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大学思想政治理论课——太平天国运动在苏州
- 格式:doc
- 大小:52.50 KB
- 文档页数:5
苏州大学思想政治理论课社会实践课程试卷课程名称: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实践主题:“鉴往知来”学生姓名:学号:学院(部):专业:指导教师:许冠亭成绩:_______________日期:2015年06月01日太平天国运动在苏州一:运动背景鸦片战争后,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西方列强凭借《南京条约》等一系列不平等条约,从政治、经济各方面大肆侵华。
清政府为了支付高达2800万元的战争赔款和赎城费,弥补由于鸦片大量输入而造成的财政亏空(道光二十七年至二十八年平均每年流出白银1000万元),加紧横征暴敛,增加税收一至三倍以上。
兼之外国工业品大量倾销,使中国城乡手工业受到摧残,农民和手工业者纷纷破产。
地主阶级乘机兼并土地,加重剥削。
民族矛盾的加剧促进了国内阶级矛盾的激化,广大农民饥寒交迫,纷纷揭竿而起,鸦片战争后十年间,各族人民自发的反清起义达100多次。
广西是多民族聚居区,清朝统治者对广大少数民族的民族压迫和阶级剥削十分严酷;又加以天灾人祸,广大农民苦不堪言,反抗斗争此伏彼起,终于在道光三十年末爆发了洪秀全领导的大规模的太平天国农民起义。
太平天国运动由洪秀全、杨秀清、萧朝贵、冯云山、韦昌辉、石达开组成的领导集团从广西金田村率先发起的反对清朝封建统治和外国资本主义侵略的农民起义战争,是19世纪中叶中国的一场大规模反清运动。
1851年1月拜上帝会于广西桂平金田村起义,建国号“太平天国”,改元“太平天国元年”,3月洪秀全称“天王”,9月太平军攻占永安。
12月在永安封东南西北翼王,建立太平天国基本制度,称为“永安建制”。
1853年1月攻陷武汉,人数增至五十万。
曾国藩办湖南团练,即为湘军。
3月攻陷南京,改名天京,定为首都。
清军建江南、江北大营。
5月太平军北伐,西征。
1860年4月破江南大营,迫近上海。
5月破江北大营。
6月上海成立“中外会防局”,由美国人华尔建洋枪队,助攻太平军。
1863年3月英国人戈登接任常军管带。
第四单元第8讲太平天国运动与辛亥革命考情分析引领考试的风向标考点导学扬帆启程的导航灯考点一太平天国运动1.背景(1)主要原因:鸦片战争后,中国面临的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空前激化。
(2)酝酿:洪秀全创立“拜上帝教”。
2.经过(1)爆发:金田起义,1851年,在广西发动金田起义,建号“太平天国”。
(2)正式建立政权:定都天京,①__________年太平军攻克南京,改名天京,定为国都。
定都天京后,颁布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全盛:北伐和西征,由于孤军深入,北伐失败,西征军不断胜利,太平天国进入全盛时期。
(4)转折:天京变乱,1856年出现领导集团内部争权夺利的斗争,太平天国从此由盛而衰。
(5)后期防御战:第二次鸦片战争后,外国侵略者开始同清政府勾结,共同镇压太平天国。
太平军同侵略者进行了英勇斗争,给侵略者以沉重打击。
(6)失败:③______年,天京陷落,太平天国运动失败。
3.纲领4.影响(1)太平天国运动是近代中国第一次⑩__________的农民运动,是中国几千年来农民战争的最高峰。
(2)沉重地打击了中外反动势力。
(3)是先进中国人向西方学习资本主义的最早探索。
(4)对后来的中国民主革命有重要影响。
【点题训练1】有学者认为,《天朝田亩制度》在晚清思想史中具有独特性,显示了传统思想里从未有过的一种组合,即“财产共有与权力全面控制的组合”。
