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科简介2014
- 格式:doc
- 大小:25.50 KB
- 文档页数:2
专家介绍专家介绍牛峰海个人简介牛峰海,副院长兼儿科主任,医学硕士、硕士研究生导师、教授、主任医师工作经历1983年毕业于济宁医学院1989年上海复旦大学儿科医院进修1999年获得山东医科大学医学硕士学位2014年聘任为儿科学硕士研究生导师,研究方向儿童心血管疾病。
专业特长及工作亮点从事儿科临床、教学、科研工作30余年,具有全面系统的儿科理论知识和丰富的临床经验。
主持儿科急、危、重症的抢救和各种疑难、复杂疾病患儿的讨论、诊治,极大提高了本地区的危重病人的抢救、诊治成功率。
作为主任委员、副主任委员多次参加全国、全省范围儿科急危重症的学术研讨会,代表鲁西南儿科界做大会发言,深受国内著名儿科专家的好评。
擅长小儿心血管、呼吸系统疾病的诊治,如:各种类型的心肌炎、心肌病、顽固性心律失常,川崎病并发冠状血管病变,慢性咳嗽,反复喘息,难治性支原体肺炎,重症肺炎并肺不张等疾病。
2013年,组织筹建了鲁西南地区首家儿童内镜中心,为儿童内镜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一直以来在本地区儿科界享有盛誉。
社会任职中国医学救援协会儿童医学救援分会委员中华医学会山东省儿科分会委员山东省医师协会儿科医师分会副主任委员山东医学会儿科分会委员济宁市医学会儿童保健学会主任委员医学论文、著作、科研情况简介在《中国小儿急救医学》《中国实用儿科杂志》《中华妇幼临床医学杂志》《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临床儿科杂志》《实用诊断与治疗杂志》《山东医药》《天津医药》等国家级、省级以上刊物发表论文30余篇,参编著作7部,完成科研7项。
刘春个人简介刘春,大学本科,1975年4月参加工作,副主任医师,副教授。
就学进修情况1981年7月毕业于济宁医学院医疗系1989年在北京儿童医院进修小儿内科一年2001年在北京儿童医院新生儿重症监护室进修半年专业特长从事儿科临床工作30余年,积累了丰富的临床工作经验。
擅长于儿科呼吸系统疾病、消化系统疾病的诊断及治疗,对多数疑难病症能够做出正确的诊断及处理。
2014电大《儿科护理学》第十九章辅导遗传性疾病患儿的护理第十九章遗传性疾病患儿的护理第一节概论本节考点:(1)遗传的物质基础(2)遗传性疾病分类(3)遗传性疾病的预防一、遗传的物质基础各种生物都能通过生殖产生子代,子代与亲代之间,不论在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特点上都很相似,这种现象称为遗传。
每一种生物都具有一定数目和形态稳定的染色体。
染色体的主要化学结构是DNA(脱氧核糖核酸)与组蛋白构成。
DNA是一种双螺旋状的大分子物质,一个DNA分子中,可以携带大量的遗传信息,约40000个碱基对,其中每一个碱基对排列顺序,代表一种遗传信息,从而构成多种多样的遗传物质。
组蛋白与DNA结合,可调节其活性。
在染色体上,组成基因的DNA片段可分为编码顺序和非编码顺序,其中,编码顺序为外显子,而非编码顺序为内含子或间隔序列。
当某种原因引起DNA基因的突变,而体内又缺乏DNA修复损伤的核酸内切酶时,则造成染色体上的DNA发生改变,制造蛋白质的模板发生误差,不能合成具有正常功能的酶和蛋白质,造成机体内的酶的缺陷和蛋白质的异常,引起疾病的发生。
迄今已知遗传性疾病达9800多种。
二、遗传性疾病的分类1.染色体畸变染色体畸变包括数目的增加或减少以及形态结构的改变,排列顺序出现倒位、重复、缺失、易位等,使遗传物质失去正常状态,从而引起疾病。
