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向耦合器
- 格式:doc
- 大小:10.24 MB
- 文档页数:70
什么是定向耦合器定向耦合器的工作原理定向耦合器是微波测量和其它微波系统中常见的微波/毫米波部件,可用于信号的隔离、分离和混合,如功率的监测、源输出功率稳幅、信号源隔离、传输和反射的扫频测试等。
它是一种有方向性的微波功率分配器,更是近代扫频反射计中不可缺少的部件,通常有波导、同轴线、带状线及微带等几种类型。
图1为其结构示意图。
它主要包括主线和副线两部分,彼此之间通过种种形式小孔、缝、隙等进行耦合。
因此,从主线端上“1”输入的功率,将有一部分耦合到副线中去,由于波的干涉或叠加,使功率仅沿副线-一个方向传输(称“正向”),而另一方向则几乎毫无功率传输(称“反向”)图2为十字定向耦合器,耦合器中端口之一终端接一内装的匹配负载。
定向耦合器的应用1、用于功率合成系统在多载频合成系统中,通常会用到3dB的定向耦合器(俗称3dB电桥),如下图所示。
这种电路常见于室内分布系统,来自两路功率放大器的信号f1和f2经过3dB定向耦合器后,每路的输出均包含了f1和f2两个频率分量,每个频率分量的幅度减少3dB。
如果将其中一个输出端接上吸收负载,另外一路输出可以作为无源互调测量系统的功率源。
如果需要进一步提高隔离度,可以外加一些器件如滤波器和隔离器。
一个良好设计的3dB电桥的隔离度可以做到33dB以上。
定向耦合器用于功率合成系统一定向沟壑区作为功率合成的另外一种应用见下图(a)。
在这个电路中,定向耦合器的方向性得到了巧妙的应用。
假设两个耦合器的耦合度均为10dB,方向性均为25dB,则f1和f2端之间的隔离为45dB。
如果f1和f2的输入均为0dBm,则合成后的输出均为-10dBm。
与下图(b)中的Wilkinson耦合器(其隔离度典型值为20dB)相比,同样输入OdBm的信号,合成后还有-3dBm (未考虑插入损耗)。
作为间样条件下的比较,我们将图(a)中的输入信号提高7dB,这样其输出就和图(b)—致了,此时,图(a)中f1和f2端的隔离度“降低”为38 dB。
3db定向耦合器原理引言3db定向耦合器是一种常见的微波器件,广泛应用于无线通信、雷达系统和微波电路中。
本文将介绍3db定向耦合器的原理及其在实际应用中的作用。
一、3db定向耦合器的基本原理3db定向耦合器是一种四端口器件,由两个耦合器和两个耦合器之间的传输线构成。
其基本原理是利用微波信号在传输线上的传播特性,实现耦合和分离的功能。
1.1 耦合和分离耦合器是一种能够将输入信号分为两个输出的器件,其中一个输出端口为主输出端口,另一个为耦合输出端口。
耦合输出端口输出的信号是从主输出端口输入信号中耦合出来的一部分。
耦合器的耦合度决定了主输出端口和耦合输出端口之间的功率分配比例。
1.2 传输线的特性传输线上的电磁波在传播过程中会发生反射和透射,这取决于传输线的特性阻抗和长度。
当传输线的特性阻抗等于负载的阻抗时,传输线上的信号将完全传输到负载上;当传输线的特性阻抗不等于负载的阻抗时,部分信号将被反射回来。
二、3db定向耦合器的工作原理3db定向耦合器是通过将两个耦合器和两个传输线相互耦合连接而成的。
其工作原理如下:2.1 信号的耦合和分离当输入信号通过传输线进入耦合器时,一部分信号将从主输出端口输出,另一部分信号将从耦合输出端口输出。
耦合输出端口输出的信号是通过传输线之间的耦合实现的。
在理想情况下,耦合输出端口输出的功率占输入功率的一半,即耦合度为3dB。
2.2 信号的相位差由于两个传输线之间存在一定的相位差,导致从主输出端口输出的信号和耦合输出端口输出的信号之间存在相位差。
这个相位差可以通过调整传输线的长度来实现。
2.3 信号的分离通过调整传输线的长度,可以使主输出端口和耦合输出端口之间的信号达到90度的相位差,从而实现信号的分离。
2.4 功率的分配3db定向耦合器在主输出端口和耦合输出端口之间实现了功率的分配,主输出端口输出的功率为输入功率的一半,耦合输出端口输出的功率也为输入功率的一半。
三、3db定向耦合器的应用3db定向耦合器广泛应用于微波电路和射频系统中,常见的应用包括:3.1 功率分配由于3db定向耦合器可以将输入功率分配到主输出端口和耦合输出端口,因此可以用于实现功率的分配和控制。
定向耦合器的工作原理及作用嘿,你问定向耦合器的工作原理及作用呀,那咱就来聊聊呗。
定向耦合器呢,就像是一个有点“小聪明”的小装置。
它的工作原理其实还挺有意思的。
你可以把它想象成一个在信号传输道路上的“分流器”。
当信号在传输线中跑的时候,定向耦合器就会从这条传输线上“偷偷”地分出一部分能量来。
它是怎么做到的呢?它里面有一些特殊的结构,比如耦合线或者孔洞之类的。
这些东西就像小“窗口”,让一部分信号能通过它们“溜”到另一个通道里去。
而且它还很“聪明”地只让信号按照特定的方向分流哦,所以才叫定向耦合器嘛。
比如说,信号从左边往右边传,它就能按照设定好的方式把一部分能量准确地引导到旁边的通道里,而如果信号从右边往左边传,它可能就不会让那么多能量“溜”过去啦,是不是有点神奇那它有啥作用呢?作用可不少呢!首先,它可以用来检测信号的强度。
