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图说天下17张图带你感受不同地域的野性之美素材
- 格式:docx
- 大小:18.12 MB
- 文档页数:15
高考世界地理必备16张高清地图1.世界海陆轮廓及洲界图(1)七大洲面积:亚非北南美、南极欧大洋(2)四大洋面积:太大印北(3)完全位于北半球的大洋:北冰洋;完全委员南半球的大洲:南极洲2.世界地形图世界地形图中绿色表示陆地、蓝色表示海洋、白色表示冰雪。
3.世界板块图(1)板块相撞挤压地带为消亡边界,造就高大山脉、海岸山脉、高原、海沟、岛链等地形形态。
(2)板块张裂分离地带为生长边界,造就大裂谷、海洋、海底中脊等地形形态。
4.世界火山地震带图(1)两条火山地震带:地中海喜马拉雅火山地震带、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
5.世界主要山脉分布图6.世界主要河流分布图7.世界年均气温分布图(1)气温大致从低纬度向高纬度递减(2)海拔高气温低(3)南半球等温线较平直8.世界7月均温分布图(1)夏季,同纬度地区陆地气温高于海洋气温。
(2)夏季,等温线相对冬季稀疏。
9.世界1月均温分布图(1)冬季,同纬度地区陆地气温低于海洋气温。
(2)冬季,等温线相对夏季密集。
谭老师地理工作室综合整理10.世界年均降水量分布图(1)降水量大致从低纬向高纬递减(2)沿海地区多余内陆地区(3)迎风坡多余背风坡11.世界气候类型分布图12.世界植被自然带分布图13.世界洋流分布图(高中)(1)洋流分寒流和暖流(2)一般来自高纬度的是寒流,来自低纬度的是暖流(3)寒暖流交汇处,形成渔场14.世界年太阳辐射量分布图(1)世界年太阳辐射总量从低纬度向高纬度递减(2)太阳辐射量与天气关系明显15.世界人口密度图16.世界四大渔场分布图四大渔场:北海道渔场/纽芬兰渔场/北海渔场/秘鲁渔场。
83张高考地理景观素描图+知识点喜马拉雅山·珠穆朗玛峰中新世中期喜马拉雅造山运动,使巨大的山体迅速升高,成为世界上最年轻、最高的褶皱山脉,珠穆朗玛峰最新测量高度8848.86米,终年积雪,有世界第三极之称。
西岳华山华山,古称"西岳",雅称"太华山",为五岳之一,位于陕西省渭南市华阴市,在省会西安以东120千米处。
南接秦岭,北瞰黄渭,自古以来就有"奇险天下第一山"的说法。
中华之"华"源于华山,由此,华山有了"华夏之根"之称。
华山是中国道教主流全真派圣地,为"第四洞天",也是中国民间广泛崇奉的神只,即西岳华山君神。
共有72个半悬空洞,道观20余座,其中玉泉院、都龙庙、东道院、镇岳宫被列为全国重点道教宫观,有陈抟、郝大通、贺元希等著名的道教高人。
1982年,华山被国务院颁布为首批国家级风景名胜区。
2004年,华山被评为中华十大名山。
2011年,华山被国家旅游局评为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
秦岭断层秦岭是我国著名的东西走向的山脉,它是发育在古生代褶皱带与前寒武纪盾上深切的中山。
它对于我国南北气候有着一定影响:秦岭以南年降水量在800毫米以上,是湿润气候区。
秦岭地势非常峻峭,地貌上对比非常强烈。
山风,使渭河平原出现干旱;而山的南坡,作物几乎全年可生长,并适宜种水稻。
南北水热条件,差异很大。
图为秦岭北麓的断层,由于岩块的相对滑动、摩擦、留下磨光的面和相互平行的细密的条纹,沿此断层线还有许多温泉出露。
北岳恒山恒山,位于山西省。
主峰天峰岭,海拔2052米,山势陡峭,沟谷深邃,从地质上说,属断层山。