畸变的原因可为自发性的或诱发性的。
已知某些辐射线,化学物质(氮芥、环氧化合物、亚硝酸、甲醛等物质)及温度的改变,均可诱发突变。
2.单基因遗传病是指某种性状的遗传受一对等位基因控制。
它们的遗传受孟德尔定律制约,又称孟德尔式遗传。
人类单基因遗传分为五种主要遗传方式: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寻常型鱼鳞病、遗传性出血性毛细血管扩张症等)、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白化病、肝豆状核变性等)、X连锁显性遗传(抗维生素D佝偻病、遗传性肾炎等)、X连锁隐性遗传(红绿色盲、血友病A等)、Y连锁遗传(原发性血色病)。
3.多基因遗传病一些遗传性状或遗传病是由二对以上的许多基因共同作用的结果,每对基因没有显性或隐性的关系,作用比较微效,但是各对基因却有累积的效应。
儿科护士个人简历工作经验个人简介我是一名经验丰富的儿科护士,拥有多年的临床工作经验。
我在提供高质量儿科护理方面有着出色的能力和卓越的沟通技巧。
我对照顾儿童的健康和福祉充满热忱,并希望通过我的专业知识和技能为儿童提供最佳的医疗护理服务。
工作经历1. 医疗机构A(2010年-至今)在医疗机构A工作期间,我担任儿科护士长一职。
我负责领导和协调儿科护理团队的工作,并确保提供高质量的儿科护理服务。
我积极参与制定和实施护理方针和程序,确保儿童病房的安全和卫生环境。
我与家长密切合作,提供儿童发展和健康教育,帮助他们更好地照顾孩子。
2. 社区医疗中心B(2008年-2010年)在社区医疗中心B的工作中,我作为儿科护士,负责为儿童提供全面的护理服务。
我与医生和其他护理人员密切合作,确保儿童接受到及时和恰当的医疗护理。
我通过观察和评估儿童的病情,调整和执行护理计划,并及时向医生汇报儿童的病情和进展。
3. 儿童医院C(2005年-2008年)在儿童医院C工作期间,我担任儿科护士一职。
我在儿科病房工作,为病重儿童提供紧急护理和监护。
我负责评估儿童的生命体征并监测其病情的发展。
我熟悉使用各类儿科护理设备,并能独立处理急诊情况。
我积极参与儿童病例讨论和培训,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知识和技能。
教育背景- 本科护理学士学位,XX护理学院,毕业于2005年- 注册儿科护士执照,XX护士注册协会,获得于2005年专业技能- 全面的儿科护理知识和技能,包括婴儿护理、儿童生长发育和常见疾病管理等- 熟悉各类儿科护理设备和技术,如呼吸机、血压监测仪等- 出色的沟通和人际交往能力,能与儿童及其家长建立良好的关系- 熟练掌握医疗记录和文档的管理- 具有团队合作精神和应急处理能力证书和奖项- 最佳儿科护士奖,医疗机构A,2012年- 先进个人,社区医疗中心B,2009年参与的培训和学术论坛- 儿科护理新技术培训,XX护理学院,2014年- 儿童疾病管理研讨会,XX医学中心,2011年- 儿童心理健康教育课程,XX心理学协会,2010年兴趣爱好除了我的职业,我对摄影和户外运动都有浓厚的兴趣。
【导语】简历是有针对性的⾃我介绍的⼀种规范化、逻辑化的书⾯表达。
对应聘者来说,简历是求职的"敲门砖"。
