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法行使财产权
- 格式:docx
- 大小:26.69 KB
- 文档页数:12
第1篇一、引言财产权是公民、法人享有的重要权利,涉及社会经济生活的方方面面。
在我国,关于别人财产的法律规定主要体现在《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等法律中。
本文将从这些法律的角度出发,对别人财产的法律规定进行详细阐述。
二、别人财产的定义所谓别人财产,是指不属于权利人所有,但由权利人占有、使用、收益或者处分的财产。
别人财产可以分为动产和不动产两大类。
动产是指能够移动,且不因移动损害其价值的财产,如金钱、衣物、家具等;不动产是指不能移动,或者移动将损害其价值的财产,如土地、房屋、车辆等。
三、别人财产的法律规定1. 物权法规定(1)占有权:根据《物权法》第39条规定,占有权人有权占有、使用、收益或者处分占有物,但不得侵犯所有权人的权利。
(2)使用权:根据《物权法》第40条规定,使用权人有权使用他人财产,但不得超出使用权的范围,不得损害所有权人的权利。
(3)收益权:根据《物权法》第41条规定,收益权人有权从他人财产中获取收益,但不得损害所有权人的权利。
(4)处分权:根据《物权法》第42条规定,处分权人有权处分他人财产,但不得损害所有权人的权利。
2. 合同法规定(1)无偿合同:根据《合同法》第211条规定,无偿合同当事人一方不得要求对方支付报酬,但对方自愿支付的除外。
(2)有偿合同:根据《合同法》第212条规定,有偿合同当事人一方有权要求对方支付报酬。
3. 侵权责任法规定(1)过错责任原则:根据《侵权责任法》第6条规定,侵权行为人因过错侵害他人民事权益,应当承担侵权责任。
(2)无过错责任原则:根据《侵权责任法》第7条规定,因特殊侵权行为侵害他人民事权益,行为人应当承担侵权责任。
四、别人财产的法律保护1. 请求返还财产:当别人财产被他人非法占有时,权利人可以请求返还财产。
2. 请求赔偿损失:当别人财产因他人侵权行为受到损害时,权利人可以请求赔偿损失。
3. 请求排除妨碍:当别人财产被他人非法占有或者妨碍使用时,权利人可以请求排除妨碍。
部编人教版八下道德与法治《依法行使权利》教案与反思第2课时依法行使权利1教学分析【教学目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珍视公民权利,增强权利意识,积极维护自己的权利;明确权利边界,树立法治观念能力目标正确对待权益纠纷,学会依照法定程序维护自身权益知识目标知道行使权利的界限,懂得依法行使权利;了解维护公民权利的方式,知道如何正确维护权利【重点难点】教学重点:依法行使权利。
教学难点:个人的自由和权利不能以损害国家利益、社会利益和集体利益为代价。
2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上海市静安区公布对巨鹿路888号优秀历史建筑被业主违法拆除事件的调查结果,决定对违法行为人王某罚款人民币3050万元,责令其在10个月内恢复建筑原状。
同时,对相关政府责任部门及10名责任人员严肃问责。
的确,老洋房是业主花8000万元买下来的,公民的财产权应该得到保护。
但是,公民行使财产权也是受到法律约束的,不能够无法无天。
思考:王某是在依法行使财产权吗?(学生从不同的角度阐述)提示:不是。
任何权利都是有范围的,公民行使权利不能超越它本身的界限,不能滥用权利。
二、新课讲授目标导学一:行使权利有界限活动一:角色扮演江苏徐州的一位大妈火了。
因为她闯红灯和横穿马路,被交警拦下,被告知需要站岗后,多次爆出雷语:我有心脏病,如果犯病你要赔我钱;不差钱,明天继续闯;我就教育孙子去偷,去闯红灯;我50多,不,我60多了。
一时间,网友热议不断。
闯红灯大妈就像是一面镜子,照出了诸多层面的问题。
闯了红灯拒不接受处罚,态度还如此蛮横1.学生分角色扮演,模拟这一情景。