是我国道教圣地之一,最有名的是悬空寺。
有“绝塞名山”之称,为历代兵家必争之地。
黄山黄山是我国著名大山,有天下第一奇山之称,位于安徽省。
最高天都峰,海拔1810米。
据说因皇帝曾在这里采药炼丹拯救人间疾苦而得名。
高中地理:地理环境的差异性素材鲁教版必修11、世界上最壮美的山地垂直自然带在雅鲁藏布江大峡谷近500米高的垂直斜面上,发育着当今世界上最完整、最神奇、最壮美的山地垂直生态系统带谱,而且还可以看到类似于从我国某某岛到北极的全部自然景观。
峡谷内,物种珍稀,资源丰富,被称为“人类最后的密景〞。
这一景观是如何形成的呢?印度洋板块在向北移动的过程中,与亚欧板块碰撞挤压,隆起部分形成了喜马拉雅山脉,在其缝合处就是雅鲁藏布江大峡谷。
一边是山脉不断抬升,一边是流水不断下切,于是雅鲁藏布江大峡谷就成为世界上最深的大峡谷,深达5382千米。
这比美国科罗拉多大峡谷〔2133千米〕和秘鲁科尔卡大峡谷〔3200千米〕深得多,也是世界上最长和海拔最高的大峡谷。
它与珠穆朗玛峰遥相对应,从峰顶到谷底相对高差达一万多米,这种巨大的地势反差在世界上是独一无二的。
该峡谷是南来水汽进入青藏高原的主要通道。
每年夏季,印度洋暖湿气流在北进途中突然遭遇高大山脉,源源不断的水汽犹如汹涌奔腾的洪水扑向青藏高原,大气物理学家称之为“湿舌〞。
每年湿舌向高原内部输送的水汽量是高原四周水汽输送总量的1-5倍。
使这里热带的界限向北推进了6个多纬度,大峡谷成为北半球热带的最北限。
综上所述,地形上的巨大垂直斜面与气候上充足的暖湿气流的共同作用,成就了山地垂直自然带最壮美的画卷。
2、大漠里的胡杨林胡杨是一种生命力极强的树,胡杨又称灰杨,属落叶乔木,是第三纪残余的古老树种,是一种沙漠化后而特化的植物,大多是野生,被人们誉为“沙漠勇士〞。
它的叶和枝的多变是为了防止水分的蒸发,它的根系很广,经常可以看到在圹垠的沙地上裸露的长达数十米的根网。
它的根扎的很深,可以吸收沙漠深处的水分,所以无论是飓风沙暴或是洪魔的肆虐都无法撼动胡杨的根基。
胡杨林是一种神奇的群体。
它们耐寒、耐热、耐碱、耐涝、耐干旱。
胡杨生长期漫长,由于风沙和干旱的影响,很多胡杨树造型奇特、诡异,所以胡杨树有“活三千年不死,死三千年不倒,倒三千年不朽〞之称。
高中地理高清地图(珍藏)立体锋面锋面就是温度、湿度等物理性质不同的两种气团(冷气团、暖气团)的交界面,或者叫做过渡带。
锋面与地面的交线,称为锋线,也简称为锋。
锋面的长度与气团的水平距离大致相当,由几百公里到几千公里,宽度比气团小得多,只有几十公里,最宽的也不过几百公里。
垂直高度与气团相当,几公里到十几公里。
锋面也有冷暖、移动、静止之分。
山脉隆起对气流影响福建地势福建河流地貌,侵蚀堆积浙江地势青藏高原隆起影响青藏高原隆起对我国气候的影响:1.青藏高原的巨大隆起——空间特征(3000m临界高度):1)面积大:东西3000 km,南北1 500 km,占中国陆地面积1/4,南北占西风带宽度1/32)高度大:平均4500 m,占对流层高度1/33)中低纬度:25°N~40°N,处在西风带与副热带高压带的过渡区,青藏高原3000m的海拔高度对气流产生动力作用和热力作用,改变了东亚大气环流格局,尤其对中国产生影响。
2.青藏高原的动力作用1)对季风的分支作用冬季:青藏高原北部对冬季风分支的分点在95E附近,冷空气堆积并分化为两支: 一支沿阿尔金山成东风吹入塔里木盆地;另一支则沿着祁连山成西或偏西北风吹向河西走廊,顺地势南下,形成冬季风通道,加剧了冬季风向东南的势力。
