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热爱生命(节选)》写作特点

《热爱生命(节选)》写作特点

《热爱生命(节选)》写作特点
《热爱生命(节选)》写作特点

《热爱生命(节选)》写作特点

1、杰克?伦敦的小说往往有惊心动魄的传奇色彩。

这篇小说把人物放在绝境中去表现人的生命力,展现了一种充满野性的豪犷之美。主人公身处临近北极充满危险的无人区,孤身一人,极度的疲劳,浑身伤痛,弹尽粮绝,中途迷路……在这种几乎生不如死的情况下,顽强求生。他用指甲挖小虫吃,啃被狼吃剩的野兽骨头,与病狼搏斗,在失去了知觉,眼睛瞎了以后,仍然“像一条大虫子在地上蠕动”;他在非人的绝境中自己也成了动物,咬死病狼后,他甚至吮吸狼血。在生不如死的绝境中人不甘心死亡,这种惊心动魄的经历,为读者展现了人忍受痛苦顽强求生的刚强和勇气。

2、这篇小说描写的手法丰富多彩。在环境描写、心理描写和细节刻画上颇见功力。

写绝境,“这是一片叫人看了发愁的景象”,“辽阔可怕的荒野”;天,是灰蒙蒙的,经常下着雨雪,有时还接连几天的暴风雨;地,是潮湿的,他经常在沼泽地里跋涉;在整个故事中,野兽的威胁始终存在,狼像影子一样追随着他……故事在这样的环境中展开,让读者始终关注着人物活动的背景。

在整个故事中,人物一直没有说过一句话(因为他处在无人的世界,也不需要说话),“恐惧”、“痛苦”、“疼痛”,即使在他已经变得和野兽一样,他的内心一刻也没有停止过思想,这也正是人与动物的区别。当他对着被狼吃剩的野兽骨头时,想的是“难道在天黑之前,他也可能变成这个样子吗?生命就是这样吗?真是一种空虚的、转瞬即逝的东西”,而他在发现比尔生命最后的痕迹时,“他早已失去了兴致和热情。他已经不再感到痛苦了。”在人物的活动中,作者不断地刻画人物的心理状态,使人物形象真实丰满。这些刻画并不很细致,却恰到好处,而且可以清晰地看出发展的线索。

3、小说中有些细节对烘托主题,描写人物起到了重要作用。

有些看似作者的疏忽,如主人公在绝境中生存了多少天,他行走了多长的距离,始终没有说明,其实正是匠心独具。小说中有许多表示时间的文字,却多是模糊语,有些如“走到晚上九点钟”,“六点钟的时候”,“天亮了”等比较具体,而有的如“他已经两天没吃东西了”,“这是一个有雾的日子”,“接着下了几天可怕的雨雪”,“有一天”,“至于他究竟被暴风雨吹打了两天还是两个星期,他就不知道了”……这些正表明了主人公的生存状态,在那样的绝境中,他已经像动物一样地活着,他只要活着,没有必要记住人间的文明,从这些细节也可以看出主人公落入了一种什么样的境地。

4、小说营造了如临其境的艺术效果。

写绝境,重点突出的是饥饿、恐惧和伤痛,这些是人能体会到的感受。小说时时不忘写饥饿,“饥饿的疼痛是剧烈的,它一阵一阵地发作,好像在啃着他的胃……”当他发现灯心草时,“他丢开包袱,爬到灯心草丛里,像牛似的大咬大嚼起来”,其他如捉鱼而捉不到、啃野兽吃剩的骨头,都真实地表现出人物绝境中的饥饿感。饥饿紧随着他,直到精神上的麻木,

“刀绞一样的饥饿感觉也消失了,他已经丧失了想吃食物的感觉”,从医学生理学角度而言,这种描述也是真实的。

谏太宗十思疏整理

《谏太宗十思疏》梳理 一.通假字: 振——通“震”,威吓无——通“勿”,不要二.词类活用: 1.必固其根本:使……稳固(使动) 2.欲流之远者:流得远(形作动) 3.人君当神器之重:重权(形作名) 4.居域中之大:重大的地位(形作名) 5.不念居安思危:安定的环境(形作名) 6.则思知止以安人:使……安定(使动) 7.则思江海下百川:居于……之下(名作动) 8.乐盘游:以……为乐(意动) 9.则思正身以黜恶:使……端正/端正(使动/形作动)10.宏兹九德:使……光大(使动) 11.而况于明哲乎:明智的人(形作名) 12.则思正身以黜恶:奸恶小人(形作名) 13.何必劳神苦思:使……辛劳/使……辛苦(使动) 14.惧谗邪:谗言邪说(形作名) 三.一词多义: 1.盖:克终者盖寡:大概,表推测

盖在殷忧:因为,表推测原因 2.长:臣闻求木之长者:生长 塞源而欲流长也:远 3.诚:必竭诚以待下:诚心 诚能见可欲:果真 4.安:思国之安者:安定(动词) 不念居安思危:安定的环境 则思知止以安人:使……安定 5.虽:臣虽下愚:虽然 虽董之以严刑:即使 6.下:必竭诚以待下:臣民 则思江海下百川:居于……之下7.之:欲流之远者: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岂取之易守之难乎:它 代百司之职役哉:的 四.特殊句式: 1.戒奢以俭:介词结构后置 2.虽董之以严刑:介词结构后置 3.振之以威怒:介词结构后置 4.虑壅蔽:被动句

五.重点字词: 1.必浚其泉源:疏通 2.人君当神器之重:君王/帝位 3.凡百元首:所有的/帝王 4.承天景命:大 5.克终者盖寡:能够 6.盖在殷忧:深 7.则纵情以傲物:自己以外的人 8.傲物则骨肉为行路:至亲/路人 9.虽董之以严刑:监督 10.终苟免而不怀仁:苟且 11.将有作:建造 12.则思谦冲而自牧:虚/养 13.乐盘游:娱乐游逸 14.则思三驱以为度:一年打三次猎/限度15.则思慎始而敬终:慎 16.虑壅蔽:堵塞/蒙蔽 17.则思正身以黜恶:排斥 18.则思无因喜以谬赏:不恰当地奖赏 19.宏兹九德:这