以下是⽆忧考整理的⼉科医⽣个⼈简介,仅供参考! 篇⼀ XXX个⼈简历XXX (+86)138-0013-8000 service@ 求职城市:上海 求职意向:⼉科医⽣ 教育背景(美国留学)TOEFL:93分 2013.10-⾄今XX医学院⼉科专业博⼠学位 •发表论⽂《浅谈⼉科药物的合理应⽤》,发表于《中华⼉科杂志》2014年第1期 2010.10-2013.07XX医学院⼉科专业硕⼠学位 •2011、2012年荣获XX医学院“XX奖学⾦” 2006.09-2010.06XX医学院⼉科专业学⼠学位 •熟练掌握OFFICE软件、⽂献整理软件如NoteExpress的使⽤ 科研经历 2010.08-2011.05追踪球囊扩张成形术术后⼉童的后期情况导师助理中国上海 •浏览1000余篇英⽂献,按部位设计样本量等进⾏详细分类 •撰写论⽂《球囊扩张成形术治疗⼉童主动脉缩窄⼀年随访》,并且发表于《中华⼉科杂志》2011年第2期 2009.05-2010.03XX医院研究专员中国上海 •协助⼉科主治医师完成Ⅰ期临床试验 •组织、实施所负责的Ⅰ期临床试验⼯作,调研筛选中⼼,监查和结束临床试验 •负责检查并报告试验进度和质量,与临床医⽣沟通并共同商议解决⽅案 •经常与临床前研究部门密切沟通交流,积极参与或了解临床前研究的相关⼯作•维护与临床研究单位及相关专家的良好合作关系,协调试验各⽅关系 临床相关经历 2012.01-2012.05波⼠顿⼉科医院⼉科医⽣ •参与新⽣⼉科重症监护室常见病重案例的诊治 •参与⼉科临床⼯作,如疾病的诊治,协助⼿术操作等 •协助上级医师完善病⼈的治疗⽅案 社会活动 2008.08-2009.02“XX杯”国际马拉松⽐赛救护志愿者 •协助医护⼈员将受伤选⼿送⾄医务处 •引领参赛者⾄各办事处(成绩记录、物品领取、颁奖台、休息室等) 兴趣爱好 喜欢阅读中英⽂⼩说 阅读医护类新闻 篇⼆ 男58岁 学历:⼤专 ⼯作年限:10年以上 期望薪资:5000-8000元 ⼯作地点:⼴州-海珠-新港 求职意向:⼉科医⽣ 沟通能⼒强学习能⼒强有亲和⼒有创业经历责任⼼强 教育经历 2001年6⽉毕业孝感地区卫校⾼等医学班内科 ⾃我描述 本⼈早年毕业于孝感卫校⾼医班。
中医儿科科室简介范文中医儿科是中医学的一个重要分支,专门研究儿童的生长发育及相关疾病的诊断、治疗和保健。
中医儿科科室是医院的一个部门,拥有一支专门从事儿童医疗工作的医师团队。
以下是中医儿科科室的简介:1. 科室概况:中医儿科科室是医院中的一个特殊科室,由专门从事儿童医疗工作的中医医师组成。
科室拥有先进的诊疗设备和舒适的医疗环境,为儿童提供全面、专业的中医医疗服务。
2. 专业医师团队:中医儿科科室拥有一支经验丰富、技术精湛的医师团队。
这些医师经过系统的中医学培训和儿科专业的学习,具备扎实的中医理论基础和临床经验。
他们了解儿童的生长发育规律和中医养生理论,能够为儿童提供个性化的治疗方案。
3. 临床服务:中医儿科科室为儿童提供全面的临床服务,包括常见疾病的诊断、治疗和预防,以及儿童生长发育的监测和干预。
常见的疾病包括感冒、发热、咳嗽、哮喘、胃肠道疾病、皮肤病等。
科室还重点关注儿童的生长发育情况,提供专业的生长发育评估和干预。
4. 中医治疗方法:中医儿科科室主要采用中医的诊疗方法来治疗儿童疾病。
这些方法包括中药治疗、针灸、推拿、艾灸等,具有独特的疗效和优势。
中医治疗注重调理人体整体平衡,增强机体的自身抵抗力和免疫力,从而达到治疗疾病和提高生活质量的目的。
5. 个性化服务:中医儿科科室注重为每个儿童提供个性化的服务。
医师会详细了解患儿的病史、家族史和生活习惯,通过综合分析和辨证施治,为患儿制定适合其个体差异和生活环境的治疗方案。
同时,科室也会给予家属指导,帮助他们正确照顾儿童,并加强患儿的日常保健。
6. 预防教育:中医儿科科室不仅关注疾病的诊疗,还重视疾病的预防。
医师会向家长提供儿童常见疾病的预防知识和方法,帮助家长加强儿童的健康管理和疾病预防意识。
通过定期的健康检查和儿童保健,科室帮助儿童建立健康的生活习惯,预防疾病的发生。