夏季:夏季,西南季风抵达孟加拉湾再向北推进时,碰到青藏高原,即分为东、西两支:一沿喜马拉雅山转为东风向西吹去;一支则沿着山脉的走向流向我国西南地区,加剧藏东南水汽通道作用,使高原边缘降水增多,并进而因雨影作用使高原内部干旱加剧。
2)对西风的分支作用青藏高原西部,冬半年西风(西风带南移所致)气流受到高原阻挡,距地面3~4 km高度以下的气流被分为南、北两支。
由于冬季西风带的位置主要在青藏高原的西端偏南,加之地形的影响,所以南支比北支气流强大得多,故称“南支急流”。
南支在高原西南面,为西北气流;绕过高原南侧转为西南气流,高原南侧成槽,加剧西南干暖气流势力。
地理图库:颠覆你的世界观的几十张地图温馨提示:为了保证大家可以及时看见小轻松老师的推送,可将“轻轻松松学地理”设为星标(或者置顶)就可以第一时间看到小轻松老师的推送哦,看完如果能够给小轻松老师来个“赞”和“在看”那小轻松老师将会浑身充满力量,为大家奉送更多精彩的地理资讯和材料!轻轻松松学地理本公众号面向地理教师、学习地理的同学、地理爱好者等,致力于高中(初中)地理课件、练习、微专题,思维导图、地图、答题模板,知识总结,地理能力提升,地理延伸等材料的创作和整理,帮助您轻松备课,开心备考!关注即送1G大礼包,干货满满期待您的加入!97篇原创内容公众号地球对人类来说,我们脚下的这颗行星可谓广袤无垠,即使以客机的速度(按800千米/时)环绕其一周,也需要50个小时。
但放在宇宙当中,地球就是一粒尘埃。
在这个小点上,每个你爱的人、每个你认识的人、每个你曾经听过的人,以及每个曾经存在的人,都在那里过完一生。
这里集合了一切的欢喜与苦难,数千个自信的宗教、意识形态以及经济学说,每个猎人和搜寻者、每个英雄和懦夫、每个文明的创造者与毁灭者、每个国王与农夫、每对相恋中的年轻爱侣、每个充满希望的孩子、每对父母、发明家和探险家,每个教授道德的老师、每个超级巨星、每个至高无上的领袖、每个人类历史上的圣人与罪人,都生活在这里,如一粒尘埃……仰望天空,我们都觉得其他星星很小,但若从土星的环后方来看,地球也相当渺小。
俯瞰我们的地球,是这样的。
地球上的淡水汇集起来只能形成直径为1385公里的“水球”,地球水资源总量与地球大小的对比图,左上角小球为科学家绘制的包含地球上淡水资源的“水球”。
大洋和大洲来看我们东部的太平洋,其实比你想象中大得多。
看上图如果还没什么概念,可以看下面这幅图,太平洋可以塞下七大洲,还留下不少空隙。
太平洋中,有离陆地最远的地点,即“尼莫点”,位于南太平洋中央48°52.6′S123°23.6′W之处的海面上,被整整900万平方英里的海水包围。
坝上秋来风景异羊肥马壮秋意起
十一刚过,坝上草原已是“初寒料峭”,浓浓的秋色,斑驳了大地,远处的山峦已不再是青黛色,赤橙黄绿尽染层林,浏览着大自然在一年里最后的笑颜,秋日的坝上草原依然妖娆。
金黄的草原、湛蓝的天空,于暮色中,看湖边羊蹄印里夕阳反光中小小的美丽,看强风吹拂下藏没在草海中的肥壮牛羊时隐时现,心里便涌满感动,仿佛是遨游在油画中,色彩如此之丰富饱满,那么真实又是那么写意。
金秋,才是草原最壮观的时刻,哪怕是最初相识,草原也以她深沉厚重的美,吸引着无数追寻美的人们,愿意陪你一起看草原。
来源:中国天气网内蒙古站。
新疆新源原始野杏林杏花怒放4月10日,新疆新源县吐尔根乡山间的原始野杏林杏花怒放,绵延十余公里,吸引附近众多游客前往踏青、赏花,陶醉于山间美色流连忘返。
更有大批摄影发烧友一大早就扛着长枪短炮爬上山顶,只为扑捉那色彩斑斓的光影世界.据介绍,吐尔根野杏林是中世纪遗留最大的原始野杏林,占地有3万多亩,因山地河谷的冬季逆温气候而遗存下来,是中国西北地区野杏林最集中的地区。