谏太宗十思疏知识点整理

《谏太宗十思疏》知识归类 【文学常识】 1、魏征,唐代文学家、政治家、史学家。太宗当政时为谏议大夫,魏征知无不言,敢于直谏,史以“诤臣”称之。魏征病卒,太宗说:”人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见兴替;以人为镜,可以知得失。魏征殁,朕亡一镜矣。”. 2.、“疏”,即奏疏、奏议,疏是分条陈述的意思,是臣下向国君陈述意见的一种文体。此疏中讲了帝王应采取的统治天下的方法,含劝诫之意;后来唐太宗曾赐手召,褒奖魏征,并将此疏置于案头,奉为座右铭。 【行文思路】 第一段:提出观点:“思国之安者,必积其德义” 第二段:通过对比和层层推导,解释不积德义的危害性。 第三段:提出积德义的具体做法,即“十思”。 【写作特点】 1、论证方法 (1)比喻论证,生动有力。文章开篇三句,一二句先设喻,第三句解释正意。 (2)对比论证,说理透彻。 例如第一段先从正面论述固本疏源的重要性,又从反面论证不这样做的危害。 第二段关于“殷忧””竭诚”与“得志””傲物“的正反论述, 第三段贯穿”十思“的本能欲望(或反应)与理性自制的对举 2、语言特点骈散结合,语言华美流畅。 “十思疏”是一篇骈文。唐代奏疏都习惯用骈文写作,但此文与当时流行的骈文不同。在形式上它利用骈文的排比、对偶、表达真情实感,但又不拘于形式,既有骈文的华美,整齐,又有散文的自然流畅,易于诵读。 【通假字】 1、振之以威怒“振”通“震”,威吓。 2、则思无以怒而滥刑无,通“毋“,不要 【词类活用】 A、使动用法: 1、必固其根本固,使……稳固 2、则思知止以安人安,使…….安定 3、则思虚心以纳下虚,使……谦虚 4、则思正身以黜恶正,使…….端正 5、宏兹九德宏,使…….光大 6、何必劳神苦思劳,使…..辛劳;苦,使……辛苦 7、欲流之远者远,使······流得远 B.意动 1、乐盘游乐,以……为乐 C.、名词作状语 1、貌恭而心不服貌:表面上;心:在心里 D、名词作动词 1、则思江海下百川下,居于······之下 E、动词作名词

经济应用文写作练习及答案

经济应用文写作练习及 答案 内部编号:(YUUT-TBBY-MMUT-URRUY-UOOY-DBUYI-0128)

经济应用文写作练习及答案 一.判断题: 1.文章的体裁不同,文章的特点就不同,写作方式、写作要求、语言表达、文章格式都会有较大的差别。(√) 2.公告由国家高层权力机关或法定职能机关发布,通告比较灵活,任何党派、人民团体、机关、企事业单位都可以发布。(√) 3.经济预测报告是调查报告的一种特殊形式,又是一种重要的经济信息。通常可以用文字与图表两种表达方法。(√)4.平行机关之间可以发通知公文。(Х)5.上诉状的提起人可以是原告,也可以是被告。(√)6.议论文的论点就是论题。(Х) 7.通告、决定、启事、广告等都是公务文书。(Х) 8.学术研究应尽量在自己的专业范围内和研究领域内选题,这样有利于发挥自己的专长。(√) 9.新闻写作应当用事实说话。(√) 10.公文的成文时间与印发时间是一致的。(Х) 11.新闻来自客观事实,是事实的记录和再现。先有事实而后有新闻。 (√)12.司法文书的强制力是以国家强制力为保证的。(√)13.分论点与中心论点的关系不一定是从属关系。(Х) 14.学术论文只要有较强的理论性,就可以不进行新的探索。(Х)15.函可用于向有关主管部门请求批准特定事项。(√) 二.填空题: 1,按照行文关系和行文方向的不同,可将公文分为_____上行文____,______平行文_____和_____下行文________三种. 2,公文的标题包括______发文机关______,____是由_____,_____文种____三个基本要素. 3,公文的文头部分通常是由____公文版头______,_____发文字号______,印制编号,____秘密等级_____,紧急程度,签发人诸要素构成的. 4,对重要事项和重大行动作出安排,要用____决定______. 5,对下级机关布置工作,阐明工作活动的指导原则,要用____指示______. 6,向上级机关汇报工作,反映情况,提出意见或者建议,答复上级机关的询问,要用_____报告_______. 7,向上级机关请求指示,批准,要用_____请示_________.

《谏太宗十思疏》知识点和练习

谏太宗十思疏 魏征 一.课文翻译 臣闻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我听说想要树木长得高大,一定要使它的根基固定;希望使河水流得远,一定得疏通它泉源;思国之安者,必积其德义。源不深而望流之远,根的源头;要想国家安定,一定要积聚它的恩德道义。水的源头不深却希望河水流得长远,树不固而求木之长,德不厚而思国之安,臣虽下愚,知其根没有扎牢却要求树木长得高大,恩德道义不深厚却想国家安定,我虽然愚笨,但还知道这不可,而况于明哲乎!人君当神器之重,居域中之大,不是不可能的,更何况对于深明事理的君王呢!君王掌握帝王的重权,据天地间重要地位,不念居安思危,戒奢以俭,斯亦伐根以求木想着处在安定的环境中要考虑可能发生的危险,戒奢侈行节俭,这也如同砍去树根来要求树茂,塞源而欲流长也。 木长得茂盛,堵塞水的源头而希望水流得很远一样啊。 凡百元首,承天景命,善始者实繁,克终者盖寡。 所有的帝王,秉承上天大的旨意,开头做得好的人确实很多,但能坚持到底的大概很少。岂取之易守之难乎? 盖在殷忧必竭诚以待下,难道说夺取天下容易而守住天下困难吗?这大概是因为在深重忧患时必定竭尽诚意地对待老 既得志,则纵情以傲物。竭诚则吴越 百姓,已经达到目的以后,就放纵自己感情看不起别人。对人竭尽诚意那么吴国和越国也能为一体,傲物则骨肉为行路。虽董之以严刑, 结成一个整体;看不起别人,那么亲骨肉也会成为毫不相干的陌生人。即使用严酷的刑罚监振之以威怒,终苟免而不怀仁,貌督他们,用威严愤怒威吓他们,最终只是苟且免于刑罚,但是并不会怀念皇上的仁慈,表恭而不心服。怨不在大,可畏惟人;载舟 面上恭顺却不会从心里服从。怨恨不在于有多大,可怕的是民众的力量;人民能拥戴皇帝,覆舟,所宜深慎。 也能推翻他的统治,这是应当深切戒慎的。 诚能见可欲,则思知足以自戒;将有作,则如果真能见到能引起自己喜好的东西,就要想到知足来警戒自己;计划营造宫殿时,就思知止以安人;念高危,则思谦冲以自牧; 要想到适可而止,来使百姓安宁;想到自己的君位高而险,就想到谦虚来加强自身的道德修惧满溢,则思江海下百川;乐盘游,则思养;怕骄傲自满,就要想到江海之所以博大,是因为居于百川之下;喜欢打猎,就要想到以三驱以为度;忧懈怠,则思慎始而敬终;虑壅蔽,则一年三次作为限制;害怕政务松懈怠慢,就要想到自始至终励精图治;怕耳目堵塞蒙蔽,就思虚心以纳下;惧谗邪,则思正身以黜 想到要虚心来采纳群臣的意见;怕爱说坏话陷害别人的邪恶之人,就应想到端正自身来排斥恶;恩所加,则思无因喜以谬赏;罚所及,则思

