记录下来的“计算机动画”,不但扩大了动画的领域,也使得动画的定义变得更难以捉摸。
诚如所罗门先生在其《职业的定义》(参见《电影欣赏》杂志第46期)一文中所提出的看法,虽然职业有二度空间的、三度空间的,以及各种不寻常的技巧,但它们彼此间共通的地方有两点:一、它们的影像是用电影胶片或录像带以逐格记录的方式制作出来的;二、这些影像的“动作”幻觉是创造出来的,而不是原本就存在,再被摄影机记录下来的。
称这些影像的“动作”为幻觉,是最生动的描述。
因为如果“动画”的影像未经电影放映机的投射或电子系统的放影,就不会有动作,也就不会有生命的感觉。
动画中的动作的幻觉只在放映的银幕(或萤光幕)上才存在。
当放映机或放影系统关掉时,这些生命感就不再存在了。
职业大师诺曼·麦克拉伦(normanmclaren)曾说过:“职业不是‘会动的画'的艺术,而是‘画出来的运动'的艺术”。
麦克拉伦所强调的是“运动”(motion),而运动的来源则是每一格画面与它之前及它之后的画面彼此之间些微的差异,以及经由放映机以一秒二十四格的速度投射在银幕上,或录放机以一秒三十格的扫描方式在电视监视器上呈现影像时,这些细微差异被人类因“视觉暂留”的视觉生理缺陷而弥补起来,就产生了连续动作的“幻觉”。
因此麦克拉伦提出,“每一格画面与下一格画面之间所产生出来的效果,比每一格画面本身的效果更为重要。
”但是,上述两个条件(逐格记录、创造动作幻觉)真的足以涵盖所有“职业”作品的共通性以及特性吗。
严格说起来,像liveaction 这种以一秒二十四格的方式去拍摄(记录)活生生的人与物的动作的影片,其每一格画面与下一格画面之间的动作其实也可算是逐格拍摄的,也都依赖“视觉暂留”的生理现象而产生连续动作的幻觉。
所以,几乎所有liveaction的电影也都是广义的职业电影(animationfilm)。
而计算机职业出现后,上述两个“充分条件”也变得好像不那么“充分”了。
计算机职业的基本原理其实与其它职业(或模型)的制作原理不相同。
传统(相对于计算机)职业的技巧是stopmotion──动作停格,逐格拍摄,逐格变化。
计算机动画则是gomotion——每一格动作与下一格动作之间没有停格制作与停格拍摄的必要。
计算机动画的原理是——设定“原画”(keyframes)动作的起点与终点后,若给予足够的参数,计算机会自动计算,自动完成连续的“动画”(in-betwee)。
整个作品的一个段落可以以“真实时间”(realtime)连续输出(如果内存够大的话),因此就没有传统职业所谓的逐格记录的特性了。
当内存不够大时,画面的扫描虽然速度较慢,但也与传统职业逐格拍摄的意义大异其趣。
因此,在计算机职业出现之后,有许多人根本认为计算机职业不是“职业”(animation),也不是真人实物的影片(liveactionfilm),而是一种完全新而独立的媒体。
那么,职业与卡通影片的区别又是什么呢。
卡通片”(cartoon)其实是一种由多格漫画转化成的职业形式。
在当今专业职业工作者的词汇中,“卡通片”已被改称为“角色职业”(characteranimation)了。
卡通片的特点是:1.以角色的行为、语言为主;2.讲故事;3.以线条描绘为主。
早期的职业也多半是由漫画(英文即称之为cartoon)人物延伸发展成的。
卡通在华特·迪士尼(waltdiey)创造出家喻户晓的米老鼠之后,使得这种职业形式变成了所有职业的代名词,也才使得世人普遍误解职业是给小孩子看的东西。
这种误解在中国的职业理论与实务工作者的文章中也很普遍。
例如中国文化部电影局《电影通讯》编辑室与中国电影出版社合编的一本《美术电影创作研究》的文集中,即可随处见到:“早在建国初期,文化部就已经明确了‘美术片要为儿童服务'”(特伟)这一类的口号。
把“职业”界定为给儿童看的电影,矮化(窄化)了职业的艺术发展性与社会功能。
如本文开篇所述,职业其实只是一种电影类型。
它包含了给儿童看的卡通片,也有给成人看的政治寓言,乃至抽象的艺术短片,或复杂的科技与技术表现等等。
因此,现代职业理论对于“职业”的界定是“利用逐格拍摄或制作连续放映而成的影片或视觉艺术”。
•现代职业教育概论•从职业的本质与发展看现代职业教育研究职业教育首先应当研究“职业”。
职业教育的内容核心是“职业”,不了解“职业”又如何能搞好职业教育。
因此在探讨完一些有关“职业”的问题之后,才能从根本上解决“教什么”和“如何教”的问题。
现代职业教育应当是以科学方法建立职业教育体系。
这里的科学方法是指对于职业本质与发展的正确认识与展望。
抓住本质是研究问题的关键。
用发展的眼光看代问题才能从整体上把握全局。
而“体系”的建立则是完成教育目的必要途径。
从事职业教育首先要了解“职业”的本质,也就是要明白“职业”究竟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