2.对徐州大妈的言行,你是怎么看的?提示:这是法治观念淡薄的表现,不懂法律,不依法行使权利。
3.如果你是现场的交警,会对她讲哪些道理?提示:闯红灯是违法行为,要受到相应的处罚,公民行使权利不能超越它本身的界限,不能滥用权利。
公民在行使自由和权利的时候,不得损害国家的、社会的、集体的利益和其他公民合法的自由和权利等。
疑难易错专练(十八)(选修5)易错易混点一:积极维护人身权:姓名权、肖像权、名誉权、隐私权1.赵某系全国知名演员,张某经多次整容后外形酷似赵某,此后多次参加营利性模仿秀表演,承接拍摄一些商业广告。
依据民法通则,张某( )A.故意整容成赵某外形的行为侵害了赵某的肖像权B.整容后承接拍摄商业广告的行为侵害了赵某的名誉权C.整容后参加营利性模仿秀表演侵害了赵某的肖像权D.模仿秀表演与拍广告的行为不构成对赵某人格权的侵害【解析】选D。
本题中,张某无论是整容与表演都使用的是自己的肖像,而没有直接或间接地使用赵某的肖像,因此,不构成对赵某肖像权的侵害,A、C不选;材料中张某并没有在承接拍摄商业广告的过程中侮辱、诽谤赵某的名誉,故没有侵害赵某的名誉权,B不选;材料中张某的行为不构成对赵某人格权的侵害,D正确,故本题答案应为D。
易错易混点二:依法行使财产权2.甲、乙、丙、丁各出资500万元共同成立一家股份有限公司,甲以一块建设用地使用权作价500万元出资,甲将该土地交付给公司,但一直未办理变更登记手续。
公司成立后,甲又以该地设定抵押,向某银行借款500万元,双方办理了抵押登记。
甲将该笔借款投入股市,不久即血本无归。
因甲无力还款,银行欲行使抵押权与乙、丙、丁等发生纠纷。
对此,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将该建设用地使用权抵押给银行的行为无效B.银行可以取得该建设用地使用权的抵押权C.股份公司有权拒绝银行行使抵押权D.乙、丙、丁有权拒绝银行行使抵押权【解析】选B。
不动产物权的设立、变更、转让和消灭,经依法登记,发生效力。
建设用地使用权转让、互换、出资或者赠与的,应当向登记机构申请变更登记。
甲将建设用地使用权用于出资,应当办理变更登记,才能发生物权变动的效力,由于甲未办理变更手续,故该建设用地使用权仍归属于甲,而未转为公司财产。
因此,甲将该建设用地使用权设定抵押权的行为有效,且银行根据抵押合同和抵押权登记取得抵押权。
专题二民事权利和义务第三框依法行使财产权一、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1、知道财产权制度的基本内容,特别是所有权及其取得和变更方好似,财产共有关系。
2、明确用益物权的主要种类及其内容,担保物权的分类及其区别。
(二)能力目标学会用财产权的相关法律知识解析现实生活中发生的纠纷。
提高学生用法律武器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通过对财产权制度的学习提高保护国家、集体和私有财产的意识;定纷止争,物尽其用,深刻认识有关财产权制度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中的重要性。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物权,所有权,用益物权,担保物权2、教学难点:三种担保物权之间的差别。
三、教学方法案例分析法,比较分析法,讲授法等。
四、课时安排:2课时五、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战国时期的《商君书》里一个关于兔子的例子,表明了古人对财产权的看法。
“一兔走,百人逐之,非以兔可分以为百也,由名分未定也;夫卖兔者满市,而盗不敢取,由名分已定也。
”名分定与未定就是我们今天要讲的财产权问题。
(二)新课讲授:一、定纷止争—财产权(第1课时)(一)财产权1、财产权制度是现代社会一项极其重要的法律制度。
财产权制度对于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都有极其重要的影响。