经济应用文写作学习总结

经济应用文写作学习总结 篇一:财经应用文 通过对《财经应用文书写作》一学期的学习,我受益匪浅。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们对人文科学的重视,财经应用文书更多的出现在了我们的生活中,特别是对我工商管理的学生来说更是如此。 经济应用文书既可以办理也可以办理私务。办理公务的有财经、、函、和;办理私务的有、投诉书、、和经济条据等。在当今瞬息万变和信息爆炸的经济社会里,无论对公或对私来说,经济应用文书所发挥的作用都是不可估量的。因此,掌握各类经济应用的写作方法与技巧,就成为从事经济工作人员的一项最重要的基本技能。不管我们毕业后从事何种工作,财经应用文书的写作对我们都是必不可少的,因此设立了《财经应用文书写作》的课程,以培养我们的写作能力,更好的面对快速发展的社会,更好地面对竞争! 一、学习回顾 1.此书给我的第一反应就是这本书肯定会在工作中被广泛用到,尤其是我们学习工商管理的学生。虽然在中学里经常写应用文,但到底不是财经应用文,更不是文书,所以在开始我就做好了认真学习这门课的准备。 2.在学习过程中,上课时认真听讲,认真做好笔记和老师勾画的注意事项,虽然课后并没有像预期的那样的复习,但是也为以后文书的写作打下了基础,最起码在书上能找到。 3.在学习中也遇到了一定的困难,对有些知识点理解不够深刻,但在老师的讲解下总的来说还是比较顺利。感谢老师的悉心教导。 二、学习认识 1.通过本学期在老师的认真教导和自己的认真学习、实践的情况下,我知道了财经应用文书是国家机关、团体、企事业单位或个人在经济生产和生活中接触和使用到的,具有直接实用价值和惯用格式的涉及经济领域方面的文书。 2.经济应用文书,既有一切文体所具有的实用性、程式性的特点,也有它独有的时效性和专业性的特点。 3.经济应用文书的作用,应用文的功能,全在于运用。通过应用,使人类社会生活中的各种各样的事务、问题得到处理和解决,从而达到协调关系、发展关系、改善生活,推动社会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发展。历史证明,不论在哪个年代,经济应用文书在人类社会发展中的作用是巨大的。而且,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信息储存和传递工具的不断改革,应用写作的作用也会越来越大,主要表现在指导规范作用、商洽协调作用、交流信息作用、凭证依据作用这四个方面。

经济应用文写作答案.doc

经济应用文写作答案.doc 《经济应用文写作》大作业 注意事项: 1、08秋及以后学员,登录个人工作室,网上提交大作业; 2、08春及以前重修学员,要以书面(纸张大小为A4纸)形式上交大作业; 3、抄袭、雷同作业一律按零分处理。 第一题(25分) 请为你所熟悉或喜爱的一种商品撰写一份广告。 要求:注明正文的表达方式。 标题:在左岸品味咖啡生活 醒目标题,突出商品,等到角落里的那个客人回家之后,咖啡馆里就只剩我一个人了,咖啡馆里最后的一位客人拥有一项特权——可以挑选自己喜欢的音乐同时,侍者会再端上一杯咖啡表示他并不急着打烊。我在左岸咖啡馆一个人慢慢品味生活,等待打烊。 第二题(25分) 按照计划的一般写法,为你所在的企事业单位或班组拟写一份工作计划(综合性计划或专题性计划均可)。提示:该计划主体内容要求做到,有明确的工作任务、目标,有非常具体的措施步骤以至时间安排,任务和措施都应从实际出发,并留有余地。 红星钢铁厂健全岗位责任制工作计划 为了贯彻市经委4月会议精神,学习首钢健全岗位责任制的先进经验,改进本厂的企业管理,根据厂职工代表大会决议和厂的部署,经过厂长办公室3月份的初步调查研究,制定如下健全岗位责任制工作计划: 一、在7、8、9三个月内,全厂以健全岗位责任制为中心工作,改进企业管理,更有效地调动广大职工的积极性,迅速扭转本厂落后状况,用老设备打出新水平,保证完成和超额完成本年度各项指标。 二、各生产部门把各项指标分配到各个生产岗位,建立明确的岗位责任制,制定明确的考核标准。对每个岗位的工人,明确规定工作的数量、质量和完成的时限等。

三、各科室制定干部办事规则,要求每个干部分管的指标必须完成,基础工作必须健全,专业资料必须齐全;要求逐项订出办事程度、协作关系、完成时限和程度。细则要有明确的定额、数量、质量和时间的要求,要能够据以考核。 四、各生产部门和职能部门制定考核办法和制度,与奖惩制度挂钩。工人实行班统计、日公布、周分析、月总结的制度,用百分制按月计算,干部按人建立考核手册,按日登记,按周由领导签认记分。计分实行百分制,按分领奖。 五、实施步骤和负责人:(一)7月上、中旬,举办各级领导干部学习班(× × ×、× × ×负责)。(二)7月中、下旬,在三车间和技术科试点(× × ×、× × ×、× × ×负责)。(三)8月至9月中旬,各部门全面铺开(各部门负责人)。(四)9月下旬,检查、验收(厂部组织各部门互相检查)。 六、党、团、工会分别制定工作计划,密切配合这一中心工作。 第 1 页共 4 页 七、计划执行情况,每月末由厂长办公室检查一次。 二0一0年七月十四日 第三题(25分) 起草一份转发下列通知、要求下级机关做好该通知所布置的工作的通知 写作要求:内容要明确,中心要突出;格式要正确,写法要规范(可只写标题、正文、发文机关和发文时间几个项目,发文机关和发文时间几项内容可虚拟);语言要准确、简明、得体,书写要清楚。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禁止发放使用 各种代币购物券的通知 国办发[2004]28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 最近,发现少数地区的一些单位向职工发放带有一定面值的"购物券"、"信用券"、"礼宾券"等代币票券,到指定的商店购买副食、日用百货等商品。这种行为不仅影响了市场的正常供应,扰乱了金融秩序,逃避了国家对工资和奖金的监督管理,扩大了消费基金支出,而且还助长了不正之风。遵照国务院的决定,特作如下通知: 一、任何单位不准发放、使用各种代币购物券。已发放尚未使用的购物券,一律停止使用,由发放单位立即收回销毁。凡与商业单位签定的购物券合同、协议一律无效。