中医儿科科室致力于关注儿童的整体健康,并提供全面、个性化的医疗服务。
通过中医治疗和预防教育,科室帮助儿童健康地成长,提高生活质量。
新生儿科诊疗常规2014年目录第一章常见疾病诊疗规范1.新生儿分类及简易胎龄评估法2.新生儿常用抗生素的剂量和用法3.新生儿窒息及缺氧缺血性损伤4.新生儿颅内出血5.新生儿肺透明膜病6.新生儿肺炎7.新生儿湿肺8.新生儿肺出血9.新生儿上呼吸道感染10.新生儿呼吸衰竭及呼吸管理11.新生儿贫血12.新生儿红细胞增多症13.新生儿出血性疾病14.新生儿黄疸15.新生儿溶血病16.新生儿败血症17.新生儿化脓性脑膜炎18.新生儿破伤风19.新生儿硬肿症20.新生儿咽下综合征21.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22.新生儿低血糖及高血糖症23.新生儿低钙血症和低镁血症24.新生儿呼吸暂停25.新生儿持续性肺动脉高压26.新生儿先天性心脏病27.新生儿心力衰竭28.极低出生体重儿29.新生儿脐炎30.撤药综合征31.先天性梅毒32.先天性代谢异常第二章危重症抢救程序1.新生儿窒息复苏流程2.危重儿救治流程3.新生儿科转运流程第三章新生儿操作规范1.浅静脉留置术2.后囟穿刺术3.桡动脉穿刺和置管术4.腹腔穿刺术5.脐静脉置管术6.胸骨穿刺术7.胸腔穿刺及引流术8.腰椎穿刺术9.新生儿换血疗法10.新生儿经外周中心静脉置管术11.气管插管术12.硬脑膜下穿刺13.侧脑室穿刺及引流术第四章临床路径1.母婴血型不合性溶血病标准住院流程2.母婴血型不合性溶血病临床路径表单第一章新生儿常见疾病诊疗常规新生儿分类及简易胎龄评估法[概要]新生儿是指出生到满28天的婴儿。
胎儿的成熟不仅取决于胎龄,也及体重密切相关,因此对初生的新生儿应根据胎龄、出生体重和胎龄及体重的关系进行分类,然后根据分类予以不同侧重点的监护和处理。
[诊断要点]1.据胎龄分类(1)足月儿指胎龄满37周至未满42周的新生儿。
(2)早产儿指胎龄满28周至未满37周的新生儿。
(3)过期产儿指胎龄满42周以上的新生儿。
其中有些由于胎盘老化引起胎儿瘦小者,又称过熟儿。
胎龄可根据母亲末次月经计算,也可根据新生儿出生后48h 内的外表特征和神经系统检查估计。
2014年度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儿科新员工入科教育主持人:崔其亮记录人:曾思华参加人员:崔其亮、丁悦、范茜、常伟杰、朱剑东、邱国莹、王律、张静雯、钟鑫琪、谭小华时间:2014年7月18日16:00—17:00地点:儿科办公室1、科室介绍我院儿科早在1923年即独立设科,经多年的建设,其技术水平、服务质量在市民中享有良好声誉。
作为国家卫生部认定的三级甲等综合性医院的一级临床专业科室,儿科紧随国内外本学科专业领域的最新发展动向,以急危重症新生儿救治与早产儿综合管理为主要研究内容。
儿科还承担着临床医疗、科研、教学和预防、保健、康复等多方面的专业技术任务。
2.考勤新入职员工应严格遵守劳动纪律,按规定时间上班,不得迟到、早退或旷工。
规定上班时间仍未到岗工作视为迟到,提前离岗者视为早退。
迟到后不得作补假处理。
迟到或早退超过30分钟,按旷工半天处理;超过2小时的,按旷工一天处理。
一个月内迟到或早退累计3次以上(含3次),每3次折算为旷工半天。
在工作时间除特殊情况外,不得办私事和擅自离开工作岗位,外出办事必须事先向所在科室负责人说明情况和去向,经同意后才能离开;因急事需短时离开工作岗位在院内办事的,必须以不影响工作为前提,离开前必须在科室内写明去向。
对擅自离岗超过2小时且无合理解释者,按旷工处理。
3.医教研要求3.1新入职员工应重视基础学习,努力提高专业理论知识。