在这种思想的组合过程中,没有..对其产生影响的是()A.农民起义中的“均贫富思想B.基督教平等思想C.《礼记·礼运》中大同思想D.中体西用思想考点二辛亥革命1.同盟会的成立(1)背景:a.《辛丑条约》签订,清政府反动卖国的本质暴露无遗。
b.清政府实行新政和预备立宪,为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准备了一些条件。
c.兴中会等革命团体纷纷建立,民主革命思想广泛传播。
(2)成立⑪______年在日本东京成立,以⑫“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为政治纲领;孙中山为总理;机关刊物为《民报》。
苏南太平天国运动之我见
李正寅
【期刊名称】《常熟理工学院学报》
【年(卷),期】1998(000)02X
【摘要】<正> 1851年兴起的太平天国运动,到1856年出现了全盛局面,据
有了与清政府对峙的东南半壁江山。
然而由于农民阶级的局限,太平天国最终还是
失败了。
本文试图通过太平天国后期最重要的一块根据地苏福省的情况谈谈对苏南太平天国运动的看法。
1860年5月,李秀成率大军从天京出发,势如破竹,连克丹阳、常州、锡金等地,6月初即攻占苏州。
占领苏州后,李秀成将镇江以东的苏南地区,划建为苏福省,首府就设在苏州。
到1863年12月苏州失守,苏南各重镇也很快丢失,
太平天国在苏南的政权历时三年半左右。
【总页数】3页(P125-127)
【作者】李正寅
【作者单位】常熟市梅李中学 215511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G64
【相关文献】
1.苏南民营企业诚信发展之我见 [J], 黄亚明
2.调整我省苏南地区小麦生产之我见 [J], 沈明;孙庆
3.苏南高职院校开展创业教育之我见 [J], 钱红;杭建伟
4.太平天国运动失败之我见 [J], 薛梅
5.苏南率先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之我见 [J], 马奇凡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第11课太平天国运动一:课标要求了解太平天国运动的主要史实,认识农民起义在民主革命时期的作用与局限性。
二、教材分析(一)太平天国运动爆发的原因1、阶级矛盾尖锐(根源)2、外国侵略加剧了矛盾3、自然灾害激化了矛盾(二)太平天国运动的经过1、前期:金田起义—永安封王建制—定都天京,颁布《天朝田亩制度》—北伐、西征2、后期:天京变乱—提拔青年将领,提出《资政新篇》—后期防御—天京陷落(三)太平天国的纲领1、前期:《天朝田亩制度》(1)主要内容:①土地分配原则:天下田,天下人同耕,无处不均匀。
分配方法:以户为单位,按人口来分,不论男女②产品分配原则:人人不受私,物物归上主。
分配方法:每户只留口粮,其余归国库(2)目的:建立“四有二无”的理想天国(3)评价:①要求废除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具有反封建的革命性;②绝对平均主义不切实际,具有空想性;③绝对平均主义也不利于社会的前进和发展;维护的还是小农经济,与近代发展资本主义的历史潮流相违背,具有落后性。
2、后期:《资政新篇》(1)主要内容:学习西方,发展资本主义(2)评价:是先进的中国人最早提出的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的设想。
但当时中国的社会实际不具备实施的条件,未能实行。
(四)太天平国失败的原因:主观原因:农民阶级的局限性。