为了产盐,水被引入不同的区域,经过自然蒸发后,人们就可以收集地面上留下的盐。
当时,这块区域被认为拥有2亿吨的盐储量.盐场运行的时候,盐滩被修建用于工人行走的木头分成了几何形状。
如今,盐场被废弃了,湖面上结满了寂寞的盐晶,留在这儿的只是充斥着昔日大产业遗留物的一个个湖泊。
尽管当地人熟知这里,但几乎没有游客前来,这是因为湖水下的淤泥层会发出阵阵恶,因而也被人们冠以“腐海”之名.据悉,西瓦什湖的水非常浅,平均深度只有1。
6到3。
2英尺(约0。
5到1米).尽管如此,湖底的淤泥层却厚达16.4英尺(约4米),使湖水含盐量达到87%。
夏天时水温上升导致湖水蒸发,臭气四散势不可挡。
它的整个面积为990平方英里(约2560平方公里),而这个独特的盐场只是其中的一小部分。
湖水中的木头结构曾被用作走道通达巨大的盐滩各处,但现在它们成了弃物.人们离开这里以后,由于蒸发从未停歇,木桩周围的盐形成了鲜花和蘑菇的模样,水中旧木头的周围不断长出盐蘑菇盐花。
此外,由于受腐蚀作用,水闸不再起作用,现在被雨水装满的盐场里,水流随意流动着。
当积满水的时候,旧的走道会完全消失。
尽管这里已然今非昔比,但大自然的鬼斧神工是不可预知的。
由于湖水中含有一种呈玫瑰色的嗜盐细菌,它能在极咸的水中迅速繁殖,因此产生了独特的“红色湖水”现象.远远望去,废弃盐池里发亮的红色湖水与蓝天相印成趣。
当然,并非所有的地方都是红色的,有些完全没水的地方会露出蓝色、白色、黑色的泥土。
虽然这片地区在当地非常有名,但却没有声名远扬。
西藏的富饶在河谷尼洋河下游:发源于米拉山的尼洋河一路向东流淌,经过八一镇之后转向南,汇入雅鲁藏布江。
在尼洋河的下游,一处处露出水面的沙洲将平静的河水分成辫状的河道,水流忽分忽合,滋润着沙洲上的树木青草,更是灌溉两岸农田的淡水来源。
河谷中温暖湿润,这里海拔不过2000余米,与西藏北部和西部寒冷干旱的高原形成强烈的反差。
摄影/谢罡西藏的温暖地带在河谷凡属创作,大都追求一种出人意外的效果。
一天,四川一位摄影师对我说:“我要去拍西藏的温暖地带。
”我想:他这句话的潜台词是:大部分人心目中的西藏是又高又寒的地方,他要拍的温暖地带是出人意料的。
但我想西藏如此之大,温暖地带怎样把握呢?过了一段时间,这件事我大约忘记了。
忽然有一天,吉林一位摄影师拿来了许多图片,这是他十几次去西藏拍摄的。
他给这些图片起了一个总标题:喜马拉雅五条沟。
看了这些图片,忽然想起那位要拍“西藏的温暖地带”的摄影师。
我想告诉他:现在摆在我面前的这些图片拍摄的就是“西藏的温暖地带”。
因为西藏的温暖地带都在“沟里”,也就是在河谷里。
不仅西藏的“温暖地带”在河谷里,西藏的人文精华也都在河谷里。
比如西藏的第一大城拉萨在拉萨河谷中,第二大城日喀则在年楚河与雅鲁藏布江交汇处的河谷中,昌都在澜沧江河谷,林芝在尼洋河谷。
排在前面的城镇无一不在河谷中,西藏那些古老的县城、安宁的小镇又何尝不是在河谷中。
西藏地处青藏高原,这高原是世界上最高的高原。
什么叫高原呢?一个大面积的抬升起来,周边陡峭的区域叫高原。
高原之上并不是没有河谷高山,而是平缓的地方占据较大的比例。
在西藏,海拔5000米以上的地表占46%,海拔3500—5000米的地表占46%,海拔3500米以下的地表占8%(数据来源于《西藏农业地理》)。
这是一组很有意思的数据,一是你在这组数据中,可以看到青藏高原确实太高了;还有一个现象:海拔越高的地方占的地方越大,海拔低的地方占据的地方很小,其实这正是高原应该有的特征,平原和山区则与此相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