熟悉科室各个岗位的工作安排及工作任务,熟悉儿科、新生儿科病人各种疾病的表现及救治技术熟练掌握急救技术。
应积极参与科室业务学习(每周一次),提高个人理论知识水平。
3.2新入职员工应参与每天早读片并积极发言。
每人应收集当月疑难病例,对疑难病例进行讨论、总结并及时追踪病程发展及术后病理结果,并做成PPT形式汇报。
3.3科室定期(每半年一次)举行英语读片,新员工应积极参与并准备读片内容,提高个人英语水平。
积极参与各种外出学习,并按要求书写笔记、影像资料记录、心得体会等,回科后与大家共同学习前沿理论知识并相互交流经验。
2014电大《儿科护理学》第三章儿科医疗机构组织特点第三章儿科医疗机构组织特点本章考点:1.儿科门、急诊的设置2.儿科病房设置我国小儿医疗机构基本分为3类:①专门的小儿医疗机构,如各省、市的儿童医院;②妇幼保健院,设有产科及小儿科的医疗机构;③综合医院的儿科。
在一般医院中,儿科医疗机构包括儿科门诊、儿科急诊及儿科病房三部分。
第一节儿科门、急诊的设置由于小儿抵抗力较差,而综合性医院中成人患者较小儿多,因此,为防止交互感染,儿科门、急诊应设在一层楼的一角,有单独的出、入口、挂号处、药房及化验室等设施。
(一)儿科门诊设置1.预诊室预诊的目的是及时发现传染病患儿,使其在隔离室诊治,防止患儿之间的交互感染;还可帮助家长了解患儿所需诊治的科别;若遇危重患儿可直接护送至急诊室抢救。
预诊室设在儿科门诊入口处。
室内设有检查台、压舌板、电筒及洗手设备等。
该室应有2个出口,一个通往普通门诊,一个通向传染病隔离室。
2.传染病隔离室室内除应备有检查床、桌、椅及必要的检查用具外,必须备有隔离衣及针对不同传染病的消毒设施和洗手设备。
有条件者,应附设挂号、治疗、化验室及药房等。
隔离室最好分为互不相通的几间,分别诊治不同的传染病。
若仅设一间,则在同一时间内只可诊治同种传染病患儿。
当患儿离去后,室内必须经消毒处理后方可诊治另一病种患儿。
3.挂号室小儿经过预诊,确系非传染病患儿,凭预诊室卡片挂号。
4.测体温处诊前每个患儿试体温。
室内设候诊椅,让已挂号的患儿及家属按序就座,依次给患儿测体温。
如体温高达39℃以上者,应酌情给予退热处理,并优先安排就诊,以防发生高热惊厥。
5.候诊室候诊室需宽敞,空气流通。
照明良好,温、湿度适宜。
室内应设置足够的候诊椅,并设有1~2张小床为患儿换尿布、包裹之用。
同时应备有饮水设备及消毒水杯。
6.检查室应设有多个单间诊室,以免因小儿哭闹而互相干扰,同时可保护较大患儿的隐私。
室内设诊查床、桌、椅、诊查用具及洗手设备等。
2014年医院内儿科护理总结及2015年工作计划内儿科是一支充满活力、爱心、刻苦钻研的年轻队伍,随着新院搬迁我们兢兢业业地走过了半年。
全科始终不忘“一切以病人为中心,以质量为核心”的宗旨,用自己的爱心、诚心满足每一位住院病人的需求,把“救死扶伤”的工作作风贯穿于护理工作的全过程。
在医院和护理部的领导下,根据半年前制定的工作目标,全科护理人员认真实施不懈努力基本完成了各项任务,赢得了大部分住院病人的满意。
一、科室基本情况1、全科护理人员共9人,其中聘用护士5人,主管护师1人,护师4人,护士4人,大专2人,在读本科2人,中专5人。
共有40张床位,全年收住院病人1313人,上半年总数489人,下半年总数824人,下半年比上半年病人总数增加了25.5%,下半年抢救危重病人126人,死亡9人,抢救成功率92.9%。
静脉采血468人,其中颈静脉12人,股静脉2人,皮试472人,肌注148人,输血人,导尿126人,洗胃抢救18人,死亡3人,洗胃抢救成功率83%。
气管插管3人,成功插管2人并使用呼吸机正压呼吸。
严格护理操作常规,严格消毒、灭菌、隔离措施的落实,对于内、儿传染综合科室无院内交叉感染,无差错事故发生。