2、法律规定财产权的目的:解决财产的归属和流通使用。
3、规定财产权的范围:广义是指物权、债权和知识产权;狭义的是指物权4、我国财产权制度的相关内容:①2007年3月19日胡锦涛发布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六十二号《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已由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于2007年3月16日通过,现予公布,自2007年10月1日起施行。
②法律对财产权的规定,保护国有财产、集体财产和公民合法的私有财产。
宪法规定,社会主义的公共财产神圣不可侵犯。
国家保护社会主义的公共财产。
禁止任何组织或者个人用任何手段侵占或者破坏国家的和集体的财产。
公民的合法的私有财产权不受侵犯。
国家依照法律规定保护公民的私有财产权和继承权。
学案3依法行使财产权课标要求学习目标引述财产权的有关法规及其具体表现,分析城乡生活中维护权利的典型案例。
1.了解财产权的分类,知道保护财产权的法律依据。
2.明确财产所有权的含义、类别及其取得和变更方式、财产共有关系。
3.明确用益物权的主要种类及其内容、担保物权的分类及其区别。
4.通过对财产权制度的学习,增强保护国家、集体和私有财产的意识。
一、定分止争——所有权1.财产权及其分类(1)财产权制度是现代社会一项极其重要的法律制度。
法律规定财产权的目的,是要确定财产的归属,促进财产的流通使用。
(2)广义的财产权包括物权、债权和知识产权,狭义的财产权通常指物权。
2.保护财产权我国宪法和民事法律均明确规定,保护国有财产、集体财产和公民合法的私有财产。
3.所有权(1)所有权是权利人可以支配其所有物,依照自己的意愿占有、使用、收益和处分,并享有其利益的权利。
(2)我国的所有权按主体划分为三类:国家所有(全民所有)、集体所有、私人所有。
温馨提醒除法律特别规定某些财产只能归国家或者集体所有外,其余财产(包括生产资料)可以由各类主体享有所有权。
4.所有权的取得方式所有权的取得方式,因财产属性的差异而有所不同。
请思考:动产和不动产的所有权的取得方式一样吗?提示不一样。
对于动产,一般是按照交付的方式取得所有权。
对于房屋等不动产,则必须到相关部门办理产权登记,才能取得所有权。
机动车、航空器、船舶虽然属于动产,但由于价值较大,其产权的取得、变更,通常也需要依法办理产权登记。
如果未经登记,不得对抗善意第三人。
5.共有关系由两个以上的人对同一财产享有所有权,从而形成共有关系。
财产共有分为按份共有和共同共有两种形式。
二、物尽其用——用益物权1.用益物权的含义用益物权,就是以财产的使用收益为目的的物权。
2.用益物权的分类用益物权主要包括土地承包经营权、建设用地使用权、宅基地使用权等。
请思考:宅基地使用权能否单独转让?提示宅基地使用权,是农民个人的重要财产权,但宅基地使用权不得单独转让,建造在该宅基地上的住房所有权转让的,宅基地使用权同时转让。
第1篇一、引言公民基本权利是指宪法和法律赋予公民的基本权利,是公民在社会生活中享有的最基本、最核心的权利。
我国宪法明确规定,公民的基本权利包括言论自由、人身自由、宗教信仰自由、财产权、受教育权等。
本文将通过对几个典型的法律案例进行分析,探讨公民基本权利的保障与实施。
二、公民基本权利概述1. 言论自由言论自由是公民的基本权利之一,包括发表、传播、接受和评论各种意见和信息的自由。
在我国,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言论、出版、集会、结社、游行、示威的自由。
”2. 人身自由人身自由是公民的基本权利之一,包括生命权、身体权、健康权、名誉权、隐私权等。
在我国,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的人身自由不受侵犯。