就好比你想知道水流有多大,放个小水表在旁边测一测一样。
定向耦合器能把传输线上的信号分出来一点,然后通过一些测量手段,你就能知道信号有多强啦。
这在很多通信系统里都很重要哦,要是信号太弱了,可能通信质量就不好,就得想办法调整啦。
其次,它还能用来实现信号的分配和合成。
比如说,你有一个信号源,想把它分成几个不同的部分送到不同的地方去,定向耦合器就可以帮你做到。
它把信号按一定的比例分出来,然后送到各个需要的地方。
反过来,如果有几个信号要合成一个,它也能在一定程度上帮忙哦,就像把几条小水流汇聚成一条大水流一样。
还有哦,在一些测量和测试设备中,定向耦合器也大有用处。
比如在射频测试中,它可以帮助工程师们准确地测量各种参数,确保设备正常工作。
我给你讲个例子吧。
有一次在一个通信基站的维护中,工作人员发现信号传输有点问题,怀疑是某个部件出了故障。
他们就用定向耦合器来检测信号的强度和分布情况。
通过它,找到了信号在传输过程中衰减比较大的地方,最后发现是一根传输线老化了。
换了新的传输线后,信号就恢复正常啦。
所以你看,定向耦合器虽然看起来小小的,但是在很多地方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呢,你明白了不。
使用定向耦合器注意事项及定向耦合器的用途
定向耦合器是一种通用的微波/毫米波部件,可用于信号的隔离、分离和
混合,如功率的监测、源输出功率稳幅、信号源隔离、传输和反射的扫频测
试等。
主要技术指标有方向性、驻波比、耦合度、插入损耗。
用来分配或合成微波信号功率并具有定向耦合特性的微波元件。
它是在主、副两根传输线(简称主、副线)之间设置适当的耦合结构组成的。
定向耦合器
采用同轴线、带状线、微带线、金属波导或介质波导等各种型式。
耦合结构
有耦合孔、耦合分支线和连续结构耦合等型式。
什幺叫“定向耦合器”?
耦合器的主要功能就是主线中传输的功率通过多种途径耦合到副线,并互
相干涉而在副线中只沿一个方向传输。
目前,主要有两种类型的定向耦合器:具有一个耦合端口和一个端接端口的标准定向耦合器;以及具有正向和反向耦合端口的双定向耦合器。
此外,。
定向耦合器的工作原理定向耦合器是一种常见的微波器件,广泛应用于无线通信系统、雷达系统、卫星通信系统等领域。
它具有将微波能量从一个波导传输到另一个波导的功能,同时能够实现对微波能量的定向耦合和解耦。
在本文中,我们将详细介绍定向耦合器的工作原理。
定向耦合器通常由主波导、辅助波导和耦合装置组成。
主波导和辅助波导分别用于传输微波能量,而耦合装置则用于实现微波能量的定向耦合和解耦。
在定向耦合器中,主波导和辅助波导之间通过耦合装置进行能量的传输和耦合。
当微波能量从主波导传输到辅助波导时,耦合装置将一部分微波能量耦合到辅助波导中,同时将剩余的微波能量继续传输到主波导中。
这样,就实现了微波能量的定向耦合。
定向耦合器的工作原理可以通过电磁场理论来解释。
当微波能量在主波导中传输时,会产生一定的电磁场分布。
而耦合装置的设计则能够利用这种电磁场分布,实现微波能量的定向耦合和解耦。
通过合理设计耦合装置的结构和参数,可以实现不同程度的定向耦合效果,从而满足不同的应用需求。
除了电磁场理论,定向耦合器的工作原理还涉及到微波传输理论和波导理论。
在微波传输过程中,波导的特性对能量的传输和耦合起着重要作用。
定向耦合器的设计需要考虑到波导的特性,以实现高效的微波能量传输和定向耦合。
在实际应用中,定向耦合器还需要考虑到频率响应、功率损耗、耦合效率等因素。
通过优化设计,可以实现定向耦合器在特定频率范围内的高效能量传输和定向耦合。
同时,定向耦合器还需要考虑到耦合装置的制造工艺和材料选择,以实现稳定可靠的性能。
总之,定向耦合器是一种重要的微波器件,它通过合理设计的耦合装置,实现了微波能量的定向耦合和解耦。
在实际应用中,定向耦合器的工作原理涉及到电磁场理论、微波传输理论和波导理论等多个方面。
通过深入理解定向耦合器的工作原理,可以实现对其性能的更好把控和优化设计,从而满足不同应用场景的需求。
定向耦合器参数
定向耦合器是一种能够使传输信号按照指定方向传播的设备,其可以实现某个特定方向的特定信号的通过,而不会向其他方向传播,因此特别适用于在干扰比较严重的情况下的信号传输,它的参数有: 1、阻抗:定向耦合器的阻抗主要取决于物理结构和它的电气负载。
根据传输的信号类型,有50欧姆,75欧姆和93欧姆三种不同的阻抗值,其中50欧姆是最常用的阻抗。
2、传输损耗:传输损耗是指信号通过定向耦合器以后,能够有效传输的部分,也就是信号传输的系数,叫做传输损耗,它的值越小,表示信号传输的系数越高,传输的信号也就越强。
3、绝缘电阻:它是用来测量几个不同的电源桥连接的定向耦合器之间的静电耦合的一个参数,它可以测出定向耦合器之间的静电耦合关系,如果绝缘电阻过大,可能会影响定向耦合器的正常操作。
4、频率范围:定向耦合器的频率范围指的是它可以处理的信号的频率范围,如果信号频率超出定向耦合器的频率范围,那么频率超出的信号将不会被正常传输,可能会影响定向耦合器正常运行。
- 1 -。
