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入科教育
- 格式:pptx
- 大小:100.96 KB
- 文档页数:19
新生儿科住院医师入科教育——2016年度一.规培医生入科教育培训内容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以培育岗位胜任能力为核心,依据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内容与标准分专业实施。
科室培训内容包括医德医风、政策法规、临床实践能力、专业理论知识、人际沟通交流等,重点提高临床规范诊疗能力,适当兼顾临床教学和科研素养。
(一)专业理论专业理论学习应以临床实际需求为导向,内容主要包括公共理论和临床专业理论。
1.公共理论(1)医德医风:热爱祖国,热爱医学事业,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
弘扬人道主义的职业精神,恪守为人民健康服务的宗旨和救死扶伤的社会责任,坚持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理念,遵守医学伦理道德,尊重生命、平等仁爱、患者至上、真诚守信、精进审慎、廉洁公正。
(2)政策法规:学习相关卫生法律、法规、规章制度和标准,医学伦理学,医患沟通,重点和区域性传染病防治、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急处理以及预防医学、社区卫生、循证医学和临床教学、临床科研的有关基础知识。
(3)人文知识:培养住院医生人际沟通与团队合作能力,能够运用语言和非语言方式进行有效的信息交流,具备良好的人际沟通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善于协调和利用卫生系统的资源,提供合理的健康指导和医疗保健服务。
2.临床专业理论主要学习本专业及相关专业的临床医学基础理论和基本知识,应融会贯通于临床实践培训的全过程。
科室设置教学查房、小讲课、疑难病例讨论等培训活动,要求规培医生积极参与,按照要求完成学习内容。
(二)临床实践按照规范化培训要求,新生儿系统轮转时间2-3个月,轮转期间要求掌握:新生儿的分类;足月儿、早产儿、小于胎龄儿、过期产儿、巨大儿等的解剖生理特点及护理特点;新生儿的病史询问及病历书写;新生儿常见病的病因、发病机制、临床表现、诊断及防治。
熟悉:新生儿、早产儿的喂养及用药(包括抗生素)及补液特点、新生儿输血适应证。
(1)学习病种及例数要求:(2)基本技能要求: 正确进行新生儿全面的体格检查不少于3 例。
住院医师专业化培训入科教育住院医师专业化培训是医学教育体系中的重要环节,旨在提高住院医师的临床能力和专业水平。
入科教育作为住院医师专业化培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住院医师的职业发展中具有关键性的作用。
入科教育的定义和目标入科教育是指住院医师在进入某一科室工作岗位后,通过系统的研究、实践和指导,掌握该科室的临床业务和专业技能,提高其在该领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专业水平的过程。
其主要目标包括:1. 培养医师正确的职业态度和职业道德观念。
2. 增强医师的临床判断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提高医师的技术操作能力和独立工作能力。
4. 培养医师的团队合作精神和沟通能力。
5. 培养医师对患者安全和医疗质量的重视和保障意识。
入科教育的内容和方法入科教育的内容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科室介绍:住院医师应了解所在科室的特点、规模、人员构成以及工作流程等信息。
2. 临床业务:包括常见病、多发病、疑难病例的诊断和治疗方法,以及各项医疗程序和操作技巧等。
3. 专业技能:涉及科室所需的各类技能,如手术操作技能、介入治疗技能、急重症监护等。
4. 学术交流:包括参加科内的学术讨论会、病例讨论会和学术报告等,提高专业知识水平。
5. 患者安全和医疗质量:培养住院医师对患者安全和医疗质量的保障意识,提高医疗过程的安全性和质量。
入科教育的方法应综合运用理论研究、临床实践、病例讨论、技能培训等多种教育手段和教学资源,注重实际操作和模拟训练,以提高住院医师的实际工作能力。
入科教育的评估和监督为了确保入科教育质量,需要进行评估和监督。
评估应包括住院医师在入科教育过程中的研究情况、技能水平和专业素养等方面的考核,以及对学科发展和病案质量的贡献度等方面的综合评价。
监督应由相关部门和上级医师进行,既要注重过程,也要关注结果。
入科教育的建议和展望为了进一步提高住院医师专业化培训的质量和水平,有以下建议:1. 加强师徒传承:通过与资深医师的指导交流,将经验和技能传授给住院医师,提高住院医师的专业素养。
入科教育
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以培养岗位胜任能力为核心, 依据培训标准分专业实施。