屈原列传字词整理精选全面

文言知识归纳一、通假字 1、离:犹离忧也(通“罹”) 2、指:其称文小而而其指极大(通“旨”) 3、反:人穷则反本(通“返”) 4、绌:屈平既绌(通“黜”) 5、质:厚币委质事楚(通“贽”) 6、见:靡不毕见(通“现”) 7、内:亡走赵,赵不内(通“纳”) 8、濯:自疏濯淖污泥之中(濯通“浊”) 9、被发行吟泽畔 10、乃令张仪详去秦 二、一词多义 1、闻:①博闻强志,明于治乱,(名词,学识) ②无何,宰以卓异闻(动词,闻名) ③况草野之无闻者乎(名词,名气) ④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动词,听到) 2、志: ①推此志也,虽与日月争光可也(名词,品行) ②博闻强志,明于治乱(动词,记忆) ③其志洁,其行廉(名词,品行) ④其存君兴国而欲反复之,一篇之中三致志焉(名词,意愿) ⑤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动词,作标志) 4、疏:①王怒而疏屈平(疏远) ②以金笼进上,细疏其能(名作动,用奏章写) ③窗外疏梅筛月影,依稀掩影(形容词,稀疏) ④《谏太宗十思疏》(一种文体) 三、词类活用 1、入:入则与王图议国事(动作状,对内) 2、出:出则接遇宾客(动作状,对外) 3、谗:因谗之曰(形作动,讲坏话) 4、听:屈平疾王听之不聪也(动作名,听取意见) 5、邪曲:邪曲之害公也(形作名,邪恶的小人)方正:方正之不容也(形作名,端方正直的人) 6、明:明道德之广崇(形作动,阐明) 7、蝉:蝉蜕于浊秽(名作状,象蝉蜕壳那样) 8、怒:楚使怒去(动作状,生气地) 9、虎狼:秦,虎狼之国,不可信(名作状,象虎狼那样) 10、祖:然皆祖屈原之从容辞令(名作动,继承) 11、日:其后楚日以削(名作状,一天天地) 四、古今异义的词 1、颜色:古义:脸色,气色(颜色憔悴)今义:色彩 2、形容:古义:形体,容颜(形容枯槁)今义:对事物进行描述 3、从容:古义:言语举动适度得体(然皆祖屈原之从容辞令)今义:不慌不忙,镇定自 若

谏太宗十思疏知识点分段整理

资料收集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 《谏太宗十思疏》复习 第一节: 一、重点实词 1. 必浚其泉源 2. 人君当神器之重.. 3. 永保无疆之休 4.德不厚而思国之治.. 5.情不胜其欲.二、词类活用 1. 臣闻求木之长者 2. 欲流之远者 3. 必固其根本... 4. 人君当神器之重.三、古今异义 必固其根本 四、特殊句式 斯亦伐根以求木茂,塞源而欲流长也。 五、重点句子翻译 臣闻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思国之安者,必积其德义。 第二节: 一、重点实词 1.凡百元首,承天景命 2. 能克终者盖寡.... 3. 则纵情以傲物 4、虽董之以为严刑..只供学习与交流. 资料收集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 5、傲物则骨肉为行路 6. 怨不在大,可畏惟人...二、

词类活用 貌恭而不心服.三、古今异义 必固其根本 四、特殊句式 董之以严刑,震之以威怒 五、重点虚词 善始者实繁,克终者盖寡 第三节: 一、重点实词 1. 则思谦冲而自牧 2、奔车朽索,其可忽乎?...3、忧懈怠,则思慎始而敬终 4、惧谗邪,则思正身以黜恶..5.则思无因喜以谬赏 6. 宏兹九德 7. 代下司 职...8.亏无为之大道哉.二、词类活用 1. 则思止以安人 2. 则思江海下百川 3. 乐盘游...4、想谗邪 5. 则思正身以黜恶 6. 简能而任之..... 7. 择善而从之 8. 何必劳神苦思...三、古今异义 役聪明之耳目 四、特殊句式 只供学习与交流. 资料收集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 奔车(以)朽索则思三驱以(之)为度 虑壅蔽,则思虚心以纳下。

经济应用文写作综合练习答案

经济应用文写作综合练习答案

经济应用文写作综合练习题 一、填空题: 1、文章的四个基本构成要素是:(1)——;(2)——;(3) ——;(4)——。 2、主旨的单一在——中体现得最为突出。 3、公文主要具有以下特点:(1)——;(2)——;(3)——;(4)——;(5)——。 4、公文的发文字号一般包括——、——和——三项内容。 5、构成公文标题的三个基本要素是——、——和——。 6、对重要事项或者重大行动作出安排,要用——。 7、向国内外宣布重要事项或者法定事项,要用——;在一 定范围内公布应当遵守或者周知的是项,要用——。8、根据通报的用途,可将其分为三类:(1)——;(2)——;(3)——。 9、向上级机关汇报工作,反映情况,提出意见或者建议,答复上级机关的询问,要用——。 10、答复下级机关请示事项,一般要用——。 11、按内容的不同划分,可将函分为——性函、——性函、——性函和——性函等几种。 12、按内容的不同划分,可将常见的会议纪要分为以下三类: (1)——;(2)——;(3)——。 13、机关编发的简报,大都是由——、——、——三个部分组成的。