单位代码: 10293 密 级:硕 士 学 位 论 文论文题目:带短路支节的高隔离度分支线定向耦合器设计研究电磁场与微波技术 移动通信与射频技术 工学硕士二零一五年三月学 科 专业 研 究 方向 申请学位类别 论文提交日期摘要定向耦合器是一种常用微波无源元件,在无线系统的射频前端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特别在收发同频的无线系统中定向耦合器常常被用作隔离收发信号的一种关键部件。
但是传统的定向耦合器隔离度偏低且工作带宽较窄,无法满足系统的要求。
本文以分支线定向耦合器为研究对象,主要围绕如何提高其隔离度和增加工作带宽来进行深入研究。
论文的主要工作和创新点包括:(1)根据功率相消原理在其耦合端口增加一条微带短路支节,设计出一款3dB带短路支节双分支线定向耦合器。
这种方法结构简单,易于实现,且能够大幅提高耦合器隔离度。
(2)完成了一款实验样品的加工、测量工作,验证了短路支节线用于提高双分支线定向耦合器隔离度的效果,以及工作带宽提高不明显的缺点。
(3)在双分支线定向耦合器基础上,总结出一种有效提高其工作带宽的方法:增加耦合路径,并设计出一款3dB三分支线定向耦合器,该耦合器能够大幅拓宽工作带宽。
在3dB带短路支节双分支线定向耦合器的基础上设计出一款3dB带短路支节三分支线定向耦合器,该款改进型定向耦合器在很大程度上拓宽了工作带宽,且提高了隔离度。
关键词: 定向耦合器,隔离度,短路支节,工作带宽AbstractReader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the RFID system, and the reader send and receive isolation is one of the key performance of RFID system. At present, the most common methods to improve the reader transceiver isolation degree is to add directional coupler in front of the reader antenna feed network.The traditional directional coupler isolation and working bandwidth is narrow,and can not meet the requirements if the RFID system. In this paper,we focus on the branch line of directional coupler and research on how to improve the isolation and increase bandwidth. The main work and innovation of this paper include:(1)We use method of old-even mode to analyze the double branch line directional coupler,and use the HFSS simulation software to model and simulation,find the directional has a low degree isolation shortcoming. In order to increase isolation of the directional coupler,according to the theory of destructive power we increase a short branch section in the port, and design a 3dB dual-branch directional coupler with a short branch section.This method is simple in structure, easy to implement, and can greatly improve the coupler isolation.(2) We process the 3dB dual-branch directional coupler with a short branch section into objects, using a vector network analyzer to measure it,finally compare the simulation results and measurement results and found the isolation has been improved in the very great degree but the bandwith is not obvious increased.