培训内容包括医德医风、政策法规、临床实践技能、专业理论知识、人际沟通交流等, 重点提高临床规范诊疗能力, 适当兼顾临床教学和科研素养。
掌握医德医风、政策法规、相关人文知识等, 重点学习相关卫生法律、法规、规章制度和标准, 医学伦理学, 医患沟通, 重点和区域性传染病防治、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急处理以及预防医学、社区卫生、循证医学和临床教学、临床科研的有关基础知识。
掌握本专业及相关专业的临床医学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 能够了解和运用循证医学的基本方法, 具有疾病预防的观念和整体临床思维能力、解决临床实际问题的能力、自主学习和提升的能力。
掌握口腔临床通科常用的基本知识和技能, 包括口腔内科、口腔颌面外科、口腔正畸科、口腔影像学科基础知识及常见病、多发病的诊疗,及临床相关学科例如:心肺复苏技术、突发性疾病院前急救、姑息医疗、重点和区域性传染病的防治知识与正确处理流程。
在培训第一年能够达到医师资格考试的口腔临床基本知识和技能的要求。
熟练并规范书写口腔临床病历。
掌握本科室病例种类如:牙体缺损、牙列缺损、牙列缺失,和专业操作技能如:可摘局部义齿修复及各类桩管修复等。
指导老师:培训学员:。
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标准(2022年版)重症医学科专业基地细则一、基本条件(一)所在医院基本条件L三级甲等医院。
2.医院内应设置重症医学科病房(ICU)和(或)专科ICU(包括内科ICU、外科ICU 和急诊科ICU),且应符合2009年2月13日原国家卫生部办公厅印发的《重症医学科建设与管理指南(试行)》(卫办医政发(2009)23号)的相关条件。
3.医院的内科和外科应为住培专业基地,并能够提供满足培训要求的病种和相应的教学条件。
(二)重症医学科专业基地基本条件4.科室规模(1)符合《重症医学科建设与管理指南(试行)》(卫办医政发(2009)23号)条件的ICU总床位20张(包括但不限于内科ICU、外科ICU及急诊ICU等专科ICU的床位数)。
(2)年收治住院病人不少于750人次。
须同时收治围术期和非手术的重症患者。
(3)床位使用率不低于70%。
5.诊疗疾病范围(1)疾病种类和例数,见表1。
表1疾病种类及例数要求疾病种类最低年诊疗例次非手术重症患者治疗200高危患者围术期治疗23D急性呼吸功能衰竭OOD重症肺炎48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5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32哮喘持续状态1酸碱失衡/水电解质紊乱50急性肾损伤32癫痫持续状态1多发创伤1重型颅脑损伤3骨筋膜室综合征或挤压综合征2不同类型休克的诊疗GO重症感染或感染性休克40重症急性胰腺炎4急性脑血管病16静脉血栓栓塞/肺栓塞IO致命性大咯血1弥散性血管内凝血8糖尿病酮症酸中毒4尿崩症4肾上腺皮质功能危象1腹腔间隔室综合征2妊娠及围产期重症IO先兆子痫及子痫1产后大出血1心肺脑复苏12消化道大出血5颅内感染和颅高压4免疫抑制患者的机会性感染1注:重症医学科专业基地必须具备的病种及数量(2)临床操作种类和例数见表2。
表中内容均为重症医学科专业基地必备。
表2临床操作种类及例数要求操作种类最低年操作例次动脉血气结果分析XD经皮气管切开或外科气管切开12有创机械通气JODAFACHE或SoEA评分比0呼吸力学监测50纤维支气管镜检查1重症患者的营养支持治疗XD无创机械通气20高级生命支持治疗20基础生命支持治疗IO肺复张12治疗性低体温IO重症患者的镇痛与镇静治疗XD重症患者的院内转运50气管插管50连续肾脏替代治疗50个人防护装备的使用1中心静脉超声定位与超声引导下穿刺置管50肺动脉导管或A c)操作及结果判读1留置中心静脉导管XD留置外周动脉导管50胸腔/腹腔穿刺术40腰椎穿刺术IO限制生命支持治疗强度或撤除治疗1脑死亡的诊断1主动脉球囊反搏IX 1深静脉血栓形成超声检查IO心脏超声检查IO气管切开经皮或外科)5心包压塞时的心包穿刺1注:APACHE评分为急性生理学及慢性健康状况评分;SOFA评分为序贯器官衰竭评分6.医疗设备(1)重症医学科专业基地基本设备见表3。
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内容与标准(试行)
神经内科培训细则
神经内科学是针对中枢神经系统、周围神经系统和骨骼肌疾病的发病机制、临床表现、诊断与鉴别诊断、治疗及预防为主要内容的临床二级学科。
神经内科的疾病具有临床表现多样、病情复杂和预后不佳等特点,且特殊辅助检查的专业性极强.因此,神经内科医师必须具备扎实的理论基础和较强的临床实践能力。
一、培训目标
能够掌握正确的临床工作方法,准确采集病史、规范体格检查、正确书写病历,了解各轮转科室诊疗常规(包括诊疗技术)和临床路径,基本掌握神经内科门、急诊常见疾病的诊断和处理,正确诊治神经内科常见病和急症.培训结束时,住院医师能够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人际沟通能力,能独立从事神经内科临床工作.