二、科室设备、物资运行及相关制度情况1、科室拥有抢救设备:洗胃机2台,婴儿温箱1台,除颤仪1台,成人吸痰器1台,幼儿吸痰器1台,运行正常并随时处于备用状态。
所有抢救设备由责任班杨冬芝专人管理,每周定期检查运行情况、保养、作记录;抢救柜、药柜由责任班褚礼梅专人管理,定期检查,如出现缺药、漏药现象,予即时补上备用并记录;各种消毒液及用物每周定时更换,专人治疗班负责,主班每天检查1次,出现问题应立即报告并即时解决。
2、科室执行严格的查时制度,班班查每周五大查,环环相扣。
半年来堵科室药品漏洞10次,查出漏处理医嘱5例,已及时填补,未造成不良后果,各班分工明确各负其责,协调合作,未出现明显拖班造成人员的过度疲劳现象.三、科室护理工作完成情况半年来我科护理工作完成情况:基础护理平均93分,危重一级护理95分,护理表格书写94分,急救物品平均89分,病区消毒合格率95分,满意度调查87,5分科室管理86分。
2014电大《儿科护理学》第十四章辅导泌尿系统疾病患儿的护理第十四章泌尿系统疾病患儿的护理第一节小儿泌尿系统解剖生理特点(一)解剖特点1.肾脏:小儿年龄越小,肾脏相对越大。
婴儿期肾脏位置较低,下级位于髂嵴以下平第4腰椎,2岁以后才达髂嵴以上,故2岁以内小儿腹部触诊时容易扪及。
婴儿肾脏表面呈分叶状,2~4岁时分叶消失。
2.输尿管:婴幼儿输尿管长而弯曲,管壁肌肉及弹力纤维发育不良,容易受压及扭曲而导致梗阻,易发生尿潴留而诱发感染。
3.膀胱:婴幼儿膀胱位置较高,尿液充盈时,在耻骨联合上容易扪及,膀胱排尿受脊髓和大脑控制,至1.5岁左右时可自主排尿。
膀胱容量(ml)约为(年龄+2)×30。
年龄单位为岁。
4.尿道:新生儿女婴尿道仅长1cm(性成熟期3~5cm),外口暴露且接近肛门,易受粪便污染,故上行性感染比男婴多。
男婴尿道虽长,但常有包茎,积垢时也可引起上行性细菌感染。
(二)生理特点1.肾功能:新生儿出生时肾单位数量已达到成人水平,但其生理功能尚不完善,调节能力较弱,且储备能力差。
肾小球滤过率平均为每分钟约20ml/1.73m 2。
肾小管的功能不够成熟,对水、钠的负荷调节较差,在应激状态下,往往不能做出相应的反应,容易发生水钠潴留。
初生婴儿对尿的浓缩能力不及年长儿与成人,尿最高渗透压仅达700mmol/L(成人可达1400mm01/L),直到一岁半时达成人水平。
2.排尿次数及尿量:约93%的新生儿在出生后24小时内,99%在48小时内开始排尿。
生后最初数日每日排尿4~5次,由于小儿新陈代谢旺盛,进水量较多而膀胱容量较小,排尿次数频繁,1周后可增至20~25次,1岁时每日排尿15~16次,学龄前每日6~7次。
小儿尿量个体差异较大。
新生儿正常尿量每小时为1~3ml/kg,正常婴儿每日排尿量为400~500ml,幼儿500~600ml.学龄前小儿为600~800mol,学龄期小儿800~14OOml.学龄儿童每日尿量少于400ml,学龄前儿童少于300ml,婴幼儿少于200ml,即为少尿。
中国护理管理 2014年11月15日 第14卷 第11期1161儿科急诊潜在危重病的早期识别与管理陈娟弟 何时军 黄晓春 贾颖必作者单位: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 育英儿童医院儿童门诊部,325027 浙江省 (陈娟弟);儿童急诊科(何时军,黄晓春,贾颖必) 作者简介:陈娟弟,本科,副主任护师,护士长 通信作者:何时军,硕士,主任医师,硕士生导师,主任,E-mail :************* 2004年,楼滨城教授在《世界急危重症医学杂志》上首次提出了“潜在危重病”的概念,是指表面上没有特定某一器官衰竭明显表现的疾病,若没有及时有效的干预处理,病情可能在数小时至数天后急剧发展,甚至危及患者的生命[1]。