客观原因:中外反动势力的联合绞杀启示:农民阶级不是先进生产力的代表,不能领导中国革命取得胜利(五)太平天国运动的作用和意义1、是几千年农民反封建斗争的最高峰2、时代赋予了它反侵略的新任务3、后期提出学习西方、发展资本主义的设想,是时代赋予的新内容4、在中国的民族资本主义和资产阶级产生之前,农民阶级承担起了反封建反侵略的民主革命任务,揭开了中国民主革命的序幕。
(六)与以往的农民起义相比,太平天国运动的新特点1、时代背景新:中国开始沦为半殖半封社会2、起义原因新:有本国封建剥削,又有外国侵略加剧矛盾3、担负任务新:反封建同时反侵略4、起义理论新:利用外来宗教发动农民反封建5、治国方案新:发展资本主义方案《资政新篇》6、失败原因新:中外反动势力联合绞杀三、教学设计①导入设计教师可以利用本课导言,通过历史人物导入。
第41讲三民主义(时间:45分钟)一、选择题1.《帝制的终结——简明辛亥革命史》一书中提出,孙中山不是“资产阶级革命家”,可以把孙中山定性为“平民知识分子革命家”(简称“平民革命家”)。
下面能说明这一结论的是( )A.“驱除鞑虏,恢复中华” B.“创立民国”C.“平均地权”与“节制资本” D.“天下为公”2.“这种主义的高涨以对劳动群众生活状况的最真挚的同情和对他们的压迫者及剥削者的最强烈憎恨为前提,同时又反过来产生这种同情和憎恨。
”列宁评价的应是孙中山的( )A.民族主义 B.民权主义C.民生主义 D.民主主义3.1925年3月20日,俄国革命家马林在一篇文章中说:“孙中山在法文月刊《社会主义运动》上发表了一篇文章,阐述中国革命的性质,提到他不期望资本主义式的繁荣,而希望看到‘新中国’是一个‘社会主义的中国’。
”这则材料表明孙中山( )A.阶级属性发生改变B.完全接受了中共的革命主张C.革命策略有所调整D.认为中国的出路是社会主义4.1924年孙中山指出:“我们国民党的民生主义,目的就是要把社会上的财源弄到平均,不过办法不同。
”这里的“办法”是指( )A.“无处不均匀,无人不饱暖”B.发达资本,振兴实业C.构建福利国家,实现共同富裕D.平均地权,节制资本5.1919年7月25日,孙中山宣布:“如果中国人民希望自由的话……中国人民在争取民族自由的斗争中唯一的伙伴和兄弟就是苏俄红军。
”据此说明( )A.孙中山由革命民主主义者转变为社会主义者B.孙中山决定放弃对西方自由主义和民族主义的追求C.孙中山决定学习俄国,实行“联俄、联共、扶助农工”D.孙中山的三民主义思想发生了转变6.国民党一大宣言中规定:“私人所有土地,由地主估价呈报政府,国家就价征税,并于必要时依报价收买之……国民党之主张,则以为农民之缺乏田地沦为佃户者,国家当给以土地,资其耕作,并为之整顿水利,移殖荒徼,以均地力。
”由此推断国民党( )A.广州国民政府实行土地国有B.提出了彻底的土地革命纲领C.开始关心民生重视土地问题D.发展了“平均地权”的思想7.民国初年,孙中山说:“中国十年以后,必至有十万人以上之大资本家,此时杜渐防微,惟有提倡国家社会主义,此则兄弟提倡国家社会主义之微意也已。
苏州大学思想政治理论课社会实践课程试卷课程名称:中国近代史纲要实践主题:论中国现状学院:王健法学院专业:知识产权学生姓名:胡扬学号:1211402023指导老师:吉文灿成绩:清明假期,闲来无事便与几个朋友一起逛逛古韵苏州。
去了拙政园,登过寒山寺,不过印象最深刻的还是古镇周庄。
苏州的古镇文化有着很深的历史底蕴。
那些拥有近百年、数百年、逾千年的镇,在熟悉的地名背后隐藏着可圈可点的史章和精彩动人的故事,时光的年轮赋予它们“古镇”的称号。
唐人杜荀鹤的“君到姑苏见,人家尽枕河。
古宫闲地少,水巷小挢多。
”写尽了苏州“小桥、流水、人家”的江南水乡风情。
这些历史悠久、底蕴深厚的江南水乡古镇散发着无穷的魅力,成为现代人慕名而至的观光胜地,带给人们赏心悦目的古镇风情、可观的旅游收入……然而,近年来古镇文化的可持续发展却隐藏着一定的危机。