”3. 宗教信仰自由宗教信仰自由是公民的基本权利之一,包括信仰宗教、不信仰宗教、自由选择宗教和宗教组织等。
在我国,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宗教信仰自由。
”4. 财产权财产权是公民的基本权利之一,包括财产所有权、继承权、债权等。
在我国,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的合法的私有财产不受侵犯。
”5. 受教育权受教育权是公民的基本权利之一,包括接受教育的权利和提供教育的权利。
在我国,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受教育的权利和义务。
”三、法律案例分析1. 案例一:言论自由的边界案例简介:某网民在社交媒体上发布了一篇涉及国家领导人不当言论的文章,被公安机关依法行政拘留。
分析:该案例中,网民的行为虽然涉及言论自由,但超出了法律允许的范围。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第二十五条规定,散布淫秽、色情、赌博、暴力、恐怖或者教唆、煽动、侮辱、诽谤他人等内容,扰乱公共秩序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五百元以下罚款;情节较轻的,处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罚款。
2. 案例二:人身自由的限制案例简介:某地公安机关在执法过程中,对涉嫌犯罪的嫌疑人进行强制传唤,但未按照法定程序进行。
分析:该案例中,公安机关的行为侵犯了嫌疑人的人身自由。
第四十三课时财产权、知识产权及其权利的行使【分析考情扫描考向】考点一所有权1.财产权:广义的财产权包括物权、债权和知识产权,狭义的财产权通常指物权。
2.所有权(1)所有权是权利人可以支配其所有物,依照自己的意愿占有、使用、收益和处分,并享有其利益的权利。
(2)我国的所有权按主体划分为三类:国家所有(全民所有)、集体所有、私人所有。
(3)取得方式:因财产属性的差异而有所不同。
对于动产,一般是按照交付的方式取得所有权。
所有人按照转让其财产所有权的意图,直接把财产交给对方占有,对方就取得了该财产的所有权。
对于不动产,则必须到相关部门办理产权登记,才能取得所有权。
机动车、航空器、船舶虽然属于动产,但由于价值重大,其产权的取得、变更,也需要依法办理产权登记。
3.共有(1)在生活中,还可能由两个以上的人对同一财产享有所有权,从而形成共有关系。
(2)根据物权法的规定,财产共有分为按份共有和共同共有两种形式。
点一点:财产所有权的四大权能(1)占有权;(2)使用权;(3)收益权;(4)处分权。
考点二用益物权1.含义:用益物权就是以财产的使用收益为目的的物权。
2.分类:主要包括土地承包经营权、建设用地使用权、宅基地使用权等。
选一选:当前,我国农村农民通过土地经营权的流转可获得相应的收益,这体现了财产权中的() A.所有权 B.用益物权 C.担保物权 D.抵押权解析土地经营权的流转是用益物权的具体表现,B正确。
抵押权属于担保物权,材料不体现所有权关系和担保物权关系,A、C、D均不合题意。
答案 B考点三担保物权1.含义:财产的所有人可以将其财产(如房屋、汽车、电脑、股票等)设定抵押或者质押,一旦债务不能得到清偿,债权人就可以将该财产折价或者以拍卖、变卖该财产的价款优先受偿。
这种以担保债权的实现为目的而产生的一类财产权,就是担保物权。
2.分类:根据我国物权法、担保法等法律的规定,担保物权包括抵押权、质权、留置权等。
考点四著作权、专利权、商标权1.著作权(1)含义:创作者对精神产品——作品享有的支配和获取利益的权利,就是著作权(也称为“版权”)。
第1篇一、引言在法治社会中,公民依法行使权利是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的重要途径。