二、培训方法采取在神经内科及其相关临床科室轮转的方式进行。
轮转的临床科室及时间安排见下表.
注:如轮转精神科1个月,则神经外科仅轮转1个月。
通过管理病人,参加门急诊工作,疑难病例、教学病例讨论和各种教学活动,完成规定的病种和基本技能操作数量,学习神经内科的专业理论知识。
住院医师要认真填写《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登记手册》;规范书写病历;低年资住院医师参与见习/实习医生的神经内科临床教学工作,高年资医师指导低年资医师.
三、培训内容与要求
(一)理论培训内容和学时
注:理论培训内容应为自学与授课两种形式相结合。
各位规培医师:欢迎来到********脊柱外科。
希望你们在脊柱外科规培期间能够扮演好自己的角色,做一名合格的规培医师。
结合脊柱外科实际,先将入科后的具体要求如下:一:个人问题衣着整洁,言行举止须谨慎,不浓妆重抹,不留长指甲,定期修剪,不涂指甲油,不穿拖鞋、高跟鞋等不适宜保持医院安静、方便临床工作和有碍医生形象的着装。
不准和护士、病人及家属争执。
尊重师长,尊老爱幼,养成良好的医生形象、优良的品德、严谨的作风和吃苦耐劳的精神。
临床规培前要将所学诊断学、西医外科学中骨科部分复习好。
随身带好一本口袋大小笔记本,作为每天规培各项事宜记录本;另需自备蓝黑色及红色中性笔。
二:一天的工作(一)查房篇1.早上上班提前30分钟到达科室:到医院病房,更换隔离衣,检查前一天报回化验单是否全部黏贴。
化验单一般放在护士站工作台西头,黏贴化验单时,各项化验单黏贴在“化验单黏贴纸”第一页、各项检查单黏贴在“化验单黏贴纸”第二页,化验单要折齐,标注日期及检查项目,如有异常,相应检查项目以红笔标注。
巡视各自所分管患者目前情况,包括检查患者入院时阳性体征的变化,记录在自己的笔记本上,有异常情况及时向上级医生汇报(不要当着患者面大惊小怪,要沉着,有些话不要当患者面讲,学会应变,以免造成不必要的紧张气氛)。
2.早上8点:准时到办公室交班,交班时由值班医师交班,因办公室座位有限,请各位规培医师注意礼让高年资医师。
3.开始查房:交班完毕开始查房,离开办公室时各位规培医师需将办公室电灯、空调、门关闭,养成节能意识。
跟随自己的带教医生查房。
4.查房时:分管医师站在患者左侧,不可站在上级医生背后,不可交头接耳,不可乱说话,不可东张西望,不可东倒西歪,手机开震动,关闭铃声。
必须认真严肃,身边备好记录本,随时记录上级医生的观点看法和医嘱,不要在病人面前提一些可能引起纠纷的问题。
除进行相关操作必须坐下时,其余任何情况不得在病房内就做。
上级医生体检时床位规培医师应主动配合上级医生搀扶病人,脱袜子等,并一起查体,对阳性体征要记录。
重症监护科住院医师入科教育——2016年度一.规培医生入科教育培训内容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以培育岗位胜任能力为核心,依据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内容与标准分专业实施。
科室培训内容包括医德医风、政策法规、临床实践能力、专业理论知识、人际沟通交流等,重点提高临床规范诊疗能力,适当兼顾临床教学和科研素养。
(一)专业理论专业理论学习应以临床实际需求为导向,内容主要包括公共理论和临床专业理论。
1.公共理论(1)医德医风:热爱祖国,热爱医学事业,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
弘扬人道主义的职业精神,恪守为人民健康服务的宗旨和救死扶伤的社会责任,坚持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理念,遵守医学伦理道德,尊重生命、平等仁爱、患者至上、真诚守信、精进审慎、廉洁公正。
(2)政策法规:学习相关卫生法律、法规、规章制度和标准,医学伦理学,医患沟通,重点和区域性传染病防治、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急处理以及预防医学、社区卫生、循证医学和临床教学、临床科研的有关基础知识。