14、调查报告的特点主要体现为:(1)——;(2)——;(3)——。 15、按其性质和内容的不同,可将总结分为——和——两类。 16、经济新闻的种类很多,常见的主要有:(1)——;(2)——;(3)——;(4)——。 17、新闻的背景材料,常见的有:(1)——;(2)——;(3)——。 18、经济新闻一般包括——、——、——、——、——五个部分。 19、新闻导语的写法较多,常用的有以下几种形式:(1)——; (2)——;(3)——;(4)——。 20、新闻的背景材料,常见的有三种:(1)——;(2)——;(3)——。 21、经济预测报告包括标题和正文两个部分,正文一般是由 ——、——、——、——和——等几个部分组成的。22、经济预测报告的标题,一般包括——、——、——和—— 几项内容。 23、具体地说,经济活动分析报告的功能主要包括:(1)——; (2)——;(3)——;(4)——。 24、经济活动分析报告的标题主要有两种:一种是——式标 题;另一种是——式标题。 25、经济合同的特点为:(1)——;(2)——;(3)——; (4)——。

屈原列传字词整理

屈原列传字词整理 一、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疾痛惨怛()馋人间之()帝喾()靡不毕见()()遐迩()()濯淖()()皭然()从亲() 商於()丹淅()相随属()枯槁()餔其遭()汶汶()温蠖() 二、通假字 1、犹离忧也 2、其称文小而其指极大 3、人穷则反本 4、屈平既绌 5、厚币委质事楚 6、见:靡不毕见 7、亡走赵,赵不内 8、自疏濯淖污泥之中 9、被发行吟泽畔 10、乃令张仪详去秦 三、一词多义 1、闻: (1)博闻强志,明于治乱,知识,见闻 (2)无何,宰以卓异闻闻名 (3)况草野之无闻者乎名声,名望 (4)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听到 2、志: (1)推此志也,虽与日月争光可也志向 (2)博闻强志,明于治乱记,记住

(3)其志洁,其行廉志趣 (4)其存君兴国而欲反复之,一篇之中三致志焉愿望 (5)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做标记 3、疾 (1).君有疾在走里病 (2)疾痛惨怛,未尝不呼父母也疾苦,痛苦(3)屈平疾王听之不聪也痛心,痛恨 (4)寡人有疾,寡人好色缺点,毛病 (5)庞娟恐其贤于己,疾之通“嫉”,妒忌 (6)举疾首而相告曰痛 (7)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快速,敏捷 (8)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强,猛烈(9)草枯鹰眼疾,雪尽马蹄轻锐利 4、疏: (1)王怒而疏屈平疏远疏远 (2)以金笼进上,细疏其能名作动,用奏章写 (3)窗外疏梅筛月影,依稀掩影形容词,稀疏 (4)《谏太宗十思疏》一种文体 5、致 (1) 致敬亭于幕府送达,送来

(2) 一篇之中三致志焉表达,表示 (3) 假御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达到 (4) 家贫,无从致书以观得到,取得 (5) 此人可就见,不可屈致也招致 (6) 以致天下之士,合从缔交,相与为一招纳,招引 (7) 女行无偏斜,何意致不厚致使,使 (8) 衡善机巧,尤志于天文阴阳历算尽,极 (9) 是我于花之未开,先享无穷逸致矣意态,情趣 四、词类活用 1. 入则与王图议国事 2 .出则接遇宾客 3. 因谗之曰 4. 屈平疾王听之不聪也 5. 邪曲之害公也 6. 方正之不容也 7. 明道德之广崇 8. 蝉蜕于浊秽 9. 楚使怒去 10. 秦,虎狼之国,不可信 11. 然皆祖屈原之从容辞令 12. 其后楚日以削 五、古今异义的词 1、颜色憔悴,形容枯槁 2、又因厚币用事者靳尚 3、皆祖屈原之从容辞令 4、其存君兴国而欲反覆之,一篇之中三致志焉 5、又设诡辩于怀王之宠姬郑袖

(完整word版)谏太宗十思疏文言知识整理

谏太宗十思疏 一、通假字 1.虽董之以严刑,振.之以威怒(“振”通“震”,威吓。) 2.简.能而任之(“简”同“拣”,选拔) 二、古今异义 1.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 ..(古义:树木的根。今义:指事物的本质。) 2.既得志,则纵情 ..以傲物(古义:放纵情感,即“骄傲”。今义:尽情。) 3.虑壅蔽,则思虚心 ..以纳下虚心:古义,使……谦虚。今义:一种谦虚的美德。 4.傲物则骨肉 ..为行路骨肉:古义:之父母兄弟子女。今义:亲生骨肉 三、一词多义 1.盖 (1)善始者实繁,克终者盖寡(表示不十分肯定的判断,大概。) (2)盖在殷忧,必竭诚以待下(连词,承接上文,表示推断原因,因为。) 2.诚 (1)必竭诚以待下(诚心) (2)诚能见可欲(如果) 3.下 (1)虑壅蔽,则思虚心以纳下(臣下的意见) (2)臣虽下愚,知其不可(智力低下) (3)惧满溢,则思江海下百川(居于……之下) (4)敏而好学,不耻下问(地位低下的人) 4.当 (1)盛夏之时,当风而立(对着,面对) (2)人君当神器之重(掌握,主持) (3)安步当车(当作) 5.安 (1)思国之安者,必积其德(安定) (2)燕雀安知鸿之志哉(怎么) (3)项王曰:“沛公安在?”(哪里) (4)衣食所安,弗敢专也(享受) (5)不念居安思危:安全的环境。 (6)则思知止以安人:使……安宁。 6.信 (1)信者效其忠:诚实。 (2)愿陛下亲之信之:信任。 (3)小信未孚,神弗福也:信用。 (4)忌不自信:相信。 7.求 (1)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追求。 (2)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探求。 (3)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请求。

经济应用文写作9

经济应用文写作习题汇总 一、单选题 1.经济应用文在结构安排上,正文的写作大致有如下形式:( C ) A.横式结构;纵式结构; B.横式结构;纵式结构;系统式结构 C.横式结构;纵式结构;纵横交叉式结构 D.横式结构;纵式结构;网络式结构 2.我们不仅增进了了解,沟通了感情,也获得了启示,工作能力也得到了提高(A) A.这是一个递进句 B.这是一个并列句 C.这是一个因果句 D.这是一个条件句 3.某简报载一文,其标题为《全市国税发票专项检查情况表明事业单位发票管理亟待规范》。这个标题的主要特点或作用是(C ) A.指出问题的严重程度 B.指出出现问题的范围 C.交待事实,揭示中心 D.概括全文的主要内容 4.“为维护学校秩序,保持校园整洁,特作如下规定”,文件的这种开头称为(B ) A.根据式 B.目的式 C.概括式 D.提问式 5.“下面,我从五个方面向领导和同志们述职,请予以批评指正”一句在文中的作用是(D ) A.总结上文 B.提起下文 C.过度照应 D.承上启下 6.关于经济应用文说法错误的是(A) A.格式自由 B.时效性强 C.针对性强 D.实用性强 7.下列表示过渡的语句是(B) A.关于 B.鉴于此 C.除了 D.为了 8.关于声明,说法正确的是( B ) A.声明、启事完全不一样 B.声明是带有庄重,严肃性的说明 C.声明与国家机关发表的声明(属公文)完全一样