然而,在现实生活中,由于种种原因,一些公民在行使权利时可能会遇到阻碍,甚至侵犯他人权益。
本文将通过一个具体案例,探讨如何依法行使权利,维护合法权益。
二、案例背景甲市某小区居民李某,因其房屋质量问题多次向开发商乙公司反映,但乙公司一直未给予解决。
李某遂向当地消费者协会投诉,要求乙公司承担相应责任。
消费者协会在调查后,认为乙公司存在违约行为,要求乙公司进行整改。
然而,乙公司仍然拒绝履行义务,李某遂向法院提起诉讼。
三、案例分析1. 案例争议焦点本案争议焦点在于李某是否依法行使了权利,以及乙公司是否侵犯了李某的合法权益。
2. 李某依法行使权利的表现(1)向开发商乙公司反映房屋质量问题,要求解决。
这是李某作为消费者依法享有的知情权和监督权。
(2)向消费者协会投诉,要求乙公司承担相应责任。
这是李某依法享有的投诉权和求助权。
(3)向法院提起诉讼,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这是李某依法享有的诉讼权。
3. 乙公司侵犯李某合法权益的表现(1)未及时解决李某反映的房屋质量问题,违反了合同约定。
(2)拒绝履行消费者协会的处理决定,侵犯了李某的合法权益。
(3)未在法定期限内履行法院判决,损害了李某的合法权益。
四、法律依据1. 《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1)消费者享有知情权、监督权。
(2)消费者享有投诉权、求助权。
(3)消费者享有诉讼权。
2. 《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1)当事人应当履行合同约定的义务。
(2)当事人一方不履行合同义务或者履行合同义务不符合约定的,应当承担违约责任。
3.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1)当事人有诉讼权利,可以依法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2)人民法院应当保障当事人的诉讼权利。
五、案例分析结论1. 李某依法行使了权利,维护了自身合法权益。
2. 乙公司侵犯了李某的合法权益,应承担相应法律责任。
六、启示1. 公民在行使权利时,要依法进行,尊重他人合法权益。
部编版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3.2《依法行使权利》教案(精选五篇)第一篇:部编版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3.2《依法行使权利》教案《依法行使权利》教案【核心素养】法制意识【教材分析】本课是教材第二单元第三课的第二框内容,本框内容承接第一框,在学生了解了公民基本权利包括什么之后,更加急需的就是要了解行使权利的正确方法。
本框通过行使权利有界限,以及维护权利守程序两部分内容,帮助学生知道任何权利都是有范围的,权利需要依法行使的道理,明确维护权利守程序的原因和方式。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了公民基本权利所包含的内容之后,已初步树立起权利意识。
但是,对于权利应如何行使,以及当权利受到侵犯时,应该如何维护自身权利仍旧不甚了解。
本节课将帮助学生了解如何行使权利,维护权利。
在学习权利是有范围时,学生可能会觉得这一内容与上节课所学的政治自由、人身自由相冲突,教师需循循善诱,启发学生明白宪法对公民行使权利作出的限制性规定是对公民权利的保护。
【课程标准】本节课对应的课程标准是“我与他人和集体”中的“权利与义务”。
具体的内容标准是“了解宪法对公民基本权利和义务的规定,懂得正确行使权利、自觉履行义务。
”“知道公民的人身权利受法律保护,任何非法侵害他人人身权利的行为,都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 【教学目标】1、通过了解宪法相关规定,结合“球迷过激行为”等案例,知道任何权利都是有范围的,及权利需要依法行使权利的道理,明确维护权利守程序的原因和方式。