一方面,城镇建设与古建筑保护的冲突,人们开始认为随着人口的急剧增长,没必要再为古镇保留建筑用地,而应该作为居民的居住用地;另一方面,又存在一种“过度保护的”极端对立面,开发公司为了吸引游客,竭力塑造旅游景点,把古镇改造得有点“面目全非”,失去了它本身所具有的文化内涵。
以周庄为例,旅游资源过度利用是周庄旅游业可持续发展进程中最显著的问题。
周庄自1995年起连续六年游客流量年增长率保持在20%左右。
古镇面临的最大压力便是游客流量增加迅速,超过了目前古镇旅游容量允许的限度。
尤其在旅游旺季,古镇内经常处于拥挤混乱的场面:幽静的水乡环境氛围被破坏,不仅无法正常游览,甚至对古迹、建筑等造成了破坏,即所谓“旅游公害问题”。
目前,全镇有餐厅120余家,宾馆7座,旅店30多家,近3000个标准床位,还有200余家店铺出售古玩、工艺品、字画、食品、百货,周庄旅游无淡季,每逢双休假日和节日,所有宾馆、饭店游客爆满。
另外,据统计,在周庄古镇0.74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却有几百家商店,而卖土特产“万三蹄”的经营点就有60多家,且每年的销售量不下100万只。
作者: NULL
出版物刊名: 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页码: 91-91页
主题词: 太平天国;讨论会;教学研究会;高校历史;江苏省;战略思想;苏州;文献学;历史博物馆;
社会科学院
摘要: <正> 江苏省史学会和江苏省高校历史教学研究会联合召开的太平天国史讨论会,于一九八一年四月二十一日至二十四日在苏州举行。
出席这次讨论会的有省社会科学院、太平天国历史博物馆、南京大学、各师范学院和师专等十七个单位的代表三十七人。
各单位提供有关太平天国的战略思想、刑律、文献学、拜上帝。
作者: NULL
作者机构: 江阴县文化馆
出版物刊名: 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页码: 119-120页
主题词: 外国侵略者;历史见证;太平军;太平天国革命;江阴;西方资本主义;农民革命;革命战争
摘要:太平天国农民革命是我国历史上最大的一次农民革命战争,也是我国近代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反对西方资本主义侵略的伟大革命斗争。
以洪秀全为领袖的太平天国革命,在后期战略防御时期,对内外反动势力的联合镇压采取了积极的进攻,对于外国侵略者是始终坚定地站在自卫的立场上坚决予以抗击。
作者: 杨大春
作者机构: 苏州大学社会学院
出版物刊名: 安徽史学
页码: 56-59页
主题词: 清政府;太平天国运动;镇压太平天国;天主教会;辛酉政变;政教关系;太平天国战争;基督教会;总理衙门;外国传教士
摘要: 由于太平天国运动和基督教会的特殊关系,因此它对清政府的教会政策也产生了重大影响。
这种影响可以1861年的辛酉政变为界,至少可分为前后两种。
(一)第一种:1861年辛酉政变以前,清政府因太平天国运动而增加了对教会的猜疑和防范,政教关系更加紧张。
19世纪...。
苏州大学思想政治理论课
社会实践课程试卷
课程名称: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实践主题:“鉴往知来”
学生姓名:
学号:
学院(部):
专业:
指导教师:许冠亭成绩:_______________
日期:2015年06月01日
太平天国运动在苏州
一:运动背景
鸦片战争后,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西方列强凭借《南京条约》等一系列不平等条约,从政治、经济各方面大肆侵华。
清政府为了支付高达2800万元的战争赔款和赎城费,弥补由于鸦片大量输入而造成的财政亏空(道光二十七年至二十八年平均每年流出白银1000万元),加紧横征暴敛,增加税收一至三倍以上。