D.声明主要是遗失声明 9.“寻代理商”属于( C ) A.公告类启事 B.告知类启事 C.征求类启事 D.寻求类启事 10.关于条据,正确的说法是( C ) A.条据可以分为三大类:说明性的条据;凭证性的条据;单据。 B.凭证性条据又称债券 C.凭证性条据是单位.个人之间发生财务往来时,一方写给另一方的字据凭证. D.凭证性条据的常用的有请假条等 11.一篇演讲稿的结尾以极富鼓动性的言辞号召人们为某种目的.某种理想而行动起来。这种结尾的方式叫(C) A.祝颂式 B.总结式 C.号召式 D.格言式 12.简报中用简明文字概括主要事实的部分称为( B ) A.主题 B.导语 C.结尾 D.标题 13.领导讲话稿一般由( A )组成。 A.标题、称呼、开头、主体、结尾 B.标题、称呼、开头、正文、结尾 C.标题、称呼、开场白、主体、结尾 D.标题、开场白、开头、主体、结尾 14.讲话稿的内容是由会议的主题和讲话者的身份来决定的,要考虑会议的性质和议题,领导对会议的指示,听众的需求等因素。这说明讲话稿的内容具有(D) A.广泛性 B.操作性 C.宣教性 D.针对性 15.借条的写作要求不包括(D) A.财物数额大写 B.单据不易涂改 C.书写端正清楚 D.语言生动形象 16.关于计划,下列说法哪一个正确? ( A ) A.是一个统称,常见的还有规划、安排、打算、设想、要点、意见、方案等名称 B.预定在短时间.大范围内要做一些具体的事情,可用“安排” C.而对其中的指标或措施等考虑得还不很周全的则可用“打算” D.“规划”是比较选面的长远的发展计划,内容比较概括 17.总结的标题大致有以下写法,是指:( B )

最新整理《谏太宗十思疏》 教学设计

最新整理《谏太宗十思疏》教学设计《谏太宗十思疏》是魏征写于贞观十一年,劝谏唐太宗的上疏。是一篇优秀的议论文。以下就是精心推荐《谏太宗十思疏》教学设计,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了解本文先设喻明理,然后据事发挥,最后引发出主题的论证思路。 2.学习本文对比论证和比喻论证的方法。 3.掌握文中实词、虚词和语言现象、句式特点。 4.认识“居安思危,戒奢以俭”在当时的作用和今天的借鉴意义。 教学重点: 1.诵读、领悟、背诵全文。 2.作者的论证思路和理论结构。 教学难点: 1.字词及文言现象的把握。 2.“十思”的内容理解及现实意义。 课时安排:3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讽谏帝王,是冒险的事。批“龙鳞”,逆“圣听”,需要大智与大勇。比干挖心,屈原放逐,千古流传。但是唐代却有一位著名的谏官,有胆有识,知无不言,敢于直谏,史以“诤臣”称之。他就是唐代著名的大臣——魏征。 魏征所处“贞观之治”时期,天下大治,而他却提出居安思危,足见其战略眼光。他死后,唐太宗亲写碑文,并对侍臣说:“人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知兴替;以人为镜,可明得失。魏征殁,吾失一镜矣。” 下面我们就来学习魏征的《谏太宗十思疏》。 二、解题: 本文选自《旧唐书?魏征传》。谏,下级对上级的直言规劝。疏,奏章,封建

时代臣子向国君陈述意见的一种文体。 三、阅读课文。 1.学生试读课文,边读边正音。陌生的字词边读边看注解或查阅古汉语字典。 2.教师提名学生朗读。 四、疏通字词。 1.通读全文,借助课下注释及工具书,掌握以下字词。 ①固:培土加固。根本:树的根②德义:德政与信义。 ③明哲:明哲的圣人。④不胜:不堪 ⑤景命:大命⑥殷忧:大忧 ⑦行路:路人⑧董:督责。 ⑨苟免:苟且免罪。⑩宜:应当。 ⑾高危:居高位的危险。谦冲:谦虚。自牧:自立调养。 ⑿简能:选拔人才。⒀垂拱:垂衣拱手。 2.粗知句义。 3.教师答疑。 五、布置作业。 课后练习二-五。 第二课时 一、检查作业。 1.订正练习二-五。 2.难句的翻译。 教师可选择一些难句让学生翻译。 二、分析课文。 1.第1段 请一名学生口头分析本段内容,教师引导补充。 教师小结:第1段旗帜鲜明地提出中心论点:为人君者必须“居安思危,戒奢以俭”。文章开篇连用两上比喻句“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来正面论证“思国之安者,必积其德义”的道理。接着,紧承上文,用一个排比句从反面申述不居安思危的危害。

经济应用文写作试题与答案

单选 1 . 提高写作能力的主要途径是。A A. 勤于实践 B. 熟悉规定 C. 把握情况 D. 掌握规律 2 . 向上级机关汇报工作,反映情况,答复上级机关询问时使用___。C A. 请示 B. 通报 C. 报告 D. 决定 3 . 指令性的公文是指____ C A. 函 B. 通告 C. 命令和决定 D. 通报 4 . 《钴姆潭西小秋记》中,以牛马,熊罢形容的对象是。D A. 小丘之土 B. 钴姆潭 C. 小丘 D. 小丘之石 5 . 中国最早的编年体通史是。C A. 史记 B. 左传 C. 春秋 D. 尚书 6 . 公布在以下情况__可以联合行文。C A. 简称 B. 序号 C. 同级政府 D. 全称 7 . 向国内外宣布重要事项或者法定事项和时使用___ 。C A. 通告 B. 通报 C. 公告 D. 决定