急诊是危重症患者聚集地,我院儿科急诊年门诊量高达29万人次,急诊抢救室年收治量达2700人次。
儿科急症具有起病急、变化快、发展猛、病情险、病死率高的特点[2]。
目前我国大部分医院儿科急诊患者平诊化,大量非急诊患者的涌入使某些高危患儿容易被疏忽,导致在急诊候诊期间病情骤然恶化或突然死亡,而引发医疗纠纷。
如何在短时间内,从大量的急诊患儿中早期发现和识别并截留潜在危重病患者,以防止离院后患儿骤然死亡而引起医疗纠纷。
欧美国家已建立了在住院患者中识别和干预高危患者的一套完整体系,并因此降低了住院患者心脏骤停的发生率和病死率[3]。
但如何从儿科急诊患者中发现潜在危重病患者至今无任何文献报道。
急诊患儿病情筛查及评估,危重症患儿优先诊治是抢救成功、减少死亡的重要环节[4]。
我国目前尚没有统一的、权威的儿科急诊预检分诊工具[5],各儿童医院大多按照自己的标准实施。
自2010年1月起,我院在实践中探索儿科急诊潜在危重病的早期识别与管理,取得了明显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1 儿科急诊潜在危重病的早期识别与管理1.1 建立儿科急诊预检分诊临床识别流程我科急诊日均就诊人次为800,高峰时达1400。
如何在有限的时间内根据家长的主诉以及护士对患儿的观察进行快速准确评估,识别危重症患儿,是预检分诊的难点。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小儿血液内科简介
佚名
【期刊名称】《中国中西医结合儿科学》
【年(卷),期】2014(6)6
【摘要】1.历史回溯 1979年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南湖院区小儿内科成立了三级学科,血液专业随之建立。
1983与内分泌专业组成儿科3病房。
2002年与消化、泌尿专业组成病房。
2004年7月13日血液儿科病房迁移到滑翔院区,成为独立的血液儿科。
2005年2月从滑翔迁回到南湖院区,与血液内科在一起,仍然是独立的科室。
【总页数】1页(PF0004-F0004)
【关键词】中国医科大学;血液内科;小儿内科;医院;儿科病房;三级学科;血液专业;内分泌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4
【相关文献】
1.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小儿内分泌遗传代谢病科简介 [J],
2.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小儿内分泌遗传代谢病科主任辛颖教授简介 [J],
3.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小儿心血管内科简介 [J],
4.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小儿急诊急救内科简介 [J],
5.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小儿心血管内科主任于宪一教授简介 [J],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2014电大《儿科护理学》第十八章辅导内分泌系统疾病患儿的护理第十八章内分泌系统疾病患儿的护理第一节生长激素缺乏症本节考点:(1)病因(2)临床表现(3)治疗原则(4)护理措施生长激素缺乏症又称垂体性侏儒症,是由于腺垂体分泌的生长激素不足所引起的生长发育障碍,致使小儿身高低于正常儿两个标准差(-2SD)或在同龄健康儿童生长曲线第3百分位数以下。