2、结合正确解决纠纷的案例和自己的实际情况,学会依法行使权利和维护权利。
3、通过了解宪法相关规定,明白宪法对公民行使权利作出的限制性规定是对公民权利的保护,增进热爱宪法的情感,自觉遵守宪法、自觉维护宪法尊严。
【教学重难点】重点:学会依照法定程序维护权利。
难点:知道任何权利都是有范围的,权利需要依法行使权利的道理。
【教学方法】合作探究法,讨论法【教学过程】课堂导入如图漫画不文明养狗侵犯了邻居和其他居民哪些权利?你认为文明养狗应注意什么?提示:休息权、环境权、人身权利等。
专题二民事权利和义务第三框依法行使财产权一、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1、知道财产权制度的基本内容,特别是所有权及其取得和变更方好似,财产共有关系。
2、明确用益物权的主要种类及其内容,担保物权的分类及其区别。
(二)能力目标学会用财产权的相关法律知识解析现实生活中发生的纠纷。
提高学生用法律武器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通过对财产权制度的学习提高保护国家、集体和私有财产的意识;定纷止争,物尽其用,深刻认识有关财产权制度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中的重要性。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物权,所有权,用xx,担保物权2、教学难点:三种担保物权之间的差别。
三、教学方法案例分析法,比较分析法,讲授法等。
四、课时安排:2课时五、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战国时期的《商君书》里一个关于兔子的例子,表明了古人对财产权的看法。
“一兔走,百人逐之,非以兔可分以为百也,由名分未定也;夫卖兔者满市,而盗不敢取,由名分已定也。
”名分定与未定就是我们今天要讲的财产权问题。
(二)新课讲授:一、定纷止争—财产权(第1课时)(一)财产权1、财产权制度是现代社会一项极其重要的法律制度。
财产权制度对于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都有极其重要的影响。
2、法律规定财产权的目的:解决财产的归属和流通使用。
3、规定财产权的范围:广义是指物权、债权和知识产权;狭义的是指物权4、我国财产权制度的相关内容:①2007年3月19日胡锦涛发布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六十二号《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已由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于2007年3月16日通过,现予公布,自2007年10月1日起施行。
②法律对财产权的规定,保护国有财产、集体财产和公民合法的私有财产。
宪法规定,社会主义的公共财产神圣不可侵犯。
国家保护社会主义的公共财产。
禁止任何组织或者个人用任何手段侵占或者破坏国家的和集体的财产。
公民的合法的私有财产权不受侵犯。
国家依照法律规定保护公民的私有财产权和继承权。
国家为了公共利益的需要,可以依照法律规定对公民的私有财产实行征收或者征用并给予补偿。
(二)所有权物权:权利人直接支配特定物并享受其利益的民事权利。
物权分为所有权和他物权(用益物权与担保物权)在讲解所有权的知识点之前,先让我们来聚焦重庆最牛的钉子户。
一个被挖成10米深大坑的楼盘地基的正中央,孤零零地立着一栋二层小楼,犹如大海中的一叶孤舟,随时都有倾覆的危险。
“最牛钉子户”的户主,爬上孤岛般的自家二层楼,把一面写有“公民的合法的私有财产不受侵犯”的横幅挂在屋顶,向外界展示“保卫自己的财产”的决心。