8 . 老子认为胜刚强的柔弱典型是。A A. 水 B. 土 C. 火 D. 风 9 . 公文标题中除法规、__名称加书号外、一般不用标点符号。D A. 指令 B. 公布 C. 决定 D. 规章 10 . 史记是我国最早的。A A. 纪传体通史 B. 编年体断代史 C. 编年体通史 D. 纪传体断代史 11 . 民事起诉状适用于_________ 。C A. 二审民事案件 B. 各类行政案件 C. 一审民事案件 D. 再审民事案件 12 . 民事起诉状适用于_________ 。B A. 二审民事案件 B. 一审民事案件 C. 再审民事案件 D. 各类行政案件 13 . 章程用于______ 。D A. 规定政党的组织规程及活动规则 B. 规定政府机构的组织规程及活动规则 C. 规定教育部门的组织规程及活动规则 D. 规定一个组织或团体的组织规程及活动规则 14 . 下列词语表示“期请”的有:_____。A A. 敬请、烦请、恳请、希望、要求 B. 蒙、承蒙、妥否、当否、是否同意 C. 是否可行、妥否、当否、是否同意 D. 可行、不可行、希望、妥否 15 . 巍晋时期,其说理文与六朝一流僧众的佛学论文一起构成朝议论文的高峰人物是。D

高中文言实词整理

高中文言实词整理 A1爱 ①吝惜,吝啬,舍不得:“不爱珍器重宝肥饶之地”《过秦论》 ②贪:“文臣不爱钱,武臣不惜死,天下太平矣。”《宋史·岳飞传》 ③同情:“若爱重伤,则如勿伤。”《子鱼论战》 A2安 ①疑问副词“怎么”:“此独大王之雄风耳,庶人安得共之。”《黄州快哉亭记》 ②疑问代词“哪里”:“沛公安在?”《鸿门宴》 ③安享:“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曹刿论战》 ④容:“京中安不得身”。《林教头风雪山神庙》 A3哀 ①同情,怜悯:“君将哀而生之乎”《捕蛇者说》 ②伤悼(为……哀叹):“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阿房宫赋》 A4按 ①压抑,止住:“偃然按兵不动”《荀子?王制》 ②追究,查究:“按诛五人”《五人墓碑记》 ③巡行,巡视:“按榆溪旧塞”《史记?卫将军骠骑列传》 A5案 ①几案,短长桌:“每移案,顾视无可置者”《项脊轩志》 ②通“按”,审察,察看:“召有司案图”《廉颇蔺相如列传》 ③古代一种短腿的托盘:“有心待与他举案齐眉”《长亭送别》 A6昂 ①抬高:“昂其直,居为奇货”《促织》 A7傲 ①轻视、蔑视:“既得志,则纵情以傲物”《谏太宗十思疏》 ②傲然自得,傲世:“倚南窗以寄傲,审容膝之易安”《归去来兮辞》 B1伯 ①“长兄,哥哥”,古代以伯、仲、叔、季代表兄弟的排行,“伯仲”连用,常表示“不相上下”之意:“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书愤》 ②古代管理一方的长官:“臣之辛苦,非独蜀之人士,及二州牧伯所见明知,皇天后土,实所共鉴。”《陈情表》 ③同“霸”:“桓公,五伯之上也”《韩非子?难四》 B2被 ①遭受:“久之,闻左公被炮烙。”《左忠毅公逸事》 ②覆盖:“幸大雪逾岭,被南越中数州。”《答韦中立论师道书》

《谏太宗十思疏》知识点梳理

《谏太宗十思疏》知识点梳理 一.通假字 恩所加,则思无因喜以谬赏:“无”通“毋”,不要。 二、古今异义 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根本:古义,树木的根;今义,指事物的本质。 既得志,则纵情以傲物纵情:古义,放纵情感,即“骄傲”含贬义;今义,尽情。 虑壅蔽,则思虚心以纳下虚心:古义,使心虚;今义,一种谦虚的美德。 乐盘游,则思三驱以为度:以为,古义:以(之)为;把(它)当作。/今义:认为。 傲物则骨肉为行路行路:古义:路人;今义:走路。 三、词类活用 ①名词用作状语 貌恭而不心服貌:表面上。 ②名词作动词 江海下百川下:居于……之下。 ③形容词用作名词 人君当神器之重重:重任、重权。居域中之大大:重位。 惧谗邪邪:邪恶的小人。则思正身以黜恶恶:奸恶的小人。简能而任之,择善而从之能:有才能的人。善:好的意见 ④形容词用作动词 智者尽其谋尽:用尽。 ⑤使动用法 ①必固其根本固:使……稳固。②知止以安人安:使……安宁。 ③正身以黜恶正:使……端正。④则思虚心以纳下虚:使……谦虚。 四、一词多义 之:①臣闻求木之长者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②人君当神器之重,居域中之大定语后置的标志。③岂取之易而守之难乎?代词,指代天下。 盖:①善始者实繁,克终者盖寡:表示不十分肯定的判断,大概。 虽:①虽在下愚,知其不可:虽然。②虽董之以严刑:虽然/即使,表示假设。 诚:①必竭诚以待下:诚心。②诚能见可欲:如果。 而:①源不深而望流之远:连词,表转折。②则思谦冲而自牧:连词,表递进。 ③垂拱而治:连词,表修饰。 下:①虑壅蔽,则思虚心以纳下:臣下的意见。②臣虽下愚,知其不可:智力低下。 ③惧满溢,则思江海下百川:居于……之下。 当:①人君当神器之重:掌握,主持。 安:①思国之安者,必积其德:安定。 信:①信者效其忠:诚实。 求:①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追求。 治:①文武并用,垂拱而治:治理。 以:①盖在殷忧,必竭诚以待下。来,表目的的连词②虽董之以严刑。介词,用 ③将有作,则思知止以安人。来,表目的的连词④则思无以怒而滥刑。介词,因为哉:①何必劳神苦思,代百司之职哉。表反问语气,呢 所:①恩所加,则思无因喜以谬赏。“所”加动词的固定结构 五、特殊句式

经济应用文写作试题与答案

经济应用文写作试题与答案

单选 1 . 提高写作能力的主要途径是。 A A. 勤于实践 B. 熟悉规定 C. 把握情况 D. 掌握规律 2 . 向上级机关汇报工作,反映情况,答复上级机关询问时使用___。 C A. 请示 B. 通报 C. 报告 D. 决定 3 . 指令性的公文是指____ C A. 函 B. 通告 C. 命令和决定 D. 通报

B. 通报 C. 公告 D. 决定 8 . 老子认为胜刚强的柔弱典型是。A A. 水 B. 土 C. 火 D. 风 9 . 公文标题中除法规、__名称加书号外、一般不用标点符号。D A. 指令 B. 公布 C. 决定 D. 规章 10 . 史记是我国最早的。A A. 纪传体通史 B. 编年体断代史 C. 编年体通史 D. 纪传体断代史