(3) Base on the dual branch line directional coupler,we sum an effective operating to improve its bandwidth approach:increase the coupling path,and design a 3dB three-branch line directional coupler, the coupler can greatly expand the bandwidth.Base on the dual-branch line directional coupler with a short branch section we design a 3dB three-branch directional coupler with a short branch section,The directional coupler significantly increases the operating bandwidth, and improve the isolation.Key words: the RFID system, isolation , short branch section, directional coupler目录第一章绪论 (1)1.1 研究的背景与意义 (1)1.2 RFID系统基本介绍 (1)1.3 RFID系统现状和进展 (3)1.3.1 RFID系统使用现状 (3)1.3.2 RFID系统中读写器收发隔离技术的重要程度 (3)1.4本文的主要工作及内容安排 (4)第二章定向耦合器基本原理 (6)2.1 定向耦合器工作原理 (6)2.1.1 定向耦合器基本特性 (6)2.1.2 定向耦合器理论分析 (7)2.1.3 定向耦合器的技术指标 (9)2.2 常见定向耦合器的介绍 (10)2.2.1 平行耦合线定向耦合器 (11)2.2.2 波导定向耦合器 (11)2.2.3 分支线定向耦合器 (13)2.2.3 环形定向耦合器 (14)2.3 3dB微带分支线定向耦合器理论分析 (15)2.4 本章小结 (18)第三章带短路支节双分支线定向耦合器设计 (19)3.1 3dB双分支线定向耦合器设计 (19)3.1.1 3dB双分支线定向耦合器ADS仿真 (19)3.1.2 微带线理论分析 (21)3.1.3 3dB双分支线定向耦合器建模与结果分析 (23)3.2 3dB带短路支节双分支线定向耦合器设计 (26)3.2.1 3dB带短路支节双分支线定向耦合器的工作原理 (27)3.2.2 3dB带短路支节双分支线定向耦合器建模与仿真 (29)3.2.3 相关参数优化与结果分析 (31)3.2.4 两款定向耦合器对比分析 (38)3.3 本章小结 (40)第四章实物测试与结果分析 (41)4.1 实物加工与测试 (41)4.2 测试结果与仿真结果分析 (44)4.3 本章小结 (47)第五章改进型微带分支线定向耦合器设计 (48)5.1 3dB微带三分支线型定向耦合器设计 (48)5.1.1 3dB微带三分支线定向耦合器ADS仿真 (48)5.1.2 3dB微带三分支线定向耦合器建模与仿真 (51)5.2 3dB带短路支节三分支线定向耦合器设计 (54)5.2.1 3dB带短路支节三分支线定向耦合器建模与仿真 (54)5.2.2 参数优化与结果分析 (56)5.2.3 3dB带短路支节双分支线和3dB带短路支节三分支线定向耦合器对比分析 (60)5.3 本章小结 (61)第六章总结与展望 (62)参考文献 (64)第一章绪论1.1研究的背景与意义无线射频识别技术(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RFID)是一种非接触式的自动识别技术,它的主要特征是运用射频信号和空间耦合传输特性,达到对被识别物体的自动识别[1]。
RFID技术是在雷达的理念的基础上,并由此进化出来的一类新型自动识别技术。
19世纪40年代,哈里斯托克曼所创新的“利用反射功率的通信”从而奠定了无线射频技术的相关基础理论[2]。
无线射频识别系统一般由电子标签(应答器)和阅读器(读头)这两个部分构成。
RFID 的现实运用中[10,11],电子标签贴敷于被识别物体的表面或内部,每当带有着电子标签的被识别物体经过它的可识读范围内,阅读器可以自己用非接触的方式将电子标签中的识别信息提取,进而达到自动收集物品标志信息或自动识别物品的性能。
RFID技术起始于上个世纪90年代,它是一个新的自动化识别技术,而且发展迅速且得到了很大的肯定。
RFID是一类新型的无接触识别技术,它运用发射射频信号经过空间的耦合来自动识别需要识别的物体。
RFID技术相比于早期的识别技术如IC卡等最大的优势在于其并不需要与待识别物体接触就可以实现自动识别的功能,因此这一技术在射频通信领域得到了十分迅速的发展。
无线射频识别技术应用范围非常大,如制造,信息,材料等新技术方面,也覆盖了无线通信,芯片设计,集成系统,信息安全等层面。
在21世纪初,美国,欧洲等西方发达国家及地区已申请了数千项涉及到RFID的专利。
因而,我国目前将RFID技术的列入深入研究已经是迫不及待且有着十分重大的影响。
RFID技术的研究迅速依赖着很多技术的共同进步。
其所涉及的关键技术包括:芯片、无线接收发、电磁传播、数据转换和编码等。
RFID技术的发展路程已经跨过50个年头,21世纪的这些年中它的发展很快。
伴随技术的迅速发展,RFID衍生物品的类别将会越来越多,而随之而来的应用也会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