2007年3月19日,重庆九龙坡区法院举行听证后,裁定支持房管局关于搬迁的裁决,并发出限期履行通知,要求被拆迁人在本月22日前拆除该房屋。
如不履行法院将强制执行。
学生活动:请你代表房管局和该钉子户分别陈述自己的理由。
启示:国家为了公共利益的需要,可以依照法律对公民的私有财产实行征收或者征用并给予补偿。
《物权法》的最大缺陷,就是没有确定明确的公益框架,没有规定确认公益的合法渠道与合法程序,只能承认财产的合法归属权利,却无法真正保护财产的合法归属权利。
1、所有权的含义及其分类①所有权是权利人可以支配其所有物,依照自己的意愿占有、使用、收益和处分,并享受其利益的权利。
②我国的所有权按主体划分为三类:国有(全民所有),集体所有,私人所有。
除法律特别规定某些财产只能归国家或者集体所有外,其余财产(包括生产资料)可以由各类主体享有所有权。
(2)所有权的取得方式活动探究:课文探究框中的三组镜头。
学生活动:学生阅读并思考,讨论一下问题:1、以上案例涉及的财产所有权分别应当属于谁?为什么买方付了钱不一定能够取得所有权?2、在生活中应当如何保障自己的合法财产权益?所有权的取得方式,因财产属性的差异而有所不同即(动产、不动产、特殊动产)分析案例前应弄清什么是动产,什么是不动产。
a 不动产—指性质上不能够移动或者虽可移动但移动就会损害其价值的物,一般指土地以及房屋、林木等地上定着物。
b 动产—指除不动产以外的物。
例:课本、手表、自行车、木头是动产,房子、土地、树木是不动产。
①对于动产,一般是按照交付的方式取得所有权。
所有人按照转让其财产所有权的意图,直接把财产交给对方占有,对方就取得了该财产的所有权。
②对于房屋等不动产,则必须到相关部门办理产权登记才能去的所有权。
③机动车、航空器、船舶虽属于动产,但由于价值重大,其产权的取得、变更,也需要依法办理产权登记。
探究活动案例分析:案例1、房屋的买卖:房屋属于不动产,需以产权登记为其所有权转让的必要条件。
该房屋产权已经过户到刘阳名下,所以他能够取得所有权。
丁林尽管订立合同在先,甚至已经拿到钥匙入住该房,但并不能对抗刘阳。
王彬一屋二卖,主观恶意非常明显,他应当退还丁林购房款项,并承担违约赔偿责任。
案例2、轿车的买卖:轿车是动产,但法律同样规定了其所有权转移必须以产权登记过户为条件。
因此,车主李义作为该轿车的所有权人,能够向赵伍追索该车。
赵伍可以向张兴要求承担违约责任。
案例3、电脑的买卖:电脑属于动产,且法律并没有规定必须办理产权过户登记才能转移所有权,因此,此类动产以交付(即转移占有)作为所有权转移的条件。
而且,根据善意取得制度,尽管商品的卖方不是真正的所有权人,买方如果是善意(即不知道或没有理由知道该男子不是所有权人)与之进行交易,并且支付了相应的款项,则同样能够获得该动产的所有权。
但是,本案的特殊之处在于,这台电脑是赃物,并不适用于动产善意取得。
陈平不能取得该电脑的所有权。
相关链接:善意取得是指无权处分他人动产的占有人,在不法将动产转让给第三人后,如果受让人在取得该动产时出于善意,就可依法取得对该动产的所有权。
受让人在取得动产的所有权以后,原所有人不得要求受让人返还财产,而只能请求转让人(占有人)赔偿损失。
(3)共有关系—由两个以上的人对同一财产享有其所有权。
例:a 每个家庭成员可能有专属于自己的个人财产,整个家庭则有家庭共有财产。
b 夫妻之间也存在夫妻共同财产。
c 几个人合伙从事经营活动,可能形成合伙人的共有财产。
d 根据民法通则的规定,财产共有分为按份共有和共同共有两种形式。
d 1按份共有—两人或两人以上对同一项财产按照份额享有权利和承担义务而形成的共有。
例:张某出资3000元,李某出资2000元,合伙买了一匹马,用于运输经营,他们没有约定应有份额。
——二人享有的价值份额是6∶4。
即他们按照份额对整匹马享有权利,并按照份额承担义务(如分担饲养费)。
d 2共同共有—两人或两人以上基于某种共同关系。
共同享有同一项财产的所有权,是不分份额的共有。
例:如夫妻财产共同共有、家庭财产共同共有、合伙财产共同共有、遗产(分割前)的共同共有等。