11 . 民事起诉状适用于_________ 。C A. 二审民事案件 B. 各类行政案件 C. 一审民事案件 D. 再审民事案件 12 . 民事起诉状适用于_________ 。B A. 二审民事案件 B. 一审民事案件 C. 再审民事案件 D. 各类行政案件 13 . 章程用于______ 。D A. 规定政党的组织规程及活动规则 B. 规定政府机构的组织规程及活动规则 C. 规定教育部门的组织规程及活动规则 D. 规定一个组织或团体的组织规程及活动规则 14 . 下列词语表示“期请”的有:_____。 A A. 敬请、烦请、恳请、希望、要求 B. 蒙、承蒙、妥否、当否、是否同意

C. 是否可行、妥否、当否、是否同意 D. 可行、不可行、希望、妥否 15 . 巍晋时期,其说理文与六朝一流僧众的佛学论文一起构成朝议论文的高峰人物是。D A. 曹操 B. 淘潜 C. 刘义庆 D. 嵇康 1 6. 分析组织的自我形象与实际形象之间的现实距离时使用答案A A. 形象要素差距图 B. 语意差异分析法 C. 形象要素调查表 D. 组织形象限图 17. 写作的最大特点是。A A. 规范性 B. 实验性 C. 实践性

谏太宗十思疏 整理稿

据说唐太宗李世民非常喜欢鸽子,有一天,有大臣给他孝敬了一只非常可爱的鸽子,当他正玩得高兴的时侯,魏徵求见,急得他把鸽子左放右藏就是找不着合适的地方,无奈之下就背过双手,抓在手里,不想一翻长谈之后鸽子不幸捂死,留下他独自感伤。 提问:这个故事说明了什么问题?为什么? 投示:太宗怕、敬重魏徵。 一、导入: 在封建社会,讽谏帝王往往会招致祸患,比干被挖心,屈原遭放逐,司马迁受宫刑,便是千古明证。然而,也有不少人以善谏、敢谏而名垂青史。如果说,《战国策》中记载的触龙和邹忌是委婉而讽的典型,那么,唐代著名政治家魏征便是直言敢谏的代表。他一生上疏言事二百多次,非但没有招致祸患,反被唐太宗视为一面明镜,并以其策治国,出现了著名的“贞观之治”。为什么会取得如此理想的效果?学完这篇课文,你自然就会得到答案。二、作者简介 学生自学助学材料,了解魏征。熟悉“疏”的含义。 三、题解 这篇奏疏是魏徵于贞观十一年(637)写给唐太宗的。当时,经过战后的休养生息,经济得到了发展。人民生活也富裕起来,加上对外战争连年胜利,边防巩固。唐太宗逐渐骄奢忘本,大修庙宇宫殿,四处巡游,劳民伤财。魏徵在这一年的三月至七月,“频上四疏,以陈得失”,这是其中的第二疏。因此也称“论时政第二疏”。唐太宗看了这些奏疏后猛醒,感到很惭愧。写了《答魏徵手诏》,称赞魏徵“诚极忠款,言穷切至”,并说“公之所谏,朕闻过矣。当置之几案,事等弦韦”,表示从谏改过。(弦、韦是用以警戒之物)本文以“思”为线索,将所要论述的问题联缀成文,文理清晰,结构缜密。并运用比喻、排比和对仗的修辞手法,说理透彻,音韵铿锵,气势充沛,是一篇很好的论说文。 三、初读课文 通读全文,初步预习,完成下列要求 1、结合自学助学材料、注释读准字音。 2、找出对偶句、排比句、比喻句,分别用单线、小括号和波浪线标注。 3、掌握注释中重要的字词,画出下列句式,并解释: (1)斯亦……也(2)虽……而况……乎 (3)岂……乎(4)何必……哉 4、读准语调、停顿。

经济应用文写作问题详解

2013~201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考试试卷 《应用文写作》 1、公文:行政机关在行政管理过程中所形成的具有法定效力和规定体式的公务文书! 2、广告:向公众介绍商品,报导服务容和文艺节目等的一种宣传方式 3、请示:是“向上级机关请求指示、批准”用的公文。是机关单位经常使用的一种请 求性上行文。 4、简报:情况的简明报道。它是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为及时反映情况、汇 报工作、交流经验、揭示问题而编发的一种部文件。 5、函:适用于“不相隶属的单位之间互相商洽工作,询问和答复问题,请求批准和答复 审批项”的公文。 二、单选(每小题2分,共20分) 1、单位对外行文时,公文标题的形式是(a ) a、发文机关+事由+文种 b、发文机关+文种 c、事由+文种 2、工作报告中( b )请示事项 a、可以写上 b、不能夹带 c、必要时可写 3、为维护正常的领导、指导、直接统属的关系,上行文一般采用( b )方式 a、多级行文 b、逐级行文 c、越级行文 4、函主要用于不相隶属机关之间( a ) a、商洽公务 b、汇报工作 c、传递文件 5、不需标注密级的公文有( c ) a.绝密件 b.秘密件 c部文书 6、公文的成文时间一般应当是( a ) a、负责人签发的日期 b、拟写公文的日期 c、印制公文的日期 7、对公文负有主要答复办理责任的机关是( c ) a、制发机关 b、抄送机关 c、主送机关 8、公文正文的层次序数正确的是( a ) a、第一层为“一、”,第二层为“(一)”,第三层为“1.”第四层为“(l)”。 b、第一层 为“(一)”,第二层为“1.”,第三层为“(l)”第四层为“①”。 c、第一层为“一、”,第二层为“(一)、”,第三层为“1.”第四层为“①”。 9、公文主题词的排列顺序是( b ) a、文种、类别、类属 b、类别、类属、文种 c、类属、类别、文种 10、转发性通知主要用于( c ) a、印发本部门的文件 b、批转下级文件 c、转发上级、平级和不相隶属机关的文件 1. 几个发文机关联合行文,只标明主办机关的发文字号。 2. 在应用文写作中,主旨是统帅,材料是基础。 3. 通报,报告,请示是下行文,批复,函,通知是上行文。 4. 报告是呈报性公文,不需要上级答复。 5. xx税务局关于xx同志严重失职的处分决定的通知。 6. 报告事前事后事中都可行文。 7. 通报是专门用来表彰先进的。 8. 请示可以事后行文。 9. 批复同请示一样,也要一文一事。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