(3)人文知识:培养住院医生人际沟通与团队合作能力,能够运用语言和非语言方式进行有效的信息交流,具备良好的人际沟通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善于协调和利用卫生系统的资源,提供合理的健康指导和医疗保健服务。
2.临床专业理论主要学习本专业及相关专业的临床医学基础理论和基本知识,应融会贯通于临床实践培训的全过程。
科室设置教学查房、小讲课、疑难病例讨论等培训活动,要求规培医生积极参与,按照要求完成学习内容。
(二)临床实践按照规范化培训要求,重症监护系统轮转时间2-3个月,轮转期间要求掌握:病情评估、观察生命体征,危重病例评分法。
能够分析血气分析、电解质、肝、肾功能等测定结果并进行初步处理,在上级医师的指导下,进行危重病人一般问题的处理。
掌握循环、呼吸、肾脏、消化道、中枢神经、代谢等系统监测参数的判读分析;掌握多器官功能不全综合征(MODS)、全身炎性反应综合征(SIRS)、脓毒症(SEPSIS)、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休克、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等综合征的概念、发病机制、病理生理、治疗原则。
可编辑修改精选全文完整版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入科教育记录第一篇: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入科教育记录医德医风:依法行医,文明行医、科学行医、廉洁行医、诚信行医、规范行医、医护人员发扬“救死扶伤”人道主义精神。
科室规章制度:三级查房制度、科室查房制度、教学查房制度、交班制度、病历书写制度、处方书写制度、会诊制度、医疗安全。
劳动纪律、医疗法律法规、突发事件等应急预案如医疗纠纷、自杀、火灾等。
学科特点及学习要求:呼吸专科设置呼吸门诊、病房,我科学习任务主要在病房内完成,病房设置呼吸抢救室、普通病床共40余张,肺功能室、支气管镜室。
1.重点掌握呼吸科疾病:上呼吸道感染、急性气管-支气管炎、咳嗽诊治指南、肺炎、肺结核、支气管哮喘、支气管扩张、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肺癌、肺源性心脏病、肺血管疾病、肺间质疾病等疾病诊治。
2.了解呼吸科常用药物如呼吸科合理使用抗生素、化痰止咳药物、支气管舒张剂、皮质激素等合理应用。
3.呼吸科氧疗(包括机械通气、气道管理)。
3.呼吸科常见操作:掌握血气分析操作、解读血气分析临床意义、胸腔穿刺及胸腔闭式引流术、骨髓穿刺;了解支气管镜检查、气管插管术(经口、经鼻支气管镜引导下气管插管)、气道管理、肺通气功能检查操作及报告解读。
定期进行教学查房及呼吸专科讲课,能阅读英文文献,对实习生有一定带教能力。
注意事项:按规范化培训要求完成我科学习任务及要求,在学习专业知识及技能同时,应严格遵守医院及科室各项规章制度,与同事协同合作沟通能力,在科主任及带教医师的指导下,掌握医患沟通技巧,了解医疗法律法规,防止医疗纠纷伤害。
第二篇: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入科教育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学员入科教育1.介绍学科概况:呼吸内科介绍,师承及带教师资职称和学历结构,科研成果。
2.医疗工作:(1)三级医师查房制度:无论住院医师,主治医师还是副主任医师或主任医师查房,培训学员均应汇报病历。
(2)大病历书写制度:学员负责所分管病床的大病历书写,最迟于病人入院后24小时前完成大病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