兼之外国工业品大量倾销,使中国城乡手工业受到摧残,农民和手工业者纷纷破产。
地主阶级乘机兼并土地,加重剥削。
民族矛盾的加剧促进了国内阶级矛盾的激化,广大农民饥寒交迫,纷纷揭竿而起,鸦片战争后十年间,各族人民自发的反清起义达100多次。
广西是多民族聚居区,清朝统治者对广大少数民族的民族压迫和阶级剥削十分严酷;又加以天灾人祸,广大农民苦不堪言,反抗斗争此伏彼起,终于在道光三十年末爆发了洪秀全领导的大规模的太平天国农民起义。
太平天国运动由洪秀全、杨秀清、萧朝贵、冯云山、韦昌辉、石达开组成的领导集团从广西金田村率先发起的反对清朝封建统治和外国资本主义侵略的农民起义战争,是19世纪中叶中国的一场大规模反清运动。
1851年1月拜上帝会于广西桂平金田村起义,建国号“太平天国”,改元“太平天国元年”,3月洪秀全称“天王”,9月太平军攻占永安。
12月在永安封东南西北翼王,建立太平天国基本制度,称为“永安建制”。
1853年1月攻陷武汉,人数增至五十万。
曾国藩办湖南团练,即为湘军。
3月攻陷南京,改名天京,定为首都。
清军建江南、江北大营。
5月太平军北伐,西征。
1860年4月破江南大营,迫近上海。
5月破江北大营。
6月上海成立“中外会防局”,由美国人华尔建洋枪队,助攻太平军。
1863年3月英国人戈登接任常军管带。
6月辗转多年重创清军,但军力殆尽,石达开于大渡河旁请降保全余部,被绑赴成都遭凌迟,余部2000余人遭屠杀。
12月淮军、常胜军攻克苏州。
1864年,太平天囯首都天京陷落,标志着运动失败。
二:太平天国运动下的江南地区——从天堂滑落到地狱
长毛,是当时和后来江南百姓对太平天国队伍的称呼(因为太平天国提倡留长发)。
据从小在嘉兴平湖长大的岳泰回忆,直到他幼年(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初)时期,每当有小孩哇哇大哭时,大人为了要吓唬小孩制止哭泣,不是说“狼来了……”,而是说“长毛来了……”。
太平天国战乱在平湖的普通百姓心理上留下非常恐怖的印象。
据平湖县志记载:道光十八年(1838年)全县人口为304365人,可是仅仅过了二十多年,到同治三年(1864人)全县清查人口仅为50750人。
湘军三次屠城
1858年四月,湘军悍将李续宾经过一年多时间的苦战,攻克重镇九江,为湘军战胜太平军奠定了决定性的基础。
李加封巡抚衔,赐黄马褂,成为封疆大吏。
然
而在破城之后,他不仅下令杀了太平军守将林启容以及1.7万名守军,还大规模杀戮平民,开了湘军屠城的先例。
九江城内一时积尸成阜,流血成渠。
安庆在太平天国的地位紧次于首都天京。
由于安庆是天京上游的重要门户,安庆的得失,对太平天国后期战争的全局关系极大。
安庆保卫战是太平军战史上最惨烈的一次战役,太平军先后投入数十万兵力,最终归于失败。
1861年,曾国藩攻下安庆后,下令士兵“大索三日”,屠杀淫掠,整个安庆几乎变成了一座空城。
“大索”字面上是搜索“残敌”,实际则是纵容士兵在当地公开抢劫奸淫。
曾国藩的亲信李榕称:“通计前后杀毙援贼、城外垒贼、降贼及城中之贼实有四万余人,军兴以来,杀劫此为最重。
”
1864年7月,曾国荃部攻陷天京,顿时“十年壮丽天王府,化作荒庄野鸽飞”,繁华的古都南京顿成瓦砾。
同时,湘军也再次大开杀戒,“沿街死尸十九皆老者,其幼孩未满二三岁者亦斫戮以为戏”。
曾国藩上报说:曾国荃率所部在南京城内“分段搜杀,三日之间毙贼共十余万人。
秦淮长河,尸首如麻”。
这实际上是三天就屠杀了十余万南京居民。
三:太平天国运动对苏州的影响
实践方法:亲临图书馆查找资料、与历史老师进行探讨交流
苏州位于太湖流域下游,唐至明清时期,苏州一直堪称中国最美丽、最繁荣之地,号称“富甲天下、绝冠中华”。
苏州和以苏州为代表的江南体现着中国传统文化的极致。
“三江财富尤贼(指太平军)所觊觎”,苏州的富庶对太平军来说,也有巨大的吸引力和诱惑力。