一、病因(一)原发性(特发性)1.遗传因素:占5%左右,大多有家族史。
2.特发性下丘脑、垂体功能障碍:下丘脑、垂体无明显病灶,但分泌功能不足,是生长激素缺乏的主要原因。
3.发育异常:GHD患儿中证实有垂体不发育、发育异常或空蝶鞍等并不罕见。
合并有脑发育严重缺陷者常在早年夭折。
(二)继发性(器质性)1.肿瘤:常见有下丘脑肿瘤如颅咽管瘤、神经纤维瘤和错构瘤,垂体腺瘤和神经胶质瘤等。
2.颅内感染:如脑炎、脑膜炎等。
3.放射性损伤:对颅内肿瘤或白血病脑部放疗以后。
4.头部外伤:常见于产伤、手术损伤或颅底骨折等,其中产伤是国内GHD患儿最主要的病因。
(三)暂时性不良刺激因不良刺激使小儿遭受精神创伤,致使GH分泌功能低下,当不良刺激消除后,这种功能障碍即可恢复。
二、临床表现(一)原发性生长激素缺乏症1.生长障碍出生时的身高和体重都正常,1岁以后呈现生长缓慢,随着年龄增长,其外观明显小于实际年龄。
身体各部比例正常,体型匀称,手足较小。
2.骨成熟延迟出牙及囟门闭合延迟,由于下颌骨发育欠佳,恒齿排列不整。
骨化中心发育迟缓,骨龄小于实际年龄2岁以上。
3.青春发育期推迟。
4.智力正常。
(二)继发性生长激素缺乏症可发生于任何年龄,病后生长发育开始减慢。
颅内肿瘤则多有头痛、呕吐、视野缺损等颅内压增高和视神经受压迫等症状和体征。
三、治疗原则采用激素替代治疗。
1.GH替代治疗国产基因重组人生长激素(r-hGH)已被广泛应用,目前大多采用0.1U/kg,每日皮下注射一次,每周6~7次的方案,治疗应持续至骨骺愈合为止。
胜利医院儿科始建于____年____月,病房共有床位40张,其中重症监护床位5张、普通病床35张。
1999年6月成立“胜利石油管理局感觉统合训练中心”;2007年5月成立儿科门诊康复治疗室;2008年9月“东营市脑瘫康复训练中心”正式挂牌。
目前,儿科由住院部病房、儿科门诊、儿保康复门诊和儿保康复康复训练中心及儿保康复病房五部分组成。
现有医生11人,护士14人,康复治疗师10人,技术人才优势十分突出。
儿科肩负医疗、科研、教学三项重任,门急诊年就诊人次达____万,病房年收治患儿2000多人,儿保康复门诊年就诊3500人次,治疗室每年开展各类康复治疗约8000人次。
近年来开展多项医疗新技术。
承担省部级、市级课题的研究工作,在国内外重要杂志发表论文____多篇,主编或参编学术专著____多本。
经过多年的工作不断地发展壮大,儿科已成为深圳市儿科专业的骨干力量。
科室常年开设普通门诊、小儿神经、小儿遗尿症、肾脏、心血管、呼吸、消化、血液、内分泌、儿保康复及儿童注意缺陷多动障碍、小儿智力测定等专科门诊,均由经验丰富的儿科专家就诊。
儿内科病房下设小儿肾脏、心血管、神经、呼吸、消化、血液、内分泌和急救医学等专业组,各专科专业人员配备齐全,设备先进。
广泛应用机械通气抢救小儿呼吸衰竭;开展了对小儿肾病综合症、小儿消化性溃疡、小儿癫痫、小儿白血病、再生障碍性贫血、小儿川崎病、小儿心肌炎、小儿哮喘等疾病的现代治疗。
儿保康复中心树立现代儿童发展新理念,紧贴国内儿童保健的现实需求,开展儿童系统保健、营养门诊、发育指导门诊、心理咨询门诊、智力评估、智障训练、脑瘫康复、早期教育、肥胖、小儿遗尿、多动症、自闭症、网瘾等诊疗项目。
在儿童营养、运动、心理行为的测评、咨询、指导技术处于国内领先地位;在促进儿童早期全面发展的“亲子训练”、“感觉统合训练”、“康复训练”为年轻父母养育儿童提供全面、先进、优质的保健指导与服务,让每一位儿童都能在身心健康、充满关爱的环境中成长。