思考:共同共有有无应有份额,共同共有与按份共有应当如何区分?——按份共有的应有份额,是显著份额,共同共有的份额,是潜在份额。
在共有关系存续期间,按份共有人对自己的份额,就可以自由处分,而共同共有的份额,不得自由处分。
共同共有期间的份额,在共有关系存续期间,份额的作用一般不能显现出来,共有人不得随意处分;到共有关系结束时,份额才能显现作用。
比如合伙财产,在合伙期间,合伙人不得自由处分。
在散伙时,潜在的份额起作用。
遗产与夫妻共同财产也是如此。
二、用xx1、用xx的含义:以财产的使用收益为目的的物权。
2、分类在我国,用益物权主要包括建设用地使用权、农村宅基地使用权、土地承包经营权、国有自然资源使用权、地役权等。
用益物权仅仅是使用、经营权,并不是所有权。
而且用益物权主要是与土地有关的。
(1)建设用地使用权,对于公民个人来说,往往与商品房的所有权相联系。
人们从房地产开发商那里购买商品房,并且办理产权过户手续,取得《房屋所有权证》之后,就拥有了该商品房的所有权。
但是,开发商应当办理《国有土地使用权证》,才能保证商品房用地的合法性。
(2)农村宅基地使用权,是农村村民在集体所有的土地上建造住房及其他附着物的权利。
它是农民个人的重要财产权,关系到农民的切身利益。
按照法律规定,农村村民住宅用地,经乡(镇)人民政府审核,由县级人民政府批准。
农村村民有权长期占有和使用宅基地。
(3)土地承包经营权,是农民的另一项重要的财产权利。
农村土地是农民的基本生产资料;也是农民最可靠的生活保障。
我国农村实行家庭承包经营已经几十年,但农村一些地方仍存在着侵害农民土地承包经营权的现象。
2002年通过的农村土地承包法,核心是赋予农民长期而有保障的土地承包经营权。
(“相关链接”,《农村土地承包法》的相关规定。
)活动探究2:学生阅读并讨论,回答。
根据案例中的情形,王钦家享有哪些财产权利?(参考:土地承包经营权,农村宅基地使用权,由于集体土地被征用,王钦家还可以获得相应的补偿。
)补充知识:地役权—为使用自己不动产的便利或提高其效益而按合约利用他人不动产的权利。
例:1)取水地役权:为了需役地的便利,在供役地上取水的权利。
2)导水地役权:利用管道经过供役地把水导入需役地。
三、担保物权(第2课时)1、担保物权的含义财产的所有人可以将其财产(如房屋、汽车、电脑、股票等)设定抵押或者质押,一旦债务不能得到清偿,债权人就可以将该财产折价或者以拍卖、变卖该财产的价款优先受偿。
这种以担保物权的实现为目的而产生的一类财产权,就是担保物权。
2、分类根据我国民法通则,担保法等法律的规定,担保物权包括抵押权、质权、留置权等。
(1)抵押—债务人或者第三人不转移对财产(通常为不动产或者价值大的动产)的占有,将该财产作为债权的担保。
债务人不履行债务时,债权人有权以该财产折价或者以拍卖、变卖该财产的价款优先受偿。
(抵押权的生效通常需办理登记)(2)质押—债务人或者第三人将其动产移交债权人占有,将该动产作为债权的担保。
债务人不履行债务时,债权人有权以该动产折价或者以拍卖、变卖该动产的价款优先受偿。
另外,债权、股权、知识产权等权利也可以进行质押担保。
(动产质权是从交付占有时起生效的。
)(3)留置—债权人按照合同约定占有债务人的动产,债务人不按照合同约定的期限履行债务的,债权人有权扣留该财产,并以该财产折价或者以拍卖、变卖该财产的价款优先受偿。
注:留置,例如,加工承揽合同的承揽人在定作人未付清加工费之前,就可以直接扣留该加工物作为支付加工费的担保。
3、抵押权、质权与留置权的区别抵押权与质权是基于当事人的约定而产生的;留置权是在特定合同当事人之间自动存在的,无需约定。
抵押权与质权的区别:①抵押人不直接占有抵押物,该抵押物仍由抵押人占有使用,质权人必须占有质物,否则并不发生质权的效力。
②抵押权通常针对不动产和价值较大的动产,而质权的对象通常就是动产;③抵押权的生效通常需要办理登记,而动产的质权是从交付其就开始生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