1860年5月,太平天国忠王李秀成攻打苏州,江苏巡抚徐有壬和总兵马德昭为巩固城防,“首令民装裹,次令迁徙,三令纵火”。
一把大火,使苏州曾经繁华盖世的阊门外直到枫桥寒山寺,顷刻之间烟焰蔽天,日夜不息,数十万苏州市民逃往上海租界。
时人李寿龄曾做《姑苏哀》:“清军十万仓皇来,三日城门闭不开。
抚军下令烧民屋,城外万户成寒灰。
健儿应募尽反颜,弃甲堆积如丘山。
”
6月2日,李秀成军攻克苏州,并以苏州为首府建立了太平天国苏福省。
苏福省建立后,李秀成虽采取了一些稳定社会秩序的有效措施,苏州的商业重新出现了兴旺景象。
但苏州也遭受了严重破坏,太平军不仅摧毁了城市里的行会组织,也破坏了手工业工场和作坊,许多行业陷于停顿。
一向十分活跃的行会组织完全被摧毁,行会董事大多逃散或死于战乱。
(苏州陷落前)南京和苏州之间一带乡间是可爱的花园,运河两岸十八里内全都排列着房舍,居民像蜂群似的忙碌着,处处显示出这些人民有理由可以预期到的繁荣景象。
自苏州复归于清军之手后,这些房舍以及无数桥梁全都消失了。
整个十八里之内没有一幢房子,四周乡间,举目荒凉。
人民畏清兵如豺虎,一见就惶惶逃命。
看不见男人,看不见妇女,看不见儿童,也看不见任何一头牲畜……在通往无锡的路上,遍地荒芜,荆草漫生……可是沿途布满了数不清的白骨骷髅和半腐的尸体,使人望而生畏。
这里没有做买卖的船只,商业绝迹,无锡已成为一片废墟……到常州府,沿途九十五里,仍旧是一片荒芜凄惨的景象,不见一个做工的人。
遍地荒蒿,杂草没胫……从常州府到丹阳遍地布满了白骨,不幸的太平军,更可能是无辜的村民,一定遭到了极其可怕的屠戮。
我从丹阳前进四十五里,前进得越远,地方上的情况就越坏,一言以蔽之,整个情况是“一团糟”。
太平天国战后的苏州,人口由1831年的340万下降到1865年的129万,经济上的富庶与繁华和文化上的标致与优雅都已随风而逝。
四:透过江南地区的惨痛对太平天国运动的总结和反思
太平天国运动从1851年开始到1864年覆灭经过了十几年,这恰好是在鸦片战争开始十年之后,天朝上国遇到了亘古未有的变局,太平天国运动给中国造成了极大的内耗,使清政府的力量遭到极大削弱,更加有利于列强坐山观虎斗坐收渔翁之利,而且天平天国烧杀抢掠特别是长江三角洲中国最富庶的地区遭受了灭顶之灾,是人间浩劫。
如果没有天平天国清朝可以继红力量抵御外侮,甚至可能比日本明治维新更早的进行改革。
太平天国运动也给汉族地主武装发展提供了机会,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等都是这一时期发展起来,后来的北洋军阀也都是这些汉族地主武装发展起来的,袁世凯就是李鸿章的系统。
而北洋军阀对时局的影响也是很大的,亲英亲美或者亲日经常都是狗仗人势,但是与太平天国相比他们还是名义上再中央政府统治之下,就历史影响的根源性和深远性来讲,太平天国运动队中国历史的影响更为突出。
天国法令相当森严,刑律残酷,凡犯天条者,一律处死刑,违背了当初革命救世和人道宗旨。
同时,从领导人开始,滋生享乐、保守思想,逐渐破坏了团结统一的局面,导致发生内乱、分裂和一系列不正常事件。
到后来,朝纲败坏,许多将领拥兵自重,敛财自肥,腐化堕落,甚至发生一连串叛变投敌的行为,从而瓦解了革命斗志,加速了革命的失败。
太平夭国用以指导革命的理论是拜上帝教,它在开始时起过动员和组织群众的重大作用,但它终究不可能解决在革命发展中不断出现的大量
新问题、新矛盾,不能及时地、适当地总结经验,避免重犯错误,提高革命水平。
因此,在太平天国史上同样性质的错误往往一再重复,得不到及时纠正。
尤其是到了晚期,洪秀全深深沉溺在"天父天兄"的速网里,失去了对现实的清醒认识,以至使这个理论反而日益成了太平天国前进的障碍。
可以这么说,在民阶级自身的局限性是大年天国失败的根本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